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太阳系|教科版 (5)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

第五课《太阳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全部8课中的第5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五年级《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和《地球的运动》两个单元以及本单元前面4课的学习,一个由浅至深,由点到面,从抽象到具象的浩瀚的宇宙正逐步在学生面前展开。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形成对宇宙初步的、系统的认识。本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太阳系,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第二部分是建立一个太阳系模型,除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之外,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太阳系空间概念的理解,了解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系统,并且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二、学情分析

关于宇宙星体,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宇宙大爆炸,黑洞,太阳黑子,彗星等等这些内容,许多学生都能娓娓道来,可见学生对于天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把所掌握的零星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通过学习养成收集资料,制作模型,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以及掌握观察,推理和发现的探究方法与过程。

三、教学目标

联系本课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它是由太阳

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的。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收集,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对所掌握的数据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太阳系模型。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收集整理资料,与他人合作交流是一种好的科学学习方式。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系的构成;

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铁丝支架,橡皮泥,卷尺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六、教学过程

一.认识太阳系

这一部分我会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我准备的一些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让学生掌握,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课件

(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

(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

(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二、建立太阳系模型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我将建模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让我们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大行星,根据课本提供的数据,利用不同颜色和不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来表现八大行星的特点吧。(课件:八大行星数据表)

各组将制作好的模型固定在铁丝架上之后,我会提出第一个建模要求:

* 将表中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按相同的比例缩小,排列在课桌上。

(这时学生会进行第一次数据处理。最终发现两组能在教室摆放模型的数据。)

(课件:教室摆放模型数据表)

第一组数据可以在一张桌子上摆放,而第二组数据要用五排桌子才能摆放的下。通过自己动手摆放模型,学生已经能体会到模型与图片之间的差异很大了。

第二阶段:

问题:假如将太阳的直径缩小为14厘米,其他行星的赤道直径该是多大?

此时学生将进行第二次数据处理,最后得出相应的数值。(课件:建模参考数据表一)

学生们惊奇的发现在将数值缩小一千四百亿倍之后,八大行星的赤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用橡皮泥表现的话,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木星也不过一颗玻璃球大小,而最小的水星赤道直径只有0.05厘米,差不多针尖大小,用橡皮泥是无法表现出来的。

这时我提出第二个建模要求:

*怎样在能完成的情况下,用橡皮泥比较准确的制作出八大行星模型呢?

学生们又会开动脑筋,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为缩小一百四十亿倍后,会得到另一组数据。(课件:课件:建模参考数据表二)

最小的水星,直径大约是0.5厘米,最大的木星直径大约是14厘米。完全可以用橡皮泥制作出来。那还等什么,动手吧。

第三阶段:

(课件:建模参考数据表一)现在我们有了相对准确的行星模型,如果还按照表一的数据表

示行星距离太阳远近的话,我们的校园连77.8米远的木星都装不下了,大家干脆再次调整数据,让我们能在校园里把八大行星全部展示出来吧。

再次调整数值后(课件:建模参考数据表三)同学们会按照这个数值兴高采烈的到操场上展示自己的模型,并且能够感受到太阳系的庞大和行星的渺小,并对太阳系的空间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这时我再指出太阳系不过是银河系的一个旋臂,而银河系以外还有更多的星系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之后,相信学生们对后面的课程会有更多的期待。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只在第一本分简单的介绍了八大行星的各自特点,关于行星自转与公转的周期,我想,在操场的活动中国,学生会理解距离太阳越远,行星公转一周的时间就越长的道理。

另外,为了协调模型制作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在模型的制作中,我没有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或其他材料制作太阳,而是室内时以讲桌,室外时以一把大伞来表示,是为了让学生在建模时处理数据不受牵绊和节省课堂时间做的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