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综合题解题思路技巧

合集下载

电学简答题技巧大全

电学简答题技巧大全

电学简答题技巧大全摘要:1.电学基础知识回顾2.解题技巧概述3.应对策略与实例分析4.电学公式汇总5.练习与提高建议正文: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众多知识点,包括基本概念、定律、公式和实验技能等。

在考试中,电学题目往往具有较高的难度和复杂度,因此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你揭秘电学简答题的解题技巧,帮助你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电学基础知识回顾1.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电功等。

2.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串联并联定律等。

3.公式:电流公式、电压公式、电阻公式、电功率公式等。

二、解题技巧概述1.仔细阅读题目,提炼关键信息。

2.构建电学模型,分析电路结构。

3.利用定律、公式进行计算。

4.注意单位换算和答题规范。

三、应对策略与实例分析1.熟悉电学基本概念和公式,强化记忆。

2.掌握解题步骤,严格按照顺序进行。

3.举例说明: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利用串联并联定律计算总电阻;利用电功率公式计算功率等。

四、电学公式汇总1.电流公式:I = U/R2.电压公式:U = IR3.电阻公式:R = U/I4.电功率公式:P = UI5.电功公式:W = UIt五、练习与提高建议1.多做电学题目,积累经验。

2.总结错误原因,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3.学会分析电路图,提高解题速度。

4.查阅资料,深入了解电学原理。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讲解,相信你对电学简答题的解题技巧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学习中,请务必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同时加强电学题目的练习。

初中物理电学的解题技巧3篇

初中物理电学的解题技巧3篇

初中物理电学的解题技巧3篇要说物理这门学科哪一个部分最难,相信大部分人给出的答案都会是电学部分。

电学自我们接触以来,就一直是物理学习的重点。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电学的解题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物理:电学的解题技巧大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技巧(1)、若两物体相互吸引。

则物体带电情况有两种:①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②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2)、若两物体相互排斥。

则物体带电情况是: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

判断变阻器联入电路部分的技巧(1)、若是结构图,则滑片与下接线柱之间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部分;(2)、若是电路符号图,则电流流过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的部分。

判断串、并联电路和电压表与电流表所测值的技巧(1)、先把电压表去掉,把电流表看成导线,(2)、在看电路中有几条电流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联;否则是并联;(3)、从电源正极出发,看电流表与谁串联,它就测通过谁的电流值;在看电压表与谁并联,它就测谁的两端电压值。

对与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电表示数变化的规律(一)、若是串联电路:具体做法是:(1)、先根据滑片的移动情况判断出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情况,在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判断出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据欧姆定律I=U/R,U一定判断出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情况(即:电流表的变化情况)。

(2)、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有三种情况:a、当电压表与电源并联时,其示数不变;b、当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同;c、当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反。

(二)、若是并联电路具体做法是:(1)、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没有滑动变阻器或开关,则滑片移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通断时,其示数不变。

(2)、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有滑动变阻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则电流表示数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相反或与电路中的总阻值变化相反;(3)、电压表示数始终不变。

中考物理:电学解题技巧判断电路故障的技巧(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1)、若电流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短路;若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开路。

初中物理力电综合压轴题解题技巧和方法

初中物理力电综合压轴题解题技巧和方法

初中物理力电综合压轴题解题技巧和方法初中物理力电综合压轴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审题与建模:解题的第一步是审题,需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所给的
条件和问题。

同时,要建立清晰的物理模型,可以根据题目描述将物理模型画出来,帮助理解题意。

2.受力分析:对于力学问题,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明确物体受到的
力以及力的方向。

在分析时,要注意考虑物体的平衡状态以及运动状态。

3.电路分析:对于电学问题,要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以及电流、电压的大小
和方向。

可以使用欧姆定律等基本电学知识来分析电路。

4.运动分析:对于运动学问题,要明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

可以通
过画运动轨迹图或速度时间图来帮助理解。

5.能量分析:对于能量学问题,要明确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可以通过画能量转化图来帮助理解。

6.解题思路:在解题时,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数形结合、等效替代等解题方
法,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同时,要注意解题的步骤和格式,保持卷面的整洁。

7.练习与反思:最后,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
要注重反思和总结,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自己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总之,解答初中物理力电综合压轴题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建立清晰的物理模型,进行受力分析、电路分析、运动分析和能量分析等。

同时,要注重审题和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电学解题技巧总结

电学解题技巧总结

电学解题技巧总结电学解题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掌握电学解题的技巧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文将总结一些电学解题的常见技巧,希望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一、理清思路在解电学题目时,首先要理清思路,明确题目中所给条件以及所求的目标。

可以通过画图或列式等方式将问题清晰地呈现出来。

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进行求解。

二、运用基本定理电学解题中常用的基本定理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安培定律等。

掌握这些定律的应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在运用基本定律时,要注意正确地提取相关信息,将电路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找到与所求目标有关的物理量。

三、熟练运用公式电学解题离不开公式的应用,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与电学相关的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常见的电学公式包括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电压与电势差的关系以及功率和能量的计算公式等。

在应用公式时,要注意单位的转换与计算过程的准确性。

四、注意电路的等效简化对于复杂的电路,可以运用等效电路简化的方法。

通过对电路元件的等效替换或串并联等效,可以使问题变得更加简单,便于求解。

在进行电路简化时,需要注意电路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特性,并合理运用等效电阻、等效电压、等效电流等概念。

五、化繁为简,逐步求解解决一个复杂的电学问题时,可以采取逐步求解的方法,先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再逐步引入其他条件,逐步推导求解。

这种方法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问题,便于分步求解和思考。

六、举一反三,灵活应用除了熟练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培养解题的灵活性。

在解决一个问题时,可以尝试将已有的解题思路应用到其他类似的问题中,通过类比和拓展思维来解决新的问题。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理解能力。

七、多做练习,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电学解题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巩固。

学生应该多做一些电学题目的练习,将理论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解题技巧详解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解题技巧详解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解题技巧详解
电学是中考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而在电学中,有一些重难点需要掌握。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重难点的解题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电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1. 电路分析方法
电路分析是电学中的重要内容,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功率定律等。

在解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2. 电阻与电路
电阻是电学中的基本元件之一,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关系以及等效电阻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同时,理解电路中电流的分布规律和电势差的变化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3. 电容器和电感器
电容器和电感器是电学中的重要元件,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电路中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在解题时,需要注意电容器和电感器的充电、放电过程以及电路中它们的串联、并联关系等。

4. 电路中的电功率
电功率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电路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在电路中的应用,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解题都非常重要。

5.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场和电磁感应是电学中的难点,需要掌握磁场的形成和磁场的
性质,以及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在解题时,需要根据题目中所给条件,确定磁场和电磁感应的方向和大小。

总之,电学是中考物理中的重点,掌握以上重难点的解题技巧对于提高解题能力和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同学们可以通过多做练习题,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中考物理考试。

高考物理专题之电学解题思路大全

高考物理专题之电学解题思路大全

电学解题思路大全 一.解决感应电路综合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先电后力”,即:先作“源”的分析——分析电路中由电磁感应所产生的电源,求出电源参数E 和r ;接着进行“路”的分析——分析电路结构,弄清串、并联关系,求出相关部分的电流大小,以便求解安培力;然后是“力”的分析——分析研究对象(通常是金属棒、导体、线圈等)的受力情况,尤其注意其所受的安培力;接着进行“运动状态”的分析——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判断出正确的运动模型;最后是“能量”的分析——寻找电磁感应过程和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中,其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关系.例1 如图2甲所示,螺线管匝数n =1 000匝,横截面积S =10 cm2,螺线管导线电阻r =1 Ω,电阻R =4 Ω,磁感应强度B 的B -t 图象如图乙所示(以向右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电阻R 的电流是交变电流B.感应电流的大小保持不变C.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为6 VD.C 点的电势为4.8 V解析 根据楞次定律可知,0到1秒内,电流从C 流过R 到A ,在1秒到2秒内,电流从A 流过R 到C ,因此电流为交流电,故A 正确;计算知感应电流的大小恒为1.2 A ,电阻R 两端的电压U =IR =1.2×4 V =4.8 V ,故B 正确,C 错误;当螺线管左端是正极时,C 点的电势才为4.8 V ,当右端是正极时,则C 点电势为-4.8 V ,故D 错误.答案 AB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n ΔΦΔt , 常有两种特殊情况,即E =n ΔB Δt S 和E =nB ΔS Δt , 其中ΔB Δt 是B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若斜率不变则感应电动势是恒定不变的.2.楞次定律中的“阻碍”有三层含义:阻碍磁通量的变化;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阻碍原电流的变化.要注意灵活应用.针对训练1 如图3所示,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区域内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图2B ,其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一个边长也为 a的单匝正方形导线框架EFGH 正好与上述磁场区域的边界重合,导线框的电阻为R.现使导线框以周期T 绕其中心O 点在纸面内匀速转动,经过T8 导线框转到图中虚线位置,则在 这T8 时间内()A.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感应电流方向为E →F →G →H →EB.平均感应电动势大小等于16a 2B9T C.平均感应电动势大小等于8(3-22)a 2B TD.通过导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22)a 2B R解析 由线框的磁通量变小可以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为:E →H →G →F →E ,故A 错误.例2 (2014·新课标Ⅰ·18)如图4(a),线圈ab 、cd 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在ab 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 间电压如图(b)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 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 由题图(b)可知在cd 间不同时间段内产生的电压是恒定的,所以在该时间段内线圈ab 中的磁场是均匀变化的,则线圈ab 中的电流是均匀变化的,故选项A 、B 、D 错误,选项C 正确. 答案 C对于电磁感应图象问题的分析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注意初始时刻的特征,如初始时刻感应电流是否为零,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2)注意看电磁感应发生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是否和图象变化相对应.(3)注意观察图象的变化趋势,看图象斜率的大小、图象的曲直是否和物理过程对应.针对训练2 如图5所示,一个“∠”形光滑导轨垂直于磁场固定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ab是与导轨材料、粗细程度相同的导体棒,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在拉力作用下,导体棒以恒定速度v向右运动,以导体棒在图中所示位置的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则回路中感应电动势E、感应电流I、导体棒所受拉力的功率P和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Q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解析设“∠”形导轨的角度为α,则经时间t,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B(vttan α)v =Bv2ttan α,可知感应电动势与时间成正比,A正确;由于匀速运动,拉力的功率等于产生焦耳热的功率,P=I2R,由于I恒定不变,而R与时间成正比,因此功率P与时间成正比,是一条倾斜的直线,C正确;而产生的热量Q=Pt,这样Q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图象为一条曲线,D错误.答案AC例3如图6甲所示,电流传感器(相当于一只理想电流表)能将各时刻的电流数据实时通过数据采集器传输给计算机,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同步显示出I-t图象.电阻不计的足够长光滑平行金属轨道宽L=1.0 m,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轨道上端连接阻值R=1.0 Ω的定值电阻,金属杆MN长与轨道宽相等,其电阻r=0.50 Ω、质量m=0.02 kg.在轨道区域加一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让金属杆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杆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与轨道垂直,此后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如图乙所示的I-t图象.重力加速度g=10m/s2,sin 37°=0.6,cos 37°=0.8,试求:审题突破金属杆在倾斜轨道上运动时受到几个力作用?安培力有什么特点?图象反映金属杆运动情况如何?根据哪个过程可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1)t=1.2 s时电阻R的热功率;解析由I-t图象可知,当t=1.2 s时,I=0.15 AP=I2R=0.152×1.0 W=0.022 5 W 答案0.022 5 W(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解析由题图乙知,当金属杆稳定运动时的电流为0.16 A稳定时杆匀速运动,受力平衡,则有:mgsin θ=BI′L 代入数据解得:B=0.75 T 答案0.75 T(3)t=1.2 s时金属杆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解析t=1.2 s时电源电动势E=I(R+r)=BLv 代入数据得:v=0.3 m/smgsin θ-BIL=ma电磁感应与动力学问题的解题策略在此类问题中力现象和电磁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解决问题前要建立“动—电—动”的思维顺序,可概括为:(1)找准主动运动者,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求解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2)根据等效电路图,求解回路中的电流.(3)分析安培力对导体棒运动速度、加速度的影响,从而推理得出对电路中的电流的影响,最后定性分析导体棒最终的运动情况.(4)列牛顿第二定律或平衡方程求解.针对训练3 如图7所示,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的间距为d,其右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质量分布均匀)的导体杆ab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两导轨保持良好接触,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杆在水平向左、垂直于杆的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距离L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运动过程中杆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设杆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此过程杆的速度最大值vm;(2)此过程流过电阻R的电量.解析当杆达到最大速度vm时,E=Bdvm(2)例4(22分)如图8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间夹角均为37°,导轨间距为1 m,电阻不计,导轨足够长.两根金属棒ab和a′b′的质量都是0.2 kg,电阻都是1 Ω,与导轨垂直放置且接触良好,金属棒和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两个导轨平面处均存在着垂直轨道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相同.让a ′b ′固定不动,将金属棒ab 由静止释放,当ab 下滑速度达到稳定时,整个回路消耗的电功率为8 W.求:(1)ab 下滑的最大加速度;(2)ab 下落了30 m 高度时,其下滑速度已经达到稳定,则此过程中回路电流的发热量Q 为多大?(3)如果将ab 与a ′b ′同时由静止释放,当ab 下落了30 m 高度时,其下滑速度也已经达到稳定,则此过程中回路电流的发热量Q ′为多大?(g =10 m/s2,sin 37°=0.6,cos 37°=0.8)解析 (1)当ab 棒刚下滑时,ab 棒的加速度有最大值:a =gsin θ-μgcos θ=4 m/s2.(2)ab 棒达到最大速度时做匀速运动,有mgsin θ=BIL +μmgcos θ,整个回路消耗的电功率P 电=BILvm =(mgsin θ-μmgcos θ)vm =8 W ,则ab 棒的最大速度为:vm =10 m/s由P 电=E 22R =(BL v m )22R (2分)得:B =0.4 T. 根据能量守恒得:mgh =Q +12m v 2m +μmg cos θ·h sin θ(2分)解得:Q =30 J.(3)由对称性可知,当ab 下落30 m 稳定时其速度为v ′,a ′b ′也下落30 m ,其速度也为v ′,ab 和a ′b ′都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总电动势等于两者之和.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对ab 棒受力分析,得mgsin θ=BI ′L +μmgcos θ 又I ′=2BL v ′2R =BL v ′R (2分)代入解得v ′=5 m/s 由能量守恒2mgh =12×2m v ′2+2μmg cos θh sin θ+Q ′ (3分)代入数据得Q′=75 J.答案(1)4 m/s2(2)30 J(3)75 J如图9甲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为0.5 T,其方向垂直于倾角θ为30°的斜面向上.绝缘斜面上固定有“∧”形状的光滑金属导轨MPN(电阻忽略不计),MP和NP长度均为2.5 m,MN连线水平,长为3 m.以MN中点O为原点、OP为x轴建立一维坐标系Ox.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杆CD,长度d为3 m、质量m为1 kg、电阻R为0.3 Ω,在拉力F的作用下,从MN处以恒定速度v=1 m/s在导轨上沿x轴正向运动(金属杆与导轨接触良好).g取10m/s2.(1)求金属杆CD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及运动到x=0.8 m处电势差UCD;(2)推导金属杆CD从MN处运动到P点过程中拉力F与位置坐标x的关系式,并在图乙中画出F-x关系图像;(3)求金属杆CD从MN处运动到P点的全过程产生的焦耳热.(1)解析金属杆CD在匀速运动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l=d)E=1.5 V(D点电势高)当x=0.8 m时,金属杆在导轨间的电势差为零.设此时杆在导轨外的长度为l外,则l外=d-OP-xOP d OP=MP2-(MN2)2=2 m得l外=1.2 m由楞次定律判断D点电势高,故C、D两端电势差UCD=-Bl外v=-0.6 V.答案 1.5 V-0.6 V(2)解析杆在导轨间的长度l与位置x的关系是l=OP-xOP d=3-32x对应的电阻R1=ld R电流I=Bl vR1杆受的安培力为F安=BIl=7.5-3.75x 根据平衡条件得F=F安+mgsin θF=12.5-3.75x(0≤x≤2)答案F=12.5-3.75x(0≤x≤2)见解析图画出的F-x图象如图所示.(3)解析 外力F 所做的功WF 等于F -x 图线下所围的面积.即W F =5+12.52×2 J =17.5 J而杆的重力势能增加量ΔEp =mgOPsin θ故全过程产生的焦耳热Q =WF -ΔEp =7.5 J. 答案 7.5 J二.直流电路动态分析方法(1)程序法:基本思路是“部分→整体→部分”.即从阻值的变化入手,由串、并联规律判定R 总的变化情况,再由欧姆定律判断I 总和U 端的变化情况,最后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等规律判断各部分的变化情况.(2)结论法——“并同串反”:“并同”:指某一电阻增大(减小)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减小).“串反”:指某一电阻增大(减小)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增大).例1 如图1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 原来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R1的阻值和电源内阻r 相等.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 端移动时,则( )A.R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B.电流表读数减小,电压表读数增大C.电源的输出功率逐渐增大D.质点P 将向上运动审题突破 当R4的滑片向b 端移动时,其电阻如何变化?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和哪部分电路电压相等?如何分析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化情况?解析 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 端移动时,R4的阻值越来越小,故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得:R3的电压减小,消耗的功率减小,故A 错误; 电容器电压等于R3的,故也减小,所以质点P 将向下运动,所以D 错误;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所以干路电流I1增大,而R3的电流I3减小,根据I1=I3+IA ,可得电流表读数IA 增大,所以B 错误;因R1的阻值和电源内阻r 相等,故外电路电阻大于电源内阻,且逐渐减小,由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可得:电源的输出功率在增大,所以C 正确. 答案 C针对训练1 某同学准备用一种金属丝制作一只电阻温度计.他先通过实验描绘出一段金属丝的U -I 曲线,如图2甲所示.再将该金属丝与某一定值电阻R0串联接在电路中,用电压表(电压表的内阻远大于金属丝的电阻)与金属丝并联,并在电压表的表盘上标注温度值,制成电阻温度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图甲可知,该金属丝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图乙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越大,温度值越小C.选用不同阻值的R0可以改变温度计的量程,R0越大,量程越大D.温度越高,电源消耗的功率越大图1解析从图甲可知,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大小,故该金属丝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A错误;图乙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越大,说明RT的阻值越大,即温度越高,所以B错误;若R0越大,电压表要偏转同样的角度,需RT的阻值更大,即温度更高,量程越大,所以C正确;温度越高,RT的阻值越大,电路电流越小,所以电源消耗的功率P=EI越小,故D错误. 答案 C闭合开关S,线圈转动过程中理想交流电压表示数是10 V,图乙是矩形线圈磁通量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AD1.线圈通过中性面时的特点(1)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2)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3)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一次.2.交流电“四值”的应用(1)最大值:分析电容器的耐压值;(2)瞬时值:计算闪光电器的闪光时间、线圈某时刻的受力情况;(3)有效值:电表的读数及计算电热、电功、电功率及保险丝的熔断电流;(4)平均值:计算通过电路截面的电荷量.针对训练2 (2014·天津·7)如图4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图象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则()A.两次t=0时刻线圈平面均与中性面重合B.曲线a、b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2∶3C.曲线a表示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25 HzD.曲线b表示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10 V解析 A.从图象可知,两次转动都是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的,故A正确.B.从图象可知,曲线a、b对应的线圈转动的周期之比为2∶3,则转速之比为3∶2,故B 错误.C.由图象可知曲线a的周期Ta=4×10-2 s,则曲线a表示的交变电动势频率fa=1 T a=25 Hz,故C正确.例3如图5为学校配电房向各个教室的供电示意图,T为理想变压器,V1、A1为监控市供电端的电压表和电流表,V2、A2为监控校内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表和电流表,R1、R2为教室的负载电阻,V3、A3为教室内的监控电压表和电流表,配电房和教室间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则当开关S闭合时()A.电流表A1、A2和A3的示数都变大B.只有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C.电压表V3的示数变小D.电压表V2和V3的示数都变小解析 开关S 闭合,负载的总电阻减小,又副线圈的电压U2不变,所以副线圈的电流增大,电流表A2示数变大,根据变流规律可得原线圈电流增大,电流表A1示数增大,配电房和教室间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导线所耗电压增大,故并联电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V3示数减小,所以电流表A3的示数减小,所以A 、B 错误,C 正确;副线圈电压不变,即V2示数不变,所以D 错误.答案 C理想变压器动态分析的两种情况1.负载电阻不变,讨论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电流、电功率等随匝数比的变化情况.2.匝数比不变,讨论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电流、电功率等随负载电阻的变化情况. 不论哪种情况,要注意两点:一、根据题意分清变量和不变量;二、弄清“谁决定谁”的制约关系.对电压而言,输入决定输出;对电流、电功(率)而言,输出决定输入.针对训练3 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6所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电压分别为U1、U2,电流分别为I1、I2,输电线上的电阻为R.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I 1I 2=n 1n 2B.I 2=U 2RC.I 1U 1=I 22RD.I 1U 1=I 2U 2答案 D例4 如图7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极M 、N 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A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V 为理想交流电压表.内阻不计的矩形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水平轴OO ′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矩形线圈通过滑环接一理想变压器,滑动触头P 上下移动时可改变变压器副线圈的输出电压,副线圈接有可调电阻R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为10 VB.0.01 s 时发电机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C.若P 的位置向上移动、R 的大小不变时,电流表读数将减小D.若P 的位置不变、R 的大小不变,而把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增大一倍,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将增大到原来的4倍审题突破 由题图乙可知交流电的哪些信息?P 的位置向上移动,原、副线圈的电压有何变化?解析 电压表显示的为有效值,示数为10 V ,A 正确;0.01 s 时感应电动势最大,故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故B 正确;若P 的位置向上移动,匝数比减小,副线圈电压增大,R 的大小不变时,电流表读数将增大,故C 错误;若P 的位置不变、R 的大小不变,而把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增大一倍,电压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将增大到原来的4倍,故D正确.答案ABD交变电流的综合问题,涉及交流电路最大值、有效值、平均值、瞬时值的计算,与电磁感应、安培力、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等,解答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分清交流电路“四值”的不同计算方法和物理意义.2.学会将直流电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知识应用在交流电路中.针对训练4 如图8所示,边长为L、匝数为N,电阻不计的正方形线圈abcd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转轴OO′转动,轴OO′垂直于磁感线,在线圈外接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和n2.保持线圈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图示位置时线框中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最大B.当可变电阻R的滑片P向上滑动时,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C.电压表V1示数等于NBωL2D.变压器的输入与输出功率之比为1∶1解析当线框转到如图所示位置,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0,但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故选项A正确;电压表V2测量的是副线圈的电压,副线圈电压由原线圈电压决定,与负载电阻变化无关,故选项B错误;电压表V1示数为有效值,u1=u1m2=NBωL22,故选项C错误;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则选项D正确. 答案AD三.对电场性质的理解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两相邻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A、B、C为电场中的三个点,且AB=BC,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开始运动,先后经过B、C两点,若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在A、B、C三点的加速度大小关系a A>a B>a CB.粒子在A、B、C三点的动能大小关系E k C>E k B>E k AC.粒子在A、B、C三点的电势能大小关系E p C>E p B>E p AD.粒子由A运动至B和由B运动至C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审题突破加速度是由什么力产生的?据图如何判断加速度大小关系?A、B、C三点的电势大小关系如何?AB和BC间的电势差哪个大?解析由电场线可知E C>E B>E A,因此a C>a B>a A,故A错误;粒子从A点运动经过B、C,电场力做正功,动能不断增加,因此E k C>E k B>E k A,故B正确;由于沿着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故φA>φB>φC,因此带正电粒子的电势能大小关系E p A>E p B>E p C,故C错误;由于从A到B过程的电场力小于从B到C过程的电场力,故从A到B过程的电场力做功较少,因此粒子由A运动至B和由B运动至C电场力做的功不等,D错误.答案 B以题说法 1.在静电场中,通常利用电场线和等势面的两个关系分析电场的性质:一是二者一定处处垂直;二是电场线密的地方,等差等势面也密,且电场线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x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下列关于x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B.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C.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D.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解析根据电场的对称性和电场的叠加原理知,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在x轴上,电场强度的方向自O点分别指向x轴正方向和x轴负方向,且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所以O 点电势最高.在x轴上离O点无限远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故沿x轴正方向和x轴负方向的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选项B正确.答案 B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一个菱形的四个顶点,∠abc=120°.现将三个等量的正点电荷+Q分别固定在a、b、c三个顶点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d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由d指向OB.O点处的电场强度是d点处的电场强度的2倍C.bd连线为一等势线D.引入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依次置于O点和d点,则在d点所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O 点所具有的电势能审题突破 三个电荷都在O 点、d 点产生电场,该用什么方法判断这两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呢?Od 连线上电场线的方向能判断吗?解析 由点电荷的电场及电场的叠加可知,O 点处的场强等于b 处点电荷在O 点产生的场强,设菱形的边长为L ,则E O =k Q (L /2)2,方向由b 指向O ,而在d 处的点电荷由a 、b 、c 处的点电荷产生,其大小为E d =2k Q L 2=12E O ,方向也沿bO 方向,A 错误,B 正确;bd 是a 、c 两处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由两等量正电荷的电场中电势分布可知,在a 、c 两点电荷的电场中O 点电势高于d 点电势,而在点电荷b 的电场中,O 点电势也高于d 点电势,再由电势叠加可知,O 点电势高,而正电荷在电势越高处,电势能越大,C 、D 错误.答案 B 以题说法 1.熟练掌握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面的画法.2.对于复杂的电场场强、电场力合成时要用平行四边形定则.3.电势的高低可以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或者由离正、负场源电荷的距离来确定. 如图甲所示,MN 为很大的薄金属板(可理解为无限大),金属板原来不带电.在金属板的右侧,距金属板距离为d 的位置上放入一个带正电、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由于静电感应产生了如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几位同学想求出点电荷和金属板垂直连线之间中点a 的电场强度大小,但发现问题很难.几位同学经过仔细研究,从图乙所示两等量异号点电荷的电场分布得到了一些启示,经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与图乙中虚线右侧的电场分布是完全一样的.图乙中两等量异号点电荷的大小也为q ,他们之间的距离为2d ,虚线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由此他们分别求出了a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一共有以下四个不同的答案(答案中k 为静电力常量),其中正确的是( )A.kq d 2B.3kq 4d 2C.40kq 9d 2D.32kq 9d2 解析 根据a 点的电场线方向可得a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是垂直于金属板向左,两个异号点电荷电荷量的大小均为q ,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d ,乙图上+q 左侧d 2处的场强大小为E =k q (d 2)2+k q (3d 2)2=40kq 9d 2,根据题意可知,a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乙图上+q 左侧d 2处的场强大小相等,即为40kq 9d2.答案 C 四.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临界、极值问题某装置用磁场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装置的长为L ,上、下两个相同的矩形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方向与纸面垂直且相反,两磁场的间距为d .装置右端有一收集板,M 、N 、P 为板上的三点,M 位于轴线OO ′上,N 、P 分别位于下方磁场的上、下边界上.在纸面内,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装置左端的中点射入,方向与轴线成30°角,经过上方的磁场区域一次,恰好到达P 点.改变粒子入射速度的大小,可以控制粒子到达收集板的位置.不计粒子的重力.(1)求磁场区域的宽度h ;(2)欲使粒子到达收集板的位置从P 点移到N 点,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最小变化量Δv ;(3)欲使粒子到达M 点,求粒子入射速度大小的可能值.审题突破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画一画如何才能到达P 点?怎么由几何关系求宽度?粒子到达N 点的轨迹又如何?解析 (1)设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半径为r ,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根据题意知L =3r sin 30°+32d cot 30°,且磁场区域的宽度h =r (1-cos 30°) 解得:h =(23L -3d )(1-32). (2)设改变入射速度后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半径为r ′,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有m v 2r =q v B ,m v ′2r ′=q v ′B , 由题意知3r sin 30°=4r ′sin 30°,。

高考物理-10十、应用“三大观点”解决电学综合问题(可自主编辑word)

高考物理-10十、应用“三大观点”解决电学综合问题(可自主编辑word)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二轮)专有资源
1 / 1
十、应用“三大观点”解决电学综合问题
知识点1 电磁感应中的动量和能量观点解题方法
基础回扣
1.应用动量定理可以由动量变化来求解变力的冲量。

如在导体棒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中,应用动量定理可以解决牛顿运动定律不易解答的问题。

2.在相互平行的水平轨道间的双棒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由于这两根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等大反向,合外力为零,若不受其他外力,两导体棒的总动量守恒,解决此类问题往往要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易错辨析
电磁感应问题中常常用到“B I LΔt=BLq=BL·n ΔΦR =ΔP”这一关系,这是很多涉及动量电磁感应问题的突破点。

知识点2 电场中动量和能量观点解题方法
基础回扣
动量守恒定律与其他知识综合应用类问题的求解,与一般的力学问题求解思路并无差异,只是问题的情景更复杂多样,分析清楚物理过程,正确识别物理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易错辨析
带电体在电场中的问题有时不能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可以应用动量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分析。

知识点3 电磁感应中的“动量”观点解题方法
基础回扣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解决带电粒子或带电体在磁场中运动问题,此类问题往往运动过程较为复杂或是涉及到多个物体,应用牛顿运动定律不好解决,但应用动量知识可以解决。

易错辨析
准确判断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哪一过程动量守恒是易错点。

中考物理复习-电学解题思路、故障分析判断、探究欧姆定律

中考物理复习-电学解题思路、故障分析判断、探究欧姆定律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2~1.2A,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2~12V.
考点1 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R(电阻) 单位:欧姆Ω 电路图符号:
.
千欧(KΩ) 兆欧(MΩ)
1 kΩ=103 Ω
1、在实验中采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1 MΩ=106 Ω
设计电路
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
(1)在实验中采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6V 注意哪个用电器是知道2个条件,比如现在 知道R的电压电阻(必须同一时间),运用欧 姆定律和推论式可以求同一对象的其他物理量 (R的电流),其他物理量结合串并联规律进 行转移对象
例题:如图所示电路中,R的阻值为10Ω,电源电压 为6V.闭合开关S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 (1)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2)电灯电阻是多大?
数.电压表为_1_._5_______V,电流表为_0_._3_______A,计算电阻为__5________Ω.
(7)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 是_____定__值__电__阻__断__路____________. (8)按照图1-14-43甲所示装置,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___变__小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D)
A.灯LI断路 B.灯LI短路 C.灯L2断路 D.开关的接线柱处断开
电路故障分析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发现只有两个电表
的指针发生偏转,已知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中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
(1)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R1短路或断路

(2)接着,移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只观察到一个电表的示数发生了改变,则
A.合金丝的电阻跟该合金丝的长度有关 B.合金丝的电阻跟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无关 C.合金丝两端的电压越大,合金丝的电阻越小 D.通过合金丝的电流越小,合金丝的电阻越大

高考电学实验题解题思路技巧

高考电学实验题解题思路技巧

高考电学实验题解题思路技巧
解题思路技巧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理清题意:仔细阅读题目,明确要求和条件。

了解题目所涉及的电路元件、电路图和测量方法等信息,理解题目中所给出的具体要求。

2. 掌握基本概念:掌握电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和定理,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功率公式等。

这些概念和定理是解题的基础,可以帮助理解电路中的相互关系。

3. 确定解题方法: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例如,对于求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可以使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对于求电阻的问题,可以使用串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对于求功率的问题,可以使用功率公式进行计算等。

4. 运用实验技巧: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使用适当的实验仪器和测量方法,准确地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物理量。

同时,要注意实验装置的连接方式和实验条件的设置,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 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解释实验现象。

通过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变化规律,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加深对电路的理解。

6. 总结和归纳规律:在解题过程中,要时刻总结和归纳问题中涉及到的规律和定律,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这样,在遇到类似的电学实验题时,就能够迅速找到解题的方法。

以上是一般的解题思路技巧,具体的解题过程还需要根据题目的
具体要求和条件进行灵活运用。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操作的积累,通过多做电学实验题,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物理电学解题技巧

物理电学解题技巧

物理电学解题技巧在物理电学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解题技巧对于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物理电学解题的六个方面,包括理解概念、识别电路、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计算技巧和画图技巧。

1.理解概念物理电学中的概念是解题的基础。

因此,首先要充分理解电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

要掌握这些概念的定义、单位和相互关系,才能为后续的解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识别电路电路图是物理电学解题的关键。

学会识别各种电路图,包括串联、并联和复杂电路等,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解答题目。

在识别电路时,要明确各元件的连接方式、电流流向和电压关系,以便为后续解题提供清晰的思路。

3.解题思路物理电学解题需要遵循一定的思路。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公式,根据题目条件选择适当的公式,以便快速得到答案。

其次,要运用相关的定理,如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定理的运用。

最后,要确定电路的状态,明确题目中要求的电路是在什么状态下工作,如直流稳态、暂态等。

4.解题方法物理电学解题的方法有多种,包括解析法、图解法、实验法等。

解析法是通过数学解析的方式求解问题;图解法是通过绘制电路图的方式形象地解决问题;实验法则是通过实验验证理论解答问题。

根据不同的题目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5.计算技巧物理电学的计算需要遵循一定的技巧。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单位,注意单位的换算和统一。

其次,要运用合适的数学方法,如代数法、微积分法等,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计算。

最后,要避免复杂的数学运算,尽量简化计算过程,减少计算错误的可能性。

6.画图技巧物理电学的电路图绘制需要遵循一定的技巧。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符号,包括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符号,以及相应的标注方式。

其次,要标注清晰的电路参数,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的标注方式。

最后,要绘制准确的电路图,确保电路图的清晰、准确和美观。

良好的画图技巧有助于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初三物理电学较难题解题技巧总结

初三物理电学较难题解题技巧总结

一、复习1、回忆最近学校里所学内容。

2、电学公式和规律有哪些?3、电路变化时,一般有哪些量是不变的?二、电功和电功率相关比例1、公式的选取原那么选直接相关的公式和含相等量的公式。

总结:主要涉及的公式有:2222,,U W UIt W t W I RtR U WP UI I R R t U I R========主要涉及到比例关系有:1、12121212::::(W P P U U R R ===电流相同(或串联)时:W 串联电路中电阻大的功率大,在相同时间内做功多,电压也大)2、12121221(::::(W P P I I R R ===电压相同或并联或总电压不变):W 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功率小,在相同时间内做功少,电流也小)3、()222212121222222121:::,,()P P U U I I U U U R P U I P I I RI R==-∆=∆≠∆•∆∆==-∆在电阻不变时,先后不同时刻:当电阻不变时,电流,电压和电功率同增同减注意:要了解是同一时刻两个电阻上的相关量比例问题,还是同一个电阻〔同一个电源电压〕不同时刻的相关量比例问题,同时还要注意两个比例求第三个比例。

例1:在家庭电路中,用甲电热丝单独烧开一壶水要10min ,用乙单独烧开同一壶水要15min ,那么把甲和乙串联起来单独烧开同一壶水要多长时间?如果是并联起来,又要多长时间111121R R t t R R R t t t t t =∴=+=∴=+串串并例2:家庭电路中用两个标有每个的实际功率多大?实际总功率多大?如果是并联起来例8、三个条件错开练习:这种题的解题方法有几十种,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 1)先设相等量(串联中设电流为I,并联中设电压为U)2)利用P=P1+P2利方程(用所设的量和量分别表示每个功率) 3)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得出所设量的大小.A 组练习:串联,R1=10Ω,U2=5V ,P=15W,求其他九个量。

电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和步骤

电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和步骤

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公式欧姆定律计算题解题几种方法和步骤一.串联电路1.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流各处都相等),2.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总压等于各压和),总若,则总3.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总阻等于各阻和),总若,则总4.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比等于它们的电阻的正比(各压正比看各阻),二.并联电路1.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干流等于支流和),干若,则干2.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总电压(总支电压均相等),总3.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总倒等于各倒和),总(1)若,则总,即,总(2)若电路中只有和,则总,若,则总4.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比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反比(各流反比看各阻),三.欧姆定律基本解题方法和步骤(一)组合法“组合法”即是根据题目已知的物理量和待求量,进行观察看看能组合成哪些公式,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再进行求解。

(通常把题目中的恒量看成已知条件)1.解题步骤:(1)审题。

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分析题目中所提到的电路连接情况;(2)依据题意,画出相应电路图,在电路图中标出相应电阻的电压、电流、电阻值,即已知量、未知量(实际上,依据欧姆定律,电压、电流、电阻知其二就能求其一);(3)分析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隐含条件一般包括: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规律,以及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很难注意到的“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这个条件;(4)选定研究对象,即依次选定题目中出现的用电器为研究对象,必要时可画出等效电路图,列出它的电压、电流、电阻值,将已知量、未知量代入欧姆定律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注意这一步千万不要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记住欧姆定律是针对同一段导体在同一时刻的电压、电流、电阻;2.例题解析:如图所示,电阻的电阻为10Ω,为30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则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解析:已知与联,开关S控制电阻,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是当开关S闭合时,与两端电压,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关系;当S断开时,画出等效电路,如图右下图所示,此刻已知,电流表示数即通过的电流,两端电压未知,此刻可以将以上三个量代入欧姆定律,求得= V。

电学计算题解题策略

电学计算题解题策略

电学计算题解题策略电学计算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电路不变化的题目,另一类是电路变化的题目,如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开关的断开闭合等,解题时要注意电路连接方式的变化。

解题的一般步骤:1、读懂题意:(1)搞清楚电路的连接情况,有时需要根据题意画出等效电路图。

(2)明确电流表、电压表测哪部分电路。

(3)分析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已知条件和已知量有哪些,包括一些隐含条件如: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阻值不变。

2、仔细审题:综合运用电学公式定律、串并联电路特点、比例关系等,(1).分析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 从已知条件出发,分析题中各部分电路(包括总电路)已知了哪些量,进一步可知道哪些量,直到题中要求量。

例如:对于一个电阻,电流I、电压U、电阻R、电功率P四个量中知道其中两个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如果还能知道时间t,又能求出消耗的电能W和产生的热量Q。

再如:串联电路中知道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就知道了其它所有元件的电流;(3). 从要解决的问题出发,思考要求出这个量需要知道哪些量,直到题中已知量。

(4)综合分析已知量和要求量,选择合适的公式、方法。

电路变化的题目要注意分析变化前后电路连接情况的变化、电阻的变化,分析每部分电路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哪些量没有变化。

3、确定解题方法:大部分题目可根据已知条件,运用电学公式定律、串并联电路特点、比例关系等逐步求解,也有一些需要利用等量关系来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

解题要注意的问题:1、运用好三个渠道即通过电学公式定律、通过串并联电路特点、通过比例关系求解;两个隐含条件即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阻值不变;一个桥梁即电阻或电阻之比。

2、要根据已知量和要求量来选择运用哪个公式或规律,选择的公式或列出的关系式、方程式中要尽可能多包含已知量和要求量。

3、要注意某些规律的前提条件,注意统一单位,注意公式中各量的对应关系。

电路变化的题目要注意电路安全、工作正常,比如元件的额定电压、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以及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等。

初中物理电学解题技巧5篇

初中物理电学解题技巧5篇

初中物理电学解题技巧5篇初中物理电学解题技巧1(一)三个基本。

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

关于基本概念,举一个例子。

比如说速率。

它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如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而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指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有两个经常用到V=s/t、V=(vo+vt)/2。

前者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后者是导出式,只适用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

再说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说研究中学问题是常采用的整体法和隔离法,就是一个典型的相辅形成的方法。

最后再谈一个问题,属于三个基本之外的问题。

就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对帮助解题和学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

如,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同一根绳上张力相等;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洛仑兹力不做功等等。

(二)独立做题。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

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

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

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过程。

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

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

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

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四)上课。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

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

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

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

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和易错点整理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和易错点整理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分析与强化训练一、理清“短路”概念。

二、识别串并联电路识别串、并联有三种方法,⑴、电流法;⑵、等效电路法;⑶、去表法。

图2 图3三、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特点 1.两个电阻无论是串还是并联,其中一个电阻增加,总电阻都增加。

原因:串联时,R=R 1+R 2 ,若R 1增大,则R 增大并联时,1/R=1/R 1+1/R 2 若R 1增大 1/R 1减小,则1/R 减小,所以R 增大。

2.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电阻都小。

并联时 1/R=1/R 1+1/R 2 因为1/R >1/R 1 ,1/R >1/R 2 所以R <R 1,R <R 2四、欧姆定律的理解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即I= U/R 。

注意点:(1)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时刻,对同一电阻(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

即一 一对应。

(2)注意不变量和变量:在R 一定时,I 与U 成正比。

在U 一定时,I 与R 成反比。

(3) 变形公式 R=U/I 的理解:R 可以通过U/I 的比值求出,但R 的大小不是由U/I 决定的,R 的大小由公式R =ρL/S 的因素决定。

例:对于欧姆定律公式I=U/R 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对某一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B 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 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其电阻有关D 公式R=U/I ,表明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五、R1、R2串、并联在电路中公式 A A B B A B B AB1.串联分压(1) I =I 1=I 2(2) U =U 1+U 2(3) R =R 1+R 2(4) 各量比例关系: 串正比 2.并联分流(1) I =I 1+I 2(2) U =U 1=U 2(3) 1/R =1/R 1+1/R 2 或者 R =R 1R 2/(R 1+R 2)(4) 各量比例关系: 并反比六、关于灯泡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问题灯泡铭牌上标的“220V 60W”就是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浅谈初中电学题目的解题思路

浅谈初中电学题目的解题思路

基础教育 >>102浅谈初中电学题目的解题思路曾景华江西省丰城市荣塘中学摘要:电学知识是初中物理的启蒙,也为高中物理打好了基础。

这是初中物理教材中的难点也是中考之中的重点,是贯穿整个初三物理的重要考点,电学应用题虽变化多样解题过程复杂,但如果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方法拥有了一定的电学思维能力,复杂的电学应用题将迎刃而解。

本文列举了解决电学应用题的几种常用思路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建立起解决应用题的基本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学;应用题;解题思路一、前言就初中物理来看,电学计算题是其中电学知识考试的重点内容,此部分的知识在考试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同时也是学生经常遇到难题的部分。

与此同时,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电学计算题有着计算公式多、综合性较强的特点。

所以,在开展电学知识教学的过程当中,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地去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正确引导学生,使其能够逐渐形成抽象性的思维,掌握丰富的解题方法,从而在考试当中迅速找到解题思路,轻松解决电学计算题。

二、初中物理电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一)画图法图像的使用对于电学应用题是一项很重要的工具,清楚明了的电路图可以将复杂的文字叙述转换成具体的画面,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问题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利用等效电路图与相关电子元件对电学问题进行表述可以将问题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利用电流的走向所经过的电子元件可以从电路图中窥探出电路的工作状态。

教师应教授学生将文字描述转化成清楚的电路图的能力,以保证学生在面对相关问题时可以找到解题思路。

一幅清楚的电路图也可以表述电路在多情况下工作状态,帮助学生比较不同情况下的电路状态,学生用电路图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组合法组合法指的是将已有条件与所求问题罗列出来,利用已知得出条件将条件与问题相联系,以求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初中的电学物理问题已经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往往不能直接从题目中看出解题思路学生可以通过对已知条件的罗列求出进一步的解题条件,继而从中寻找出解决最终问题的方法。

第1部分 微专题8 电学综合计算

第1部分 微专题8 电学综合计算

微专题八电学综合计算本专题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主要考查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电热等方面的综合计算,综合性强、难度大,一直是泰安市重点考查部分,也是区分度比较高的部分。

电学综合计算题主要是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结合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焦耳定律的应用,求电学量,常常结合图像,根据图像收集信息,用到解答问题之中。

预计今后几年仍是热点考查内容,尤其是综合运用电功、电功率有关知识灵活地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专题在中考中所占分值在14分左右。

类型1有关电功率的图像问题当图像与电路图相结合时,明确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1)由电路图分析图像:主要是分析电路的串、并联关系,根据电路变化并结合串、并联电路规律和欧姆定律进行分析计算,同时从图像中找到对应关系。

(2)由图像分析电路图:主要是分析图像所表达的信息,关键是读懂图像信息与电路图变化信息所存在的对应关系。

(3)最后,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以及欧姆定律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列式求解。

(多选)(2022·青岛一模)小明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6 V,小灯泡上标有“3.8 V” 字样。

实验得到小灯泡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2.7 ΩB.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14 WC.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20 ΩD. 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0 V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0.88 W分析电路:小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

分析选项:A项,由图乙知,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为一曲线,说明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B项,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为0.30A,根据P=UI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C项,电源电压恒为6 V,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及欧姆定律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D项,由图乙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0 V时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出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P R=U′R I′得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电学计算题解题方式及步骤

电学计算题解题方式及步骤

做电学计算题,一般的依照以下几个步骤来求解1、判断电路中各用电器的连接关系2、了解各用电器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如何的结果3、选用公式,按照电路情况进行推算做题要装备的知识规律 电压值比:R 1:R 2=U 1:U 2 于电流的倒数比:R 1:R 2=I 2:I 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维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50Ω 2A”字样。

闭合电键S ,移动滑片P 到某位置时,电压表V 1的示数为2伏,电压表V 的示数为12伏,电流表A 的示数为安。

求:(1)电阻R 1的阻值。

(2)通电10秒,电流通过电阻R 2所做的功(3)在电表量程可以改变的情况下,是不是存在某种可能,改变滑片P 的位置,使两电压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的角度恰好相同?若是不可能,请说明理由;若是可能,请计算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

1、如图所示,当开关S 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进程中,电压表V 的示数________,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___,电压表V________的示数,电灯的亮度_________1题 2题 3题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发现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减少0.2 A 时,电压表的示数从6V 变成5V ,则该定值电阻所消耗的电功率转变了 W 。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 2闭合、S 1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电压表示数为9V ;若将两表互换位置,并同时闭合S 1和S 2时,电流表示数为0.5A 。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电压表示数仍为9V ;B .R 1的阻值为18Ω;C .R 2的阻值为45Ω ;D .R 2消耗的功率为.4、灯L l 标有“8V 16W ”的字样,灯L 2标有“12V 36W ”的字样.两灯串联后接在电压为U 的电路中,要保证两灯不损坏,电压U 的最大值应是:A .8V ;B .12V ;C .16V;D .20V.5、一个额定电压是6V 的小灯泡,其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0.3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学综合题解题思路技巧已知关系(U、P、I电阻R比值电流I求数值的问题:利用已知数值结合电阻比例求待求数值(利用已知功率求未知功率,利用已知电压求未知电压);或用公式计算一、列电学方程的原则1.一个电路状态只列一个方程一般来说:若电路只有一个状态,就列一元一次(或一元二次)方程;若电路有两个状态,可以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2.列方程后,推导过程中保留已知量和待求量,用已知量和待求量逐步代换中间量,在最后的方程中,只有已知量和待求量。

(即:消元法解方程;比例关系同理)二、列电学方程的方法方法1:根据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关系列方程(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电阻关系、)方法2:根据电学公式列方程(电功率公式、欧姆定律公式、焦耳定律公式等)方法3: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方法4:比例法列方程比例法A:利用前后串联电流之比,求电阻之比。

(求电流之比:欧姆定律公式;电功率公式2个)(根据U总一定,或U之比)比例法B:利用串联电压之比,求电阻之比。

(根据电功率之比等)比例法C:利用电功率公式,列方程组求电阻之比。

三、电学计算题的解题规范1.等效电路图的规范。

2.角标要规范。

3.计算步骤要规范。

4.注意要写出计算公式成立的条件。

5.在计算过程中,有时还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

6.“已知”和“求”在中考中可以不写,但是“解”和“答”应该写。

注意:在运用已知U、P、I比例关系来求电阻关系时,一定要将所有方程要同时展开,方程与方程之间会有一些必然的联系,从而使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迎刃而解。

一般来说,除干路外所有开关都断开,很可能是串联;所有开关都闭合,很可能是并联。

但也有例外情况,需注意。

例:2011年中考38题38. 如图19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 保持不变。

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A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1,电流表的示数为I 1,电阻R 1的电功率为P 1,电阻R A 的电功率为P A ;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B 时,电压表的示数U 2为2V ,电流表的示数为I 2,电阻R B 的电功率为P B ;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 位于最右端时,电阻R 2的电功率为8W 。

已知:R 1:R 2=2:1,P 1:P B =1:10,U 1:U 2=3:2。

求:(1)电源两端的电压U ; (2)电阻R 2的阻值; (3)电阻R A 的电功率P A 。

解: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A 时,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B 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 位于最右端时,等效电路如图丙所示。

S 1R 1R 2 S 2图19P(1)(2)(3)已知比例方程同时展开计算出题目出现的各电阻的比例关系(本题求解的最关键一步)利用各电阻的比例关系用已知量求未知量(求U)利用各电阻的比例关系用已知量求未知量(求U2′)利用各电阻的比例关系用已知量求未知量(求P A )利用各电阻的比例关系用已知量求未知量(求13I I )纯字母题型解析例题:2011年填空2222.有两根电阻丝R 1、R 2和一个电源E ,且电源E 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如果只将电阻丝R 1接在电源E 两端,电阻丝R 1在120s 内产生的热量为12Q ;如果将电阻丝R 1、R 2并联接在电源E 两端,电阻丝R 1、R 2在60s 内产生的总热量为8Q ;如果将电阻丝R 1、R 2串联接在电源E 两端,为使电阻丝R 1、R 2产生的总热量为3Q ,则需要通电的时间是 s 。

点评:偏难的中档题。

对应考试说明“欧姆定律、焦耳定律、运用焦耳定律解决有关问题”3个细目。

预测今年各区一模题目当中也会出现相似的考题,同学们在备考时要特别注意,着重复习此类题型。

解析:根据焦耳定律和欧姆定律,得到公式Q =RU 2t 。

设电源两端电压为U 。

(1)当只将电阻丝R 1接在电源E 两端时,12Q =12R U ×120s ,有R 1=Q U 2×10s……①(2)当电阻丝R 1、R 2并联接在电源E 两端时,有2121R R R R +⋅=Q U 2×215s……②①式②式联立,有212R R R +=43;得到21R R =31……③(3)当电阻丝R 1、R 2串联接在电源E 两端时,有R 1+R 2=Q U 2×3t……④①式③式④式联立,得到t =120 s 。

就本题的难度而言,放在23题的位置上也是合适的。

尽管最后得到的是数值,但本题事实上是一道所谓的“字母题”。

考生对这类试题原本就有心理上的惧怕,本题答案又恰巧等于题目中第一状态的加热时间。

这就加深了正确解答此题的考生的疑虑,不敢相信自己。

看看本题的母题。

这个题当时的得分率是很低的。

(西08期末填空题)在家庭电路中,用甲、乙两根电热丝先后给完全相同的三壶水加热至沸腾。

单独接甲需用时间t 1;甲、乙串联需用时间t 2;则甲、乙并联需用时间t 3=______。

练习1:在家庭电路中,用甲、乙两根电热丝先后给完全相同的三壶水加热至沸腾。

单独接甲需用时间t 1;甲、乙串联需用时间t 2;则甲、乙串联需用时间t 3=______。

练习2:22.将定值电阻R 1单独接在电压为U 且不变的电源两端,R 1消耗的电功率是20W ,将定值电阻R 2单独接在这个电源两端,R 2消耗的电功率是30W 。

若将R 1和R 2串联后接在另一个电压为1.5U 的电源两端,则这两个电阻消耗的总电功率是 Ω练习3:如图所示,阻值为R1的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源两端。

当滑片P从某一点滑到另一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U1。

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P=_________。

练习4:已知灯L1的额定电压为U,额定功率为P1;灯L2的额定电压为2U,额定功率为P2。

若将两灯串联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此时灯L1消耗的电功率为;灯L2消耗的电功率为;练习5:把甲、乙两个电阻串联接入某电路中,它们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P1和P2。

若将乙电阻单独接入另一个电路,已知后来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为原电路电源两端电压的两倍,则乙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2'=。

ΔF 浮=ΔF 压问题剖析例题:2011年单选1212.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7所示。

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 1和S 2,且2S 1=3S 2。

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 1。

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 2,且p 2=2p 1。

将A 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B 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

液体静止后,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A 、B 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 1和F 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F 1>F 2,ρ1<ρ2B .F 1=F 2,ρ1<ρ2C .F 1<F 2,ρ1>ρ2D .F 1<F 2,ρ1<ρ2点评:难题。

对应考试说明“运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阿基米德原理……”等几个细目。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计算出 (1)21ρρ=21p p =21,即ρ1<ρ2,由此排除选项C 。

(2)放入A 、B 两球之前,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乙甲F F =21p p ×21S S =21×23=43; 放入A 、B 两球之后,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即''乙甲F F =11;比较可知,从乙甲F F =43 ''乙甲F F =11,增量∆F 甲>∆F 乙。

而F 1=∆F 甲;F 2=∆F 乙(想想为什么),所以F 1>F 2。

选项A 正确。

练习1:在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等的容器中,装有深度相同的水,如图4所示。

将A 球浸在甲容器的中,B 球浸在乙容器的中,C 球浸在丙容器中,且水未溢出。

此时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的大小相等,则A 、B 、C 球在甲乙丙容器中所受浮力最大的是A .甲最大B .乙最大C .丙最大D .一样大图7乙甲练习2:在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等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所示。

将A 球浸在甲容器的中,B 球浸在乙容器的中,C 球浸在丙容器中,且液体均未溢出。

此时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的大小相等,则A 、B 、C 球在甲乙丙容器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A .F 浮A =F 浮B = F 浮C B .F 浮A >F 浮B= F 浮C C .F 浮A =F 浮B > F 浮CD .F 浮A >F 浮B > F 浮C练习3:(单)在A 、B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等质量的水。

现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A 、B 两个容器中,小球均可浸没且水不会溢出容器。

已知构成甲、乙两小球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甲= 1.5×103kg/m 3,ρ乙=4.5×103kg/m 3。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球受到的浮力之比F 甲:F 乙=1∶2B .放入小球后,桌面对A 、B 两容器的支持力之比N A :N B =3∶1C .放入小球前、后,A 、B 两容器底部受到水产生的压力增加量之比ΔF A :ΔF B =2∶1D .放入小球后,A 、B 两容器底部对甲、乙两球的支持力之比N 甲:N 乙=3∶7练习4:(单)圆筒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中装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乙容器中装有密度为ρ2的液体,两容器中液体的体积相等,甲容器的底面积为S 甲,乙容器的底面积为S 乙,且S 甲∶S 乙=3∶2。

将体积相等的密度为ρA 的金属球A 和密度为ρB 的金属球B 分别放入两容器的液体中,如图所示。

金属球A 受支持力为N 1,金属球B 受支持力为N 2,且N 1∶N 2=5∶12。

两容器放入金属球后,液体对甲容器底增加的压强为Δp 1,液体对乙容器底增加的压强为Δp 2。

已知:ρ1∶ρA =1∶4,ρ2∶ρB =1∶10,则Δp 1与Δp 2之比为A .2∶3B .5∶6C .2∶5D .3∶1 练习5:如图9所示,两柱形容器的底面积S A =3S B ,容器内分别装有A 、B 两种液体,容器底受到的压强p A =p B 。

若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块分别投入A 、B 两液体中,液体均未溢出,且甲物块在A 中悬浮,乙物块在B 中沉底,甲物块密度是乙物块的3倍,这时液体A 、B 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增加了△p A 、△p B ,已知△p B =2△p A ,那么,原容器内所装液体的高度之比h A :h B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