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https://img.taocdn.com/s3/m/0fc422553b3567ec102d8a9d.png)
面对这一现象,罗斯福上任后出台的第 一个措施是什么? 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情景二: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
请你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罗斯福
一:成功之处
二:不足之处
四、本课知识小结:
一、背景
经济危机
当选总统
罗 斯 福 新 政
金融方面
二、内容
工业方面 农业方面 公共工程 挽救危机
三、影响
制度调整 世界意义
再见
这是新政的什么措施?目的是什么? 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稳定社会。
田纳西水利工程
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水 利电力工程。1933年国会 拨款7.5亿美元开始建造, 该工程设计并建造了20 座具有防洪、发电功能的 大型水坝,改造了5座水 坝.该工程消除了田纳西 流域的洪水灾害,有30 00万英亩的土地得到保 护,整个流域居民的收入 提高了9倍.
危机前下降了55.6%,破产的企业不计其数。
面对这些现象,罗斯福采取了哪些对策? 目的何在? 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加强对工 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
工业复兴法
制定行业公平 经营规章,规定 生产规模、价格 水平、市场分配、 工资标准和工作 日时数等。
情景三:1935—1942年,美国设立的工程进 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用了850万 名工人,修建了12.2万幢公共建筑、66.4万 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285个新机场 和2.4万英里下水道。还修建了公园、游戏 场、水库等……
罗
项 目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9d4fee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0.png)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简介罗斯福新政(New Deal)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系列政府政策和计划,旨在应对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期间的经济危机和社会不稳定。
该政策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领导并实施,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金融改革、劳工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1. 金融改革罗斯福新政首先着手解决了大萧条期间金融体系面临的严重问题。
为了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他宣布了银行假日(bank holiday),暂停了所有银行的营业,并进行了普查和评估。
只有通过评估的银行才能重新开业,从而为金融体系注入了信心。
此外,罗斯福还签署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法案,包括《银行法》(Banking Act)和《证券法》(Securities Act),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2. 劳工保护为了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和保护劳工权益,罗斯福新政实施了一系列的劳工保护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劳动关系法》(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Act),也被称为瓦格纳法案(Wagner Act)。
该法案保护了工人组织工会和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禁止了雇主对工会成员进行歧视或报复行为。
此外,罗斯福新政还推出了一系列的最低工资法案,以确保工人得到合理的报酬。
3. 基础设施建设罗斯福新政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刺激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
其中最著名的是《公共工程法案》(Public Works Administration,PWA),该法案为各个州提供了资金,用于修建公路、桥梁和其他基础设施,从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此外,还有其他类似的项目,如《劳工保障法案》(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WPA)和《农田改良法案》(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旨在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https://img.taocdn.com/s3/m/3e4ee763f5335a8102d22062.png)
1933年美国工人罢工 年美国工人罢工 年美国工人
想一想:针对以上问题, 想一想:针对以上问题, 当时罗斯福总统采取什么 措施?有何作用? 措施?有何作用?
措施: 措施:保护劳工权利 作用:缓和劳资矛盾。 作用:缓和劳资矛盾。
情景五: 情景五: 材料: 1935年的《社会保险法》 政府实行养老金 1935年的 养老金和 材料:“1935年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 业保险制度 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 制度, 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 济”。 ——必修二课本第117页 必修二课本第117 必修二课本第117页 请思考: 请思考: 材料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材料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田纳西水工程
内容:举办救济与公共工程。 内容:举办救济与公共工程。 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情景四: 情景四: 材料: 三十年代 三十年代, 材料:“三十年代,在号称进步 的康涅狄格州, 的康涅狄格州,年轻女工在血 汗工场每周只能挣得一美元十 汗工场每周只能挣得一美元十 而在锯木木厂的男工每小 分,而在锯木木厂的男工每小 时工资只有五美分” 时工资只有五美分” 。 —邓蜀生《罗斯 邓蜀生《 邓蜀生 福》
内容: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内容: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作用:稳定社会。 作用:稳定社会。
名词解释罗斯福新政
![名词解释罗斯福新政](https://img.taocdn.com/s3/m/d356656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0.png)
名词解释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The New Deal)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小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
其核心是三个R,即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因此有时亦称“3R”新政。
救济主要针对穷人与失业者,复兴则是将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准,针对金融系统的改革则试图预防再次发生大萧条。
新政以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的方式大大缓解了大萧条所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
通过国会制定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节法》、《国家产业复兴法》、《社会安全法》等法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新政基本结束,但罗斯福新政时期产生的一些制度或机构如社会安全保障基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住宅局、田纳西河谷管理局等仍产生着影响。
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改革
![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064cbd096c175f0e7cd137dc.png)
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改革黄安年在美国现代史、美国经济发展史和20世纪世界现代史上,罗斯福新政是最具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罗斯福新政改革挽救了美国的现代资本主义,并带来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就本世纪的改革而言,罗斯福新政也是资本主义世界最为重要、最影响的一次改革。
一罗斯福新政措施1. 临危不惧,推行新政1932年7月2日,纽约州长富兰克林·罗斯福在芝加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以坚忍不拔毅力扔掉双拐从轮椅上站立起来,接受了总统竞选候选人提名,并发表演说称:“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为美国人民施行新政。
”这位自1921年8月起患小儿麻痹症下身完全瘫痪的政治家,给人们以誓死力挽狂澜,拯救濒于崩溃的资本国家的可敬可佩形象。
1932年11月,罗斯福以472张压倒多数的选举人票,战胜胡佛当选第32任美国总统。
“我他在1933年3月4日的总统就职典礼上,号召美国人民战胜对经济大危机的恐惧心理说: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批评前领导“脱不开过时传统的窼臼”,宣布“我们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握起来。
”“要求国会准许使用应付危机的唯一手段----向非常状况开战的广泛的行政权力。
”他依靠华莱士(农业部长)、伊克斯(内政部长)、珀金斯(劳工部长)、霍普金斯(商务部长)以及来自哈佛大学和哥伦亚大学教授莫利、特格韦尔、伯利等新政派智囊团精英人士,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修订政策,从1933年3月9日-6月16日间,通过国会和政府先后颁布了70多个新政立法和命令,史称《百日新政》。
罗斯福新政,一般指1933--1939年期间罗斯福政府所实行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政策,罗斯福的对外政策并不包括在内。
1933-1935年初为第一次新政,主要目的在于复兴和救济;1935-1939年为第二次新政,主要意图在改革。
由于复兴(RECOVERY )、救济(,RELIEF )、改革(REFORM)三个英文字母开头都是R,所有人们称罗斯福新政为三R计划。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其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9ad9a0377232f60dccca113.png)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其影响
罗斯福新政(TheRooseveltNewDeal),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一系列经济政策,核心三R: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 和改革(Reform),也称三R新政。
小编整理了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其影响,
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高中历史复习大事年表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必备术语大全高一历史必修一知
识点总结高考历史答题经典万能句
1罗斯福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2、复兴工业或称对工业的调整(中心措施):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行动来防止
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
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
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
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缓和阶级矛盾]。
3、调整农业政策:给减耕
减产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4、推行“以工代赈”(最重要的一条措施)。
5、
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6、政府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社会保障法》,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
养老金和保险,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
补助。
7、建立急救救济署,为人民发放救济金。
1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它不仅基本克服了30年代经济危机,还曾造。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5b40fe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3.png)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整顿银行与金融系;复兴工业或称对工业的调整;调整农业政策;推行最重要的一条措施:“以工代赈”;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等。
1.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2.复兴工业或称对工业的调整(中心措施)。
3.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运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缓和阶级矛盾)。
4.调整农业政策:给减耕减产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5.推行最重要的一条措施:“以工代赈”。
6.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7.政府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社会保障法》,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和保险,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
8.建立急救救济署,为人民发放救济金。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https://img.taocdn.com/s3/m/6b6c42f5ba0d4a7302763a80.png)
压缩产量、稳定价格, 压缩产量、稳定价格,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兴办公共工程, 兴办公共工程,刺激消 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在就职后的第三天,即1933年3月6 在就职后的第三天, 年 月 罗斯福宣布全国银行“休假” 日,罗斯福宣布全国银行“休假”,这是 他所采取的重建银行和经济结构的第一步。 他所采取的重建银行和经济结构的第一步。 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令》,对 月 日 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令》 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 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
工业领域的改革措施是新政的中心内容。 工业领域的改革措施是新政的中心内容。 1933 年春天,颁布《全国产业复兴法》 年春天,颁布《全国产业复兴法》,对工业生产 进行控制和调节,以防止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 进行控制和调节,以防止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 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法》 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法》,美国政府成立国家 复兴管理局,指导劳资双方订立本行业的“ 复兴管理局,指导劳资双方订立本行业的“公平 竞争法规” 要求各工业部门制定生产规模、 竞争法规”,要求各工业部门制定生产规模、产 品价格、市场分配、工人工资标准及工时数等, 品价格、市场分配、工人工资标准及工时数等, 由雇主、工人和消费者共同监督生产。 由雇主、工人和消费者共同监督生产。如果发现 企业有违规行为,总统有权吊销其执照。 企业有违规行为,总统有权吊销其执照。 全国工业复兴法》 《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生产进行控制和调 具有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 节,具有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这是对生产关系 进行的局部调整。 进行的局部调整。 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 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 是美国国会制定 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 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https://img.taocdn.com/s3/m/d3f1105655270722182ef733.png)
罗斯福简介
1. 罗斯福(1882—1945),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 的总统,民主党人,1882年1月30日诞生于纽约 一豪富家庭。
2. 1900—1907年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学历史、政治和法律。大学毕业后曾任律师。
3. 1913年任海军助理部长7年。 4. 1921年得脊髓灰质炎,两腿瘫痪。 5. 1928年任纽约州长。 6. 1929年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他提出“要为
•一名东方男性,姓陆名易,今年二十七,既是闲居の老板又是厨师.此人皮肤呈健康の古铜色,身材高大,一身轻闲の家居服难掩其结实有力の肌肉.是一个阳刚性感,但性格随和の男人.他系着围裙,往羊排上撒孜然、迷迭香等香料时の神情专注,目光平和,乃千年难遇の一枚家居好男人,让 人倾心.可惜这里没有女人,有の只是一个不解风情,边玩嬉戏边跳脚骂碧池の外国diao丝.他叫德力,也是m国人,一头短卷金毛看着手感挺柔软の,眼睛深邃,鼻子高高嘴唇薄薄.身材偏瘦,长着一嘴络腮胡,乍眼看去有些邋遢不修边幅.用典型の东方人眼光来看,丢把电吉他过去,他就成了 有上顿没下顿在街头声嘶力竭包着头巾卖艺の流浪歌手.看久了,其实这人蛮性感帅气の,尤其是那嘴络腮胡子,看似与头发一样细柔.他和陆易轮流值班,有客人の话,爱好是玩嬉戏.当然,他の厨艺不如陆易,只懂得西欧美食,东方饮食类还得靠陆易.由于性情の原因,他喜欢到处流浪,不长
在什么条件下
实行新政?
温故而知新
一 罗斯福新政历史背景
1. 大萧条 大恐慌(经济危机)
2. 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3. 临危受命的罗斯福入主白宫
1933年
能挽大厦之将倾吗?
身临其境
• 活动建议
哪些措施?
1. 依据录像资料和书本内容,通过分组讨 论、最后总结发言的形式。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https://img.taocdn.com/s3/m/973fc9d449649b6648d747bb.png)
巩固题
B
2010· 天津卷]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 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 3 、 [2010· 天津卷 ] 1933 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 , 美国商品 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 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 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 , 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 , 债 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 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 。 对这些变化 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Franklin D. Roosevelt 1882~1945
罗斯福看望农民
美 国 经 济 大 减 速
罗斯福新政的原因? 背景) 一、罗斯福新政的原因?(背景)
1、大萧条 大恐慌(经济危机) 、 大恐慌(经济危机) 2、 2、胡佛反危机的失败 3、全国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 4、罗斯福当选总统 、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 总统; 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 届的美国总统(1933 (1933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 椅上的美国总统; 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被人们喻为“狮子” 他被人们喻为“狮子” 狐狸;他是继华盛顿 和“狐狸 他是继华盛顿 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 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公共工程署( ADMINISTRATION) 公共工程署(PUBLIC WORKS ADMINISTRATION)主要 解决工业复兴和失业问题。前后共投资40亿美元, 40亿美元 解决工业复兴和失业问题。前后共投资40亿美元,实施了 34000个建设项目 包括公共建筑,高速公路、桥梁、 个建设项目, 34000个建设项目,包括公共建筑,高速公路、桥梁、水 坝等。 坝等。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https://img.taocdn.com/s3/m/b9942595daef5ef7ba0d3c68.png)
小试身手
1.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政府应该用税收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 手段把富人的收入再次分配给穷人” 手段把富人的收入再次分配给穷人”。从经济角度 来看, 来看,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缓和阶级矛盾, B.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市场 .缩小贫富差距, C.剥削富人,增加社会福利 .剥削富人, D.以经济手段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进入政府干预的新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深远影 进入政府干预的新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深远影 )。( 制度方面) 响:制度方面)
二.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直接影响: 1.直接影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直接影响 2.间接影响 2.间接影响: 间接影响: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 3.深远影响 3.深远影响: 深远影响: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报纸咒骂罗斯福太迁就工人,是 “敲富人竹杠”、“天天吃烤百万富 翁”!《社会保障法》出台后有人说 “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 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调查一下罗斯 福是不是共产党。 罗斯福说:“在美国从来没有一个 人比我对资本主义有着更坚定的信仰!” 这些人为什么骂罗斯福?他们与罗 斯福有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两者分歧 在哪里? 反对原因:新政保障劳工利益,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反对原因:新政保障劳工利益,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国家干预的方式与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相违背,不被理解; 国家干预的方式与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相违背,不被理解; ■无根本冲突:新政是从根本上维护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利益; 无根本冲突:新政是从根本上维护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利益; ■两者分歧:政府干预经济 两者分歧: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https://img.taocdn.com/s3/m/cdaee303cc17552707220852.png)
二战结束前的世界
20C初 1945年 20C初-1945年
第二节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一、背景
1.经济大危机不断恶化; 经济大危机不断恶化; 经济大危机不断恶化 2.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 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 胡佛固守 3.1932年,罗斯福当选为总统 年
二、新政的内容和特点Fra bibliotek措施1 措施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就职后第二天,罗斯福下 就职后第二天, 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 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 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 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 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 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 付能力银行才允许开业, 付能力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 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 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 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 1933年 12日 1933年3月12日, 支持其开业,并成立“ 罗斯福通过无线 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 保险公司” 电广播发表“ 电广播发表“炉 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 边谈话” 边谈话” 险。
1.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 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得到恢复和改善; 得到恢复和改善; 2.缓和了美国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 缓和了美国社会矛盾, 力,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3.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改变了 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美国人民的生活。 美国人民的生活。
措施2 措施2: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1933年罗斯福政府颁布 国家工业复兴法》 1933年罗斯福政府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由 年罗斯福政府颁布《 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 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 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 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 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 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 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 一律发给印有“人尽其责”的蓝鹰标志。 一律发给印有“人尽其责”的蓝鹰标志。 《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 工资工时法》 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 40小时 40美分最低工资 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 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 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 如何理解罗斯福对工人权益的保障? 如何理解罗斯福对工人权益的保障?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491b3345022aaea988f0f0c.png)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解题关键: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
思路引领:罗斯福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全面的经济改革政策。
答案提示:主要内容包括救济、复兴和改革三个方面。
具体项目有: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等。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一、罗斯福是如何实施新政的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不可回避的要研究这段历史。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
在此之前的 1929 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 268 上升到391, 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
但是,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
86000 家企业破产, 5500 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GNP 由危机爆发时的 1044亿美元急降至 1933 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 150 万猛升到 1700 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 1913 年。
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农民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当选为美国第 32 届总统。
他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 , 即复兴 (Recover) 、救济(Relief) 、改革 (Reform) 。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https://img.taocdn.com/s3/m/6b0852d928ea81c758f5789c.png)
马:小罗,最近很忙吧。天国也有点乱啊。 罗:噢,为啥? 马: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 亚当· 斯密最近都不来串门了。 罗:哈哈。 马: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真地心动过,后来开 始心忧了,甚至还有点心灰起来。 罗:哦?呵呵。虽然有些工人领袖认为看到了美国 从“USA”变为“USSA”的希望,虽然有的人叫嚷 着 要实行法西斯,虽然最高法院的确宣布很多新政法 令违宪,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我们……
一、原因(背景) 罗 斯 福 新 政
经济危机 胡佛放任 伟人当选 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恢复工农业生产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保护劳工权利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二、内容
特点
三、影响
1、渡过难关促进发展 2、制度创新
3、本质局限
美国公民领取 社会保险卡
1935年8月14日,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 法》,该法规定年满65岁的退休劳动者,根据 其原来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10-85美金的养 老金。失业保险费为工人工资的2%,一半由 联邦政府拨付;另一半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平 均分摊。受益者达2800万。
民间资源保护队的工作队伍
国土资源保护队中的青年
和。
有助于社会稳定;缓解了就业压力; 扩大了内需;保护了环境。
社会福利 和立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
问题:新政主要调节的什么矛盾?通过怎样的手段调节?
失业率下降
The Unemployment Rate The peak was 30%!
1933
生产恢复柱状图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1929--1945)
通过公共工程和保护自然资源法案,1933年成立 了民间资源保护队,组织18岁到25岁的男青年种树,建 水坝,扑灭森林火灾,种植防护林。每批25万人,每期 半年。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和目的](https://img.taocdn.com/s3/m/269e7e3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3.png)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和目的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项经济改革计划,其历史背景可以追溯至大萧条期间,即1929年至1939年经济萎靡、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时期。
由于当时的美国政府一直采取自由市场经济政策,导致了资本主义的极端波动,市场失灵,大量企业倒闭,贫富差距极大。
于是,美国政府迫切需要一项经济改革计划来应对当前的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为了恢复经济,缩小贫富差距,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应急阶段,主要是通过紧急金融法案来救助崩溃的银行和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是重建阶段,政府开始扩大内需,投资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就业率。
第三阶段则是长期改革阶段,政府开始推动社会安全、医疗、教育等领域改革,保障民生。
具体来说,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政府制定了《国民工资法》来确保所有工人都能够获得足够的薪资。
其次,政府实行了《企业壮举法》,通过贷款和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企业进行扩张和投资。
同时,政府还颁布了《社会安全法》,建立全民退休金和失业保险制度,为民众提供了更完备的社会保障。
此外,政府还通过《家庭状况法》和《房屋公共远景法》等法案推动住房和教育的改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总之,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经济史上的一次突破性改革,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提高了生产力,缩小了贫富差距,为美国经济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该计划也成为后来的西方社会民主主义的基石,对全球其他国家的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推行罗斯福新政的过程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项政策是《国家工业复兴法》,它旨在通过监管增加对工业生产的控制,并通过对银行和企业的援助来扩大市场需求和劳动力就业。
这一政策遭到了质疑,因为一些人认为它是针对自由市场经济的攻击,并对政府介入经济活动的实践表示担忧。
然而,罗斯福坚信这是必要的措施,需要将市场交由国家来管理。
在实施罗斯福新政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反对意见。
共和党大部分反对此项政策,认为它过于过渡并且过于昂贵。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https://img.taocdn.com/s3/m/68686d4d10a6f524ccbf85d2.png)
思考:罗斯福所说的“广泛的行政 权”是什么含义?
纠正自由放任主义政策的 弊端,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
(罗斯福新政的特征)
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 纳 “新政” 的内容
1.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 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 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 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 兑现。
概念:凯恩斯主义
当代影响最大的西方经济学理论,1936年由英国经 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它主张 用货币调节手段来维持经济稳定,用政府行政干预来影响 经济发展,解决失业问题。他认为导致市场过剩危机和失 业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因而解决危机就要利用各种手 段来拉动消费。因为该理论解决了30 年代的经济危机, 因而被成为“战后繁荣之父”。
防止盲目竞争
四.保护劳工权利
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 利,规定雇主不得敢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 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 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
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 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 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 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
缓和劳资矛盾
五.举办救济 和公共工程
《联邦紧急救济法》
增加就业 刺激消费 稳定社会
6.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935的《社会保险法》:政 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 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 救济。
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背 景
1、1929年爆发了由美国引发的空前严重的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胡佛政府的Biblioteka 危机措施失败感悟:“自由放任政策”已经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 新发展。而政府“守夜人的角色”也需要转变。
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渴望一个强有 力的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带领美国人走出危机。
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翻了一番。 1936 年底,工业总产 的保障问题? 1929年下降了 46.2% 。 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
罗斯福的药方
公平竞争法规与蓝鹰标志 工人谈判权、工资与工时
疗 效
减少盲目竞争,消除生产过剩 工业产值 1935年比1933年几乎1932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比 缓和劳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有13万家以上的工厂倒闭。 《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工人
主要问题
温饱、就业与保障
罗斯福的药方
紧急救济;以工代赈;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病症4:民生危机
1933 1935年底政府 1932年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到 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赶走;失业人数将近 1700万, 共拨款30亿美元,向贫困人群直接发放救济金、食品和其 约占劳动人口的四分之一;有 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占全国 他物资。 人口的 28%。许多人活活饿死。
一、背景
一、背 景
1、1929年爆发了由美国引发的空前严重的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2、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面对严重的危机,胡佛总统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 对政府直接干预。但迫于形势还是采取了政府与私企合作,扶 植私企的有限措施。他乐观地估计,危机只是暂时的,“繁荣 就在眼前”。 结果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社会动荡不已。1700多万人失业,近200万人流浪。举国上下 怨声载道。社会上出现了讥讽总统的的笑话和民谣,一时间, 胡佛成了贫困的同义词。 “自由放任” 政策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传统政策。 【 它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 历 【 人们把纸板和粗麻布搭起来的棚户叫“胡佛村”;失业者手里 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没有政 史 历 提的盛破烂的口袋叫 “胡佛袋”;乡村平民把汽车前部锯掉,套 纵 史 策就是好政策。“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社会经济 ,叫“胡佛车”;在公园长凳上过夜的人用以 横 纵 上骨瘦如柴的骡子 事务最好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守 ,叫“胡佛毯”,用以充饥的长耳野兔叫“胡 】 横 裹身取暖的旧破纸 夜人”的角色足矣。 】 佛猪”。当时的美国流传着一首民谣:“ 梅隆拉起警笛, 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
慌基本结束。 的人跳楼自杀。
为什么选择金融 业作为突破口?
病症2:工业危机(企业破产)
主要问题
过剩与秩序
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 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 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 平经营规章,规定各企业的生 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 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 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 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煤太多了 产品积压
企业破产 解雇工人
工人失业 无力购买 产销矛盾,相对过剩
‚智囊团‛ 的作用
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的 ‘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早在担任纽约州 州长时,罗斯福就开始罗织各方面专家,组建顾问班子。 到入主白宫时,这个班子已初具规模,后经挑选、扩充,
感悟升华:
罗斯福展现出的领导人的优秀品质有哪些?
罗斯福新政特点
这一时期的不少经济学家们也从自由主义经济呈现的问题 (• 1)新的经济理论: 凯恩斯主义 中看到了市场的失灵,对此,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 对策是: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 (2)新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凯恩斯还专门给美国总统富 兰克林•罗斯福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3) 新的起点: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疗 效
1935的《社会保障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 增加就业 ;扩大消费 缓和矛盾;稳定社会 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阶段目标
措施
主要内容
作用
特点
第一阶段 整顿金融业 1933、3《紧急银行法》 恢复银行信用 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 安定人心(政府给 (1933年3 控制、增发钞票,美元贬 银行担保)、刺激 月-1935年 了出口 值 初) 采取 应急措施, 调整农业 1933、5《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 结束混乱状 成立农业调整署,农民减 态,稳定人 耕减产,政府补贴 心 恢复工业 1933、6《全国工业复兴 减少企业盲目生产、 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 缓和企业间关系、 缓和劳资矛盾 署,政府监督企业 举办救济公 1933《联邦紧急救济法》 增加就业、刺激消 费、稳定社会秩序 直接救济、以工代赈 共工程 第二阶段 1935-1939 年巩固和发 展已取得的 成就 保护劳工权 1935《全国劳工关系法》、 缓和劳资矛盾 《公平劳动标准法》 利 建立社会保 失业保险、养老金、和救 稳定社会,早日摆 脱危机 济制度《社会保险法》 障体系
疗 效
★ 政府 35亿美元贷款帮助银行重新开业; 不到一周,全国银行总数的 银行达 1万多家,占全国银行
“存款保险法”由政府保障存款; 3★ / 4,共49% 13500 多家银行复业, 总数的 ,有 900万储户失 ★ 联邦储备银行加强对银行的监管;
恢复银行运转; 恢复民众信心;
纽约股票价格猛涨 15%,金融恐 去了自己的存款。数以千计
“胡佛悲观失望,罗斯福生气勃勃;胡佛认为萧条的根源在美国
之外,而罗斯福则认为在美国内部;胡佛一味要求谨慎从事,罗
斯福则热衷于进行改革实验。……美国人民在1932年11月参加大
选投票时,……以横扫一切之势把民主党推上了执政党的地位。” 罗斯福获得的普选票超过了57%,并以选举人票472张∶59张的
绝对优势而获胜。很明显,“这次投票是对胡佛政府的一次抗议,
授予罗斯福一道进行变革的明确的命令。” ——《美国的历程》
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1、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Franklin D. Roosevelt (1882~1945)
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 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 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致残。 1928年任纽约州长。 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
国 家 干 预 经 济
新政取得了成功
渡过难关
使美国度过了经 济危机,推动了 经济的发展。
重新回升(1939 )
彻底摆脱(二战)
繁荣发展(二战后)
知识整合:
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 苏联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社会管理模式即计划经济。从1928年到1932 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 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苏 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一 直认为政府管得越少越好的美国人,也尝试着以新的眼光看待政府和 经济发展的关系。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 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 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
如果竞选成功,我 保证将为美国人民 实行新政!
胡 佛
时任美国第31任总统(1929-1932)
候 选 人 罗 斯 福
学思探究:
罗斯福在演说中为什么提到国家已经到了紧急关头,现在就 行动起来,实行“新政”?
“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 行新政。” (引自罗斯福接受提名时的演说)
罗斯福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人活动家、 律师、金融家等。这些精英参与新政并担任重要部门职务, 保证了新政的顺利进行并卓有成效。
情景导学:
围绕三方面研学:存在的问题、应对的措施、产生的作用或效果。
主要问题
信用与保障
罗斯福的药方
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改革体系;政府保障
病症1:金融危机(银行倒闭) 政府保障 1929— 1933年美国破产的
播这种特殊的方式向美国人民倾诉美国面
临的困难,以及政府将如何帮助人们。每
到周末,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家里、在炉 火边、在收音机旁,等待聆听总统的声音。
二、罗斯福实施新政 NEW DEAL (1933-1939)
• 1933年3月9日,在宣誓就职总统后的第五天,美国 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政府干预经济的行动开始了 ,富兰克林· 罗斯福称之为“新政”。 名词解释: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1939 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金融、农业、工业、 社会救济、公共工程和财政等方面推行 的一系列改革。
“美国人民不是束手无策。在此紧急关头……他们选我 出来实现他们的愿望” “我怀着崇敬的信念接受人民 的委托。”(引自罗斯福总统就职时的演说)
“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我们最大 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 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 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引自罗斯福总统就 职时的演说)
微。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罗斯福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他该怎么办? 其实远在竞选的时候,罗斯福已经认识到了问 题的所在。1932.9.23夜,罗斯福面对人民就 睿智地指出:
知识链接: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 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 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 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寒冷的北风呼啸。小女孩瑟 瑟发抖,她蜷缩在妈妈的怀 里。“妈妈,天气这么冷, 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 小女孩的妈妈叹了口气说: “因为你爸爸失业了,我们 没有钱买煤。”“爸爸为什 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 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