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力学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8.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8.3 梁的剪应力及其强度条件 8.4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横截面上有弯矩又有剪力。 例如:AC和DB段。 称为横力弯曲(剪切弯曲)。
(b)
1 M
EIz
由上面两式,得纯弯曲时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M y
Iz 将弯矩 M 和坐标 y 按规定的正负代入,所得到的正应力若为
正,即为拉应力,若为负则为压应力。
一点的应力是拉应力或压应力,也可由弯曲变形直接判定。 以中性层为界,梁在凸出的一侧受拉,凹入的一侧受压。
只要梁有一纵向对称面,且载荷作用于这个平面内,上面的 公式就可适用。
M
min M
max
max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对于中性轴不是对称轴的横截面? 求得相应的最大正应力
My
IZ
yc max yt max
y
M
z
y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σ t max Myt max IZ
σ cmax Mycmax IZ
y c max
yt max
σ c max
M
z
σ t max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例:长为l的矩形截面悬臂梁,在自由端作用一集中力F,已
知b=120mm,h=180mm、l=2m,F=1.6kN,试求B截面上 a、b、c各点的正应力。
A l2
F B
C
l2
h6
a
b
h
h2 c
b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b=120mm,h=180mm、l=2m,F=1.6kN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8.1.2 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在工程实际中,一般都是横力弯曲,此时,梁的横截面上不
但有正应力还有剪应力。因此,梁在纯弯曲时所作的平面假设和 各纵向纤维之间无挤压的假设都不成立。
虽然横力弯曲与纯弯曲存在这些差异,但是应用纯弯曲时正 应力计算公式来计算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所得结果误差不大, 足以满足工程中的精度要求。且梁的跨高比 l/h 越大,其误差越小。
d
式(a)表明线应变ε与它到中性层的距
离 y 成正比。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yd d y
(a)
d
物理关系:
因为纵向纤维之间无正应力,每一纤维都是单向拉伸或压缩。
当应力小于比例极限时,由胡克定律知
E
将 (a) 代入上式,得 E y
(b)
式(b)表明横截面上任意一点的正应力σ 与该点到中性轴的距离 y
成正比。
在中性轴上:y=0, σ=0。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静力学关系
FN
dA
A
M y
z dA
A
Mz
y dA
A
FN
dA 0
A
(c)
M y
z dA 0
A
(d)
M z A y dA Me
(e)
将式 E y
代入式(c),得
A
dA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对于宽为 b ,高为 h 的矩形截面
Wz
Iz ymax
bh3 /12 h/2
bh2 6
对于直径为 D 的圆形截面
Wz
Iz ymax
D4 / 64
D/2
D3
32
对于内外径分别为 d 、D 的空心圆截面
Wz
Iz ymax
D4 (1 4 ) / 64
D/2
D3
32
(1 4 )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当中性轴为对称轴时,y表m示ax 最大应力点到中性轴
的距离,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为
σ max M ymax
Iz
WZ
IZ ymax
M
W W Z
称为ma抗x 弯截面模量
z
C y
ymax
Z
ymax
8 梁的横弯截曲面应上力正与应强力度的计画算法:
min
My
Iz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横力弯曲时,弯矩随截面位置变化。一般情况下,最大正应
力 max 发生在弯矩最大的截面上,且离中性轴最远处。即
引用记号 则
max
M max ymax Iz
Wz
Iz ymax
max
M max Wz
Wz 称为弯曲截面模量。它与截面的几何形状有关,单位为m3。
A
A
A y z dA I yz 0
(自然满足)
y 轴为对称轴,必然有Iyz=0。
将式(b)代入式(e),得
M y dA E y2 dA
A
A
M
E
Iz
式中1/ρ为梁弯曲后轴线的曲率。
1 M
EIz
EIz 称为梁的弯曲刚度。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E y
A
Ey
dA
Biblioteka Baidu
0
E =常量,
E y dA 0
A
Sz 0
z 轴(中性轴)通 过截面形心。
梁的轴线在中性层内,其长度不变。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E y
(b)
将式(b)代入式(d),得
M y
z dA 0
A
(d)
M z
y dA M
A
(e)
z dA E y z dA 0
横截面上有弯矩没有剪力。 例如:CD段。 称为纯弯曲。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8.1.1 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实验观察变形
纵向线(aa、bb):变为弧线,凹侧 缩短,凸侧伸长。
横向线(mm、nn): 仍保持为直线, 发生了相对转动,仍与弧线垂直。
平面假设:梁的横截面在弯曲变形后仍然保持平面,且与变 形后的轴线垂直,只是绕截面的某一轴线转过了一个角度。
单向受力假设:各纵向纤维之间相互不挤压。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设想梁由平行于轴线的众 多纵向纤维组成,由底部纤维 的伸长连续地逐渐变为顶部纤 维的缩短,中间必定有一层纤 维的长度不变。
中性层:中间既不伸长也 不缩短的一层纤维。
中性轴:中性层与梁的横截面的交线,垂直于梁的纵向对称 面。(横截面绕中性轴转动)
中性轴垂直于纵向对称面。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横截面的 对称轴
横截面
中性层
中性轴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变形几何关系: 设横截面的对称轴为y 轴,向下为 正,中性轴为 z 轴(位置未定)。
bb yd
bb dx OO OO d
yd d y (a)
A l2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8.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8.3 梁的剪应力及其强度条件 8.4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横截面上有弯矩又有剪力。 例如:AC和DB段。 称为横力弯曲(剪切弯曲)。
(b)
1 M
EIz
由上面两式,得纯弯曲时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M y
Iz 将弯矩 M 和坐标 y 按规定的正负代入,所得到的正应力若为
正,即为拉应力,若为负则为压应力。
一点的应力是拉应力或压应力,也可由弯曲变形直接判定。 以中性层为界,梁在凸出的一侧受拉,凹入的一侧受压。
只要梁有一纵向对称面,且载荷作用于这个平面内,上面的 公式就可适用。
M
min M
max
max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对于中性轴不是对称轴的横截面? 求得相应的最大正应力
My
IZ
yc max yt max
y
M
z
y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σ t max Myt max IZ
σ cmax Mycmax IZ
y c max
yt max
σ c max
M
z
σ t max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例:长为l的矩形截面悬臂梁,在自由端作用一集中力F,已
知b=120mm,h=180mm、l=2m,F=1.6kN,试求B截面上 a、b、c各点的正应力。
A l2
F B
C
l2
h6
a
b
h
h2 c
b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b=120mm,h=180mm、l=2m,F=1.6kN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8.1.2 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在工程实际中,一般都是横力弯曲,此时,梁的横截面上不
但有正应力还有剪应力。因此,梁在纯弯曲时所作的平面假设和 各纵向纤维之间无挤压的假设都不成立。
虽然横力弯曲与纯弯曲存在这些差异,但是应用纯弯曲时正 应力计算公式来计算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所得结果误差不大, 足以满足工程中的精度要求。且梁的跨高比 l/h 越大,其误差越小。
d
式(a)表明线应变ε与它到中性层的距
离 y 成正比。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yd d y
(a)
d
物理关系:
因为纵向纤维之间无正应力,每一纤维都是单向拉伸或压缩。
当应力小于比例极限时,由胡克定律知
E
将 (a) 代入上式,得 E y
(b)
式(b)表明横截面上任意一点的正应力σ 与该点到中性轴的距离 y
成正比。
在中性轴上:y=0, σ=0。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静力学关系
FN
dA
A
M y
z dA
A
Mz
y dA
A
FN
dA 0
A
(c)
M y
z dA 0
A
(d)
M z A y dA Me
(e)
将式 E y
代入式(c),得
A
dA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对于宽为 b ,高为 h 的矩形截面
Wz
Iz ymax
bh3 /12 h/2
bh2 6
对于直径为 D 的圆形截面
Wz
Iz ymax
D4 / 64
D/2
D3
32
对于内外径分别为 d 、D 的空心圆截面
Wz
Iz ymax
D4 (1 4 ) / 64
D/2
D3
32
(1 4 )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当中性轴为对称轴时,y表m示ax 最大应力点到中性轴
的距离,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为
σ max M ymax
Iz
WZ
IZ ymax
M
W W Z
称为ma抗x 弯截面模量
z
C y
ymax
Z
ymax
8 梁的横弯截曲面应上力正与应强力度的计画算法:
min
My
Iz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横力弯曲时,弯矩随截面位置变化。一般情况下,最大正应
力 max 发生在弯矩最大的截面上,且离中性轴最远处。即
引用记号 则
max
M max ymax Iz
Wz
Iz ymax
max
M max Wz
Wz 称为弯曲截面模量。它与截面的几何形状有关,单位为m3。
A
A
A y z dA I yz 0
(自然满足)
y 轴为对称轴,必然有Iyz=0。
将式(b)代入式(e),得
M y dA E y2 dA
A
A
M
E
Iz
式中1/ρ为梁弯曲后轴线的曲率。
1 M
EIz
EIz 称为梁的弯曲刚度。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E y
A
Ey
dA
Biblioteka Baidu
0
E =常量,
E y dA 0
A
Sz 0
z 轴(中性轴)通 过截面形心。
梁的轴线在中性层内,其长度不变。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E y
(b)
将式(b)代入式(d),得
M y
z dA 0
A
(d)
M z
y dA M
A
(e)
z dA E y z dA 0
横截面上有弯矩没有剪力。 例如:CD段。 称为纯弯曲。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8.1.1 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实验观察变形
纵向线(aa、bb):变为弧线,凹侧 缩短,凸侧伸长。
横向线(mm、nn): 仍保持为直线, 发生了相对转动,仍与弧线垂直。
平面假设:梁的横截面在弯曲变形后仍然保持平面,且与变 形后的轴线垂直,只是绕截面的某一轴线转过了一个角度。
单向受力假设:各纵向纤维之间相互不挤压。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设想梁由平行于轴线的众 多纵向纤维组成,由底部纤维 的伸长连续地逐渐变为顶部纤 维的缩短,中间必定有一层纤 维的长度不变。
中性层:中间既不伸长也 不缩短的一层纤维。
中性轴:中性层与梁的横截面的交线,垂直于梁的纵向对称 面。(横截面绕中性轴转动)
中性轴垂直于纵向对称面。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横截面的 对称轴
横截面
中性层
中性轴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变形几何关系: 设横截面的对称轴为y 轴,向下为 正,中性轴为 z 轴(位置未定)。
bb yd
bb dx OO OO d
yd d y (a)
A 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