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与评价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水土保持考试重点复习内容

水土保持考试重点复习内容

绪论1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

2 水土保持学研究的内容:(1)各种水土流失的形式、分布和危害(2)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措施(3)水土流失与水土资源调查和评价的方法(4)水土保持效益(5)面源污染的控制3 水土流失危害:(1)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2)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3)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剧了干旱的发展(4)生态恶化,加剧贫困程度4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危害:造成可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生产和生存条件恶化,旱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农田、牧场、城镇、村庄、交通线路和水利设施等受到严重威胁。

5 水土保持的特点及其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律1 加速侵蚀:人类活动逐渐破坏了陆地表面的自然状态,加快和扩大了某些自然因素的作用,引起地表土壤破坏和移动,使土壤侵蚀速率大于土壤形成速率,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理化性质恶化,甚至使土壤遭到严重破坏。

2 溅蚀: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雨滴击溅侵蚀)3 沙砾化面蚀:在土石山区的农地上,由于风化形成的土壤,其土层薄,土壤中所含粗骨物质较多,在分散的地表径流作用下,土壤中的细粒、黏粒及腐殖质被冲走,沙砾等粗骨物质残留在地表,经耕作后又与底土相混合,耕作困难,最终导致弃耕,这种侵蚀过程成为沙砾化面蚀。

4 鳞片状面蚀:在非农耕地的坡面上,由于不合理的樵采或放牧,使植被情况恶化,植被种类减少,生长不良,覆盖度趋于稀疏,以至使得有植被覆盖处和无植被覆盖处受径流冲刷的情形不同,形成了鱼鳞状的侵蚀形态。

5侵蚀沟:由沟蚀形成的沟壑称为侵蚀沟。

6 沟壑密度:单位面积上侵蚀沟总长度,单位以km/km2计。

7 平衡剖面:8 侵蚀基准面:在沟口与河流交汇处,是侵蚀沟的侵蚀基准,通过侵蚀基准所作的水平面,即为侵蚀基准面,也是侵蚀沟下切的极限。

水土保持学复习资料

水土保持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水土保持学:是研究水土流失原因和过程,以及运用综合性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从而保障生产发展的一门新的自然科学。

水土保持措施: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在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农业措施的总称。

基坑:是指为进行建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

水土流失:是指某一地貌单元内的地表物质,在外营力作用下多发生的破坏、转移和沉积的全过程。

土壤侵蚀模数:是指一定时间地段内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侵蚀量。

亚稳平衡状态:沟的大小形状和比降能够适应它所输送的径流量时,侵蚀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雨滴中径 D50:又叫雨滴中数直径,指所有大于某一直径的雨滴的总体积等于小于该直径的雨滴总体积时的直径。

土壤流失方程: A=KSLRCP风蚀:只在强风作用下,土壤表层被吹蚀,使土壤肥力下降而在另一地区遭受风沙埋没的现象。

包括:剥蚀、搬运、分选、磨蚀。

其移动方式有滚动、跳动和悬移。

滑坡:指坡面上大量的土体母质碎屑岩石等沿一定的滑动面做整体下滑的现象。

崩塌:指在陡峭山坡上部稳定的岩体土体碎屑,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向下蹦落、翻转和滚落的现象。

风蚀荒漠化:亦称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地区,在脆弱的生态条件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质荒漠环境的退化过程。

以风为主要侵蚀营力造成的土壤退化的现象。

起始降雨强度:又称临界雨强,通常是指能够引起明显侵蚀的降雨强度。

水土保持规划: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制定的专业水利规划或按特定区域和特定时间段制定水土保持总体部署和实施安排。

复合农林技术:有称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指采用是当地栽培的多种土地经营与利用方式,在同一土地利用单元中,将木本植物与农作物或养殖等多种成分同时结合或交替生产,使土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得以可持续提高的一种土地利用系统。

水土保持监测复习题精品文档10页

水土保持监测复习题精品文档10页

1、水土保持监测的项目1、区域监测应包括以下项目:①不同侵蚀类型(风蚀、水蚀和冻融侵蚀)的面积和强度②重力侵蚀易发区,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进行典型监测③典型区水土流失危害监测④典型区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2、中小流域监测①不同侵蚀类型的面积、强度、流失量和潜在危险度②水土流失危害监测③水土保持措施数量、质量及效果监测④小流域监测增加项目:1)小流域特征值 2)气象 3)土地利用 4)主要灾害 5)水土流失及其防治 6)社会经济 7)改良土壤3.点雨量资料整理内容与方法(1)审核原始记录。

通常必须随测、随算、随整理、随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改正。

对自记雨量计的记录,要求分别检查时间误差和降水量误差是否超过规定,超过规定值需进行时间订正和降水订正。

(2)时间订正。

一日内时差超过5分钟,就需订正。

订正的方法是,以20时、8时观测注记的时间纸上记号为依据,算出记号与记录纸上相应时间的差值,用两记号间的小时数去除上边的差值(分钟),得出每小时差数,然后用累积分配方法订正于需要摘录的整点时间上。

(3)降水量订正。

当虹吸量(纸上算出量)大于记录量(收集量),且每虹吸一次平均差0.2mm ,或一日累计差值达2.0mm 时,应进行订正。

方法是将虹吸量及累积降水量之差,按虹吸次数分配到每次虹吸降水中即可。

(4)统计日降水量、月降水量。

量雨筒观测在8点观测完后,应记录在表中,对于自记仪器的观测,若出现记录笔在10mm 或10mm 以上呈水平线并有波动,大雨时记录笔不能复零现象,均以储水瓶收集降水量为准记录。

最后按月统计,标出其中最大雨量、最强雨量和降雨天数、次数,并装订成册。

(5)特征雨量资料摘抄。

水土流失受降雨强度影响极大,因而常要求摘录出一次降水过程中相同降雨强度时段的降雨量和历时,这就是特征雨量摘抄。

在已经订正的自记雨量计的记录纸上,先按照记录线的斜率一致性将一次降水过程分为若干段,使每相邻的雨时段斜率不一;然后算出每一时段的降水量,及由起止时间算出历时;将各时段降水量和分时段时间加总,与校正后的降水总量和历时比较,若误差不超过0.2mm 和5分钟,即可满足;若误差超过规定数,则分别按雨量和历时平差分配订正。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复习资料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复习资料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复习资料(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二章荒漠化概况第一节世界荒漠化概况三、非洲的荒漠化现状及其成因(一)非洲荒漠化现状非洲总面积的1/3是沙漠,仅撒哈拉沙漠面积就达777万km2,非洲的荒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4%。

(二)荒漠化的成因*水文环境差*非洲的地表水资源分布不一,地区差异很大*气候环境恶劣*土壤条件差*干旱*非洲的灌溉*非洲的土壤流失第二节中国荒漠化地区概况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分布于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河北、宁夏、陕西、山西、山东、辽宁、四川、云南、吉林、海南、河南、天津、北京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大部分或一部分,共涉及471个县(市、旗)。

一、荒漠化地区的气候●日照充足,热量资源较为丰富●气候干燥●冷热剧变●风大沙多,风能资源丰富第三节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一、人为活动*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过度放牧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陡坡垦耕是导致耕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樵采、乱挖中草药、毁林等则是直接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人类活动*不合理灌溉方式是造成耕地次生盐渍化的直接原因二、自然成因(一)地理环境因素中国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

(二)气候因素第四节中国土壤荒漠化类型、面积及分布一、风蚀荒漠化(一)风蚀荒漠化的面积及分布风蚀荒漠化面积万km2,其中分布在干旱地区的占总面积的%;半干旱地区的占%;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占%(二)风蚀荒漠化的程度风蚀荒漠化中,轻度占风蚀荒漠化面积的%;中度占%;重度占%。

风蚀荒漠化的程度分布规律充分显示出风蚀荒漠化的进程受气候、特别是受干湿程度的影响较大。

二、水蚀荒漠化(一)水蚀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及分布总面积为万k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

(二)水蚀荒漠化的程度在水蚀荒漠化土地中,轻、中、重度的面积分别为万km2、万km2和万km2 ,分别占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的%、%和%。

水土保持复习资料

水土保持复习资料

水土保持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水土保持学:研究山地、丘陵区、风沙危害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水土流失发展的过程,采取一定的综合措施来防治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障农业生产。

2.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

3.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4.土壤侵蚀: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5.水力侵蚀:是指在降雨雨滴击溅、地表径流冲刷和下渗水分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6.重力侵蚀:是一种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形式。

它是坡面表层土石物质及中浅层基岩,由于本身所受的重力作用(很多情况还受下渗水分、地下潜水或地下径流的影响),失去平衡,发生位移和堆积的现象。

7.风力侵蚀:指土壤颗粒或沙粒在气流冲击作用下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一系列过程,以及随风运动的沙粒在打击岩石表面过程中,使岩石碎屑剥离出现擦痕和蜂窝的现象。

8.沙漠化: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的影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以及在沙漠地区发生了沙漠环境条件的强化与扩张过程。

简言之,沙漠化也就是沙漠的形成和扩张过程9.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10.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指为达到保持水土,合理利用山区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危害而修筑的各种建筑物。

11.淤地坝:是指在沟道里为了拦泥、淤地所建的坝,坝内所淤成的土地称为坝地12.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是指在山地丘陵区以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良土壤、维持和提高土地生产潜力为主要目的的所进行的造林种草措施,也称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最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与评价复习资料

最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与评价复习资料

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水力侵蚀区危险度:以当前水蚀速率发展,有效土层完全被侵蚀所需要时间,即,土壤层承受的侵蚀年限。

2.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3.荒漠化:指由气候变异与人类活动等因素所引起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亚湿润干旱区的一种土地退化。

4.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5.可蚀性降雨:产生地表径流而引起土壤流失模数不小于1t/km2降雨量。

6.降雨侵蚀力:雨滴动能与雨强的乘积。

7.土壤抗冲性:是指土壤抵抗降雨径流对其机械破坏和推动下移的性能。

8.土壤抗蚀性:是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其分散和悬浮的能力。

9.土壤抗剪强度:指土壤对斜坡重力侵蚀的抵抗力的大小。

10.干燥度:最大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11.土壤可蚀性:标准小区上单位降雨侵蚀力引起的水土流失率。

12.标准小区:是指长20m、宽5m、坡度为5°或15°的坡面,经耕耙整理后,纵横项平整,至少撂荒1年,无植被覆盖的小区。

13.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灌彼此相接而遮蔽地面的情况。

14.植被盖度:是指林草地上林草植株冠层或叶面在地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占该林草标准地面积的比例。

15.植被覆盖度:是指林草冠层或叶面在地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比例。

16.植被作用系数:植被覆盖地表减缓水土流失的作用大小(C)。

17.侵蚀模数是指单位面积每年侵蚀泥沙的重量。

18.河流泥沙:是指组成河床和随水流动的矿物、岩石固体颗粒,主要来源于地表侵蚀。

19.含沙量:是指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

20.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导致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

21.侵蚀性降雨是指有可能造成侵蚀的降雨。

22.淤积法:它是通过量测大大小小的水库、塘、坝以及谷坊等拦蓄工程的拦淤量和集水区的调查,计算分析土壤侵蚀量的方法。

23.水土保持监测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为国家生态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水土保持学复习重点归纳

水土保持学复习重点归纳

⽔⼟保持学复习重点归纳第⼀章绪论1、⽔⼟流失:指在⽔⼒、重⼒、风⼒等外营⼒作⽤下,⽔⼟资源和⼟地⽣产⼒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地表层侵蚀和⽔的流失,亦称⽔⼟损失。

2、⼟壤侵蚀的形式:⾬滴溅蚀、⽚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洪侵蚀、泥⽯流侵蚀、滑坡。

3、⽔⼟流失危害:1、破坏⼟地资源,蚕⾷农⽥,威胁群众⽣存。

2、削弱地⼒,加剧⼲旱发展。

3、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4、泥沙淤积⽔库湖泊,降低其综合利⽤功能。

5、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

6、⽔⼟流失与贫困恶性循环,同步发展。

4、⽔⼟保持:是⼭丘区和风沙区⽔及⼟地两种⾃然资源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不是限于⼟地资源,⽔⼟保持不等同于⼟壤保持。

5、⽔⼟保持的作⽤:江河上游⽔⼟保持,即以⼩流域为单元的⽔⼟保持综合治理,包括调整⼟地利⽤结构、林草措施、⼯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以及监督管理措施。

⼭区⽔⼟保持⼩流域综合治理的作⽤:a 增加蓄⽔能⼒,提⾼⽔资源的有效利⽤;b 削洪补枯,提⾼降⽔资源的有效利⽤;c 降低⼲旱、半⼲旱地区河川径流量;d 控制⼟壤侵蚀,减少河流泥沙;e 改善⽔⽂环境,保护⽔质;f 促进区域(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6、⽔⼟保持三⼤措施:a 林草措施b ⼯程措施c 农业措施7、⽔⼟保持⼯程措施4⼤类:a ⼭坡防护⼯程b ⼭沟治理⼯程 c ⼭洪排导⼯程 d ⼩型蓄⽔⽤⽔⼯程。

8、⼭坡防护⼯程的作⽤:作⽤在于⽤改变地形的⽅法防⽌坡地⽔⼟流失,将⾬⽔及雪⽔就地栏蓄,使其渗⼊农地、草地或林地,减少或防⽌形成坡⾯径流,增加农作物,牧草以及林⽊可利⽤的⼟壤⽔分。

9、⼭坡防治⼯程:梯⽥、拦⽔沟埂、⽔平沟、⽔平阶、⽔簸箕、鱼鳞坑、⼭坡截留沟、⽔窖、蓄⽔池、挡⼟墙。

10、⼭沟治理⼯程的作⽤:在于防⽌沟头前进、沟床下切、沟岸扩张,减缓沟床纵坡、调节⼭洪洪峰流量,减少⼭洪或泥⽯流的固体物质含量,使⼭洪安全地排泄,对沟⼝冲积圆锥不造成灾害。

(沟头防护⼯程、⾕坊⼯程、拦砂坝、淤地坝、沟道护岸⼯程)11、⼩型蓄⽔⽤⽔⼯程的作⽤:在于将坡地径流及地上潜流拦蓄起来,减少⽔⼟流失危害,灌溉农⽥,提⾼作物产量。

水土保持工程学复习材料

水土保持工程学复习材料

水土保持工程学复习材料1.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影响-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雨水冲刷和河流侵蚀的作用下流失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包括陡坡耕地、过度放牧、滥伐滥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

-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包括水质污染、水库淤积、土地贫瘠、河道淤塞等问题。

2.水土保持措施-植物措施:通过植被的种植和保护,增加土壤的抗冲蚀能力。

常见的措施包括植树造林、草坪建设、灌木种植等。

-工程措施:通过修建防护设施和退水坝等工程措施,改善地表水流状况,减少冲蚀和侵蚀。

例如,修建沟槽、坝体等。

-农艺措施:通过调整耕作方式、保持合理的农业经营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例如,梯田耕作、轮作休耕等。

3.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与规划-基础数据收集与分析:包括地形测量、水文数据、土壤侵蚀特征等的收集和分析,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工程方案设计: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水土保持目标,制定工程方案,并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经济分析。

-施工与管理:根据工程方案进行施工和管理,包括土地准备、植被的种植和保护、设施建设等。

4.水土保持法规政策和环境保护-通过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加强对水土保持工程的管理,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防止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提倡公众参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水土保持工程的认识和支持。

以上是水土保持工程的复习材料。

复习时,可结合实例和案例进行学习,了解不同地区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经验,加深对水土保持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此外,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关注环境保护的最新动态也是复习的重点。

水土保持考试复习资料

水土保持考试复习资料

重力侵蚀分为陷穴、泻溜、滑坡、崩塌、崩岗、岩层蠕动、山剥皮等工程治沙措施有化学固沙、机械沙障固沙。

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的覆盖耕作法包括轮作、间作套种与混作、等高带状间作、草田带状间作通常按水土保效益的性质可将其分为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4类。

水土保持监测的原则规范性、综合性、动态性、层次性。

按固体物质的组成,泥石流可分为泥流、石流、石洪。

以梯田断面形式分类有1水平梯田2坡式3反坡4隔坡。

土壤侵蚀分区1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2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3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山沟治理工程:主要措施:沟头防护工程、谷坊工程、拦沙坝、淤地坝、沟道护岸工程、引洪漫地等。

坡面治理工程:斜坡固定工程、山坡截流工程、沟头防护工程、梯田工程泄水式沟头防护工程有悬臂跌水、陡坡跌水和台阶式跌水三种类型。

梯田断面形式分类: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和反坡梯田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西南土石山区全球气候侵蚀带:冰雪气候侵蚀带、湿润气候侵蚀带、干旱气候侵蚀带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的覆盖耕作法:残株覆盖、地膜覆盖、砂田覆盖土壤侵蚀可分为:水利侵蚀、风力、重力、冻融、冰川、混合、化学和生物山洪特点:流速大,冲刷力大,破坏力大。

含有大量泥沙,暴涨暴落,历史短暂。

泥石流的一般特征:泥石流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险、运动快速、能量巨大、冲击力强、破坏性大和过程短暂等特点。

荒漠:按地表组成物质可分为:岩石长期裸露、风化形成的岩漠;沙丘起伏的沙漠;泥质覆盖的泥漠;充满盐壳的盐漠和位于高寒地区的寒漠。

蓄水保土效益的计算方法常用的有水保法、水文法。

此外还有对比法,经验公式法和地质地貌法等。

流域综合治理评价的指标体系是建立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评价的三个指标体系基础上的固沙造林的方法(1)植苗造林⑵扦插造林固沙⑶高杆造林⑷容器苗造林(5)直播造林沙丘地造林模式(1)前挡后拉造林法。

(2)又固又放造林法 (3)沙湾造林法。

2024年单招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复习题试题及答案

2024年单招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复习题试题及答案

《2024年单招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复习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荒漠化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土地沙漠化B.土壤盐渍化C.石质荒漠化D.森林面积增加2.以下哪种气候因素对荒漠化影响最为直接?()A.气温B.降水C.风速D.气压3.在荒漠化防治工程中,植被恢复的先锋植物一般具有()特点。

A.生长缓慢,需水量大B.生长迅速,耐旱性强C.对土壤肥力要求高D.植株高大,根系浅4.下列哪项不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因素?()A.过度放牧B.森林砍伐C.合理灌溉D.开矿5.荒漠化监测中,常用的遥感数据来源不包括()。

A.陆地卫星(Landsat)B.风云卫星(FengYun)C.全球定位系统(GPS)D.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GF1等)6.土壤盐渍化的形成与()在土壤中的积累有关。

A.氮素B.磷素C.盐分D.有机质7.在荒漠化防治的生物措施中,建立防风固沙林带时,林带的走向一般应()。

A.与主风向垂直B.与主风向平行C.与等高线垂直D.与等高线平行8.以下哪种技术不属于荒漠化治理中的工程技术?()A.沙障设置B.滴灌技术C.基因编辑技术D.淤地坝建设9.衡量一个地区荒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是()。

A.植被覆盖度B.人口密度C.动物种类数量D.工业发展水平10.对于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首先要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A.植树造林B.封禁保护C.发展灌溉农业D.开采地下水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荒漠化的危害包括()。

A.土地生产力下降B.生态环境恶化C.影响区域气候D.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E.增加生物多样性2.荒漠化防治的基本原则有()。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综合治理,突出重点C.因地制宜,分类指导D.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E.依靠群众,全社会参与3.在荒漠化防治工程中,植被恢复的作用有()。

A.固定土壤,减少风蚀和水蚀B.改善小气候C.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D.增加土壤肥力E.降低风速4.导致土壤盐渍化的因素有()。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概论大二知识点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概论大二知识点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概论1. 水土保持的概念与重要性水土保持是指通过科学的土地管理和合理的资源利用,保持和改善土壤的肥力和水分特性,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地球表面的肥沃土壤。

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在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粮食安全,预防自然灾害,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植树造林- 合理梯田- 防风固沙- 建设植草护坡- 合理开发水资源3. 荒漠化的成因与危害荒漠化是指由于不可逆转的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导致土地退化,植被丧失,土壤贫瘠,地表滑坡和沙漠化现象加重的过程。

荒漠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4. 荒漠化防治的综合对策- 实施草原综合治理-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发展生态旅游业- 推广生态移民政策5.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法规建设和行政监管,大力推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与回顾本文介绍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概念、原则、措施,探讨了荒漠化的危害以及防治的综合对策。

并在个人观点部分提出了个人的理解与看法。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至此,文章结束。

(文章字数:3879)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息息相关。

在探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再深入探讨一些相关问题,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我们可以继续探讨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植树造林是一种常见的水土保持措施,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持力,减少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还可以改善环境,提高空气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缓解温室效应也有一定的作用。

在实施植树造林的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树种,科学合理地进行栽植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梯田也是一种重要的水土保持措施。

在山区地区或者坡地地区实行合理的梯田种植,可以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减缓坡地的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肥力。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考试试题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考试试题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水土保持的主要目的是:A. 防止土壤侵蚀B. 提高土壤肥力C. 降低土壤酸碱度D. 增加土壤透水性2. 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是:A. 集约利用土地资源B. 保护生态环境C. 实现可持续发展D. 以上都是3. 水土保持措施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哪些?A. 架空输送带B. 梯田建设C. 植被恢复D. 土壤培肥4. 荒漠化是指:A. 土地变得肥沃B. 土地受到长期的水侵蚀C. 土地转为沙漠或半沙漠D. 土地上长满了杂草5. 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手段包括:A. 干预气候变化B. 加强土壤培肥C. 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D. 禁止农业活动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6. 水土保持的核心措施是______恢复和______建设。

7. 植被恢复可以通过______植被和天然植被的恢复来实现。

8. 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______不当导致的。

9. 国际上常见的荒漠化治理项目是“______之绿”。

10. 中国对于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的重视程度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要介绍一种水土保持的措施及其实施效果。

12. 解释什么是荒漠化,并列举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13. 请简要描述荒漠化防治项目“绿洲之绿”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

四、论述题(20分)14. 请阐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注意:文章只需提供试题和答案,不需要额外的扩展内容。

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

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

地面监测可以提供更加详细和准确的 数据,包括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种类 和生长状况等。
无人机监测
无人机监测是一种利用无人机 搭载传感器进行地表信息采集 的技术。
无人机监测具有灵活性强、成 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可以 快速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和数 据。
无人机监测在危险地区或难以 接近的区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有助于提高监测效率和安全性。
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如过度放牧、砍伐森林、开垦陡坡等)、水资 源不合理利用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人类活动等,都可能导致土地退化。
影响与危害
影响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会影响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它们会导致土地生产 力的下降,影响农牧业生产和食品安全;破坏生态环境,加剧气候变化;导致贫 困和移民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危害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会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它们会导致土地资 源的丧失,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加剧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破坏文化 遗产和景观,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02
CHAPTER
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技术
遥感监测
遥感监测是一种利用卫星、飞机 等平台上的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
行远距离非接触探测的技术。
CHAPTER
水土流失及荒漠化防治成效 评估
防治成效评估指标体系
土壤侵蚀程度
评估土壤侵蚀的严重程度,包 括侵蚀面积、侵蚀程度和侵蚀
速率等指标。
水土流失量
监测水土流失的量,包括流失 的土壤量、流失的水量和流失 的泥沙量等。
生态恢复程度
评估荒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情 况,包括植被覆盖率、生物多 样性等指标。
通过种植耐旱、耐寒、耐 贫瘠的树种,增加地表植 被覆盖,提高土壤抗侵蚀 能力。

荒漠化防治工程复习考试题.docx

荒漠化防治工程复习考试题.docx

名词解释:1荒漠化评价:是对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退化土地进行类型的划分与程度的分等定级,或者说从退化的角度对荒漠化土地进行质与量的界定。

2人工调控:人工调控是指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调控的基础上,受人工的调节与控制,人工调节遵循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利用一定的农业技术和生产资料,加强系统输入,改变农业生态环境,改变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 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加强系统输出的目的。

3侵蚀起动流速:水流能够冲刷推动泥沙运动的最小流速,称为起动流速或临界流速。

起动流速或临界流速分为滑动起动和滚动起动2种4水力侵蚀作用:水流及其携带的泥沙通过冲蚀、碰撞和磨蚀等作用破坏地表,并冲走地表物质的作用叫水力侵蚀作用。

水力侵蚀作用分为下蚀和侧蚀2种方式5沙质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自然因素或受人为活动影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沙漠环境条件的强化与扩张过程6沙障孔隙度:沙障孔隙面积与沙障总面积之比叫做沙障孔隙度。

我们通常用它作为衡量沙障透风性能的指标。

7荒漠化监测:是人类对全球或某一地区干旱、半干旱及湿润干旱区因气候变动、人类活动及其他因素引发的土地退化现象,采取某些技术手段就人类所关心的、可以反映土地退化现象的某些指标进行定期、不定期观测,并以某种媒介形式进行公布的活动8风力治沙:是以风的动力为基础,人为地干扰控制风沙的蚀积搬运,因势利导,变害为利的一种治沙方法。

9水力拉沙:是以水为动力,按照需要使沙子进行输移,消除沙害,以改造利用沙漠的一种方法。

其实质是利用水力定向控制蚀积搬运,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

10拉沙改土:是利用风力拉平沙丘,使丘间低地掺沙,改良土壤。

11沙障的间距:沙障间距即相邻两条沙障之间的距离。

与沙障高度和沙面坡度有关。

才…D = H X ctga式中D——障间距离;H——障高;«—沙面坡度。

12机械沙障:是采用柴、草、树枝、黏土、卵石、板条等材料,在沙面上设置障碍物,控制风沙流动的方向、速度、结构,改变蚀积状况,统称机械沙障。

水土保持学复习材料

水土保持学复习材料

水土保持学复习材料水土保持学复习资料10环工(1)班一填空20分、名词解释20分、判断10分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水土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效益和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是利用遥感技术手段获取的影像数据,通过专业解译提取水土保持专题信息的过程。

P220土壤侵蚀:是土壤及其母质或浅层基岩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P9 梯田:指的是在丘陵山区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台阶形状田块。

P69山边沟:在坡面上每隔适当距离,沿着等高线方向修建的反坡式浅三角形沟 P69允许土壤流失量:长时间内保持土壤肥力和维持土地生产力基本稳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成土速率时的土壤侵蚀量)P43 临界坡度:土壤侵蚀量并不是随着坡度增大而无限增加,达到某一坡度之后,侵蚀量不在增加,并有减少的趋势。

P58土壤抗蚀性:土壤抵抗外营力对其分散和破坏的能力。

面蚀: 降雨在坡地上不能完全被土壤吸收时形成分散的地表径流,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表层土粒的侵蚀现象水力侵蚀:简称水蚀,是指在降雨雨滴击溅、地表径流冲刷和下渗水分作用下,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

少耕法:是指在一定生产周期内,尽量减少耕翻次数,以保持土壤通透性,有利于水分下渗。

水土保持监测:是指以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等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工作。

风力侵蚀:简称风蚀,是指土壤颗粒或沙粒在气流冲击作用下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一系列过程,以及随风运动的沙粒在打击岩石表面过程中,使岩石碎屑剥离出现擦痕和蜂窝的现象,它是地球表面普遍存在的一种土壤侵蚀形式。

崩岗:崩岗是丘陵岗地上剧烈风化的岩体,在水力与重力综合作用下,向下崩落的一种特殊侵蚀地貌类型,是坡地侵蚀沟谷发育的高级阶段。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动态监测考试资料【范本模板】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动态监测考试资料【范本模板】

1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监测:通过对影响水土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水土环境被破坏程度及其变化趋势.2 环境质量评价:对环境品质的优劣给予定量或定性的描述。

3 环境影响评价:对拟议中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结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

4 依据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任命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等5 监测内容、方法监测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主要包括降雨和风、地貌地势、地面组成物质及其结构、植被类型及覆盖度、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和质量等。

〈2〉.水土流失状况包括土壤侵蚀类型、强度、程度、分布和流失量等,主要包括水力、风力侵蚀引起的面蚀、沟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3>.水土流失灾害主要包括下游河道泥沙、洪涝灾害、植被及生态环境变化,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

<4>.水土保持工程效益包括实施的各类防治工程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条件与生活水平的作用等。

检测方法:〈1>地面观测〈2〉航空检测<3>卫星监测6 土壤机械组成及结构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的质量百分数称为土壤机械组成.块状、核状、柱状、片状、团粒结构7 常规试验要求及原理8 溅蚀测量溅蚀杯监测和溅蚀板监测9 雨滴观测法(直径大小)色斑发和面粉球法10 径流场:11 标准小区:顺坡耕作裸露连休的斜坡,坡度为9%,坡长为22.1m,12 人工径流场的组成13 径流深度14 径流模数: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径流量,单位为m3/km2.15 径流系数:某时段内径流深与同时段内降水量之比。

16 小流域径流量常规观测方法流速面积法、容积(或重量)法和水力学方法17 流速面积法18 泥沙运动形式分类:悬疑质、推移质、河床质19 降雨量的计算(测定方法)①量雨筒雨量观测②自记雨量计观测20 土壤可蚀性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评价可蚀性的主要评价指标主要有:土壤硅铝铁率(1926)、土壤侵蚀率(1930)、(硅粒%+粘粒%)/粘粒%(1935)、渗透率、悬浮率、分散率(1937)及土壤团聚体总量、有机质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度、团聚体分散度、分散率、侵蚀率等(1985)。

水土保持复习资料

水土保持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石漠化:指由于自然外营力作用导致无土可蚀时出现的植被、土壤覆盖的土地转变为基岩裸露而呈现的石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包括岩溶石漠化、花岗岩石漠化、紫色土石漠化等石质石漠化过程风蚀:指在强风作用下,土壤表层被吹蚀,使土壤肥力下降而在另一地区遭受风沙埋没的现象风蚀荒漠化:干旱、半干旱地区,在脆弱生态条件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了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质荒漠环境的退化过程起始降雨强度:又称临界雨强,通常指能够引起明显侵蚀的降雨强度水土保持规划:指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制定的专业水利规划或按特定区域和特定时段制定水土保持的总体部署和实施安排复合农林技术:指在一个土地利用单元中,人为的把木本植物与农作物、牧草及畜禽养殖等多种组分结合起来的土地利用方式水蚀荒漠化:拦渣工程:专门存放生产建设项目在基建施工和生产运行中造成的弃土,弃石和其他废弃固体物质而修建的水土保持工程次生演替:生物群落在遇到自然灾害的破坏以后,逐步演替恢复至顶级群落的过程水土保持效益: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通过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及其他再生自然资源所获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总称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土壤抗冲性:土壤抵抗径流的机械破坏和搬运能力土壤抗蚀性:其他条件一致时,土壤具有的抵抗水的分散和悬疑的性能泥石流:由山坡或沟谷中的泥沙、土壤和石块等在水分饱和后受水利和重力作用而突然发生的含大量固体物质的一种特殊洪流土壤垦殖率:指某地区经过人工开垦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面积占该地区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数基本建设:指利用国家预算内基建拨款,自筹资金,国内外基本建设贷款以及其他专项资金进行的。

以扩大生产和再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新建设,扩建,改建,迁建,恢复项目以及相关工作侵蚀性降雨总量:年内降雨总量中引起土壤侵蚀的那部分降雨量郁闭度:指的是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淤地坝:是我国黄土高原沟壑区沟道治理的一种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一种淤地后进行农业种植的土坝工程输移比:指土壤侵蚀量与土壤流失量的比值水土保持措施: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在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基础上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农业措施的总称(填空、简答)泥石流的类型有哪些?答:雨水型泥石流、滑坡型泥石流、混合型泥石流评价土壤抗冲性的指标是什么?答:冲刷模数风蚀中土壤的移动方式有哪几种?答:滚动跳动悬移什么叫管涌?答:在渗透作用下,土中细颗粒在粗颗粒所形成的孔隙通道中移动、流失,图的孔隙不断扩大,渗流量也不断加大,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通道,土体发生破坏的现象滑坡的发育阶段有哪几个?答::蠕动变形阶段剧烈滑动泥石流暂趋稳定阶段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治理措施有哪些?答:1自然封育2人工促进修复工程生态育3生态重建与人工生态工程4生态修复保障工程 5土壤培肥 6加强田间道路建设 7土地平整根据沟头防护工程的作用可分为哪几类?答:蓄水式沟头防护工程排水式沟头防护工程水土保持林的功能有哪些?答:1、消减溅蚀作用2、消减径流的侵蚀作用3、固持土壤,防止各种水土流失的发生4.、减少泥沙淤积和延长水库使用寿命5、提供各种林产品,具有社会经济效益6、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污染,美化环境,生态屏障,环保卫士土壤盐碱化对土壤理化性质有哪些改变?对作物生存条件变坏表现在哪些方面?10.植物蓠植物的种植条件有哪些?答:坡度土壤有效厚度土壤侵蚀程度母岩特性11、生活垃圾处置方式?12、谷坊的重要作用?答:(1)固定和抬高侵蚀基准面,防止沟床下切(2)抬高沟床,稳定山坡坡脚,防止沟岸扩宽及滑坡(3)减缓沟道纵坡,减小山洪流速,减轻山洪或泥石流灾害(4)使沟道逐渐於平,形成坝阶地,为发展农林业生产创造条件13、污水处理主要方式?答、生物处理方式、生态处理方式、物理化学处理方式14、什么叫起动风速?答:使沙粒运动所必须的最小风速称为起动风速15、什么叫干燥度?答:表征气候干燥程度的指数16、植物对流沙环境的作用原理?答:1植物的固沙作用 2植物的阻沙作用 3植物改善小气候作用4 植物对风沙土的改良作用17、水土保持行政执法的一般顺序?答:立案调查处理送达复议执行18、水土保持规划内容?答:(1)确定土地利用方向(2)确定治理措施布局(3)确定实施步骤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提出保证实施规划的措施19、淤地坝的作用?答:1、拦泥保土,减少黄泥沙2.、淤地造田,提高粮食产量。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复习资料全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复习资料全

第二章荒漠化概况第一节世界荒漠化概况三、非洲的荒漠化现状及其成因(一)非洲荒漠化现状非洲总面积的1/3是沙漠,仅撒哈拉沙漠面积就达777万km2,非洲的荒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4%。

(二)荒漠化的成因*水文环境差*非洲的地表水资源分布不一,地区差异很大*气候环境恶劣*土壤条件差*干旱*非洲的灌溉*非洲的土壤流失第二节中国荒漠化地区概况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分布于、、、、、、、、、、、、、、、、、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大部分或一部分,共涉及471个县(市、旗)。

一、荒漠化地区的气候●日照充足,热量资源较为丰富●气候干燥●冷热剧变●风大沙多,风能资源丰富第三节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一、人为活动*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过度放牧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陡坡垦耕是导致耕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樵采、乱挖中草药、毁林等则是直接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人类活动*不合理灌溉方式是造成耕地次生盐渍化的直接原因二、自然成因(一)地理环境因素中国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

(二)气候因素第四节中国土壤荒漠化类型、面积及分布一、风蚀荒漠化(一)风蚀荒漠化的面积及分布风蚀荒漠化面积160.7万km2,其中分布在干旱地区的占总面积的54.5%;半干旱地区的占30.6%;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占14.9%(二)风蚀荒漠化的程度风蚀荒漠化中,轻度占风蚀荒漠化面积的27.4%;中度占15.6%;重度占57.0%。

风蚀荒漠化的程度分布规律充分显示出风蚀荒漠化的进程受气候、特别是受干湿程度的影响较大。

二、水蚀荒漠化(一)水蚀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及分布总面积为20.5万k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7.8%。

(二)水蚀荒漠化的程度在水蚀荒漠化土地中,轻、中、重度的面积分别为13.5万km2、4.6万km2和2.4万km2 ,分别占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的66.0%、22.4%和1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水力侵蚀区危险度:以当前水蚀速率发展,有效土层完全被侵蚀所需要时间,即,土壤层承受的侵蚀年限。

2.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3.荒漠化:指由气候变异与人类活动等因素所引起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亚湿润干旱区的一种土地退化。

4.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5.可蚀性降雨:产生地表径流而引起土壤流失模数不小于1t/km 2降雨量。

6.降雨侵蚀力:雨滴动能与雨强的乘积。

7.土壤抗冲性:是指土壤抵抗降雨径流对其机械破坏和推动下移的性能。

8.土壤抗蚀性:是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其分散和悬浮的能力。

9.土壤抗剪强度:指土壤对斜坡重力侵蚀的抵抗力的大小。

10.干燥度:最大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11.土壤可蚀性:标准小区上单位降雨侵蚀力引起的水土流失率。

12. 标准小区:是指长20m宽5m坡度为5°或15°的坡面,经耕耙整理后,纵横项平整,至少撂荒1 年,无植被覆盖的小区。

13. 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灌彼此相接而遮蔽地面的情况。

14. 植被盖度:是指林草地上林草植株冠层或叶面在地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占该林草标准地面积的比例。

15. 植被覆盖度:是指林草冠层或叶面在地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比例。

16. 植被作用系数:植被覆盖地表减缓水土流失的作用大小(C)。

17. 侵蚀模数是指单位面积每年侵蚀泥沙的重量。

18. 河流泥沙:是指组成河床和随水流动的矿物、岩石固体颗粒,主要来源于地表侵蚀。

19. 含沙量:是指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

20.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导致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

21. 侵蚀性降雨是指有可能造成侵蚀的降雨。

22. 淤积法:它是通过量测大大小小的水库、塘、坝以及谷坊等拦蓄工程的拦淤量和集水区的调查,计算分析土壤侵蚀量的方法。

23. 水土保持监测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为国家生态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选择及填空1 .我国土壤侵蚀主要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

2. 水土流失面积:水力和风力侵蚀面积之和。

3. 我国土壤侵蚀按照侵蚀强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

4. 风蚀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东、江西、海南。

5. 水蚀面积最大的前十个省排序:内蒙古、四川、云南、新疆、甘肃、陕西、山西、黑龙江、贵州和西藏。

6. 水蚀面积占本省土地面积较大的前:山西、陕西、重庆、宁夏、贵州、云南、湖北、四川、辽宁和甘肃。

7. 风蚀面积较大的省排序: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西藏。

8. 甘肃省有水土流失面积38.62万km2占总土地面积42.5万km2的91%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多数地区侵蚀模数在5000" km2*a以上,局部地方超过10000 t/ kmf*a。

9.根据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把全国粗略地划分为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南方石质山区、风沙区、冻融侵蚀区等水土流失类型区。

10.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应包括水土流失及其预防效果11 .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地面观测、航空监测、卫星监测12.我国是唯一开展国家级荒漠化和沙化定期监测的国家13.研究发现年平均侵蚀量最大值出现在28.5 °附近,坡度再大,侵蚀量反而下降。

14.土壤分散率表示土壤在水的浸泡下分散难易程度。

15.除青藏高原在第一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均位于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

16.四大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17.四大盆地都位于构造上的断陷区域。

除四川盆地以外,其余均地处西北内陆干燥气候区。

18.根据径流量的多少和自然景观特点,将全国划分为5个径流带(1)丰水带:年降水量〉1600毫米,径流深〉900毫米。

大致相当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热带季雨林、雨林带。

(2)多水带: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径流深200〜900毫米。

相当于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过渡带:年降水量400〜800毫米,径流深50〜200毫米。

相当于暖温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地带。

(4)少水带:年降水量200〜400 毫米,径流深10〜50毫米间。

相当于荒漠草原和草原地带。

(5)缺水带:年降水量V 200毫米,径流深不足10毫米。

相当于荒漠地带。

19.地表径流的分布和降水量的分布趋势一致。

20.全国分为3大土壤侵蚀类型区,即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和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21.土壤可蚀性测定方法:小区测验法、查图法、直接计算法。

22.可蚀性指标: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土壤渗透性。

23 土壤抗冲性指标测定方法:崩解法、冲刷法、小区测验法、土壤性质测定法。

24. 抗冲性指标:冲刷模数、冲刷时间T、冲刷强度Kw、抗冲力S。

25.入渗指标:入渗率、入渗能力、稳定入渗率、入渗曲线、累积入渗量。

26. 径流小区的类型(按小区面积大小划分):微型小区1~2吊之间、中型小区100ni左右、大型小区仆卅左右、集水区几个km?以内;(按小区的可比性划分):标准小区、非标准小区;(按小区的可移动性划分)移动性小区、固定性小区;(按小区内措施划分):裸地小区、农地小区、林地小区、灌木小区、草地小区、荒坡小区。

27. 泥沙测定:悬移质测定(横式采样器)和推移质测(定瓶式采样器:沙质匣式采样器、卵石网式采样器)28. 四种效益:基础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9. 荒漠化(按造成土地退化的营力来划分):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冻融荒漠化;(按土地利用类型来划分):草场荒漠化、耕地荒漠化等;(按荒漠化的发展程度来划分):轻度荒漠化、中度荒漠化、严重荒漠化和极严重荒漠化。

30. 流动沙地(丘)指土壤质地为沙质,植被盖度小于10%、地表沙物质常处于流动状态的沙地或沙丘。

31. 半固定沙地(丘)指土壤质地为沙质,植被盖度10%至29%(但乔木林冠下无其他植被时,郁闭度<0.50)之间,且分布比较均匀,风沙流活动受阻,但流沙纹理仍普遍存在的沙丘或沙地。

32.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的土地。

三、简答题1.水土流失目的和意义?(1)查清水土流失现状;(2)回答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情况和效益;(3)跟踪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动态;(4)为政策法规制定和科学管理服务;(5)为社会公众提供水土保持生态项目。

2.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1)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主要包括气候、地质地貌、土壤及地面物质组成、植被、水文、土地利用方式、开发建设活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2)水土流失状况:包括水土流失类型、方式、程度、分布和流失量等,主要包括水力、风力侵蚀引起的面蚀、沟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3)水土流失灾害监测:主要水土资源的破坏、泥沙(风沙、滑坡)淤积危害、洪水危害,水土资源污染和社会危害等;(4)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监测:水土保持措施监测值治理措施的类型、名称、规模、区域分布、保存数量、质量等级等。

效益指水保、经济、社会、生态四大效益。

3.在暴雨作用下径流量、侵蚀量、坡度关系?(1)雨量大、雨强也大,径流量、侵蚀量与坡度成正相关;(2)短历时高强降雨,侵蚀量与坡度成正相关,径流深与坡度关系不明显;(3)在次降雨量大、雨强小、历时长的降雨中,径流深与坡度成正相关,侵蚀量与坡度关系不明显。

4.降雨量与坡长、坡度关系?(1)雨量和雨强较大时,径流量和冲刷量均与坡度成正相关;(2)雨量小、雨强大历时较短情况下,径流量随坡长递减,冲刷量随坡长递增;(3)雨量大、历时长、强度小情况下,径流量、冲刷量均随坡长递减;(4)坡度(影响土体的稳定性,决定径流侵蚀力,坡度影响渗透量和径流量,在渗透较好的土地上,坡度越小流速越小,在坡度停留时间长,径流量越小;在渗透较差坡地上,这种关系不明显,因而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很复杂。

一般坡度越大侵蚀量越大。

5.植被对土壤水蚀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影响雨滴打击地面的过程;(2)植物的根、径叶对降雨的拦截与吸收;(3)增强土壤渗透性能,影响地表径流;(4)增加地表粗糙度,减缓地面径流流速;(5)枯枝落叶层的拦蓄径流作用;(6)增加土壤抗蚀性能。

6.我国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2)地貌复杂多样,类型齐全;(3)山地面积广,地势高差大。

7.干燥度的划分?(1)干燥度V 1.00 :为湿润区,区内主要植被是森林,农田以水田为主;分布在东北山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及其以东地区;(2)干燥度1.00〜1.49 :为半湿润区,大体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等地,区内植被为森林草原或灌木草原,农田以旱田为主,水田只出现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3)干燥度为 1.50〜4:为半干旱区,大体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天山山地等的大部分地区,区内植被以草原为主,农田以旱地为主;(4)干燥度》4:为干旱区,区内植被为荒漠草原和荒漠,以畜牧业为主。

分布西北部的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阿拉善高原等地。

8.土壤侵蚀分区原则?(1)同一区内的土壤侵蚀类型和侵蚀强度应基本一致;(2)同一区内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基本一致;(3)同一区内的治理方向、治理措施和土地利用方向基本相似。

9.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是国家宏观决策的依据和制定有关方针政策的基础;( 2)监测 网络建设是水土保持科研和预测预报的载体; ( 3)信息系统建设是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10.项目建设原则 ?(1)宏观控制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原则; ( 2)既突出重点又有效控制全局的布点原则; (3) 充分利用现有水土保持科研站(所) 的原则;(4)常规监测手段与现代先进监测技术相结合 的原则。

11.影响入渗的因素?(1)土壤:渗透性、前期含水量; ( 2)降雨:强度、历时、空间分布; ( 3)植被:冠层、 枯枝落叶、根系; ( 4)流域地形:坡度、坡长、坡型; ( 5)人类社会活动:双重性。

12.降雨监测?(1)侵蚀降雨与降雨侵蚀力计算; (2)观测场地要求及雨量点密度; ( 3)安装及校正;(4) 降雨量观测与计算。

13.植被调查与测定?(1)植被作用系数 C--测验与计算;(2)几个概念(郁闭度、植被盖度植被覆盖度及测 定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