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来十年碳排放强度降低带动总量增速放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总结了碳排放占全球总量近80%的18个国家的经验,并结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展望,
预测了未来十年我国碳排放总量的发展趋势。碳排放总量决定于经济增长、能源强度的变化以及单位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强度变化等三方面因素。本研究表明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增速
虽然会比以往降低,但仍将保持在年均7.1%的水平。与发达国家可比发展阶段的情形相比,
我国目前的能源强度水平并不高;我国节能减排行动计划的力度,丝毫不逊于发达国家在可比发展阶段上的实际轨迹;未来在优化能源结构、降低单位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方面,我国尚有很大潜力。综合来看,我国能源强度和单位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将带动碳排放总量增速放缓,但未来十年总排放量尚不会出现峰值。
一个经济体的碳排放(本报告分析的是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并非全口径的碳排放,也未涉及碳汇)决定于三个因素,即GDP总量、单位GDP消耗的能源量(以下简称为“能
源强度”)和每单位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以下简称为“碳强度”)。这三者又决定于两类影响因素:一类因素和发展阶段有关,包括产出和消费结构、节能和减排与固碳技术水平等;另一类因素是能源禀赋和能源品贸易结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国家会比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国家产生更多的碳排放。
预测碳排放量,需要把握上述各个环节的变化趋势。实现这一目的有两类方法:第一类方法是构建专门的预测模型,这种方法需要做出许多外生假设。第二类方法是经验类比的方法,即借助在相近发展阶段上其他发达经济体的经验,类推中国未来有关因素的演变趋势。后一种方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相对简单;第二,不需要太多外生假设条件。另外,从预测可靠性角度看,特别是从对基本趋势预测的可靠性角度看,经验类比的方法并不逊于复杂的模型。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着重归纳若干发达经济体能源强度和碳强度随时间推移和发展阶段提升而呈现的变化轨迹,并与中国的节能减排目标相对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未来能源强度和碳强度变化趋势做出预测,并结合经济增长情况的预测,给出中国未来碳排放的趋势性预测。
碳排放的国际经验
能源强度和碳强度同时显著下降才能明显降低碳排放总量,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总量还将继续上升。
全球碳排放总量最多的前20个国家是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德国、伊朗、
加拿大、韩国、南非、英国、印尼、墨西哥、沙特、意大利、澳大利亚、巴西、法国、波兰和西班牙。2009年,这20个国家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的81.2%(Boden.etal,2012)。总结
分析这些国家的情况,就能够把握全球碳排放的基本格局。而且,这些国家绝大多数都是规模相对比较大的国家,它们的经验也能够对中国未来的碳排放提供有益启示。鉴于此,本报告主要围绕这些国家展开分析。考虑到伊朗和沙特的产业类型与中国差别很大,在下文分析中没有涉及这两个国家。
——不同国家碳排放量轨迹呈现出三种类型
1950年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18个经济体碳排放总量的变化轨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类型:
第一种类型,排放量在三十多年前已出现峰值,并在之后呈现明显降低趋势,包括法国、
德国、英国、俄罗斯和波兰。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类国家中,法国、德国和英国属于成熟的工业化国家,与这三个国家的发展水平相比,俄罗斯和波兰有相当大的差距,未来是否会再度出现排放量持续增长的情形,还有待于观察。
第二种类型,排放量在最近年份出现了峰值,并在之后呈现降低迹象,但趋势并不明显,有待于根据未来排放量变化情况进一步确认。这类国家包括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和日本等高收入发达经济体。这些国家的碳排放量最近几年呈现出下降迹象,与金融危机等短期冲击不无关系,不过这些迹象是否预示着长期降低的趋势,也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第三种类型,排放量持续增长,包括澳大利亚、韩国、墨西哥、巴西、印尼、南非、印度和中国,这类国家的情况各不相同。澳大利亚和韩国属于高收入经济体,而其他国家尚处于中等收入阶段,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
——能源强度和碳强度同时显著下降才能明显降低碳排放总量
如前所述,总排放量决定于GDP、能源强度和碳强度等三个因素。上述国家总排放量的三种类型实际上反映了GDP增长速度、能源强度和碳强度变化的不同组合。自二战结束
到本世纪头十年,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自二战结束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时期,全球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只有能源强度和碳强度的降幅超过经济增幅,才能够持续降低碳排放量。
根据国际经验不难看出,第一种类型的国家,即碳排放在三十多年前出现过峰值并呈现明显下降态势的发达国家——英国、法国和德国,能源强度和碳强度均经历了一个明显的下降过程。
倘若只有能源强度降低,但碳强度没有同步明显降低,碳排放总量也不会呈现明显降低态势。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经济体就属于这种情形。同样,如果只有碳强度呈现明显降低态势,而能源强度没有明显降低,碳排放总量也不会呈现明显降低态势,如西班牙和韩国。
——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总量还将继续上升
发展中国家的GDP将继续增长,且将保持较高速度。由于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的限制,
能源强度和碳强度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同时呈现快速降低的态势,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总量将维持继续增长的基本态势。
最近几年一些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量小幅下降,但很难确认为长期趋势。这几年的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企业开工不足所造成的。一旦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减弱,在工业化、城市化等因素驱动下,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强度甚至可能呈现上升趋势。
中国未来碳排放预测
总体而言,从日本、德国和英国的经验看,在与中国今后十年类似的发展阶段上,中国能源强度降低的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2012~2022年中国碳排放总量还将继续增长,尚不
会出现峰值,但排放总量增速将逐步降低。
预测未来中国的碳排放,需要对经济增长、能源强度和碳强度进行预测。关于经济增长,直接引用本课题组的其他研究成果(陈昌盛和何建武,2013)。下面主要对能源强度和碳强
度进行预测。具体而言,中国政府制定了明确的节能减排计划目标。下面将定量分析这些目标的含义,并将这些目标和国际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其可行性。
——中国的节能和减排行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