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第七章___神经网络的泛化理论

合集下载

神经网络中的模型泛化能力分析

神经网络中的模型泛化能力分析

神经网络中的模型泛化能力分析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任务,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

然而,神经网络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其模型泛化能力,即在面对新的、未见过的数据时,网络是否能够正确地进行预测和分类。

模型泛化能力是衡量神经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个具有良好泛化能力的模型能够在训练数据之外的数据上表现出色。

然而,如果模型过于拟合训练数据,它可能会在新数据上表现不佳。

因此,了解和分析神经网络的模型泛化能力对于改进网络性能至关重要。

为了评估神经网络的模型泛化能力,通常会使用交叉验证方法。

交叉验证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其中训练集用于训练模型,验证集用于评估模型的性能。

通过在不同的验证集上进行测试,可以得出模型在未见过的数据上的表现。

除了交叉验证,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分析神经网络的模型泛化能力。

例如,可以使用学习曲线来观察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的表现随着训练样本数量的增加而变化。

如果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良好,但在验证集上表现较差,可能存在过拟合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模型。

另一个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正则化技术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正则化通过在损失函数中引入惩罚项,限制模型参数的大小,防止过拟合。

常见的正则化方法包括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它们分别通过对参数的绝对值和平方进行惩罚来控制模型的复杂度。

此外,数据增强也是提高模型泛化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对训练数据进行随机变换,如旋转、平移和缩放等操作,可以增加训练样本的多样性,使模型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输入。

除了这些方法,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可以影响神经网络的模型泛化能力。

例如,网络的架构、激活函数的选择、优化算法的参数等都可能对模型的泛化能力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总结起来,神经网络的模型泛化能力是评估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交叉验证、学习曲线、正则化和数据增强等方法,我们可以对模型的泛化能力进行分析和改进。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神经网络、模糊控制与专家系统)第七章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神经网络、模糊控制与专家系统)第七章
uik表示与其连接的神经元的输出,wik表述相应的连接权系数; 最常用的神经元输入函数和激励函数是:
p
fi wkjiuik i1
aj
1
1 e
f
j
第二节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二、基本功能和函数关系
第一层:将输入变量值直接传送到下层
fj1 uj1 wj1i 1
aj1 fj1 uj1 xj j 1,2,L n
mji:一、二层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值wji2;
ji:看作是与S函数相类似的一个斜率参数。
注 : 若 用 一 组 节 点 完 成 一 个 隶 属 度 函 数 , 则 每 一 个 节 点 的 函 数 可 以 是 标 准 的 形 式 ( 如 S 函 数 ) , 且 整 个 子 网 络 用 标 准 学 习 算 法 ( 如 反 传 法 ) 进 行 离 线 训 练 实 现 期 望 的 隶 属 函 数 。
缺点: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缺乏自我调节和自学习的能力。
解决方法之一:Sugeno提出将规则的自组织问题转化为参 数估计问题。但仍有主观性。
如何把学习机制引入到模糊控制中来?
第一节 集成智能控制系统简介
1. 模糊神经网络系统(FNN)
神经网络由大量连接的神经处理单元组成的,具有高 度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自学习能力,能够从样本数据中进 行学习和泛化,计算速度快。
f
5
j
wj5i ui5
(mj5i ji5)ui5
i
i
aj5
f
5
j
ji5ui5
i















人工神经网络的优化

人工神经网络的优化

第 七 章 人工神经网络的优化7.1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简称ANN )早在19世纪末,人类就发现大自然赋予自身的头脑具有许多绝妙之处。

准确地说,大脑是由大量的神经元经过复杂的相互连接而形成的一种高度复杂、非线性、并行处理信息的系统。

它使得人类能够快速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大量的信息,并加以处理、存储,及时地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各种响应,并不断向环境学习,从而提高人类的适应能力。

而这一切均有赖于大脑的物质基础—神经网络。

从那时起,人类就梦想着能够从模仿人脑智能的角度出发,去探寻新的信息表示、存储、处理方式,从而构建一种全新的、接近人类智能的信息处理模型。

1943年,McCulloch 和Pitts 根据心理学家James 所描述的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James W 1890],建立了第一个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后被扩展为“认知模型”)[McCulloch and Pitts 1943],可用来解决简单的分类问题。

1969年,Minsky 和Papert 在《认识论(Perceptrons )》一书中指出,McCulloch 和Pitts 所提出的认知模型无法解决经典的异或(XOR-exclusive-or )问题。

这个结论曾一度使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陷入危机。

实际上这一结论是非常片面的,因为Minsky 和Rumelhart 主要研究的是单隐含层的认知网络模型,而简单的线性感知器功能是有限的,这一结论不应该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全面否定。

20世纪80年代,Hopfield 将人工神经网络成功地应用于组合优化问题上[Hopfield 1985,1986],McClelland 和Rumelhart 构造的多层反馈学习算法成功地解决了单隐含层认知网络的“异或问题”及其他的识别问题[McClelland 1988],这些突破重新掀起了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热潮。

由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学习能力和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及实际工程领域中,如模式识别、信号处理、控制与优化、预测建模、通信等领域。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与训练方法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与训练方法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与训练方法神经网络是一种高级的计算模型,其灵感来自于人类大脑的神经元。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神经网络已被广泛应用于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神经网络由神经元(neuron)和连接这些神经元的突触(synapse)组成。

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些输入,这些输入通过突触传递到神经元中,并产生输出。

神经网络的目的是通过权重(weight)调整来学习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

神经网络通常由多层组成。

输入层接收来自外界的输入数据,输出层输出结果。

中间层也称为隐藏层(hidden layer),则根据输入的数据和其它层的信息,产生下一层的输入,最终得到输出。

中间层越多,网络越复杂,但也更能够处理复杂的问题。

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神经网络的训练通常需要三个步骤:前向传播、反向传播和权重更新。

前向传播前向传播(forward propagation)的过程是将网络的输入通过网络,得到输出。

在每个神经元中,所有的输入都被乘以相应的权重并加在一起。

通过一个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得到输出。

反向传播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是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

它通过将输出与标记值之间的误差(error)反向传到网络的每一层,依次计算每一层的误差,最终计算出每个权重的梯度(gradient),用于更新权重。

具体而言,首先计算输出层的误差。

然后反向传播到前面的层,并计算它们的误差。

在计算每一层的误差时,需要乘以上一层的误差和激活函数的导数。

最后计算出每个权重的梯度。

权重更新通过上面的反向传播,可以得到每个权重的梯度。

然后通过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算法,更新每个权重。

梯度下降的方法是通过减少权重与偏置(bias)的误差,使得误差逐渐减小。

梯度下降有两种方法:批量梯度下降和随机梯度下降。

批量梯度下降在每步更新时,通过计算所有样本的误差梯度平均值来更新权重。

神经网络中的泛化能力分析与优化策略

神经网络中的泛化能力分析与优化策略

神经网络中的泛化能力分析与优化策略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元工作原理的计算模型,它通过学习大量的数据样本来提取特征并进行模式识别。

然而,神经网络在处理新的数据时往往会出现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即不能很好地适应未知数据。

本文将探讨神经网络中的泛化能力分析与优化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泛化能力的概念。

泛化能力是指神经网络在学习了一组训练样本后,对新样本的适应能力。

一个具有较好泛化能力的神经网络能够在未知数据上表现出良好的性能,而不仅仅是在训练数据上表现好。

那么,如何评估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呢?常用的方法是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神经网络在训练集上学习,然后在测试集上进行性能评估。

如果神经网络在测试集上的表现与训练集上相差不大,那么可以认为它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反之,如果在测试集上的表现较差,那么可能存在过拟合的问题,即神经网络过度学习了训练集的特征而无法适应新的数据。

为了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优化策略。

首先是正则化技术,它通过在损失函数中引入正则化项来控制模型的复杂度。

常用的正则化技术有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

L1正则化通过在损失函数中加入权重的绝对值之和来惩罚大的权重值,从而使得模型更加稀疏。

L2正则化则通过在损失函数中加入权重的平方和来惩罚大的权重值,从而使得模型的权重更加均衡。

正则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过拟合的问题,提高泛化能力。

另一个优化策略是集成学习。

集成学习通过将多个不同的模型组合起来,来提高泛化能力。

常用的集成学习方法有Bagging和Boosting。

Bagging方法通过对训练集进行有放回的采样,训练多个基分类器,然后通过投票或平均的方式来进行预测。

Boosting方法则是通过迭代训练多个基分类器,每次都调整训练样本的权重,使得前一个分类器分类错误的样本在后续的分类器中得到更多的关注。

集成学习方法可以通过组合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来提高泛化能力。

此外,数据增强也是提高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一种有效策略。

提高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方法概述

提高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方法概述

提高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方法概述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元工作原理的数学模型,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然而,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问题一直是一个研究的焦点。

泛化能力指的是神经网络在处理未知样本时的性能和能力。

在不进行特定训练的情况下,神经网络能否对新样本进行准确分类,是评估其泛化能力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概述提高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方法。

首先,正则化是提高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一种常用方法。

正则化技术可以控制网络的复杂度,防止过拟合。

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是两种常用的正则化方法。

L1正则化将权重加入到损失函数中,使得模型更倾向于选择较少的特征。

L2正则化通过加入权重平方的和来惩罚模型中较大的权重值,以防止神经网络过度拟合。

其次,数据增强是提高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另一种方法。

数据增强通过对训练数据进行一系列的随机操作,增加了训练集的多样性,提高了网络对新样本的适应能力。

数据增强的常见方法包括旋转、平移、缩放、翻转等操作。

这些操作可以生成具有不同变换的样本,使得网络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变化和噪声。

另外,减少模型复杂度也可以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

模型复杂度指的是网络中的参数数量。

过复杂的模型会导致过拟合,使得网络对训练数据的适应能力较强,对新样本的泛化能力较差。

因此,减少模型复杂度是提高泛化能力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减少网络的层数、每层的神经元数量以及使用适当的正则化技术来实现。

此外,集成学习也是提高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集成学习通过将多个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集成,提高了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常见的集成学习方法包括投票集成、平均集成和堆叠集成。

这些方法利用了多个模型的优势,提高了模型的预测能力。

最后,跨领域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

在跨领域学习中,模型将在一个领域中学习,然后将其知识应用于另一个相关领域。

这种迁移学习的方式可以提高网络在新领域中的性能,减少对大量新数据的需求。

总结起来,提高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方法包括正则化、数据增强、减少模型复杂度、集成学习和跨领域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简介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简介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简介人工神经网络是基于模仿生物大脑结构和功能而构成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

由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复杂的动力学特性、并行处理机制、学习、联想和记忆等功能,以及它的高度自组织、自适应能力和灵活活性而受到自然科学领域学者和各行业应用专家的广泛重视[31]。

4.1 神经网络的特点神经网络实际上是由大量简单元件相互连接而成的复杂网络,具有高度的非线性,能够进行复杂的逻辑操作和非线性关系实现的系统。

神经网络吸取了生物神经网络的许多优点,因而有其固有的特点[32]:1、分布式存储信息。

其信息的存储分布在不同的位置,神经网络是用大量神经元的连接及对各连接权值的分布来表示特定的信息,从而使网络在局部网络受损或输入信号因各种原因发生部分畸变时,仍然能够保证网络的正确输出,提高网络的容错性和鲁棒性。

2、并行协同处理信息。

神经网络中的每个神经元都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独立的运算和处理,并输出结果,同一层中的各个神经元的输出结果可被同时计算出来,然后传输给下一层做进一步处理,这体现了神经网络并行运算的特点,这个特点使网络具有非常强的实时性。

虽然单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简单,功能有限,但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网络系统所能实现的行为是极其丰富多彩的。

3、良好的容错性与联想记忆功能。

神经网络通过自身的网络结构能够实现对信息的记忆。

而所记忆的信息是存储在神经元之间的权值中。

从单个权值中看不出所存储的信息内容,因而是分布式的存储方式。

这使得网络具有良好的容错性,并能进行聚类分析、特征提取、缺损模式复原等模式信息处理工作;又宜于做模式分类、模式联想等模式识别工作。

4、对信息的处理具有自组织、自学习的特点,便于联想、综合和推广。

神经网络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用权值大小表示,这种权值可以通过对训练样本的学习不断变化,而且随着训练样本量的增加和反复学习,这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会不断增加,从而提高神经元对这些样本特征的反应灵敏度。

4.2 神经网络的结构与泛化能力4.2.1 神经元模型神经元是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处理单元,它一般是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非线性元件。

神经网络学习PPT课件

神经网络学习PPT课件
不断迭代,权重逐渐调整到最优解附近。
牛顿法
总结词
牛顿法是一种基于二阶泰勒级数的优化算法,通过迭 代更新参数,以找到损失函数的极小值点。在神经网 络训练中,牛顿法可以用于寻找最优解。
详细描述
牛顿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二阶泰勒级数近似损失函数 ,并找到该函数的极小值点。在神经网络训练中,牛顿 法可以用于寻找最优解。具体来说,根据二阶导数矩阵 (海森矩阵)和当前点的梯度向量,计算出参数更新的 方向和步长,然后更新参数。通过不断迭代,参数逐渐 调整到最优解附近。与梯度下降法相比,牛顿法在迭代 过程中不仅考虑了梯度信息,还考虑了二阶导数信息, 因此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
07
未来展望与挑战
深度学习的发展趋势
模型可解释性
随着深度学习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模型的可解释性成为研究热 点,旨在提高模型决策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持续学习与终身学习
随着数据不断增长和模型持续更新,如何实现模型的持续学习和终 身学习成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多模态学习
随着多媒体数据的普及,如何实现图像、语音、文本等多模态数据 的融合与交互,成为深度学习的另一发展趋势。
深度学习
通过构建深层的神经网络结构, 提高了对复杂数据的处理能力。
循环神经网络
适用于序列数据,如自然语言 处理和语音识别等领域。
02
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感知机模型
感知机模型是神经网络的基本单 元,由一个输入层和一个输出层 组成,通过一个或多个权重和偏
置项来计算输出。
感知机模型只能实现线性分类, 对于非线性问题无法处理。
详细描述
反向传播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计算神经网络的输出层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然后将误差逐层反向传播,并根 据梯度下降法更新每一层的权重。通过不断迭代,权重逐渐调整,使得神经网络的输出逐渐接近实际值,从而降 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核心是计算每一层的梯度,即权重的导数,以便更新权重。

智能控制习题答案

智能控制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 什么是智能、智能系统、智能控制?答:“智能”在美国Heritage词典定义为“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智能系统”指具有一定智能行为的系统,是模拟和执行人类、动物或生物的某些功能的系统。

“智能控制”指在传统的控制理论中引入诸如逻辑、推理和启发式规则等因素,使之具有某种智能性;也是基于认知工程系统和现代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对不确定环境中的复杂对象进行的拟人化管理。

2.智能控制系统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智能控制系统的类型:集散控制系统、模糊控制系统、多级递阶控制系统、专家控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学习控制系统等。

各自的特点有:集散控制系统:以微处理器为基础,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集中分散控制系统。

该系统将若干台微机分散应用于过程控制,全部信息通过通信网络由上位管理计算机监控,实现最优化控制,整个装置继承了常规仪表分散控制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的优点,克服了常规仪表功能单一,人机联系差以及单台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危险性高度集中的缺点,既实现了在管理、操作和显示三方面集中,又实现了在功能、负荷和危险性三方面的分散。

人工神经网络:它是一种模范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

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

专家控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来处理该领域的高水平难题。

可以说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多级递阶控制系统是将组成大系统的各子系统及其控制器按递阶的方式分级排列而形成的层次结构系统。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1.上、下级是隶属关系,上级对下级有协调权,它的决策直接影响下级控制器的动作。

2.信息在上下级间垂直方向传递,向下的信息有优先权。

同级控制器并行工作,也可以有信息交换,但不是命令。

神经网络的理论和应用现状

神经网络的理论和应用现状

神经网络的理论和应用现状神经网络,是一种由多个简单的神经元组合而成的网络结构,用于模拟人类大脑的生物特性,并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学习算法的不断成熟,神经网络在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可追溯至上世纪40年代。

当时,Warren McCulloch和Walter Pitts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模型,它将神经元视为简单的逻辑元素,并将它们连接起来构成了第一个神经网络。

此后,神经网络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学科,涵盖了数学、生物学、电子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

不仅如此,在数学上,人们也已经证明了神经网络在理论上与图灵机等计算模型等价。

神经网络的应用领域也日渐广泛。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其在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视觉和语音识别领域的应用。

在这些领域,神经网络往往被用于深度学习算法中,该算法通过训练神经网络的权重和偏置等参数,让网络自动学习和分类。

此外,神经网络也应用于金融、医疗、交通等更加广泛的领域,旨在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在神经网络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

例如,神经网络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集和计算资源支持,否则其准确率很难保证。

此外,过度的模型复杂度也可能导致过拟合的问题,从而降低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

除此之外,神经网络的一些决策因素也是难以控制的,导致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解释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已经有很多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不同的技术手段。

例如,一些研究者正在利用数据无关的特征和先验知识来增强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另一些研究则关注于解释神经网络的决策过程,以提高其可解释性。

此外,研究者也在尝试开发更加轻量化和可扩展的神经网络模型,以满足移动设备和边缘设备的应用需求。

总体来看,神经网络作为一种通用函数逼近器,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但研究者们已经在不断地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并逐渐推动着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邱锡鹏]第七章习题解析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邱锡鹏]第七章习题解析

神经⽹络与深度学习[邱锡鹏]第七章习题解析7-1
明显地,埃尔法和K成正⽐
7-2
7-3
7-4
7-5
7-6
7-7
从再参数化的⾓度来分析批量归⼀化中缩放和平移的意义
在此公式中,r和b表⽰缩放和平移参数向量。

1. 通过r和b,能够有效适应不同的激活函数。

例如:通过r和b,可以⾃动调整输⼊分布,防⽌ReLU死亡问题。

2. 有了b的存在,仿射变换不再需要偏置参数。

3. 逐层归⼀化可以提⾼效率,并且作为⼀种隐形的正则化⽅法,提⾼泛化能⼒。

7-8
批归⼀化可以应⽤于RNN的堆栈之间,其中归⼀化是“垂直”应⽤(即每个RNN的输出),
但是它不能“⽔平”应⽤(即在时间步之间),因为重复的rescaling会导致梯度爆炸。

主要是因为RNN梯度随时间反向计算,梯度有⼀个累积的过程。

7-9
证明在标准的随机梯度下降中,权重衰减正则化和l2正则化的效果相同。

分析这⼀结论在动量法和Adam算法中是否成⽴?
L2正则化梯度更新的⽅向取决于最近⼀段时间内梯度的加权平均值。

当与⾃适应梯度相结合时(动量法和Adam算法),
L2正则化导致导致具有较⼤历史参数 (和/或) 梯度振幅的权重被正则化的程度⼩于使⽤权值衰减时的情况。

7-10
当在循环神经⽹络上应⽤丢弃法,不能直接对每个时刻的隐状态进⾏随机丢弃,这样会损坏循环⽹络在时间维度上记忆能⼒。

(有点类似于7-8题,因为循环神经⽹络梯度计算是累加进⾏计算的,丢弃其中的某部分,会使得梯度计算不准确,即丢失记忆能⼒)7-11。

第七章 机器学习

第七章 机器学习

解释过程
从实例中抽象出一般 性的知识的归纳过程
实例空间
规划过程
规则空间
向系统提供的示 教例子的集合
从实例空间中选择新的实例, 对刚刚归纳出的规则做进一 步的验证和修改
事务所具有的各 种规律的集合
7.3.1 归纳学习的模式和规则
例:学习“同花”概念
实例空间:{(2, 梅花), (3, 梅花), (5, 梅花), (J, 梅花), (K, 梅花)} 规则空间:描述一手牌的全部谓词表达式的集合 符号:SUIT(花色),RANK(点数) 常量:梅花,方块,A,1,2… 规则:SUIT(c1,x)∧SUIT(c2,x)∧SUIT(c3,x)∧SUIT(c4,x) ->同花 (c1,c2,c3,c4)
基尼值度量的)纯度的加权和。属性a的基尼指数定义如下:
我们在属性集合A中选择划分属性的时候,就选择使得划分后基尼指数最小的属性作为最 优划分属性。CART就是用基尼指数来选择划分属性的。
7.4.1 决策树和决策树构造算法
决策树的学习过程
✓ 信息熵 “信息熵”是度量样本纯度最常用的一种指标。所谓样本纯度,相反而言之就是凌乱
02 机器学习的主要 策略与基本结构
7.2.1 机器学习的发展史
机器学习的主要策略
按照学习中使用推理的多少,机器学习所采用的策略大体上可分为4种 机械学习:记忆学习方法,即把新的知识存储起来,供需要时检索调用,而不需要计算
和推理。 示教学习:外界输入知识与内部知识的表达不完全一致,系统在接受外部知识时需要推
7.3.1 归纳学习的模式和规则
执行过程描述
首先由施教者给实例空间提供一些初始示教例子,由于示教例子在形式上往往和 规则形式不同,因此需要对这些例子进行转换,解释为规则空间接受的形式。然后利用 解释后的例子搜索规则空间,由于一般情况下不能一次就从规则空间中搜索到要求的规 则,因此还要寻找一些新的示教例子,这个过程就是选择例子。程序会选择对搜索规则 空间最有用的例子,对这些示教例子重复上述循环。如此循环多次,直到找到所要求的 例子。

神经网络理论基础PPT课件

神经网络理论基础PPT课件
神经网络的复兴
20世纪80年代,随着反向传播算法的提出,神经网络重 新受到关注。反向传播算法使得神经网络能够通过学习来 调整权重,从而提高了网络的性能。
感知机模型
1957年,心理学家Frank Rosenblatt提出了感知机模型 ,它是最早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用于解决模式识别问题 。
深度学习的兴起
神经网络的模型
总结词
神经网络的模型是由多个神经元相互连接而成的计算模型,它能够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的 复杂行为。
详细描述
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分为前馈神经网络、反馈神经网络和自组织神经网络等类型。前馈神 经网络中,信息从输入层逐层传递到输出层,每一层的输出只与下一层相连。反馈神经 网络中,信息在神经元之间来回传递,直到达到稳定状态。自组织神经网络能够根据输
入数据的特性进行自组织、自学习。
神经网络的参数
总结词
神经网络的参数是用于调整神经元之间连接强度的可训练参 数,它们在训练过程中不断优化以实现更好的性能。
详细描述
神经网络的参数包括权重和偏置等。权重用于调整输入信号 对激活函数的影响程度,偏置则用于调整激活函数的阈值。 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反向传播算法不断调整参数,使得神经 网络能够更好地学习和逼近目标函数。
作用
误差函数用于指导神经网络的训练, 通过最小化误差函数,使网络逐渐 逼近真实数据。
梯度下降法
基本思想
梯度下降法是一种优化算法,通 过不断调整神经网络的参数,使
误差函数逐渐减小。
计算方法
计算误差函数的梯度,并根据梯 度信息更新网络参数。
优化策略
采用不同的学习率或适应学习 率策略,以加快训练速度并避免
2006年,深度学习的概念被提出,神经网络的层次开始 增加,提高了对复杂数据的处理能力。

《神经网络配套》课件

《神经网络配套》课件

推荐系统
总结词
推荐系统是利用神经网络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内容或产品的技术, 主要应用于电子商务、在线视频等领域。
详细描述
推荐系统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来理解用户的行为和兴趣,并为其推 荐相关内容或产品。在训练过程中,神经网络学习从用户行为数 据中提取特征并预测用户兴趣。常见的推荐系统算法包括协同过 滤、矩阵分解等。
神经网络配套
C O N T E N T S
点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点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目 录
神 经 网 络 概 述
神经网络定义
它由多个神经元组成, 每个神经元接收输入信 号并产生输出信号,通 过调整神经元之间的连 接权重来优化输出结果。
神经网络训练与调优
04
过拟合
当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表现良好,但在 测试数据上表现较差时,说明模型过 于复杂,记住了训练数据中的噪声, 而未能泛化到新数据。
过拟合与欠拟合
欠拟合
当模型在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上表现都 较差时,说明模型过于简单,无法捕捉 到数据中的复杂模式。
正则化技术
也称为Lasso正则化,通过对权重参数的 绝对值求和并加入到损失函数中,以惩罚 大的权重。 L1正则化 也称为Ridge正则化,通过对权重参数的 平方求和并加入到损失函数中,以惩罚大 的权重。 L2正则化
损失函数是用于衡量神经网络预测结 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误差的函数。
损失函数的选取应根据具体问题和数 据特点进行选择。
常见的损失函数包括均方误差、交叉 熵损失等。
损失函数的值越小,表示神经网络的 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越接近,网络的
性能越好。
优化器

智能控制题目及解答

智能控制题目及解答

智能控制题目及解答第一章绪论作业作业内容1.什么是智能、智能系统、智能控制?2.智能控制系统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3.比较智能控制与传统控制的特点。

4.把智能控制看作是AI(人工智能)、OR(运筹学)、AC(自动控制)和IT(信息论)的交集,其根据和内涵是什么?5.智能控制有哪些应用领域?试举出一个应用实例,并说明其工作原理和控制性能。

1 答:智能:能够自主的或者交互的执行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智能行为,如判断、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通信、设计、思考、规划、学习等一系列活动的能力,即像人类那样工作和思维。

智能系统:是指具有一定智能行为的系统,对于一定的输入,它能产生合适的问题求解相应。

智能控制:智能控制是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生物学和运筹学等多方面综合而成的交叉学科,它具有模仿人进行诸如规划、学习、逻辑推理和自适应的能力。

是将传统的控制理论与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人工智能和遗传算法等实现手段融合而成的一种新的控制方法。

2 答:(1)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具有自学习、自适应和自组织的功能。

(2)人-机结合作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机器完成需要连续进行的并需快速计算的常规控制任务,人则完成任务分配、决策、监控等任务。

(3)无人参与的自组控制系统:为多层的智能控制系统,需要完成问题求解和规划、环境建模、传感器信息分析和低层的反馈控制任务。

3 答:在应用领域方面,传统控制着重解决不太复杂的过程控制和大系统的控制问题;而智能控制主要解决高度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复杂系统控制问题。

在理论方法上,传统控制理论通常采用定量方法进行处理,而智能控制系统大多采用符号加工的方法;传统控制通常捕获精确知识来满足控制指标,而智能控制通常是学习积累非精确知识;传统控制通常是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而智能控制系统则是通过经验、规则用符号来描述系统。

在性能指标方面,传统控制有着严格的性能指标要求,智能控制没有统一的性能指标,而主要关注其目的和行为是否达到。

神经网络的学习误差函数及泛化能力

神经网络的学习误差函数及泛化能力

神经网络的学习误差函数及泛化能力李杰韩正之上海交通大学智能工程研究所摘要用于训练神经网络的样本点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噪声污染利用神经网络的概率描述通过研究信息距离和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关系构造一个新的神经网络学习误差函数泛化能力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学习误差函数的合理性关键词神经网络泛化能力学习误差函数概率表示信息距离分类号引言进入年代中期神经网络的研究和应用开始活跃起来其中研究的重点在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和学习能力神经网络的学习就是根据样本点集得到一个学习误差函数然后优化这个函数的过程学习误差函数一般取为神经网络在样本点集上的偏差但由于各种原因样本点集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噪声的污染在优化的同时神经网络的学习也会受到噪声的干扰由此产生过度学习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针对噪声的干扰本文利用神经网络的概率描述通过研究信息距离和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关系构造一个新的神经网络学习误差函数最后用一个简单的仿真实例来说明改进的学习误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收稿修回函数的有效性神经网络的概率描述和信息距离用来训练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点集合为由于系统的输出受到满足正态分布的可加性噪声的污染因此每个样本点的输出为其中为噪声的一个简单子样因为不能把噪声从输出中分离出去为此在神经网络的输出上也加上一个满足正态分布的噪声然后优化网络权值和噪声方差通过来逼近实际输出使得神经网络能够逼近真实函数如图当神经网络输出上的噪声的方差为时将其概率记为表示此时随机变量在输入输出空间中的密度函数其表达式为第卷第期控制与决策年月图用加噪声的神经网络逼近受噪声污染的真实系统式中为输入变量在输入空间上的概率密度函数记为真实系统的概率描述其中的方差未知神经网络的概率为则它和的信息距离定义为其中而与权值和无关可以证明信息距离恒为正值当且仅当这两个神经网络的权值相同即同时输出上的噪声也相同即时信息距离为零此时神经网络便可精确实现真实系统距离给出了两个概率描述之间符合程度的一个度量可用作神经网络学习的误差函数因此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如下的最优化问题由于与权值和无关所以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又可化为即函数为神经网络的学习误差函数学习误差函数的实现神经网络的优劣具体体现在它的泛化误差上泛化误差越小泛化能力越强即式中为系统的观测输出含噪声而学习误差函数可化为由优化理论知当达到最优值时则上式说明函数与泛化误差之间存在一致性因此以为学习误差函数时不会出现过度学习的情况但在学习误差函数的表达式中和噪声的方差是未知的必须利用样本点集合分别构造两个函数作为和的逼近首先利用样本点上的偏差代替式中的因为是用来逼近样本点集因此是分布满足的噪声的简单子样于是有将分别代入式则学习误差函数化为此时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便转化为以目标函数的无约束极小化问题而对的优化有许多成熟的方法学习完成后根据式神经网络的泛化误差为仿真结果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例子用于说明算法的缺点和改进后的学习效果其中的真实系统为结构的神经网络它的权值和神经元的偏差向量分别是随机产生的输出上的可加性噪声的控制与决策年方差为学习用的神经网络为结构学习样本点为区间上的个点由于神经网络结构的确定一直缺乏理论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实验法来选取网络结构神经网络的学习采用算法当学习误差函数为时学习结果如图所示图中实线为真实系统虚线为学习后的神经网络输入输出关系显然神经网络在过于拟合样本点中的噪声使得整体逼近效果并不理想即泛化能力不好图学习误差函数为时过度学习的结果利用学习误差函数式得到的仿真结果如图所示利用式得到神经网络的泛化误差估计为非常接近真实系统的噪声的方差这说明逼近效果很好图利用学习误差函数得到的学习结果结论本文从可加性随机干扰的观点出发研究了神经网络学习误差函数的选取问题通过在神经网络的输出上也加上一个正态分布的噪声以二者的和来逼近包含噪声的学习样本点这样神经网络的输出便可当作以权值为参数的概率分布来处理这属于传统概率统计范畴文中证明了信息距离与泛化能力的一致性说明用它作为神经网络的学习误差函数是合理的在本文的讨论中都是假定神经网络的结构已经确定且该网络结构可以实现真实系统然后对网络结构进行权值学习这一不足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参考文献董聪刘西拉广义算法及网络容错和泛化能力的研究控制与决策陈开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荣系统辨识使用者的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简介李杰男年生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理论与应用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及其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韩正之男年生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智能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非线性控制神经网络远程教育第卷第期李杰等神经网络的学习误差函数及泛化能力神经网络的学习误差函数及泛化能力作者:李杰, 韩正之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智能工程研究所,200030刊名:控制与决策英文刊名:CONTROL AND DECISION年,卷(期):2000,15(1)被引用次数:29次1.Hornik K Approximation capabilities of 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twork 19912.Cybenko G Approximation by superposition of a Sigmoid function[外文期刊] 1989(04)3.Levin E;N Tishby;S A Solla A statistical approach to learning and generalization in layered neural networks[外文期刊] 1990(10)4.董聪;刘西拉广义BP算法及网络容错和泛化能力的研究[期刊论文]-控制与决策 1998(03)5.陈开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9896.L荣系统辨识--使用者的理论 19901.金聪前馈神经网络误差函数的结构形式[期刊论文]-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3,40(7)2.金聪含噪声前馈神经网络误差函数的理论分析[期刊论文]-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2,39(2)3.王划.韩正之.章伟.谢七月.Wang Hua.Han Zheng-Zhi.Zhang Wei.Xie Qi-Yue具有不确定参数的Liu混沌系统的同步[期刊论文]-物理学报2008,57(5)4.武妍.张立明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与结构优化算法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19(6)5.蔡秀珊.韩正之.寇春海.CAI Xiu-Shan.HAN Zheng-Zhi.KOU Chun-Hai具有结构不确定性一般非线形系统通过鲁棒无源的反馈镇定[期刊论文]-自动化学报2005,31(6)6.温淑焕.王科平.朱奇光.慈春令CMAC网络建模在非线性预测控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控制工程2004,11(2)7.魏海坤.徐嗣鑫.宋文忠.吴福保.WEI Hai-Kun.XU Si-xin.SONG Wen-zhong.WU Fu-bao最小RBF网设计的进化优选算法及其在动力配煤过程状态预测建模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21(1)8.胡上尉.刘琼荪.刘佳璐.孙海雷.HU Shang-wei.LIU Qiong-sun.LIU Jia-lu.SUN Hai-lei基于修改误差函数新的BP学习算法[期刊论文]-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9)9.林洪燕基于隐单元递增的相继逼近算法的泛化能力分析[期刊论文]-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2)10.黑液波美度的一种在线软测量方法[期刊论文]-自动化仪表2005,26(10)1.黄宏涛基于整合思想的神经网络泛化能力改进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科学 2008(4)2.陈希农作物灌溉施肥控制系统中pH调节质量的优化[期刊论文]-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2004(1)3.谢文兰对提高BP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分析和总结[期刊论文]-广东科技 2011(14)4.罗若谷.陈敏BP神经网络泛化能力改进研究[期刊论文]-福建电脑 2007(1)5.肖健梅.王锡淮.鲍敏中神经网络在船舶主柴油机建模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船舶工程 2001(6)6.张育锋.陈庚.朱杰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孔洞修复探讨[期刊论文]-北京测绘 2014(2)7.孙康基于神经网络的采煤机变频器故障诊断[期刊论文]-煤矿机械 2011(11)8.张峰峰.杜志江.孙立宁基于BP神经网络的X光图像畸变校正技术的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8(10)。

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与模型容量

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与模型容量

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与模型容量神经网络是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模型,它能够通过训练数据学习到复杂的模式和规律。

然而,训练数据通常只是样本空间中的一个子集,而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些样本来推广到整个样本空间。

这就涉及到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

泛化能力是指模型在未见过的数据上的表现能力。

一个好的模型应该能够在训练数据之外的数据上也能够表现良好。

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与其模型容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模型容量是指模型能够学习到的函数的复杂度。

简单来说,模型容量越大,模型能够学习到的函数的复杂度就越高。

一个高容量的模型可以拟合更复杂的函数,但也容易过拟合。

过拟合是指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表现良好,但在未见过的数据上表现较差的现象。

当模型容量过高时,它可能会过度拟合训练数据,从而无法很好地泛化到未见过的数据。

为了解决过拟合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限制模型的容量。

例如,可以通过正则化来限制模型的复杂度,避免模型过度拟合。

正则化的一种常见方法是L2正则化,它通过在损失函数中添加一个正则项来惩罚模型的复杂度。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更少的参数。

参数越少,模型的容量就越低,从而减少了过拟合的风险。

这可以通过减少神经网络的层数或神经元的数量来实现。

当然,减少参数的同时也可能会降低模型的表达能力,因此需要在模型容量和泛化能力之间进行权衡。

除了限制模型容量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增加训练数据来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

更多的训练数据可以帮助模型更好地学习到样本空间的分布,从而提高泛化能力。

此外,数据增强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数据增强通过对训练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变换和扩充,从而增加了训练数据的多样性。

这样可以使模型更好地适应各种变化和噪声,提高泛化能力。

总之,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与模型容量密切相关。

适当的模型容量可以使模型在训练数据和未见过的数据上都能够表现良好,而过高的模型容量则容易导致过拟合。

通过限制模型容量、增加训练数据和进行数据增强等方法,我们可以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未见过的数据。

07第七章___神经网络的泛化理论

07第七章___神经网络的泛化理论
73结构复杂性和样本复杂性对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影响在神经网络结构设计时唯一的信息通常就是一定数目的训练样本因此人们非常关心神经网络泛化能力与网络结构复杂性和训练样本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下面我们介绍结构复杂性和样本复杂性对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影响
第7章
神经网络的泛化理论
神经网络的泛化理论是神经网络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因素 是如何影响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各种改善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方法为何有效?本章介 绍了近十几年来前馈神经网络泛化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其中 7.1 节简要介绍了神经网 络泛化理论的研究内容;7.2 节介绍了 Geman 等人的泛化误差的偏差-方差分解理论; 7.3 节介绍了神经网络规模和训练样本数对泛化能力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是神经网络结 构优化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在 7.4 节,7.5 节,7.6 节,我们依次介绍了三类常用的泛 化方法:正则化方法,神经网络集成和样本加输入噪声方法是如何改善神经网络泛化能 力的;在 7.7 节,我们简要介绍了影响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一些其它因素。
7.1
神经网络的泛化理论简介
最近几年来,各种类型的神经网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也出现了许多成功应用 的例子。但是,即使是实际中应用最多的多层前向网(指拓扑结构为有向无环图的前向 网络,包括 MLP、BP 网、RBF 网等) ,也存在许多理论和应用上的问题,从而制约了神经 网络的进一步推广。这些问题包括多层前向网的泛化能力、结构设计、算法的收敛速度、 局部最小点等。其中,泛化能力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多层前向网的泛化能力或推广能力(Generalization Ability)是指学习后的神经 网络对测试样本或工作样本作出正确反应的能力。所以,泛化能力是多层前向网最主要 的性能,没有泛化能力的神经网络没有任何使用价值。正因为其重要性,泛化问题已成 为近年来国际上十分关注的理论问题。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国内一些学者的注意,如张鸿 宾[张 1993a]讨论了多种情况下为保证多层前向网的泛化能力所需的样本数问题;阎平 凡等人[张-阎 1998,阎 1995]在分析了多层前向网的泛化能力与结构复杂性和样本复杂 性关系的同时,也介绍了一些神经网络结构选择方法。 泛化问题的研究基本都是针对多层前向网的,所以,本文下面的论述中所提到的神 经网络或网络都是指多层前向网。神经网络的泛化问题主要是指[魏-徐 2001]: 1. 哪些因素影响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它们是如何影响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 2. 各种改善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方法为何有效?即,这些方法是如何提高影响神经网 络泛化能力的? 3. 对一个特定的应用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设计神经网络的结构和权值,才能保证网络 的泛化能力? 上述问题中,前两个问题属于泛化理论的范畴,第三个问题属于泛化方法的范畴。 对于第一个问题,人们已经发现许多因素对神经网络泛化能力有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网 络的结构复杂性、训练样本的数量和质量、网络的初始权值、学习时间、目标函数的复 杂性、对目标函数的先验知识等。但是在这些因素中,除了网络结构和训练样本数对泛 化能力的影响已有一些定量的结果外,其余因素对泛化能力的影响还只有定性的解释。

神经网络的泛化理论和泛化方法

神经网络的泛化理论和泛化方法

神经网络的泛化理论和泛化方法
魏海坤;徐嗣鑫;宋文忠
【期刊名称】《自动化学报》
【年(卷),期】2001(027)006
【摘要】泛化能力是多层前向网最重要的性能,泛化问题已成为目前神经网络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综述了神经网络泛化理论和泛化方法的研究成果.对泛化理论,重点讲述神经网络的结构复杂性和样本复杂性对泛化能力的影响;对泛化方法,则在介绍每种泛化方法的同时,尽量指出该方法与相应泛化理论的内在联系.最后对泛化理论和泛化方法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总页数】10页(P806-815)
【作者】魏海坤;徐嗣鑫;宋文忠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南京,210096;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南京,210096;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南京,210096,E-mail:*************.cn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18
【相关文献】
1.基于泛化理论的集成神经网络优化算法 [J], 秦立龙;余奇;王振宇
2.泛化神经网络算法的RC柱恢复力预测方法 [J], 王涛;周天楠;孟丽岩
3.泛化神经网络算法的RC柱恢复力预测方法 [J], 王涛;周天楠;孟丽岩
4.一种多头注意力提高神经网络泛化的方法 [J], 陈曦;姜黎
5.一种多头注意力提高神经网络泛化的方法 [J], 陈曦;姜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
结构复杂性和样本复杂性对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影响
在神经网络结构设计时,唯一的信息通常就是一定数目的训练样本,因此,人们非 常关心神经网络泛化能力与网络结构复杂性和训练样本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下面,我们 介绍结构复杂性和样本复杂性对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影响。其它因素,如样本质量、对 目标函数的先验知识、初始权值及训练时间等对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影响,由于还没有 定量结果,我们将在 7.7 节简单介绍。 神经网络的结构复杂性是指神经网络的规模或容量,对线性阈值神经网络来说,结 构复杂性一般指神经网络的 VC 维数; 对函数逼近神经网络来说, 结构复杂性一般用神经 网络的权参数和隐节点数目来衡量。样本复杂性(Sample Complexity)是指训练某一固 定结构神经网络所需的样本数。 结构复杂性和样本复杂性对泛化能力的影响问题在泛化理论中得到了最多的研究, 也获得了许多定量的成果。所研究的神经网络类型也涵盖了多种最常见的前向网络,如 线性阈值神经网络和函数逼近神经网络(包括 BP 网和 RBF 网络) 。
的学习可描述成一个非线性回归问题。所谓回归,就是训练样本集 D 构造一个函数
f ( x; D) ,使得 f ( x; D) 在未知点 x 处能较好地逼近实际输出 y 。 y 对 x 的回归,即
E ( y x ) ,是给定 x 下 y 的均值,定义为 E ( y x ) = ∫ yPy x ( x, y )dy 。
第7章
神经网络的泛化理论
神经网络的泛化理论是神经网络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因素 是如何影响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各种改善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方法为何有效?本章介 绍了近十几年来前馈神经网络泛化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其中 7.1 节简要介绍了神经网 络泛化理论的研究内容;7.2 节介绍了 Geman 等人的泛化误差的偏差-方差分解理论; 7.3 节介绍了神经网络规模和训练样本数对泛化能力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是神经网络结 构优化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在 7.4 节,7.5 节,7.6 节,我们依次介绍了三类常用的泛 化方法:正则化方法,神经网络集成和样本加输入噪声方法是如何改善神经网络泛化能 力的;在 7.7 节,我们简要介绍了影响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一些其它因素。

值神经网络函数类 F 的 VC 维数 VC dim(F ) 和成长函数 m F (l ) 的上界, 然后得到了以下 重要结论:假使线性阈值神经网络有 N 个计算节点和 W 个自由参数, 0 < ε ≤ 1 为逼
8
近误差,且训练样本数 m ≥ O(
W
确分类,则可以相信,该神经网络至少能正确分类 1 − ε 的未来工作样本。由此得到了为 保证固定结构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所需的训练样本数上界。 对类似网络, 张鸿宾[张 1993a] 也给出了多种情况下为保证神经网络泛化能力所需要的样本数。 对单隐层全连接前向网络, Baum 与 Hausller 还指出[BaHa1989], 如果训练样本数小 于 Ω(
( )
(
( ))
2
, 作为 f ( x; D) 是
否 能 有 效 预 测 y 的 度 量 。 而 f ( x; D ) 与 E y x 之 间 的 平 均 误 差 为
( )
E D ( f ( x; D) − E ( y x ))
[
2
] ,其中 E
D 表示在训练样本集
D 上的期望,即对所有可能的训
练样本集 D (集合中训练样本数固定为 N )上取平均值。 对某个特定的训练集 D , f ( x; D) 确实可能非常接近于回归 E y x 。但是,对不 同的 D , f ( x; D) 也可能与 E y x 差别很大,或者 f ( x; D) 的均值(对所有可能的训 练样本集 D )就与 E y x 差别很大,此时 f ( x; D) 就不能可靠地预测 y ,因此估计误 差(在这里可看作泛化误差) E D f ( x; D ) − E y x

由于影响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神经网络的结构复杂性和样本复杂性,所以第 一个问题是神经网络复兴以后(1990 年前后)泛化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该问题目前已 得到了较多的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但离实际应用尚有一定距离。 第二和第三个问题都与神经网络设计有关。其中第三个问题,即泛化方法问题,也 是目前神经网络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泛化方法与泛化理论密切相关,一方面,对于影 响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几乎每种因素,都已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改进网络的泛化能 力;另一方面,对那些能改善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最主要方法,如正则化方法、神经网 络集成等,也都已经有了如何改进泛化的定量成果(即第二个问题的内容) 。目前神经网 络泛化方法主要集中在神经网络结构优化设计和参数优化设计两个方面。 本章综述了近十几年来神经网络泛化理论的研究成果。对第一个问题(影响神经网 络泛化能力的因素) , 我们在讨论各因素对泛化能力影响的同时, 重点讲述神经网络的结 构复杂性和样本复杂性对泛化能力的影响;对第二个问题(泛化方法如何提高影响神经 网络泛化能力) , 我们主要介绍正则化方法、 神经网络集成和样本加输入噪声方法对泛化 能力的影响。
n
数类,如果 F 中的某函数 f 对 l 个样本的错分率小于 (1 − γ )ε , 0 < ε < 1 , 0 < γ ≤ 1 , 则对未来样本, f 的误分率大于 ε 的概率不超过 8m F (2l )e
− γ 2εl 4
, 其中 m F (2l ) 为函数类
F 的成长函数。
为了把上述结论用于线性阈神经网络, Baum 和 Haussler[BaHa1989]先给出了线性阈
7.2
泛化误差的偏差-方差分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典型的神经网络学习问题实际上是根据训练样本确定输入 x 和输出 y 之间的映射关 系 , 其 中 ( x, y ) 服 从 某 未 知 的 联 合 分 布 P , 而 由 N 个 样 本 组 成 的 训 练 样 本 集
D = {( x 1 , y 1 ), L , ( x N , y N )} 则是 ( x , y ) 的一组实现。于是,神经网络对该训练样本集
7.3.1 线性阈值神经网络
线性阈值神经网络并不只限于多层感知器,它是指激活函数为线性阈值函数的任意 多层前向网络,也是被研究得最早的前向网络。泛化理论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便是对单 输出线性阈值神经网络,得出了其泛化能力与神经网络结构复杂性参数、训练样本数和 学习精度之间的关系。最终的理论成果,也是许多神经网络结构设计算法的理论基础。 线性阈值神经网络的泛化理论欲解决以下问题:假定训练样本和工作都样本都取自 某一不变但可以是任意的分布,网络中的计算节点数和自由参数个数分别为 N 和 W , 对 l 个训练样本的允许学习误差为 ε ,欲以一定概率保证学习后的神经网络对工作样本 的分类正确率至少为 1 − ε ,则训练样本数 l 应取多大?这一提法沿用 Valiant 的 PAC (Probably approximately correct)学习的框架[Vili1984]。应该指出,在上述框架中,以 学习后的神经网络对工作样本正确分类的概率来衡量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解决上述问 题的数学工具是 Vapnik 和 Chervonenkis 等人的经验风险最小与期望风险最小之间关系的 理论[Vapn1982,VaCh1971]。 关于 Vapnik 等人的理论及相关的 VC 维数,成长函数等概念,张鸿宾[张 1993a]有 扼要的介绍。 Vapnik[VaCh1971]和 Blumer 等人[BlEh1989]指出,假定 F 为 R → {− 1,1}的某个函
( )
( )
( )
[(
( )) ] 的值就很大。
2
可以通过对估计误差进行偏差-方差分解,来进一步分析泛化误差的构成。类似前 面的推导,我们有[GeBi1992]
E D ( f ( x; D) − E ( y x )) = ED
[
2
[ f ( x; D)]) + (E D [ f ( x; D)] − E ( y x )))2 ] 2 2 = E D [( f ( x; D) − E D [ f ( x; D)]) ] + E D (E D [ f ( x; D)] − E ( y x )) + 2 E D [ f ( x; D) − E D [ f ( x; D)]](E D [ f ( x; D)] − E ( y x )) 2 = (E D [ f ( x; D)] − E ( y x )) ⇒ 偏差 2 + E D [( f ( x; D) − E D [ f ( x; D)]) ] ⇒ 方差
D
[(( f ( x; D) − E
]
(7.2)
上式最后一个等号右边的第一项称为偏差(bias) ,取决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正确程度;第 二项称为方差 (variance) , 与训练样本有很大关系。 如果偏差项不为零, 则称 f ( x; D) 对
E ( y x ) 是有偏的。
由上式可见,估计误差可分解为偏差和方差,总的估计误差是两者的和。希望两者 如果 f ( x; D) 都小是不可能的, 这是一个两难问题 (dilemma) 。 即使 f ( x; D) 是无偏的, 对训练样本集很敏感,即方差较大,也有可能导致大的估计误差;另一方面,即使对数 据拟合很好的模型,尽管偏差很小,也有可能有较大的方差。
2
] [
[ ] ≥ E [( y − E ( y x )) x ]
2 2
+ 2 E [( y − E ( y x )) x ](E ( y x ) − f ( x; D) )
2
[
]
]
(7.1)
2
= E ( y − E ( y x )) x + (E ( y x ) − f ( x;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