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介绍
本文档旨在总结和规范消化内科常见病种的诊疗方法,以帮助医务人员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各种常见病种的诊疗规范:
1. 胃溃疡
- 诊断:结合患者症状和体征以及胃镜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 治疗:选用适当的抗酸药物、抗生素和胃粘膜保护剂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节和生活方式改变。
2. 胃癌
- 诊断:结合患者病史、体检结果和各种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 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癌症分期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3. 胆囊炎
- 诊断: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 治疗:根据炎症程度和患者的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治疗、胆囊切除术等。
4. 肝炎
- 诊断: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肝功能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 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肝炎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并注意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惯。
5. 胰腺炎
- 诊断:通过患者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诊断。
- 治疗: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包括饮食调节、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消化内科常见病种的诊疗规范,希望能对医务人员提供帮助。
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并遵循临床实践经验和相关指南。
呼吸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呼吸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引言
呼吸内科涉及多种常见病种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档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呼吸内科常见病种的诊疗规范,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治疗患者。
常见呼吸内科病种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 病因:吸烟、环境污染等
- 诊断标准:肺功能检查、症状评估等
- 治疗策略: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康复治疗等
2. 哮喘
- 病因:遗传因素、过敏等
- 诊断标准:症状评估、肺功能测试等
- 治疗策略: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物等
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病因:感染、创伤等
- 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影像学等
- 治疗策略:机械通气、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等
4. 肺癌
- 病因:吸烟、环境因素等
- 诊断标准:影像学、组织活检等
- 治疗策略: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等
诊疗规范
在诊疗呼吸内科常见病种时,应注意以下规范:
1. 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包括症状、体征、影像学结果等。
2. 遵循诊断标准进行准确的诊断。
3. 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4. 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和评估疗效。
5.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6. 定期进行随访和复诊,持续监测患者病情。
结论
本文档为呼吸内科常见病种的诊疗规范提供了概述。
医务人员在诊治这些疾病时应遵循规范,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骨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骨科常见病诊疗规范股骨骨折【病史采集】1. 24小时内必须完成病史采集。
2.内容必须包括外伤发生的时间、致伤因素、创伤机制、有无合并症、疼痛性质及程度、功能活动障碍情况、曾经经历的治疗经过及效果,过去有无类似病史。
【检查】1.必须及时完成体格检查(按照望、触、动、量程序)。
2.辅助检查:(1)摄伤侧X线片。
(2)血常规、血型及凝血四项检查。
老年病人查心电图、血糖。
【诊断】1.具有外伤史。
2.肢体疼痛,功能障碍。
3.骨折专有体征:畸形、骨擦感(音)、反常活动。
4.合并症体征。
5. X线片骨折征象。
【治疗原则】1.手法复位、外固定:选择石膏,滑动型骨牵引。
适应证:(1)儿童。
(2)病人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
(3)骨折可疑,复查X线片前宜外固定。
2.急症手术适应证:(1)开放性骨折。
(2)伴有紧张神经、血管、肌肉损伤。
(3)合并其它重要脏器损伤,病人一般情况尚可,手术后有利于搬动。
3.择期手术适应证:(1)合并失代偿休克等极度衰竭的病人。
(2)没有急症手术客观条件。
(3)手法复位不克不及达到功能性复位或不克不及保持功能性复位。
(4)关节内骨折。
(5)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6)对儿童慎重考虑。
4.手术办法选择:(1)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选用DHS、“γ”钉、锁定板等。
(2)股骨干中段以上骨折:选用髓内针、钢板等。
(3)股骨干中段以下骨折:可选用钢板、交锁钉、锁定板等器械。
(4)股骨髁及髁上骨折:可选用“L”型钢板、“T”型钢板、DCS等。
5.辅助性治疗:(1)抗生素。
(2)抗休克:止痛、输血、补液。
(3)预防、防止并发症,老年患者术后及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针对其它器官、组织损伤应用药物。
(5)物理治疗。
(6)功能锻炼可用辅助设备、器械。
【疗效标准】1.治愈:不扶拐行走三分钟、且不少于三十步。
2.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
【出院标准】骨折功能复位,固定可靠,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门诊随访。
(完整版)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
(完整版)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一、感冒的诊疗常规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1、诊断依据a)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b)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c)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d)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证候分类a)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喷嚏。
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荆防败毒散。
b)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烟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方药:银翘散c)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
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其他疗法:(1)常用中成药风寒感冒:风寒感冒颗粒或桑姜感冒片风热感冒:银翘解毒片或感冒清(2)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调护:本类方剂多为辛散轻宣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挥发,降低疗效。
对于风寒感冒,应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并服热汤或热粥以助药力。
服药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不可过饥过饱,宜多饮水。
预防:(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注意防寒避暑,及时增减衣物。
感冒流行期间,避免或少去公共场所。
(2)感冒的药物预防很重要也很有效。
冬春季多用紫苏、荆芥、贯众;夏季多用藿香、佩兰、荷叶;时邪疫毒流行期间,多用板蓝根、大青叶等。
另外,常用的食品如葱、姜、大蒜、食醋等也有预防作用。
转诊指标1对于体质素差、治疗不当或感邪较重者,表邪入里化热,邪陷心包,出现高热神昏,呼吸急促等危重证候者,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二、咳嗽的诊疗常规咳嗽是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多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
1、诊断依据a)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常见病诊疗规范
常有病诊断规范第一节内科一般感冒诊断重点切合普感标准与流感鉴识如症状典型,胸片非一定治疗原则一般治疗:歇息、增强营养对症治疗:退热药、感冒药对因治疗:抗病毒药、清热解毒中成药确有并发细菌感染的:抗菌药注意事项尽量少用抗菌药注意并发心肌炎、肺炎原发性高血压诊断重点切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清除继发性高血压确诊后评估靶器官伤害和心血管危险程度:血糖、血脂肾功能、尿蛋白、心电图检查。
不可以确诊的考虑CT 等检查治疗原则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限盐、限酒、戒烟、减肥选用降压药:依照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要素、靶器官伤害程度、个体差别、年纪性别合理配伍用药:利尿剂 +ACET ;利尿剂 +β -B ;利尿剂 +CCB ;CCB+ACET ;二氢吡氢类 CCB+ β-B ;α -受体阻断剂 +β -B3、注意事项测压规范:被测者寂静状态、坐位、起码在非同日三α次超出标准者方可诊断、注意鉴识“白大衣效应“纯真血压偏高不宜立刻用降压药,如经非药物治疗三个月无效,可启用降压药防止用疗效不确药品、营养保健品α支气管哮喘诊断重点切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对变异性哮喘等不典型哮喘,可选择支气管舒张试验临床诊断凭证充足的,一般不作胸部CT 检查确有支气管哮喘史而再发的,可不作鉴识诊断检查重症哮喘发生,疑有呼吸衰竭时可行血气剖析检查治疗原则急性发生期(1)首选短效β 2 受体阻断 ,常选气雾剂(2)抗胆碱药 :与β 2 受体阻断剂适用有共同作用(3)茶碱类:口服,或慢静注后静滴保持(4)心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5)如无显然归并感染不用使用抗菌素(6)如咳嗽显然可用止咳化痰药非急性发生期原则上按阶梯疗法对症支持治疗:氧疗、补液、止咳化痰、抗感染3、、注意事项(1)尽可能去除诱因(2)防备呼吸衰竭(3)如归并呼吸衰竭,应行机械通气协助呼吸,心要时转ICU 治疗四、细菌性肺炎1、诊断重点(1)切合本病标准(2)需住院治疗的重症者,一般应行病原学检查(3)如胸片已确诊则不作 CT 检查(4)如疑有呼吸衰竭可能,可行血气剖析检查(5)如为疑难病例,治疗成效不好则行气管镜检查2、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①对症治疗:降温、止咳、止痛②卧床歇息:③重症患者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2)抗菌治疗①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新喹诺酮等②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第二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 /β酰胺酶克制剂,或大环内酯类、新喹诺酮类③二、三线抗菌药物依照抗菌素指导原则使用(3)重症肺炎治疗①支持治疗:吸氧、静脉输液、适合保温②有休克的:在心功能能够蒙受的状况下增补晶体和胶体溶液③ 血管活性物质的应用以保持血压④踊跃控制感染⑤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⑥纠正酸中毒,保持水、电解质均衡⑦注意心、肾功能的保护与保持,防止用伤害心、肾功能的药物注意事项注意察看病情变化和疗效,一般一周左右需复查胸片4②实时作细菌学和药敏试验以调整药物。
2023年消化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2023年消化科常见病诊疗规范引言本文档旨在为2023年消化科常见病的诊疗提供规范和指导。
通过制定准确、简明的诊疗标准,希望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诊断标准1. 肠道感染- 临床表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 检查要求:粪便常规、肠道病原学检测等。
- 诊断标准: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同时满足特定病原学检测阳性结果。
2. 胃溃疡- 临床表现:上腹疼痛、胃部不适等症状。
- 检查要求:胃镜检查、血液检查等。
- 诊断标准:胃镜检查显示溃疡病变,同时排除其他疾病。
3. 肝炎- 临床表现: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
- 检查要求:肝功能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等。
- 诊断标准: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同时满足特定肝功能异常和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结果。
治疗指南1. 肠道感染- 一线治疗:补液、抗生素治疗。
- 二线治疗:肠道病原学检测指导下的靶向治疗。
- 随访要求:症状改善后,定期随访以评估疗效。
2. 胃溃疡- 消除诱因:禁止吸烟、限制饮酒等。
- 一线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 二线治疗:针对幽门螺杆菌抗药性的治疗。
- 随访要求:症状缓解后,定期随访以评估愈合情况。
3. 肝炎- 乙肝:- 一线治疗:抗病毒治疗。
- 二线治疗:针对乙肝耐药或复杂病例的治疗。
- 随访要求:定期检测病毒复制指标和肝功能。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2023年消化科常见病的诊疗规范,对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和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并且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专业指南进行不断优化和更新。
最新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最新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最新的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以提供给医务人员参考和指导。
在儿科领域,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对于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常见病之一:感冒2.1 病因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等。
2.2 临床表现感冒的典型症状包括鼻塞、咳嗽、喉咙痛、轻度发热等。
2.3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结合病史判断是否患有感冒。
2.4 治疗治疗感冒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包括休息、补充水分、适当服用退烧药等。
三、常见病之二:腹泻3.1 病因腹泻常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 进食不洁食物或饮用污染水源也会导致腹泻。
3.2 临床表现腹泻的典型症状包括腹部胀气、腹痛、腹泻、恶心等。
3.3 诊断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配合实验室检查,来判断是否患有腹泻。
3.4 治疗治疗腹泻主要包括止泻药物使用、腹泻饮食调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
四、常见病之三:发热4.1 病因发热常常是由于感染、炎症、药物反应或其他疾病引起。
4.2 临床表现发热的典型症状是体温升高,常伴有头痛、全身倦怠、畏寒等。
4.3 诊断通过测量体温、询问病史等方式,来判断是否患有发热。
4.4 治疗治疗发热主要包括使用退烧药物、适当休息和及时就医治疗等。
五、结论本文档介绍了最新的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包括感冒、腹泻和发热等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该规范为儿童提供准确和科学的诊疗服务,以保障儿童的健康。
常见病诊疗规范
常见病诊疗规范常见病诊疗规范常见病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会遇到的、病程较短、无严重并发症、治疗较为简单的疾病。
常见病的治疗标准化,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水平,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
因此,本文将从常见病的定义、分类、诊疗规范以及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常见病的定义和分类常见病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发生,具有一定症状和体征表现,临床处理容易的疾病。
常见病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2.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心肌梗死等。
3.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腹泻等。
4.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炎、支气管炎等。
5.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肾结石等。
6.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偏头痛、神经性耳鸣等。
7.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等。
以上疾病是常见病中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临床工作中医生常常遇到的疾病。
二、常见病的诊疗规范1.感染性疾病的诊疗规范:(1)上呼吸道感染: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主要症状是咳嗽、鼻塞、喉咙疼痛等。
治疗原则是休息、保暖、多饮水、清淡饮食和口服解热镇痛药。
对于有严重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等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2)胃肠道感染: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主要症状是腹泻、呕吐、腹痛等。
治疗原则是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口服抗菌药物和补充必要的电解质。
对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等免疫力较弱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3)皮肤感染:多见于皮肤破损部位,如创伤、烫伤、烧伤等。
治疗原则是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口服或外用抗生素等药物控制感染。
对于烧伤、烫伤等较大面积皮肤损伤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2.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规范:(1)高血压:是指持续性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治疗原则是改变生活方式、口服降压药物和监测血压。
对于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中医药作为中国国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并传承至今。
在中医学中,常见病是指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某些具有一定规律的疾病。
针对中医科常见病,中医学家们总结了一套诊疗规范,以便更好地治疗患者。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科常见病的诊疗规范,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一、感冒感冒是中医科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其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
中医针对不同体质和病情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诊疗规范,如下:1. 体寒型感冒:- 诊断特点:患者多怕冷,畏寒喜暖,鼻塞流清涕,身痛畏风,没有发热等症状。
-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通鼻解表。
- 常用方剂:葛根汤、麻黄汤。
2. 风热型感冒:- 诊断特点:患者有鼻塞、流黄涕,咽痛,咳嗽等症状,体温较高,口渴,舌苔黄腻。
-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解表散寒。
- 常用方剂:银翘散、小柴胡汤。
3. 阳虚型感冒:- 诊断特点:患者多汗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咳嗽声低微。
- 治疗原则:益气固表,温中散寒。
- 常用方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
二、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指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吸收,常伴有胃胀、腹泻、恶心等症状。
中医针对不同类型的消化不良,有着相应的诊疗规范,如下:1. 食积型消化不良:- 诊断特点:患者口中有异味,舌苔黄腻,腹胀腹痛,大便干结。
- 治疗原则:行气活血,化积消滞。
- 常用方剂:犀角地黄丸、枳实导滞丸。
2. 脾胃虚弱型消化不良:- 诊断特点:患者胃纳欠佳,脘腹胀闷,大便溏泄,面色萎黄,舌淡苔白。
- 治疗原则:健脾和胃,温中止泻。
- 常用方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3. 肝胆湿热型消化不良:- 诊断特点:患者胃口不振,口苦,口干咽燥,大便黄糊状,舌苔黄腻。
- 治疗原则:清热健胃,利湿解毒。
- 常用方剂:龙胆泻肝汤、黄连解毒汤。
三、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医科的常见病之一。
中医针对高血压患者,可以采用以下诊疗规范:1.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诊断特点:患者常常头痛头晕,面红目赤,耳鸣目眩,舌苔黄腻。
皮肤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皮肤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本文档旨在提供皮肤科常见病种的诊疗规范,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些病症。
以下是该规范的主要内容:
1. 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
1.1 感染性皮肤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 1.1.1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 1.1.2 丝虫病皮肤感染
- 1.1.3 猩红热
- 1.1.4 外阴真菌感染
- 1.1.5 水痘
1.2 过敏性皮肤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 1.2.1 荨麻疹
- 1.2.2 接触性皮炎
- 1.2.3 牛皮癣
- 1.2.4 白癜风
- 1.2.5 银屑病
2. 诊疗方法和原则
2.1 诊断方法
- 2.1.1 根据病史询问和症状观察进行初步判断
- 2.1.2 皮肤病理检查
- 2.1.3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验、皮肤敏感试验等
- 2.1.4 影像学检查:超声、CT或MRI等
2.2 治疗原则
- 2.2.1 针对不同病种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如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
- 2.2.2 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用量和疗程
- 2.2.3 防止交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 2.2.4 注意伴随疾病的治疗和健康宣教
3. 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3.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3.2 避免过度使用药物
3.3 注意环境和职业因素
3.4 养成健康的生活惯和饮食惯
3.5 做好常规体检和随访工作
本文档仅提供基本的皮肤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具体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由医生进行决定和指导。
对于更详细的信息和具体病例,建议咨询专业皮肤科医生。
以上是对皮肤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疗规范方案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疗规范方案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负责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等。
以下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规范方案。
1.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主要有病毒和细菌,如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如鼻塞、流涕、咳嗽等。
治疗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如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对于合并细菌感染者,可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
2.肺炎肺炎是肺部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咳嗽、咳痰等,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治疗常采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同时,对于情况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主要由吸烟引起。
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如气喘、咳嗽、咳痰等,以及肺功能检查结果。
治疗主要包括戒烟、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呼吸康复等。
对于严重病例,可考虑吸氧治疗以及长期氧疗。
4.肺癌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等。
诊断主要依据体格检查、放射学检查,如X线、CT扫描等,以及病理检查结果。
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方式,具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分期确定治疗方案。
此外,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也非常重要。
如对于感染性疾病,应注意勤洗手、避免人群拥挤场所等;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戒烟或避免二手烟暴露;对于肺癌,应避免长期接触有害气体和物质,如室内污染物和工业废气等。
总之,对于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
患者在就诊时,应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病史等信息,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与此同时,预防措施的执行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有害物质的暴露等,以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篇一: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第一节感冒感冒是由于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1 鼻塞流涕,喷嚏,咽喉2 痒或痛,咳嗽。
3 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4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5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6 本病应注意与温病,尤其是风温早期相鉴别。
[辨证论治]1 风寒证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例方:银翘散。
3 暑湿证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饮。
4 表寒里热证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喉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例方:双解汤。
[其他疗法]1 中成药1.1 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
1.2 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
1.3 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藿香正气丸。
1.4 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2 中药针剂2.1 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均可用双黄连粉针剂3~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2.2 发热重者,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3 外治疗法3.1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
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1. 入院24 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孕母在妊娠期感染。
3. 胎膜早破、急产、滞产、反复经产道检查。
4. 婴儿出生有窒息史,生后有感染病人接触史及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等病史。
5. 接受侵入性操作和检查等医源性因素。
6. 吃奶少或者拒乳、反响低下等普通病症及咳嗽、喘、吐沫、呛奶等呼吸道病症,体温不升或者发热。
【检查】1. 体格检查:缺氧、呼吸艰难的表现,呼吸音的改变,罗音的性质及特征,重症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异常的表现。
2. 血常规、血培养、痰培养、病毒学检查、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及摄胸部X片等。
【诊断】1. 根据上述病史、临床表现及胸部X光片等辅助检查可确诊。
2. 需与大量羊水吸入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等鉴别。
【治疗】1. 加强护理及监护、保温。
2. 抗感染治疗。
3. 加温湿化后供氧,加强呼吸管理。
4. 胸部物理治疗,体位引流、胸背部叩击或者震动。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雾化吸入及气管内冲冼等。
6. 纠正酸中毒,心衰者强心、利尿、对症处理,对并发症治疗。
7. 供应足够的营养及液体,支持疗法。
【病史采集】1. 入院24 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患儿父母有黄疸、遗传代谢病家族史,患儿父母血型。
3. 孕母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史、输血史、分娩过黄疸新生儿病史。
4. 患儿有窒息、缺氧史。
5. 患儿有宫内感染史或者感染性疾病患病史。
6. 患儿有内出血病史。
7. 黄疸浮现在生后24 小时内、发展快,或者消退延迟,•伴吃奶差、呕吐、腹泻、体温波动等。
8. 黄疸退而复现。
【检查】1. 体格检查:黄疸的分布、程度、颜色,有无贫血、肝脾肿大及核黄疸的神经系统体征。
2. 血常规、血型、网织红细胞、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检测。
3. 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抗体释放试验、抗体效价测定。
4. G-6-PD 活性测定、血红蛋白电泳。
5. 血培养、肝功能、转氨酶、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TORCH 血清学检测及基因诊断〔PCR)。
最新神经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最新神经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简介
本文档旨在总结最新的神经科常见病的诊疗规范。
根据专家的临床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提供了针对以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列举常见疾病)
诊断准则
- 疾病A:(描述疾病A的临床特征和常见表现)
- 疾病B:(描述疾病B的临床特征和常见表现)
- 疾病C:(描述疾病C的临床特征和常见表现)
检查与诊断
- 临床表现:(描述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
- 实验室检查:(列举相关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 辅助检查:(介绍辅助检查方法,如脑电图、神经系统造影等)
治疗方案
- 药物治疗:(根据疾病特征介绍常用药物并给出用法、剂量等)
- 手术治疗:(对于需要手术干预的疾病,介绍适应症、手术
方式等)
- 康复与护理:(对于需要康复和护理的病人,提供相应的建
议和指导)
随访与复查
- 随访计划:(建议病人进行的规范随访)
- 复查指标:(列举复查项目,如影像学复查、实验室检查等)
注意事项
- 副作用与风险:(介绍药物治疗可能的副作用和风险)
- 注意事项:(提醒病人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避免过度劳累、合理饮食等)
请注意,该文档仅供参考,最终的诊疗方案需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意见来确定。
以上是关于最新神经科常见病诊疗规范的简要概述。
详细的指南和具体信息,请参阅相关医学文献和专业医生的建议。
内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内科常见病诊疗规范篇一:内科诊疗常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指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本病可能系多种发病因素和复杂的发病机理所致。
对于迄今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病史采集】1. 对在门诊就诊的病人必须建立病历,做简要就诊记录。
入院后24小时之内必须完成住院病历记录。
2. 病历采集的内容应该包括:(1)血压升高的时间和水平;(2)以往高血压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3)可能影响血压控制的神经精神和环境因素;(4)家族史;(5)是否有心、脑血管、肾病及糖尿病史;(6)体重状况、运动量、饮食状况;(7)其它药物服用史。
【体格检查】1.初次体检病人应休息十分钟,按标准测血压方法连续测上臂血压三次;2.发现两侧桡动脉搏动不一致需测两侧上臂血压;3.行心、肺、腹部检查;4.行颈、胸、腹部听诊,是否有血管杂音存在;5.必要行神经系统和眼底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X线、UCG、必要腹部CT和相关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生化检查。
【诊断】根据1978年WHO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和我国1964年兰州会议对我国高血压诊断修改和方案,1974年北京会议收缩压考虑年龄因素,规定高血压诊断标准如下:1.凡舒张压持续超过12.0Kpa(90mmHg)者,不论其收缩压如何,均列为高血压。
2.凡舒张压持续在11.3Kpa~12.0Kpa(85~90mmHg)者,列为高血压可疑。
3.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按1992年WHO标准,因我国未制定这方面标准。
65岁以上:确定高血压SBP>21.3Kpa(160mmHg)或DBP>12.0Kpa(90mmHg)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SBP18.6~21.3Kpa(140~160mmHg)DBP<12.0Kpa(90mmHg)【治疗原则】1.凡舒张压在90~100mmHg无症状者:非药物治疗,观察4周。
常见病诊疗规范
常见病诊疗规范常见病是指在临床实践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如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等。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的常见病诊疗规范,旨在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提供标准化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的健康。
一、患者的初步评估在初诊时,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了解。
在评估过程中,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因素,以确定疾病的来源和潜在的并发症风险。
二、确诊与鉴别诊断在初步评估之后,医生应进行确诊和鉴别诊断。
对于常见病,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的判断,然后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最终确定诊断。
在鉴别诊断过程中,医生应排除其他类似疾病,以避免误诊和延误治疗。
三、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医生应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应基于各项诊断指标和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调整。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接受程度,并向患者进行相关的解释和建议。
四、药物治疗在治疗方案中,药物治疗常常是常见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诊断结果,选择对症治疗的药物。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医生应确保患者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并定期进行随访,以及调整药物的使用。
五、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常见病还应配合非药物治疗。
比如,在高血压的治疗中,除了规范用药外,还应推荐患者改变饮食结构、增加体力活动等。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除了用药外,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和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等。
六、治疗效果的随访和评估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随访,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需要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
同时,医生还应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判断是否需要采取其他治疗手段或提供进一步的检查。
总结:常见病诊疗规范的制定,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
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病史,从而确诊和鉴别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疾病谱的前五个病种诊疗规范一.慢性胃炎二.上消化道出血三.消化性溃疡四.肝硬化五.急性胰腺炎一.慢性胃炎【定义】慢性胃炎系指各种病因所致的胃粘膜的慢性炎性病变,其病理特点是一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粘膜侵润为主,间有少量中性粒细胞,一般无粘膜糜烂,故常称为慢性非糜烂性胃炎。
【临床分类与病因】1. 慢性胃窦炎(B型胃炎)临床上最常见。
炎症主要累及胃窦部,一般所称慢性胃炎是指此型。
其中90%S时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少数与胆汁反流、使用消炎药物、吸烟及嗜酒等因素有关。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端有鞭毛的螺旋状菌,其感染力极强,穿过粘液层定居于胃窦黏膜小凹处,黏附与上皮细胞膜上。
细菌含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氧,造成上皮细胞损伤,且分泌多种毒素渗透到黏膜,造成中性粒细胞的侵润,使炎症逐渐变深、变重,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2. 慢性胃体炎(A型胃炎)少见。
病因主要与自身免疫有关。
炎症主要累及胃底和胃体,被认为是抗壁细胞抗体破坏黏膜细胞所致。
体内常同时有抗内因子存在,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导致恶性贫血。
慢性胃炎从浅表逐渐向深部扩展,使腺体萎缩、消失。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上,胃腺细胞可发生肠腺化生,或假性幽门腺化生和增生,增生的和肠化生的上皮可发生发育异常,形成不典型增生,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被认为可能是癌前病变。
B型胃炎癌变率约10%左右,较A型高。
【临床表现】慢性胃炎病程迁延,进展缓慢,缺乏特异性的特征。
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有上腹痛或不适,食欲不振、饱胀、反酸、恶心及呕吐等消化不良的表现,症状常与进食或食物种类有关。
少数可有少量上消化道出血。
自身免疫性胃炎病人可出现明显畏食、贫血和体重减轻。
体征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上腹轻压痛。
【诊断要点】临床上有反复上腹胀痛及消化不良表现,病程迁延,确诊有赖于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治疗原则】1.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案为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加上两种抗菌药物,如常用枸橼酸铋钾,每次240mg,每日2次,与阿莫西林(每次500-1000mg,每天2次)及甲硝唑(每次200mg,每天4次)3要联用,2周为1个疗程,抗菌药物还有克拉霉素。
门诊部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门诊部常见疾病诊疗规范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威胁,每天都有无数的患者蜂拥而至医疗机构寻求治疗。
作为首要接待患者的门诊部,承担着急诊、日常门诊等多项职责,对于常见病的诊疗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诊断准确性、治疗合理性以及随访指导等方面,探讨门诊部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
一、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门诊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喉咙痛、流涕等,往往由病毒感染引起。
门诊部在诊断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详细了解病史:询问是否有近期接触感冒患者、是否有旅行史等信息,以排除其他病因。
2.体格检查:检查咽喉和肺部情况,如淋巴结有无肿大、咳嗽是否伴有喉咙痛等。
3.实验室检查:口腔拭子检测和病毒抗原检测可以辅助诊断。
治疗上,应采取以下措施:1.对症治疗:包括对症用药,如解热镇痛药、止咳药等,缓解症状。
2.预防传播:指导患者注意卫生,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勤洗手等。
二、消化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是门诊部另一个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在诊疗上应遵循以下规范:1.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饮食史,是否与其他有腹泻的人有接触,是否有长时间外出等。
2.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是否有脱水症状、腹部是否有压痛等。
3.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检查,如病原体检测等。
治疗上,应考虑以下几点:1.腹泻管理:提供充足的水分补给,适当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等。
2.抗菌药物使用:对病原体鉴定明确或预测细菌感染可能性较大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三、呼吸道疾病除了上呼吸道感染,门诊部也会遇到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在诊疗上,需要注意以下规范:1.详细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痰的性状等,以协助向相关疾病下定论。
2.体格检查:重点观察患者胸部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肺部听诊等。
3.辅助检查:如胸部X光、血气分析等,辅助诊断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治疗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抗生素应用:在经过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后,合理选择抗生素,及时给予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常见病及优势病种诊疗常规感冒感冒是由于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1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为主,多兼咳嗽,可伴咽喉痒或痛、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
2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常因骤变而发病。
3 一般病毒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单核细胞增加。
细菌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
[辨证论治]1 风寒束表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
2 风热犯表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例方:银翘散。
3 暑湿感冒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饮。
4 虚体感冒4.1 气虚感冒症状: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例方:参苏饮。
4.2 阴虚感冒症状: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例方:加减葳蕤汤。
[其他疗法]1 中成药1.1 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
1.2 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
1.3 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藿香正气丸。
1.4 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2 中药针剂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均可用喜炎平、双黄连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内静滴,每日1次。
3 外治疗法3.1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
适用于各证型感冒。
3.2 拔火罐可取大椎、身柱、大杼、肺俞、风门等穴,每日1次。
适用于风寒证。
[治法改进]感冒轻证,或初起偏寒偏热俱不明显,仅稍有恶风、微热、头胀、鼻塞者,可予辛凉轻剂,疏风解表,药用桑叶、薄荷、防风、荆芥等微辛轻清透邪。
咽痒咳嗽者,酌配前胡、牛蒡子、贝母、橘红、桔梗、甘草等清宣肺气。
[疗效标准]1 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2 好转:发热消退,临床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3 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实验室检查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咳嗽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致,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
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以咳嗽为主症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外感咳嗽病机关键为肺气不宣,病性属邪实;内伤咳嗽总由脏腑功能失调,病性虚实不一。
内伤咳嗽的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可郁而化热,火能灼津成痰。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相互影响为病,病久则邪实转为正虚。
外感咳嗽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反复感邪而致咳嗽屡作,可转为内伤咳嗽;肺脏自病,卫外不固,易受外邪引发或加重,特别在气候变化时尤为明显。
由此可知,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有时两者又可互为因果。
[诊断依据]1.咳逆有声,或伴咯痰。
2.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可伴有寒热等表证,或有咽痒、咽疼等症;内伤咳嗽,病程长或反复发作甚或咳而伴喘。
3.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比例可有变化。
4.听诊可闻及两肺野呼吸音粗,或有干湿啰音。
5.肺部X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或见斑片状阴影。
[鉴别诊断]1.哮病、喘证哮病和喘证虽然也会兼见咳嗽,但各以哮、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2.肺胀有慢性肺系疾病经久不愈的病史,在咳嗽同时伴有胸部膨满、喘咳上气、气短心慌,甚至面目紫暗、肢体浮肿等症,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3.肺痨咳嗽是肺痨的主要症状之一,其特点为干咳,或痰中带血,或纯血无痰,常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
X线胸部检查常能确定病灶所在。
4.肺癌常以咳嗽或咯血为主要症状,多发于40岁以上的吸烟者,咳嗽多为刺激性呛咳,病情发展迅速,呈恶液质,肺部X线检查及痰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辨证论治]一、辩证要点[辨证要点]1.辨外感、内伤,分新久、虚实。
2.辨咳嗽的时间、节律、性质、声音、伴随症状及加重的有关因素。
2.1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间,咳而急剧,声重,或咽痒则咳,多为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
2.2若咳声高亢,病势急而病程短者,或伴咽痛,为外寒内热即寒包火,或风热引发。
2.3咳声粗亢浑浊嘶哑多为风热或痰热伤津。
2.4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嗽连声重浊,痰出咳减者,多为痰湿或痰热咳嗽。
2.5午后、黄昏咳嗽加重,或夜间时有单声咳嗽,咳声轻微短促者,多属肺燥阴虚。
2.6夜卧咳嗽加剧,持续不已,少气或伴气喘者,为久咳致喘的虚寒证。
2.7咳而声低气怯者属虚,洪亮有力者属实。
3.辨痰的色、质、量、味3.1咳而少痰或无痰者多属燥热、阴虚。
3.2痰多者常属痰湿、痰热、虚寒。
3.3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
3.4痰黄而稠者属热。
3.5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
3.6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
3.7咯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
3.8痰有热腥味或腥臭气为痰热。
痰味甜者属痰湿。
痰味咸者属肾虚。
二、分证论治1 外感咳嗽1.1 风寒袭肺症状: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例方:三拗汤合止嗽散。
1.2 风热犯肺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例方:桑菊饮。
1.3 风燥伤肺症状: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例方:桑杏汤。
2 内伤咳嗽2.1 痰湿蕴肺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例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2 痰热郁肺症状: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例方:清金化痰汤加减。
2.3 肝火犯肺症状: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
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
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肺,顺气降火。
例方: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
2.4 肺阴亏耗症状: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例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其他疗法]1 中成药1.1 咳嗽属热性者可口服橘红丸,每次服6g,每天服2~3次。
1.2 热咳者亦可选用蛇胆川贝液,每次服10ml,每天服3次。
2 中药针剂2.1 鱼腥草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
适用于外感风热、风燥及痰热郁肺者。
2.2 双黄连粉针剂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
适用于外感风热及风燥者。
3 针灸疗法可选用列缺、合谷、外关、尺泽、肺俞、曲池、大椎、太白,丰隆、太渊等穴位。
4.西药疗法4.1 细菌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
4.2 痰多者可选用祛痰药。
[疗效标准]1 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内伤咳嗽在两周以上未发作者为临床治愈。
2 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
3 未愈:症状及体征无改变。
[治法改进]外感忌用敛肺、收涩的镇咳药。
误用则致肺气郁遏不得宣畅,不能达邪外出,邪恋不去,反而久咳伤正。
必须采用宣肃肺气,疏散外邪治法,因势利导,肺气宣畅则咳嗽自止。
内伤忌用宣肺散邪法。
眩晕眩晕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贫血、美尼尔氏综合征等疾病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1 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为主症。
2 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 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4 应检查血压、血常规、心电图,或进行颈椎X线摄片、脑血流图、经颅多普勒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必要时可做CT、MRI检查。
3 应注意与中风、厥证、痫病相鉴别。
[辨证论治]1 肝阳上亢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例方:天麻钩藤饮。
2 气血亏虚症状: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光,神疲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例方:归脾汤。
3 肾精不足症状:眩晕日久,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
治法:滋养肝肾,养阴填精。
例方:左归丸。
4 痰湿中阻症状: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例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5 瘀血阻窍症状: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细涩。
治法:祛瘀生新,通窍活络。
例方:通窍活血汤。
[其他疗法]1 中成药1.1 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或生田七片,每次4片,每日3次。
适用于瘀血阻窍证。
1.2 杞菊地黄丸,每次6g,每日2次。
适用于肝肾阴虚证。
2 中药针剂2.1 黄芪注射液30ml或生脉注射注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适用于气血亏虚证。
2.2 瘀血阻窍者,可酌情选用川芎嗪、血栓通、蝮蛇抗酸酶、丹参注射液治疗。
3 针灸疗法可选内关、列缺、太冲为主穴,酌配三阴交、曲池、阳陵泉等穴,每日针1~2次。
4 西医疗法4.1 高血压病者可选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4.2 贫血者可适当输血,补充铁剂等治疗。
4.3 眩晕症状明显者,可选用镇静剂对症治疗。
[治法改进]1、眩晕从肝论治。
当根据病机的异同择用平肝、柔肝、养肝、疏肝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