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合集下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饮食指导
• 给予高纤维素、易消化清淡饮食,防止因便秘、腹胀而加重呼吸困难。 • 避免含糖高的食物,以免引起痰液黏稠。 • 如用户出现水肿、腹水或尿少时,应限制钠、水摄入
3、用药指导
• 遵医嘱用药,密切观察,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如有心悸、晕 厥等症状,立即就医
4、长期家庭氧疗
• “四防”分别指的是: • 防震:搬运氧气瓶时应避免倾倒撞击。因筒内压力很高,氧气剧烈震动可引起爆炸。 • 防热:氧气瓶应放在阴凉处,至少距暖气1米。因筒内压力高,氧气遇热会急剧膨胀引起爆炸。 • 防火:氧气瓶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5米。因氧气助燃,遇明火可引起燃烧。 • 防油:氧气表的螺旋口处勿涂油,也勿用带油的手拧螺旋。
三、临床表现
• 代偿期:咳嗽、气促、活动耐力下降 • 失代偿期:呼吸衰竭(Ⅱ型)、心力衰竭(右心衰)
四、检查
• X线 • 心电图 • 超声心电图(心脏结构、射血功能、血流分布) • 动脉血气分析
五、健康教育
1、避免致病因素
• ①烟草中含焦油、尼古丁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可 建议用户戒烟,不要和吸烟者一起叙谈、下棋、玩牌等,因被动吸烟对肺心病患者同样有害。有痰要及时 咳出,以保持气道清洁。
5、运动指导
• 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坚持力所能及的运动,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能改善肺功能。可建议多 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天气晴朗时早上可到空气新鲜处如公园或树林里散散步,做一些力所能 及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气功、做腹式呼吸运动,以锻炼膈肌功能,出了汗及时用干毛巾擦 干,并及时更换内衣。运动量以不产生气促或其他不适为前提。避免到空气污浊的地方去。
6、定期医院检查
• 如有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剧烈、咳痰不畅、尿量 减少、水肿明显或发现用户神志淡漠、嗜睡、躁动、口唇发 绀加重等,均提示病情变化加重,需及时就诊。

新版肺心病病人的护理

新版肺心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

• 临床护理教研室
新版肺心病病人的护理
1/36
教学目标
肺心病定义 了解病因与发病机理 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症、试验室及其它检验 治疗关键点 肺心病合理用氧、氧疗护理 惯用护理诊疗、护理办法及依据,完整护理计划 健康指导
新版肺心病病人的护理
2/36
流行病学
新版肺心病病人的护理
18/36
新版肺心病病人的护理
19/36
试验室及其它检验
试验室检验 影像学:X线 心电图 右室大 右房大
新版肺心病病人的护理
20/36
试验室及其它检验
试验室检验 影像学:X线 心电图 心超
新版肺心病病人的护理
21/36
诊疗
病史 症状、体征 试验室检验 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 排除其它引发右心室增大心脏病
新版肺心病病人的护理
22/36
治疗关键点
治疗标准 ▪ 治肺为主、治心为辅 主动控制感染,是治疗关键 通畅呼吸道,改进呼吸功效 纠正缺O2和CO2潴留 控制呼吸衰竭和心衰 防治并发症
新版肺心病病人的护理
23/36
治疗关键点
治疗标准 办法
急性加重期 缓解期
控制感染: 敏感抗生素/经验用药 用药标准 10~14天
26/36
护理关键点
护理办法
1.普通护理:休息与环境
休息能够减轻心肺负荷,降低耗氧量,心功效不全是 应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采取半卧位,昏迷着侧 卧位,并经常翻身。
环境平静、舒适,防止强烈光线刺激和噪声
2.饮食与营养
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心衰 浮肿时,给低钠饮食,以减轻心脏负担。少食含糖饮 食,防止腹胀,少食多餐,保持口腔卫生。

(完整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完整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是COPD。

2.发病机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性疾病、肺间质疾病等,都可引起肺血管的重构,使血管狭窄、闭塞、肺血管阻力增加,发展为肺动脉高压。

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可加重右心室后负荷,引起右心室代偿性肥厚、扩张,逐渐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1.呼吸衰竭症状常有头痛、白天嗜睡、夜间兴奋;加重时出现神志恍惚、谵妄、躁动、抽搐、生理反射迟钝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体征:明显发绀,球结膜水肿、多汗、皮肤潮红,水肿、颅内压增高。

2.心里衰竭症状以右心衰竭为主,心悸、气促加重、乏力、食欲缺乏、上腹痛、少尿。

体征:可有发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大和压痛、心率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下肢乃至全身水肿,甚至可有腹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辅助检查1.X线检查有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的征象,皆为诊断肺心病的主要依据。

2.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升高。

3.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为右心室肥大、肺型p波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1.经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浓度一般在25%-29%之间,氧流量1-2L/min。

2.有水肿的患者宜限制水、盐摄入;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

按医嘱应用利尿药,尽可能白天使用利尿药,尽可能白天使用利尿药,避免夜间因排尿频繁而影响睡眠,特别是骶尾部以及下垂部位有无水肿,有无并发压疮。

作好皮肤护理,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

3.改善营养状况,应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

避免含糖高的饮食,以免引起痰液黏稠。

4.鼓励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气等呼吸功能锻炼,加强呼吸肌力和耐力。

5.警惕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勿随意使用镇静催眠药,以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节 肺炎(pneumonia)
肺炎通常是指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其分类如下:
1、根据病因分:
a、感染性肺炎(细菌、病毒等) b、理化性肺炎(放射、吸入等) c、变态反应性肺炎(过敏、风湿) 2、按病变部位分: a、肺泡性肺炎 b、间质性肺炎
一、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 异性炎症,以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或伴喘息为特征 的慢性疾病。症状每年至少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 以上,以中老年多发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所致:
与感冒关系密切 呼吸道反复病毒细菌感染导致病变发展和加重 吸烟是慢支的主要因素 过敏、工业粉尘及大气污染与慢支发生有一定关系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是一组以肺实质与小气道受到病理损伤 后导致慢性不可逆行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 加,肺功能不全为特征的肺慢性疾病的总称。 主要是指:
一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二 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 三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 四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
病理变化
大体观:体积增大,边缘钝圆、色灰白、柔软而
弹性差,压痕不易消退。
病理变化
镜下观: ①肺泡扩张,融合成肺大泡。 ②间隔变窄、断裂、肺泡孔扩大。 ③肺毛细血管床减少,肺小幼脉内膜纤维性增厚。 ④腺泡中央型肺气肿的囊壁上残留下呼吸上皮及平滑 肌束。 ⑤全腺泡型肺气肿的囊壁上残留下肌束甚至是有间质 及血管。
临床病理联系: 1、 症状体征: 咳嗽,咳痰,喘息;两肺哮呜音、 干湿罗音。 2 、并发肺气肿。
二、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

肺源性心脏病病症PPT演示课件

肺源性心脏病病症PPT演示课件
史等。
体格检查
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包括 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等方面 。
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相应的实 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心 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 。
综合分析
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 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确定
诊断。
鉴别诊断相关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多有长期咳嗽、咳痰、喘息等症 状,X线胸片可见肺气肿表现。
肺心病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等呼吸道 症状,以及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症 状。
分型
根据病程长短和病情严重程度,肺心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 种类型。急性肺心病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慢性肺心病病程 较长,病情逐渐加重。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流程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呼吸 系统症状、心脏症状、既往病
的发生。
呼吸肌锻炼
通过呼吸肌锻炼,增强 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
提高呼吸功能。
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 苗等,预防呼吸道感染 ,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肺性脑病
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控制感染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预 防肺性脑病的发生。如出现精神 神经症状,可使用镇静剂等药物
对症治疗。
针对肺部疾病进行治疗,改善肺功能,有助 于延缓心脏病变的进展。
控制危险因素
戒烟、控制血压、血糖等,减少危险因素对 预后的不良影响。
合理饮食和运动
低盐、低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 改善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定期随访和监测
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06
研究与展望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常见于大面 积肺栓塞,在此主要论述慢性肺心病。
3
【病因】
一、支气管、肺疾病:最多见 COPD:80%~90% 哮喘 支气管扩张 重症结核 尘肺、肺纤维化等
二、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胸廓:脊柱后、侧凸、结核、手术等 肌肉:重症肌无力 神经:脊髓灰质炎
三、肺血管疾病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肺小动脉炎
四、其他:睡眠呼吸暂停、先天口咽畸形
4
【发病机制和病理】
一、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功能因素 解剖因素 血容量和血液粘稠度增加
二、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 三、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
5
病因
血粘度增加 血容量增加
血流阻 力增加
促红素
醛固酮增加 肾动脉收缩
缺氧 高碳酸血症
呼酸
PGE .PGF 5-HT
TX, LTs
AT2.PAF EDRF/EDCF
10
【临床表现】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
其中呼吸衰竭有以下四期表现:
4、 肺性脑病: 由于慢性心肺疾病,导致病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出现精神神经症 状和体征,甚至昏迷,称为肺性脑病。
分级:分为三级: 1、轻型:神志恍惚、嗜睡或精神异常、兴奋多语,但无神经系 统体征; 2、中等型:半昏迷,肌肉抽动,对各种刺激反应迟钝,无消化 道出血和DIC; 3、重型:昏迷,视乳头水肿,生理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 可合并消化道出血或DIC。
21
【实验室其他检查】
22
【实验室其他检查】
四、动脉血气分析 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 PaO2<60mmHg, PaCO2>50mmHg
五、血液检查 RBC、Hb可升高。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可增加。 合并感染时,WBC、N增加。PLT明显下降应警惕DIC 肝肾功能、电解质异常。

护理学基础知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

护理学基础知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

护理学基础知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都是事业单位考试中内科中的重点章节,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则同时涉及到了这两个系统,中公教育为大家总结了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重要考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病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以慢阻肺(COPD)最为多见。

2.临床表现:由于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衰竭。

肺、心功能代偿期肺:咳嗽、咳痰、气喘,呼吸困难、发绀、肺气肿体征心:右心室肥厚、心音遥远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呼吸衰竭:呼吸困难加重,夜间尤甚。

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白天嗜睡,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右心衰竭:体征: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大且有压痛,下肢水肿。

症状:呼吸困难加重,发绀更明显、心率增快、少尿、腹胀、恶心。

3.治疗与护理治肺为本:控制感染(最主要的治疗原则);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1~2L/min,24h不间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治心为辅:强心、利尿、扩血管另外需要注意,未建立人工气道者慎用镇静剂,禁用麻醉剂及影响呼吸功能的镇静剂如吗啡等,以免诱发和加重肝性脑病。

【小试牛刀】患者男性,80岁。

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年。

一周前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痰白质黏,伴有呼吸困难、胸闷、乏力。

查体: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散在湿啰音。

心率120次/分,律齐。

肝肋下3cm,双下肢可见凹陷性水肿。

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

A.给予高浓度、低流量吸氧B.给予低热量、低蛋白、高维生素饮食C.适当使用镇静药、催眠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D.严密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答案】D。

解析:该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现出现呼吸道症状,并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心率120次/分,肝肋下3cm,双下肢可见凹陷性水肿。

可推断患者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应给予低浓度、低流量吸氧,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不可使用镇静药、催眠药,以免诱发肺性脑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教学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教学

Normal readings
<25 <10
Venous distention
X-ray film showing typical enlarged pulmonary artery shadows and outflow tract of right ventricle
Hypertrophy and dilatation of right ventricle, leading to hypertrophy and dilatation of right atrium and to tricuspid insufficiency terminally
◆对治疗后无效的较重病人可适当选用利尿剂、强 心及血管扩张剂。
固原市人民医院
37
急性加重期治疗-控制心衰
(1)利尿剂
◆作用: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负荷、消除浮肿。 ◆原则:选用温和、小剂量的利尿剂、联合保钾; 短疗程。 ◆方法:氢氯噻嗪25mg ,1--3次/日;螺内酯20-40mg, 1-2次/日; ◆副作用:
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痰液粘稠不易排出 血液浓缩
固原市人民医院
38
急性加重期治疗-控制心衰
(2)正性肌力药
◆应用指征 —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剂不能取得良好疗 效而反复浮肿的心衰病人; —以右心衰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急性感染的病人; —出现急性左心衰者。
◆原则 :剂量宜小,一般为常规剂量1/2或2/3量,同时选 用作用快、排泄快的药物。
固原市人民医院
40
急性加重期治疗-控制心衰
4、控制心律失常
◆肺心病的感染、缺氧、离子紊乱改善后可自行消 失;
◆如持续存在,可选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呼吸系统护理复习题-内科护理学

呼吸系统护理复习题-内科护理学

呼吸系统(第一节:常见症状的护理)1.引起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病因是( C )A.吸烟B.肿瘤C.感染D.变态反应E.理化因素2.患者大咯血,给予的止血药首选为( B )A.止血敏B. 垂体后叶素C. 安络血D. 维生素KE. 抗血纤溶芳酸3.下列咳嗽,咳痰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E )A.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清洁B. 咳嗽患者注意口腔护理C. 痰稠不易咳出时应多饮水D.协助痰多的卧床病人翻身 E.痰多体弱无力咳嗽者施行体位引流4.预防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发作,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 C )A.保持安静,减少声、光的刺激B.夜间持续吸氧C.夜间睡眠应保持半卧位D.睡前给小剂量镇静剂E.注意保暖5.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见于( E )A.肺不张B.胸膜粘连C.支气管扩张D.支气管异物E.支气管哮喘6.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B )A.肺炎链球菌B.葡萄球菌C.革兰阴性杆菌D.病毒E.溶血性链球菌(7—11共用备选答案)A.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B.去枕平卧位C.平卧位,头偏向一侧D.端坐位E.患侧卧位7.结核性胸膜炎胸痛病人取( E )8.气管哮喘发作病人取( D )9.咯血窒息的病人取( A )10.肺结核大咯血病人取( A )11.休克型肺炎病人取( B )12.对痰液过多且无力咳嗽者,为防止窒息,在翻身前护士首先应( B )A.给病人吸氧B.给病人吸痰C.指导病人有效咳嗽D.给病人拍背E.慢慢移动病人13.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的促进排痰措施为( B )A.指导有效咳嗽B.湿化呼吸道C.拍背与胸壁震荡D.体位引流E.机械排痰14.以下X线检查前做准备,哪项不正确()A.透视检查者,需除去透视部位的厚层衣物B.腹部摂片者应先清洁肠道C.心血管造影前穿刺部位需备皮D.胃肠钡餐检查者应先做碘过敏试验E.钡餐灌肠检查者当日禁早餐呼吸系统(第二节: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1.2.34.5.某重症哮喘病人突然出现胸痛、极度呼吸困难、发绀、大汗、四肢厥冷。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础知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础知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础知识简短摘要本文件提供了一份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的全面介绍,涵盖了其核心概念、临床表现、常用术语解释、病理病机、病因、发病机制、类型、并发症、诊断方法、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内容。

通过详细的例子和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疾病。

目录1.介绍2.临床表现3.常用术语解释4.病理病机5.病因6.发病机制7.类型8.并发症9.诊断方法10.鉴别诊断11.治疗12.预防13.案例分析1. 介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简称慢性肺心病,是指由慢性肺部疾病导致的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大和(或)功能不全的心脏病。

其主要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但其他肺部疾病如间质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等也可能导致慢性肺心病。

2. 临床表现慢性肺心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呼吸困难:早期活动后呼吸困难,晚期静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

•咳嗽和咳痰:常见于伴随COPD的患者,咳嗽和咳痰通常在晨间加重。

•紫绀:由于缺氧导致皮肤和粘膜发绀,特别是嘴唇和指(趾)甲床。

•水肿:右心功能不全导致的下肢水肿。

•乏力:全身乏力、疲倦感,尤其在活动后明显。

•心悸:由于右心室负担增加,患者常感到心悸。

3. 常用术语解释•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内压力升高,常由慢性肺病引起。

•右心室肥大:右心室壁增厚,是慢性肺心病的标志性改变。

•右心功能不全:右心室因长期超负荷工作而功能减退。

•缺氧:血液中氧含量低,导致组织缺氧。

•二氧化碳潴留:肺部通气不足导致二氧化碳在体内积累。

4. 病理病机慢性肺心病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肺泡破坏:慢性肺病如COPD导致肺泡结构破坏,气体交换受阻。

•肺血管改变:肺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导致肺动脉高压。

•右心室肥大:右心室对抗肺动脉高压,导致心肌肥大。

•心肌纤维化:长期高负荷工作引起心肌纤维化,影响心功能。

5. 病因慢性肺心病的主要病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常见的病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概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慢性肺心病(chronic cor pulmonale)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疾病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我国引起CCP的主要原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约占81. 8%因此,COPD的防治是减少CCP患者的关键。

据我国北京、沈阳、湖北农村调查102230居民的CCP患病率为4.42‰,占≥1 5岁人群的6.72‰,明显高于20世纪70年代5254822人群普查结果,>14岁人群CCP患病率为4.8‰是我国呼吸系疾病的多发病、常见病致残率及病死率高,是我国重点防治的慢性病。

【临床表现】此病发展缓慢,除在原有肺、胸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外,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力Ⅱ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及其他器官受累的症状,常常表现急性加重和缓解期交替出现。

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二个不同阶段的表现。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一)症状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有心悸、呼吸困难、芝力和劳动耐力下降。

急性期可使上症状加重,可有发热。

少有胸痛或咯血。

(二)体检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绀。

肺气肿体征;桶状胸,语颤减弱;两肺听诊过清音川心界缩小,肺下界下移;听诊呼吸音减弱,偶有干湿性哕音,心音遥远,肺动脉瓣听诊还可有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可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心尖搏动向剑突下移位,提示有右心室肥厚。

部分病人因肺气肿使胸内压升高,阻碍腔静脉回流,可有颈静脉充盈。

此期肝下界下移是膈肌下降所致。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一)呼吸衰竭1.症状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但白天嗜睡,甚至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扑翼样震颤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2.体格检查明显发绀有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有视网膜充血、水肿、视网膜血管扩张,视神经水肿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

内科学教学课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内科学教学课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Etiology√
按原发病的不同部位,可分为四类:
(一)chronic broncho-pulmonary diseases
COPD: most common cause (up to 80-90%). The others: bronchial asthma, bronchi-
ectasis,tuberculosis,etc.
先决条件:pulmonary hypertension
(一) Formation mechanism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
1.Functional change of pulmonary vessel Hypoxia and hypercapnia →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 hypoxia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三、Clinical Manifestation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 (compensatory period of lung and heart function) the main performance is that of COPD . Cardiac function compensation is good Lung function is partly compensatory
(六) Blood test
1.Red blood cell and hemoglobin can be increased. 2. The whole blood viscosity and plasma viscosity
are increased. 3. Total number of white blood cells or neutrophils

呼吸系统护理复习题-内科护理学

呼吸系统护理复习题-内科护理学

呼吸系统(第一节:常见症状的护理)1.引起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病因是( C )A.吸烟B.肿瘤C.感染D.变态反应E.理化因素2.患者大咯血,给予的止血药首选为( B )A.止血敏B. 垂体后叶素C. 安络血D. 维生素KE. 抗血纤溶芳酸3.下列咳嗽,咳痰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E )A.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清洁B. 咳嗽患者注意口腔护理C. 痰稠不易咳出时应多饮水D.协助痰多的卧床病人翻身 E.痰多体弱无力咳嗽者施行体位引流4.预防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发作,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C )A.保持安静,减少声、光的刺激B.夜间持续吸氧C.夜间睡眠应保持半卧位D.睡前给小剂量镇静剂E.注意保暖5.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见于( E )A.肺不张B.胸膜粘连C.支气管扩张D.支气管异物E.支气管哮喘6.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B )A.肺炎链球菌B.葡萄球菌C.革兰阴性杆菌D.病毒E.溶血性链球菌(7—11共用备选答案)A.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B.去枕平卧位C.平卧位,头偏向一侧D.端坐位E.患侧卧位7.结核性胸膜炎胸痛病人取( E )8.气管哮喘发作病人取( D )9.咯血窒息的病人取( A )10.肺结核大咯血病人取( A )11.休克型肺炎病人取( B )12.对痰液过多且无力咳嗽者,为防止窒息,在翻身前护士首先应( B )A.给病人吸氧B.给病人吸痰C.指导病人有效咳嗽D.给病人拍背E.慢慢移动病人13.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的促进排痰措施为( B )A.指导有效咳嗽B.湿化呼吸道C.拍背与胸壁震荡D.体位引流E.机械排痰14.以下X线检查前做准备,哪项不正确()A.透视检查者,需除去透视部位的厚层衣物B.腹部摂片者应先清洁肠道C.心血管造影前穿刺部位需备皮D.胃肠钡餐检查者应先做碘过敏试验E.钡餐灌肠检查者当日禁早餐呼吸系统(第二节: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1.2.34.5.某重症哮喘病人突然出现胸痛、极度呼吸困难、发绀、大汗、四肢厥冷。

病理学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ppt课件

病理学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ppt课件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肺气肿 是指末梢肺组织(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
囊和肺泡)因空气含量增多而呈持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 隔破坏,以致肺组织弹性减弱,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性改变。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 阻塞性通气障碍 2. 细支气管壁和肺泡壁弹性降低 3. 弹性蛋白酶的增多、活性增高 4. 吸烟
隔呈串珠状排列。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三) 病理临床联系 1. 呼吸困难,桶状胸(胸廓前后径↑,肋间隙↑),呼吸运动
和语颤↓,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肝浊音界↓ 2. X线:肺部透亮度增加,横膈下降 3. 并发症:肺源性心脏病及右心衰、自发性气胸、皮下气肿、
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急性肺感染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杵状指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并发症
支气管扩张症常因并发化脓菌感染而引起肺炎、肺脓肿、 肺坏疽、脓胸、脓气胸。当肺组织发生广泛性纤维化,肺毛 细血管床遭到严重破坏时,可导致肺动脉循环阻力增加,肺 动脉高压,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粘膜上皮鳞化可 而变为鳞状细胞癌。
多数患者最终死于肺炎的反复发作。
• LM:支气管粘膜上皮杯状细胞增多,粘液腺增生及平滑肌肥 大,基底膜增厚并发生玻璃样变,黏膜水肿,粘膜固有层、 粘膜下层及肌层见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浆 细胞浸润。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三)临床病理联系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由于细支气管痉挛和粘液栓的阻 塞,可导致呼气性呼吸困难,喘息,胸闷,伴有喘鸣音。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反复发作或严重的哮喘可 引起胸廓变形及肺气肿,偶可发生自发性气胸。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PPT课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PPT课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
精选ppt课件
1
1、概述
(一)定义
肺源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简称肺心病,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 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导致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疾病,肺血管阻 力增加和肺动脉高压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二)分类
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肺心病和慢性肺心病两类。急性肺心病 主要见于急性肺栓塞,其处理主要是针对急性肺栓塞的治疗,本指南主要针对慢性 肺心病。
15
(五)基层医疗机构转诊指征
1.紧急转诊:对于慢性肺心病患者,以下情况建议紧急转诊至上级医院
(1)高度怀疑为急性肺栓塞导致的急性加重,社区无条件诊治。
(2)患者意识状态改变,如出现嗜睡、谵妄或昏迷。
(3)无法纠正的呼吸衰竭,如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90%,或呼 吸困难持续不缓解。
(4)持续性症状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法改善。
重心力衰竭时出现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精。选ppt课件
9
2.辅助检查:
(1)X线胸片:除肺、胸基础疾病及可能存在的急性肺部感染表现外, 常见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增大,包括: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 mm;肺动脉段明显突出;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周分支纤细,形成“残根” 征;右心室增大。
(2)心电图检查:表现为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顺钟向转 位,V1 导联R/S≥1,V5 导联R/S≤1,RV1 +SV5≥1.05 mV;aVR 导联R/S 或R/Q≥1;V1~V3 导联呈QS、Qr 或qr,V1~V3 导联ST 段压低或T波倒置 ;肺型P波等。
慢性肺心病除右心改变外(右心室、右心房均增大肥厚),严重的右
心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可导致左心室受压,同时由于缺氧、高碳酸血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舒张期杂音。 3、肝大并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
性。 4、下肢水肿,重者可有腹水。 5、少数病人可出现肺水肿及全心衰竭
的体征。
肺性脑病——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心律失常 休克 消化道出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1、血液检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血液粘↑
2、血气分析:代偿期可出现低氧血症或高碳酸 血症。
右心室扩大、右心衰竭
2、心肌缺氧、乳酸积累、ATP合成障碍, 心肌受损。
3、反复肺部感染,细菌毒素对心肌的毒性 作用。
4、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致心律失常。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脑、肝、肾、
胃肠、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等多脏器 功能损害。
肺心功能代偿期表现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表现 并发症
症状
7、心电图检查:
➢ 肺型 P 波 ➢ 右室肥大: 心电轴右偏≥+90° ➢ 重度顺钟向转位:RV1+SV5 ≥ 1.05mV ; ➢ 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低电压:V1、V2、V3可出现
酷似陈旧性心肌梗死图形
基础病史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鉴别:风心病、冠心病等。
根据1977年我国修订的 “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
呼吸衰竭
症状: 1、呼吸困难 2、紫绀 3、精神、神经症状
体症:1、明显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 2、严重时出现颅内压升高的表现。 3、可出现周围血管扩张的表现,如皮 肤潮红、多汗
右心衰竭
症状:气促、心悸、食欲不振、腹胀、恶心 体症:1、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可出现心
律失常。 2、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甚至出
原则: 选用作用快、排泄快、小剂量的利尿剂。
方法: 毒毛花甙k 0.125--0.25mg,或毛花甙C 0.2--0.4mg加於10%葡萄糖中,缓慢iv。
注意: 纠正缺氧,防止低钾。 不宜以心率作为衡量应用和疗效考核指征,
因为缺氧和感染均可使心率加快 指征: 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剂不
我国的患病率约为4‰ 北方>南方,农村>城市 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男女差别不大) 吸烟者>不吸烟者
➢ 支气管、肺疾病 :最多见为COPD,占80-90%; ➢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较少见。 ➢ 肺血管疾病 :甚少见 ➢ 其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原发性肺动脉
高压等.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 其他重要器官的损伤
1、慢支、肺气肿、其他胸肺疾病或肺血管病变; 2、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表
现; 3、ECG、X线、心电向量图、超声心动图、肺功
能或其他检查。
一、急性加重期
控制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
氧和 二氧化碳潴留——氧疗
控制心力衰竭——利尿剂;正性肌力药; 血管扩张药
控制心律失常 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
作用: 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负荷、消除水肿。
原则: 选用作用轻、短疗程、小剂量的利尿剂。
方法: 氢氯噻嗪25mg ,1--3次/日, 氨苯喋啶50--100mg 3次/日, 尿量多时加10%KCl 10ml 3次/日 , 重度而急需利尿者,呋塞米20mg im或po
作用: 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负荷、消除水肿。
清理呼吸道无效(Ineffective airway clearance) 与呼吸道感染、痰液过多而粘稠有关。
护理措施: 环境与休息 饮食护理:三高饮食 病情观察:咳嗽、咳痰情况 促进有效排痰:吸入疗法、胸部叩击、体位
引流、机械吸痰 用药护理:疗效与不良反应
活动无耐力(Activity intolerance) 与缺氧、心功能减退、疲乏有关。
休息和安全保护:绝对卧床 合理用氧: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 用药护理 :遵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观察药
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呼吸困难、疲乏 等引起畏食有关。
周围组织灌注量改变 与右心衰竭引起的静脉淤血有 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水肿、长期卧床有关。
潜在并发症 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
二、缓解期
以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措施为原则 防治原发病 去除诱发因素,避免或减少急性发作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病情发展。
气体交换受损(Impaired gas exchange) 与低氧血症、CO2潴留、肺血管阻力增高有关。
护理措施: 环境与休息 病情观察:呼吸状况,呼吸困难类型 心理护理:稳定情绪 保持呼吸道通畅 用药护理:疗效与不良反应 氧疗和机械通气护理
3、肺功能检查:早期或缓解期肺心病。
4、痰细菌检查:急性加重期肺心病。
5、X线检查:
基础疾病特征
肺动脉高压征
右心室肥大征
6、超声心动图检查
➢ 右心室流出道内径≥ 30mm ; ➢ 右心室前壁厚度 ≥5mm ➢ 右心室内径≥ 20mm ; ➢ 左、右心室内径的比值<2; ➢ 右肺动脉内径≥18mm或肺动脉干≥20mm
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
慢性咳嗽、咳痰、气急;
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 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
体征
1、肺气肿征; 2、下肢轻微浮肿、下午明显、次晨消失; 3、P2亢进,提示有肺动脉高压征; 4、三尖瓣区SM、剑突下心脏搏动,提示右心
室肥厚、扩大; 5、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6、肝上界及下缘明显下移; 7、营养不良表现。
护理措施: 休息与活动指导 减少体力消耗 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
体液过多(Excessive body fluids) 与心输出量减少、肾血流灌注量减少有关
护理措施: 皮肤护理:水肿情况、压疮情况 营养护理:高纤维素、易消化清淡饮食 药物护理
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观察精 神意 识情况
第四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男患,70岁, “慢性咳、痰、喘20余年,气短 5年,下肢浮肿1周” 为主诉入院。查体:口唇发 绀 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听诊呼吸音减弱,闻及 干湿性罗音,心脏听诊心率96次/分,心窝部心音强 于心尖部,腹饱满,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双下肢 浮肿。
是由于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慢性 病变所致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 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 右心室肥厚、扩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 的心脏病。
(>70%→肺循环阻力↑)
慢性缺氧 缺氧 缺氧
继发性RBC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 醛固酮增加,水、钠潴留。 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减少,水钠 潴留,血容量增多。
肺动脉高压
1、 肺循环阻力增加
肺动脉高压
早期
Hale Waihona Puke 右心室肥厚进展右心室代偿 舒张期末压正常
右心室失代偿、排血量下降 残留血量增加,舒张末压增高
能取得良好疗效而反复浮肿的心力衰竭病人 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急性感染的
病人 出现急性左心衰者
作用:
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 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对部分顽固性心力 衰竭有一定效果。
注意:
在扩张肺动脉同时,也扩张体动脉, 易造成体循环下降,反射性使心率增快,氧 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等副作用,限 制了其应用。
➢ 疾病知识指导 ➢ 增强抗病力 ➢ 去除病因和诱因 ➢ 定期门诊随访
多数预后不良,病死率约在10%--15%。
经积极治疗可以延长寿命,提高病人生活 质量。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