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

合集下载

甘肃张掖

甘肃张掖

张掖概况张掖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

西汉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是丝绸古道之重镇,西北交通之咽喉。

张掖自然景色宜人,生产条件优越,是甘肃省商品粮、商品瓜果蔬菜生产基地。

有诗赞曰:“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

张掖市现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县区;居住着汉族、回族、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特别是聚居在祁连山北麓肃南县境内的裕固族,以畜牧业生产为主。

其民族风情独特,是我国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

张掖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景象。

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瓜果飘香。

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

因此,张掖又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张掖大佛寺:张掖大佛寺位于张掖市西南隅,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卧佛涅盘像而得名,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

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

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

卧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问者永问问白世永问不明。

大佛寺的历史和传奇已经随着昔日的驼铃声渐渐地远去了,不过它作为一笔历史遗产,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张掖丹霞:张掖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600万年前,位于张掖市临泽、肃南县境内,面积约510多平方公里。

这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

张掖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还兼有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于一体。

甘肃省张掖市概况

甘肃省张掖市概况

甘肃省张掖市概况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

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

面积42400平方公里,人口126万。

汉族为主,另有回族、裕固、蒙古等26个少数民族。

简介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东邻武威和金昌,西连酒泉和嘉峪关,南与青海省毗邻,北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北朝西魏改为甘州。

隋恢复郡制。

唐初设州。

元置甘州路。

明设甘州卫。

清为甘州府。

1927年置张掖县,1985年撤县设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

甘肃省第四大城市。

面积42400平方公里,人口130万(2010年)。

民族分布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族、裕固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

市人民政府驻甘州区南环路,邮编:734000代码:620700区号:0936车牌:甘G拼音:ZhangyeShi张掖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

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

市内有大佛寺、木塔寺、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

历史沿革1954年,考古学家安志敏在张掖市山丹县城南6公里发现距今约4000多年的四坝滩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马家窑文化类型;1984年和1987年,在张掖“黑水国”遗址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彩陶;1987年7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张掖市民乐县六坝乡东北3公里的东灰山遗址,发掘出土大量磨制石器、陶器、炭化粮食籽粒及猪、牛、羊、鹿的齿骨等考古资料,由此证明,距今5000多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张掖先民已在这里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和畜牧业,能用石球、石纺轮纺织、做衣服,制造彩色陶器,并开始使用青铜器。

从《尚书·禹贡》的记载看,中华大地划分为九州时,张掖属雍州。

汉代(前206-220年)以前,月氏国称雄于敦煌祁连间,张掖为其属地;西周时期,戎、狄两族在这里居住;春秋战国时,乌孙与月氏共居河西。

张掖风光文案短句

张掖风光文案短句

张掖风光文案短句目录:一、张掖的魅力所在二、雄伟壮丽的丹霞地貌三、神秘的莫高窟艺术四、宛如仙境的雅丹地貌五、令人陶醉的罗布泊湿地六、风情独特的丝路古城七、瑰丽多姿的大麦山风光一、张掖的魅力所在作为一个迷人的旅游胜地,张掖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这里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来到张掖,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让人流连忘返。

二、雄伟壮丽的丹霞地貌张掖独特的地质条件孕育了丹霞地貌,它被誉为大自然的杰作之一。

红色的山峦、陡峭的峭壁,构成了壮丽的景观。

站在丹霞地貌的高处,俯瞰整个景色,心旷神怡。

三、神秘的莫高窟艺术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拥有丰富的佛像、壁画和造像等艺术珍品。

这些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

四、宛如仙境的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张掖的珍宝之一,被誉为"沙漠中的仙境"。

绵延的沙丘、奇特的石群,仿佛是大自然的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

漫步在雅丹地貌中,恍如置身于童话世界。

五、令人陶醉的罗布泊湿地罗布泊湿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湖水碧绿如玉,湿地上生长着各种珍稀植物,给人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受。

六、风情独特的丝路古城丝路是中国古代的贸易通道,而张掖作为重要的丝绸之路节点城市,保留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

古城内的古建筑和窄巷小巷传递着浓厚的历史氛围,让人仿佛穿越时光。

七、瑰丽多姿的大麦山风光大麦山地区是张掖的又一宝藏,这里山势雄伟,风光秀美。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大麦山风光,山川交错、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历史文化,张掖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来到这里,你会被这个美丽的地方所征服,留下美好的记忆。

张掖

张掖

张掖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张掖城市总体城市结构:
一心 三区 四轴
一心:主城区为中心地区
三区:东北部产业园区,西部滨河新区,北部湿地生态区
四轴:南北向轴线,东西向轴线,斜向轴线,南北次轴线 组成的连接各分区及各分区中心的城市主要发展轴线。
张掖主要特色内容:佛教文化,黑河湿地公园,丹霞地质公园,裕固族文化
裕固族文化: 裕固族是主要分布于甘肃的少数民族。 人口为13719人。裕固族近90%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 族自治县境内,其余居住在酒泉市肃州区的黄泥堡裕固 族乡。裕固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汉语、汉文是裕固族 共同交际的工具。裕固族主要从事畜牧业,信奉喇嘛教。 在风俗习惯上近似藏族。裕固族居住区地处河西走廊中 部祁连山北麓的狭长地带,草原辽阔,草质优良,是裕 固族从事畜牧业的天然牧场。
班级:城市规划1002 组员: 司盈盈1004080207 王 叶1004080208 党弘亚1004080209 王 柯1004080210 朱昕玥1004080211
规划保护方法:
历史城区 方城形制 保护 历史城区 街巷格局 保护
历史环境 要素
历史城区 传统中轴 线保护
历史地名 保护
视线通 廊
节点
屋顶, 色彩等
张掖城市的建设发展注重保护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 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为基础,加强中心 城发展和片区中心镇的发展,强化其职能,确定城镇 发展空间组织结构。 张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 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 张掖的文化历史是我人类的财富,通过分析城市的历 史框架,将那些有真正意义的东西连接起来,将历史 发展因素与未来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城市的保护框架, 在保存物质遗存的同时保护传统文化的内涵。

张掖

张掖

张掖历史

西汉时期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 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浑邪、 休屠二王率众归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丝绸之路”开通。汉元鼎六年(前111 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置张掖郡。此后,开始大规模徙民垦殖, 戍兵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中原与 西域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繁荣。“立屯田 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 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 下。”张掖遂为丝绸之路的重镇。西汉 (前206-8年)末年,窦融任张掖属国 督尉时,注重发展农牧业生产,使人民安 居乐业。《后汉书》记载:“窦融据河西 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政亦宽 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安定北地, 上郡流入避饥荒者, 归之不绝。”两晋 南北朝时期沮渠蒙逊在张掖建立北凉国, 都建康(今高台县骆驼城),他采取发展 农业,大兴儒学,扩大同西域各国的文化 交流,继承发扬汉文化,推广佛教,翻译 佛经,开凿石窟,并以当地音乐、歌舞与 龟兹乐相结合,创造新的音乐《秦汉伎》 等措施,使张掖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 面,成为北方中国佛教的中心,同时也使 张掖成为中国内地与西域通使和商贸的中 介。北魏(386-535年)时,《秦汉伎》 传入中原,称《西凉乐》,成为北朝宫廷 的“国伎”;张掖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原, 称《西凉州呗》,成为北朝佛寺的法乐。 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境内之甘泉 而改张掖为甘州。
张掖简介

九州时期张掖 属雍州。汉 代(前206-220年)以前 月氏国称雄于敦煌祁连间, 张掖为其属地西周时期戎、 狄两族在这里居住春秋战国 时乌孙与月氏共居河西。其 后,月氏逐乌孙而独居。秦 汉之际北方的匈奴族强大起 来,击败并赶走了月氏人, 河西遂为匈奴右贤王的领地。 黑河东、西分别由休屠王、 浑邪王分领。

张掖简介

张掖简介

张掖,是甘肃省四座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之一;张掖,在元朝,明朝,一度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张掖,位于河西走廊的中心;张掖,有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张掖,拥有中国室内最大的卧佛;张掖,拥有亚洲最大的军马场——山丹军马场;张掖,有中国六个最美丽的草原之一——祁连山草原;张掖,又最神奇美丽的地貌--丹霞地貌;张掖,有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裕固族;张掖,就是"金张掖"!张掖位于甘肃省的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东临武威、金昌,西连酒泉;有祁连山和龙首山南北夹峙,南出扁都口与唐蕃古道相交,可达青藏高原;北沿居延古道可远抵蒙古大漠。

由于其军事地理位置之险要,而成为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活动的中心,因“张中国之臂掖,以通西域,断绝匈奴右臂也”之意,而取张掖之名,为当时的河西四郡之一。

张掖城内有甘泉,被誉为“河西第一泉”,因而又名甘州。

据史书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时,张掖属雍州管辖,后有西戎、氏羌、乌孙、月氏、匈奴等族居住。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勘定边患,开拓疆域,始设张掖郡。

从此,张掖成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重镇和中两交通的门户和要道。

唐为甘州宋为甘州路,元为甘州路,明为甘肃治所和巡府驻地,清为甘州府,民国为甘凉道。

1949年9月张掖解放,属张掖分区。

1985年撤县建市,现为张掖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

总面积4240平方公里,人口45万,有汉、回、满、蒙、藏、裕固、朝鲜、土、壮、苗、土家、东乡、布衣、维吾尔、撒拉、纳西、锡伯等17个民族。

张掖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商埠,在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地位相当于现在的上海。

隋炀帝于大业五年(609年)西巡时曾驻于此,会见了西域 27国的君主和使臣,还亲自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国际商品交易会,号称“万国博览会”。

届时“西域诸国悉至张掖交市”,从而使张掖成为全国最大的国际交易市场。

为了炫耀隋帝国的繁荣,场帝命河西一带的仕女聚于张掖,盛装艳服夹道迎宾,奏乐焚香,歌舞喧哗,一日寸车马阻塞大道、好不热闹,使张掖的繁荣达到了顶峰。

张掖概况

张掖概况

张掖概况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南依祁连山脉,北望巴丹吉林沙漠。

处于我国地形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与第二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其自然落差形成了千里河西走廊。

张掖因位处“国之臂掖”而得名,西汉时设张掖郡,历史上又称甘州;也因发挥着“以通西域”的要塞作用而闻名,成为我国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全市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辖甘州区、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一区五县,65个乡镇(街道),128万人,有38个民族,其中分布在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是全国独有的一个少数民族。

张掖是一座坐落在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中的城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称。

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黑河,是大自然对张掖最大的恩赐。

张掖位于黑河中游冲积扇上,这里河床宽浅,坡度平缓,地势开阔,形成了大片肥沃的土地,孕育了张掖这块沙漠中的绿洲。

境内湖泊、沼泽遍布,有各类湿地21万公顷,2011年4月16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其中城北郊有湿地近3万亩,和城市紧紧相连,已被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是西北地区其它城市没有的自然禀赋。

张掖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绿色生态城市”。

市府所在地的甘州区,以老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西有滨河新区,北有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南有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园区和沙漠地质公园,中间有国家湿地公园为屏障的 5个新型功能区集成的“1+5”的生态城市框架全面形成,“湿地之城”、“戈壁水乡”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彰显。

张掖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上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挥了重要的经济、军事、文化通道作用。

随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军民合用机场等的建设,张掖已成为航空、铁路、公路交错的立体交通枢纽。

张掖既有“半城芦苇”的自然美景,也有“半城塔影”的历史风貌,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丰富,东西文化、南北民族在此交融荟萃,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张掖简介

张掖简介

张掖简介张掖,别称甘州,西汉时设置郡,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驿镇。

张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民风淳朴,水草丰美,素有"金张掖"的美誉。

面积4240平方千米。

人口42.99万。

汉族为主,另有回、蒙古等10余个少数民族。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北朝西魏改为甘州。

随恢复郡制。

唐初设州。

元置甘州路。

明设甘州卫。

清为甘州府。

1927年置张掖县,1985年撤县设市。

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

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

土特产品有元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

市内有大佛寺、木塔寺、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

张掖市现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共有93个乡镇,904个行政村。

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

居住着汉族、回族、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126万人口。

聚居在祁连山北麓肃南县境内的裕固族,以畜牧业生产为主。

其民族风情独特,是我国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

张掖历史悠久,据在市境内黑水国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等文物证明,早在上古时代,人类就在这里过着狩猎、游牧的生活。

张掖在远古属雍州之地,夏商时为羌族所居。

周时,戎、狄两族在这里居处,春秋战国时期乌孙、月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

战国时建立城邑,修筑长城,今张掖一带还留有秦长城遗址。

后乌孙被月氏赶走迁逃新疆的伊犁,张掖归"控弦者可一二十万"的月氏族所属。

月氏都城(今民乐永固城)它与昭武城(今临泽县境内)当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两岸的中心城市。

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拥有几十万强兵的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了月氏人;张掖成为匈奴之中右贤王的领地。

匈奴占据后,不断进行掠夺,破坏了匈汉的友好往来,割断了汉王朝同西域早已存在的关系。

去张掖旅游自由行攻略

去张掖旅游自由行攻略
安全。
尊重当地风俗 习惯,避免引 起不必要的麻
烦。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汐
张掖旅游自由行攻 略
汇报人:汐
目录
01 行程规划 03 旅游贴士
02 景点推荐 04 自由行攻略总结
行程规划
根据旅游季节和天气状况选择最佳 出行时间
确定旅游时间
根据个人兴趣和偏好,安排合适的 旅游时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考虑节假日和工作日的差异,合理 安排时间
提前预订酒店和交通工具,确保行 程顺利
特色景观:园内有湖泊、河流、沼 泽、草地等多种景观,以及珍稀的 鸟类和鱼类。
美食推荐:在园内或附近的餐馆品 尝当地特色美食,如张掖牛肉面、 烤羊肉串等。
旅游贴士
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遵 守当地法律法

提前了解天气 情况,做好防 晒或防雨措施
尽量选择正规 的旅游机构或 导游,避免被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食物中毒
纪念品:张掖的夜光杯是一种具有特色的纪念品,可以在市内的工艺品店 购买。
购物街区:张掖的市中心有一条商业街,街上有各种品牌店、餐厅、咖啡 厅等,可以逛逛。
大型购物中心:张掖市内有多家大型购物中心,如张掖万达广场、张掖丹 霞购物中心等,可以购买到各种商品。
天气和穿着建议
根据季节选择衣物,夏季注意防晒,冬季保暖 随身携带雨具,以防突如其来的降雨 穿着舒适、便于活动的服装,适合长时间行走和草原游玩 携带一件轻薄的外套,以应对早晚温差较大的情况
或肠胃不适
当地美食推荐
牛肉面:张掖特色的牛肉面,汤汁鲜美,面条劲道 羊肉泡馍:选用当地优质羊肉,配以馍块,口感鲜美 烤全羊:张掖烤全羊色泽金黄,外酥里嫩,是当地特色美食 甜醅子:甜而不腻,清爽解渴,是夏季消暑的好选择

张掖_精品文档

张掖_精品文档

张掖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张掖草原开阔,沙漠奇特,历史遗迹丰富,风景秀美。

以下将从张掖的历史、景点、文化及经济等方面进行介绍。

张掖历史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张掖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成为了中原和西域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促进了当地的繁荣与交流。

在唐朝时期,张掖地区成为西北边疆的重要防御屏障之一,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址。

张掖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鸣沙山和月牙泉。

鸣沙山被誉为河西走廊的明珠,其沙丘纵横交错,沙漠风光美不胜收。

而位于鸣沙山之中的月牙泉,则是一处清澈见底的湖泊,其水质清澈透明,水量不变,自朝鲜古代开始即有“金盆洗马”的美誉。

除此之外,张掖还有丹霞地貌、定西岩画、张掖皮影等旅游景点,古老而神奇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给游客们带来了难以忘怀的体验。

张掖的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

这里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艺品。

张掖皮影戏、张掖剪纸等传统艺术形式在这里发扬光大,并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

此外,张掖还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藏族、回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各自的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张掖文化。

经济方面,张掖是典型的农业城市,以农牧业为主导,其中以棉花、小麦和马铃薯等农作物最为重要。

当地的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水利资源,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同时,张掖还发展了畜牧业,养殖业规模庞大,著名的张掖马肉和张掖羊肉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除了农业,张掖也逐渐发展起了旅游业,成为了甘肃省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

政府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加大了投资,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加强了旅游景点的宣传推广。

近年来,张掖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张掖作为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魅力的地方,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底蕴都令人向往。

张掖市旅游景点大全

张掖市旅游景点大全

张掖市旅游景点大全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下是张掖市的一些旅游景点:
1.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丹霞地貌是世界上罕见的自然奇观,这里有壮丽的红石峡谷、奇石峰林和多彩的丹霞地貌景观。

2. 临泽“四脸神”:位于临泽县境内,是一座巨大的涂饰在石崖上的人脸雕刻,据说拥有保护村庄平安的神力。

3. 张掖大佛寺:建于唐朝,是张掖市最著名的佛教寺庙,内有世界上最大的木制彩塑室内大佛。

4. 甘州古城:位于甘州区,是中国历史名城之一,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城墙,是了解甘肃历史文化的重要景点。

5. 马蹄寺:位于甘肃省山丹县,是中国最早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保存了大量的佛像和壁画,被誉为“甘肃第一石窟”。

6. 张掖峡谷玻璃桥:位于甘肃·隆德三鲁堡景区内,是全世界最长、最高、最宽的玻璃桥,从桥上可以俯瞰整个峡谷风光。

7. 毡房:位于甘肃省山丹县境内,是传统藏族毡房群落,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藏族文化。

8. 白杨沟:位于山丹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白杨林景区,每年秋季,白杨树叶变为金黄色,吸引了众多游客。

9. 泉湖风景区:位于甘肃省永靖县,是一个以湖泊、瀑布、温泉和雨林为特色的风景区,四季景色迷人。

以上只是张掖市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还有更多的景点值得一游。

张掖特产

张掖特产

张掖特产1、临泽红枣张掖市临泽县所产的红枣,成熟后表面全都是红褐色,果形较小,但肉质细密、味甜、核小、酥脆多汁、营养丰富。

除鲜吃外,晒成干枣,供煮粥或制甜食品。

它不仅含有大量的糖分,蛋白质和脂肪,而且含有比一般果品高的钙和磷,特别是含有大量的铁是补血的佳品,有益气补血,润肺止咳,养肾安神,延年益寿之功效。

可治虚损劳伤诸症,具有一定药用价值。

这种红枣久贮不坏,很少生虫,鲜食和干食均可。

临泽小枣自古以来享有盛名,是独具特色的地方名优特产品。

它是生产保健食品的良好原料,临泽年产红枣10000吨。

目前,枣产品主要有红枣枸杞汁、红枣保健醋、枣蜜、枣泥、真空保鲜枣、真空包装枣等,年产枣产品2万吨。

临泽小枣被评为“甘肃省优质农产品”,获“甘肃省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全国名、优、特、新特产品博览会银奖”,九五年被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产品;红枣枸杞汁、枣蜜获“96香港国际名优特新产品技术博览会最高金奖”和“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金奖”,红枣保健醋被卫生部命名为“绿色保健食品”。

2、乌江大米乌江大米是张掖的一大特产。

早在唐朝武则天时代就开始种植,清朝时曾被定为贡米之一,所以乌江大米又有"贡米"之称。

颗粒饱满,洁白纯正,晶莹剔透、米香浓郁、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久享盛名。

3、山丹发菜山丹发菜主产于位奇镇二十里铺村、陈户乡范营村、老军乡及老军乡峡口村。

发菜,颜色乌黑,状如发丝。

但事实上,发菜并不是菜,而是菌。

明末清初戏曲理论家李渔称其为"河西物产第一"。

发菜在甘肃张掖市山丹县境内分布和生长非常广泛,群众也早有食用习惯。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商贸流通的发展,山丹发菜逐步走出山丹,享誉南北,成为山丹一珍。

天然发菜具有解毒清热、理肺化痰、调理肠胃的作用,尤其具有降血压的独特功效。

发菜谐音"发财",与甜食搭配烹制为佳,深受广东一带人们的喜爱。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在山丹大量收购,经加工包装成为烹制佳肴、馈赠亲友的上品,也成为山丹物产的一张名片。

张掖怎么读

张掖怎么读

“张掖”的读音为zhāng yè。

一、张掖,甘肃省省辖市。

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

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

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

土特产品有元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

二、张掖市是国家1986年颁布的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美誉。

张掖拥有亚洲最大的军马场,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以及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的张掖国家地质公园。

张掖

张掖

啊吃来 ,“张 掖 亲 , ! 要 记 得 ”

炒 炮
Welcome to 张掖
Byebye!!!
震 撼
张 掖 的 丹 霞 地 貌 , 如 用 文 字 来 表 达 ,
丹 霞


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
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位于甘肃 张掖地区山丹县南,是目前亚洲规模 最大的马场。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 水草丰茂,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 场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养马历史。 山丹马是以当地蒙古马和西域良马杂 交培育而出的,体形匀称,粗壮结实, 雄健膘悍,耐粗饲,适应性良好,速 度和持久力均属上乘,是不可多得的 良骥。 山丹军马场风光旖旎,在这里 除骑马旅游、野营、参观赛马或马术 表演之外,还可以尽览绿草如茵的自 然风光。
张 掖 交 通
区内交通通讯便利,兰新铁路及国道312、 227线贯通,县(市)乡公路四通八达;西- -兰--乌通讯光缆横贯全境,数字移动电 话与全国并网;县市及乡镇实现了电话程控 并与因特网相连。改建后便捷、高速化的国 道227线、312线,兰新复线铁路的电气化, 民航张掖机场支线业务已开通,加快了张掖 立体交通框架的形成;2009年11月4日开工 建设的兰新二线横穿全境,与规划建设的兰 州至张掖客运专线,将使张掖的交通枢纽位 置更加凸现。
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寺内安放有 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 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 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 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 张掖大佛寺 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 大佛寺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 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 的标志性建筑。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 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 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 馆所在地)是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 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寺内古 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

张掖介绍-张掖简介PPT(经典版)

张掖介绍-张掖简介PPT(经典版)

3、旅游景点
钟楼
从古至今,张掖都有一处地标性建筑,这是张 掖的钟楼,也有人习惯称其为镇远楼。这是河 西走廊地区现存最大的钟楼,见证了这里五百 年的沧桑巨变。虽已不能登楼,但无论何时, 这里的钟声永远都指引着张掖人找到心中的家 园。
3、旅游景点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复合区,被 《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 貌之一。主要包括冰沟丹霞和七彩丹霞两大风 景区,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造型奇 特的山地丘陵色彩斑斓、气势磅礴。这里也是 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姜文执导的《太 阳照常升起》和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外景 地。现为甘肃省著名的旅游景点。
张掖
张掖市,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张骞、班超、法 显、唐玄奘等都曾途经张掖前往西域; 隋炀帝于609年在张掖曾召集西域27国君主使巨, 召开了“万国博览会”。 马可.波罗曾醉心于此,停留长达一年之久。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张掖城市概况
别 名:甘州;下辖地区: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面 积:40874平方千米;人 口:常住人口:122.42万人;GDP:407.71亿元。
2、城市概况
张掖
甘肃省商品粮基地,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美誉。 张掖拥有亚洲最大的军马场,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 家级湿地保护区。
3
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万寿寺
在现在的张掖广场西侧,有一座木塔矗立在那 里,无数的燕子围绕在木塔上空盘旋。万寿寺 正是因这座木塔而出名,而且现在也仅存这座 木塔,所以当地人也称之为木塔寺。 据说,这座塔最早始建于北周,甚至还要靠前, 历代修缮,至今仍可以登塔远眺。木塔身后的 藏经阁,作为展览馆一直会开放到天黑。

甘肃张掖介绍

甘肃张掖介绍

甘州遍
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 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 闻戍角与征鼙。 青冢北, 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 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 ,破蕃奚。凤皇诏下,步步蹑 丹梯。
谢谢观看!!!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旅游作业
经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 化
教育
历史
建设
张掖,有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
张掖,拥有中国室内最大的卧佛;
张掖,又最神奇美丽的地貌--丹霞地貌;
张掖,拥有亚洲最大的军马场——山丹军马 场; 张掖,有中国六个最美丽的草原之一 —— 祁连山草原;
张掖介绍
张掖位于甘肃省的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城内有甘泉, 被誉为“河西第一泉”,因而又名甘州。 张掖有黑河水灌溉,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为全国重点 建设的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物产丰饶,以乌江米为最, 古称“金张掖”,后改名甘州,有“不望祁连山上雪, 错将甘州当江南”之佳句。张掖属温带干旱气候,年均 降水量198毫米,年均气温7℃。市域总面积4240平方公 里,总人口45万,其中城市常住人口10万。 张掖旅游资 源丰富,以大佛寺、木塔寺和镇远楼最为著名,邻县有 肃南马蹄寺、山丹军马场、新河驿等景点。张掖有312国 道和兰新铁路复线横贯全境,交通便利,旅游接待能力 初具规模
Page 13
学校发展前景





向 定 位 。
办 学 层 次 与 形 式 定 位 、 服 务 面
发 展 规 模 定 位 、 学 校 类 型 定 位 、
办 学 方 向 定 位 、 培 养 规 格 定 位 、
( 的 价 ) 值 战 追 略 求 规 。 划 的 定 位 。 包 括
主 体 在 对 办 学 规 律 把 握 基 础 上

张掖一日游攻略

张掖一日游攻略

张掖一日游攻略引言位于中国甘肃省的张掖市,是一个历史悠久且风景优美的旅游目的地。

这个城市拥有许多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张掖一日游的攻略,帮助您更好地规划和安排行程。

行程安排早上: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建议早上8点出发,前往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是中国四大丹霞地貌之一,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这里有奇特的地质景观、美丽的山色和清澈的流水。

•您可以在公园内徒步漫游,欣赏壮观的红色山峦和独特的石林景观。

同时,你也可以选择乘坐观光小火车游览整个公园。

中午:品尝张掖特色美食•中午时分可以在当地尝试一些张掖的特色美食。

•张掖有许多传统的甘肃菜肴,如羊肉面、驴肉火烧等,口感独特,值得一试。

下午: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下午2点左右,前往张掖七彩丹霞景区。

•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这里有壮丽的山峦、奇特的岩石和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

•游览景区时,您可以选择观光巴士或徒步,欣赏丰富多样的丹霞地貌和美丽的湖泊。

傍晚:张掖大佛寺•傍晚时分,您可以前往张掖市区的张掖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是中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以其壮丽的建筑和独特的佛教文化而闻名。

•在这里,您不仅可以参观宏伟的佛像和寺庙建筑,还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宗教气氛。

晚上:张掖夜市•晚上可以去张掖市区的夜市感受当地的夜间风情。

•张掖夜市以其各种美食和特色商品而闻名,您可以品尝到各种当地小吃和特色菜肴,同时还能购买到一些小纪念品和纪念品。

注意事项•张掖一日游建议提前规划好行程,并安排好交通工具,以充分利用时间。

•在景区游览时,请注意安全,并遵守景区相关规定。

•张掖夏季气温较高,建议做好防晒和保湿工作,并随身携带足够的水和防晒用品。

结论张掖是一个迷人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

尽管时间有限,但通过本文提供的攻略,相信您可以在张掖一日游中体验到这座城市的魅力。

张掖市附近旅游景点

张掖市附近旅游景点

张掖市附近旅游景点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城市,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关于张掖市附近的旅游景点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首先,最著名的景点要数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这个世界级地质公园,被誉为“中国丹霞第一园”,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地貌景观。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奇峰、石林、峡谷等地貌奇观,尤其是日出和日落时的景色更是壮观。

此外,公园内还有一些著名的景点,如鸣沙山、月牙泉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其次,马蹄寺也是张掖市的一处重要景点。

马蹄寺位于河西走廊的北端,是一个古老而著名的佛教圣地。

寺庙建筑群位于一座山丘上,风景优美,给人一种清净宁静的感觉。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古老的寺庙建筑,欣赏佛教文化的瑰宝,感受宗教信仰的力量。

此外,张掖石窟也是一处不容错过的景点。

这些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石窟内保存着大量的佛像和壁画,展示了古代中国佛教艺术的精华。

特别是“万佛洞”和“五猖洞”这两处石窟,是石窟中最为壮观的部分,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另外,张掖国家地质公园也是一处非常值得参观的景点。

这个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和自然景观,如著名的麦积山石窟、红泥崖等。

麦积山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石窟数量之多而闻名于世。

红泥崖是一处红色的峡谷,形成了奇特的地质景观,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

最后,燕子沟景区也是一个非常适合自然风景游的地方。

这个景区以其如画的山水和丰富的植被而闻名,是一个避暑胜地。

这里有独特的湖泊、森林和草原,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还可以进行户外活动如登山、徒步等。

总的来说,张掖市附近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张掖丹霞地质公园、马蹄寺、张掖石窟、张掖国家地质公园和燕子沟景区等。

这些景点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无论是摄影爱好者、自然风景游爱好者、文化历史爱好者还是户外活动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活动和景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州区地名的由来甘州,即今天的甘肃省张掖市。

据文字记载,甘州已有5000年的历史。

从夏商到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有羌、戎、狄等少数民族居住,北凉沮渠蒙逊建郡至西魏废帝三年改为甘州,因甘泉清洌而名,甘州之称自此开始。

“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这是联合国第5届地名标准化会议对地名的物质性、社会性和文化意义的定位。

甘州地域辽阔,雪山、草原、绿洲、沙漠相间,区内灌溉河流交错,水泉遍布,是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区,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甘州就以泉水丰富而甘甜得名。

古时甘州城有“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甘州不干水池塘”、“四面芦苇三面水”、“水六庙三一居处的赞誉。

甘州区南枕祁连山地,北靠合黎、龙首二山,中为走廊平原,并伴有黑河贯穿全境,形成荒漠绿洲景象(张掖绿洲);它地域狭长,东西通畅,水足粮丰,自古为东西南北交通的孔道和门户,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处于东西“丝绸之路”和南北“居延古道”的交汇点上的咽喉枢纽位置。

甘肃之名,就来自远古的甘州与肃州,也就是如今的张掖与酒泉。

可见张掖之地在古时所居的重要地位。

塞上风情:“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甘州当江南”据《甘州府志》所绘乾隆时期《甘州府城图》,标于图上连片的苇池就有六处之多,且纵贯南北,再加上诸多涌泉暗流形成的小溪水塘,水域面积可占全城面积的1/3。

北大池、南大池、甘泉池、西水塘、水晶宫等就是当时有名的城中水域。

润泉湖公园的由来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是甘肃省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地处中国第二大内陆河流域中游,与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相连,占地6.16万亩,其中天然湿地2.6万亩。

“甘州城北水云乡”、“水乡泽国”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润泉湖公园是湿地公园的一部分)规划区处于黑河中游祁连山洪积扇前缘和黑河古河道及泛滥平原的潜水溢出地带,是由河流、草本沼泽、湿草甸等天然湿地,以及人工湖、池塘、沟渠等人工湿地为主体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类型多样,原生态特征突出。

在人类与黑河湿地长达数千年融合中,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形成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底蕴。

《山海经》中记述黑河是西王母的领地,春秋时期的《禹贡》、《周礼》等文献上曾将黑河至居延泽的大片湖泊列为著名湖泊,称为“西海”。

地理区位:区划面积6.2万亩,东至昆仑大道,西至312国道新河桥段及黑河东岸,南至城区北一环路,北至兰新铁路。

几大产业一、时尚元素二、传统元素三、中西方结合元素(满足不同的需要)四、特色元素,人文情怀和自然情怀汇聚(体现沙漠绿洲、湿地特征)几大业态在购物街区中设置一个到两个大型综合性的超市,满足当地和外地游客需要,零散的小超市三个中心文化演艺中心(演艺馆、大型歌舞演艺、音乐会、)唐曲重点:甘州音乐《波罗门佛曲》传入宫廷后,唐玄宗改制为《霓裳羽衣舞曲》。

可以做大型的表演。

(霓裳舞曲)《甘州大曲》在唐教坊记所列46支大曲中名列第七。

是音乐、舞蹈、诗歌三者结合的多段体歌舞。

(甘州大曲)《龟兹乐》,西域美术资料中的一幅画,描绘的是左端的五弦琵琶,美中不足的是没有画上弦轴,但整体形状时髦漂亮,可爱的月牙形的音响孔,我把它看成象美少年的酒窝。

五弦琵琶和竖箜篌的演奏者看起来象男子,可是构图象妙音飞天,一般说来应该是天女。

(丝路琵琶)可以归在非遗部分:《甘州子》为杂曲。

唐《教坊记》中所列杂曲共 278个, 《甘州子》名列240 , 与《甘州大曲》相对而言, 应称其为小曲。

《北庭子》为杂曲, 在唐《教坊记》所列 278 个杂曲中, 《北庭子》名列 243 。

有关此曲的歌舞情节我国已无记载, 但常任侠先生在日本音乐典籍中也有发现。

《轮台》与《青海波》按其名称均应为边塞曲, 但唐《教坊记》中无此曲名。

常任侠在日本典籍中发现有此曲名, 且与《甘州乐》并提, 认为皆西凉风俗, 所谓散乐一类。

看来均与河西节度使盖嘉运有关, 也都与甘州有关。

唐代传入日本的甘州歌曲尚有《早甘州》, 《早甘州》曲谱很早就被珍藏于日本皇宫。

唐曲演艺厅、丝路音乐厅、民俗舞蹈演艺馆霓裳舞曲、甘州大曲、丝路琵琶、丝路鼓乐, 丝绸之路、丝路之恋(人文关怀)、水路丝情、黄河灯阵非遗中心(1)展示区:唐玄宗是既爱音乐歌舞, 又精通音律的音乐大师, 早在开元初年即下诏征集天下名曲, 《甘州》曲是继《凉州》、《伊州》之后进入宫廷的。

而在《旧唐书.音乐志》说; “天宝(唐玄宗)乐曲皆以边地名, 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自然成为唐玄宗征集天下音乐歌舞的重点地区。

《凉州》歌为开元九年(721年),由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唐玄宗;《伊州》、《甘州》则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任节度使的盖嘉运进献有关。

(2)交流区: 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对新鲜感的渴求)(3)百工坊(分类):各地散落流失着更多的民间文化大师、艺人,但苦于缺少成规模的专业阵地,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操作活动,这就使民间文化逐渐成了“遗产”之说。

现在我们认识到这种情况,国家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丝路风情园”也将开辟专门街区“百工坊”,汇集八方大师、艺人,把这里建设成一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4)甘州小调,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流传张掖一带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音乐,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演唱形式,演唱时通常由乐队伴奏,多人演唱,可以走乡串村、沿街就地演唱,也可以由一人弹唱。

特点是语言朴素、恢谐、幽默、滑稽、逗趣、易于上口,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有小寡妇上坟,十劝人心,浪光棍,送王哥,女和尚,等等。

(5) 1—2 河西宝卷市群艺馆、甘州区(民间文学)2—2 甘州小调甘州区(民间音乐)4—1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甘州区(传统戏剧)5—1 狮子上缆绳甘州区(民间杂技与竞技)5—2 黄河灯阵甘州区(民间杂技与竞技)(6)民俗表演手工艺交易中心(1)绣房民歌中,“十岁学针线,十三进绣房,进了绣房绣牡丹,百花百鸟都绣上,男人穿上做新郎,姑娘穿上做新娘。

” 张掖的民间刺绣,几乎遍及城市和农村的各个家庭。

(2)苇工坊苇席、苇帘等手工艺品的的编织,以及交易,突出特色。

(3)木偶厅唐代,木偶艺术日渐成熟、高超。

据《明皇杂录》载:唐玄宗被李辅国迫迁西内时,曾作过一首咏吟傀儡的诗:“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一说此诗为梁锃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当时木偶戏的逼真及观赏者的感受。

(4)皮影房张掖的上寨小满一带制作的皮影是用牛皮或驴皮作原料,刻成各种生动传神戏剧人物,博得人们的喜爱。

张掖当时的皮影具有造型简洁、纹样夸张的特点。

它除作戏剧表演外,还是一种有趣味的装饰品和艺术欣赏品。

逢年过节,喜庆日子,都要请皮影戏班子唱戏。

(4)剪纸作坊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四种街区时尚购物街区天幕电影、时尚小店(包包、服饰、美甲)丝路风情街区(通过建筑雕塑,特色商品交易等形式表现丝路各国的风土人情)塞上江南、丝路彩情、丝路老街、丝路上的别国特色、当地特色的中草药、文博展览交易区、丝路文化展馆、特色美食街区(汇集八大菜系及南北小吃、主题餐饮)河西第一楼、聚缘阁、宣传张掖特色农业的餐饮区(高原夏菜)、休闲娱乐街区艺术长廊、生活之美、闲庭漫步、丝绸古道、更美丽(美容)、洗浴按摩区、台球曲、茶文化(最近盛行)、ktv等。

丝路广场(迎宾广场)丝路地雕在每年的固定时间,设置几个特设节庆(民俗舞蹈会、,民歌会、民族杂技),比如民乐县的顶碗舞特色(1)每年初夏,张掖城乡居民家家户户下塘采摘,风干杀青后以备端午节包粽子,或用来晾晒皮、面筋等。

张掖人用苇叶所包的粽子不仅绵甜可口,更有一种特有的清香,自古以来就是当地一种传统的节日特色食品。

同时,芦苇收割后还被人们用来纺织苇席、苇帘等手工产品,且远销外地,成为古代甘州特有的物产。

利用湿地公园“半城芦苇”,“湿地苇塘”,设置一处具有“苇”的特色的产品。

自然风光是辅每至初春景明,这些遍布于城区内外、水草丰美,如流动的串珠镶嵌于街衢楼阁间的池塘溪流绿意盎然,水中的芦苇如竹笋般努力地拔出嫩芽.给古老的边城带来第一缕春信:转眼间苇叶森森,翠绿满目,给炎热的夏季泛起丝丝凉意;深秋时节,荻花摇曳,瑟瑟作响,和着塔寺钟铃奏出和畅美妙的圣洁乐章;冬天一片琉璃,白色如银……在这片水草丰美、广阔富饶的绿洲上.既曾有月氏执丝携玉来往于中原与中亚之间贸易的身影.又有匈奴扬鞭高歌留下的哀婉动听的绝唱;既有羌胡不时南下走廊劫掠时的呐喊,又有鲜卑西迁来时的阵阵尘扬:既有氐人割据一方时的昙花一现,又有强势的卢水胡廓清走廊、立国安邦;既有吐蕃“著锦驱羊”的英姿牧歌,又有回鹘出征时的铮铮鼓角;既有党项朝拜大佛的虔诚背影,又有蒙古悠远激昂的琴声长调……“水”是这座城市古老文化中最原始、最深厚的元素和精华,是水的灵动和菁华使这座城市“其气清旷,其风茂美”,固两千年来长盛不衰。

十八大与丝绸之路在十八大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前夕,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出访中亚国家时,提出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背后或有着深刻的含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极大地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空间,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丝绸之路经济带很大可能会成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现代交通、资讯飞速发展和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经贸各领域的发展合作,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该区域蕴藏的巨大潜力的开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