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名人八字读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中外名人八字读书
法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古今中外名人八字读书法
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
苏轼的人格魅力何在就在于他决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力量和惊世骇俗的创新能力。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开风气之先而且成就卓着。就是在读书上“八面受敌”方法也很值得大书特书,从古到今,影响深远。
苏轼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年轻人钻研学问,每本书都要读几遍。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不要考虑其他方面。要探究事迹史事,或是典章制度,就换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学成以后,各方面都经得起考验。《孙子兵法》有个重要原则,叫做“我长而敌分”。如果八面受敌,则不应八面出击,而要集中优势兵力以众击寡。苏轼读书就是运用的这种方法,历来为古今学者所称道。
苏轼还在一封信中进一步阐释道:“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年轻人读书,每一本好书都读它几遍。好书内容丰富就像知识的海洋,读书时人的意识指向一个方
面,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口,不能使各个方面的知识进入视野,读一遍书只是获取了意识指向的那个方面的信息而已。所以希望读者每读一遍都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这种定向专一、反复整取的阅读法,好比一个循序渐进的模式:带着A目标读第一遍,带着B目标读第二遍,带着C目标读第三遍,带着D目标读第四遍……苏轼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他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了如指掌了。
陶行知“八个顾问”读书法
陶行知是中国着名教育家,他一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被誉为“万世师表”。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刻苦学习中总结出了“八个顾问”读书法。
“八个顾问”读书法,是指在读书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探求,带着问题去读书。多动脑、多思考、多发问,才能理解书中的内容,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想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就必须要问。因为“问”是读书的向导,思考的起点。有了问题就要动脑去思考,而且还要做到像孔子讲的那样“不耻下问”,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陶行知曾写过一首题为《八个顾问》的诗。诗中写道:“我有八个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人、何故、何时、何地、何去、何
如,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八个顾问”读书法,强调在读书时,要对深层次的内容进行提问。他还提出要“常请教”,意思是说在读书过程中,要从头到尾、随时随地地不断思考。或自问自答,反复推敲,也可以向同学、师长等求教,最终把问题解决。学习知识不但要弄清“何事”,还要问“何故”;不仅要了解“何人”,还要问“何如”。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读懂读透,弄清书中的内容,深刻理解书中含义,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读书还要有新的见地,甚至还可以从中发现缺点和错误。这就需要读书时在深度上下工夫,认真研究,才能有所收获。反之,读书时不设问、不思考、不动脑、不求甚解、不举一反三,所得的也只能是一些肤浅的东西,得不到书中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