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韩琦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韩琦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琦风骨秀异,弱冠
..举进士。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谏。时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中书罕所
建明,琦连疏其过,四人同日罢。又请停内降,抑侥幸。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王曾为相,谓之曰今言者不激则多畏顾何补上德如君言可谓切而不迂矣曾闻望方崇罕所奖与琦闻其语益自信益、利岁饥,为体量安抚使。异时郡县督赋调繁急,市上供绮绣诸物不予直,琦为缓调蠲给之,逐贪残不职吏,汰冗役数百,活饥民百九十万。赵元昊反,
琦适自蜀归,论西师形势甚悉,即命为陕西安抚使。元昊介契丹
..为援,强邀索无厌,宰相晏殊等厌兵,将一切从之。琦陈其不便,条所宜先行者七事,继又陈救弊八事。谓:“数者之举,谤必随之,愿委计辅臣,听其注措。”帝悉嘉纳。时二府合班奏事,琦必尽言,虽事属中书,亦指陈其实,同列或不悦,帝独识之,曰:“韩琦性直。”琦蚤有盛名,识量英伟,临事喜愠不见于色。论者以重厚比汉周勃,政事比
唐姚崇。其为学士临边,年甫三十,天下已称为韩公。嘉祐、治平
..间,再决大策,以安社稷。当是时,朝廷多故,琦处危疑之际,知无不为。琦天资朴忠,折节下士,无贱贵,礼之如一。尤以奖拔人才为急,傥公论所与,虽意所不悦,亦收用之,故得人为多。选饬群司,皆使奉法循理。其所建请,第顾义所在,无适莫心。其镇大名
也,魏人为立生祠
..。相人爱之如父母,有斗讼,传相劝止,曰:“勿扰吾侍中也。”与富弼齐名,号称贤相,人谓之“富韩”云。徽宗追论琦定策勋,赠魏郡王。
(节选自《宋史·韩琦传》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谓之曰/今言者不激/则多畏顾/何补上德如/君言/可谓切而不迂矣/曾闻望方崇/罕所奖/与琦闻其语/益自信/
B.谓之曰/今言者不激/则多畏顾/何补上德/如君言/可谓切而不迁矣/曾闻望方崇/罕所奖与/琦闻其语/益自信/
C.谓之曰/今言者不激/则多畏顾/何补上德/如君言/可谓切而不迂矣/曾闻望方崇/罕所奖/与琦闻其语/益自信/
D.谓之曰/今言者不激/则多畏顾/何补上德如/君言/可谓切而不迂矣/曾闻望方崇/罕所奖与/琦闻其语/益自信/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戴上成人帽子,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契丹,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后辽太宗改国号“契丹”为“辽”。
C.治平,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也指官吏理政的功绩或指年号。文中意为前者。
D.生祠,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的祠庙。文中魏地人为韩琦建生祠,以表爱戴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琦敢于直谏,上奏罢免高官。宰相王随等四人在中书任职少有建树,韩琦前后上奏七十余次指出他们的过失,结果四人同一天被免职。
B.韩琦心系百姓,解救受灾饥民。韩琦缓收减免赋税,驱逐贪婪残暴和不称职的官吏,减少数百种多余的劳役,救活的饥民达一百九十万。
C.韩琦早有盛名,才识能力卓越。他三十岁时,天下人就已称他为韩公;评论者认为他稳重诚厚可比汉朝的周勃,政事才能可比唐朝的姚崇。
D.韩琦礼贤下士,为国选拔人才。周围人无论贫贱富贵,韩琦都能以礼相待;他以奖励提拔人才作为急务,不因个人好恶影响对人才的遴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元昊介契丹为援,强邀索无厌,宰相晏殊等厌兵,将一切从之。(5 分)
译文:
(2)数者之举,谤必随之,愿委计辅臣,听其注措。(5分)
译文:
【答案解析】
1.B [ 解析]“奖与”中的“与”是“赞许”意,放到后面语意不通,排除A、C;“如君言”意为“像您这样讲话”,不能分开,排除A、D。
2.C [解析]“治平”在文中是年号。
3.A[解析]“前后上奏七十余次”是韩琦一段时间上奏的总数,不是罢免四人上奏的次数。
4. (1)元昊依靠契丹作为外援,强行要挟勒索没有满足,宰相晏殊等讨厌战争,将一切听从赵元昊。(“邀索”“厌”“兵”各1分,句意2分)
(2)随着这几个举措的实施,恶意的坏话一定会随之出现,希望将计谋委托给辅佐大臣,听任他们自行安排处置。(“谤”“委”“听”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韩琦,字稚圭,是相州安阳人。他风骨秀异,刚成年就被推举参加进士考试。韩琦担任过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授职右司谏。这时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中书任职少有什么建树,韩琦不断.上疏指出他们的过失,结果四人同一天被免职。他又请求皇帝停止直接发诏令,抑制企求非分、意外获得名利之人。凡是政事有不合宜之处,韩琦没有不上奏的,每次上奏都是把察明得失、端正纲纪、亲近忠诚正直之人、疏远邪恶奸佞之人作为急务,前前后后共上奏七十余次。王曾做宰相,对他说:“现在进速的人不激切愿因是多有畏惧顾處怎么熊补益皇帝的品德呢?像您这样讲话可以说是深切而不适阔了。”王曾声望正高,很少有他奖励赞许的人,韩琦听到他的话,更加自信。益州、利州发生饥荒,韩琦任体量安抚使。过去郡县催促赋税频繁急迫,市上供给的丝织品等各种物品都不给钱,韩琦为此缓收减免赋税来偿还这些钱,驱逐贪婪残暴和不称职的官吏,减少数百种多余的劳役,救活饥民一百九十万。赵元昊叛乱,韩琦刚好从蜀州归来,论说西边军队的情形十分详尽,当即被任命为陕西安抚使。元昊依靠契丹
作为外援,强行要挟勒索没有满足,宰相晏殊等讨厌战争,将一切听从赵元昊。韩琦上疏陈述这样做的不利之处,逐条陈述应该提前实行的七件事,在此之后又上疏陈述需弥补弊端的八件事。他说:“随着这几个举措的实施,恶意的坏话一定会随之出现,希望将计谋委托给辅佐大臣,听任他们自行安排处置。”仁宗全部赞许采纳了。当时二府合班上奏言事,韩琦一定言尽所知之事,虽然事情属于中书,也指陈其实情,有的同僚不高兴,仁宗却唯独赏识他,说:“韩琦性情率直。”韩琦很早就有很大声名,才识气度智能卓越,面对大事喜怒在脸色上不表现出来,评论的人认为他稳重诚厚可比汉朝的周勃,政事才能可比唐朝的姚崇。他作为学士到边境地区巡察,年纪刚刚三十,天下的人已称他为韩公。嘉祐、治平年间,他再次决定大策略,来安定国家社稷。在这时候,朝廷多有事故,韩琦处在危险猜疑之际,凡是知道该做的事他没有不做的。韩琦天生朴实忠诚,礼贤下士,无论周围人贫贱富贵,都一样以礼相待。尤其以奖励提拔人才作为急务,如果舆论一致推举某人,即使他心中不高兴,也接纳使用他,因此选拔了很多人才。选举官员,都能让做法依照法律遵循事理。他建议请求的内容,只要是义理所在,就不管关系人情的亲疏厚薄。他驻守大名时,魏人替他建立生祠。相州人像爱戴父母一样爱戴他,遇到争斗诉讼,人们互相劝止,说:“不要打扰我们的侍中。”韩琦与富弼齐名,号称贤明之相,世人称之为“富韩”。徽宗追论韩琦定策功勋,追赠其魏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