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国寡民”的道德理想国

[摘要]本文从老子的“道”出发,根据“反者道之动”的哲学辩证思想,揭示出“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并不是单纯地归复于结绳记事的远古时代,是再始更新地发展到人类社会更高的文明阶段。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道德理想国乌托邦

“小国寡民”是老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

一、“小国寡民”思想的基本诠释

《道德经》中的“小国寡民”思想历来是学界注释者、评论者们的争论之地。以任继愈和范文澜为代表的消极派认为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落后的、反动的、复古的、愚昧的、消极的思想。前者曾在《老子新译》中提出,“‘小国寡民’体现了老子复古的社会历史观。当时已出现了万乘之国,有了十几万人口的大城市,有了高度发达的文化、科学、艺术。老子对这些不但看不惯,还坚决反对要回到远古蒙昧时期结绳而用的时代去,老子美化上古,是为了菲薄当时。”[2]后者在《中国通史》中表明:“老子想分解正在走向统一的社会为定型的和分离的无数小点,人们被拘禁在小点里,永远过着极低水平的生活,彼此孤立,没有接触的机会,社会

进步所不可缺少的愿望和努力,老子都看作有害。这种反动思想,正是没落领主的思想,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是反历史的。”[3]二者关于老子“小国寡民”的看法并非是主观臆测,主要因《道德经》中有“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民复结绳而用之”“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等一些思想。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是否是历史的倒退抑或是逃避各种现实斗争的消极避世主义?是空想之中的“乌托邦”还是与世无争的“桃花源”?

持肯定态度的积极派中,以陈鼓应、童书业、冯友兰为代表。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中认为,“小国寡民”是老子在古代农村社会基础上所理想化的民间生活情景。“小国寡民”乃是基于对现实的不满,而在当时散落农村生活的基础上所构幻出来的“桃花源”式的乌托邦。童书业在《先秦七子研究》中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的小农农村,保存着古代公社的形式。有人说:老子企图恢复到原始社会这种说法并不妥。因为老子还主张有‘国’,有‘统治’,这种社会还有甲兵,并且能够‘甘其食,美其服’,这些都不是原始社会的状态。老子只是企图稳定小农经济,要统治者不干扰人民,让小农经济自由发展,这就达到了他的目的。”[4]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认为,“小国寡民”表面看来是回归到了原始的社会,其实也不尽然。“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由此可知,并非无有“舟舆”,只

是无须用到,并非无有“甲兵”,不过无所用处。并非没有文字,只是无须文字,此种境界为“至治之极”也,是知其文明,守其素朴,不是为之而不能,而是能之而不为。照这样理解,“小国寡民”不是一个社会,而是一种人的精神境界。

王弼在《老子道德经注》中,对“小国寡民”的注释独树一帜:“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国大民众者乎?故举小国而言也。”[5]“小国寡民”中的“小”是“大”的缩影,国家已经小了,人民又少了,还可双“反古”——即回返到原始的起始点,何况国大民众呢?举出小国这个例子意在于大国。“言使民难有什伯之器,而无所用,何患不足也,使民不用,惟身是宝,不贪货路。故各安其居。”[6]“小国寡民”不是目的,目的是“大国大民”,“小国寡民”是方法,是途径。由此可见,王弼认为老子并非要实现小国的理想,而是举小国而言,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建立大国。

二、从“反者道之动”的哲学辩证思想到“小国寡民”的道德理想国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由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四起,所以老子要构建这样的理想社会来对现实世界的讽刺和对比。第二种观点则认为,老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精神的社会,是一种人的精神境界,而《道德经》中所要求的就是这种精神境界。第三种观点认为小国是实现大国的方法和途径。

老子的“小国寡民”究竟意义为何?理解其理论的哲学基础是理

解此问题的关键所在。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但是“道”又是什么呢?虽然《道德经》一文中写到“道可道,非常道”,表明“道”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但是我们仍然能看出“道”的特征。“道”是一切万事万物的本源,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道”具有无限的潜藏力和创造力,天地间所有的万事万物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道”的特点、规律又是什么呢?即是“反者道之动”,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生成,并向相反的方向再始更新地运动发展。老子的“反者道之动”是万事万物必须遵从的法则与规律,体现了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思想。我们所熟知的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和总趋势,显现出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即从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否定,每一次的否定都不是单纯的离弃,而是将有价值的部分存留下来。因此,在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阶段,并非是简单地再现原物,相同的只是形式上的回归、内容上的演变,但总体仍持前进和上升的趋势,这种规律也同样可以应用到社会历史的发展之中。

由此来看,老子的理想社会并不是“桃花源式的乌托邦”,因为老子的这种理想社会表面上看是历史的倒退,不提倡各种文明、技巧,与原始社会颇有些相像,更有一种回归的倾向,但是这种回归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回归,已经不同于原来的原始社会了。老子构想的理想社会中政府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有法律等强制性的

措施约束和规范,也没有仁义礼智的道德内在规范,那么人们又怎么能达到相安无事呢?很显然这种不依靠人为灌输的道德,应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这种和谐的秩序,比起必须要依靠道德规范和法律来维持秩序的国家,应该说是人类更高层次的文明社会。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现今的科技文明已经日益发达,同时带给人类的灾难也屡见不鲜,但人类并不能不去发展科技、文明。在老子的理想社会中“什伯之器、舟舆、甲兵”也是有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也是文明高度发达的一种表现。在这样的理想社会里面,除了这些必要的物质基础,最重要的是社会秩序无需政治的力量和僵化的规范来维持,要不然怎么会达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呢?“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表面看是人类抛弃了文明回归到了蒙昧的状态,但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人们的道德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高度,完全脱离了“德、仁、义、礼”,“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7]道德从最初的原始社会中无所谓道德的淳朴自然的童蒙之心,到仁义礼智,到道德失范,最终再始更新地发展到人们无欲无争之时,表面上看似回归到了远古,其实是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不再是无知的时代,单纯无欲无求的道德。老子认为只要人们顺应自然,不去追求满足超出于自然本性之外的欲望,便能弃绝满足这些欲望的工具,最终将消灭战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