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
[摘要]汉语作为一门高度发达的语言,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中国特色词汇宝库。这些特色词汇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承载了传递中国特色和文化的任务。为了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在对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过程中,除了要做到“信”,再现原文的表现力之外,还应根据目的语的文化特点,对不同的源语言作相应处理。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共性和差异,探讨如何实现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国特色词汇;英译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化多数时候要通过语言来表现和传承。人们在对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研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一门新的学科——跨文化交际学。而在汉语这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词汇是其结晶,是汉语使用者长期以来习惯采用的、表达精准、内容生动且形式简单的成语或短句。如果没有这些特色词汇,汉语将会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相反,如果运用得当,特色词汇可使语言栩栩如生。随着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密切,如何准确传达中国特色词汇所包含的独特文化内涵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翻译的难点。本文从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角度来探讨如何翻译中国特色词汇。
二、跨文化交际及特色词汇翻译的相关概念
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交际理论的兴起,翻译研究已经从纯语言的角度转向文化角度,翻译被广泛地视作是文化交流的行为(尤今·奈达,2001:82)。既然任何语言文本都无法脱离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那么翻译则不仅和语言有关,也和文化有关。从本质上看,翻译也是一种对文化的释意。因此,翻译完全可以被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与相互了解的媒介。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和发达的语言之一,有大量的特色词汇。自改革开放以来,当中国面对着将其文化传出过门的迫切需要时,对这些特色词汇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中,要注重文化因素,把翻译视作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而不是单纯地将这一过程看作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将中国特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三、跨文化交际角度下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方法和例析
我们可以把英汉文化对比结果归为三类:英汉文化之间存在重叠、英汉文化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英语和汉语间因文化空缺或冲突而存在翻译困难。
(一)英汉文化之间存在重叠
世界各地的人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地域,有的甚至远隔万里,但在生活方式、生活经验及经历上难免存在相似。如:中国特色词汇中有“趁热打铁”一词,而英语的“Tostrikewhiletheironishot”表示完全相同的意思,看起来完全像是根据字面意思的直译,但实际上是两种语言都存在的表达方式。相同的例子还有:独生子女家庭(one-childfamilies)、笨鸟先飞(Aslowsparrowshoulddoanearlystart)、本本主义(bookishness)、“社区办事处”(communitycenter)等。这类特色词汇在翻译时就可以把英汉中表达意义相同,表达方式相同或相似的词语信手拈来进行对等翻译,使人们领略到不同文化之间、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上也会存在不谋而合。
(二)英汉文化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众所周知,由于生活环境、习俗、宗教信仰、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单纯追求不同文化的对等转换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对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过程中,如果语言中涉及的中英文化存在部分一致,可以抓紧一致的部分,利用意译或直译加注等方法把不一致的化为一致。
1.在地理位置差异方面,中国各民族生活长期生活在亚洲大陆,世世代代依靠种地生存。而英国是典型的岛国,所以在表达大口大口喝东西时,英语用“drinklikeafish”,而汉语则用“牛饮”。
2.在文化差异方面,龙在中国象征着吉祥与尊贵,而在英语文化
中却是一种怪物。狗在中国文化中常常用来形容品质低下的人,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常用词“走狗”、“狼心狗肺”等等,而在西方国家狗被视为人的朋友、家庭成员。他们用“Aluckydog”形容乐天派,用“Everydoghasitsday”表示凡人皆有得意时。
3.在宗教信仰方面,在表达感叹或祈求庇佑时,多信奉佛教及道教的中国人常说“阿弥陀佛”或“老天保佑”,而西方国家表达同样的意思则说“Godblessme”。
了解了英汉语言中各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之后,我们不能把某些载有不同文化信息的习语简单地对等翻译或直接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否则会造成文化传递的不准确,甚至误解。因此在对于此类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抓相似之处,补差异之处,从而做到准确地展现原语的风格笔调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摸着石头过河”是一个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相关的中国特色词汇,而西方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面对这种经济文化上的冲突,在对特色词汇英译时需抓住主干部分进行直译,再加注释进一步解释,因而可英译为“Crosstheriverbyfeelingthestones,goingforwardwhileexploring,anddevelopingwhilepracticing”。同样,“挥金如土”一词表示花钱大手大脚,然而如果直译为“spendmoneylikesoil”不免造成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尤其是英国这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人们用“spendmoneylikewater”表示同样的意思。
(三)英语和汉语间因文化空缺或冲突而存在翻译困难
当特色词汇中涉及的中英文化出现空缺或冲突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可以采取意译或意译加解释的方法解决,切不可逐字翻译,误导读者。对于文化空缺可以有三种处理方法:意译、直译加注或意译加注。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适不同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原文对译文读者来说清楚易懂的可以直译加注,反之则用意译,有必要时加以说明。如“春晚”在西方文化中是不存在的,此时如果直译可能会造成读者的理解困难。所以在面对这种因文化空缺而造成的翻译困难时,最好采用意译的方法,以达到传达文化的目的,因此,“春晚”可意译为“theannualChineseLunarNewYearGala”既解释了春晚的特征,又不会造成读者的误解。同样,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子要求的“三从四德”也可用加注的方法译为“threeobediencesandfourvirtues——thestandardsexpectedofwomeninanci entChina”。又如“免费师范生”一词,该词的本质并不体现在字面,它并不单是一种学生类型,也是一项国家教育政策,更确切的说是一项带有合同性质的教育政策,所以为了使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在英译该词时要做必要的解释说明,可翻译为“contractualstudents”并加以相应解释。
从定义翻译的角度来讲,一位批评家曾说过“翻译是太阳底下最难的活动”。在跨文化交际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译者的任务是引导西方读者了解并认同中国特色文化,因而在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过程中,应尽量探求翻译的内在文化,传达中华民族的民族形象和文化特色。要成功地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钻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