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建设为引擎,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学校推行校本课程与特色课程建设方案
学校推行校本课程与特色课程建设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推行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方案成为当前的重点议题之一。
校本课程指的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教学课程。
而特色课程则是以学校的特长和特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提高教育质量。
一、校本课程的必要性校本课程的推行,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每个学校都有独特的环境和资源,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的特色,为学生提供更加符合他们的需求的教育内容。
同时,校本课程的推行也可以促进学科交叉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校本课程的制定过程校本课程的制定过程需要广泛的参与和充分的调研。
学校需要与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组织专家、教研组等进行研讨和研究,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
三、校本课程的内容设置校本课程的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针对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校本课程还可以加强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特色课程的意义和目标特色课程是学校根据自身特长和特色,开设的一种特殊课程。
特色课程的推行可以帮助学校建立特色品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
同时,特色课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满足他们的多元需求。
五、特色课程的选择和制定特色课程的选择和制定需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长。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和条件,选择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特色课程。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社会合作,引入一些专业性强、体验性好的特色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体验。
六、特色课程的开发与运营特色课程的开发与运营需要学校积极引进外部资源,与社会合作,共同进行课程研发和运营管理。
学校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和企业合作,提供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使特色课程能够更好地开发和运营。
课程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课程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作为学校的核心教学活动之一,课程建设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和改革的要求,科学地规划和设计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引领学校内涵的发展。
课程建设应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
课程建设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将现代化的知识和理念融入到课程中,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今天,将STEM教育的理念引入到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课程建设需要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
在课程建设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智力能力、实践能力、审美素养等多方面的发展。
通过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课程建设也需要关注学校的特色和办学定位。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办学定位,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课程建设。
通过发掘和传承学校的优势资源,开设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特长,不仅能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也能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与保障。
课程建设还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要实施者和推动者,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推动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课程建设是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时代需求相适应、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关注学校特色和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可以实现课程建设与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局工作中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
教育局工作中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作为教育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特色课程的定义、建设目标、实施策略以及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讨教育局工作中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
一、特色课程的定义学校特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理念、办学定位以及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依据教育部门的教学要求,通过选课、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一系列课程体系。
特色课程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突出特色:特色课程应在某个学科或领域有明显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区别性。
2. 高质量:特色课程必须保证教学质量,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3. 适应需求:特色课程应考虑学生的需求,符合他们的兴趣和发展潜能。
二、建设目标教育局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应明确建设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兼顾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教育质量:通过特色课程的建设,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加强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养。
2. 引导独立思考:特色课程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强化实践经验:特色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4. 培养多元化能力:特色课程应兼顾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能力,如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三、实施策略为实现特色课程建设的目标,教育局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定位明确:教育局应指导学校在特色课程的选择上明确定位,根据学校的特点和资源做出适宜的选择。
2. 师资培训:教育局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其特色课程教学能力。
3. 学校间交流:教育局可组织不同学校间的交流,推广成功案例,促进特色课程的互相借鉴和提高。
4. 资源支持:教育局应加大对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提供必要的条件。
四、评估机制教育局应建立完善的特色课程评估机制,以评估学校特色课程的质量和效果,为后续的改进提供参考。
在学校特色发展中注入课程建设的活力——北京一零一中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
2途径 二 : . 文化 活动系列化
学校 把校 园文 化活动 、 团活动 、 会 实践 、 社 社 职 业 规 划 等 内 容 整 合 到 课 程 体 系 中 . 有 参 加 相 关 活 所
训 与课 程都 有培养 主题 和 目标 , 在
进 行 校 本 课 程 规 划 之 前 , 校 首 先 解 决 目标 问 题 , 学 如
通过 “ 本课 程模 块 化 、 化 活 动 系列 化 、 校 文 社
“ 与 自然 ” “ 与 社 会 ” 存 内 的 8个 系 列 的校 本 课 人 、人 程 , 实 现 课 程 目标 、 程 资 源 、 学 方 法 的 整 合 。 并 课 教
2校 本课程 的开发 促进教 师专业 发展 .
动 的学 生均可 获得文化 活动课程 学分 。实施 过程 中 首先 要转变 管理思 路 , 以课 程规划 和评 价的方 式管 理文化 活动 , 多开 展交流 、 合作 和研究工作 。具 体包
括 : 定 社 团 活 动 、 会 实 践 的 课 程 计 划 : 录 和 评 制 社 记
为什 么开设这些课 程 , 课程 的 目标和依据 是什么 。
织学 生 会 开展社 团招聘 会 . 目前 已有 连 心社 、 剧 京 社、 话剧 社 、 动漫社 、 志愿 者 社 团等 近 3 0个 学生 社
・
基 础 教 育 参 考
・
团 。本 着 促 进 社 团 发 展 , 拓 课 程 资 源 的 原 则 , 校 开 学 将 其 中 l 优 秀社 团 课 程 化 . 0个 社 活 动 纳 入 选 修 课 程 , 师指 导 , 生管 理 , 展丰富 的社团活 动 。 教 学 开
在学校 特色发展 中注入 课程 建设 的活力
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努力创建学校特色项目中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
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建设的出现是知识经济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对个性化人才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构建学校自身素质特色的需要。
为此,学校必须坚定信念,不折不扣地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施,不断地总结实践,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我校正是基于这样思考和定位,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当地的人文资源优势,以“象棋教程”课程开发为重点,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努力创建学校的特色。
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开发特色课程。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课程,对我们传统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我校在校长的领导下,鲜明提出了“以科研为先导,建设学者型的教师队伍”办学理念。
如何更加明确地建设这一办学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新的课程管理模式,引发了我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深深思考,校本课程开发很容易提高教师的工作兴趣和专业能力,更容易形成校内交流沟通的氛围。
于是,学校在调查研究办学传统、师资状况、社会环境等因素后,集思广益,决心抓住课程改革这个契机。
在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前提下进行课程改革,把学校德育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为主攻方向,来创建学校特色,努力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打造青浦区一流的品牌学校。
为此,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作为一项主要策略来抓,确立了“象棋教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
“象棋教程”的开发,既体现了学校传统项目特色,又符合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学生发展而存在,能对当地社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把特色课程的构建作为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
二、特色校本课程的内涵和成因。
从主观来看,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条件是比较成熟的。
首先在办学理念上,我们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包括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指导方针,意在培养21世纪的多元化人才。
建设多元课程体系,携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张海燕校长发展共同体课程建设侧记
探路28启航【张海燕校长发展共同体】建设多元课程体系,携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张海燕校长发展共同体课程建设侧记文 | 张海燕 徐辉在黑龙江教育改革的热土上,一批批教育名家正在茁壮成长。
2018年,哈尔滨市教育局、市教育研究院进行顶层设计,规划构建“哈尔滨市中小学校长发展共同体”,通过发挥未来教育家型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共同体内成员学校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提升。
让共同体成为激活办学智慧、提炼教育思想、孵化教育名家的生长场,“张海燕校长发展共同体”应运而生。
哈尔滨市经纬小学校长张海燕担任共同体的领衔专家,来自宾县、木兰县、尚志市、方正县、双城区、道外区、香坊区、平房区、道里区的十名校长为共同体成员。
学习共同体——校长们对课程建设的思考共同体领衔专家校长提出:“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自2000年起,在“愉快教育”思想引领下,她带领经纬小学开展了多元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研究成果获得了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共同体成立后,领衔专家校长结合自身学校的成功经验,带领校长们构建符合校情、生情、师情的课程体系,以课程建设推动各校发展,带动校长们快速成长。
在学习研讨中,每位校长对课程都有了深刻的理解。
方正县实验小学校王亮校长认为:课程在学生成长中处于核心地位。
多元且富有特色的课程,能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更具个性、更多选择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能让学生的潜能充分发展并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
在希勤乡学校李兆鑫校长和双城区第三小学校张春宇校长眼中: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课程的品质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改革的落实与成效,直接影响到育人质量和学校特色的打造。
木兰兆麟小学韩巍巍校长认为:一所具有发展实力的学校,要把课程体系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要根据学校精神文化打造有特色的丰富的课程体系,这样教育教学策略才会有突破,教师的课程理念才能不断更新。
永源中心校孙学恩作为一位老校长,认为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并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载体,他的学校正是依托乡村少年宫并结合农村地域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挖掘教师的潜能,通过课程建设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和提高。
以课程建设为路径,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目和 活 动 。l I 无 锡 市 洛社 中心 / l J - ,  ̄ 在 充 分 调 研 和 思 辨 的基 础 上 . 最终 确 定 了“ 以课 程建 设 为路 径 , 创
建学校 特色 ” 的 发 展 战 略 。因 为 . 学校认识 到 “ 课 程 是 学 校 教 育 中为 学 生 发 展 提 供 的 教 育 空 间 ,是 一 个 比教学更 大的空 间 , 是 教 学 客 观 存 在 的 依 据 。” 1 2 1
蕈 特 色 , 从 『 r r I 从 根 本 上 转 教 帅 ”教 ” 明 仃 为 市 n字
课程作 为 一种 “ 文化 大餐 ” 。 其 建 设 的 过 程 更 能 充
分 彰显学校 的文化特 色和办学 品位 。 因此 , 近 十年 来 , 无 锡 市 洛 社 中 心 小 学 严 格
课
程
江苍衩
研I 以课程建设 为路径
I
, 彰显学校办学 特色
胡德运
唐 字 灵
摘要 : 课 程 建 设 是 学 校 特 色创 建 的基 本 路 径 之 一 。 学 校 在 进 行 学 科 课 程 、 活 动 课 程 和 校 本 课 程“ 三 位 一体” 的现 代课程 体 系建设 时 , 要 严格 遵循 国家课 程标 准 的 总体要 求 , 以 学校 办 学 现 实 、
学 生 需 求 和 社 会 发 展 实 际 为 出发 点 。 秉持 “ 课 程 民主” 理 念 合 理把握 “ 学科课程 注重 学力 凸显 、 校 本课 程侧 重 素质拓展 ” 等 三 个方 面 , 努 力使 课 程 特 色成 为 学 校 特 色 , 进 而
学 校 特 色建 设 是高 质 量 教育 的必 然 要 求 . 也
是 学 校 发 展 到 一 定 阶段 的 必 然 选 择 作 为 一 所 百 年老校 的管 理者 , 有个 问题 时常萦 绕心 头 , 那 就 是 “ 如何 选择 合适 的路径 。 来 彰 显 学 校 的 办 学 特 色 。
小学2024年第一学期教科工作计划样本(3篇)
小学2024年第一学期教科工作计划样本秉承“以人为本,狠抓常规,规范发展,提高质量”的工作理念,本行动计划旨在深入学习实践____精神,全面贯彻执行____教育方针。
以课程改革为引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致力于打造新居民示范学校。
坚持以教师全面发展为核心,深化校内改革,强化科学规范管理,提升队伍建设水平,努力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以教育科研为引领,师资队伍为基础,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工作重点方面,我们将:1. 加强校本教研和培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2. 融入“乐学笃行”理念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倡导幸福知足的教育生活方式。
3. 丰富校园文化,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氛围。
4. 创建特色学校,加强拓展课程建设,丰富学校文化内涵。
5. 关注安全与卫生,创建平安、绿色校园。
6. 激活社团活动和拓展课程开发研究,形成独特体系。
具体工作措施包括:(一)以教学科研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实施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规范课题研究,提升教研能力。
强化音体美等学科教学,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二)丰富学生智力背景,深化校本课程研究。
推广经典诵读,弘扬传统文化。
重视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拓展阅读体系。
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教学互动。
开展赛课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控制作业量,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强化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健康发展。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教师形象。
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实施教师培养计划,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致力于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小学2024年第一学期教科工作计划样本(二)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工作将秉承中心校德育工作的总体精神,紧密围绕学校实际情况和少年儿童的成长需求,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完整word版)构建多元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构建多元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构建多元课程平台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学校简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成立于1985年,是一所年轻的高级中学。
学校占地十万平方米,拥有30个教学班,120名教师,1200名学生。
多年来,学校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以学生多元需求为基础,以发展学生优势智能为课程构建目标,坚定“教育至上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创设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通过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建构了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课程平台。
在这个平台中:以国家课程为核心,强化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发挥其核心价值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以校本课程为拓展,通过系列校本选修课程,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强化其附加价值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校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一所社会闻名、家长称赞、学生向往的高级中学,一所具有全新发展理念的省级示范学校和省级模范学校。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百所特色学校实验校"、“中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辽宁省首批示范性高中"、“辽宁省模范高中”、“辽宁省课改先进学校”、“辽宁省科研兴校百强学校”、“辽宁省文明单位”、“大连市先进集体”、“大连市教育研究基地”。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的发展特色。
今天的一中人正以团结协作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斗志,竭尽全力的干劲,去创造明天的辉煌. 开发区一中是一所同开发区一起成长的年轻学校。
于新建城区人口基数少,每年只有2500左右的中考学生,真正户口在开发区且能参加高考的学苗不足两千人。
受开发区两所示范性高中同时招生的影响,造成每年考入我校学生的中考成绩高低相差近100分,如何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成为我校必须探索的办学之路.2006年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走“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教育之路,成为我校谋划未来发展的必之路.学校结合课程改革,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科学构建了“多元"课程平台,探索出一条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特色教育之路,并取得了可喜的教育成果。
2024年学校特色建设方案(2篇)
2024年学校特色建设方案____年学校特色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国家培养未来人才的基地,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因此,学校特色建设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针对____年学校特色建设方案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安排,以期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
二、目标与定位____年学校特色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学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学校的定位是:以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目标。
三、内容与措施1. 教育教学方面(1) 制定全新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强化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3) 推行多元评价制度,从单一的考试评价模式中解放出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4) 建立国内外优秀学校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 人才培养方面(1) 建立多元化的选修课程体系,开设各类兴趣班和专业方向培养班,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 加强学生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会实践和实习,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4) 建立学生发展档案,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会实践和获奖情况,为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提供参考。
3. 建设硬件设施方面(1) 提升校园环境,打造美丽、舒适的学习场所。
(2) 调整和完善教学设施,更新教学设备,提高师生的教学体验。
(3) 建设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中心,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科研实践的场所。
(4) 加强校园安全设施建设,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4. 学校文化与管理方面(1) 倡导校风、班风建设,营造和谐的学校氛围。
(2) 加强学校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
(3) 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促进彼此的成长。
四、实施与评估1. 实施方案(1) 成立特色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学校特色建设的统筹和协调工作。
依托课程建设,助力学校特色发展
依托课程建设,助力学校特色发展作者:谢海荣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20年第02期摘要:学校特色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课程建设可将学校特色发展与学校核心工作高度融合,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让学生经历有价值的学习,形成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程建设特色发展核心素养近两年我通过导师引领、跟岗培训、学习交流、工作实践、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教育管理经验,更新教育理念,拓宽工作思路,收获颇多,其中对我启迪最大的是课程建设。
我结合以下四个问题分享自己的学习与思考。
一、为什么进行课程建设杭锦后旗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后,所有基础教育学校实现规范办学,但规范只是学校发展的基本要求,不能作为内驱力,因此紧接着教育局引领各学校踏上优质均衡发展之路,以“合格+订单”的评价方式,合理释放学校同质化束缚,培养百花齊放的学校发展生态,引导学校内涵发展,而学校的内涵发展也必将催生学校特色,所以学校特色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课程建设可将学校特色发展与学校核心工作高度融合,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让学生经历有价值的学习,形成核心素养。
同时课程建设也为自上而下开展特色学校建设提供了契机。
综上所述,依托课程建设可以助力学校特色发展。
二、什么是课程建设从狭义上讲学校课程建设是指学校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依据学校培养目标、学生需要、校内外教育资源对现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整合重组,进而构建适应学生发展的、高效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的过程。
从广义上讲学校还可以建立一种大课程观,形成一个学校一事一物皆教育、时时处处有课程的理念。
校长以专业化的方式实施课程管理,面向所有学生,以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完善为学生创造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用课程成就学生。
三、如何进行课程建设结合实验小学儒雅课程体系的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1.指向核心素养,明确课程目标学校在思考课程体系的育人目标时沿着“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线索进行分解和规划,以核心素养对应课程目标,以凸显目标的整合性。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与发展管理与保障方案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与发展管理与保障方案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与发展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通过特色课程的开设,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学生。
为了有效推进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与保障方案。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特色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必要性特色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开设具有学校独特特点的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此外,特色课程还能提升学校的声誉和竞争力,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特色课程建设的原则和方向特色课程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兴趣特长、体现学校的定位与特色、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方向。
通过广泛调研和专家指导,学校可以确定适合自身的特色课程方向,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特色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特色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应该注重创新和实践。
教师可以参考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进行突破和创新,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四、特色课程的推进与落地特色课程的推进需要全校教师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学校可以通过教师培训、专家讲座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设计水平。
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特色课程推进小组,由专门人员负责特色课程的宣传、组织和评估,从而确保特色课程的落地和实施效果。
五、特色课程的资源保障特色课程的开展离不开充足的资源保障。
学校可以逐步建立起与特色课程开展相适应的实验室、设备、图书馆和教学团队等资源。
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外部资源的支持和捐赠,从而进一步提高特色课程的实施水平和质量。
六、特色课程的评估与调整特色课程的评估是对特色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追踪和检验。
以课程建设为核心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社会调查 , 进行
深度研究。
体 育 节 《 篮球 》《 形体与舞蹈》《 健美操 》 乒乓球 》 以 “ 《 ( 运动 '青春 止 《 毛球》 等 1 羽 4门 更 美 丽 ” 为 主 题 的系 列 体 育 活 动 )
体育与 健身 体 育 学 习领 域 综合 实践
学 习领 域
高一 “明贤 ” 高二 “ 立贤 ” 高三 “ 践贤 ”
《 与学校对话》 《 与名人对话 》《 与社会对 军训l 学农 、 、 社会 话 》《 校史教育 》《 这里 ,一 片肥沃土壤》 调 查 、志 愿者 服 《 贤 中 学 学 生 生 活 规 程 》 《 育 贤 ”通 识 务 队 、 江 南 文 化 奉 “ 系列讲座 》等 1 9门 古镇行 、居委 见
程 和 研 究 型 课 程 以及 融 合 了 新 理 念
质教 育 的重 要载 体 ,是 实现学 校育
人 目标 的 重 要 途 径 。 我 们 高 度 重 视 课 程 建 设 , 明 确 提 出 “以夯 实 基 础 , 发展 个性 特 长为着 眼点 ,构建 可供 学 生 选 择 的 和 谐 发 展 的 课 程 ; 以基 础型 、 展 型、 究型三类 课程为主 拓 研
历史、政 治、地理 “团 基 ” 班 、 “ 党 拓展课 程 《 融 A C 心理学 》《 国主 义影片赏 基 ” 金 B 》《 爱 班 海苑 电视 在适 当讲 以学 科 中 法律 与道德 析 》《 社会 热点 的追踪 与反思 》 台、耀华广播台 、 座 指 导 的衍 生 问 心理健 康 行知报 社等 下 ,经 历 题作 为研 《 思 维 自 由翱 翔 》 《自主 机 器 人 的 设 计 让 选 题 、 论 究 的 课 与制 作 》 《 c语 言 程 序 设 计 》 《 网络 信 息检 证 、立 项 、 题 , 注 重 索与利用 》《 as Fl n动 画脚本编程 入 门》 研 究 、结 研 究性 学 金工制 作 《 味电子制作》《 曲录音制作 》{B程 科技 节 趣 歌 V 题 、答 辩 习与 基础 序 设 计 》 《 S P 动 态 网 站 设 计 》 A 全 过 程 , 型 、 拓 展 {h P 获 得 研 究 型 课 程 的 o 0 h p图像 处 理 》 《 tSo 生存 技 巧 》 活 动 的 基 整 合
以课程建设为引擎,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老城 区 , 老街道。立 校百年不更其名 , 不改其址 , 与成都 的地域文
化一脉相承 , 生源都是来 自老城 区、 老街道 的成都本地人家庭 , 有 很多家庭还是祖孙三代 同读一所学校 。成都 的风 土人情在学校
原滋原味的体现 。因此 , 锦官驿小学有着传承和弘扬千年锦 官城 丰厚 的民俗文化 的积淀 。民俗教育秉 承学校历史 , 成为锦官驿小
堕
No . 7 T I ME EDUC AT1 0N J
以课程建设为 引擎 , 推进学校特 色建设
王捷
摘要 : 锦 官驿小学立校百年 , “ 紧邻 旧时驿站 , 学堂建于晚清” 。在城 乡一体化 、 国际化背景下, 学校从校情和 学生特点 出发, 充分理 解和发扬“ 弘扬 中华文化 承续优 良传统 ” 的优 秀学校文化传 统 , 完善 三级课程 建设 , 不断推进 民俗 文化教 育 实施 , 逐 步形成 “ 三 个三 ” 的 学校 特 色 建设 特 点 。
雅、 智慧 、 大气 ” 的锦小学子育 人 目标 , 追求“ 良风美俗 精思笃行”
的校风。在此基础上 ,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 的“ 道德教化功能 、 智慧 启迪 功能 、 强身健体功能 、 审美娱悦功能和生活指导功能” 。我们
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内容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究,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
我校作为甘肃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示范校,把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来抓,并以此为载体,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究,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
我校作为甘肃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示范校,把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来抓,并以此为载体,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
笔者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评价等方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课程开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资源,结合县情、乡情和校情,对课程开发体系进行前期认证,以独特的视角,捕捉身边的课程资源,确定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向和思路,可从四个维度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1、根据孩子健康成长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设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学生的年龄差异。
针对一、二年级小学生刚入学,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的现状,可以注重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为使学生在青春萌动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可在中高年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类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2、根据书香校园建设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要大量阅读,学会阅读,结合建设书香校园,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以课程建设为核心 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推动学校特色发展茂名市博雅中学吴丹媚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重要环节,而教育教学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内涵所在。
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学校为这一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实施平台,学校的每一位师生都在分享这一种文化,同时也是这一特色文化的传播者。
茂名市博雅中学把学校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立足于培养“学识博雅、气质文雅”的高素质学生。
近年来,我们学校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成立了以梁汉强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规划完善本校课程,深化课堂改革,实现了“以艺育人,以美育心,特色强校”的办学目标。
一、学校课程的规划与完善(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以师生发展为本,让教师尽情体验职业的尊严与幸福,让每个学生尽情享受校园生活的多彩与快乐”为课程建设的宗旨,以“提升每一个学生学习生活品质”为核心理念,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校园生活。
(二)课程设置内容学校贯彻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积极探索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结合学生需求、教师特长、学校设施等各种因素,为不同潜质、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层次的选择和帮助,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同时学校将课程规划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自主课程三大类。
学科课程由基础学科课程和学科拓展课程组成;活动课程以校内活动为主,分主题活动课程、节日活动课程、常规活动课程、其他活动课程;自主课程为社团课程和自选课程。
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居于中心地位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课程类型。
对于学科课程的建设,茂名市博雅中学以“人文主义”、“建构主义”等理论为指导,在挖掘学校传统和优势的基础上,创新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过程与方法,积极推进“以生为本”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比如学校平板电脑进教室,智慧课堂的建设。
“智慧课堂”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去猜想、总结和创造,最终由自己归纳出相关知识点,从而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校特色建设方案(4篇)
学校特色建设方案一、课程建设鉴于教育是学校教学的核心,课程建设无疑成为学校特色建设之基石。
我们将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兴趣与学习需求,精心策划并推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着重强调跨学科融合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
同时,通过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旨在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发展。
二、师资建设学校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特色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为此,我们将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培养力度,致力于提升他们的教学技艺与专业素养。
还将积极鼓励教师投身于教学研究与学术探索之中,以期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教学设施建设优质的教学设施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保障。
我们计划对学校的教学设施进行全面升级与改造,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化实验室、图书馆及多媒体教室等教学场所,以提供更加先进、舒适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实践教育与社会实践学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
因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实践教育与社会实践环节,努力构建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五、创新创业教育面对未来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革,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方向。
我们将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开设一系列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并定期组织创新创业比赛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热情。
同时,还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业资源。
学校特色建设方案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我们将从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学设施建设、实践教育与社会实践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
我们坚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特色建设必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更大的力量。
学校特色建设方案(二)一、背景概述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教育领域正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依托课程建设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
依托课程建设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作者:张智武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年第08期[摘要] 传统的学校特色发展是自下而上的,一般是学校某项亮点工作持续发展过程中对其他工作产生影响与渗透,且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过程。
学校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特别是学校课程建设工作,为自上而下实现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契机,这一模式更有利于实现特色学校建设与学校发展目标、学生培养目标的统一,更有利于调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更有利于协调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较之于传统方式有很大的优势。
[关键词] 课程设计;课程特色;课程文化学校特色发展是高质量教育的必然要求,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当前,学校特色建设正处于“大家都在做特色”的阶段,有专家对此开展研究并提出了文化建设、管理建设、教学建设、课程建设、优势项目和活动等五条学校特色建设的路径。
[1] 但就学校特色发展方式而言,无非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前者是学校一项亮点工作持续发展,并对其他工作产生影响与渗透,且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过程。
后者是先对学校特色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并通过相关途径进行整合与落实。
当前的课改已不仅仅关注于课程自身的建设与教学方式的改变,更关注于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的统筹,关注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团组织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关注于课内外、校内外活动的协调一致与社会资源的广泛利用。
这一转变,为自上而下开展特色学校建设提供了契机,其中课程方案设计、特色课程建设、课程文化的营造是实现特色发展的三个关键环节。
一、完善课程顶层设计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上海市、浙江省在整体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还对学校课程提出了统一要求,如浙江省把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拓展性课程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
[2] 在此背景下,学校应对各类课程的统一实施做出整体规划,做好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
深化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深化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作者:饶禹锡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5年第09期[摘要]深化校本课程建设是教育的需要,是当前课改形势的要求,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
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开发校本课程,进行课程创新,确定发展方向,可以逐步形成特色。
同时,努力开发建设好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一支现代化和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
从凝练办学理念,构建理想发展愿景;开发校本课程,形成理想办学特色;落实校本课程,收获特色快乐体验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校特色发展[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92深化校本课程建设,推进学校特色发展,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高度,来深刻认识理解学校的特色发展。
把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树立“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办学思想,增强学校的竞争力。
把校本课程建设与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丰富学校文化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科学、健康、和谐发展。
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
同时,在抓好科学实施国家课程、努力探索各学科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根据区域、学校、师生的差异,努力开发建设好具有地方特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这不仅是形成学校特色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一支现代化、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
那么,该如何深化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呢?一、凝练办学理念,构建理想发展愿景贵溪市实验中学,是一所从小学到高中的全日制公办学校。
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喷泉、雕塑、景观石错落有致,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
多年的文化积淀,学校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与管理模式,学校始终秉承“创一流名校,育世纪英才”的办学目标,以“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锐意进取,奋勇拼搏,现发展为在校生5000余人、专职教师300多人的省级重点中学。
依托校本课程建设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推荐5篇)
依托校本课程建设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推荐5篇)第一篇:依托校本课程建设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依托校本课程建设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人们对课程建设的全面认识与实践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在各个学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与探索。
课程是先进教育理念的载体,一所富有特色的学校其特色办学理念更应通过课程实施彰显出来,使学校特色课程化。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在和谐优质学校形象初步确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丰富学校教育内涵,以学校资源及社区资源为载体,逐步探索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博物少年”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竞争力。
关键词: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博物少年学校特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以较大的课时比重增设校本课程,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应性。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人们对课程建设的全面认识与实践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在各个学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与探索,提高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权与积极性。
课程是先进教育理念的载体,一所富有特色的学校其特色办学理念更应通过课程实施彰显出来,使学校特色课程化。
因此,如何开发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推进课改实施进程,提高课程实验水平,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已经成为我们思考、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博物少年”校本课程体系的提出博物,通晓众物之谓也。
我国自古就有优秀的博物传统,早在春秋时期,知识渊博、政绩卓著的郑国名相子产被誉为“博物君子”,为国家的富强、民生的改善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文化集大成者孔子不光本人博古通今,更是教育门徒热爱学习、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多识、学以致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儒家思想与国学智慧的火花光耀神州、惠泽世界。
另外,如郦道元、沈括、徐霞客、竺可桢等博物大家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都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作出了突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课程建设为引擎,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摘要:锦官驿小学立校百年,“紧邻旧时驿站,学堂建于晚清”。
在城乡一体化、国际化背景下,学校从校情和学生特点出发,充分理解和发扬“弘扬中华文化承续优良传统”的优秀学校文化传统,完善三级课程建设,不断推进民俗文化教育实施,逐步形成“三个三”的学校特色建设特点。
关键词:课程建设学校特色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c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169
1 坚持“三个理念”
1.1 学校文化为魂
成都又名锦官城,锦官驿小学(以下简称:锦小)地处成都的老城区,老街道。
立校百年不更其名,不改其址,与成都的地域文化一脉相承,生源都是来自老城区、老街道的成都本地人家庭,有很多家庭还是祖孙三代同读一所学校。
成都的风土人情在学校原滋原味的体现。
因此,锦官驿小学有着传承和弘扬千年锦官城丰厚的民俗文化的积淀。
民俗教育秉承学校历史,成为锦官驿小学打造民俗特色校园的生长点和着力点。
成都的发展速度凝聚着历史积淀的势能和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推力。
新时期应该赋予民俗新的内涵,即在成都“追赶型前进,跨越式发展”中经济、文化、交通等创生出来的新东西,是它们在悄悄改变成都人的眼界、生活方式、精神面貌,所以“民俗教育”既是立足于本乡本土的教育,了解本民族的文化,
又是放眼世界的教育,了解异民族文化。
我们将新时期民俗文化的内涵与锦江区“民族精神,世界眼光”的育人目标结合,以“润物细无声,花重锦官城”为办学理念,以“弘扬中华文化承续优良传统”为校训,指引着一代代锦小人茁壮成长。
民俗教育秉承学校历史,成为锦官驿小学打造民俗特色校园的生长点和着力点。
1.2 育人目标为纲
锦官驿小学锦小在探索学校特色是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优雅、智慧、大气”的锦小学子育人目标,追求“良风美俗精思笃行”的校风。
在此基础上,全面发掘民俗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智慧启迪功能、强身健体功能、审美娱悦功能和生活指导功能”。
我们把民俗教育目标与学校育人目标有机融合起来,丰富育人目标内涵,使民俗教育成为学校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内在自然组成部分。
1.3 学生发展为本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我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改变。
本地常住生源逐年减少,外来暂住农民工子女逐年增加。
目前,农民工子女就读人数占全校学生的60%。
如何让这批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融入学校成为了我们的挑战。
学校结合地域资源,以传承和创新为主题,培养具有文化认同感和乡土归属感的学生,使他们具有城市生存能力并赋予他们建设家乡的使命。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着眼于学生在校六年的持续发展,依据低中高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积累,循序渐进,拟定分年段、分层次的培养目标,形成和完善了目标明确、具有学校特色的民俗文化教育序列。
2 建设“三类课程”
整体思考民俗文化的教育渠道:①在课程资源中整合;②在学科教学里融入;③在综合学习中渗透;④在活动设计时安排。
我们将民俗教育融入学校的各类课程。
请看锦官驿小学课程体系表:
锦官驿小学课程体系表
2.1 基础课程校本实施
以基础课程校本化实施为理念,夯实“双基”,着眼“四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提倡发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称为“四基”,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研究的新进展、新趋势。
我们以“积累学科基本活动经验”为突破口,构建四基课堂。
这是针对我校农民工子女占多数的现状,分析他们在积累学科基本活动经验中的优势和不足,发现问题,积累方法和策略,丰富学科基本活动经验,探究在学科教学中积累学科活动经验的课堂特征,提高学生学科学习的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基于“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开展了以下几种形式的研究:①卓有成效的校本研修。
目前,已形成“合作互补式备课、同题探究式磨课、专家引领式思课”三种研修形式。
②主题鲜明的小专题研究。
基于“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的研究,我们拟形成以下成果:
①梳理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基本活动经验”。
②形成基于校本的积累学科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系统。
③逐步形成锦官驿小学夯实“双基”发展“四基”,促进学生学习思维提升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2.2 拓展课程的民俗融入
拓展课程承担了基础课程的“课程补丁”作用,弥补学科逻辑脱环或跳环之处,及时反映社会、科技与学科的最新发展、时代精神与现实问题,以拓展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学科教学的吸引力,同时有效解决知识发展的超前性与学校既定课程内容的滞后性之间、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能日益增多与学校教育时间有限之间的矛盾。
学校开设了学科类拓展课程:包括数学学科的思维训练课程、语文学科的阅读理解课程。
明确了以语数学科教材体系为主线的民俗教育渗透点。
数学思维训练注重趣味与启智,将民间歌谣、民间图案、民间游戏融入教学。
如:将中国古代的一种数学图形游戏“七巧板”与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拼、摆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和创造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语文科学的阅读理解课程重在分年段制定阅读计划,引导学生阅读中西方文学作品,进行“中西方文学比较”的研究,扩大阅读量,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3 综合课程完善民俗教育
我校的综合课程分为民俗文化课程、民俗社团课程和民俗文化交流课程。
2.3.1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详见表1)
2.3.2 民俗社团
现已组建五大民俗社团:清音、空竹、金钱板、科学探索社团和礼仪社团。
社团始终遵循学生的兴趣,选拔一部分在本领域表现优秀的学生成立社团,并逐步打造社团文化。
2.3.3 民俗文化交流
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除参加区域内的表演,我们的空竹社团于2011年赴京参加少儿春晚的演出,获得金奖;同年,与台湾地区的小朋友进行民俗文化交流。
今年7月,我们还走出国门,赴韩国参加中韩青少年文化交流。
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我们的学生成为了弘扬中国民俗文化的小使者,表现出“优雅、智慧、大气”的气质,我们的课程目标在学生身上得以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得以显现。
3 创建“三大特色”
3.1 古典的物化环境
校园环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推进民俗特色建设过程中,整个学校变身为一座大型的民俗文化博物馆。
一是着力于对学校建筑的装饰;打造楼层文化墙,建立班级民俗文化博物馆,成立民俗
体验室。
是着力于学校环境绿化。
利用每年一次的“春季校园植树节”打造民俗草木庄园,学生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为每一种植物制作“草木id卡”,使学生认识到银杏、海棠、桑树、桂花、海棠、青松……校园中的植物都源自中国本土,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源共生。
3.2 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传统的节日有:春节校园植树节、秋季民俗运动会、四月科技节、中国五大传统节日。
每个节日精心设计,成了学生每年的期待和人生精彩的回忆。
再加上社团节、“锦小之星”、“四雅少年”评选、建队日等活动。
内容紧扣学校特色建设,与时俱进,形式多样,师生同乐同欢,营造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提升了民俗教育的品质。
3.3 主流价值观塑造
在推进学校特设建设过程中,促进教师的精神成长。
以民俗文化为内核,向中华传统师德靠近,开展的“向德行要质量”活动,提炼出锦小教师的六气:为人做事要大气,淡泊名利有志气,与人为善讲和气,教师育人有灵气,博学多思蕴底气,爱岗敬业树正气。
这是植根于传统之上的、学校教师共同拥有的价值追求。
作者简介:王捷,四川省成都市锦官驿小学,四川成都 6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