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中国文学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说《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承载了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

中国文学史,是一部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五千年大国盛衰兴亡的风云,尽在其中。它是中华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宝。

悠久的中国文学史,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时期为“古代文学史”,

后时期为“近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为中国文学发生、发展及以后的不断进步,形成中

国的传统文学,起到了重大的奠基作用,从而,使其传统文学发展到其顶

点的时期,就是中国文学最光荣的时期。

一.中国文学史的起源简介:

中国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它的产生一直要追溯至人类生活的最原

始阶段。

据甲骨文字和岩图记载,原始人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由于体力的张

弛和工具使用的配合,自然地发生劳动的呼声。这种呼声具有一定的规律

之后,就产生了节奏。这种简单的节奏就是音乐,也就是舞蹈的节拍和诗

歌韵律的起源。

在远古时代的村落中,每当春天到来,准备开始农耕之际,为了祈求

丰盛的收成,要举行祭祀之类的活动。秋天收获之后,也要举行类似的活动、仪式,从中便产生了歌谣,这些歌谣就成了中国文学的源泉之原始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在人们口头代代流传,经过漫长的时间,才

用文字记下一鳞半爪。

由于时间久远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

说是其原貌。这些远古歌谣和神话,我们称之为传说时期的文学。

二.古籍记载:

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据说是神农时代出

现的《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本,归其泽!”(《礼记·郊特牲》)这大约是一首农事祭歌。

传说为尧舜时期的《击壤歌》《康衢谣》《卿云歌》《尧戒》《赓歌》《南风歌》等,从其思想内容和语词看来,颇有些简单质朴的韵语,可能

是原始歌谣的遗留。

如《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古肉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

经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

《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的“候人兮猗”,虽

只有一句,却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比较可信的夏代诗歌的遗文。属于远

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反映了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先民对自然和社会

的认识。

后来的文字记录大多是片断零散的,有些已经被后人改造,中国神话

的原始形态并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

三.文明标志:

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脱离了传说时期。

文字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

汉字的起源,历来有若干推断,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随着

甲卜辞及殷商青铜器的不断出土,探讨上古文学有了可信的资料。

甲骨文字和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

甲骨文代表的商代晚期文字,已经发展为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

甲骨卜辞文句简朴形式单一,仅有少量的记事文字;商代中期的青铜

器铭文也只有两三字,直到商代晚期,铭文仍很简单。

然而,甲骨文和金文的产生,却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意义,为口耳相

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些较长的钟鼎铭文,这表明具有文学

因素的文本出现了。从此,文学的各种形式,在语言文字的不断成熟过程

中分途发展。

四.文学形式:

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

合在一起的,这在我国古籍中有明确的记载。

《吕氏春秋·古乐》云:“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

“葛天氏”,应该是传说时期的一个部落酋长。

这八阕,可能是现在所知的最古的一套乐曲,有歌有舞,歌辞已经无

可稽考,舞容极其简单,仅三人手持牛尾,边舞边唱。

其内容从八阕乐曲的题目来推测,“载民”是歌唱始祖;“玄鸟”即燕子,可能是本部落的图腾;“遂草木”歌唱草木茂盛;“奋五谷”歌唱五谷生长;“敬天常”即遵循自然法则;“达帝功”以下反映了原始人的宗教信仰。

这套乐曲体现了上古时代诗、乐、舞一体的原始形态。

诗歌和音乐、舞蹈相互结合的形式,在文字已经成熟并广泛用于文献记录以后,还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如《诗经》中的作品都是乐歌,而其中的颂诗,是祭祀时用的歌舞曲。

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专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五.主要特征:

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

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形成和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

①容易引起具体意象。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特征,其自身排列有时就会引起其中一种具体的意象。

例如赋和骈文,就大量运用同形旁的字。

中国文字的象征表意特征,造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②汉字一般为单文独义、一字一音,这就使中国诗歌的音节变化有了一整套独特的谨严的格律,并且在外观上构成整齐对称的形式美。

③汉语有四声,诗人们利用汉语言的这种特性,写诗时注意字声安排,于是,近体诗(五言律诗、绝句,七言律诗、绝句)、词、散曲等诗歌体

应运而生,并统领诗坛达千年之久。

诗歌,充分利用四声变化,造成了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的艺术效果。

④文言文,作为特殊的书面语言,可与日常用语长期分离而保持官方

语言的地位,这就发生了文学在文言和白话两个不同的轨道上运行、内容

与形式皆有巨大的差异的现象。

六.思想体系:

中国文学,除了因为汉文字语言具有自己的特征以外,还具有它自己

的独特文学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受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所支配,其思

想渊源在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中国的民族性格

和文化思想。

其一,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为核

心的入世思想;

其二,是以“仁、义、礼、智、信”为标准的道德观念;

其三,是以“天、地、君、亲、师”为次序的伦理观念;

其四,是以“允执其中”(《论语》)为规范的中庸哲学。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诗文以教化为功用的中国文学,在内容上偏重

于政治主题和伦理道德主题。将文学视为政治的附庸和说教的倾向,一直

被当作一种无可非议的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