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趣味性节奏教学的探究
有趣的节奏--浅谈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趣味性训练
有趣的节奏--浅谈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趣味性训练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3-094-02德国音乐家奥尔夫说"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力之源泉"。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音乐的脉搏,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
在我们平时的音乐教学中,让孩子们感受音乐、学习音乐,从"节奏"开始是非常有效和科学的。
低年级是学生"对节奏感受力迅速增长的时期,也是听觉最敏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节奏的训练,能对他们的节奏感的建立和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音乐课中如何进行有趣的节奏训练呢?一、探索声音,寻找节奏音乐来源于生活,而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我们的自然界中,在我们的劳动中、在我们的谈话中…… 。
低年级的孩子天性好动、天生好奇心强,我在音乐教学中充分抓住这些特点,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探索声音,寻找节奏,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1)探索生活中的声音敲门声:× × ▏× 0 ‖咚咚咚×× ×▏×× ×‖叮叮咚叮叮咚汽车喇叭声:× ×. ▏××.‖嘀嘀嘀嘀动物叫声:× ×▏×× × ‖喵喵喵喵喵炒菜声:× × ▏× ×‖滋滋滋滋………(1)探索劳动中的声音唰唰的扫地声:× —▏× —‖唰—唰—叮叮的修补声:× ×▏× ×‖叮叮叮叮搓袜子的声音:×× ×▏×× ×‖……嚓嚓嚓嚓嚓嚓(2)探索自然界的声音风声:× —▏× —‖呼—呼—雨声:×××× ××××▏×××× ×××× ‖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 ×▏× ×‖滴答滴答雷声:×ו▏×ו‖轰隆轰隆一、展现语言,感受节奏在教学中,以往的节奏读“哒”,低年级学生学起来不仅感觉很生硬,无法理解,而且没有兴趣,更谈不上发挥学生自主的主观能动性,情感的激发与能力的培养了。
小学音乐教研课题_节奏(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具有重要作用。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音乐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环节。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节奏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手段单一,导致学生节奏感不强,影响了音乐教学效果。
因此,开展小学音乐课堂节奏教学策略研究,对于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高教师节奏教学能力:通过研究,使教师掌握科学的节奏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对节奏教学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培养学生节奏感:通过有效的节奏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 促进音乐教学发展:研究节奏教学策略,有助于丰富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推动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音乐教学整体发展。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小学音乐课堂节奏教学现状分析通过对小学音乐课堂节奏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当前节奏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学生的需求,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2. 节奏教学理论及方法研究梳理国内外关于节奏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实际,总结出适合我国小学音乐课堂的节奏教学策略。
3. 节奏教学实践研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运用节奏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 节奏教学评价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节奏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节奏教学理论和方法。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音乐课堂节奏教学的现状。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节奏教学策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4. 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节奏教学策略,观察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节奏教学策略,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参考。
趣味节奏的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音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节奏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
在音乐教育中,节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
然而,传统的节奏教学往往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探讨一种趣味节奏教学实践,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节奏,提高音乐素养。
二、趣味节奏教学实践方法1. 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过程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节奏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节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节奏。
(1)节奏猜猜乐:教师播放一段节奏,学生根据听到的节奏进行模仿,最快模仿正确的学生获胜。
(2)节奏接力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接力,每个成员需按照教师指定的节奏进行拍打,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
2. 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的方法。
在节奏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与节奏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节奏。
(1)动物模仿:教师选取一些动物的声音,让学生根据动物的声音模仿相应的节奏。
(2)生活场景:教师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根据场景中的动作模仿相应的节奏。
3. 节奏创作节奏创作是一种让学生发挥创意,创作自己节奏的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节奏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节奏接龙:教师给出一个节奏,学生根据这个节奏进行创作,创作出新的节奏。
(2)节奏拼图:教师给出若干个节奏片段,让学生将这些片段进行组合,创作出完整的节奏。
4. 节奏表演节奏表演是一种让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节奏表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1)节奏舞蹈:让学生根据所学节奏进行舞蹈表演。
(2)节奏朗诵:让学生根据所学节奏进行朗诵表演。
三、趣味节奏教学实践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小学五年级音乐课上,教师进行节奏教学。
2. 教学过程(1)游戏化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节奏猜猜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节奏。
(2)情景教学:教师创设“动物模仿”情境,让学生根据动物的声音模仿相应的节奏。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的训练方法探讨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的训练方法探讨摘要:音乐是小学教学体系核心构成因素,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音乐学习不但可以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还可促使其形成音乐节奏感,为此教师应对以往教学模式和理念实施创新,借此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本文将从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积极构建高效课堂,进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方法前言:节奏训练属于小学音乐教学重点部分,也是基础要素,小学阶段学生对音乐了解较为浅显,其对节奏认识还保持在“规律性声音”阶段,这时教师对其进行节奏训练,可促使学生充分掌握节奏感,有利于培养其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并激发其音乐学习热情,让学生全身心融入其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形成良好审美能力,逐渐热爱上这门课程。
一、借助创造性节奏训练,引导学生创新创作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有意识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而小学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美育的重要渠道,其中音乐学习和欣赏是强化学生音乐素养的基本内容,也是锻炼学生乐感和节奏感的关键因素,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学以致用,把音乐节奏学习融入到实践活动中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强化及巩固学生节奏和乐感。
这就需要教师实施乐感训练期间,引导学生通过节奏展开音乐创作,灵活利用现有乐器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物,使其充分展现出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以此为基础实施音乐节奏创新创作,促使其对音乐节奏形成深层次体会,进而提高整个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强化学生音乐节奏感的目的。
以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二课“少年的歌”中《我是少年阿凡提》为例,对这首歌曲实施教学期间,教师可先借助口技教学形式,模拟“小毛驴”脚步声,接着围绕基本脚步声展开节奏切分,通过从轻到重再到轻的声音变化,形象呈现出“小毛驴”缓慢走进随后越来越远的画面,促使学生切实领悟到切分音运用价值。
当学生对其形成一定理解及掌握后,教师可鼓励其通过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乐器、打响指及击掌等方式,利用切分音展开节奏创作,为歌曲搭配自身独有节奏,在此期间不但可使其对切分音形成深刻认识,还可提高学生音乐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1]。
对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探究
对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探究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教学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因为节奏是音乐的灵魂,也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节奏教学,引导学生正确感受音乐的节奏,是每位音乐教师都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本文将从节奏教学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等方面对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教学进行探究。
一、节奏教学的重要性节奏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它是音乐中时间的组织和表现。
在音乐中,节奏往往决定了音乐的整体形式和表现力。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通过节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节奏教学是每位音乐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节奏教学方法,供教师们参考。
1. 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学习节奏的方法。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击打乐器、拍打节奏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不同的节奏,从而理解节奏的含义和作用。
在体验式教学法中,学生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理解和掌握节奏的,这样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节奏的要领。
2. 唱歌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游戏来学习节奏的方法。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节奏相关的游戏,并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和理解节奏。
通过游戏式教学法,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节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案例分析下面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进行节奏教学。
案例:小学三年级儿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基础的拍子、节拍概念,掌握简单的节奏元素。
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比如《小星星》,然后通过击鼓的方式教授学生如何数拍子、击拍子。
教师还可以结合手拍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和掌握简单的节奏元素。
教学活动:通过歌曲和击鼓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听的音乐中,感受和理解基本的拍子和节拍概念。
通过手拍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掌握简单的节奏元素。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节奏,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则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生命。
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却可以单独存在,一切音乐情绪都是以一定的节奏运动来体现的。
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多样的节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接受,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现能力,使音乐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学生未来的音乐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二.小学音乐研究现状分析:节奏教学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他在音乐教学方面有两大独创:1、声势活动,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音,如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
感受音乐的织体美、和谐美。
2、歌朗读是他第二独创,这种方法最接近儿童的天性。
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是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的,它一切从儿童出发,让儿童自己动手,完全打破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这种教学法生动有趣,发挥了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使儿童在音乐上得到全面的发展,规划方案《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
从节奏教学入手,会更加有利于我们的音乐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去感悟音乐,创造音乐,唤醒孩子们与生俱来的音乐本能,从而潜移默化陶冶情操。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意学生的实际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创造,在自己的空间里合作、学习。
小学音乐第三年级音乐节奏教学解析
小学音乐第三年级音乐节奏教学解析在小学教育中,音乐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一环。
作为基础课程的一部分,音乐节奏教学在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小学音乐第三年级音乐节奏教学进行详细解析,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首先,在音乐节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节奏感是指学生对音乐节拍和韵律的感觉和把握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如跳绳、拍手、敲击乐器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并能够准确地把握节拍。
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记忆和听觉训练。
学生在学习音乐节奏时,需要通过听觉训练来巩固节奏记忆。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节奏乐曲,让学生通过听音乐并模仿打击乐器的方式进行练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节奏记忆的游戏,比如模仿教师的节奏打拍,学生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节奏记忆的能力。
另外,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表达能力。
节奏表达是指学生能够通过乐器演奏或身体动作来表达出音乐的节奏感。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演奏打击乐器或做出一些特定的动作来表达出音乐的节奏感。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最后,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音乐节奏教学中,学生常常需要通过合作演奏来完成一段乐曲或表演。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团队合作意识,通过互相配合和合作来实现音乐的节奏。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奏或合唱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第三年级音乐节奏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节奏记忆和听觉训练,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音乐的节奏,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小学音乐课堂开展节奏教学的问题和对策
小学音乐课堂开展节奏教学的问题和对策1. 问题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节奏教学时存在以下问题:1.1 落后的教材有些小学音乐教材的节奏内容相对较为简单,难度过低,未能全面地覆盖小学生的学习需要,未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1.2 缺乏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多元化、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孩子们的兴趣与学习热情。
比如唱跳结合、表演、游戏及互动等方法都可以加深孩子们对节奏的理解。
1.3 差异化教学难度由于班级学生的年龄、学习背景及个体差异较大,老师在进行节奏教学时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容易出现教学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情况,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1.4 兴趣维持难度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学生兴趣难以持久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很多重复性较高的节奏题材,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出现厌烦情况。
2. 对策为了解决小学音乐课堂开展节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2.1 确认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进行节奏教学之前,老师应对学生的年龄、学习背景、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查和了解,以便能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内容和难度。
2.2 适当升级教材难度对于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修改,增加一些适合学生掌握的难度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对节奏的理解和掌握。
2.3 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多元化、富有趣味性的授课方法,如唱跳结合、表演、游戏及互动等方式。
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加孩子们对节奏教学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2.4 实施个性化教学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化难题,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实施分层次、分难度的教学方法。
如通过分组、小组讨论、小组比赛等方法,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
2.5 增强教学趣味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学场景或道具、配合音乐教学来营造气氛。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和骨架,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感,如唱歌、跳舞、乐器等都是如此。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训练是十分必要,也是必须训练的基本内容。
但是许多低年级学生欠缺音乐节奏感,无论是唱歌还是律动都没有准确的节奏感与韵律感,更不能准确操作简单的打击乐。
因此,有必要对此类问题的学习活动进行研究,以此来提高低段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其音乐节奏感。
二、课题的界定节奏感:是指具有敏锐、敏捷的感受、领会和能正确表达音乐作品的音值相互关系的能力。
音乐节奏感:指表演者能根据音乐节拍速度的要求,表现节奏速度的稳定感和随节奏变化表现的灵敏性和适应性,并能自然地表现节拍重音与非重音的强弱感。
三、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拓展与延伸训练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方法与途径,多方位开发学生的音乐智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研究内容(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及掌握音乐节奏的现状的调查研究。
1.小学低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现状调查。
2.低段小学生掌握音乐节奏的程度的调查。
(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低段学生音乐节奏感的研究。
1.探索生活节奏,融入音乐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节奏。
2.运用柯达伊节奏教学法培养学生感受和表现节奏的速度和力度的研究。
3.借助民间与自制打击乐器并创编简单节奏进行节奏训练来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研究。
(3)课外培养低年级学生音乐节奏感的研究。
1.利用媒体资源有规律地播放节奏感较强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研究。
2.成立艺术团,组建少儿合唱团、韵律操队、主持人班等课外活动团队并进行常规训练来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从而提高学生音乐能力的研究。
3.积极开展主题性、竞技性、趣味性、服务性等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培养低水平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展示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中的趣味性策略
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中的趣味性策略摘要:新课标改革下,小学音乐课程更好的推动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不管是情操上的培养还是文化科目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不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小学音乐课堂趣味性教学的意义,随后从多个方面分析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中的趣味性导入策略,以此来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唱歌;教学;趣味性;意义引言:音乐课堂作为各种学科里不能忽视的一部分,对于青少年的未来成长和审美方向有着非常主要的地位,老师只能把趣味性课堂、当代教学和校园活动融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良好的推动音乐教学改革的开展。
因此,将小学音乐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是以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的意义和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中的趣味性策略探讨为主。
一、小学音乐课堂趣味性教学的意义(一)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兴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趣味性的音乐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
音乐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律动感,好听的音乐往往会使人心情变得很愉悦,这种节奏律动感和会使得学生变更加活泼,更加乐意去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1]。
音乐老师通过激发学生课堂想象力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歌曲的歌词内容进行想象,鼓励学生充分的发散自己的思维,把歌词进行编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编制歌词的过程中对歌曲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进一步加深,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歌曲的效率。
(二)开发学生音乐灵感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激活小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灵感体验。
趣味性的音乐教学方式利于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开阔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学低年级节奏游戏教学初探
小学低年级节奏游戏教学初探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低年级节奏游戏教学是一种在教育实践中逐渐被引入和重视的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在教学中引入节奏游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而小学低年级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
对小学低年级节奏游戏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目的小学低年级节奏游戏教学初探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利用节奏游戏这一教学方法,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提高音乐节奏感、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他们在音乐学习中的互动与参与。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低年级节奏游戏的教学特点以及教学方法,旨在为教师提供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低年级节奏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节奏游戏这一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欲望。
通过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法,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通过对小学低年级节奏游戏教学的研究,旨在为音乐教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启示和帮助,促进音乐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小学低年级节奏游戏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探究小学低年级节奏游戏的教学方法和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和培养音乐素养。
音乐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节奏游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小学低年级节奏游戏教学的研究还能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节奏游戏则是一种更加活跃、生动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习过程更加愉快和有效。
研究小学低年级节奏游戏的特点和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小学低年级节奏游戏教学的研究对于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趣味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趣味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摘要:音乐属于一门情感性兼具趣味性的学科,且在培养学生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方面具备极高价值。
在以往教学实践中,教师以及大多数学生家长均将重心放在学生语文等主科学习中,对副科学习重视度不足。
而近些年,受素质教育等影响,学校以及学生家长对副科教学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本文以小学音乐教学作为切入点,分析现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趣味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趣味性;小学;音乐教学前言:音乐教育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乎国家人才素质化培养计划,同时其也为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教学任务。
对于教学音乐教师而言,其肩负帮传授学生优秀音乐文化,帮助学生熟悉、掌握音乐演唱技巧、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任,而若想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保证课堂教学质效,提升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热情。
一、小学音乐教学现状(一)师生重视程度不足在小学教学中,其重心依然在数学、语文等科目上,因音乐学科不在学生升学考试范围内,从而使得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对该科教学重视度不足。
而教师对音乐教学的态度,会对学生学习态度产生直接影响,致使音乐教学变得乏味、无趣,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除此之外,学生数学、语文等主科的学习为学生带来沉重的压力,此情形使得音乐课逐渐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娱乐课”,学生在课上闲聊、东张西望,认为该门学科学习不重要,不认真对待。
在此种教学背景下,学生接收的内容逐渐变得肤浅,难以为其留下深刻印象。
(二)教学过程欠缺人文性音乐属于一门人文气息浓郁的学科,但当下诸多教师并未认识到该点,在教学实践中,仅是依据预设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对学科人文性并不重视,欠缺相关表达,此种情形使得学生学习质效欠佳,综合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且在日常学习中,学生仅可经由歌唱等形式对音乐学科本质加以了解,很难对学科蕴藏的人文性予以领会。
虽然部分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人文内涵加以强调,但因学生年龄尚小,其认知能力有所欠缺,从而使得教师教学效果欠佳。
论“趣味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论 趣味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何嘉豪摘㊀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ꎬ小学音乐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培养ꎬ趣味性教学符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ꎮ本文对小学音乐的教学现状进行了阐述ꎬ并对趣味性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运用方式进行了分析ꎬ希望对小学音乐的教学有所帮助ꎮ关键词:小学音乐ꎻ课堂教学ꎻ趣味性一㊁引言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㊁享受音乐ꎬ进而使学生自身的音乐方面的才能得到提升和发展ꎮ因此ꎬ在进行小学音乐的教学活动中ꎬ可以通过趣味性教学的方式ꎬ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ꎬ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在音乐课堂上得到提升ꎮ二㊁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难以使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ꎬ从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来看ꎮ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㊁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学科ꎬ没有被列入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中ꎮ现阶段ꎬ很多学校的教育方式仍旧处于传统的 应试教育 的模式中ꎬ因此ꎬ学校对于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ꎬ学生也忽视了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ꎬ学校㊁家长以及学生对于音乐课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ꎮ此外ꎬ很多学校对于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重视程度较低ꎬ有些学校的音乐课甚至被所谓的 正课 占用ꎮ基于种种原因ꎬ要实现新课标对小学音乐教育设定的教学目标仍存在较大的困难ꎮ第二ꎬ从教学的内容来看ꎮ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中ꎬ很多教师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ꎬ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ꎬ枯燥㊁单一的理论知识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ꎬ甚至使学生失去了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ꎬ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不利ꎮ第三ꎬ从教师的教学方式来看ꎮ音乐课程是艺术和情感相融合的课程ꎬ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需要融入自己的情感ꎮ但是ꎬ教师在课堂上并不重视对学生情感的调动ꎬ只是简单地将教材上的内容照搬过来ꎬ教给学生ꎬ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较低ꎮ三㊁ 趣味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一)趣味性导入小学生仍旧处于一个对世界的探索阶段ꎬ因此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ꎬ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课堂设计ꎮ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之前ꎬ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具有趣味性的课堂导入ꎬ使学生能够以轻松的方式对课堂所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ꎬ进而顺利地进入到对新课程的学习当中ꎮ例如:在学习«小小的船»一课时ꎬ老师可以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之前ꎬ设计一个具有趣味性的课堂导入环节 在«小小的船»这首歌中ꎬ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ꎬ将夜空中弯弯的月亮比喻成小船ꎬ想象自己坐在 月亮船 中看星星的美好画面ꎮ在课程开始前ꎬ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ꎬ我们可以在夜晚的天空中看到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ꎬ教师再将答案引入到教学的内容当中 再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你们心目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根据学生的描述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小作者坐在小小的月亮船里看闪闪的星星ꎬ蓝蓝的天 ꎮ教师也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ꎬ在屏幕上展示出夜空中弯弯的月亮的图片ꎬ让学生的脑海中更加清晰地浮现出 月亮船 的形象ꎬ使课堂教学更有情境感ꎬ让学生能更好地融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中ꎮ通过这样轻松的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导入ꎬ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中ꎬ使课堂的氛围能够得到保证ꎬ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ꎮ(二)趣味性互动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ꎬ教师要充分利用韵律节奏来加深学生对所学歌曲的理解ꎬ进而更好地体会和表达曲目中所要表达的情感ꎮ为此ꎬ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ꎮ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通过用手打击的方式ꎬ使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ꎬ但是这种单一的方式ꎬ难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ꎬ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参与感ꎬ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ꎬ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ꎬ难以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ꎮ对此ꎬ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互动的方式ꎬ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ꎬ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在音乐的伴随下作出相应的有韵律感㊁有节奏感的肢体动作ꎬ让学生将音乐要表达的情感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ꎬ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ꎮ通过这样的互动训练可以使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以及表达能力得到提升ꎮ在进行韵律活动的教学过程中ꎬ教师需要注意对教学难度以及教学节奏的把控ꎬ按照由易到难ꎬ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ꎬ防止因为初期教学的难度较大ꎬ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ꎮ(三)趣味性引导在唱歌时需要融入自己的情感ꎬ因此ꎬ在进行唱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趣味性的引导ꎬ根据不同的歌词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活动ꎬ使学生感受到不同歌词发音的区别ꎻ教师也可以根据歌曲中描述的样式ꎬ进行场景的还原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ꎬ让其通过实际的体验ꎬ感受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ꎬ从而调动起自己的情绪ꎬ对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进行一个更好的表达ꎮ通过这种方式ꎬ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ꎬ对他们唱歌的方法和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ꎬ进而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提升ꎬ实现其个性化的发展ꎮ四㊁结论小学音乐课程的开设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艺术素养ꎬ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ꎮ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ꎬ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ꎬ从而更加高效地实现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ꎮ参考文献:[1]刘爱红. 趣味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ꎬ2018(29):12+18.[2]于亚平.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中的趣味性策略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ꎬ2018(5):54-55.作者简介:何嘉豪ꎬ江苏省昆山市ꎬ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ꎮ642。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节奏教学探究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节奏教学探究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进步,地区城市人口规模随之日益增长,与之相对的,国家对小学音乐教育方面愈发重视。
在小学音乐教学期间,教师可利用节奏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学习音乐变得更加简单愉悦,从而使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节奏教学引言: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发展,节奏教学成为了教师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最佳切入点,在音乐课堂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节奏也是音乐的灵魂与生命。
节奏教学的有效应用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使其快速理解与掌握所学曲目的相关知识,从而为学生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扎实基础,促进学生艺术品质与审美能力的提高。
1.节奏教学的意义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采用节奏教学的小学音乐课堂更能够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拓展自身的思维观念,也能够在音乐节奏的展示中使学生欣赏音律以及节奏的美感。
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大多索然无味,使学生失去对音乐课程学习与探索的热情,限制其音乐能力的提高,也极大的阻碍了学生艺术情操与音乐水平的提升。
为此,教师需明确小学音乐课程中节奏教学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音乐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的培养,利用节奏教学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音乐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音乐的节拍,从而更好的融入进课堂教学中,增加音乐课程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以及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合理的节奏教学向学生展现出一个无拘无束的音乐世界,增加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爱好,使其在自身欲望的驱使下更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音乐能力,在不知不觉的熏陶中去切实体会到音律与节奏的美感。
教师可利用集体歌唱、跳舞以及音乐游戏的方式让传统教学模式下沉闷无趣的小学音乐课堂通过节奏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使学生在节奏教学中享受音乐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与音乐水平,促进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方向。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培养的方法探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培养的方法探究1前言培养学生节奏感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点,对学生节奏感进行培养可以更加全面的提升小学生的素质。
通过对小学生音乐节奏感发展特点观察,探索节奏感培养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寻找、利用课堂小游戏、乐器演奏、身体律动等方法,增强节奏训练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
2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培养的重要性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离不开节奏就好像鱼儿离不开水,因此对节奏进行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节奏的训练,提升各项能力,促使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的魅力。
节奏感是对乐曲节奏的感知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节奏的掌握更好的判断、感知音乐作品的情感以及强弱转换。
节奏感的培养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从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节奏感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学生节奏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的音乐学习,拥有好的节奏感才能把握音乐的旋律,感受音乐的情绪,进而更进深入地了解音乐,通过节奏感的培养可以使课堂具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音乐学习的兴趣之后,才能更好的学习音乐。
所以在小学教学初始阶段要重视节奏感的培养,让学生在未来的音乐学习中掌握知识,收获快乐。
因此节奏感的培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
2.1节奏感培养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现在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学生听音乐,老师逐句教唱,学生往往都是被动地接受,导致音乐学习兴趣慢慢减退,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是一大难题。
小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启蒙阶段,因此要在小学的音乐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未来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实践来看,节奏感的培养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节奏感的培养都是通过游戏、创编、身体律动或是乐器演奏等形式进行的,可以让小学生全身心参与到音乐表现中来,从而使学生在“玩”中掌握音乐的节奏,体验音乐,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3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培养的方法与策略世界著名的三大音乐教学法中提到了很多关于节奏训练的方法,其中奥尔夫教学法提倡一切从儿童出发,学生通过实践,主动学习音乐。
小学低年级段音乐课节奏的训练与教学研究
小学低年级段音乐课节奏的训练与教学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节奏在音乐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小学低年级段是音乐教学的起步阶段,如何有效地进行节奏训练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往往被边缘化,很多教师更倾向于注重音高和音准的训练,而忽视了节奏的重要性。
节奏不仅是音乐的灵魂,也是音乐表达力的基础。
一个学生如果缺乏对节奏的掌握,将会影响其整体音乐素养的培养。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低年级段音乐课节奏训练的重要性,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节奏训练方法。
通过实践案例和教学经验的总结,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对节奏训练的兴趣,评估节奏训练的效果,进一步总结节奏训练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音乐课节奏训练的发展方向。
【2000字】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低年级段音乐课节奏训练的方法和策略,旨在通过系统地分析和总结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为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开展节奏训练提供参考和指导。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深入探讨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节奏的认知特点,了解其节奏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便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节奏训练课程。
2. 探讨不同的节奏训练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段的适用性和效果,找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最佳教学方式。
3. 分析和总结音乐课节奏训练的实践案例,探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4. 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对节奏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有效的激发策略和方法。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本研究旨在促进小学低年级段音乐课节奏训练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对节奏的认知和理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研究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小学低年级段音乐课节奏的训练与教学研究中,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小学低年级段音乐课节奏训练与教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音乐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助于制定更科学、更系统的音乐教学方案,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究一、引言节奏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音乐的灵魂和骨架。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节奏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奏乐器、唱歌,并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并没有很好地重视节奏训练,甚至存在一些问题,如节奏训练内容不够丰富多样,教学方式单一等。
本文将对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进行探究,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提出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节奏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学生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节奏感,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并且在演奏或表演过程中更加流畅和准确。
通过节奏训练,学生能够感知音乐中的脉搏和动感,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 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节奏训练需要学生不断地运动和表达,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协调和动作感知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良好的节奏感是学生学习乐器和歌唱的基础,只有在节奏感扎实的基础上,学生演奏的音乐才能够更加准确、流畅。
节奏训练对于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1. 节奏训练内容不够丰富多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一些老师可能只是简单地教授学生的基础节奏,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
这样的内容不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在节奏训练中的进步。
2. 教学方式单一一些教师在节奏训练中往往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如让学生听老师击打乐器,模仿老师的节奏等。
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
3. 缺乏专业的指导和辅助工具一些小学教师可能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培训,对于节奏训练并没有很好的把握。
对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探究
对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探究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作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小学音乐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节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难点所在。
音乐学习需要较强的节奏感,节奏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成效,基于此,本文对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展开了探究,旨在提升节奏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节奏教学前言: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类学科,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
节奏是音乐的核心要素,是音乐的基础和骨骼。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展开节奏训练的黄金时期。
节奏感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音乐兴趣,提升他们的音乐表现力,是培养乐感的必要条件。
但是,以往的节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学生发展的需求,经过实践探索,笔者发现了以下几种小学生较为喜欢的节奏教学方式。
立足音乐兴趣开展节奏教学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机,是提升音乐节奏教学成效的前提[1]。
节奏感的培养并不能一蹴而就,是需要长时间反复训练的过程。
在以往的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教师未能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枯燥单一的节奏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乏味,甚至使他们对节奏训练产生了厌烦情绪。
因此,要是提高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成效,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师首先就需要为节奏教学增添趣味性,以此来激发他们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其音乐素养。
例如,在节奏教学中,教师不要一上来就开展节奏训练,而应该冼在课前了解小学生都喜欢哪类的流行歌曲,并筛选其中节奏感较强的典目播放给学生,以此来吸引他们,逐渐培养其学习节奏的兴趣。
二、借助肢体动作开展节奏教学借助肢体动作开展节奏教学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2]。
肢体动作与节奏的结合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能够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音乐的节奏。
小学生活泼好动,身体节拍的使用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训练其身体与音乐节奏的协调能力,同时,在简单的身体律动中还能够培养学生对欣赏美的能力以及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课趣味性节奏教学的探究
摘要节奏是音乐生命的源泉,一切的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的学习。
节奏的学习,是音乐课堂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通过新的教学方法,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节奏学习法 ,让学生达到在敲击中学习节奏,感受节奏。
在敲击活动中体会生活中音乐的美,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字音乐节奏趣味性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则是音乐的“骨架”。
节奏作为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原动力。
面对当前教育现状,如何有效加强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感知力、表现力、创作力尤为重要。
小学的音乐课堂绝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它蕴含着比知识传授更为复杂和艰巨的素质培养。
因此,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渗透节奏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好动、好玩、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我认为在音乐课堂中,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听觉入手、语言训练、肢体参与、思维培养,在音乐课堂里感知、学习、表现、创编节奏。
做到在音乐课堂里渗透节奏的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一、听觉入手,感知节奏
音乐是一门聆听的艺术,而听觉的艺术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
我们生活在充满各种奇妙音乐的有声世界里。
节奏的概念是抽象的,但学生学习的感知却是敏感的。
只要从听觉入手,细心去发
现,就能寻找节奏、挖掘节奏。
在生活及课堂教学中,我主张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寻找大自然及生活中各种各样、不同音响的声音。
如风吹落叶时发出的“沙沙”响声;刮风时“呼呼—”的风声;不同人走路时发出的不同响声;如“咚咚咚”(皮鞋)或“咔咔咔”(高跟鞋)的节奏声;水龙头的“滴答”声,小溪流“哗啦啦”的声音;小猫“喵喵喵”,小狗“汪汪汪”,小鸡“叽叽叽”等动物的叫声。
在这些学生喜欢而熟悉的自然界、生活中的声音,通过引导学生聆听、发现,不仅能给学生自然的感受与体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倾听中,将这些有快、有慢、有缓、有急的声音转化为音乐节奏,让学生在听觉体验中,感知节奏,进而对节奏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语言训练,学习节奏
语言的本身就会有丰富、生动的节奏。
音乐的节奏主要来源之一就是人类的语言。
学生生活在语言的环境中,通过熟悉的语言来掌握学习节奏显得简单。
音乐来源生活,节奏则是在人们生活中所提炼出来的。
说话是我们平时最熟悉的事,一句相同的话,因为语气不同、节奏不同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可以表现不同的意思,而且用平常的语言组合节奏,学生不仅很容易懂,而且语言的随意性、不规律性有助于学生练习多变的节奏。
在音乐教学中,我采用口语化、形象化的儿歌、故事等方式启发音乐节奏,让学生们在情趣盎然的心态中进入音乐王国,把丰富多彩的音响节奏融入形象化的音乐节奏中,直观明了,富有趣味性。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课堂兴趣,又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
如在认识区别四分音符、八分音
符、十六分音符所组成的各种节奏,掌握不同节奏型时,我根据生活中不同音箱特点,通过语言组织编写歌谣进行比较如:小雨,小雨,沙沙,沙沙(x x )流水,流水,哗啦啦,哗啦啦(xx x xx x )春雨,春雨,淅沥沥沥,淅沥沥沥(xxxx xxxx);公鸡,喔喔(x x),母鸡,咯咯哒,咯咯哒,(xxx xxx)小鸡,叽叽叽叽,叽叽叽叽(xxxx xxxx)。
通过语言训练方式,加强了节奏的学习。
在歌曲教学中,我们常把歌曲中主要节奏型的学习提前。
教师给出节奏型,让学生动脑按节奏说话,通过语言进行选择节奏学习,。
如在教学《大家来劳动》一课时,我给学生 xx x xx x 的简单节奏,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劳动场景。
学生创编了“水龙头,开起来,哗啦啦,哗啦啦;木地板,拖起来,刷刷刷,刷刷刷;小玻璃,擦起来,呼呼哈,呼呼哈……”既通过语言学习了节奏,又培养了孩子们语言创造的能力。
三、肢体参与,表现节奏
音乐是充满灵性、极富情感化的。
身体的动作是感受音乐节奏的生理基础,,它对学生节奏的学习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当我看到学生们在聆听音乐时,情不自禁、小心翼翼在下面摆弄的小手、小脚,我就像看到他们的每个细胞、每根神经都张开了,都沉浸在音乐中。
我想,我应该解放学生们的身体,让他们把小心翼翼的情不自禁变为大胆、自由的表现,让音乐肢体与音乐节奏学习充分融合,使身心达到和谐的发展。
比如在上《两只小象》一课时,当音乐响起时,视频播放着小象可爱的形象时,学生们听着音乐,不由自主
地弓起背做小象、捏着鼻子,挥动自己的手当鼻子,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心的相互勾“鼻子”,开心的握握手。
巧妙的让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中通过形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奏。
而音乐是通过靠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表现手段来表现的。
要让学生感受这些表达手段所表达的内容,单靠听觉及语言是难以完成的。
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有动作的参与,让学生观察人本身的许多动作中包
含的强烈节奏,感受形体动作能表现节奏。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听音乐模仿自己喜爱的动物的动作,来表现相应的节奏;选择切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容,让他们自己配上优美简单的动作来感受音乐,表现节奏。
例如,我在上《粉刷匠》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选择粉刷、油漆等动作,配合肢体动作进行教学。
此外,我在平时教学中还通过拍手﹑跺脚﹑弹舌头﹑捻手指﹑叩牙齿让学生通过肢体来感受节奏以及音响效果。
在学生眼里,自己的肢体不仅能支配自己,而且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他们乐于在肢体活动中参与节奏学习。
因此,我鼓励学生大胆用动作来传递对音乐的感受和对杰作的学习。
如在欣赏《采茶舞曲》时,学生们用富有节奏感的动作来表现采茶劳动的情景,动作加上音乐,便产生浓郁的艺术形象,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学会了劳动的节奏。
在欣赏《小象》一课时,学生们用动作表示形态不一的小象动作,既传达内心的愉悦,又在肢体动作中学习了x. x xo的节奏,为歌曲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四﹑培养创新,创编节奏
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过:“我的教育思想中有这样一个想法:尽量使学生能自行设计他们的音乐和动作伴奏,哪怕比较简陋。
”编创音乐,听起来似乎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但事实并不难,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节奏的学习,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去确定可探索的音乐目标,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们联想,鼓励他们大胆
的创造,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演奏和创编节奏的乐趣和信心。
在培养创新、创编节奏上,我利用乐器等对学生节奏的学习。
如在欣赏《鸭子拌嘴》一课时,我通过让学生聆听音乐,利用多媒体展示认识乐器音色及特点,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通过提供的打
击乐器,如响板﹑沙球﹑铃鼓、拨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设故事情节,通过不同的节奏型﹑不同的打击乐器音色来表现不同的故事场景。
例如我用响板敲击x x︱x x︱的节奏,表示鸭子从远处一摇一晃走来时的可爱形象;用响板、沙球交替敲击x xx ︱x xx ︱的节奏,表示鸭子拌嘴时,你一句我一句争吵的开始;用铃鼓、沙球、响板,同时敲击xxxx xxxx︱xxxx xxxx︱表现鸭子你争我吵、激烈热闹、高潮迭起的情景。
这样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节奏的创造力及实践能力奠定了新的认知途径。
总之, 音乐是声音与情感艺术。
在深入进行教学领域改革的今天,我们更要重视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及节奏的学习,采用灵活多样、趣味实足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参考文献:
[1]《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
[2]《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
[3]《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社
[4]《音乐课程学段目标—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