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学课件浇注位置的确定ppt课件共50页
合集下载
铸造浇注系统设计ppt课件
![铸造浇注系统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2d3e51f78a6529657d5335.png)
有一定的挡渣作用;
当砂箱高度低、压头不够时,又可用以增加金 属液的静压头。
二、浇口杯中的流动
浇口杯分类:漏斗形浇口杯、池盆形浇口杯
漏斗形浇口杯
特点: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容积小,消耗金属液少; 只能用来接纳和缓冲浇注的金属流股,挡渣能力小;
应用:主要用在小型铸铁件及铸钢件,广泛用于机器造 型。
湿型砂强度低,必要时可在直浇道底放一干芯片(或耐火 砖片)以承受金属液的冲击。
四、横浇道中的流动
横浇道:将金属液从直浇道导入内浇道的水平孔道
1、横浇道的作用 连接直浇道与内浇道 平稳而均匀的向内浇道分配洁净金属 储留最初浇入的含气和渣污的低温金属液并档渣 使金属液流平稳和减少产生氧化夹渣物。
第七章 浇注系统设计
本章主要讲授浇注系统类型的选择,浇注最小截 面尺寸的计算,其它铸造合金浇注系统的特点。要 求掌握浇注系统的选择原则。
重点为浇注系统的选择原则和确定浇注位置,难 点为浇注系统选择原则的灵活应用。
概述
浇注系统:铸型中液态金属流入型腔的通道之总称
组成:浇口杯、直浇道、直浇道窝、横浇道、内浇道
直浇道窝的作用
② 改善内浇道的流量分布:例如在S直:S横: 2S内= 1 : 2.5 : 5的实验条件下,无直浇道窝时,两 相等截面的内浇道的流量分配为:31.5%(近直浇 道者)和68.5%(远者);有直浇道窝时的流量分 配为: 40.5%(近直浇道者)和59.5%(远者)。
直浇道窝的作用
③ 减小直-横浇道拐弯处的局部阻力系数和水力 压头损失。
影响水平旋涡的因素
浇口杯中金属流股的水平分速度越大,越容易形成水 平旋涡。而水平分速度的大小又与以下因素有关:
a 浇口杯内液面的深度:液面深度超过直浇道上端直
当砂箱高度低、压头不够时,又可用以增加金 属液的静压头。
二、浇口杯中的流动
浇口杯分类:漏斗形浇口杯、池盆形浇口杯
漏斗形浇口杯
特点: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容积小,消耗金属液少; 只能用来接纳和缓冲浇注的金属流股,挡渣能力小;
应用:主要用在小型铸铁件及铸钢件,广泛用于机器造 型。
湿型砂强度低,必要时可在直浇道底放一干芯片(或耐火 砖片)以承受金属液的冲击。
四、横浇道中的流动
横浇道:将金属液从直浇道导入内浇道的水平孔道
1、横浇道的作用 连接直浇道与内浇道 平稳而均匀的向内浇道分配洁净金属 储留最初浇入的含气和渣污的低温金属液并档渣 使金属液流平稳和减少产生氧化夹渣物。
第七章 浇注系统设计
本章主要讲授浇注系统类型的选择,浇注最小截 面尺寸的计算,其它铸造合金浇注系统的特点。要 求掌握浇注系统的选择原则。
重点为浇注系统的选择原则和确定浇注位置,难 点为浇注系统选择原则的灵活应用。
概述
浇注系统:铸型中液态金属流入型腔的通道之总称
组成:浇口杯、直浇道、直浇道窝、横浇道、内浇道
直浇道窝的作用
② 改善内浇道的流量分布:例如在S直:S横: 2S内= 1 : 2.5 : 5的实验条件下,无直浇道窝时,两 相等截面的内浇道的流量分配为:31.5%(近直浇 道者)和68.5%(远者);有直浇道窝时的流量分 配为: 40.5%(近直浇道者)和59.5%(远者)。
直浇道窝的作用
③ 减小直-横浇道拐弯处的局部阻力系数和水力 压头损失。
影响水平旋涡的因素
浇口杯中金属流股的水平分速度越大,越容易形成水 平旋涡。而水平分速度的大小又与以下因素有关:
a 浇口杯内液面的深度:液面深度超过直浇道上端直
铸造工艺学课件浇注位置的确定
![铸造工艺学课件浇注位置的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0b9667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5.png)
按铸件在铸型中的位置和金属 液的流动方向组合分类:可分 为上后浇注、下前浇注、侧底
浇注等。
02
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铸件结构的考虑
铸件结构
浇注位置应有利于金属液的流动和填充,同时要 考虑到铸件的结构,如壁厚、肋条、凸台等。
减少缺陷
浇注位置应尽量减少铸件内部和表面的缺陷,如 气孔、夹渣、冷隔等。
简化模具
浇注位置应有利于模具的 设计和制造,降低模具成 本。
冷却效果
浇注位置应有利于提高模 具的冷却效果,缩短铸件 冷却时间。
脱模方便
浇注位置应有利于脱模, 避免卡模或损坏铸件。
铸造工艺的考虑
工艺适应性
浇注位置应有利于铸造工艺的实 施,如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等 。
质量控制
浇注位置应有利于质量控制和检 测,便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点二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浇注位置的自动优化。该 方法可以大幅提高优化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工干预和试 错成本。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在确定飞机起落架的浇注位置时,需 要考虑以下几点
实例三:飞机起落的浇注位置确定
浇口位置应避开起落架的承力部位和连接部位,以免影响起 落架的强度和稳定性。
浇口位置应与起落架的材料和冷却系统相配合,保证起落架 在铸造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冷却,防止出现铸造缺陷。同 时,考虑到飞机起落架的使用环境和安全性要求,浇注位置 应尽量减小对起落架外观和质量的影响。
基于铸造工艺的确定方法
总结词
根据铸造工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浇注位置,以确保金属液能够顺利填充型腔并获得完整、清晰的铸件。
详细描述
铸造工艺的特点对浇注位置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对于采用底注式浇注的铸造工艺,应选择将金属液从底部注入 型腔的位置作为浇注口。对于采用顶注式浇注的铸造工艺,应选择将金属液从顶部注入型腔的位置作为浇注口。
铸造工艺介绍ppt课件.ppt
![铸造工艺介绍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7d3a53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0b.png)
胶)的池中并待乾,使以蜡制的复制品覆上一层陶瓷外膜,一直 重复步骤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铸造过程(约1/4寸到1/8寸),然后熔 解模型中的蜡,并抽离铸模。对铸模多次加以高温焙烧,增强硬 度浇入熔融物质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
2014-8-28
9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铸造简介
《考工记》是中国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 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关于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
《考工记》中记载了六种器物的不同含锡量,称之为“六齐”。
合金名称 钟鼎之齐 斧斤之齐 戈戬之齐 大刃之齐 削杀矢之齐 鉴燧之齐
含铜比例 5╱6 4╱5 3╱4 2╱3 3╱5 1╱2
14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①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位于侧面 ②铸件宽大平面应朝下 ③面积较大的薄壁部分应置于铸型下部或垂直 ④易形成缩孔的铸件,较厚部分置于上部或侧面 ⑤应尽量减少型芯的数量 ⑥要便于安放型芯、固定和排气
在高压作用下,使液态或半液态金属以较高的速度充填压铸 型(压铸模具)型腔,并在压力下成型和凝固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2.4离心铸造
离心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注入高速旋转的铸型内,使金属液在 离心力的作用下充满铸型和形成铸件的技术和方法。
2014-8-28
10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014-8-28
9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铸造简介
《考工记》是中国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 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关于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
《考工记》中记载了六种器物的不同含锡量,称之为“六齐”。
合金名称 钟鼎之齐 斧斤之齐 戈戬之齐 大刃之齐 削杀矢之齐 鉴燧之齐
含铜比例 5╱6 4╱5 3╱4 2╱3 3╱5 1╱2
14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①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位于侧面 ②铸件宽大平面应朝下 ③面积较大的薄壁部分应置于铸型下部或垂直 ④易形成缩孔的铸件,较厚部分置于上部或侧面 ⑤应尽量减少型芯的数量 ⑥要便于安放型芯、固定和排气
在高压作用下,使液态或半液态金属以较高的速度充填压铸 型(压铸模具)型腔,并在压力下成型和凝固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2.4离心铸造
离心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注入高速旋转的铸型内,使金属液在 离心力的作用下充满铸型和形成铸件的技术和方法。
2014-8-28
10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铸造工艺知识PPT课件
![铸造工艺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09e4c05901020206409ca8.png)
第10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砂• 二型、种砂类型的种类确的定确定
• 用于砂型铸造的铸型有湿砂型、表面烘干型、干砂型、自硬砂型等几 种。
• 1.湿砂型:以粘土做粘结剂,不经烘干可直接进行浇注。应用最广泛。 大型、臂厚、形状复杂的铸件不适用。
• 2.表面烘干型:浇注前,用适当的方法对型腔表面进行烘干。在中、大 型铸件中(1~5吨)得到广泛应用。
第12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
•
一个好的铸造零件是经过以下设计步骤完成:功能设计;依铸造经验修改和简化设计;冶金设计(铸
件材质的选择和适用性);经济性分析。
第13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 件 结对构产品的零铸件进造行工审查艺、性分析分有析两方面的作用:第一,审查零件结构是否符合铸造工艺的要求。第二,
第9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造型(制芯)方法的确定 • 2.机器造型
• 机器造型生产率高、劳动强度低、铸件质量比较稳定。但它需要的工艺装备复杂、生产准备时间长,因此 机器造型主要用于成批和大量生产。机器造型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只有采用机器造型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和降低成本,至于采用哪一种机器造型方法,要根据车间现有条件、生产批量和铸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 2件)取结消构铸件的外铸侧凹造。工 艺 性 分析
第24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 3件)改结进构铸件的内铸腔结造构工以减艺少性砂芯分。析
第25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 4件)减结少构和简的化铸分型造面工。 艺 性 分析
第26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砂• 二型、种砂类型的种类确的定确定
• 用于砂型铸造的铸型有湿砂型、表面烘干型、干砂型、自硬砂型等几 种。
• 1.湿砂型:以粘土做粘结剂,不经烘干可直接进行浇注。应用最广泛。 大型、臂厚、形状复杂的铸件不适用。
• 2.表面烘干型:浇注前,用适当的方法对型腔表面进行烘干。在中、大 型铸件中(1~5吨)得到广泛应用。
第12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
•
一个好的铸造零件是经过以下设计步骤完成:功能设计;依铸造经验修改和简化设计;冶金设计(铸
件材质的选择和适用性);经济性分析。
第13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 件 结对构产品的零铸件进造行工审查艺、性分析分有析两方面的作用:第一,审查零件结构是否符合铸造工艺的要求。第二,
第9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造型(制芯)方法的确定 • 2.机器造型
• 机器造型生产率高、劳动强度低、铸件质量比较稳定。但它需要的工艺装备复杂、生产准备时间长,因此 机器造型主要用于成批和大量生产。机器造型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只有采用机器造型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和降低成本,至于采用哪一种机器造型方法,要根据车间现有条件、生产批量和铸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 2件)取结消构铸件的外铸侧凹造。工 艺 性 分析
第24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 3件)改结进构铸件的内铸腔结造构工以减艺少性砂芯分。析
第25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 4件)减结少构和简的化铸分型造面工。 艺 性 分析
第26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砂型铸造浇注位置与分型面
![砂型铸造浇注位置与分型面](https://img.taocdn.com/s3/m/805f4e83ddccda38366baf65.png)
崔焕勇 2003.5
分型面的选择原那么 尽可能使用最少的分型面。
崔焕勇 2003.5
分型面的选择原那么 尽可能使用最少的分型面。
崔焕勇 2003.5
分型面的选择原那么 应尽量使型芯、活块数量少。
崔焕勇 2003.5
分型面的选择原那么
尽量将铸件全部或大部放在同一砂箱以防止错型、飞翅、 毛刺等缺陷,保证铸件尺寸的准确。
崔焕勇 2003.5
铸造工艺参数确实定
水平芯头其长度上主要取决于芯头直径d 和芯的长度。为便于下芯及合型,铸型上的芯 座端部也应留有一定 的斜度、悬臂芯头必 须做得比较长而大, 并使用芯撑以防止芯 下垂或被液体抬起。 芯头和芯座之间应有1- 4mm的间隙S。
崔焕勇 2003.5
铸造工艺参数确实定
灰铸铁件较铸钢件线收缩率小、熔点低, 铸件外表较光洁、平整,故其加工余量小,铸 钢件加工余量应比铸铁件大:非铁合金铸件外 表光洁、且材料昂贵、加工余量应比铸铁件小; 铸件的尺寸愈大或加工面与基准面的距离愈大, 铸件的尺寸误差也愈大,故余量也应随之加大; 大量生产时,因采用机器造型.铸件精度高, 故余量可减小,反之,手工造崔焕型勇余量应200加3.大5 ,
崔焕勇 2003.5
铸造工艺参数确实定
1、机械加工余量
铸件上为切削加工而加大的尺寸叫机械加工余量
δ1
δ2
崔焕勇 2003.5
铸造工艺参数确实定
1、机械加工余量 零件上需要加工的外表,如零件图上标有外
表粗糙度符号的部位、注有尺寸公差的部位、有 螺纹符号的部位、注有外表形位尺寸公差代号的 部位等应需有适当的加工余量。
铸造工艺参数确实定
7、工艺补正量
由于工艺上的原因,在铸件相应部位非 加工面上增加的金属层厚度称为工艺补正量。 在单件、 小批量手工砂型铸造时,由于偏心, 错型等原因可能造成铸造缺陷,采用工艺补正 量以减少废品率;对于成批大量生产的铸件, 不使用工艺补正量,而采用修改模具的方法。
分型面的选择原那么 尽可能使用最少的分型面。
崔焕勇 2003.5
分型面的选择原那么 尽可能使用最少的分型面。
崔焕勇 2003.5
分型面的选择原那么 应尽量使型芯、活块数量少。
崔焕勇 2003.5
分型面的选择原那么
尽量将铸件全部或大部放在同一砂箱以防止错型、飞翅、 毛刺等缺陷,保证铸件尺寸的准确。
崔焕勇 2003.5
铸造工艺参数确实定
水平芯头其长度上主要取决于芯头直径d 和芯的长度。为便于下芯及合型,铸型上的芯 座端部也应留有一定 的斜度、悬臂芯头必 须做得比较长而大, 并使用芯撑以防止芯 下垂或被液体抬起。 芯头和芯座之间应有1- 4mm的间隙S。
崔焕勇 2003.5
铸造工艺参数确实定
灰铸铁件较铸钢件线收缩率小、熔点低, 铸件外表较光洁、平整,故其加工余量小,铸 钢件加工余量应比铸铁件大:非铁合金铸件外 表光洁、且材料昂贵、加工余量应比铸铁件小; 铸件的尺寸愈大或加工面与基准面的距离愈大, 铸件的尺寸误差也愈大,故余量也应随之加大; 大量生产时,因采用机器造型.铸件精度高, 故余量可减小,反之,手工造崔焕型勇余量应200加3.大5 ,
崔焕勇 2003.5
铸造工艺参数确实定
1、机械加工余量
铸件上为切削加工而加大的尺寸叫机械加工余量
δ1
δ2
崔焕勇 2003.5
铸造工艺参数确实定
1、机械加工余量 零件上需要加工的外表,如零件图上标有外
表粗糙度符号的部位、注有尺寸公差的部位、有 螺纹符号的部位、注有外表形位尺寸公差代号的 部位等应需有适当的加工余量。
铸造工艺参数确实定
7、工艺补正量
由于工艺上的原因,在铸件相应部位非 加工面上增加的金属层厚度称为工艺补正量。 在单件、 小批量手工砂型铸造时,由于偏心, 错型等原因可能造成铸造缺陷,采用工艺补正 量以减少废品率;对于成批大量生产的铸件, 不使用工艺补正量,而采用修改模具的方法。
铸造工艺设计 ppt课件
![铸造工艺设计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0ff89d81c758f5f71f6757.png)
图为起重臂分型面的选择,按图 (a)分型,必须采
用挖砂造型;采用图(b)方案分开,可采用分模造型,
使造型工艺简化。
ppt课件
12
轮形铸件在批量不大
的生产条件下,多采用三
箱造型;但在大批量生产
条件下,采用机器造型时,
需采用环状型芯。
ppt课件
13
避免使用活块
未延伸凸台
延伸凸台
如图(a)所示凸台均妨碍起模,必须采用活块或增
ppt课件
18
拔模斜度---为便于起模,凡垂直于分型面的立壁在制 造模型时必需留拔模斜度。
ppt课件
19
型芯头---型芯端头的延伸部位,芯头须留有一定斜 度。
最小铸出孔及槽---铸件的孔、槽是否铸出,应从工 艺、质量及经济上考虑。较大的孔、槽应当铸出, 以减少切削加工工时,节约金属材料,同时也可减 小铸件上的热节;孔、槽较小而壁较厚,则不易铸 出,直接加工。
ppt课件
9
床身铸件pp的t课件分型方案
10
应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ppt量课件
铸件图所示的三通铸件 其内腔必须采用一个T字 型芯来形成;
当中心线ab呈垂直时, 铸型必须有三个分型面;
当中心线cd呈垂直时, 铸型有两个分型面,
当中心线ab与cd都呈水 平位置时,铸型只有一个 分型面。
11
分型面应尽量平直
+3 +3
10 30
ø66
+3
非加工表面拔摸斜度30’~1o
2oபைடு நூலகம்
铸造圆角R3~5
收缩率1%
铸钢件表面粗糙、变形较大,其加工余量应比铸铁件大;
有色合金铸件表面较光洁、平整,其加工余量要小些;
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PPT课件
![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be8e3850e2524de4187e87.png)
属液易于填充。缺点是凸台E、A和槽C都需采用活块或型
芯,而内腔型芯上大下小、稳定性差;若铸出轴孔,则
其缺点与方案Ⅱ同。
整理版课件
19
上述诸方案虽各有其优缺点,但结合具体条件,仍可找出 最佳方案。
(1)大批量生产 为减少切削加工量,九个轴孔应当铸 出。
此时,为了简化造型工艺只能采用方案工分型。为便于采用机器造 型,凸台和凹槽均应采用型芯。
可以看出,方案Ⅱ、 Ⅲ的优点多于方案I。
整理版课件
11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1)单件、小批生产
由于轴孔直径较小、
勿需铸出,而手工造
型便于进行挖砂和活
块造型,此时依靠方
下
案Ⅱ分型较为经济合
上
理。
整理版课件
12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2)大批量生产
机器造型难以使用活 块,故应采用型芯制 出轴孔内凸台。
整理版课件
9
(2)方案Ⅱ 沿底面分型,铸件全 部位于下箱,为铸出 110 mm凹槽必须采用 挖砂造型。
方案Ⅱ克服了方案工的 缺点,但轴孔内凸台 妨碍起模,必须采用 两个活块或下型芯。 当采用活块造型时, φ30 mm轴孔难以下芯。
整理版课件
10
(3)方案Ⅲ 沿110 mm凹槽底面分 型。
优缺点与方案Ⅱ类同, 仅是将挖砂造型改用 分模造型或假箱造型, 以适应不同的生产条 件。
⑤冷铁的形状、位置、尺寸和数量;
⑥ 其他。
整理版课件
7
铸造工艺方案示例1
整理版课件
8
(1)方案I 沿底板中心线分型,即 采用分模造型。
优点:底面上110 mm凹槽 容易铸出,轴孔下芯方 便,轴孔内凸台不妨碍 起模。
铸造工艺设计培训.pptx
![铸造工艺设计培训.pptx](https://img.taocdn.com/s3/m/9060d7c09b6648d7c0c74651.png)
它是制造模样和铸型,进行生产准备 和铸件检验的依据——基本工艺文件 。
铸造工艺设计是根据铸件结构特
点、技术要求、生产批量、生产条 件等,确定铸造方案和工艺参数, 绘制图样和标注符号,编制工艺卡 和工艺规范等。
1.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浇注位置是指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 所处的空间位置。
选择正确与否,对铸件质量影响很大 。 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砂芯形状、数量及
芯头大小等
是制造模样、模底板 、芯盒等工装以及进行 生产准备和验收的依据
适用于各种批量的生 产
①产品零件的技术条件 和结构工艺性分析
②选择铸造及造型方法 ③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
面 ④选用工艺参数 ⑤设计浇冒口、冷铁和
铸肋 ⑥型芯设计
铸 件 图
把经过铸造工艺设计后 ,改变了零件形状、尺 寸的地方都反映在铸件 图上
⑥使型腔和主要型芯位于下箱
使型腔和主要芯位于下箱,便于下 芯、合型和检查型腔尺寸。
3.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铸造工艺参数包括收缩余量、 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 、芯头、芯座等。
①收缩余量:
为了补偿收缩,模样比铸件图纸尺寸 增大的数值称收缩余量。收缩余量的大小 与铸件尺寸大小、结构的复杂程度和铸造 合金的线收缩率有关,常常以铸件线收缩 率表示:
零件上的孔与糟是否铸出,应考虑 工艺上的可行性和使用上的必要性。
一般说来,较大的孔与槽应铸出, 以节约金属、减少切削加工工时,同 时可以减小铸件的热节;较小的孔, 尤其是位置精度要求高的孔、槽则不 必铸出,留待机加工反而更经济。( 表1-3)
③起模斜度
为使模样容易地从铸型中取出或型芯 自芯盒中脱出,平行于起模方向在模样或 芯盒壁上的斜度,称为起模斜度。
铸造工艺设计是根据铸件结构特
点、技术要求、生产批量、生产条 件等,确定铸造方案和工艺参数, 绘制图样和标注符号,编制工艺卡 和工艺规范等。
1.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浇注位置是指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 所处的空间位置。
选择正确与否,对铸件质量影响很大 。 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砂芯形状、数量及
芯头大小等
是制造模样、模底板 、芯盒等工装以及进行 生产准备和验收的依据
适用于各种批量的生 产
①产品零件的技术条件 和结构工艺性分析
②选择铸造及造型方法 ③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
面 ④选用工艺参数 ⑤设计浇冒口、冷铁和
铸肋 ⑥型芯设计
铸 件 图
把经过铸造工艺设计后 ,改变了零件形状、尺 寸的地方都反映在铸件 图上
⑥使型腔和主要型芯位于下箱
使型腔和主要芯位于下箱,便于下 芯、合型和检查型腔尺寸。
3.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铸造工艺参数包括收缩余量、 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 、芯头、芯座等。
①收缩余量:
为了补偿收缩,模样比铸件图纸尺寸 增大的数值称收缩余量。收缩余量的大小 与铸件尺寸大小、结构的复杂程度和铸造 合金的线收缩率有关,常常以铸件线收缩 率表示:
零件上的孔与糟是否铸出,应考虑 工艺上的可行性和使用上的必要性。
一般说来,较大的孔与槽应铸出, 以节约金属、减少切削加工工时,同 时可以减小铸件的热节;较小的孔, 尤其是位置精度要求高的孔、槽则不 必铸出,留待机加工反而更经济。( 表1-3)
③起模斜度
为使模样容易地从铸型中取出或型芯 自芯盒中脱出,平行于起模方向在模样或 芯盒壁上的斜度,称为起模斜度。
铸造工艺学精品PPT课件
![铸造工艺学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f05b578762caaedc33d44f.png)
17
奥占公式:
S阻
m下
1 2gHP
图13 奥占公式
18
图13 无冒口系统时的铸件
19
冒口
图14 加入补缩源—冒口
20
模数法设计冒口的基本方法是: 1)Mr=fMc Mr为冒口模数,Mc为铸 件模数,f=1.0-1.2。 2)冒口要提供足够的补缩金属液: ε(Vc+Vr)+Ve<=Vrη 3)一定的补缩通道角:可利用冷铁和 其他工艺措施来造成合适的补缩通道 角
21
吃砂量
图16 砂型装配示意 图
箱把:翻 箱及吊运 操作等 紧固夹紧防 止跑火等
22
定位销
图15 模样定位销示意图
23
大球的制造过程引出的 基本铸造工艺概念
➢成型类:分型面、分模面 ➢工艺类:浇注系统、冒口、冷铁 ➢工装类:模样、模板、砂箱等
24
套筒工艺与大球工艺的差别 ——浇注位置、砂芯、外模 样变化
重要面
36
重要面
图 3-2-36
37
38
例2:能保证顺序凝固。例如,厚大部分在上部,或 按一定次序厚大部分靠近冒口。
39
例3:铸件水平面积大的部分应尽量置于 铸件下部。
40
41
例4:避免用吊砂、吊芯或悬臂式砂芯, 便于下芯、合箱及检验。
42
合箱时容易碰坏砂芯
合箱时不会 碰坏砂芯
43
分型面的确定
9
图5 分型面
10
图6 造型
11
图7 造型时分型面与 分模面平齐一致
12
分模面
图8 造型时分型面与 分模面平齐一致
13
图9 球形空腔
14
图10 在球形空腔上置浇道
奥占公式:
S阻
m下
1 2gHP
图13 奥占公式
18
图13 无冒口系统时的铸件
19
冒口
图14 加入补缩源—冒口
20
模数法设计冒口的基本方法是: 1)Mr=fMc Mr为冒口模数,Mc为铸 件模数,f=1.0-1.2。 2)冒口要提供足够的补缩金属液: ε(Vc+Vr)+Ve<=Vrη 3)一定的补缩通道角:可利用冷铁和 其他工艺措施来造成合适的补缩通道 角
21
吃砂量
图16 砂型装配示意 图
箱把:翻 箱及吊运 操作等 紧固夹紧防 止跑火等
22
定位销
图15 模样定位销示意图
23
大球的制造过程引出的 基本铸造工艺概念
➢成型类:分型面、分模面 ➢工艺类:浇注系统、冒口、冷铁 ➢工装类:模样、模板、砂箱等
24
套筒工艺与大球工艺的差别 ——浇注位置、砂芯、外模 样变化
重要面
36
重要面
图 3-2-36
37
38
例2:能保证顺序凝固。例如,厚大部分在上部,或 按一定次序厚大部分靠近冒口。
39
例3:铸件水平面积大的部分应尽量置于 铸件下部。
40
41
例4:避免用吊砂、吊芯或悬臂式砂芯, 便于下芯、合箱及检验。
42
合箱时容易碰坏砂芯
合箱时不会 碰坏砂芯
43
分型面的确定
9
图5 分型面
10
图6 造型
11
图7 造型时分型面与 分模面平齐一致
12
分模面
图8 造型时分型面与 分模面平齐一致
13
图9 球形空腔
14
图10 在球形空腔上置浇道
铸造工艺设计: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分型面的选择原则[行业荟萃]
![铸造工艺设计: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分型面的选择原则[行业荟萃]](https://img.taocdn.com/s3/m/68c98db2524de518964b7d61.png)
行业借鉴
22
铸造工艺设计
2、分型面选择原则
(1)分型面:指两半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分型面主要 是为了取出模样而设置的,所以除了支撑助兴后不取出 模样的铸造方法外,都要有分型面。分型面的存在对铸 件精度会造成损害。箱对准时的误差会使铸件产生错偏; 箱不严,会使铸件在垂直分型面方向上的尺寸增加。
为便于起模,一般分型面选择在铸件的最大截面处。 分型面的选定应保证起模方便、简化铸造工艺、保证铸
8
锥齿轮铸件的浇注位置
❖ 锥齿轮铸件的浇注位置
行业借鉴
9
❖ 缸筒和卷筒等圆筒形铸件的关键部位是内外圆 柱面,要求加工后金相组织均匀、无缺陷,其 最佳浇注位置应是内、外圆柱面呈直立状态。
图3 起重机卷筒的浇注位置
(a) 不合理; (b) 合理 行业借鉴
10
铸造工艺设计 一 浇注位置的选择
2 大平面铸件应朝下:
铸造工艺设计
1 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2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行业借鉴
1
四 铸造工艺设计
❖ 目的:为了获得健全的合格铸件,减小铸型制造的工作量, 降低铸件成本,在砂型铸造的生产准备过程中,必须合理地 制订出铸造工艺方案,并绘制出铸造工艺图。
❖ 铸造工艺图:在零件图中用各种工艺符号表示出铸造工艺方 案的图形,其中包括:铸件的浇注位置;铸型分型面;型芯 的数量、形状、固定方法及下芯次序;加工余量;起模斜度; 收缩率;浇注系统;冒口;冷铁的尺寸和布置等。铸造工艺 图是指导模样(芯盒)设计、生产准备、铸型制造和铸件检 验的基本工艺文件。依据铸造工艺图,结合所选造型方法, 便可绘制出模样图及合箱图。
行业借鉴
2
下图为支座的铸造工艺图、模样图及合箱图。
行业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件精度高,余量小;零件精度高,则余量大
加工余量的确定:确定铸件尺寸公差等级和加工余量等级后查表即可。 铸件尺寸公差CT分1-16级,精度低减; 加工余量等级RMA分AB。。JK共10级精度低减
零件、铸件和模样三者在尺寸与形状上的区别:
比模样小一个加工余量和收缩量
零 比铸件小一加工余量 铸 比模样小一收缩量
生产批量 最小孔直径(mm) 灰铸铁件 铸钢件
大量 成批 单件、小批
12~15 15~30 30~50
—— 30~50
50
注意: 国家标准规定,加工余量用红线画 出轮廓,剖面处全涂以红色(或细纹格),机 加工余量数值用数字在图纸上直接标出。不加 工孔打红色的叉表示。
3)起模斜度 A 定义:为便于起模样或开芯盒,在铸件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 面上设计的斜度,也叫拔模斜度,(通常不是零件的结构) B 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起模高度、造型方法、模样材料
型芯、型腔
大部分位于下 箱,方案合理
上箱 太高
5) 分型面应尽量平直,少弯曲。 以简化制模和造型工艺。
起重臂铸件的分型面
注:1)浇注位置与分型面的选择原则,有时甚 至相互矛盾。
2)质量要求高时,应先满足浇注位置,后 简化造型工艺。
3)一般则以简化铸造工艺、提高经济效益 为主,不必过多地考虑浇注位置。
芯头设计主要确定:长度、斜度、间隙。
(1)长度l或高度h
型芯头的构造
水平芯头: 长度l,取决于芯头直径和型芯长度。
上 下
阀体的铸造方案
5) 尽量减少型芯的数量,且便于型芯的固定、排气和检验。
螺栓塞头的浇注位置
7) 应使合箱位置、浇注位置和铸件冷却位置 相一致
这样可避免在合箱后,或于浇注后再次翻转 铸型。翻转铸型不仅劳动量大,而且易引起砂芯 移动、掉砂、甚至跑火等缺陷。
只在个别情况下,如单件、小批生产较大 的球墨铸铁曲轴时,为了造型方便和加强冒口 的补缩效果,常采用横浇竖冷方案。
高度越大斜度越小(细); 机器型比手工型小; 金属模比木模小; 外壁比内壁小。
非加工面起模斜度有3种形式。
必须加工时,只能增加壁厚, 且在加工余量基础上给出斜度
4)收缩率 由于合金的收缩,为保证铸件应有的尺寸,在模
型上必须比铸件放大一个该合金的收缩量。 它取决于合金种类、铸件结构、尺寸等因素
灰铸铁为0.7~1.0%, 铸钢为1.5~2.0%, 铝硅合金为0.8%~1.2% 锡青铜为1.2%~1.4%
3.工艺参数的确定
工艺方案确定后,须选择工艺参数。 如:切削加工余量、拔模斜度、收缩率、型芯头尺等。 1)切削加工余量 (在铸件上为切削加工而加大的尺寸) 其大小取决于合金种类、铸造方法、生产批量、铸件尺寸形 状、加工面位置及加工质量等 a.合金种类 铸钢件:浇温高,表面粗,变形大,余量大;
灰铁件:表面光,余量小; 有色件:表面光,材料贵,余量更小; b.生产条件 单小批,手工型,余量大; c.其他条件 尺寸大、形复杂、位顶部、高要求,余量大。
金属液对型腔上表面烘烤严重,易导致型腔急剧膨 胀而拱起或开裂,使铸件产生夹砂。(可采用倾斜浇注,以便增大金
属液面的上升速度,缩短浇注时间,快速均匀充型)
3)铸件上的薄壁位置应位于型腔的下部或侧面。 压头大,充型好,以防冷隔或浇不足。
大平面倾 斜
4) 厚大部分应位于上部或侧面, 以便安冒口,顺序凝固,利于补缩。
以石棉绳、泥条或油灰条等,这样在分型面处明显地增大
了铸件的尺寸。为了保证铸件尺寸精确,在拟定工艺时,
为抵消铸件在分型面部位的增厚(垂直于分型面的方向),
在模样上相应减去的尺寸,称为
分型负数
2)最小铸孔 孔槽是否铸出,不仅取于工艺可行性,还取于经济性。 一般大孔槽应铸出,小孔槽则不必铸(或铸不出)。 不需加工的孔或不能加工的弯孔),尽量都铸出。
2)为简化工艺,应减少分型面的数量。
上
3) 铸件尽量位于同一砂型内, 下 以防错型,保证铸件的尺 寸精度,便于造型与合型 操作。
妨碍起模的凸台处加了型芯,铸 件在同一砂箱中,保证铸件精度。
床身铸件
4) 尽量使铸件型腔和主要型芯位于下箱。 好下芯、好检验。 但下箱不宜过深,力求避免使用吊芯和吊砂。
模
件 与零件形状相似 件 是铸件的外形 样
与零件的外形相似
【相关知识---工艺补正量】
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由于选用的收缩率与铸件的实际 收缩率不符,或由于铸件产生了变形、操作中的不可避免的误 差(如工艺上允许的错型偏差、偏芯误差)等原因,使得加工 后的铸件某些部分的厚度小于图样要求尺寸,严重时会因强度
1.浇注位置的选择
浇注位置:指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所处的位置。
分类:水平浇注、垂直浇注和倾斜浇注。 原则:控制凝固顺序,好补缩
考虑上部缺陷;减少芯子
1) 重要加工面、工作面、基 准面应朝下或侧面(组织致密)
气体、夹杂物易漂浮在型腔的 上部,上部易形成砂眼、气孔夹渣 等缺陷。
床身的浇注位置
2)铸件上宽大的平面应位于型腔的下部-(防夹砂、气孔)
分型面的表示符号:
以一粗短实线和两 个背向的箭头表示
分型面的位置
以上,中、下表 示砂箱合型装配
位置
2.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是铸型组元间的结合面。 基本原则:简化造型工艺----好起模、好下芯、好检查,
且不错箱 。 1)为便于起模,分型面应选在最大截面处,
a) 不正
b) 正确
b)
分型面应选在最大截面处
5)铸造圆角 为了减少应力集中,防止冲砂、裂纹。 一般为邻壁厚平均值的(1/3-1/5), 中小铸件圆角半径为R3-5mm
铸造工艺参数可在有关铸造工艺设计手册中根据铸造合 金种类、铸件结构和尺寸等具体因素查询获取。
6)芯头 设计
芯头:型芯伸出型腔以外,不与金 属接触的部分。不影响铸件。 作用:支撑、定位、排气和落砂。 分类:垂直芯头和水平芯头两大类。
太弱而报废。
因工艺需要在铸件相应非加工面上增加的金属层厚度称 为工艺补正量。
注意: 对于成批、大量生产的铸件或永久性产品, 不应使用工艺补正量,干砂型、表面烘干型以及尺寸很大的湿型,分型面由
于烘烤、修整等原因一般都不很平整,上下型接触面很不
严密。为了防止浇注时跑火,合箱前需要在分型面之间垫
加工余量的确定:确定铸件尺寸公差等级和加工余量等级后查表即可。 铸件尺寸公差CT分1-16级,精度低减; 加工余量等级RMA分AB。。JK共10级精度低减
零件、铸件和模样三者在尺寸与形状上的区别:
比模样小一个加工余量和收缩量
零 比铸件小一加工余量 铸 比模样小一收缩量
生产批量 最小孔直径(mm) 灰铸铁件 铸钢件
大量 成批 单件、小批
12~15 15~30 30~50
—— 30~50
50
注意: 国家标准规定,加工余量用红线画 出轮廓,剖面处全涂以红色(或细纹格),机 加工余量数值用数字在图纸上直接标出。不加 工孔打红色的叉表示。
3)起模斜度 A 定义:为便于起模样或开芯盒,在铸件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 面上设计的斜度,也叫拔模斜度,(通常不是零件的结构) B 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起模高度、造型方法、模样材料
型芯、型腔
大部分位于下 箱,方案合理
上箱 太高
5) 分型面应尽量平直,少弯曲。 以简化制模和造型工艺。
起重臂铸件的分型面
注:1)浇注位置与分型面的选择原则,有时甚 至相互矛盾。
2)质量要求高时,应先满足浇注位置,后 简化造型工艺。
3)一般则以简化铸造工艺、提高经济效益 为主,不必过多地考虑浇注位置。
芯头设计主要确定:长度、斜度、间隙。
(1)长度l或高度h
型芯头的构造
水平芯头: 长度l,取决于芯头直径和型芯长度。
上 下
阀体的铸造方案
5) 尽量减少型芯的数量,且便于型芯的固定、排气和检验。
螺栓塞头的浇注位置
7) 应使合箱位置、浇注位置和铸件冷却位置 相一致
这样可避免在合箱后,或于浇注后再次翻转 铸型。翻转铸型不仅劳动量大,而且易引起砂芯 移动、掉砂、甚至跑火等缺陷。
只在个别情况下,如单件、小批生产较大 的球墨铸铁曲轴时,为了造型方便和加强冒口 的补缩效果,常采用横浇竖冷方案。
高度越大斜度越小(细); 机器型比手工型小; 金属模比木模小; 外壁比内壁小。
非加工面起模斜度有3种形式。
必须加工时,只能增加壁厚, 且在加工余量基础上给出斜度
4)收缩率 由于合金的收缩,为保证铸件应有的尺寸,在模
型上必须比铸件放大一个该合金的收缩量。 它取决于合金种类、铸件结构、尺寸等因素
灰铸铁为0.7~1.0%, 铸钢为1.5~2.0%, 铝硅合金为0.8%~1.2% 锡青铜为1.2%~1.4%
3.工艺参数的确定
工艺方案确定后,须选择工艺参数。 如:切削加工余量、拔模斜度、收缩率、型芯头尺等。 1)切削加工余量 (在铸件上为切削加工而加大的尺寸) 其大小取决于合金种类、铸造方法、生产批量、铸件尺寸形 状、加工面位置及加工质量等 a.合金种类 铸钢件:浇温高,表面粗,变形大,余量大;
灰铁件:表面光,余量小; 有色件:表面光,材料贵,余量更小; b.生产条件 单小批,手工型,余量大; c.其他条件 尺寸大、形复杂、位顶部、高要求,余量大。
金属液对型腔上表面烘烤严重,易导致型腔急剧膨 胀而拱起或开裂,使铸件产生夹砂。(可采用倾斜浇注,以便增大金
属液面的上升速度,缩短浇注时间,快速均匀充型)
3)铸件上的薄壁位置应位于型腔的下部或侧面。 压头大,充型好,以防冷隔或浇不足。
大平面倾 斜
4) 厚大部分应位于上部或侧面, 以便安冒口,顺序凝固,利于补缩。
以石棉绳、泥条或油灰条等,这样在分型面处明显地增大
了铸件的尺寸。为了保证铸件尺寸精确,在拟定工艺时,
为抵消铸件在分型面部位的增厚(垂直于分型面的方向),
在模样上相应减去的尺寸,称为
分型负数
2)最小铸孔 孔槽是否铸出,不仅取于工艺可行性,还取于经济性。 一般大孔槽应铸出,小孔槽则不必铸(或铸不出)。 不需加工的孔或不能加工的弯孔),尽量都铸出。
2)为简化工艺,应减少分型面的数量。
上
3) 铸件尽量位于同一砂型内, 下 以防错型,保证铸件的尺 寸精度,便于造型与合型 操作。
妨碍起模的凸台处加了型芯,铸 件在同一砂箱中,保证铸件精度。
床身铸件
4) 尽量使铸件型腔和主要型芯位于下箱。 好下芯、好检验。 但下箱不宜过深,力求避免使用吊芯和吊砂。
模
件 与零件形状相似 件 是铸件的外形 样
与零件的外形相似
【相关知识---工艺补正量】
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由于选用的收缩率与铸件的实际 收缩率不符,或由于铸件产生了变形、操作中的不可避免的误 差(如工艺上允许的错型偏差、偏芯误差)等原因,使得加工 后的铸件某些部分的厚度小于图样要求尺寸,严重时会因强度
1.浇注位置的选择
浇注位置:指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所处的位置。
分类:水平浇注、垂直浇注和倾斜浇注。 原则:控制凝固顺序,好补缩
考虑上部缺陷;减少芯子
1) 重要加工面、工作面、基 准面应朝下或侧面(组织致密)
气体、夹杂物易漂浮在型腔的 上部,上部易形成砂眼、气孔夹渣 等缺陷。
床身的浇注位置
2)铸件上宽大的平面应位于型腔的下部-(防夹砂、气孔)
分型面的表示符号:
以一粗短实线和两 个背向的箭头表示
分型面的位置
以上,中、下表 示砂箱合型装配
位置
2.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是铸型组元间的结合面。 基本原则:简化造型工艺----好起模、好下芯、好检查,
且不错箱 。 1)为便于起模,分型面应选在最大截面处,
a) 不正
b) 正确
b)
分型面应选在最大截面处
5)铸造圆角 为了减少应力集中,防止冲砂、裂纹。 一般为邻壁厚平均值的(1/3-1/5), 中小铸件圆角半径为R3-5mm
铸造工艺参数可在有关铸造工艺设计手册中根据铸造合 金种类、铸件结构和尺寸等具体因素查询获取。
6)芯头 设计
芯头:型芯伸出型腔以外,不与金 属接触的部分。不影响铸件。 作用:支撑、定位、排气和落砂。 分类:垂直芯头和水平芯头两大类。
太弱而报废。
因工艺需要在铸件相应非加工面上增加的金属层厚度称 为工艺补正量。
注意: 对于成批、大量生产的铸件或永久性产品, 不应使用工艺补正量,干砂型、表面烘干型以及尺寸很大的湿型,分型面由
于烘烤、修整等原因一般都不很平整,上下型接触面很不
严密。为了防止浇注时跑火,合箱前需要在分型面之间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