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卫校讲课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ppt课件
动脉
触诊有搏动,啼哭时无明 显充血扩张,呈弯曲张, 一般较细粗,管壁较厚, 不易压扁,易滑动,液体 注入时,周围组织立即变 白,滴入需较压力,血液 多呈离心方向流动。 大
4
小儿头皮静脉的穿刺选择
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显易见,血管呈网状分布, 血液可通过侧支回流顾顺行和逆行进针都不影响 回流。额正中静脉粗直、不滑动、易固定,一般 为首选,其次为额前静脉和颞浅静脉,亦可选择 耳后静脉、眶上静脉、颅骨缝间静脉等。
5
小儿头皮静脉的穿刺选择
枕静脉及其他 耳后静脉 颞浅静脉及额浅静脉 额正中静脉
6
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及穿刺
1、额正中静脉:该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 支,粗短而直,不滑动,易固定。紧绷皮肤后 20°-30°进针,针头斜面刺破皮肤后角度变小, 刺入血管时角度改为10°-15°,使针于血管平 行推进。但额正中静脉易外渗,逆行进针可克服。
上弯曲成一个小圆形后 固定---第五条将头皮针 塑料管的末端固定于头 皮上绕头一圈或几圈。
12
13
针头固定的注意事项
1、患儿比较烦躁,或天气热易出汗,胶布不易 黏住的时候,可用胶布绕几圈,以防针头脱出。 绕圈的时候用手按压住胶布的一头防止拉扯胶布 时针头移位。
2、固定后,教患儿家属横抱患儿,穿刺面朝外, 一只手夹于家属腋下,抓住另外一只手,防止患 儿拽输液器。
心端向近心端按 不良者特别适用 摩,使血管充盈
10
执针手法
A传统手法
右手拇指和食指执针 柄上下面,进皮肤后 改执针柄的前后面。 缺点:手掌心向上不 好掌握进针的力度和 速度,过快穿破血管 ,过慢不能顺利进入 皮下,且进入皮下需 换手法,易分散视线 及针柄摆动,造成针 尖失准,穿刺失败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及护理PPT课件
膜感、脱空感
穿刺配合及技巧
03 回血观察:头皮静脉穿刺时不用止血带,静脉管壁两端无压 力差,因此,头皮静脉穿刺回血较四肢静脉回血慢,若患儿 血管较瘪、回血较慢或者不回血时,可轻捏一下针头细管看 是否回血。
04 外渗:由于进针过快或患儿头摇动等原因,穿破了血管壁, 可以关闭调节开关,按压一会儿,不要将针头拔出,再慢慢 前进,见回血后,松开调节开关。也可采取输液瓶放低法进 针(见第11条),不关闭调节器,以免关闭调节器时液体进 入致局部肿块增大,遮挡血管。若未成功,忌反复穿刺 , 以免家长因心疼患儿引发纠纷。
静脉
一般较深
一般较浅
有
没有
血管外观淡红色或与皮肤同色,回血呈鲜 血管外观浅蓝色,回血呈暗红色 红色
呈喷射状,穿刺部位起包快
起包慢
离心
向心
阻力大,局部血管树枝状突起,颜色苍白;阻力小 患儿疼痛,尖叫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操作者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固定血管穿刺点两端,绷紧皮肤。进针 穿刺手法: 角度一般5°~15°, 由浅入深,进针宜慢, 见回血后压平角度顺血管
穿刺配合及技巧
二:右手持针,进皮下后平行进针,助手用注射器连接针头 10 软管部分,回抽针栓,见回血后,即做常规固定。
三:输液瓶放低法,在排气完毕后关闭调节器,将输液瓶取 下平放在治疗盘中,使治疗盘与患儿头部平行或稍低,将针 头迅速刺入选择皮内,将调节器放开,再穿刺血管,见回血 后,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 这三种方法可快速见到回血,不会穿破血管,能显著提高穿 刺成功率。但是因回血较快,要注意避免针头斜面未完全进 入血管。
8)穿刺:穿刺时操作者左手拇指和食指呈“C”形绷紧穿刺部 位皮肤,勿使松弛,并压紧静近心端使之充盈,固定而不滚动, 右手持针柄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约3~5mm处,沿静脉走向 进针,有落空感同时有回血后再进针少许,松开调节器,观察 到静脉顺利滴入时,输液贴固定针头穿刺处,根据病人 年龄、 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一般为20-40滴/分,脱水患儿增加 至40-601滴)向/分患儿。家对长有解释心操、作肺过程、,肾取疾得家病长的的患配合者。,老年患者、婴幼 儿以及输注高渗、含钾或升压药液的患者,要适当减慢输液速 度;对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者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血管 细小或充盈不全时常无回血,可用手轻捏调节器下部的输液器, 见回血时,表示穿刺成功。
小儿静脉穿刺技巧演示文稿ppt文档
穿刺技巧 穿刺前的准备
• 用物准备: 75%酒精 (络合碘消毒皮肤易上色) 5号尼龙针 针头大小的选择原则上是根据静脉大小及深浅部位而定,一
般头皮静脉选用5号半针头比较适宜,四肢静脉选用5号半~6号半针头。(大 小血管全用)
穿刺台 高约100CM,宽约60CM
光线 光线的强弱,光线的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光
向探摸,体会血管走向、深浅、粗细、滑动度, 然后穿刺
穿刺失败的原因
• 患儿因素:由于患儿体质、胖瘦不同,血管 的粗细、深浅、软硬、弯直也各有特点, 所以穿刺应因人而异
• 年纪因素:患儿小,对医院恐惧,不能主 动配合,哭闹
• 家属因素:家属期望值高,压力大 • 心理因素:须具备健康的心理,乐观、开
朗、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同时 具有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能力
• 3岁以上的患儿扎针前耐心解释,讲道理, 多给孩子表扬和鼓励,夸奖孩子乖、听话、 勇敢、聪明,让其模仿其他孩子的表现, 取得他们的配合。更大一些的患儿输液, 根据其输液部位,护士应多与患儿沟通交 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他们的信赖与 合作,并指导其掌握输液注意事项,做好 自我护理
穿刺技巧 穿刺前的准备
穿刺技巧 穿刺中
• 约束患儿头及腿部的方法,可采取一人约 束头部,一人约束膝部的方法
• 手背静脉穿刺时,主张被穿刺手自然放置, 护士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 握杯状手,这样可充分显露手背各部位血 管,提高穿刺成功率
• 用拇指及食指捏住针柄进针
穿刺技巧
穿刺中
• 针头与皮肤成5°~10°角较适宜,但也因小儿 胖瘦、血管深浅而异。一般进针角度越小越容易 成功,进针后平而向上,缓慢向下
穿刺技巧 穿刺前的准备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PPT课件
2.进针:操作者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开
固定血管穿刺点两端,进针角度宜小,先 进入皮肤,再平行前进刺入血管固定。要 领是针头斜面进入皮下后,缓缓进针刺入, 见回血,即可固定。护士要轻、稳、慢、 准,选择自己认为有把握的血管。当患儿 哭闹时,因静脉回流压力上升,头皮静脉 血管会有1次短暂充盈过程,这时应巧妙 地抓住时机,顺利完成穿刺。
❖一般肉眼看到的血管比较浅, 而看不到的凭手感摸到的血 管比较深
注意鉴别动静脉
❖ 外观 ❖ 触摸 ❖ 按压 ❖ 血流 ❖ 血色 ❖ 液体滴入
静脉 浅蓝色 无搏动 凹陷 向心 暗红 顺畅
动脉 淡红色 有搏动 无凹陷 离心 鲜红 不畅,苍白
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
❖ 1.额正中静脉粗、直、不滑动、易固定,不影响患儿活动, 便于保温,一般为首选;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0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此执针手法的优点:手背朝上,手比较灵活,且进入 皮下后不用变换手法一气呵成。
3拇指与中指执针柄的前后 ,食指在针柄上固定,
优点:持的更稳,不易晃动
穿刺的配合及技巧
1.按压: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 让患儿平卧,嘱咐家
长摁住患儿膝关节,另一家长双手绷紧患儿的头皮,双臂轻压、夹患 儿的双肩使其相对固定,选择好患儿的血管,剃去周围的头发,用酒 精棉签消毒穿刺点及其周围,再次检查空气是否排尽,且用少量液体 湿润针头,起润滑减少穿刺阻力的作用。
固定血管穿刺点两端,进针角度宜小,先 进入皮肤,再平行前进刺入血管固定。要 领是针头斜面进入皮下后,缓缓进针刺入, 见回血,即可固定。护士要轻、稳、慢、 准,选择自己认为有把握的血管。当患儿 哭闹时,因静脉回流压力上升,头皮静脉 血管会有1次短暂充盈过程,这时应巧妙 地抓住时机,顺利完成穿刺。
❖一般肉眼看到的血管比较浅, 而看不到的凭手感摸到的血 管比较深
注意鉴别动静脉
❖ 外观 ❖ 触摸 ❖ 按压 ❖ 血流 ❖ 血色 ❖ 液体滴入
静脉 浅蓝色 无搏动 凹陷 向心 暗红 顺畅
动脉 淡红色 有搏动 无凹陷 离心 鲜红 不畅,苍白
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
❖ 1.额正中静脉粗、直、不滑动、易固定,不影响患儿活动, 便于保温,一般为首选;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0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此执针手法的优点:手背朝上,手比较灵活,且进入 皮下后不用变换手法一气呵成。
3拇指与中指执针柄的前后 ,食指在针柄上固定,
优点:持的更稳,不易晃动
穿刺的配合及技巧
1.按压: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 让患儿平卧,嘱咐家
长摁住患儿膝关节,另一家长双手绷紧患儿的头皮,双臂轻压、夹患 儿的双肩使其相对固定,选择好患儿的血管,剃去周围的头发,用酒 精棉签消毒穿刺点及其周围,再次检查空气是否排尽,且用少量液体 湿润针头,起润滑减少穿刺阻力的作用。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17
1、血管的选择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较其它部位的静脉穿 刺难度大,因为小儿不易合作,所以静脉 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休的解剖角度 来说,头部的额正中静脉位置固定不易滑 动,穿刺成功后易于固定,是小儿头皮静 脉穿刺的首选部位。位于耳屏前上方的颞 浅静脉和耳后静脉等都适于静脉输液。
完整版课件
完整版课件
31
(五)并发症判断标准
1、局部渗漏:局部触痛、肿胀、皮肤紧绷、发亮 、无回血或穿刺点渗液。
2、脱管:主要为患儿将留置针抓脱或在活动中胶 布松动脱管。
3、导管堵塞:表现为封管有较大阻力,回抽无回 血或重力输液不滴。
4、静脉炎 5、针眼出血:留置针眼处活动性渗血。 6、周围皮肤炎症:留置针透明敷贴覆盖处皮肤发
3.耳后静脉稍粗,耳后静脉等都适于静脉输液。;但皮下脂肪厚 ,不易掌握进针深浅度,且不好护理;
4.颅骨缝间静脉较粗、直,但易滑动。
对不太清晰或者不清晰的血管,用指尖顺静脉走向探摸,体会血
管走向、深浅、粗细、滑动度完整,版课然件 后穿刺
12
头皮针的选择
以4.5号头皮针为宜,因为4.5 号头皮针的针尖斜面较小,穿 刺成功后,根据血管的走向, 针头可随意选择送入血管的深 浅不会造成送针过浅而有一半 针尖斜面在血管外引起液体外 渗.
头皮静脉穿刺技巧
深圳天伦医院:医务科
完整版课件
1
(一)心理护理
1、小儿不同成年人,输液时往往不合作,这时护 士应同其家长互相配合。
2、现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孩子过 于溺爱,一个孩子输液多名家长陪同。
3、有的家长要求护士必须做到一针见血,如果穿 刺失败,则抱怨不停,甚至用不文明,不礼貌的 语言伤害护士的自尊心。
头皮静脉输液法PPT课件
4、特殊小儿: 如肥胖、脱水、血管暴露不明显 的小儿的头皮,穿刺技术难度大,易穿刺失败。
小儿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1、 操作时严格无菌,避免草率进针,破坏血 管,切
2、 注意合理使用和保护血管。穿刺时应从静脉一端
3、 固定针头要牢固,针头不可漂浮在皮肤上。 4 、拔针时,应逐层分离胶布、将消毒棉放在穿刺部 位、快速拔出针头,纵向按压3—5分钟,切忌揉搓。
手掌心朝上手的灵活性欠佳不好手掌心朝上手的灵活性欠佳不好掌握进针的力度和速度造成速度过快或过慢现象掌握进针的力度和速度造成速度过快或过慢现象过快穿破血管过慢不能顺利的进入皮下且进入皮过快穿破血管过慢不能顺利的进入皮下且进入皮下后变换执针手法容易视线分散以及针柄摆动造成下后变换执针手法容易视线分散以及针柄摆动造成针尖失准导致穿刺失败
此执针手法的优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手背朝上,手比较灵活, 且进入皮下后不用变换手法一气呵成。
拇指与中指执针柄前后,食指在针柄 上固定:持得更稳,不易晃动。
针头固定 :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只是静脉输液的一半, 头皮针固定才是静脉输液的关键。 1、头皮针固定
第一块胶布将针柄粘贴牢固。 第二根带有棉纱的输液贴宽胶布贴在针体并遮针眼。 第三根胶布从靠近针柄的头皮针塑料管下面穿过并 向上、向前交叉固定。 把头皮针的塑料管向上自然弯曲成一小圆形后用第 四根胶布固定。 第五根胶布将头皮针塑料管的末端固定于左或右耳 廓上或者固定于没有头发的头皮上,或绕头一圈固 定。
6 、在小儿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回观察,看患儿面色、神 志有无变化,有无输液反应,局部有无肿胀,针头有无移位, 瓶内液体有无走空,连接处有无渗漏等异常情况,以便及时
1.输液器、液体及药物 2.治疗盘:内置碘伏、棉签、弯盘、胶布、头皮针、无菌 巾内放已吸入生理盐水或10%葡萄糖10ml的注射器。 3.其他物品:剃刀、污物杯、肥皂、纱布、治疗巾,必要 时备砂袋或约束带。
小儿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1、 操作时严格无菌,避免草率进针,破坏血 管,切
2、 注意合理使用和保护血管。穿刺时应从静脉一端
3、 固定针头要牢固,针头不可漂浮在皮肤上。 4 、拔针时,应逐层分离胶布、将消毒棉放在穿刺部 位、快速拔出针头,纵向按压3—5分钟,切忌揉搓。
手掌心朝上手的灵活性欠佳不好手掌心朝上手的灵活性欠佳不好掌握进针的力度和速度造成速度过快或过慢现象掌握进针的力度和速度造成速度过快或过慢现象过快穿破血管过慢不能顺利的进入皮下且进入皮过快穿破血管过慢不能顺利的进入皮下且进入皮下后变换执针手法容易视线分散以及针柄摆动造成下后变换执针手法容易视线分散以及针柄摆动造成针尖失准导致穿刺失败
此执针手法的优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手背朝上,手比较灵活, 且进入皮下后不用变换手法一气呵成。
拇指与中指执针柄前后,食指在针柄 上固定:持得更稳,不易晃动。
针头固定 :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只是静脉输液的一半, 头皮针固定才是静脉输液的关键。 1、头皮针固定
第一块胶布将针柄粘贴牢固。 第二根带有棉纱的输液贴宽胶布贴在针体并遮针眼。 第三根胶布从靠近针柄的头皮针塑料管下面穿过并 向上、向前交叉固定。 把头皮针的塑料管向上自然弯曲成一小圆形后用第 四根胶布固定。 第五根胶布将头皮针塑料管的末端固定于左或右耳 廓上或者固定于没有头发的头皮上,或绕头一圈固 定。
6 、在小儿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回观察,看患儿面色、神 志有无变化,有无输液反应,局部有无肿胀,针头有无移位, 瓶内液体有无走空,连接处有无渗漏等异常情况,以便及时
1.输液器、液体及药物 2.治疗盘:内置碘伏、棉签、弯盘、胶布、头皮针、无菌 巾内放已吸入生理盐水或10%葡萄糖10ml的注射器。 3.其他物品:剃刀、污物杯、肥皂、纱布、治疗巾,必要 时备砂袋或约束带。
卫校讲课小儿头皮静脉穿刺2015.10月剖析
头围固定法
材 料:取一条长约35~40cm,宽2~3cm 的松紧带,两端缝住成一 圆圈或用胶布、自 粘绷带绕头部围一圈。
方法:如图
穿刺后护理
请您按正确的方式抱好您的宝宝,避免液体肿胀
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
A、刺入过浅 B、针头未完全进入血管内 C、针头已刺破对侧血管壁,针头部分在血管内、部分在血管外 D、刺入过深
小儿头皮静脉分布图
常见血管
正中静脉 额上静脉
正中静脉
眶上静脉
颞浅静脉
耳后静脉
枕后静脉
头皮静脉的选择
特点:丰富、表浅、易于固定; 分支甚多、交错成网
正中静脉 粗、直、不滑动、易固定
选 额上静脉 较粗、长、略弯曲 血 颞浅静脉 粗、直、暴露明显、易滑动、易肿胀 管 眶上静脉 较短、深浅难掌握、不易固定
21
新生儿使用钙剂后渗出
2020/10/12
22
静脉炎的分级:
0级:没有症状。 1级:输液部位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 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条索
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条索
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 度1英寸,有脓液流出。
根据药物性质采取措施
多巴胺外渗
在无菌操作下用2ml注射器在水泡最底处进行抽吸,吸出 液体后,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并用0.25%普鲁卡因进行 封闭,范围大于苍白区。水泡处每天用碘伏消毒至痊愈。
参考文献:黄培.静滴多巴胺致局部不良反 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 学研究,2012,10(2)
2020/10/12
指导家属配合: 头、肩部、膝
穿刺时技巧
进针时机 最佳是小儿刚开始啼哭 进针点 避免在凹处进针 进针角度 一般5°--15° 进针距离 较短的血管应离血管一定距离 进针感觉 穿皮感、硬膜感、脱空感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PPT课件
注意事项
输液结束拔针时,先松开绷带,再分离 胶布,将消毒干棉球贴好胶布,按压在针眼 处,用左手拇指轻压棉球,迅速拔针,按压 穿刺部位,由于拔针时患儿哭闹,血管压力 增高,要按压5分钟以上,不要揉,以免发生 淤血。
宣教工作
告知患儿家长在进行静脉穿刺前不要喂奶喂 水,以免在穿刺过程中患儿因哭闹引起恶心、 呕吐,造成窒息,发生意外。进行穿刺操作 前告诉家长协助约束患儿头及腿部的方法, 可采取一人约束头部,一人约束膝部的方法, 穿刺成功后可采用喂奶的姿势抱患儿,并适 当约束患儿双手,以免患儿拔掉针头。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
之一。这项操作简便易行,既方便患儿的活 动、自由度、便于保暖,又利于家长看护。 但要做好此项工作,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娴 熟的技能和沉着稳定的情绪,还要有穿刺成 功的信心,才能稳、准、快地将药物注入患 儿体内,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赖。
小儿头皮静脉血管的选择
小儿头皮静脉血管的选择
(3)额头正中,发青模糊的血管慎穿。小儿
两颞侧血管,有些血管小儿哭闹时突起,不 哭时消失,触之弹性不佳的粗血管慎穿。这 些血管穿刺时回血不明显,且一般伴行动脉, 容易误穿动脉,穿刺成功率低。 (4)血管分叉处慎穿。可在离血管稍远处进 针,进针后针头达血管分叉处停。
小儿头皮静脉血管的选择
密切观察
穿刺中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有无发绀等全 身情况,切不可因集中精力寻找静脉而忽略 了病情变化而发生意外。输液过程中要加强 巡回观察以及时发现患儿面色,神志变化, 有无输液反应,局部有无肿胀,针头有无移 动、脱出,固定胶布的松动,瓶内液体有无 走空及各连接处有无漏液等异常情况,及时 采取措施,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及特点ppt课件
加强巡视,及时发现穿刺部位外渗情况,及时处理异常, 让家长放心。
善于总结失败原因
1 .患儿因恐惧医护人员而合作性差,不利固定,穿刺不易 成功。 2. 家长期望值过高,加重护士心理负担。
3. 护士自身心理素质不好,心情紧张,未选择好血管盲 目进针,导致一次穿刺不成功。 4 .气候寒冷,血管收缩。
5. 部分患儿静脉暴露不清晰,致血管充盈度不够或病情 危重,状态不佳,增加穿刺难度。
多见于营养过剩的肥胖者,皮下脂肪组织 丰满,血管较深,虽加压迫也难显露,但 血管弹性好,活动度小,可采用探索法, 按解剖部位,循血管方向迅速刺入皮下, 用左手食指在表皮上触到弹性,右手持针 朝此方向探索进行,即可穿刺成功。
◆预防静脉炎 穿刺前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消毒皮肤 提高穿刺技术,避免重复穿刺。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 肿及分泌物,及时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消毒时消毒剂不宜 过多,以免通过皮肤与血管间的窦道进入血管使穿刺点发 红。输注速度过大或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 盐水冲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BD公司推荐为3d~5d。◆ 最好不要超过7d。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及护理
前言
静脉注射是临床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 随着医疗水平和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 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已成为临床护理人 员应该熟练掌握的基本功。相比之下,掌 握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技巧则更困难。做到 一针见血,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保证及时 准确用药,为治疗和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减少医患纠纷。
光线强弱
要求输液室光线明亮,自然光线最 佳
光线太暗,瞳孔散大,眼睛容易疲劳、 眼花,看不清血管
光线太强,瞳孔缩小,眼睛容易刺痛, 影响穿刺
晚上及阴暗天气可借助100~150W灯 位于操作者前方,距穿刺部位40~ 50cm。
善于总结失败原因
1 .患儿因恐惧医护人员而合作性差,不利固定,穿刺不易 成功。 2. 家长期望值过高,加重护士心理负担。
3. 护士自身心理素质不好,心情紧张,未选择好血管盲 目进针,导致一次穿刺不成功。 4 .气候寒冷,血管收缩。
5. 部分患儿静脉暴露不清晰,致血管充盈度不够或病情 危重,状态不佳,增加穿刺难度。
多见于营养过剩的肥胖者,皮下脂肪组织 丰满,血管较深,虽加压迫也难显露,但 血管弹性好,活动度小,可采用探索法, 按解剖部位,循血管方向迅速刺入皮下, 用左手食指在表皮上触到弹性,右手持针 朝此方向探索进行,即可穿刺成功。
◆预防静脉炎 穿刺前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消毒皮肤 提高穿刺技术,避免重复穿刺。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 肿及分泌物,及时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消毒时消毒剂不宜 过多,以免通过皮肤与血管间的窦道进入血管使穿刺点发 红。输注速度过大或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 盐水冲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BD公司推荐为3d~5d。◆ 最好不要超过7d。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及护理
前言
静脉注射是临床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 随着医疗水平和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 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已成为临床护理人 员应该熟练掌握的基本功。相比之下,掌 握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技巧则更困难。做到 一针见血,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保证及时 准确用药,为治疗和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减少医患纠纷。
光线强弱
要求输液室光线明亮,自然光线最 佳
光线太暗,瞳孔散大,眼睛容易疲劳、 眼花,看不清血管
光线太强,瞳孔缩小,眼睛容易刺痛, 影响穿刺
晚上及阴暗天气可借助100~150W灯 位于操作者前方,距穿刺部位40~ 50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导家属配合: 头、肩部、膝
穿刺时技巧
进针时机 最佳是小儿刚开始啼哭 进针点 避免在凹处进针 进针角度 一般5°--15° 进针距离 较短的血管应离血管一定距离 进针感觉 穿皮感、硬膜感、脱空感
穿刺后固定
(1)将头皮针塑料管弯成“s”字型,形成 的弯曲多且曲率小形成缓冲,根据力学原 理,针头的横向拉力减小
慎用或禁用:刺激性、发泡性药物、 肠外营养液、PH值小于5或高于9 的药液、渗透压高于600mOsm/L 的液体。
留置时间:2~4小时
血管通路的合理选择
留置针: 适应症:短期的静脉输液治疗, 取血通路单独建立,不能用于输 液
慎用或禁用:刺激性、发泡性药 物、肠外营养液、PH值小于5或 高于9的药液、渗透压高于 600mOsm/L的液体。
留置时间:成人不超过96小时, 儿童未规定具体时间
安全型留置针(贝朗英全康)
有自动激活的安全夹,拔出针芯时针尖自动收纳于保护套,并无法复原,表面不留残血。 不需要额外操作,有效减少意外针刺伤,避免忘记启动安全装置所带来的危险。
1
2
3
穿刺前期准备
评估:患儿年龄、病情、营养状况 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 输注药液情况
根据药物性质采取措施
多巴胺外渗
在无菌操作下用2ml注射器在水泡最底处进行抽吸,吸出 液体后,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并用0.25%普鲁卡因进行 封闭,范围大于苍白区。水泡处每天用碘伏消毒至痊愈。
参考文献:黄培.静滴多巴胺致局部不良反 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 学研究,2012,10(2)
2020/7/7
(2)将头皮针塑料管下垂部分固定在患儿 的耳廓上,针头以外相应又增加了一个固 定点,针头所受横向拉力相应减小,针头 的稳固性增加
头围固定法
1、由于患儿烦躁哭闹、发热患儿退热期 等出汗较多时,胶布粘贴不紧;
2、有些小儿头发很长,为了美观,患儿 家长要求给患儿头发剃少些,致使胶布 粘贴不牢固;
3、静脉穿刺成功后,患儿家长为了避免 小儿哭闹,抱在怀里不外地摇晃,使针 头滑出血管外
头围固定法
材 料:取一条长约35~40cm,宽2~3cm 的松紧带,两端缝住成一 圆圈或用胶布、自 粘绷带绕头部围一圈。
方法:如图
穿刺后护理
请您按正确的方式抱好您的宝宝,避免液体肿胀
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
A、刺入过浅 B、针头未完全进入血管内 C、针头已刺破对侧血管壁,针头部分在血管内、部分在血管外 D、刺入过深
2020/7/7
23
静脉炎的处理
喜疗妥涂抹4~6h一次 (护士执行力最高)
热敷 硫酸镁湿热敷
小结
1、血 管 选 择 2、穿 刺 技 巧 3、妥 善 固 定 4、积极预防静脉炎
感谢各位天使的聆听!
小儿头皮静脉分布图
常见血管
– 正中静脉 – 额上静脉
正中静脉
– 眶上静脉
– 颞浅静脉
– 耳后静脉
– 枕后静脉
头皮静脉的选择
特点:丰富、表浅、易于固定; 分支甚多、交错成网
正中静脉 粗、直、不滑动、易固定
选 额上静脉 较粗、长、略弯曲 血 颞浅静脉 粗、直、暴露明显、易滑动、易肿胀 管 眶上静脉 较短、深浅难掌握、不易固定
耳后静脉 明显、易滑动、不易固定不同类型 Nhomakorabea管的穿刺手法
血管较深— 触摸法
加大进针角度(约为15°~30°)
血管较滑— 固定法
固定静脉的上下端
血管表浅— 挑针法
几乎平行进针(约为5°~10°)
肥胖或水肿患者—按压法
小儿头皮动静脉的鉴别
特征
头皮动脉
头皮静脉
颜色 搏动 管壁 注药
淡红或与皮肤同色
微蓝
有
2015卫校讲课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ppt课件
教学内容
如何选头皮静脉 如何穿刺 如何固定 如何对家属进行指导 重视静脉炎的预防
小儿静脉输液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
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 护患关系
无
厚、不易压瘪
薄、易压瘪
阻力大,液体滴入困难,局部 阻力小 血管呈树枝状突起,颜色苍白
血流方向 离心
向心
头部静脉
2020/7/7
8
各种输液器具
静脉穿刺工具的变化
1957 年 头皮针 1964 年 留置针(BD公司) 1986 年 PICC
2020/7/7
10
血管通路的合理选择
钢针: 适应症:短期、单次静脉输液,或 单次取血标本。
21
新生儿使用钙剂后渗出
2020/7/7
22
静脉炎的分级:
0级:没有症状。 1级:输液部位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 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条索
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条索
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 度1英寸,有脓液流出。
穿刺时技巧
进针时机 最佳是小儿刚开始啼哭 进针点 避免在凹处进针 进针角度 一般5°--15° 进针距离 较短的血管应离血管一定距离 进针感觉 穿皮感、硬膜感、脱空感
穿刺后固定
(1)将头皮针塑料管弯成“s”字型,形成 的弯曲多且曲率小形成缓冲,根据力学原 理,针头的横向拉力减小
慎用或禁用:刺激性、发泡性药物、 肠外营养液、PH值小于5或高于9 的药液、渗透压高于600mOsm/L 的液体。
留置时间:2~4小时
血管通路的合理选择
留置针: 适应症:短期的静脉输液治疗, 取血通路单独建立,不能用于输 液
慎用或禁用:刺激性、发泡性药 物、肠外营养液、PH值小于5或 高于9的药液、渗透压高于 600mOsm/L的液体。
留置时间:成人不超过96小时, 儿童未规定具体时间
安全型留置针(贝朗英全康)
有自动激活的安全夹,拔出针芯时针尖自动收纳于保护套,并无法复原,表面不留残血。 不需要额外操作,有效减少意外针刺伤,避免忘记启动安全装置所带来的危险。
1
2
3
穿刺前期准备
评估:患儿年龄、病情、营养状况 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 输注药液情况
根据药物性质采取措施
多巴胺外渗
在无菌操作下用2ml注射器在水泡最底处进行抽吸,吸出 液体后,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并用0.25%普鲁卡因进行 封闭,范围大于苍白区。水泡处每天用碘伏消毒至痊愈。
参考文献:黄培.静滴多巴胺致局部不良反 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 学研究,2012,10(2)
2020/7/7
(2)将头皮针塑料管下垂部分固定在患儿 的耳廓上,针头以外相应又增加了一个固 定点,针头所受横向拉力相应减小,针头 的稳固性增加
头围固定法
1、由于患儿烦躁哭闹、发热患儿退热期 等出汗较多时,胶布粘贴不紧;
2、有些小儿头发很长,为了美观,患儿 家长要求给患儿头发剃少些,致使胶布 粘贴不牢固;
3、静脉穿刺成功后,患儿家长为了避免 小儿哭闹,抱在怀里不外地摇晃,使针 头滑出血管外
头围固定法
材 料:取一条长约35~40cm,宽2~3cm 的松紧带,两端缝住成一 圆圈或用胶布、自 粘绷带绕头部围一圈。
方法:如图
穿刺后护理
请您按正确的方式抱好您的宝宝,避免液体肿胀
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
A、刺入过浅 B、针头未完全进入血管内 C、针头已刺破对侧血管壁,针头部分在血管内、部分在血管外 D、刺入过深
2020/7/7
23
静脉炎的处理
喜疗妥涂抹4~6h一次 (护士执行力最高)
热敷 硫酸镁湿热敷
小结
1、血 管 选 择 2、穿 刺 技 巧 3、妥 善 固 定 4、积极预防静脉炎
感谢各位天使的聆听!
小儿头皮静脉分布图
常见血管
– 正中静脉 – 额上静脉
正中静脉
– 眶上静脉
– 颞浅静脉
– 耳后静脉
– 枕后静脉
头皮静脉的选择
特点:丰富、表浅、易于固定; 分支甚多、交错成网
正中静脉 粗、直、不滑动、易固定
选 额上静脉 较粗、长、略弯曲 血 颞浅静脉 粗、直、暴露明显、易滑动、易肿胀 管 眶上静脉 较短、深浅难掌握、不易固定
耳后静脉 明显、易滑动、不易固定不同类型 Nhomakorabea管的穿刺手法
血管较深— 触摸法
加大进针角度(约为15°~30°)
血管较滑— 固定法
固定静脉的上下端
血管表浅— 挑针法
几乎平行进针(约为5°~10°)
肥胖或水肿患者—按压法
小儿头皮动静脉的鉴别
特征
头皮动脉
头皮静脉
颜色 搏动 管壁 注药
淡红或与皮肤同色
微蓝
有
2015卫校讲课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ppt课件
教学内容
如何选头皮静脉 如何穿刺 如何固定 如何对家属进行指导 重视静脉炎的预防
小儿静脉输液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
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 护患关系
无
厚、不易压瘪
薄、易压瘪
阻力大,液体滴入困难,局部 阻力小 血管呈树枝状突起,颜色苍白
血流方向 离心
向心
头部静脉
2020/7/7
8
各种输液器具
静脉穿刺工具的变化
1957 年 头皮针 1964 年 留置针(BD公司) 1986 年 PICC
2020/7/7
10
血管通路的合理选择
钢针: 适应症:短期、单次静脉输液,或 单次取血标本。
21
新生儿使用钙剂后渗出
2020/7/7
22
静脉炎的分级:
0级:没有症状。 1级:输液部位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 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条索
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条索
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 度1英寸,有脓液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