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 VSS、H3C IRF2、huawei CSS】解析

合集下载

机房十大品牌

机房十大品牌

机房十大品牌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机房作为数据中心的核心设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机房的品牌选择直接关系到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机房领域的十大品牌,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机房品牌。

一、Cisco1.1 Cisco是全球率先的网络设备创造商,其产品在机房领域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1.2 Cisco的产品质量可靠,性能稳定,广泛应用于大型数据中心。

1.3 Cisco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包括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服务器等,满足不同规模机房的需求。

二、HPE2.1 HPE是知名的企业级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创造商,其产品在机房领域备受信赖。

2.2 HPE的服务器性能优秀,稳定性高,适合于各类应用场景。

2.3 HPE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匡助用户解决机房运维中的各种问题。

三、Dell EMC3.1 Dell EMC是全球知名的IT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产品在机房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2 Dell EMC的存储设备和服务器性能卓越,广泛应用于大型数据中心。

3.3 Dell EMC致力于创新技术的研发,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

四、IBM4.1 IBM是全球著名的科技公司,其产品在机房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

4.2 IBM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稳定可靠,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等行业。

4.3 IBM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匡助用户构建高效的数据中心。

五、Huawei5.1 华为是中国知名的通信设备创造商,其产品在机房领域备受关注。

5.2 华为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性能优秀,适合于各类应用场景。

5.3 华为致力于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动机房领域的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机房品牌选择至关重要,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品牌和产品。

以上介绍的十大品牌仅为参考,读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国内常见网络设备厂商分析(Cisco、Juniper、H3C、华为、中兴、神码、锐捷、迈普等)

国内常见网络设备厂商分析(Cisco、Juniper、H3C、华为、中兴、神码、锐捷、迈普等)

国内常见网络设备厂商分析(Cisco、Juniper、H3C、华为、中兴、神码、锐捷、迈普等)展开全文国内常见网络设备提供商分析:得益于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投入,国内网络市场非常繁荣,目前市场中有着数量众多的网络设备提供商,常见的厂商包括:思科(CISCO ),瞻博网络(Juniper )、华三通信(H3C)、Force 10、博科(Brocade)、Exterme、HP Procuve、华为、中兴、迈普、博达、神州数码、锐捷、D-LINK、TP-LINK、联想、NetGear、华硕、TCL、腾达、金星等。

针对这些常见的网络设备厂商,根据厂商实力、技术研发实力、服务能力等,进行简单的分析:第一梯队:思科(cisco)、瞻博网络(Juniper )、华三通信(H3C)在网络设备厂商中,思科、瞻博、华三是目前市场上的最主流供应商,三家厂商各有擅长,在各自领域内都有非常出色的业绩。

思科(CISCO)网络通信业龙头老大思科作为一家传统的网络通信产品供应商,占据了全球60%以上的网络设备份额,其产品做工精良、运行稳定,在网设备最长记录为12 年,是当之无愧的网络通信老大。

优势:全球第一批网络厂商,和施乐、3COM 等以太网始祖为同一时代公司,技术积累深厚,对行业理解深刻,引领技术潮流,产品技术过硬;劣势:在国内不提供原厂服务(在北美和欧洲都是提供原厂服务),全部依靠渠道完成服务交付;设备价格高,基本为国内最高价格,性价比不足。

瞻博网络(Juniper )Juniper 为思科部分员工离开后创办的网络通信公司,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和技术品牌,在行业内突出的产品不是其网络设备而是安全设备,号称全球技术最先进,其实Juniper 的网络产品在全球骨干都拥有非常大的份额,约35%的骨干路由器为Juniper 提供,国内很多厂家也通过OEM 方式销售Juniper 路由器,其交换机产品线为新推出,正在加强对企业网的投入,意图获取更多份额;优势:良好的技术品牌和口碑,相对而言,产品线较全;劣势:在国内没有原厂服务,国内渠道资源不足,在产品及服务交付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华三通信(H3C)H3C 前身为华为和3C0M 合资公司,主打企业网网络通信,主推企业网解决方案,其企业网建设理念IToIP 经过多年实践,逐步完善并被客户接受,被后续厂商所追随,其产品紧紧围绕企业网应用,对行业理解深刻,产品满足度高,相比第一梯队的其他两家,产品线的完整性、产品稳定性可靠性与思科媲美,提供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和完善的备件体系,在国内用户具有良好的口碑,在Government、公共事业、大企业、运营商等都拥有大量应用案例,占据国内企业网市场的40%的第一份额,是思科在国内的最大竞争对手。

irf h3c 网络 虚拟化

irf h3c 网络 虚拟化

网络虚拟化IRF技术架构1 概述虚拟化技术是当前企业IT技术领域的关注焦点,采用虚拟化来优化IT架构,提升IT系统运行效率是当 前技术发展的方向。

对于服务器或应用的虚拟化架构,IT行业相对比较熟悉:在服务器上采用虚拟化软件运行多台虚拟机 (VM---Virtual Machine),以提升物理资源利用效率,可视为1:N的虚拟化;另一方面,将多台物理服务器整 合起来,对外提供更为强大的处理性能(如负载均衡集群),可视为N:1的虚拟化。

对于基础网络来说,虚拟化技术也有相同的体现:在一套物理网络上采用VPN或VRF技术划分出多个 相互隔离的逻辑网络,是1:N的虚拟化;将多个物理网络设备整合成一台逻辑设备,简化网络架构,是N:1 虚拟化。

H3C 虚拟化技术IRF(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属于N:1整合型虚拟化技术范畴。

2当前网络架构的问题网络是支撑企业IT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基础动脉,因此网络的正常运行对企业提供上层业务持续性访问 至关重要。

在传统网络规划与设计中,为保证网络的可靠性、故障自愈性,均需要考虑各种冗余设计,如 网络冗余节点、冗余链路等。

图1 传统冗余网络架构 为解决冗余网络设计中的环路问题,在网络规划与部署中需提供复杂的协议组合设计,如生成树协议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与第一跳冗余网关协议(FHGR: First Hop Redundant Gateway ,VRRP)的配合, 图1所示。

此种网络方案基于标准化技术实现,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由于网络发生故障时环路状态难以控制和定 位,同时如果配置不当易引起广播风暴影响整个网络业务。

而且,随着IT规模扩展,网络架构越来越复杂, 不仅难于支撑上层应用的长远发展,同时带来网络运维过程中更多的问题,导致基础网络难以持续升级的 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快速环路技术也在发展,如图2。

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VSS、H3C-IRF2、huawei-CSS】解析

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VSS、H3C-IRF2、huawei-CSS】解析

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VSS、H3C-IRF2、huawei-CSS】解析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 VSS、H3C IRF2、huawei CSS】解析Cisco H3C huawei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虚拟化应用成为了近几年在企业级环境下广泛实施的技术,而除了服务器/存储虚拟化之外,在2012年SDN(软件定义网络)和OpenFlow大潮的进一步推动下,网络虚拟化又再度成为热点。

不过谈到网络虚拟化,其实早在2009年,各大网络设备厂商就已相继推出了自家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并已服务于网络应用的各个层面和各个方面。

而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主流的网络虚拟化技术。

的控制信息并使用一个头部封装每个数据帧穿过这条链路。

虚拟交换机链路VSL在VSS之中,其中一个机箱指定为活跃交换机,另一台被指定为备份交换机。

而所有的控制层面的功能,包括管理(SNMP,Telnet,SSH 等),二层协议(BPDU,PDUs,LACP等),三层协议(路由协议等),以及软件数据等,都是由活跃交换机的引擎进行管理。

此外,VSS技术还使用机箱间NSF/SSO作为两台机箱间的主要高可用性机制,当一个虚拟交换机成员发生故障时,网络中无需进行协议重收敛,接入层或核心层交换机将继续转发流量,因为它们只会检测出EtherChannel捆绑中有一个链路故障。

而在传统模式中,一台交换机发生故障就会导致STP/HSRP和路由协议等多个控制协议进行收敛,相比之下,VSS将多台设备虚拟化成一台设备,协议需要计算量则大为减少。

思科VSS应用凭借VSS技术,不仅实现了交换机的简易管理,同时提高了运营效率。

网络管理员仅需登录虚拟化设备,即可直接管理虚拟化为一体的所有设备,真正简化了网络管理。

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目前VSS技术仅适用于Cisco 6500系列、Cisco 7600系列和Nexus 7000系列等高端机型上。

华为CSS与H3C IRF2技术对比

华为CSS与H3C IRF2技术对比

华为CSS与H3C IRF2技术对比一、华为CSS技术介绍CSS是Cluster Switch System的简称,又被称为集群交换机系统(简称为CSS或集群)。

是将几台交换机通过专用的集群线缆链接起来,对外呈现为一台逻辑交换机。

在S9300/S7700(S9700暂无CSS集群卡)交换机主控板(SRU)上插FSU卡的位置插入集群卡,原有主控板、接口板、机框不用更新,就可以实现CSS集群。

CSS集群线缆必须按照上图特定的顺序连接(S9303/S7703不支持CSS)。

同系列的不同型号也可以实现CSS集群,前提条件是必须配置同型号的主控板(S9303/S7703除外)。

目前CSS集群带宽是320G,日后可升级至640G集群的管理:CSS集群建立后,会根据一定的规则选举集群主,集群备(集群控制的主备),竞争的规则如下:系统运行状态:已经正常运行的设备优先级高于正在启动中的设备,成为集群主。

集群优先级:状态相同,优先级高的设备成为集群主。

MAC地址大小:状态、优先级都相同,MAC地址小的设备成为集群主。

两台设备竞争出主备后,集群主设备的主用主控板成为CSS的系统主,集群备的主用主控板成为CSS的系统备。

在系统主和系统备之间进行HA备份处理,集群主和集群备的备用主控板作为CSS的候选系统备。

单台集群设备里面的主控板倒换后,将以以下的规则进行集群主备倒换:集群主内的两块主控板发生倒换:集群备升为集群主,原来的系统备升为系统主;集群主降为集群备,原来的系统主重启、原来集群主框内的备用主控板升为CSS的系统备,从系统主进行HA同步。

集群备内的两块主控板发生倒换:集群主和集群备设备的角色不会发生变化。

集群备内的主用主控板(即原来CSS的系统备)重启,备用主控板升为系统的备,从系统主进行HA同步。

通过这种处理,保证了CSS的高可靠性。

最终原来两台独立的设备建立CSS,对外始终呈现为一台设备。

集群的分裂:CSS建立后,系统主和系统备定时发送心跳报文来维护CSS的状态。

数据中心网络三大热门技术

数据中心网络三大热门技术

数据中心网络三大热门技术这几年,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化等新技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所有这些技术都要依托数据中心为基础来得以实现。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数据中心网络是实现这些功能的基础,这些迫使网络技术要进行变革,否则根本无法适应这些新东西,所以数据中心网络技术这几年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数据中心里最后的一块封锁基地终于得以开垦,这给数据中心带来了活力。

任何技术的进步都不是一撮而就的,需要经过各种磨练,还会有不同的声音,也会有不少的技术会不断消失,本文就来具体说一说数据中心网络涌现了哪些新技术。

虚拟交换技术虚拟交换技术是指允许在同一台物理设备上执行多种交换功能,或在网络中的多台物理设备上执行单功能交换,虚拟交换技术是多服务网络交换结构中的核心概念。

虚拟交换技术的实质是通过服务器来实现网络交换的部分功能,以此用服务器替代网络交换机的部分网络功能。

这样不仅可以简化网络,还可以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可以将交换机的部分功能下移到服务器上,这种技术也是服务器厂商主推的技术,服务器厂商也是希望通过此技术来获得部分的网络市场,得以进入网络市场。

不过虚拟交换技术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很多服务器厂商都有各的想法,难以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

CISCO和VMware向IETF提交了虚拟交换技术草案VN-Link,CISCO是传统的网络硬件厂商,而VMware是虚拟化软件厂商,所以两者的结合也都各有自己的小算盘,所以这次的草案还是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通过软件实现,而另一种就是通过硬件网卡来实现,CISCO甚至还自己提出了基于硬件的虚拟交换方案。

要知道CISCO也是全球第五大服务器厂商,在服务器领域也很有实力。

CISCO提出了802.1qbb BPE和802.1BR,还有别的服务器厂商也提出了自己的虚拟交换技术,比如;802.1Qbg EVB、EVBA等,服务器厂商毕竟不是专做网络设备的,所以这些虚拟交换技术并未得到更多的响应,尤其是得到了网络厂商的积极反击,这样使得虚拟交换技术成为了实验室技术,至今未能大规模地走进数据中心,虽然绝大部分服务器都支持虚拟交换技术,但并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思科Cisco-华三H3C-GRE-Over-IPsec-SVTI-VPN

思科Cisco-华三H3C-GRE-Over-IPsec-SVTI-VPN

多厂商 VPN 系列之二:Cisco&H3C GREOver IPsec& SVTI-VPN一、GRP概述在传统的 IPsec VPN 中,IPsec 只能为 IPv4 单播提供服务,因为 IPsec 技术是从 IPv6 挪移过来的,当时候没考虑到这种应用。

这样的形式就使得我们必须用大量的ACL 来匹配感兴趣流量,在 SADB 中建立大量的 SA 信息,非常消耗路由器的性能。

所以,必须使用一种技术来承载组播与广播包,这就是我们的 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 (GRE),也就是我们常用的tunnel,它算是一个典型的VPN 隧道技术,只是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所以出现了GRE Over IPsec。

SVTI 技术是 cisco 12.4推出的一个 feature,让 IPsec 有一个静态的接口,这样就不需要借助任何协议,就可单独完成动态路由协议的建立。

GRE 最早由cisco 公司提议,后来被IEFT 公有化后,它能支持多种协议,比如IP ,Decnet ,IPX,Appletalk 。

默认为point-to-point 模式,也可以支持multicast point 模式。

GRE 隧道是没有物理层特性的,所以只要源地址是可用,目的地址是可达,那么这个隧道就会 up。

二、GRP拓扑R1 与 R2 通过 GRE 建立一个 tunnel,源为自己出接口,目的为对方目的地址。

三、配置过程R1Interface tunnel0tunnel source f0/0 (这里可以为源接口,或者一个具体的地址,如果为动态IP的话,定义源接口最有效)tunnel destination202.100.2.1ip address172.16.1.1255.255.255.0这里 R2 没有起 tunnel,R1 的 tunnel 已经 UP 了,之前提到 tunnel 是没有物理层特性的,所以只要源地址是可用,目的地址路由可达,那么就会自动 up。

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VSS、H3C-IRF2、huawei-CSS】解析

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VSS、H3C-IRF2、huawei-CSS】解析

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 VSS、H3C IRF2、huawei CSS】解析Cisco H3C huawei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虚拟化应用成为了近几年在企业级环境下广泛实施的技术,而除了服务器/存储虚拟化之外,在2012年SDN(软件定义网络)和OpenFlow大潮的进一步推动下,网络虚拟化又再度成为热点。

不过谈到网络虚拟化,其实早在2009年,各大网络设备厂商就已相继推出了自家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并已服务于网络应用的各个层面和各个方面。

而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主流的网络虚拟化技术。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就是一种典型的网络虚拟化技术,它可以实现将多台思科交换机虚拟成单台交换机,使设备可用的端口数量、转发能力、性能规格都倍增。

例如,它可将两台物理的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整合成为一台单一逻辑上的虚拟交换机,从而可将系统带宽容量扩展到1.4Tbps。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而想要启用VSS技术,还需要通过一条特殊的链路来绑定两个机架成为一个虚拟的交换系统,这个特殊的链路称之为虚拟交换机链路(Virtual Switch Link,即VSL)。

VSL承载特殊的控制信息并使用一个头部封装每个数据帧穿过这条链路。

虚拟交换机链路VSL在VSS之中,其中一个机箱指定为活跃交换机,另一台被指定为备份交换机。

而所有的控制层面的功能,包括管理(SNMP,Telnet,SSH等),二层协议(BPDU,PDUs,LACP等),三层协议(路由协议等),以及软件数据等,都是由活跃交换机的引擎进行管理。

此外,VSS技术还使用机箱间NSF/SSO作为两台机箱间的主要高可用性机制,当一个虚拟交换机成员发生故障时,网络中无需进行协议重收敛,接入层或核心层交换机将继续转发流量,因为它们只会检测出EtherChannel捆绑中有一个链路故障。

而在传统模式中,一台交换机发生故障就会导致STP/HSRP和路由协议等多个控制协议进行收敛,相比之下,VSS 将多台设备虚拟化成一台设备,协议需要计算量则大为减少。

网络虚拟化技术VSS_ IRF_ CSS_ VSU比较

网络虚拟化技术VSS_ IRF_ CSS_ VSU比较

网络虚拟化技术:VSS、IRF2和CSS解析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虚拟化应用成为了近几年在企业级环境下广泛实施的技术,而除了服务器/存储虚拟化之外,在2012年SDN(软件定义网络)和OpenFlow大潮的进一步推动下,网络虚拟化又再度成为热点。

不过谈到网络虚拟化,其实早在2009年,各大网络设备厂商就已相继推出了自家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并已服务于网络应用的各个层面和各个方面。

而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主流的网络虚拟化技术。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就是一种典型的网络虚拟化技术,它可以实现将多台思科交换机虚拟成单台交换机,使设备可用的端口数量、转发能力、性能规格都倍增。

例如,它可将两台物理的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整合成为一台单一逻辑上的虚拟交换机,从而可将系统带宽容量扩展到1.4Tbps。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而想要启用VSS技术,还需要通过一条特殊的链路来绑定两个机架成为一个虚拟的交换系统,这个特殊的链路称之为虚拟交换机链路(Virtual Switch Link,即VSL)。

VSL承载特殊的控制信息并使用一个头部封装每个数据帧穿过这条链路。

虚拟交换机链路VSL在VSS之中,其中一个机箱指定为活跃交换机,另一台被指定为备份交换机。

而所有的控制层面的功能,包括管理(SNMP,Telnet,SSH等),二层协议(BPDU,PDUs,LACP等),三层协议(路由协议等),以及软件数据等,都是由活跃交换机的引擎进行管理。

此外,VSS技术还使用机箱间NSF/SSO作为两台机箱间的主要高可用性机制,当一个虚拟交换机成员发生故障时,网络中无需进行协议重收敛,接入层或核心层交换机将继续转发流量,因为它们只会检测出EtherChannel捆绑中有一个链路故障。

而在传统模式中,一台交换机发生故障就会导致STP/HSRP和路由协议等多个控制协议进行收敛,相比之下,VSS将多台设备虚拟化成一台设备,协议需要计算量则大为减少。

网络设备品牌大全

网络设备品牌大全

网络设备品牌大全路由器、交换机:CISCO(思科):1989年12月,思科公司在美国成立,创始人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对教师夫妇H3C:现在独立经营,HP旗下子公司华为: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2009年根据收入规模,华为已跻身全球第二大设备商3Com:1979年3com在美国成立,2010年4月被HP收购ZTE(中兴):1985年中兴通讯成立,是中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TP-LINK:全称深圳市普联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国内少数几家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公司之一D-Link:友讯,成立于1986年,为台湾第一家公开上市的网络公司腾达:全称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1998年创立Juniper::瞻博网络,外国品牌FAST(迅捷网络):迅捷网络是台州迅捷网络工程有限公司的简称VOLANS(飞鱼星):成都飞鱼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简称飞鱼星科技Volans)成立于2002年IP-COM:IP-COM于2007年正式授权深圳市联科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代理公司在大中华区的业务艾泰:艾泰科技是中国中小型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

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上海QNO(侠诺):大陆品牌阿尔法:深圳市鑫朗润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创办于1998年Netcore:Netcore公司1988年正式成立于台湾,磊科网络LINKSYS:Links ys是思科系统一个销售家用与小型业务用网络产品的部门。

2003年被思科收购freecomm:斐讯通信于2008年成立于上海NETGEAR::中文为网件,于1996年1月创立于美国ipTIME:ipTIME 是韩国品牌,在韩国占有率高达60%-70%国内由深圳市众唐科技生产及销售神州数码:2000年由联想公司拆出的一家公司Billion(盛永达):盛永达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为盛达电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品牌)在南京投资的子公司金山KingGate:金山软件ZyXEL(合勤):成立于1989年,总部设于台湾新竹科学园区:中文简称:金辰光.为深圳乙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并持有的品牌商标JCGB-Link:深圳市必联电子有限公司持有品牌商标SMC:SMC成立于1959年,总部设在日本东京都BMC:公司总部设立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休斯敦Nortel Networks:北电网络,业界知名的IT产品公司,加拿大品牌Samsung(三星):三星,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三星集团的简称MOTO(摩托罗拉):总部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绍姆堡,位于芝加哥市郊。

机房十大品牌

机房十大品牌

机房十大品牌机房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承载着企业的网络设备和数据中心。

选择一家可靠的机房品牌是确保网络安全和稳定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机房领域的十大品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市场上的优秀机房品牌。

一、Cisco1.1 Cisco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网络设备制造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房网络设备中。

1.2 Cisco的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备受认可,被广大企业和机构所信赖。

1.3 Cisco提供全方位的网络解决方案,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满足不同规模机房的需求。

二、Huawei2.1 华为是中国知名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其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2.2 华为的机房解决方案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等,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和可靠性。

2.3 华为的产品在性能和安全性方面表现优异,深受用户青睐。

三、Dell EMC3.1 Dell EMC是一家知名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制造商,其产品在机房中得到广泛应用。

3.2 Dell EMC的产品性能稳定,具有较高的扩展性和可靠性,适用于不同规模的机房环境。

3.3 Dell EMC提供定制化的机房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和预算。

四、HPE4.1 惠普企业(HPE)是一家全球知名的信息技术公司,提供服务器、存储、网络等产品。

4.2 HPE的产品性能卓越,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适用于各类机房环境。

4.3 HPE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机房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技术支持。

五、IBM5.1 IBM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信息技术公司,其产品在机房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2 IBM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软件解决方案备受推崇,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3 IBM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最先进的机房技术和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提升业务效率和安全性。

总结:以上是机房领域的十大品牌,它们在产品质量、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表现优异,深受用户信赖。

选择合适的机房品牌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稳定、高效的网络基础设施,提升业务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网络虚拟化技术:VSS、IRF2和CSS解析

网络虚拟化技术:VSS、IRF2和CSS解析

网络虚拟化技术:VSS、IRF2和CSS解析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虚拟化应用成为了近几年在企业级环境下广泛实施的技术,而除了服务器/存储虚拟化之外,在2012年SDN(软件定义网络)和OpenFlow大潮的进一步推动下,网络虚拟化又再度成为热点。

不过谈到网络虚拟化,其实早在2009年,各大网络设备厂商就已相继推出了自家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并已服务于网络应用的各个层面和各个方面。

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Cisco、H3C、huawei这些主流的网络虚拟化技术。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就是一种典型的网络虚拟化技术,它可以实现将多台思科交换机虚拟成单台交换机,使设备可用的端口数量、转发能力、性能规格都倍增。

例如,它可将两台物理的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整合成为一台单一逻辑上的虚拟交换机,从而可将系统带宽容量扩展到1.4Tbps。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而想要启用VSS技术,还需要通过一条特殊的链路来绑定两个机架成为一个虚拟的交换系统,这个特殊的链路称之为虚拟交换机链路(Virtual Switch Link,即VSL)。

VSL承载特殊的控制信息并使用一个头部封装每个数据帧穿过这条链路。

虚拟交换机链路VSL在VSS之中,其中一个机箱指定为活跃交换机,另一台被指定为备份交换机。

而所有的控制层面的功能,包括管理(SNMP,Telnet,SSH等),二层协议(BPDU,PDUs,LACP等),三层协议(路由协议等),以及软件数据等,都是由活跃交换机的引擎进行管理。

此外,VSS技术还使用机箱间NSF/SSO作为两台机箱间的主要高可用性机制,当一个虚拟交换机成员发生故障时,网络中无需进行协议重收敛,接入层或核心层交换机将继续转发流量,因为它们只会检测出EtherChannel捆绑中有一个链路故障。

而在传统模式中,一台交换机发生故障就会导致STP/HSRP和路由协议等多个控制协议进行收敛,相比之下,VSS将多台设备虚拟化成一台设备,协议需要计算量则大为减少。

思科vs H3C :云时代网络技术路线之争

思科vs H3C :云时代网络技术路线之争

思科vs H3C :云时代网络技术路线之争(计算机世界)业内许多人都知道,思科与H3C,是国内市场上两大网络巨头,也是直接竞争的死对头。

然而,许多人并不清楚,在云计算时代,两大公司采取的技术路线并不完全相同。

这是否意味着网络技术将发生重大变革?在数据中心网络技术领域,思科和H3C是两个重要的参与者,也是最大的竞争对手。

多年来,在开放逐渐成为IT领域主旋律的情况下,唯有网络技术领域,很多协议依然是私有的。

一方面是因为两家公司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即使是私有协议,也几乎成为了行业标准;另一方面,传统的数据中心网络多是“物理服务器互联”的,私有协议不影响整个数据中心内部数据的互联互通。

然而,随着云计算的兴起,随着各种虚拟化技术的采用,数据中心网络逐渐从“物理服务器互联”转向了“虚拟服务器互联”,虚拟化给数据中心带来了服务器整合、业务连续和弹性等特点,同时也给数据中心带来了新的挑战,即如何实现虚拟机的边缘虚拟桥接(Edge Virtual Bridge)?如何实现数据中心“云间网”之间的连接?如何对大规模数据中心进行管理?在这三个方面,两大网络巨头的技术发展道路开始出现针锋相对的发展趋势。

虚拟机交换:VEB vs VEPA实现虚拟机的边缘桥接,目前有软件和硬件方法两种,也就是VEB和VEPA。

思科是软交换方法的积极倡导者,它与业界知名的虚拟软件供应商VMWare建立了著名的VCE联盟,在积极推动软交换,也就是业界知名的虚拟边缘桥接(VEB, Virtual Ethernet Bridge),它通过软件模拟一个虚拟交换机在服务器内部进行虚拟机之间的交换。

早先VMWare在其vSphere平台中内置了一个虚拟交换机vSwitch,可实现服务器内部虚拟机的交换,甚至可实现分布式虚拟交互机VDS (vNetwork Distributed Switch),为数据中心内提供一个统一的网络接入平台。

但由于VMWare并非专业的网络技术厂商,因此,这种VEB存在功能过于简单、网络和主机管理界面模糊等几个缺点。

对比网络模拟器软件——CiscoPacketTracer、华为eNSP、H3CCloudLab

对比网络模拟器软件——CiscoPacketTracer、华为eNSP、H3CCloudLab

对⽐⽹络模拟器软件——CiscoPacketTracer、华为eNSP、H3CCloudLab 1.软件介绍1.1CiscoPacketTracerCiscoPacketTracer(以下简称PT)是⼀款由思科公司开发的,为⽹络课程的初学者提供辅助教学的实验模拟器。

使⽤者可以在该模拟器中搭建各种⽹络拓扑,实现基本的⽹络配置。

1.2华为eNSP华为eNSP是⼀款由华为公司研发的虚拟仿真软件,主要针对⽹络路由器、交换机进⾏软件仿真,⽀持⼤型⽹络模拟,让⽤户在没有真实设备的情况下,使⽤模拟器也能制作⽹络拓扑并进⾏实验。

1.3H3CH3CCloudLabH3CH3CCloudLab是⼀款由华三公司研发的⽹络云平台,模拟真实设备,为⽤户提供基本的设备信息,并满⾜初级⽤户在没有真实设备的条件下进⾏设备配置的学习需要。

2.对⽐三款软件2.1界⾯三款软件界⾯都是经过成熟的美⼯加⼯过的,可以看出⼚商对⾃⼰产品的重视程序与倾注的⼼⾎。

下图左侧是思科这款模拟器的欢迎界⾯,右侧是模拟器的使⽤界⾯。

欢迎界⾯沿⽤了思科⽹络学院的的统⼀模板,意思是来⾃不同地区的⼈,都在使⽤思科的产品,⾜以看过这个公司的权威性。

⼀个信封,带⼀个放⼤器,代表可以使⽤这款软件查看数据,即⽹络中传递的消息。

缺点:思科的使⽤界⾯相对⽐较复杂,且字体太⼩,虽然调节分辨率可以修改这些问题,但依然觉得字体很⼩,如果不是熟知这款软件的⼈,熟悉这个界⾯就要熟悉很久。

优点:可以看到思科这个模拟器⽀持很多设备,包括防⽕墙、⽆线等等。

每种设备都提供了很多种型号的设备,对于没见过真实设备的⼈,这个还是有⼀些帮助的,起码在以后的设备选型的时候可以有所准备。

H3CH3CCloudLab欢迎界⾯做的很⾼⼤上,下图左侧是欢迎界⾯,突出了这是⼀个云实验室,但真的云在哪⾥,我没有使⽤出其效果。

下图右侧是软件的主界⾯。

优点:界⾯简洁,在主界⾯中有⽹格,我认为这个设计更有利于初学者对于⽹络拓扑的制作。

CISCO之VSS技术和配置

CISCO之VSS技术和配置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写了《深度分析CISCO数据中心虚拟化之vDC技术和配置》和《深度分析CISCO 数据中心虚拟化之vPC技术和配置》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CISCO两个虚拟化技术,今天介绍另一个重要的虚拟化技术VSS(Virtual Switch System),华为也有类似的技术叫IRF,星网锐捷同样有这样的技术叫VSU,技术原理都类似。

VSS技术其实很简单就是将两台以上的物理设备虚拟成一台可管理的设备,外形上看是多台设备,但是逻辑管理上看他就是一台独立的设备。

VSS的作用:简化网络拓扑,降低网络复杂性,缩短恢复的时间和业务中断的时间,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还可以解决网络功能太多太复杂的问题,例按照传统的组网如下图:在这样的二层组网中,很明显的有生成树环路,所以在这样的组网中的一个解决方案就是用MSTP生成树协议和VRRP联动。

这种方法可以解决这样的网络问题但是协议多也复杂,而VSS就可以很好解决如上问题。

上图可以看到在物理拓扑看来网络环境和普通网络环境搭建没有区别,但是实际上从逻辑面上看两台物理设备已经虚拟成一台设备,对接入层设备而言两个核心设备实际就是一台设备。

这样VSS就解决了上链带宽增加,又可以不使用MSTP+VRRP方案,简化管理减少网络协议的同时又可以加快收敛性能。

实现网络系统虚拟化,提供机箱间的状态化切换(SSO),改进无中断通信,切换时间〈200ms;跨机箱EtherChannel,优化路径选择。

虚拟交换系统技术是通过一条特殊的链路来绑定两个机箱成为一个虚拟的交换系统,这个特殊的链路称之为虚拟交换机链路(Virtual Switch Link,VSL)。

经过主机箱处理的协议报文,通过VSL转发到从机箱。

VSS在控制层面上两个交换机有主从之分,但在数据面上处理是双活的。

虚拟交换系统允许合并两个交换机成为一台无论是从网络控制层面和管理视图上在网络上都是一个单独的设备实体。

对于邻居,这个虚拟交换系统相当于一台单独的交换机或者路由器。

网络虚拟化技术(一)CiscoVSS

网络虚拟化技术(一)CiscoVSS

网络虚拟化技术(一)CiscoVSSVSS(Virtual Switch System)Cisco将两台物理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虚拟成一台逻辑交换机的虚拟化技术叫做VSS(虚拟交换系统)。

VSS优势1、实现跨机箱的端口聚合(MEC)2、单台交换机带宽容量720Gbps,通过VSS虚拟后带宽容量扩展为1.4Tbps。

3、可以实现无二层环路组网,无需使用STP协议。

4、无需使用HSRP、VRRP、GLBP协议组网。

5、跨机箱端口聚合可以提高链路利用率,简化网络节点。

VSL(Virtual Switch Link)在虚拟交换机成员之间采用万兆以太网连接(使用EtherChannel,最多8条)的带外链路叫做VSL。

承载着两台物理交换机的控制流量和数据流量。

VSLP(Virtual Switch Link Protocol)VSL协议包含两个子协议,LMP和RRP。

LMP(Link Management Protocol)LMP是运行在VSL 链路上的协议,用以交换两台机箱之间的状态信息,并发送接收心跳。

RRP(Role Resolution Protocol)RRP协议也是运行在VSL 链路上的协议,用以协议两台机箱的主/备关系。

MEC(Multichassis EtherChannel)VSS下跨物理机箱的端口聚合,最多支持512条EtherChannel,去掉VSL连接最少需要2条EtherChannel,最多支持510条。

VSS 系统管理管理层面相当于一台交换机,主用引擎为Active状态,备用引擎为Standby状态,Console连接主引擎可用于管理,连接备引擎无法管理交换机。

VSS系统冗余VSS使用SSO(Stateful Switchover)和NSF(nonstop forwarding)实现引擎和路由转发的快速切换。

NSF是在配置了两块RP卡的三层设备中,如果运行了OSPF、EIGRP、BGP、ISIS等路由协议,如果没有配置NSF,A/P RP切换需要5min,而配置了NSF,A/P RP切换只需5sec。

各大网络厂商对比

各大网络厂商对比

国内常见网络设备提供商分析1、总体分析在商业分销领域,高端路由器的应用几乎可以忽视,因为我们很少碰到客户需求高端路由器的情况。

在中低端路由器和全系列交换机产品市场上,中兴体现出产品线型号过少、功能不够齐全、功能不够完善,并且有产品断档的现象。

2、中端路由器市场分析在中端路由器产品(例如GER系列)中,中兴产品型号过少、业务板卡类型少、性价比不占优势。

目前中兴只有GER08这一款产品在应用,而GER04、02都不销售了。

这样就大大缩减了产品线,对于中低端用户而言就没有了选择的空间。

在性能同等的情况下,价格高于H3C和锐捷。

H3C的有些型号在价格持平的情况下性能指标大大高于中兴产品。

并且在业务板卡种类上面,中兴缺少类似防火墙单板、语音、视讯板卡的类型。

Cisco在这个档次具有最多的型号,但是性能和价格不占优势。

Cisco可以罗列不同主控配置、不同内存大小的机器型号来吸引用户。

在语音和视讯支持方面,Cisco的产品板卡也很丰富。

H3C在这个档次中,产品的性能体现很好、型号多样,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占优势。

并具有可选的功能完善的防火墙单板产品。

锐捷在这个档次产品中,体现不出什么性能优势,但是产品型号覆盖很好,高、中、低三款产品,价格低廉。

3、低端路由器市场分析在低端路由器市场(ZSR系列38、28、18),中兴本身拥有8款产品,但是其中3款停售,略显产品单一。

总体来说,产品覆盖率还是不错的,从性能来看,全部性能档次产品都齐全。

但是,价格上不占优势,单板的种类没有安全、语音优化等类型的板卡。

Cisco在这个产品档次中,型号很多,我在表中没有一一列出。

Cisco还是秉承一贯的做法,将一点点小的更改都单独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型号,这样彰显型号丰富,给用户一个产品线庞大的感觉。

在性能方面,Cisco的覆盖是最全的,高到大于500Kpps,小到75Kpps,全系产品都能支持。

并且具有专业语音处理板卡。

H3C在这个档次中,体现了很高的性价比。

华为网络虚拟化技术是什么

华为网络虚拟化技术是什么

华为网络虚拟化技术是什么华为网络虚拟化技术是什么?网络虚拟化的内容一般指虚拟专用网络()。

对网络连接的概念进行了抽象,允许远程用户访问组织的内部网络,就像物理上连接到该网络一样。

网络虚拟化可以帮助保护IT 环境,防止来自Internet 的威胁,同时使用户能够快速安全的访问应用程序和数据。

下面就由店铺来给大家说说华为网络虚拟化技术是什么吧,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华为网络虚拟化技术是什么虚拟化技术作为建设绿色数据中心的一项重要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完善,其应用领域包括操作系统、服务器、存储以及网络。

网络的虚拟化技术主要依托于以太网交换机实现,自2009年以来,以太网交换机的主流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虚拟化解决方案,下面就将这几种主要的虚拟化技术列比说明下。

VSS(Virtual Switching Supervisor)技术是思科公司基于以太网交换机设备的一种网络系统虚拟化技术。

它的功能是将多台思科交换机虚拟成单台交换机,VSS技术使用机箱间NSF/SSO作为两台机箱间的主要高可用性机制,当一个虚拟交换机成员发生故障时,网络中无需进行协议重收敛,传输的流量不会发生任何中断。

在传统模式中,一台交换机发生故障就会导致STP/HSRP和路由协议等多个控制协议进行收敛,而VSS将多台设备虚拟化成一台设备,协议需要计算量大为减少。

通过VSS技术,可以使设备可用的端口数量、转发能力、性能规格都倍增。

虚拟化的设备之间还有主备关系,除了单台设备的双控板备份,虚拟化的设备之间也有主备备份关系。

采用VSS技术使得交换机更容易管理,简化网络提高了运营效率,登录虚拟化设备可以直接管理虚拟化为一体的所有设备,简化了网络管理。

不过由于思科的产品众多,且依托于不同网络操作系统,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设备都能支持VSS,只有非E系列和E系列的Cisco Catalyst 6500、N7000等这些高端的设备才能支持。

IRF2(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2,即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技术)技术是H3C公司提出的网络设备虚拟化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 VSS、H3C IRF2、huawei CSS】解析Cisco H3C huawei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虚拟化应用成为了近几年在企业级环境下广泛实施的技术,而除了服务器/存储虚拟化之外,在2012年SDN(软件定义网络)和OpenFlow大潮的进一步推动下,网络虚拟化又再度成为热点。

不过谈到网络虚拟化,其实早在2009年,各大网络设备厂商就已相继推出了自家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并已服务于网络应用的各个层面和各个方面。

而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主流的网络虚拟化技术。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就是一种典型的网络虚拟化技术,它可以实现将多台思科交换机虚拟成单台交换机,使设备可用的端口数量、转发能力、性能规格都倍增。

例如,它可将两台物理的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整合成为一台单一逻辑上的虚拟交换机,从而可将系统带宽容量扩展到1.4Tbps。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而想要启用VSS技术,还需要通过一条特殊的链路来绑定两个机架成为一个虚拟的交换系统,这个特殊的链路称之为虚拟交换机链路(Virtual Switch Link,即VSL)。

VSL承载特殊的控制信息并使用一个头部封装每个数据帧穿过这条链路。

虚拟交换机链路VSL在VSS之中,其中一个机箱指定为活跃交换机,另一台被指定为备份交换机。

而所有的控制层面的功能,包括管理(SNMP,Telnet,SSH等),二层协议(BPDU,PDUs,LACP等),三层协议(路由协议等),以及软件数据等,都是由活跃交换机的引擎进行管理。

此外,VSS技术还使用机箱间NSF/SSO作为两台机箱间的主要高可用性机制,当一个虚拟交换机成员发生故障时,网络中无需进行协议重收敛,接入层或核心层交换机将继续转发流量,因为它们只会检测出EtherChannel捆绑中有一个链路故障。

而在传统模式中,一台交换机发生故障就会导致STP/HSRP和路由协议等多个控制协议进行收敛,相比之下,VSS 将多台设备虚拟化成一台设备,协议需要计算量则大为减少。

思科VSS应用凭借VSS技术,不仅实现了交换机的简易管理,同时提高了运营效率。

网络管理员仅需登录虚拟化设备,即可直接管理虚拟化为一体的所有设备,真正简化了网络管理。

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目前VSS技术仅适用于Cisco 6500系列、Cisco 7600系列和Nexus 7000系列等高端机型上。

H3C IRF网络虚拟化技术IRF(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即智能弹性架构),它是H3C专有的设备虚拟化技术,它同样可将实际物理设备虚拟化为逻辑设备供用户使用。

而目前的IRF2.0还是一种将多个设备虚拟为单一设备使用的通用虚拟化技术,此技术已经应用于高、中、低端多个系列的交换机设备,而且通过IRF2.0技术形成的虚拟设备具有更高的扩展性、可靠性及性能。

虚拟化盒式设备虚拟化效果图盒式设备虚拟化形成的IRF相当于一台框式分布式设备,Master相当于IRF的主用主控板,Slave设备相当于备用主控板(同时担任接口板的角色)。

框式分布式设备虚拟化效果图框式分布式设备虚拟化形成的IRF也相当于一台框式分布式设备,只是该虚拟的框式分布式设备拥有更多的备用主控板和接口板。

其中,Master的主用主控板相当于IRF的主用主控板,Master的备用主控板以及Slave的主用、备用主控板均相当于IRF的备用主控板(同时担任接口板的角色)。

通过IRF连接而形成的虚拟设备在管理上可以看作是单一实体,用户使用Console口或者Telnet方式登录到IRF中任意一台成员设备,都可以对整个IRF进行管理和配置。

此外,虚拟设备中的各种功能也在IRF系统的虚拟化框架下,按照单一的分布式设备的方式运行。

高可靠性因为IRF通常用于接入层、汇聚层和数据中心,所以对可靠性要求很高。

为了尽量缩短因日常维护操作和突发的系统崩溃所导致的停机时间,IRF采用了一系列的冗余备份技术来保证虚拟系统的高可靠性。

IRF端口的冗余备份示意图IRF采用聚合技术来实现IRF端口的冗余备份。

IRF端口的连接可以由多条IRF物理链路聚合而成,同时多条IRF物理链路之间还可以对流量进行负载分担,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带宽,增强性能;同时,多条IRF物理链路之间互为备份,保证即使其中一条IRF物理链路出现故障,也不影响IRF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协议热备份示意图(故障前和故障后)IRF形成的虚拟设备采用1:N冗余,即Master负责处理业务,Slave作为Master的备份,随时与Master保持同步。

当Master工作异常时,IRF将选择其中一台Slave成为新的Master,由于在IRF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了严格的配置同步和数据同步,因此新Master能接替原Master继续管理和运营IRF系统,不会对原有网络功能和业务造成影响,同时,由于有多个Slave设备存在,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上/下行链路的冗余备份示意图IRF采用分布式聚合技术来实现上/下行链路的冗余备份,可以跨设备配置链路备份,用户可以将不同成员设备上的物理以太网端口配置成一个聚合端口,这样即使某些端口所在的设备出现故障,也不会导致聚合链路完全失效,其它正常工作的成员设备会继续管理和维护剩下的聚合端口。

这对于核心交换系统和要求高质量服务的网络环境意义重大,它不但进一步消除了聚合设备单点失效的问题,还极大提高全网的可用性。

简化管理IRF形成之后,用户通过任意成员设备的任意端口均可以登录IRF系统,对IRF内所有成员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而不用物理连接到每台成员设备上分别对它们进行配置和管理。

用户对IRF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虚拟设备进行管理,因此需要管理的设备数目减少了,网络的规划过程、组建过程、维护过程都将大大的简化,可以有效的节省管理成本。

简化网络运行,提高运营效率IRF形成的虚拟设备中运行的各种控制协议也是作为单一设备统一运行的,例如路由协议会作为单一设备统一计算。

另外作为单一设备运行后,原来组网中需要通过设备间协议交互完成的功能,将不再需要,例如常见使用MSTP、VRRP等协议来支持链路冗余、网关备份,使用IRF后接入设备直接连接到单一的虚拟设备,不再需要使用MSTP、VRRP协议。

总之,IRF技术省去了设备间大量协议报文的交互,简化了网络运行,缩短了网络动荡时的收敛时间。

低成本IRF技术是将一些较低端的设备虚拟成为一个相对高端的设备使用,从而具有高端设备的端口密度和带宽,以及低端设备的成本。

比直接使用高端设备具有成本优势。

强大的扩展能力,保护用户投资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日益应用广泛,大部分企业、学校、团体、社区使用网络规模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网络规模会随着组织规模的不断增长而增长。

在最初规划网络的时候,一般都将会预留一定的容量以便于扩充和升级。

但是如果预留的容量太大,对于初期紧张的资金将是一种浪费;预留的容量太小,将来升级时不免会捉襟见肘。

这一直是困扰网络规划者的一个难题。

有了IRF,网络的扩容和升级将变得简单和快捷。

通过增加成员设备,可以轻松自如的扩展IRF系统的端口数、带宽和处理能力。

用户在网络建设初期可以只购买当前需要的网络设备,不需要为将来的网络需求预先买单。

当用户进行网络升级时,不需要替换掉原有设备,只需要增加新成员设备既可。

用户的投资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高可靠性IRF的高可靠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成员设备之间IRF物理端口支持聚合功能,IRF 系统和上、下层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也支持聚合功能,这样通过多链路备份提高了IRF系统的可靠性;IRF系统由多台成员设备组成,采用1:N备份,一台Master设备负责IRF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多台Slave设备在作为备份的同时也可以处理业务,一旦Master设备故障,系统会迅速自动选举新的Master,转发流量和大部分业务都不会出现中断。

由于Slave设备并不是专门的备份设备,也同时处理业务,因此用户没有为备份而专门花费资金。

在将框式分布式设备进行虚拟化时,IRF中同时保留框式设备内部的1:1备份,与IRF 设备间的1:N备份这两种冗余功能,使得单个主控板异常时,此框式设备由于存在另外的主控板,所有板、卡均可以继续正常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可用性。

总之,IRF是网络可靠性保障的最优解决方案。

高性能由于IRF设备是由多个支持IRF特性的单机设备虚拟而成的,IRF设备的交换容量和端口数量就是IRF内部所有单机设备交换容量和端口数量的总和。

因此,IRF技术能够通过多个单机设备的虚拟化,轻易的将设备的核心交换能力、用户端口的密度扩大数倍,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设备的性能。

丰富的功能IRF支持包括IPv4、IPv6、MPLS、安全特性、OAA插卡、高可用性等全部交换机特性,并且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这些功能,大大扩展了IRF设备的应用范围。

广泛的产品支持IRF技术作为一种通用的虚拟技术,对不同形态产品一体化的实现,使用同一技术,同时支持盒式设备的虚拟化,以及框式分布式设备的虚拟化。

IRF2.0作为目前以太网交换机领域主流的虚拟化技术,给网络组建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支持IRF技术的系列以太网交换机产品可以灵活应用于网络的各个层次和应用场合,给网络规划者提供了一个低价格但是高性能的解决方案。

可以说,有了IRF,网络就可以真正做到按需购买、平滑升级!华为集群交换机系统CSSCSS(Cluster Switch System,即集群交换机系统),它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形态,它同样可实现把多台支持集群的交换机链接起来,从而组成一台更大的交换机。

CSS的典型特征有:1、交换机多虚一:CSS对外表现为一台逻辑交换机,控制平面合一,统一管理。

2、转发平面合一:CSS内物理设备转发平面合一,转发信息共享并实时同步。

3、跨设备链路聚合:跨CSS内物理设备的链路被聚合成一个TRUNK端口,和下游设备实现互联。

CSS系统形态及其在组网中的应用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CSS通过设备“多虚一”和跨设备的链路聚合,不但简化了网络拓扑,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性能:1、简化运维:整个CSS被作为一台交换机来管理,简化运维、降低Opex。

2、可靠性高:CSS内一台设备故障,其他设备可以接管CSS的控制和转发,避免单点故障。

3、无环网络:跨设备的链路聚合,在CSS和其他设备互联时,天然避免了环路问题,无需部署MSTP等复杂的破环协议。

4、链路均衡:跨设备的链路均衡,100%的网络链路和带宽的利用率。

CSS在简化网络、提升转发性能的同时,没有带来任何网络功能的损失。

物理交换机具有的所有功能,都在CSS系统下得到继承,且性能还得到了放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