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南宁十九中何翔宇

【摘要】初、高中青少年所处在的年龄段正是其性格,道德修养、审美观的定型期,所以中学教育的本质既要教授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是加强中学人文精神教育,也是德育教育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体现。文学鉴赏、绘画欣赏、音乐聆听是培养中学生审美能力三个重要途径。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让学生在校园中发现美所在、在课堂中感受美熏陶,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校园。

【关键词】审美;培养;中学生

一前言

时代发展至今,受到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对象—中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论是价值观,还是审美观,都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90后”“非主流”“西哈”等这些就是这一代人的特有名词。他们喜欢新潮的东西,有更多的兴趣爱好,同时在课堂接受知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法也要有所转变。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地方,同时也是德育,美育的最佳场所,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达到中学生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本文所提出来的美育,即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情感教育。它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为理论基础,借助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等美好事物,通过各种艺术手段,陶冶感情,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美的才能。而新课标明确提出:中学阶段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应该说这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结果。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从而使他们得到陶冶,受到教育,如何在中学校园里去营造这么一种有艺术氛围的环境,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重视的问题。笔者从校园艺术文化建设、中学生审美感知力培养,课堂审美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发表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二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不论是从阅读课文精彩段落,或是写作表达,在“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中,逐渐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2.1教材升华,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力

初中生的审美情感具有较鲜明的年龄特征,他们的审美情感的主观色彩浓厚,容易陶醉于色彩鲜明、节奏明快的审美对象之中,而较难深入的体会情感。因此,教师除了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识记以外,应该引导学生去努力发掘那些诚挚深厚的美。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想象是理解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

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词一句,一山一水,只要审美主体加以想象,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无声的符号文字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出来。无论是朱自清的《背影》用图片或动画演示父亲艰难攀爬月台的情景、或是用优美朗读表达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还是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让学生们像老舍说的那样闭上眼感受那个理想的境界,都是作者发自肺腑,诉诸真情的,都是美的。每一部优秀的作品,每一篇优美的文章,都有其深刻的背景,也就是文章的魂,去发掘和让学生体会这些意境,这对于学生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写作功底,培养学生丰富的文学感情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中字里段落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所提供的情境或手法来感知形象,从形象中感知美。当然这只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是进行审美教育的第一个环节。

2.2识别美丑的能力。

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就是学生对审美对象的分辨和评价的能力,它以一定的文化知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丰富的审美情感为底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正应该培养中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因为人总要调动以往的经验作为补充,把过去曾经建立的某种暂时的联系恢复起来,从而使过去经验中的情绪附着在当下的表象上,使审美对象融入某种程度的情绪因素,从而使审美认识止于表面,或是错误理解作者表达的观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代表了何种品质?高原上昂然挺立的白杨树究竟美在哪里?搏风击浪的海燕具有怎样的象征意蕴……应引导学生探究,发掘其深层意味和文章主旨,把文章的中心点具体化,同时还有一定的只是拓展和延伸,切合到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去对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把握审美对象美的真谛和本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自然也包含了通过审“丑”达到审美的这种形式,这是典型的反面教育方式。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探究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进行理性的思考,在思考与探究中体验深沉的悲悯,感受强烈的激愤,引导学生的“学习的情感”变化。

2.3语文教学融入校园

2.3.1建立情景,再现生活。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生活场景,中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这一点十分的重要。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人的大脑接受知识,如果收到多方面的刺激,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观看相关的影片等方法,则可以把语言文我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入手,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美的能力。

2.3.2留心事物,观察生活。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在教学中时常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字里行间美感的训练,提高观察和审美能力。

2.3.3创设氛围,自主实践。在校内多组织比如像诗歌朗诵,作文比赛,文学欣赏课,通过互动的,直观的教学氛围,让语文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

2.4语文审美教育的原则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正是通过“听说读写”这四种途径来进行审美教育的。当然,也应该看到“听说读写”这四种语文能力所蕴含的美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2.4.1教育性原则。中学语文教学首先是一种教育。教师就既要引导又要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