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解直角三角形》全章整合与提升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4 解直角三角形
“有斜求对乘正弦”的意思是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对一
个锐角而言,如果已知斜边长,要求该锐角的对边,那么
就用斜边长乘该锐角的正弦,其余的口诀意思可类推.
知1-练
例 1 根据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1)在Rt△ABC中,∠C=90°,a=20,c=20 2; (2)在Rt△ABC中,∠C=90°,a=2 3,b=2. 解题秘方:紧扣“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选择 合适的关系式求解.
第24章 解直角三角形
24.4 解直角三角形
1 课时讲解 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知识点 1 解直角三角形
知1-讲
1. 一般地,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出未知元素的过 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1)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五个元素中,已知其 中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可求出其余的三个 未知元素(知二求三). (2) 一个直角三角形可解,则其面积可求. 但在一个解直 角三角形的题中,如无特别说明,则不包括求面积.
找未知角的某一个锐角三角函数.
知1-练
(1)在Rt△ABC中,∠C=90°,∠A=30°,b=12; 解:在Rt△ABC中,∠C=90°,∠A=30°, ∴∠B=90°-∠A=60°.
∵ tan A=ab,∴ 33=1a2, ∴ a=4 3,∴ c=2a=8 3.
知1-练
(2)在Rt△ABC中,∠C=90°,∠A=60°,c=6. 解:在Rt△ABC中,∠C=90°,∠A=60°, ∴∠B=90°-∠A=30°.
例 2 根据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知1-练
(1)在Rt△ABC中,∠C=90°,∠A=30°,b=12;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4章 解直角三角形含答案【完整版】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4章解直角三角形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1,2,4B.4,5,9C.4,6,8D.5,5,112、如图,在2×2正方形网格中,以格点为顶点的△ABC的面积等于,则sin∠CAB=()A. B. C. D.3、如图,已知菱形ABCD,DF1BC交AC于点,交C于点F,若tan∠BDF= ,AB=30,则CE的长是()A. B. C. D.4、在△ABC中,AB=6,AC=8,则BC边上中线AD的取值范围为()(提示:可以构造平行四边形)A.2<AD<14B.1<AD<7C.6<AD<8D.12<AD<165、在Rt△ABC中,∠C=90°,∠B=30°,斜边AB的长为2,则AC长为()A.4B.2C.1D.6、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BC=2:1,且BE∥AC,CE∥DB,连接DE,则tan∠EDC=()A. B. C. D.7、如图,小颖身高为160cm,在阳光下影长AB=240cm,当她走到距离墙角(点D)150cm处时,她的部分影子投射到墙上,则投射在墙上的影子DE的长度为()A.50B.60C.70D.808、将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顺次连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2、4、6B.4、6、8C.8、10、12D.6、8、109、如图,在4×4的正方形方格中,△ABC和△DEF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顶点上,则tan∠ACB的值为()A. B. C. D.310、如图(1)所示,E为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动点P,Q同时从点B出发,点P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秒.设P、Q同时出发t秒时,△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曲线OM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则下列结论:①AD=BE=5;② ;③当0<t≤5时,;④当秒时,△ABE∽△QBP;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②④11、在下面四根木棒中,选一根能与长为4cm,9cm的两根木棒首尾依次相接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A.4cmB.5cmC.9cmD.13cm12、下列是无理数的是()A. B. C.0.202002000… D.13、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和9,第三边的长为二次方程x2-14x+48=0的一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11B.17C.17或19D.1914、在△ABC中,∠C=90°,cosA=, AC=6,则AB的长度为()A.8B.10C.12D.1415、如图,⊙O的直径AB=2,点C在⊙O上,弦AC=1,则∠D的度数是()A.30°B.60°C.45°D.75°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ABC中,AB=AC=5,BC=8.若∠BPC= ∠BAC,则tan∠BPC=________.17、如图,在Rt△ABC中,∠ACB=90°,,CM是斜边AB的中线,将△ACM沿直线CM折叠,点A落在点D处,如果CD恰好与AB垂直,那么∠A=________.18、点P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已知AB=1,∠ADC=120°, 点M,N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则△MPN的周长最小值是________.19、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与中线分别是5㎝和6㎝,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 .20、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 和,那么它的周长为________.21、如图,已知,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在AB的同侧作菱形APCD和菱形PBFE.点P,C,E在一条直线上,,M、N分别是对角线AC、BE的中点.当点P在线段AB上移动时,点M、N之间的距离最短为________.22、在扇形纸片AOB中,∠AOB=90°,OA=4,将扇形纸片AOB按如图所示折叠,使对折后点A与点O重合,折痕为DE,则的长度为________.23、如图,Rt△ACB中,∠ACB=90°,AC=2BC=4,点P为AB边中点,点D为AC 边上不与端点重合的一动点,将△ADP沿着直线PD折叠得△PDE,若DE⊥AB,则AD的长度为________。
华师大九年级(上)教案_第25章_解直角三角形(全).doc
第二十四章 解直角三角形24.1测量教学口标1、 在探索基础上掌握测量。
2、 掌握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在直角三角形中,知道两边可以求第三边。
难点:应用勾股定理吋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教学过程当你走进学校,仰头望着操场旗杆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时,你也许很想知道, 操场旗杆冇多高?你可能会想到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图25. 1. 1,站在操场上,请你的同学量出你在太阳光下的影子长度、旗杆 的影子长度,再根据你的身高,便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出旗杆的高度.如果就你一个人,又遇上阴天,那怎么办呢?人们想到了一种可行的方法,还 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一如图25・1・2所示,站在离旗杆BE 底部10米处的D 点,目测旗杆的顶部, 视线AB 与水平线的夹角ZBAC 为34° ,并已知口高AD 为1.5米.现在若按1 : 500的比例将AABC 画在纸上,并记为AA' B‘ C',用刻度直尺量岀纸上B' C' 的长度,便可以算出旗杆的实际高度.你知道计算的方法吗?实际上,我们利用图25. 1. 2 (1)中已知的数据就可以直接计算旗杆的高度, 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将涉及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我们已经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三 条边所满足的关系(即勾股定理),那么它的边与角又冇什么关系?这就是本章要探 究的内容.练习1. 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发现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ifc: ....♦ ♦ ■ ■ ♦图 25.1.1图 25.1.2(2)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求旗杆的高度.2. 请你与你的同学一起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测量你们学校楼房的高度. 习题25. 1 1. 如图,为测量某建筑的高度,在离该建筑底部30・0米处,目测其顶,视 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0° , 口高1. 5米.试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求出该建筑 的高度.(精确到0. 1米)2. 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枝红莲,高出水面1米,阵风吹来,红莲被风吹到 -边,花朵齐及水面,已知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米,问这里水深多少?3. 如图,在一棵树的1()米高B 处有两只猴了,一只猴了爬卜•树走到离树20 米处的池塘A 处.另一只爬到树顶D 后直接跃到A 处,距离以直线计算,如果两 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求这棵树的高度.小结与作业:小结本节内容: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在直角三角形屮,知道两边可以求第三作业:一课一练1"划/< 40:zA 7 /QZ-30.0「n 匕(第1题)24. 2锐角三角函数教学目标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定义。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解直角三角形》全章知识点精讲与练习
?解直角三角形?全章知识点精讲与练习【问题探究】一般地,假如锐角A 的大小确定,我们可以作出无数个以A 为一个锐角直角三形〔如图〕,那么图中:⋯===222111AC C B AC C B AC BC〔1〕当∠A 变化时,上面等式仍然成立吗? 〔2〕上面等式的值随∠A 的变化而变化吗?【新课引入】由前面的探究可以看出:假如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确定,那么这个锐角的对边与这个角的邻边的比值也确定。
这个比值反映了斜边相对于这角的邻边的倾斜程度,它与这个锐角的大小有着亲密的关系。
1、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将∠A 的对边与它的邻边的比称为∠A 的正切,记作 tanA 即:ba A A A =∠∠=的邻边的对边tan同理: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已确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_____;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______。
2、如图,在Rt △ABC 中,∠C =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a 与斜边c 的比叫做∠A 的______,记作________,即:sinA =________=________.C 1 23、如图,在Rt △ABC 中,∠C =90°,我们把锐角∠A 的邻边b 与斜边c 的比叫做∠A 的______,记作=_________,即:cosA=______=_____。
〔你能写出∠B 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吗?〕试试看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虑:你能分别说出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吗?并填写下表:30° 45° 60° sinθcosθ tanθ〔根据一付三角板的三边关系进展计算〕【总结归纳】1、牢记三角函数的概念,紧紧抓住直角三角形,勤快画图,是解答三角函数题的关键;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只要记住两个三角板的各边比值〔如图〕,严格按照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心算推出。
华师版九年级上册解直角三角形全章教案
第24章解直角三角形24.1 测量【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复习巩固相似三角形知识。
2.回顾有关直角三角形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动手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2、在观察、操作、培养等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运用相似及已学过的知识探索解三角形的方法,体验教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逐渐培养学生用数学说理的习惯,唤起学生学习后续内容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重点:学生通过探究,概括出测量的一般方法。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课型:新授课教学思路: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合情说理-应用提高.【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观察导图,并思考:三角形是测量中经常用到的平面图形,我们已经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哪些特征呢?2、课前热身根据观察的结果以前所学知识,请说出几个属于三角形性质的结论。
3、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利用多媒体演示直角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讨论应用太阳光线和其他器材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
讨论应用太阳光线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设计的方法测量旗杆的高度。
(2)四边互动互动1:师:观察本章导图,它向我们展示了本章将学到的哪些内容?生: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本章告诉我们如何利用直角三角形来解决有关的测量问题。
互动2:师:导图中的旗杆高度都在直角三角形中吗?生:举手回答。
明确:测量过程中,为了达到目的,通常将高度分成两部分,使一部分在直角三角形中,另一部分在四边形中。
图19.1.1互动3:师:你知道直角三角形中的边之间的关系吗?角之间呢? 生:举手回答。
明确: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两锐角之和等于90度,出示课本第98页图。
19.1.1。
互动4:师:在图19.1.1中为了测量旗杆的高度,除了知道有太阳光线外,还需要我们测量哪些值? 生:讨论举手回答。
明确:测量出人的影长和旗杆的影长,人自己的身高通常是知道的,这就知道了AC 、''''C 和B C A ,而△ABC ∽△'''C B A ,所以''''C B BCC A AC,解出BC 的长度。
2024-2025学年华师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教案第24章解直角三角形24.1测量
第24章解直角三角形24.1测量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刻度尺等工具进行测量.2.能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高度和宽度.3.会采用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测量物高和河宽.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测量距离的几种方法.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高度或长度.教学过程复习巩固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三边之间的关系:如图,在Rt △ABC中,∠C=90°.角:∠A+ ∠B=90°.边:AC2 + BC2 =AB2.导入新课【问题1】活动1(小组讨论,教师点评)思考:当你走进学校,仰头望着操场旗杆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时,你也许很想知道,操场旗杆有多高?教师引出课题:第24章解直角三角形24.1测量探究新知探究点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测量活动2(小组讨论,教师点评)要求:(1)画出测量图形;(2)写出需要测量的数据(可以用字母表示需要测量的数据);(3)根据测量数据写出计算旗杆的高度的比例式.一、影长法原理:在太阳光线下,同一时刻中,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得比例式:ABED=BCDF.【总结】利用太阳光,量出竹竿在太阳下的影子长度、旗杆的影子长度、竹竿的高度,便可构造出相似三角形,从而求出旗杆的高度.二、平面镜法原理: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再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一组角相等,再根据物与地面垂直,得出一组直角,得两个三角形相似,列出比例式求解.得比例式:AB AE CD CE.三、标杆法教学反思原理:构造相似三角形.得比例式:HF GF AE GE=.AB=AE+EB四、测倾器法方法:1.在测点D安置测倾器,测得点B的仰角∠BAC=34°;2.量出测点D到物体底部E的水平距离DE=l0米;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D=1.5米.现在若按1:500的比例将△ABC画在纸上,并记为△A B C''',可得△ABC∽△A B C''',可得比例式:BC AC B C A C=''''.根据比例尺1∶500,可求得BC,得BE=BC+CE.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典例讲解(师生互动)例如图,小东用长为3.2 m的竹竿做测量工具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移动竹竿,使竹竿、旗杆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此时,竹竿与这一点相距8 m、与旗杆相距22 m,求旗杆的高度.【探索思路】(引发学生思考)观察法:构建相似三角形模型→得出比例线段→代入数据求解.【解】∵ED⊥AD,BC⊥AC,∴ED∥BC,∴△AED∽△ABC,教学反思∴ED AD BC AC=.∵AD=8 m,AC=AD+CD=8+22=30(m),ED=3.2 m,∴BC=ED ACAD=12 m,∴旗杆的高度为12 m.【题后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已知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某些边的数据,我们可以考虑运用直角三角形相似的知识来求未知边的长度.【即学即练】一条大河两岸的A、B处分别立着高压线铁塔,如图所示.假设河的两岸平行,你在河的南岸,请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皮尺和标杆,并结合你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设计一个不过河便能测量河的宽度的好办法.(要求:画出示意图,并标出字母,结合图形简要叙述你的方案)【探索思路】(引发学生思考)转化法:作辅助线,将测AB的长转化为在河岸同一侧测与AB相等线段的长,考虑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构建测量模型.【解】在河南岸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E,使CE=BE,再定出BF的垂线CD,使A、E、D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时测得CD的长就是AB的长.【题后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在实际生活中,对于难以实地测量的线段,常常通过两个全等三角形,转化需要测量的线段到易测量的边上或者已知边上来,从而求解.课堂练习1.如图,小华晚上由路灯A下的B处走到C时,测得影子CD的长为1米,继续往前走3米到达E处时,测得影子EF的长为2米,已知小华的身高是1.5米,那么路灯A的高度AB等于()A.4.5米B.6米C.7.2米D.8米2.九年级(1)班课外活动小组利用标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已知标杆高度CD=3 m,标杆与旗杆的水平距离BD=15 m,人的眼睛与地面的高度EF=1.6 m,人与标杆CD的水平距离DF=2 m,求旗杆AB的高度.3.如图,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有一朵盛开的美丽的红莲,它高出水面3尺.突然一阵大风吹过,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刚好齐及水面,如果知道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6尺,请问水深多少?教学反思参考答案1.B2.【解】∵CD⊥FB,AB⊥FB,∴CD∥AB,∴△CGE∽△AHE,∴CGAH=EGEH,即CD EFAH-=EGFD BD+,∴3 1.6AH-=2215+,解得AH=11.9.∴AB=AH+HB=AH+EF=11.9+1.6=13.5(m).故旗杆AB的高度为13.5 m.3.【解】如图,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刚好齐及水面,即AC为红莲的长.在Rt△ABC中,AB=h,AC=h+3,BC=6.由勾股定理,得AC2=AB2+BC2,即(h+3)2=h2+62,所以h2+6h+9=h2+36,6h=27,解得h=4.5.即水深4.5尺.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测量:(1)影长法;(2)平面镜法;(3)标杆法;(4)测倾器法.原理:1.利用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进行测量的根据是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2.利用直角三角形进行测量的根据是勾股定理.3.构造相似三角形进行测量的根据是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布置作业教材第101页练习第1,2题,第101页习题24.1第1,2题.板书设计课题第24章解直角三角形24.1测量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测量:例题(1)影长法;(2)平面镜法;(3)标杆法;(4)测倾器法.教学反思。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解直角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知识讲解[精品]
《解直角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应用sinA 、cosA 、tanA 、cot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记忆30°、45°、60°的正弦、余弦、正切和余切的三角函数值,并能由一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的度数.2.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出相应的锐角;3.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边的关系,角与角的关系和边与角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以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并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5.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学习,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222a b c +=.(3)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要点二、锐角三角函数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定义如右图,在Rt △ABC 中,∠C=900,如果锐角A 确定:(1)∠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A 的正弦,记作sinA = ∠A 的对边斜边(2)∠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A 的余弦,记作cosA = ∠A 的邻边斜边(3)∠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A 的正切,记作tanA = ∠A 的对边∠A 的邻边(4)∠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值是∠A 的余切,记作cotA = ∠A 的邻边∠A 的对边要点诠释:(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是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其本质是两条线段的比值,它只是一个数值,其大小只与锐角的大小有关,而与所在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2)sinA 、cosA 、tanA 、cotA 是一个整体符号,即表示∠A 四个三角函数值,书写时习惯上省略符号“∠”,但不能写成sin ·A ,对于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一个角时,其三角函数中符号“∠”不能省略,应写成sin ∠BAC ,而不能写出sinBAC.(3)sin 2A 表示(sinA)2,而不能写成sinA 2. (4)三角函数有时还可以表示成等.2.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A 的锐角三角函数. 要点诠释:1. 函数值的取值范围对于锐角A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sinA 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所以sinA 是∠A 的函数.同样,cosA 、tanA 、cotA 也是∠A 的函数,其中∠A 是自变量,sinA 、cosA 、tanA 、cotA 分别是对应的函数.其中自变量∠A 的取值范围是0°<∠A <90°,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0<sinA <1,0<cosA <1,tanA >0,cotA >0.2.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余角三角函数关系:“正余互化公式” 如∠A+∠B=90°,那么:sinA=cosB ; cosA=sinB ; tanA=cotB, cotA=tanB.同角三角函数关系:sin 2A +cos 2A=1;sin cos 1tanA=,cot ,tan .cos sin cot A A A A A A A==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和解含30°、60°角的直角三角形、含45°角的直角三角形为本章的重中之重,是几何计算题的基本工具.要点三、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出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是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之间的一些相等关系,如图:角角关系:两锐角互余,即∠A+∠B=90°; 边边关系:勾股定理,即;边角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即sin ,cos ,tan ,cot a bab A A A Ac c b a ==== sin ,cos ,tan ,cot b aba B B B B c c a b==== 要点诠释:解直角三角形,可能出现的情况归纳起来只有下列两种情形: (1)已知两条边(一直角边和一斜边;两直角边);(2)已知一条边和一个锐角(一直角边和一锐角;斜边和一锐角).这两种情形的共同之处:有一条边.因此,直角三角形可解的条件是:至少已知一条边.求∠,要点四、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应用很广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化归为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1.解这类问题的一般过程(1)弄清题中名词、术语的意义,如仰角、俯角、坡度、坡角、方向角等概念,然后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建立数学模型.(2)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几何图形中的边、角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3)根据直角三角形(或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元素(边、角)之间的关系解有关的直角三角形.(4)得出数学问题的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得出实际问题的解.2.常见的应用问题类型(1) 仰角与俯角:(2)坡度:;坡角:.(3)方向角:要点诠释:1.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解直角三角形),就是要舍去实际事物的具体内容,把事物及它们的联系转化为图形(点、线、角等)以及图形之间的大小或位置关系.借助生活常识以及课本中一些概念(如俯角、仰角、倾斜角、坡度、坡角等)的意义,也有助于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当需要求解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时,应恰当地作高,化斜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再求解.2.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用相似三角形边的比的计算具有一般性,适用于所有形状的三角形,而三角函数的计算是在直角三角形中解决问题,所以在直角三角形中先考虑三角函数,可以使过程简洁。
华师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24章 解直角三角形第4节 解直角三角形
通过连结对角线把矩形、菱形、正方形转化为含有直角三角形的图形.
典例2如图所示,在中,,,,求的长.
解:如图所示,过点作于点.因为,,所以.又,在中,,,所以.在中,,,所以,所以.
知识点3 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重点
1.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解直角三角形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一般步骤:
(1)三边之间的关系:(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
2.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类型和解法
基本类型
解法(解法不唯一)
已知斜边和直角边.
; (2)利用求;.
已知两直角边和.
; (2)利用求;.
基本类型
解法(解法不唯一)
难度
常考题型
考点1:解直角三角形,主要考查根据已知条件求解直角三角形中的其他元素,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
选择题、填空题或解答题
考点2:仰角、俯角问题,主要考查借助仰角、俯角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物体高度的测量等计算问题,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
选择题、填空题或解答题
考点3:坡度、坡角问题,主要考查借助坡度、坡角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道路、水利等工程设计的计算问题,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典例4如图所示,某拦水大坝的横断面为梯形,,为梯形的高,其中迎水坡的坡角,坡长米,背水坡的坡度,则背水坡的坡长为____米.
12
[解析]迎水坡的坡角,坡长米,6(米).背水坡的坡度,,,米.
(3)方向角:以观测者的位置为原点,由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把平面划分为四个部分,以正北或正南方向为始边,旋转到观测目标的方向线所成的锐角称为方向角.如图,点在北偏东的方向上,点在北偏西的方向上,也称西北方向.
华师大初三上册提高讲义第六讲 解直角三角形
第六讲 解直角三角形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的经历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一、知识讲解课前测评1、(2017年春雅礼中学中考模拟二)如图,为了测量某建筑物MN 的高度,在平地上A 处测得建筑物顶端M 的仰角为30∘,向N 点方向前进16m 到达B 处,在B 处测得建筑物顶端M 的仰角为45∘,则建筑物MN 的高度等于( )A.8)m B.8)m C.16)m D.16)m(第2题图) (第4题图)2、(2017薛城区校级模拟)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 的东北方向,距离灯塔A 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 处,则海轮行驶的路程AB 为( )海里。
(结果保留根号)。
A .B .C .D .803、(2017年秋船山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已知一斜坡的坡度为1______度。
4、(2016年秋长郡中学第七次限时考)如图,某水库堤坝横断面迎水坡AB 的坡比是1:,堤坝高BC=50m ,则迎水坡面AB 的长度是:___。
35、(2017春长郡中学中考模二)如图,测量河宽AB (假设河的两岸平行),在C 点测得∠ACB =30°,D 点测得∠ADB =60 °,又CD =60m ,则河宽AB 为________m 。
(结果保留根号)知识点回顾1、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含义知道已知直角三角形五个元素中的两个元素,求其它元素的过程就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1)三边之间的关系: (2)锐角之间的关系: (3)边角之间的关系: 正弦:斜边的对边A A ∠=sin ;c aA =sin余弦:斜边的邻边A A ∠=cos ;c b A =cos正切:的邻边的对边A tan ∠∠=A A ;b a A =tan3、会解与仰角、俯角有关的实际问题(1)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 (2)俯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章整合与提升
5.如图,在 2×2 的网格中,以顶点 O 为圆心,以 2 个单位长度
为半径作圆弧,交图中格线于点 A,则 tan∠ABO 的值为( )
A.2- 3
B.2
C.2+ 3
D.3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连结 OA,过点 A 作 AC⊥OB 于点 C,则 AC=1. ∵在 Rt△AOC 中,OA=2,AC=1,∴OC= OA2-AC2= 22-12 = 3.∵OB=2,∴BC=OB-OC=2- 3, ∴在 Rt△ABC 中,tan∠ABO=ABCC=2-1 3=2+ 3.
解:原式=12× 23+ 22× 22+ 23×12=1+2
3 .
全章整合与提升
(2) 2sin30°+tan60°-cos45°+tan30°;
解:原式=
2×12+
3-
22+
33=4
3
3 .
(3)cos60°+ 22sin45°+tan30°·cos30°. 解:原式=12+ 22× 22+ 33× 23=12+12+12=32.
华师版 九年级上
第24章 解直角三角形
全章整合与提升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D 2D
3 见习题 4 见习题
5C
6 见习题
7B
8 见习题
9
25 5
3 10 5
答案显示
习题链接
11 45°或135° 12 见习题 13 见习题
答案显示
全章整合与提升
1.在 Rt△ABC 中,∠C=90°,a,b,c 分别是∠A,∠B,∠C
全章整合与提升 解:如图,过点 E 作 EF⊥AC 于 F,则四边形 CDEF 为矩形,
∴EF=CD,CF=DE=10 m.
设 AC=x m,则 CD=EF=x m,BF=(x-16)m. 在 Rt△BEF 中,∠EBF=60°,tan∠EBF=EBFF, ∴x-x16= 3, ∴x=24+8 3≈37.8.
∴APCB=APEP=2, ∴5-4 a=2 或a-4 5=2,解得 a=3 或 a=7. ∴a 的值为 3 或 7.
全章整合与提升
7.如图,已知“人字梯”的 5 个踩档把梯子等分成 6 份,从上往 下的第二个踩档与第三个踩档的正中间处有一条 60 cm 长的 绑绳 EF,tanα=52,则“人字梯”的顶端离地面的高度 AD 是 () A.144 cm B.180 cm C.240 cm D.360 cm
答:乙楼的高度 AC 约为 37.8 m.
求 sin∠APD 的值. 解:如图,连结 CE,DE,过 D 作 DM⊥CE 于 M. ∵BC∥AE,BC=AE,∴四边形 ABCE 是平行四边形, ∴CE∥AB, ∴∠APD=∠ECD.
全章整合与提升 ∵△ECD 的面积=3×4-12×1×4-12×2×3-12×1×3=121, ∴12CE·DM=121. ∵CE= 17,
【答案】C
全章整合与提升 6.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4,AD=5,P 是射线 BC 上的
动点,过点 P 作 PE⊥AP,交射线 DC 于点 E,射线 AE,BC 交于点 F,设 BP=a. (1)当点 P 在线段 BC 上时(点 P 与点 B,C 都不重合),试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 CE 的长;
全章整合与提升
9.如图,在 4×4 的正方形方格纸中,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 △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BAC 的余弦值是___2__5___. 5
全章整合与提升
10.如图,网格中的每一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 1,△ABC 的每一 个顶点都在网格线的交点处,则 sinA=____35____________.
【点拨】过点 B 作 BD⊥AC 于点 D,
∵AB= 12+22= 5,BC=3,AC= 22+42=2 5,
∴S△ABC=12×3×2=12×2
பைடு நூலகம்
5×BD,解得
BD=3
5
5 .
35
在 Rt△ABD 中,sinA=BADB=
5 5
=35.
全章整合与提升 11.在△ABC 中,AB= 2,AC= 10,tan C=13,则∠ABC 的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设 EF 交 AD 于 O,根据题意可知△AFO∽△ACD,OF =12EF=30 cm,∴ODFC=AAFC,∴D30C=26.5,∴CD=72 cm. ∵tanα=52,∴ADDC=52,∴AD=52×72=180(cm).
【答案】B
全章整合与提升 8.某商场将一广告牌(AB)放置在商场大楼的顶部(如图所示).小
全章整合与提升 ∵BP=3,BC=5,∴PC=BC-BP=2. ∴PF=PC+FC=2+3=5. ∴PF=AD. 又∵AD∥PF,∴四边形 APFD 是平行四边形. 在 Rt△APB 中,AB=4,BP=3,∠B=90°, ∴AP=5=PF. ∴四边形 APFD 是菱形.
全章整合与提升
(3)当 tan∠PAE=12时,求 a 的值. 解:根据 tan∠PAE=12易得APEP=2. 易知△ABP∽△PCE,
∴DM=111717. ∵CD= 10,
∴sin∠APD=sin∠ECD=DCMD =111717÷ 10=11171070.
全章整合与提升 13.如图,某地有甲、乙两栋建筑物,小明于乙楼楼顶 A 点处看
甲楼楼底 D 点处的俯角为 45°,走到乙楼 B 点处看甲楼楼顶 E 点处的俯角为 30°,已知 AB=6 m,DE=10 m.求乙楼的 高度 AC.(参考数据: 2≈1.41, 3≈1.73,结果精确到 0.1 m)
的对边,若 3a=4b,则 cosB 的值是( D )
A.53
B.35
C.54
D.45
全章整合与提升
2.如图,在△ABC 中,∠C=90°,BC=2,AB=3,则下列结
论正确的是( D )
A.sin
A=
5 2
C.sin A=21313
B.cos A=23 D.tan A=255
全章整合与提升 3.在 Rt△ABC 中,∠C=90°,a,b,c 分别是∠A,∠B,∠C
全章整合与提升 解:∵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AB=CD=4,BC=AD=5,∠B=∠BCD=90°. ∵BP=a,∴PC=5-a. ∵AP⊥PE,∴∠APE=90°. ∴∠APB+∠CPE=90°. ∵∠APB+∠BAP=90°,∴∠CPE=∠BAP. ∴△ABP∽△PCE. ∴CBEP=APCB. ∴CaE=5-4 a,即 CE=-a24+5a.
度数为________. 【点拨】①∠ABC 是锐角时,如图①所示.过 A 作 AD⊥BC 于 D.
∵tan C=13=ACDD,∴可设 AD=x,CD=3x, 由勾股定理得 x2+(3x)2=( 10)2,解得 x=1(负值已舍去),
∴AD=1.
∵sin∠ABC=AADB=
1= 2
22,∴∠ABC=45°;
明在商场大楼的广场上的点 D 处,用 1 米高的测角仪 CD,从 点 C 测得广告牌的底部 B 的仰角为 37°,然后向商场大楼的正 方向走了 4 米到达点 F 处,又从点 E 测得广告牌的顶部 A 的 仰角为 45°.已知商场大楼高 BM=17 米,且点 A,B,M 在同 一直线上,求广告牌 AB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 0.1 米,参考数据:
C、D,AB 和 CD 相交于点 P,求 tan∠CPB 的值.小马同学 是这样解决的:连结格点 B、E 可得 BE∥CD,则∠ABE= ∠CPB,连结 AE,那么∠CPB 就变换到 Rt△ABE 中,则 tan∠CPB 的值为3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章整合与提升 (2)如图②,在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网格中,AB 和 CD 相交于点 P,
全章整合与提升
②∠ABC 是钝角时,如图②所示. 过 A 作 AD⊥BC,交 CB 的延长线于点 D. 同①得,∠ABD=45°,∴∠ABC=135°. 综上所述,∠ABC 的度数为 45°或 135°.
【答案】45°或135°
全章整合与提升 12.(1)如图①,在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网格中,连结格点 A、B 和
全章整合与提升
(2)当 a=3 时,试判断四边形 APF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四边形 APFD 是菱形.理由如下: 当 a=3 时,CE=-32+4 5×3=32.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AD∥BF.∴△AED∽△FEC.
∴AFDC=DCEE.∴F5C=4-3 32,∴FC=3. 2
3≈1.73,sin37°≈0.60,cos37°≈0.80,tan37°≈0.75).
全章整合与提升
解:如图,延长 CE 交 AM 于点 N,则∠ANC=90°. 设 AB=x 米,则 AN=x+(17-1)=x+16(米), 在 Rt△AEN 中,∠AEN=45°,∴EN=AN=(x+16)米, 在 Rt△BCN 中,∠BCN=37°,∴tan∠BCN=BCNN≈0.75=34, ∴x+171-6+1 4≈34,解得 x≈1.3,∴广告牌 AB 的高度约为 1.3 米.
的对边,a=2 6,b=6 2,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解:由题意得 c= a2+b2= (2 6)2+(6 2)2= 96=4 6. ∵sin A=ac=24 66=12,∴∠A=30°, ∴∠B=90°-∠A=60°.
全章整合与提升
4.求下列各式的值: (1)12cos30°+ 22cos45°+sin60°·cos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