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中国联通集团终端管理系统业务规范(doc 44页)

中国联通集团终端管理系统业务规范(doc 44页)

中国联通终端管理系统业务规范Service Specification of DM System(工作稿)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2)4 业务描述 (2)4.1 业务概述 (2)4.2 协议介绍 (3)4.2.1 OMA DM标准 (3)4.2.2 FUMO标准 (3)4.2.3 OMA Download标准 (3)4.2.4 OMA CP标准 (3)4.3 业务分类 (3)4.3.1 按业务目标分类 (3)4.3.2 按承载网络分类 (4)4.3.3 按发起方式分类 (4)4.4 业务使用 (4)4.4.1 终端用户业务使用 (4)4.4.2 客户服务人员业务使用 (4)4.4.3 运营商业务使用 (4)4.4.4 终端厂商业务使用 (4)4.4.5 其它系统业务使用 (5)4.5 业务功能 (5)4.5.1 固件更新 (5)4.5.2 信息采集 (5)4.5.3 参数配置 (5)4.5.4 终端锁定及数据清除 (5)5 系统概述 (5)5.1 终端管理系统架构 (5)5.2 终端管理系统与中国联通CDMA终端测试与管理系统的关系 (6)5.2.1 两个平台的业务定位 (6)5.2.2 两个平台的业务功能 (6)5.2.3 总体比较 (7)5.3 系统逻辑结构 (7)5.4 系统组网结构 (8)6 业务流程 (9)6.1 固件更新流程 (9)6.1.1 管理员通过管理平台发起 (9)6.1.2 客服代表通过客服专用门户发起 (10)6.1.3 用户通过自服务WEB门户发起 (11)6.1.4 用户通过终端菜单发起 (12)6.2 信息采集流程 (13)6.2.1 管理员通过管理平台发起 (13)6.2.2 客服代表通过客服专用门户发起 (14)6.3 参数配置流程 (16)6.3.1 管理员通过管理平台发起 (16)6.3.1.1 CDMA 1X终端 (16)6.3.1.2 GPRS终端 (17)6.3.2 客服代表通过客服专用门户发起 (18)6.3.2.1 CDMA 1X终端 (18)6.3.2.2 GPRS终端 (19)6.3.3 用户通过自服务WEB门户发起 (19)6.3.3.1 CDMA 1X终端 (19)6.3.3.2 GPRS终端 (20)6.3.4 用户通过终端菜单发起 (21)6.3.5 自动触发参数配置 (22)6.4 终端锁定及数据清除流程 (22)7 业务管理 (23)7.1 信息管理 (24)7.1.1 操作员管理 (24)7.1.2 角色管理 (24)7.1.3 终端厂商管理 (25)7.1.4 认证鉴权 (25)7.1.5 终端型号管理 (25)7.1.5.1终端型号信息管理 (25)7.1.5.2终端配置文件管理 (26)7.1.5.3终端DDF管理 (26)7.1.6 移动终端管理 (27)7.1.7 终端用户管理 (27)7.1.8 机卡绑定信息管理 (27)7.2 功能管理 (27)7.2.1 参数配置模板管理 (27)7.2.2 信息采集模板管理 (28)7.2.3 固件升级包管理 (28)7.2.3.1升级包主要信息 (28)7.2.3.2升级包格式 (29)7.2.3.3升级包管理 (29)7.2.4 任务管理 (30)7.2.4.1任务的基本属性 (30)7.2.4.2任务的管理功能 (30)7.3 测试管理 (31)7.3.1 自测试 (31)7.3.1.1 测试终端 (31)7.3.1.2 终端型号管理 (31)7.3.1.3 固件升级包管理 (31)7.3.2 审批测试 (31)7.3.3 测试活动监控 (31)7.4 系统管理 (31)7.4.1 数据统计 (31)7.4.2 数据展示输出 (34)7.4.3 用户权限控制 (34)7.4.4 系统监控 (34)7.4.4.1系统日志及告警 (34)7.4.4.2操作日志及告警 (35)7.4.5 话单生成 (36)7.5 操作引擎 (36)7.5.1 固件更新 (36)7.5.2 参数配置 (36)7.5.3 信息收集 (36)7.5.4 锁定与重置 (36)7.6 门户管理 (36)7.6.1 运营商门户 (36)7.6.2 终端厂商门户 (36)7.6.3 客户服务界面 (37)7.6.4 用户自服务界面 (37)7.7 安全管理 (37)7.7.1 系统安全管理 (37)7.7.2 网络安全管理 (37)8 客服系统支撑 (38)9 信息存储 (38)10 计费 (38)10.1 计费原则 (38)10.2 话单格式 (38)前言终端管理系统业务规范制定了基于CDMA 1X、GPRS的无线数据业务应用中终端管理系统的业务方案,对终端管理系统的业务分类、业务使用、业务功能、业务特征、业务流程、业务管理、计费结算等进行了说明。

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规范 总册:总体技术要求 v1.1_发布稿_

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规范 总册:总体技术要求 v1.1_发布稿_

接口测试方法 第 1 部分:支持 LTE 的通用用户识别模块 (USIM)应用特性 YD/T 2582.2-2013 LTE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 Cu 接口测试方法 第 2 部分:支持 LTE 的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应用 工具箱(USAT)特性 3GPP TS25.123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支持无线资源管理的需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3GPP TS25.214 3GPP TS25.302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 物理层过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DD))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 物理层提供的服务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hysical layer) 3GPP TS25.331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无线资源控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3GPP TS36.133 Radio Access Network;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 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无线资源管理支持需求(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3GPP TS36.304 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空闲态的用户设备过程(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User Equipment (UE) procedures in idle mode) 3GPP TS36.331 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无线资源控制(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3GPP TS45.005 GSM/EDGE 无线接入网:无线收发(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3GPP TS45.008 GSM/EDGE 无线接入网:无线子系统链路控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 Radio subsystem link control)

联通M2M-APN网络远程终端管理

联通M2M-APN网络远程终端管理

联通M2M APN网络智能单向访问访问3个外网IP地址,无法对远程终端实现远程管理,本文将描述如何实现对远程终端的远程管理,并实现时间服务器(Ubuntu server 14.04)的设置和同步。

环境:服务器:Ubuntu 14.04 Server远程终端:Windos7旗舰版一、Ubuntu下安装部署Squid:shell~$ sudo apt-get install squid修改配置squid默认配制是不让任何用记使用它的,你需要做相应的修改.shell~$ sudo gedit /etc/squid3/squid.conf1)定位到## INSERT YOUR OWN RULE(S) HERE TO ALLOW ACCESS FROM YOUR CLIENTS## Example rule allowing access from your local networks.# Adapt localnet in the ACL section to list your (internal) IP networks# from where browsing should be allowedhttp_access allow localhost#允许所有网段http_access allow all# And finally deny all other access to this proxy#没有不允许的网段#http_access deny all初始设置如果是首次运行squid,你需要首先执行:$ sudo squid3 -z (初始化cache)检验是否配置成功$sudo squid3 -k parse如下图(检验:如果输出字段Processing:http_access allow all,且没有error则表示配置成功)$ sudo squid3 -k reconfigure(重新加载配置squid.conf)一些其他的命令$ sudo Squid3 -a port 制定新的http_port 值,覆盖了配置文件的值。

中国联通客户网管系统接口规范v

中国联通客户网管系统接口规范v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204-2011中国联通客户网络管理系统接口规范China Unicom Customer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Interface Specification(v1.0)2011-06-22发布 2011-06-22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录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缩略语 (2)4 接口概述 (4)5 客户网管系统部省级接口 (6)5.1 接口简要描述 (6)5.2 网络连接方式 (6)5.3 接口功能需求 (6)5.3.1过滤条件设置 (6)5.3.2数据信息接口 (6)5.3.3告警故障接口 (7)5.3.4性能信息接口 (8)5.4 接口方式及协议 (8)5.5 接口详细描述 (8)5.5.1连接测试 (8)5.5.2过滤条件设置 (9)5.5.3数据信息接口 (10)5.5.4告警故障接口 (17)5.5.5性能信息接口 (20)6 与资源管理系统间接口 (23)6.1 接口简要描述 (23)6.2 接口功能需求 (23)6.2.1资源数据同步 (23)6.2.2资源数据查询 (24)6.2.3资源数据变更通知 (24)6.3 接口方式及协议 (24)6.4 接口详细描述 (24)6.4.1采用Webservice+FTP方式 (24)6.4.2采用中间表方式 (33)7 与电子运维系统间接口 (38)7.1 接口简要描述 (38)7.2 接口功能需求 (38)7.2.1故障派单 (38)7.2.2故障单管理 (38)7.2.3重保电路信息同步 (38)7.2.4电路割接信息同步 (39)7.3 接口方式及协议 (39)7.4 接口详细描述 (39)7.4.1接口数据 (39)7.4.2电子运维系统侧接口服务定义 (42)7.4.3客户网管侧接口服务定义 (44)8 与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间接口 (48)8.1 接口简要描述 (48)8.2 接口功能需求 (48)8.2.1过滤条件设置 (48)8.2.2告警同步 (48)8.2.3告警同步通知 (48)8.2.4告警实时上报 (48)8.2.5告警结束通知 (49)8.2.6性能任务定制 (49)8.2.7性能数据获取通知 (49)8.3 接口方式及协议 (49)8.4 接口交互数据 (49)8.4.1告警信息 (49)8.4.2性能数据 (50)8.5 接口详细描述 (51)8.5.1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侧接口服务定义 (51)8.5.2客户网管系统侧服务定义 (55)9 与IP网综合网管系统间接口 (60)9.1 接口简要描述 (60)9.2 接口功能需求 (60)9.2.1告警同步 (60)9.2.2告警实时上报 (60)9.2.3过滤条件设置 (60)9.2.4定制性能任务 (60)9.2.5性能数据获取通知 (61)9.2.6节点间IP网络层时延测试 (61)9.2.7MPLS VPN电路:获取各QoS等级带宽占用百分比 (61)9.3 接口方式及协议 (61)9.4 交互数据定义 (62)9.4.1IP电路相关性能参数定义表 (62)9.4.2告警信息 (63)9.5 接口详细描述 (64)9.5.1IP综合网管系统侧服务定义 (64)9.5.2客户网管系统侧服务定义 (71)10 与数据ATM网管理系统间接口 (75)10.1 接口简要描述 (75)10.2 接口功能需求 (75)10.2.1告警同步 (75)10.2.2告警实时上报 (75)10.2.3过滤条件设置 (75)10.2.4定制性能任务 (75)10.2.5性能数据文件获取 (76)10.4.1告警信息 (76)10.4.2性能数据 (77)10.5 接口详细描述 (77)10.5.1数据ATM管理系统侧接口服务定义 (77)10.5.2客户网管系统侧服务定义 (81)附录A接口服务定义代码说明 (85)A.1 错误代码表 (85)A.2 系统代码表 (85)A.3 同步请求标识和通知标识的编号规则 (85)A.4 Filter的BNF范式说明 (86)A.5 资源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88)附录B 客户网管部省接口WSDL (89)前言中国联通客户网管系统,是以对客户租用电路和客户设备的实时监测为主要目标,从面向客户、面向业务的角度对网管数据进行分析和呈现,实现大客户网络的状态监视、故障定位以及性能分析等功能,同时为大客户提供统计报表和SLA报告,使其成为中国联通为大客户服务的重要支撑平台。

31-2004 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V1.0) 第三分册 一干网管系统功能规范

31-2004 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V1.0) 第三分册  一干网管系统功能规范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31—2004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三分册一干网管系统功能规范Transpor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报批稿V1.0)2004-06-20发布 2004-06-20实施目次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缩略语 (1)4系统管理功能 (2)4.1主传输设备管理子系统 (2)4.1.1 拓扑管理 (2)4.1.2 配置管理 (5)4.1.3 故障管理 (12)4.1.4 故障分析专家系统 (18)4.1.5 性能管理 (19)4.2资源管理子系统 (23)4.2.1 资源数据的录入维护 (23)4.2.2 网络资源的查询显示 (25)4.2.3 网络资源数据的存储 (25)4.2.4 网络资源数据的实时监测更新 (25)4.2.5 网络资源数据的统计 (26)4.2.6 网络资源数据的分析 (26)4.2.7 电路智能化调度 (30)4.2.8 Web综合查询 (31)4.2.9 备品备件管理 (32)4.3指挥调度管理子系统 (34)4.3.1 工单处理 (34)4.3.2 VPN管理 (37)4.3.3 日常办公管理 (40)4.3.4 应急方案管理 (41)4.4运维分析子系统 (42)4.4.1 网络故障统计和分析 (42)4.4.2 割接计划执行情况统计 (44)4.5运行支撑子系统 (44)4.5.1 综合报表管理 (44)4.6系统支持功能 (45)4.6.1 系统安全管理 (45)4.6.2 系统日志管理 (47)4.6.3 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 (48)4.6.4 系统自身监控管理 (48)4.6.5 系统帮助 (48)5系统技术要求 (48)5.1系统总体要求 (48)5.2软件技术要求 (49)5.3管理能力要求 (50)5.4性能要求 (50)5.5系统安全要求 (50)5.6DCN要求 (50)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三分册一干网管系统功能规范前言本规范是《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技术规范中的第三分册。

中国联通固网资源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联通固网资源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联通固网资源管理办法(试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二ΟΟ九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网络资源管理体系 (5)第一节组织机构 (5)第二节工作职责 (8)第三节管理对象 (14)第四节管理界面 (16)第三章资源数据维护管理 (17)第一节管理原则 (17)第二节数据格式 (18)第三节变更管理 (20)第四节纠错管理 (24)第五节定期检查 (24)第六节标识管理 (26)第七节资料管理 (26)第八节支撑手段 (27)第四章资源服务与响应 (28)第五章备件及仪表管理 (29)第一节管理原则 (29)第二节实物管理 (30)第三节维修管理 (33)第四节报废管理 (33)第六章外租资源管理 (34)第一节管理原则 (34)第二节租赁管理 (35)第三节故障及割接管理 (36)第四节计提及支付管理 (37)第七章资源分析与预警 (38)第一节数据采集 (38)第二节数据上报 (39)第三节资源分析 (39)第四节资源预警 (41)第八章资源优化与调配 (43)第一节资源使用与审批 (43)第二节资源优化与调配 (46)第九章资源管理评价 (49)第一节评价内容 (49)第二节评价方式 (53)第十章附则 (5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中国联通固定网络资源(以下简称网络资源)管理工作,完善网络资源管控体系,科学有效地提高网络资源使用效益,满足公司业务与网络发展需要,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中国联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公司,公司总部各部门、单位的网络资源管理。

第三条网络资源是指为内外部客户直接或间接提供业务的通信设备、基础设施及业务支撑平台的集合。

第四条网络资源管理包括资源数据维护管理、资源服务与响应管理、备件及仪表管理、外租资源管理、资源分析与预警管理、资源优化与调配管理六个方面,网络资源管理应贯穿于网络资源入网、运行、维护到退网的整个生命周期。

第五条网络资源管理的原则是集中管理、分级负责、动态维护,面向客户、面向业务、科学调配,发挥资源资产最大使用效能。

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设计

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设计

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设计张丽云;朱晓雨;徐佳琪;丁海【摘要】随着固网宽带业务兴起,视频业务作为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智能家庭业务之一,通过运营商网络连接宽带有线电视内容中心.在整个IPTV业务中,机顶盒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机顶盒一般作为附属性产品由运营商向厂商采购直接附送给用户,故针对机顶盒的管理是运营商的部署需要.机顶盒数量及业务复杂度都以较快速度增长;因此,终端的安装、管理和维护无疑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远程终端管理系统是国内外运营商的重要管理手段,几乎所有运营商均会针对固网终端部署相应的电信级别远程管理系统.【期刊名称】《邮电设计技术》【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4页(P19-22)【关键词】远程管理;RMS;固网终端;IPTV机顶盒【作者】张丽云;朱晓雨;徐佳琪;丁海【作者单位】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48;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48;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48;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41 概述宽带业务飞速发展,家庭网络终端逐渐变得复杂,针对异构网络和复杂终端的管理是电信运营商致力解决的问题。

针对不同的网络架构和服务提供方式,不同电信运营商均采用和自己业务形态相适应的终端管理系统。

远程管理系统(RMS)提供对支持相应协议终端的统一管理、业务远程配置、软件的远程升级、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等功能。

一般来讲,远程管理系统需要使用特定的管理协议对流程进行约束和规范。

目前常用的远程管理协议包括:SNMP、TR069以及UPnP等。

终端远程管理系统(RMS)通常具有多种接口,其在网络中的位置和接口信息如图1所示。

2 远程管理系统功能结构2.1 面向家庭视频终端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架构图2给出了面向家庭视频终端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架构。

图1 RMS网络位置图图2 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统计分析和系统管理模块是远程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完成系统的管理和用户的管理功能。

中国联通综合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接口要求

中国联通综合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接口要求

中国联通公司发布中国联通综合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接口要求目次目次 (I)前言 (1)中国联通综合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分册-接口要求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1)4 总体原则 (1)5 网络架构 (1)5.1 远程管理系统网络架构 (1)5.2 远程管理系统功能实体 (2)5.3 系统南向接口与协议要求 (2)6 远程管理要求 (9)7 管理流程 (9)7.1 连接管理 (9)7.2 参数查询与配置 (13)7.3 设备维护与诊断 (24)8 数据模型定义 (37)附录A日志文件格式 (38)附录B报警事件定义 (39)附录C扩展Inform事件 (41)附录D业务配置模板定义 (41)附录E升级描述文件 (42)中国联通综合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接口要求前言本规范是中国联通综合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之一。

该系列规范包括:(1) 中国联通综合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系统要求(2) 中国联通综合终端远程管理技术规范—接口要求(3) 中国联通综合终端远程管理测试规范等,后续可根据被管理终端的增加,制定相应终端分册。

本标准是其中的《中国联通综合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接口要求》分册。

本分册定义了综合终端远程管理系统的接口技术、接口数据模型原型等。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国家工程实验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兴新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中国联通拥有本协议的版权,任何厂家未经中国联通书面许可不得向第三方泄漏协议的内容。

中国联通综合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分册-接口要求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中国联通综合终端远程管理系统的接口技术、接口数据模型等。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联通各种终端和RMS服务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及接口规范

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及接口规范

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及接口规范1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和接口技术规范China Unico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ixed Network Terminal Remote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terface(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缩略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总体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远程管理系统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远程管理系统的网络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远程管理系统的逻辑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系统南向接口与协议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组网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终端远程管理应用场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RMS的管理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实现及部署方案

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实现及部署方案












愀∞ N
为主流应用方式 ,推荐为每个 V o l P S R下联 口下挂 的O L T 分配不 同的语音 S V L A N , 以防止 S R和汇聚
要在软交换上配置 O N T域名 。O N T域名规则为 g s
区号号 码 . c o n。 r
交换机的广播域过大( 见表 2 ) 。
撑运营。

伫 业 I 企 业 一 关l 睿 ^ 月 | I j ; r
0 L- J

曰 接 口 M 罔
4 P ON E MS管理平 台部署 方案
4 . 1 RMS和 P ON E MS分 工原则
管理通道相关参数 ( 主要包括 R M S 的域名 / I P
地址 、 摘要认证用户名 , 密码 、 管理通道 WA N连接 )
在 O L T上 通道 O MC I 配置或通过 P O N E MS下 发 给
叶拯
O L T ; 其他配置都可 以由 R M S 在业务发放时完成配
图1 R MS网络位置图
置。
…… …………… 2 0 1 4 年8 月 ……… 第8 期现 一 代电 信 科技● 蔷 誓 ■
场 景 V L A N规划 V L A N切换策略
提供 V L A N规划表格给省中心保 留。 此外 , 各地市分
配好 V L A N后 , 在O L T 进行配置 , 或由E M S网管负
责人 在 E MS网管 上统 一 配置 。
O N T :统一配 置 V L A N , O N T 上 打 F 1 _ r H 单层 V L A N ( 推荐 ) C V L A N , 所有 O N T相 同 C V L A N O L T: O L T进行 V L A N切换 , C < - > S

技术规范书-数据库

技术规范书-数据库

2013年河南省分公司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项目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答书北京义联润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4-07-182013年河南省分公司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项目技术规范书(数据库部分)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2014年05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节概述 (2)第二节卖方提供的文件要求 (4)第三节其他要求 (7)第二章.工程项目描述 (9)第一节业务需求 (9)第二节本期建设方案和规模 (9)第三章.本工程技术规范 (10)第一节总体要求 (10)第二节报价要求和范围 (11)第三节服务要求 (12)第一章.总则一、本技术规范书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以下简称“河南联通”或“买方”)进行2013年河南省分公司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项目数据库部分的要求,并作为供货厂商(以下简称“卖方”)编写技术建议书、设备配置、工程服务职责和报价之用。

应答:满足二、对于本技术规范书中加★的条款为关键条款,卖方如无法满足关键条款,将无法进入报价程序。

应答:满足三、对于所有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是否作为可选以本技术规范书为准。

本技术规范书没有标明为可选项的必须含在基本报价中(除买方特别说明的项目外),标明为可选项的也必须报出单项价格。

应答:满足若买方与卖方在设备清单方面存在争议,以买方技术规范书要求为准,同时,厂家必须提出技术规范书中的未尽事宜及卖方认为不合适的内容,并详细阐述,否则卖方给予免费解决。

应答:满足四、买方拥有本技术规范书的最终解释权。

应答:满足五、卖方应在知悉上述条款的前提下对本技术规范书做点对点应答。

应答:满足第一节概述1.1.1 卖方提供的服务应符合国家的相应技术规范和本技术规范书要求。

应答:满足1.1.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具体技术要求与企业标准不一致的地方,以本规范书为准;买方企业标准与中国通信行业标准不一致的地方,以买方企业标准为准;中国通信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不一致的地方,以中国通信行业标准为准;对于买方企业标准规范未涵盖的内容应符合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待买方新的企业标准规范制定出来后,卖方应支持,如有抵触应免费修改其系统以满足要求。

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v1.0

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v1.0
17.1
17.1.1
RMS必须具有对自身的资源监视功能。包括:
必须支持系统启动;
必须支持系统初始化;
必须支持系统关闭;
必须支持硬盘占用率;
必须支持内存占用率;
必须支持CPU资源监视;
必须支持告警阈值设置。
必须支持基于业务或管理员需要对系统或系统某些模块进行重启(比如重启数据库、后台运行程序等)
CPE WAN管理协议
BBF TR106
Data Model Template for TR-069-Enabled Devices
TR069设备数据模型模板
BBF TR098Amendment2
DSLHome Internet Gateway Device Data Model for TR-069
本规范由中国联通公司网络维护部提出,技术部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本规范的修订和解释权属于中国联通公司。
11
本标准规范了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的架构、应用场景、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等方面的要求,给出了中国联通实现各类网关和其他业务终端远程管理的方案建议。
本标准定义了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要求,适用于规范家庭网关、企业网关和其他业务终端的远程管理技术要求,其中家庭网关、企业网关包括各种型号的网关(xDSL上行、LAN上行、PON上行、其他各类融合网关),业务终端指连接在企业网关上远程管理平台客观的终端,比如IPTV机顶盒、独立WLAN AP、Femto设备(集成或独立)、IMS客户端(可选,包括硬客户端和软客户端)等。
1
1
本标准是中国联通家庭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
1、《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服务管理规范V2.0(1)

中国联通服务管理规范V2.0(1)

中国联通服务管理规范2.0版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录第一章总则 (3)1目的 (3)2内容范围 (3)3适用范围 (3)4编制依据 (3)5编制附则 (3)第二章营业厅 (4)1服务组织架构 (4)2服务规范 (6)33G品牌店 (15)第三章客服中心 (16)1管理架构及工作职责 (16)2业务规范 (20)3运营规范 (25)4系统支撑 (59)第四章客户俱乐部 (62)1管理架构与工作职责 (62)2业务规范 (67)3VIP客户卡的管理 (78)14运营规范 (79)第五章客户经理 (89)1管理架构和工作职责 (89)2VI及行为规范 (92)3管理规范 (92)第六章电子渠道 (97)1管理架构及工作职责 (97)2服务规范 (97)3服务运营规范 (103)第七章服务行为 (105)1服务理念和服务行为准则 (105)2服务人员行为规范 (106)3服务语言规范 (110)第八章投诉处理 (113)1管理构架和职责 (113)2客户投诉处理 (116)3升级投诉处理 (131)4客户申诉处理 (135)2第一章总则1目的根据公司品牌战略,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用服务促发展”的服务理念要求,面向3G 和全业务,制定公司统一的渠道服务管理规范,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公司统一的服务形象和服务品牌。

2内容范围针对公司服务渠道的服务管理及服务行为等进行统一规范,具体从自有营业厅、客服中心、客户俱乐部、客户经理、电子渠道、服务行为、投申诉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

3适用范围本规范作为中国联通各省分公司、地市分公司所属自有营业厅、客服中心、客户俱乐部、客户经理、电子渠道服务管理的执行规范。

其它服务渠道参考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是对分公司各渠道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监督和考核的基本依据。

4编制依据本规范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信息产业部颁布的《电信服务规范》和中国联通[2009]118号《关于印发<中国联通2009年度品牌传播计划>的通知》。

河北联通RMS系统简介

河北联通RMS系统简介
Security Level: Security Level:
河北联通RMS系统简介
2014-02-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目录
1、 RMS系统功能、组成简介 2、河北联通RMS系统组网、承载方案 3、 RMS管理下ONT业务参数规划 4、业务开通流程变更、周边系统配合 5、RMS业务开通、故障诊断现场显示 6、ONT预配置信息以及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RMS实现各个厂家终端的集中管理
HUAWEI TECHNOL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3
1.2 RMS系统组成
应用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BOSS
文件服务器 网关 自动配置服务器
RMS系统
• RMS主要由数据库服务器(DB)、应用服务器(APP)、自动配置服务器(ACS)、文件服 务器(FS)、性能监控服务器(KPI) 组件组成。各服务器的作用如下: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15
5 RMS业务开通、故障诊断等功能现场显示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16
目录
1、 RMS系统功能、组成简介 2、河北联通RMS系统组网、承载方案 3、 RMS管理下ONT业务参数规划 4、业务开通流程变更、周边系统配合 5、RMS业务开通、故障诊断现场显示 6、 ONT预配置信息以及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中国联通客户网管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客户网管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中国联通客户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China Unicom Customer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v1.0)2011-06-22发布2011-06-22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录1范围 (5)2缩略语 (5)3综述 (6)3.1背景 (6)3.1.1客户网管系统建设必要性 (6)3.1.2技术规范制定的迫切性 (6)3.2客户网管系统目标 (7)3.3客户网管系统定位 (7)3.4客户网管系统管理范围 (8)3.4.1客户网管系统业务管理范围 (8)3.4.2客户网管系统使用模式 (9)3.5客户网管与专业综合网管区别 (10)4系统体系结构 (12)4.1二级部署架构 (12)4.2软件体系结构 (13)5系统功能要求 (15)5.1运维管理门户 (15)5.1.1资源管理 (15)5.1.2拓扑管理 (22)5.1.3告警管理 (24)5.1.4性能管理 (34)5.1.5客户服务质量管理 (36)5.1.6客户定制管理 (42)5.1.7统计报表 (44)5.1.8系统管理 (49)5.1.9客户内网代维 (52)5.2客户自助门户 (55)5.2.1客户信息浏览 (56)5.2.2客户资源浏览 (56)5.2.3拓扑视图查看 (56)5.2.4告警信息查看 (56)5.2.5性能信息查看 (57)5.2.6客户报表查看 (57)5.2.7内网运行情况查看 (57)5.2.8客户自服务 (57)5.2.9移动终端门户(可选) (58)5.3VPDN监测(可选) (58)6系统集成关系及接口 (60)6.1总体集成关系 (60)6.2客户网管系统部省级接口 (61)6.3与资源管理系统间接口 (62)6.4与电子运维系统间接口 (62)6.5与专业综合网管系统间接口 (62)6.5.1与传输综合网管系统间接口 (62)6.5.2与数据ATM网管系统间接口 (62)6.5.3与IP综合网管系统间接口 (62)7总体技术要求 (63)7.1接口要求 (63)7.1.1接口协议 (63)7.1.2接口技术要求 (63)7.2性能要求 (64)7.2.1一般性能要求 (64)7.3安全要求 (65)7.3.1客户网管安全要求 (65)7.3.2物理安全要求 (65)7.3.3网络安全要求 (66)7.3.4系统安全要求 (66)7.4硬件要求 (68)7.4.1主机要求 (68)7.4.2存储要求 (69)7.4.3备份要求 (69)前言中国联通客户网管系统,是以对客户租用电路和客户设备的实时监测为主要目标,从面向客户、面向业务的角度对网管数据进行分析和呈现,实现大客户网络的状态监视、故障定位以及性能分析等功能,同时为大客户提供统计报表和SLA报告,使其成为中国联通为大客户服务的重要支撑平台。

中国联通OSS-号线资源管理系统功能技术规范v1

中国联通OSS-号线资源管理系统功能技术规范v1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XX-2012中国联通OSS号线资源管理系统功能技术规范China Unicom OSS Function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Line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V1.0)XX-XXXX发布XX-XXXX实施目录目录 (I)前言 (V)中国联通OSS号线资源管理系统功能技术规范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1)4 系统定位 (2)5 管理范围 (3)6 系统功能 (4)6.1 概述 (4)6.2 基础支撑功能 (5)6.2.1 资源模型管理 (5)6.2.2 资源命名管理 (6)6.2.3 资源模板管理 (6)6.2.3.1 概述 (6)6.2.3.2 网元设备模板 (6)6.2.3.3 设备公共部分模板管理 (7)6.2.3.4 架箱盒类连接设备模板管理 (9)6.2.3.5 管线设施模板管理 (10)6.2.4 资源数据维护 (11)6.2.4.1 概述 (11)6.2.4.2 采集数据维护 (11)6.2.4.3 人工数据维护 (12)6.2.4.4 资源数据变更 (13)6.2.4.5 资源导航树管理 (13)6.2.4.6 数据字典管理 (13)6.2.5 资源数据准确性管理 (14)6.2.5.1 资源数据核查 (14)6.2.5.2 资源数据清查 (14)6.2.5.3 资源数据考核管理 (15)6.2.5.4 业务规则管理 (15)6.3 数据管理功能 (16)6.3.1 概述 (16)6.3.2 基础空间资源管理 (16)6.3.2.1 行政区域管理 (16)6.3.2.2 维护区域管理 (16)6.3.2.3 资源覆盖区域管理 (17)6.3.2.4 局站管理 (17)6.3.2.5 设备室外放置点管理 (17)6.3.2.6 机房管理 (17)6.3.2.7 标准地址管理 (18)6.3.2.8 资源实体与区域关联管理 (19)6.3.2.9 建筑物管理 (19)6.3.3 基础设施资源管理 (19)6.3.3.1 设备公共部分管理 (19)6.3.3.2 连接设备管理 (22)6.3.3.3 管道杆路设施管理(可选) (24)6.3.4 基础支撑网资源管理 (31)6.3.4.1 电缆网管理 (31)6.3.4.2 接入光缆网管理 (36)6.3.5 专业网络资源管理 (41)6.3.5.1 固网交换网管理 (42)6.3.5.2 PON接入网管理 (42)6.3.5.3 XDSL接入网管理 (43)6.3.5.4 LAN接入网管理 (43)6.3.5.5 软交换网管理 (44)6.3.5.6 WLAN接入网管理(可选) (44)6.3.6 码号资源管理 (44)6.3.6.1 号码资源管理 (45)6.3.6.2 IP地址管理 (45)6.3.6.3 VLAN管理 (46)6.3.6.4 LOID管理(可选) (47)6.3.7 资源关系管理 (47)6.3.7.1 设备端口与连接端子的关联管理 (47)6.3.7.2 端口/端子直连管理 (48)6.3.7.3 端子跳接管理 (48)6.3.7.4 光缆、电缆上架管理 (48)6.3.7.5 连接关系查询 (49)6.3.8 业务资源管理 (49)6.3.9 社区资源信息管理 (50)6.3.9.1 现网社区资源信息管理 (50)6.3.9.2 在建社区资源信息管理 (50)6.4 服务能力 (51)6.4.1 资源呈现 (51)6.4.1.1 通用功能要求 (51)6.4.1.2 空间资源视图 (51)6.4.1.3 设备资源视图 (52)6.4.1.4 管线资源视图 (52)6.4.1.5 光路路由图 (54)6.4.1.6 纤芯配置图 (54)6.4.1.7 接入网网络拓扑图 (54)6.4.1.8 市场竞争视图 (54)6.4.2 资源查询 (55)6.4.2.1 基础查询功能 (55)6.4.2.2 资源关联查询 (55)6.4.3 资源统计 (56)6.4.3.1 报表统计功能 (56)6.4.3.2 报表定制 (56)6.4.3.3 报表生成 (56)6.4.3.4 报表呈现方式 (56)6.4.3.5 报表发布 (56)6.4.4 资源核查 (56)6.4.5 资源设计分配 (57)6.4.5.1 概述 (57)6.4.5.2 资源分配 (57)6.4.5.3 资源分配过程中的资源变更 (58)6.4.6 资源割接 (61)6.4.6.1 概述 (61)6.4.6.2 资源割接影响范围查询分析 (61)6.4.6.3 待割接资源封锁 (62)6.4.6.4 割接资料变更管理 (62)6.4.6.5 割接资源解封锁 (65)6.4.6.6 资源回滚 (65)6.4.7 资源分析 (65)6.4.7.1 概述 (65)6.4.7.2 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65)6.4.7.3 资源预警分析 (66)6.4.7.4 资源通信能力分析 (67)6.4.7.5 故障影响范围分析 (67)6.5 系统管理 (68)6.5.1 安全管理 (68)6.5.1.1 身份鉴定 (68)6.5.1.2 权限验证 (69)6.5.1.3 用户管理 (69)6.5.2 日志管理 (69)6.5.3 版本管理 (70)6.5.4 监控管理 (70)6.5.5 问题管理 (70)6.5.6 文档管理 (70)6.5.7 公告管理 (70)6.6 接口功能 (70)6.6.1 号线资源管理系统与OSS内系统之间的接口 (70)6.6.1.1 号线资源管理系统与资源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 (70)6.6.2 号线资源管理系统与固网公众客户修障工单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 (70)6.6.3 号线资源管理系统与BSS类系统之间的接口 (71)6.6.3.1 号线资源管理系统与CRM系统之间的接口 (71)6.6.3.2 号线资源管理系统与IOM系统之间的接口 (71)7 系统技术要求 (72)7.2 响应能力 (72)7.3 扩展性 (73)7.4 可靠性 (73)7.5 安全性 (73)前言电信重组后,中国联通拥有了全国性的网络资源,具有全业务经营的能力。

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及技术实现

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及技术实现

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及技术实现作者:马宗北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6期摘要:首先简要介绍固网终端发展的现状及针对固网终端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其次对数据固网终端管理需求进行分析;而后,对技术实现方案进行说明,描述了系统架构,提出了设备部署建议方案;最后对系统功能进行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RMS、BSS/OSS、IPTV、FTTH、OTT根据调查数据,运营商FTTH终端用户将,IPTV、OTT及家庭网管终端用户将飞速增长。

对固网终端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运营商发展宽带接入业务面临的一大问题。

通过固网终端远程管理平台(RMS)的建设,可将运营商所有支持TR069协议的终端统一纳入固网终端远程管理平台进行集中管理和业务的远程配置、软件的远程升级、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等,从而有效支撑宽带业务开通,有效提升运营商服务质量、提升用户感知度,有效整合接入网运维部门层次和人员,加强了自上而下的有效集中管理,提高了运维工作自动化水平,有效降低了运维管理成本。

1 固网终端管理的背景现有的平台系统主要是针对网元的管理,而且是针对业务模式进行构架的。

没有关注对接入全业务的信息提取和处理需求,尤其是IPTV这样复杂的基础增值业务,它不仅要求硬件网元的可用性,更需要业务信令系统的可用。

终端系统只是业务的一小部分,业务全过程还涉及到网络以及业务平台,支撑平台等多个环节的整体运行。

所以,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对个别接入网元的管理、监控上,更要具备关联全聚全数据流、信令流能力。

2 业务需求分析2.1充分考虑系统未来发展,和未来中长期结合从RMS项目开始,要为未来运营商的OSS域系统规划打好基础,要分阶段地满足运营商未来的OSS域需求,从而保持系统的先进性。

首先,要实现依据相关的要求,建设本地的RMS系统。

未来需要结合各个本地网的业务需求,充分考虑到终端是服务于用户最后一公里的特点,可以在各个本地网建设本系统的子系统,在本地网实现驻地网的数据采集和控制,而省中心实现全省的统一调度和集中管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1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China Unico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ixed Network Terminal RemoteManagement System(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录目录 (I)前言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缩略语 (4)4总体原则 (6)5远程管理系统架构 (7)5.1 远程管理系统的网络位置 (7)5.2 远程管理系统的逻辑结构 (9)5.3 组网结构 (11)6终端远程管理应用场景 (13)6.1 RMS的管理范围 (13)6.2 不同终端管理方案 (15)7远程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18)7.1 RMS系统性能和状态管理 (18)7.1.1 资源监视 (18)7.1.2 软件管理 (19)7.1.3 数据管理 (19)7.1.4 时间同步 (20)7.1.5 系统日志管理 (20)7.2 RMS系统安全管理 (22)7.2.1 安全策略管理 (22)7.2.2 角色管理 (23)7.2.3 帐号管理 (24)7.2.4 分权分域管理 (26)7.2.5 系统管理用户登录管理 (27)7.2.6 在线用户管理 (28)7.2.7 网络安全管理 (29)7.3 RMS报表统计管理 (29)7.3.1 缺省报表 (29)7.3.2 报表定制 (31)7.3.3 报表输出 (31)7.4 终端拓扑管理 (31)7.4.1 终端发现和识别功能 (32)7.4.2 终端认证功能 (32)7.4.3 分组管理 (33)7.4.4 终端信息管理 (34)7.4.5 业务代码管理 (39)7.5 终端配置功能 (43)7.5.1 终端参数配置 (43)7.5.2 终端软件升级 (46)7.5.3 审核管理和异常管理(可选) (46)7.6 终端性能和状态监视功能 (47)7.7 终端故障管理功能 (48)7.7.1 告警功能 (48)7.7.2 告警呈现 (49)7.7.3 告警处理 (50)7.7.4 故障检测和诊断 (51)7.7.5 告警信息要求 (52)7.7.6 告警日志 (52)7.8 终端软件版本/配置文件管理 (52)7.8.1 版本/配置模板管理对象 (52)7.8.2 版本/配置模板操作管理 (53)7.9 终端日志管理功能 (53)7.10 终端报文跟踪功能 (54)7.11 快速诊断工具(可选) (54)7.12 在线终端信息更新功能(可选) (55)8系统性能要求 (56)8.1 处理能力 (56)8.2 稳定性 (56)8.3 备份、倒换和故障恢复 (57)9系统软硬件要求 (57)9.1 软件要求 (57)9.1.1 总体要求 (58)9.1.2 操作系统要求 (58)9.1.3 应用软件要求 (59)9.1.4 数据库要求 (60)9.2 硬件要求 (61)9.2.1 总体要求 (61)9.2.2 主机系统要求 (63)9.2.3 存储设备要求 (64)9.2.4 备份设备要求 (65)9.3 IPv6要求(可选) (65)附录A终端标识定义(资料性附录) (67)附录B告警信息(规范性附录) (72)B.1 告警编号规则 (72)B.2 RMS系统告警信息 (73)B.3 设备告警信息 (78)附录C:UP N P应用终端代理管理(资料性附录) (83)F.1 UPnP代理管理架构 (83)F.2 功能模块 (85)网关功能模块 (85)应用终端功能模块 (86)应用终端的管理策略 (87)附录D基于远程管理平台自动配置流程建议(资料性附录) (88)H.1 家庭网关(企业网关)预配置 (88)H.2 上联桥接建立流程 (89)H.3 上联路由建立流程 (91)H.4 上联DHCP建立流程 (93)H.5 上联Static IP建立流程 (95)H.6 LAN侧WLAN业务配置 (98)H.7 语音业务配置(针对软交换SIP) (98)H.8 语音业务配置(针对H.248) (100)H.9 端口映射配置 (102)H.10 QoS服务保障 (103)附录E........ RMS操作界面建议(资料性附录)119I.1 设备信息查询 (120)I.2 业务发放配置 (122)I.3 故障诊断和排除 (124)前言本标准是中国联通家庭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1、《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2、《中国联通家庭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接口规范》3、《中国联通家庭终端远程管理系统参数模型规范.》4、《中国联通家庭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测试规范》本规范为《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规定了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的总体技术要求,包括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应用场景、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等要求,给出了中国联通实现对所有支持TR069协议的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的方案建议。

本标准定义了固网终端的远程管理系统和接口技术要求,并适用于规范家庭网关、企业网关和其他业务终端的远程管理技术要求,其中网关类终端包括各种型号的家庭网关、PON上行ONT设备和企业网关(ADSL上行、LAN上行、PON上行、其他各类融合网关),业务终端指连接在网关上支持TR069协议、远程管理平台可管的终端,比如IPTV机顶盒、独立WLAN AP、Femto设备(集成或独立)、IMS客户端(可选,包括硬客户端和软客户端)等。

本规范由中国联通公司网络维护部提出,技术部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本规范的修订和解释权属于中国联通公司。

1 范围本标准规范了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的架构、应用场景、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等方面的要求,给出了中国联通实现各类网关和其他业务终端远程管理的方案建议。

本标准定义了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要求,适用于规范家庭网关、企业网关和其他业务终端的远程管理技术要求,其中家庭网关、企业网关包括各种型号的网关(xDSL上行、LAN 上行、PON上行、其他各类融合网关),业务终端指连接在企业网关上远程管理平台客观的终端,比如IPTV机顶盒、独立WLAN AP、Femto 设备(集成或独立)、IMS客户端(可选,包括硬客户端和软客户端)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BBF TR069 Amendment 1 CPE WANManagementProtocolCPE WAN 管理协议BBF TR106 Data ModelTemplate forTR-069-EnabledDevicesTR069设备数据模型模板BBF TR098 Amendment 2 DSLHomeInternetGateway DeviceData Model forTR-069DSLGateway设备数据模型BBF TR135 Data Model forTR-069 EnabledSTBSTB设备数据模型BBF TR196 Femto AccessPoint ServiceData ModelWCDMAHomeNodeB数据模型BBF TR142 Framework forTR-069 enabledPON devices支持TR069的PON网关管理框架BBF TR111 ApplyingTR-069 toRemoteManagement ofHomeNetworkingDevices家庭网络设备的TR069远程管理应用《中国联通家庭终端远程管理技术规范-接口要求》《中国联通企业网关远程管理系统和接口技术规范》3 缩略语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CS Auto ConfigurationServer自动配置服务器ADS L Asymmetric DigitalSubscriber Line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Mode异步转移模式BBF Broadband Forum 宽带论坛BOSS Business OperationsSupport System业务运行支撑系统COR BA Common ObjectRequest Broker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ArchitectureDNS Domain Name System 域名系统DS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数字用户线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HG Home Gateway 家庭网关HGU Home Gateway Unit 家庭网关性ONU单元HNB WCDMA Home NodeB WCDMA家庭节点HTT P 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送协议IP Internet Protocol 互连网协议LAN Local Area Network 局域网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媒质访问控制OUI Organizationally UniqueIdentifier组织惟一标识符PKI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公钥基础设施P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PPPo E PPP Over Ethernet以太网上传送PPP协议PVC Permanent VirtualChannel永久虚通道RMS Remote ManagementSystem远程管理系统SOA P Simple Object Access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TB Set Top Box 机顶盒VoIP Voice over IP 在IP上传送语音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WLA N 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无线局域网4 总体原则中国联通各种终端与RMS之间的接口,遵循以下原则:远程管理接口遵循Broadband Forum制定的TR069标准,同时支持中国联通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扩展定义。

5 远程管理系统架构5.1 远程管理系统的网络位置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RMS)提供对支持TR069协议的用户侧终端,包括企业网关(如:DSL上行网关、LAN上行网关、PON上行及其他业务融合网关)、家庭网关(如xDSL、LAN、PON上行)、其他支持TR069管理的网关(如校园网关等)和部分通过TR069协议代理管理的业务(如独立WLAN AP终端)的统一管理和业务的远程配置、软件的远程升级、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