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旅游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贵州省第五届旅游产业
发展大会后,紧紧围绕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为建
设旅游大省编制的首个省级层面的专项规划,已纳入
19个省级重点专项规划,意义重大。
贵州经济总量小,生态环境脆弱;旅游业基础薄弱,发展方式还
比较粗放,要实现加快建设旅游大省,并进而向旅游强省迈进这一定
位和目标,结合贵州相对闭塞、长期滞后的省情,课题组认为贵州旅
游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开放整合、融合合作、生态立足、项目带动
的战略。即要坚持开放的理念,发挥贵州生态优势,以生态环境参与
全球及国内分工,大力发展生态型产业特别是生态旅游业,形成原生态与大市场的良性循环,
以大项目形成大推动力,以产业融合和区域
合作形成大格局,从而走一条开放发展、绿色发展、跨越发展之路。
具体来讲,一是要采取“开放整合、多极突破”战略,即以贵阳为中
心,同时发挥安顺、遵义、铜仁、都匀等贵州对外主出口作用,通过
开放,对接重庆、长沙、桂西北等大客源、大市场、大集散地,形成
符合贵州省情的、与云南旅游水电站式“梯级开发”不同的多极突破
的格局;二是要把握贵州生态优势和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与方
向,以原生态的、原真的资源、产品为最大卖点,以休闲度假为引爆
点,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的优化升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三
是要以大项目带动,特别是一大批休闲度假项目;四是要发挥旅游业
战略性支柱产业作用,要采取产业融合,景城互动、统筹发展的战略
思路。要强化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以及避暑、商务会议、康体保
健等传统产业和新兴行业相融合,
要与新型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相结合,要统筹各种资源,按照大产业发展思路,进行全面推进。
“十二五”期间,贵州旅游应重点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旅游业的
优化升级,特别是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路、铁路、航
空、河道”立体交通网络,着力改善贵州省旅游可进入条件;加强度
假旅游项目和产品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度假区,实现观光型产品向度
假型产品转变,
单一旅游产品向多元旅游产品转变;
加强旅游商品的研发、加工、展览、销售一条龙体系建设,提升旅游商品档次,扩大
旅游商品规模,形成一批具有贵州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商品品
牌;继续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在人才、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突破。对应
地重点实施骨干旅游区深度开发与转型升级、
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产品与新业态培育工程、四季旅游开发工程、旅游服务要素建设、产业融合与新兴优势领域开发、
市场深度开发与营销体系建设、人才开发、
科技与信息化建设和示范试点十个骨干工程和支
撑项目。
规划创新
“山岛”构想;认为贵州可以在避暑、国民
休闲、养生与老龄度假、原生态民族文化体验、山地户外活动、自驾
车‘自行车及自助游等六个方面占据新的高地,
引领旅游业第三次浪潮(文化,健康,体验);
第一章
贵州旅游业发展基础与环境评价
宣传、文化、旅游、体育、农业“五位一体”
战略新支撑·交通新变革·市场新需求(大众化,多元化,多层次,休闲度假)·产业新变化·贵州新发展
“十二五”需要解决的重大瓶颈问题
“十一五”
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仍有一些问题未完全解
决,主要表现在:
17
(一)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尽管“十一五”期间,贵州旅游基础设施发生明显变化,但总体
来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滞后,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不相称。交通这一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还没得到根本改变;
旅游集散地、
旅游
厕所、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及景观道路、停车场、旅游标识系统、高速公路游客服务区、
游客服务中心、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网等公益性配
套设施建设滞后,还不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
(二)旅游接待条件与休闲度假需要不相适应
贵州省酒店总量不足、档次低,且绝大多数是商务酒店,度假酒
店很少,已不适应休闲度假旅游需要。旅游厕所总量不足,管理、服务水平较低,脏、乱、差面貌与休闲度假需要不适应。
(三)旅游大企业、大项目引进与加快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大企业、
大项目是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贵州旅游缺
乏大企业,没有标志性的旅游酒店集团、管理集团和综合集团,如悦榕庄、开元集团、华侨城等。尽管经历多年发展,但像乐湾度假区这样的大项目几乎没有。
(四)休闲度假产品开发与转型升级要求不相适应
贵州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小,
一些优势的休闲度假产品,
如温泉旅
游、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品开发严重不足,不能满足产品转型升
18
级的要求。
(五)旅游城镇体系与目的地建设要求不相适应
贵州城镇化水平在
31%
左右,远低于全国城镇化
46.6%
的平均水
平,
城镇体系建设滞后。
与此高度关联的旅游城镇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无法支撑旅游目的地建设和休闲度假的需要。
贵州真正意义上的旅游
城镇极少,特色旅游城镇更是难觅踪迹;特色旅游街区、风情小镇等建设亟待强化。
(六)产业经济格局与转变发展方式要求不相适应
贵州旅游业仍处在初级阶段,
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
旅游经济对
景区依赖严重,门票经济仍十分突出,产业链条短,产业经济的格局未见雏形。旅游产品开发粗放,资源综合利用率低,过百万的景区只有
2-3
家,规模小,避暑度假、民族文化体验、康体健身等特色旅游
产品体系尚未形成,
缺少有影响力的原创性或个性化精品。
旅游商品
尤其是民族手工艺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大多为家庭手工作坊制作和地摊式买卖,尚未形成产业,旅游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消费、增加就业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七)人才队伍建设与跨越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贵州省发展旅游的人才支撑严重不足。全方位地缺乏旅游人才,
表现为旅游规划人员、旅游行政管理人员、酒店服务人员、旅游从业人员、农家乐从业人员等“五支人才队伍”严重不足,制约了贵州旅(八)体制机制与开放型旅游业要求不相适应 (19)
五、旅游业发展的挑战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