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管理方法
中药材种植管理方法
中药材种植管理方法当前,春播药材已进入中期管理,药材夏播也已快开始,如何搞好这些药材的种植管理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药材种植管理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中药材种植管理方法一、选地与整地大多数药用植物喜在土壤结构良好、疏松肥沃、酸碱度呈中性、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长。
但有些中药如人参、黄莲等喜生长在含腐殖质丰富的森林腐殖土中;白术、贝母、肉桂、栀子等喜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枸杞、甘草、北沙参等喜在碱性土中生长;蔓荆子、北沙参等喜在河边沙滩上生长。
因此,要根据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和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土壤种植。
种植前必须翻耕土壤,然后耙细整平,进行作畦或作垄。
适当深耕,能增加产量,特别是对深根性中药如党参、白芷、牛膝等到更加重要。
深耕结合施肥,尤其是要施足有机肥,不仅能促进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而且可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作畦方式,要因植物生长特性和地区、地势不同而异。
高畦,畦面通常比畦沟高15-20cm.根及地下茎类药用植物和雨水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工区多采用高畦。
平畦,畦面和步道相平,四周作成小土埂,其保水性较好,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区。
低畦,畦面约低于步道10-15cm,地下水位低、干旱地区以及喜湿润的药用植物多采用低畦。
二、灌溉与排水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在自然降水不足时,就要进行人工浇水。
一般植物最需要水分的时期,是茎枝急速生长期限。
花、果类药用植物,在开花期及果熟期一般不宜灌水,否则容易引起落花落果。
当雨水过多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排水。
尤其是对根及地下茎类药用植物更应注意,否则易引起烂根。
多年生用的药用植物,为了能够安全越冬,不致因冬旱而造成冻害,应在土地结冻前灌一次“封冻水”。
三、施肥肥料可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也就是指农家肥和化肥两大类。
有机肥包括为畜粪尿、饼肥、厩肥、堆肥、火土灰以及绿肥等,其特点是肥效慢而持久,养分完全,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结构。
种植中药材有哪些重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种植中药材有哪些重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种植中药材有哪些重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种植中药材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它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中华
医学文化,更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
但是,种植中
药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细致入微,下面就介绍一下种植中药材的重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
1.选址:选择适宜的土地是种植中药材的前提条件之一。
应该选择海拔适宜、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
2.肥料: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
3.种苗:选择质量好、品种纯正、病虫害少的种苗。
二、播种
1.时间:根据不同品种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
2.深度:根据不同品种选择合适的播种深度。
3.密度:根据不同品种选择合适的播种密度。
三、管理
1.浇水:应该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2.施肥:应该根据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情况,适量施肥。
3.除草:应该及时除去杂草,以免影响中药材的生长和品质。
4.防病虫害:应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以保证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
四、收获
1.时间:根据不同品种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
2.方式:应该采用手工或机械收获,并注意避免损伤中药材的根部和茎部。
3.处理:应该及时进行加工处理,以保证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
五、注意事项
1.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尽可能采用有机农业方法进行种植。
2.避免在污染严重的地区种植中药材,以保证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
3.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种植和销售中药材,避免违法行为。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药材生产环节,从大方面讲主要包含种植、管理、收获加工几个环节。
那中药材的种植技术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希望对您有用。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一、种植前管理计划种药前,首先要对土壤、灌溉条件、当地气候有个基本判断。
传统方法是:先看土壤是黑土、黄土还是沙白土,如果是黑土,因硬度大、粘性高,不适宜种植深根作物,以生长地上部分为主;黄土则以种植浅根性作物为主;白土因渗水性好,适宜种植怕多雨水的作物。
其次要知道前茬作物是什么,如黄芪、防风“坏地”,则不适宜种植病害较多作物。
灌溉条件好,则可选择范围较广,如灌溉条件差,则要选择抗旱作物。
当地气候是多雨还是多干旱。
然后在根据这些前提条件选择适宜种植作物。
较为科学方法是:结合传统经验办法基础上,先对土壤做个含量检测,为底肥选择做好准备;然后结合当地的气象数据,得出当地平均温度和湿度。
以数据来指导药材生产。
同时,结合当前对中药材重金属等指标检测的加强,一些包地大户应加以重视,虽然多了些检测费用,但对保证药材质量,为将来销售能做好铺垫。
二、种植管理耕地:对于扎根作物,应以氮肥为主,但有条件的地区,还是以农家肥为主;深根作物要深翻,以利于根部下扎和粗大,从而提高单产量。
种植:耕地、整畦后,根据品种选定,按合适的行距、深度进行种植。
在此环节,基本上能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整体用工成本并不多。
三、出苗管理种植后,根据天气情况和出苗时间长短差异,该浇水时及时浇水,浇水后,要防止土壤板结。
出苗后,进入前期除草、松土和间苗阶段,间苗往往需要二至三次才能完成。
此环节,用工有所增多,但尚未进入高峰。
因为前期草小、病害并不多。
四、田间管理随着时间推移,天气转热,植物生长进入旺盛阶段,管理也进入高潮期:除草:因为药材有其特殊性,很多药材品种并不能使用除草剂,虽然当前有部分针对性的除圆叶或长叶的除草剂,但不能根除田间杂草,因此,当前中药材除草主要还是以人工为主。
中药材种植技术
中药材种植技术第一篇:中药材种植技术中药材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而备受关注。
种植中药材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也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但是,由于中药材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环境要求较高,种植中药材需要掌握相应的技术。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种植中药材的技术。
一、土壤要求1. PH值:不同的中药材对PH值的要求不同。
比如黄芪具有耐酸碱性的特性,而杜仲则对PH值要求高于7。
因此,要了解每种中药材的PH值适宜范围,并根据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材进行栽培。
2. 土壤水分:中药材对土壤水分有不同的适应性。
种植白芍、川芎等贵重中药材时需要保持土壤湿度,而黄芪等中药材则需要充足的排水。
3. 肥力:中药材需要充分的肥料供应以保障生长发育需要。
但是应根据具体中药材要求和土壤质量进行合理施肥,避免肥料过多或缺乏,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二、控制病虫害中药材容易受到一些虫、菌害的威胁,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影响中药材的品质及产量。
因此,中药材的生产中做好病虫害的控制十分重要。
1. 基于生态控制:通过生态环境的调整,改变中药材中害虫的繁殖条件,减少害虫危害。
例如,选址时避开水源、果树、菜地等害虫繁殖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植物防病防虫,如一些芳香植物能起到防虫的效果。
2. 植保药物:植保药物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
但是,由于中药材往往用于人体健康,因此必须选择无毒副作用的植保药物,确保中药材的品质安全。
三、中药材种植管理为保证中药材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和优质、高产和高品位的生长环境,中药材种植中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做好营养管理:中药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要保证华丽的营养。
2. 及时补充水分:中药材在生长过程中,受到气温和气象变化的影响,要及时适量补充水分。
3. 节制浸泡环境:绝大多数中药材在浸泡过程中,需要实现浸泡内部环境的变化,从而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如愈创木在浸泡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的酸度和温度。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与质量管理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与质量管理种植中药材既是一项传统工艺,也是现代中药产业的重要环节。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和质量管理对于保证药材的品质和疗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和质量管理进行探讨。
一、中药材的种植技术中药材的种植技术是指种植者在种植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系列技术手段,以保证中药材的生长和发育,同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下面将从种植环境、品种选择、施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中药材的种植技术进行介绍。
1. 种植环境中药材的种植环境包括土壤、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中药材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选择适宜的种植环境是保证中药材生长的前提。
土壤的肥力、排水性和酸碱度都对中药材的生长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中药材的生长特点选择合适的土壤。
光照是中药材生长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中药材对光照的要求不同,种植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调控措施。
温度和湿度对中药材的生长也有重要影响,需根据中药材的生态习性进行控制。
2. 品种选择中药材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
合理的品种选择是中药材种植成功的基础。
在进行品种选择时,应考虑品种的适应性、产量、品质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同时,也要充分了解品种的病虫害抗性和耐逆性能,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提高中药材的生长稳定性。
3. 施肥技术施肥是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适量、合理的施肥可以促进中药材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产量和品质。
在施肥技术中,应根据中药材的生长期和营养需求,选择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比例和用量。
同时,还应避免施肥过量造成土壤负荷或者影响药材品质。
4.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对中药材的生长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为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包括合理轮作、间套种植、混作等方法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在遇到病虫害时,应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生物防治等方式,以减少对中药材的影响。
二、中药材的质量管理中药材的质量管理是指在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中对中药材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中药材田间管理
中药材田间管理
中药材田间管理是指对于种植中药材的农田进行科学、规范化的管理,以保证中药材具有优良的品质和高产量。
中药材田间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管理:中药材对土壤的要求较高,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含有充足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因此需要进行合理施肥、调整土壤pH值、加强土壤保水等措施。
2. 种植技术管理: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包括育苗技术、移栽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等方面,需要根据不同的中药材品种采用相应的技术,保证种植过程中的质量与效益。
3. 病虫害防治:中药材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包括喷药、灭虫、轮作等方法,以保证产量和品质。
4. 收获与处理:中药材的收获时间和方式也需要精心管理,充分考虑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等因素,同时在收获后的处理中也需要注意技术和方法,以确保中药材的品质和保质期。
中药材田间管理是中药材种植的重要环节,能够保证中药材的优质、高产,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1 -。
药材怎么种植-国内中药材栽培方法及注意事项
药材怎么种植?国内中药材栽培方法及注意事项中药材自古以来在中医药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药用价值受到广泛认可。
为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供应,科学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药材怎么种植?国内中药材栽培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1、选择适宜的种植环境不同的中药材对环境要求不同,有些喜欢湿润的环境,如甘草和当归,而有些则需要较为干燥的环境,如黄芪和川芎。
种植前要充分了解药材的生态特点,选择适合的土壤类型、光照和湿度条件。
2、土壤准备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为了确保中药材的生长,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
在种植前,进行土壤的调查和分析,必要时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元素,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
3、适时的播种和移栽中药材的种植时间要根据不同药材的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春季是大多数中药材的适宜种植季节。
在播种或移栽时要注意适当的株距和行距,以保证植物的光照和通风。
4、合理的施肥管理施肥是中药材种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应根据不同药材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避免过量或不足。
有机肥料的使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5、病虫害防治中药材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产量和质量。
采取生物防治、轮作种植等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有助于保护生态平衡和药材的品质。
6、科学的采收方法中药材的采收时间直接影响药材的药用价值。
一般情况下,药材的采收应在植物生长旺盛期,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采收。
不同部位的药材采收方法也有所不同,要注意采收时的工具卫生和操作规范。
7、干燥和贮存采收后的中药材需要经过适当的干燥处理,以防止霉菌滋生和药材的变质。
同时,要选择干燥通风的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以保持药材的色、香、味和药效。
8、持续的管理和监测种植中药材并不是一次性的工作,需要持续的管理和监测。
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以及土壤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9、注意事项(1)生态环境保护:在种植中药材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保持生态平衡,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中药材种植技术管理制度
中药材种植技术管理制度中药材的种植技术管理对于保证药材的质量和药效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中药材的种植过程,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制定中药材种植技术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品种选择中药材的品种选择是种植过程中的第一步,对于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应根据土壤状况、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来选择适合的中药材品种。
品种的选择应考虑到其药效、产量、抗病虫害能力等因素,并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
二、土壤管理良好的土壤管理是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应根据土壤类型和土壤养分情况来制定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
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料、调整pH值、保持土壤湿润等,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同时,要定期进行土壤检测,及时调整土壤肥力状况,以保证中药材的正常生长。
三、施肥管理合理的施肥管理有助于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应根据中药材对养分的需求,采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
同时,要合理控制施肥量,避免过度施肥导致土壤污染或作物生长失衡。
施肥的时机和频率也需要根据具体中药材的生长特点来进行调整。
四、病虫害防治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
应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采用生物防治等。
同时,应加强病虫害监测和研究,及时调整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
五、采收和加工中药材的采收和加工环节也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
应根据中药材的生长周期和成熟度来确定采收时机,避免过早或过晚采收导致质量下降。
采收后,应及时进行初步加工,如晒干、烘干等,以保持中药材的品质。
综上所述,中药材种植技术管理制度涉及到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加工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管理和科学种植,可以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药材生长管理
中药材生长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遮阴:幼苗出土后,须架设棚帘进行遮阴。
幼苗的遮阴度以50%左右为好。
间苗:一般在子叶出现后,即可进行间苗。
经过2~3次间苗,最后1次就叫定苗。
间苗宜早不宜迟,否则易造成幼苗徒长,生长柔弱,且易遭病虫危害。
中耕除草:中耕可疏松表土,减少水分蒸发,流通土壤空气,促使土壤中养分的分解,为根系生长和养分的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尤其在雨后及灌溉之后,要及时中耕。
中耕深度视中药材种类、土壤质地气候条件而异。
有些中药材种类在中耕除草后要培土。
灌水:苗期要控制灌水,以促进根系生长。
封行后至植株茎枝急速生长期,耗水量较大,不能缺水。
自然降水不足时,要及时进行人工灌水。
防寒越冬:在严冬来临前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防寒防冻。
主要方法有:在床面覆盖防寒草帘;或在植株根际周围培土;或灌1次封冻水;或在苗床北侧设立风障;或增施磷、钾肥;对木本中药材的茎秆用稻草进行包扎等。
施肥:施肥时必须根据药材的需肥特性、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供肥条件,确定适宜的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将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配合施用,以满足药材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病虫害防治:中药材病虫害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搞好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使用次数、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等,确保中药材农药残留不超标。
中药材栽培与加工技术
中药材栽培与加工技术
中药材栽培与加工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种植、养护、收获和制备
方法,使中药材的品质和药效得到最大发挥的技术。
以下是中药材栽
培与加工的一些常见技术:
栽培技术:
1.土壤管理:中药材喜欢肥沃松散、具有保水保肥等特性的土壤。
应根据不同中药材的土壤要求,合理施肥,以充分满足植株营养需求。
2.养护措施:中药材生长期内需要适当的光照、温度、湿度、通
风等条件。
应根据中药材的特性,进行切实可行的养护措施。
3.病害防治:由于中药材生态环境、品种、生长条件等诸多因素
的影响,可能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害。
应在栽培的过程中,注重中药
材的病害防治,减少病害损失。
加工技术:
1.干燥技术:中药材一般需要经过干燥、烘培等加工处理,以保
持其药效和品质。
干燥技术是中药材制备的重要环节,应根据不同的
中药材,采取不同的干燥方法。
2.提取技术:中药材的提取是中药制剂制备的重要环节,提取技
术应根据药材的性质、药效、提取物的用途等因素进行选择。
3.制剂技术:中药材制剂是将中药材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剂
型和药效的制剂。
制剂技术应根据中药材的性质和配方的要求,采取
合理的加工工艺。
总之,中药材栽培与加工技术是保障中药材质量和药效的重要条件,应根据具体品种、环境、用途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技术,提高中药
材的品质和效果。
中药材种植药材种植方法
中药材的种植方法
中药材的种植方法因药材种类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材种植方法:
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富含腐
殖质、排水条件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
播种前要进行深耕改土,施肥,增施有机肥。
2.选种:选择优质的种子,可以提高出苗率。
要选择颜色新鲜,可
以手摸,新桔梗种子非常的光滑。
挑选种子时可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10个小时,然后捞出用干净的湿布包裹,保持20-25度的温度,并保持湿度,有4-6天左右,一般就可发芽。
3.种植深度:播种深度为种子直径的2倍,以及几倍,按照食指的
第一个指节的三分之一,或者是三分之二等不同,根据种子大小决定。
大部分种子地温合适,水分充足,10天半个月可出苗,如牛夕、黄芩、甘草等,有些种子需要沙藏,这样的种子可能出芽慢些,如射干等。
4.田间管理:及时进行间苗定苗,留取壮苗,确保苗全苗匀苗壮。
从6月份开始,做好中耕除草管理,减少养分消耗,减轻病虫害发生率。
5.水肥管理:根据药材生长情况和土壤质量及时进行追肥和排灌。
追肥时间:春季幼苗开始生长时进行第一次追肥,6-8月份中药材生长旺盛期,追施2-3次肥,10月初追施磷、钾肥。
雨水多的
季节,要加强对排水设施的管理,及时排水防止内涝。
6.病虫害防治:地下害虫可在种植前撒施812或敌百虫进行防治。
地上害虫的防治应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药物残留,保证品质。
病害多发于夏季高温多雨季节,注意及时排水防涝,降低湿度。
发病初期用多菌灵、代森锰锌等及时防治。
中药材种植田间管理要点
中药材种植田间管理要点一、间苗、定苗中药材的种子具有成熟度不一致的现象,播种时常加大播种量,因此,易造成出苗密度大,必须及时间苗。
在子叶出土后3-5天内进行,除去过密、瘦弱和有病虫的幼苗。
幼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及时定苗,留苗密度视品种和苗情长势灵活掌握,适当密植是增产的关键。
二、中耕培土和除草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增加土壤通透性,如元参、地黄等全生育期需多次中耕。
培土可以保护芽头,增加地温,利于块根、块茎膨大,如元参、半夏等。
药材田间杂草防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幼苗长势弱,生长时间长,要进行多次除草。
三、施肥中药材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大,不同种类喜肥的规律也不同。
施肥的总原则是:1-2年生及全草类药材,苗期应多施氮肥,促茎叶生长,中、后期追施磷、钾肥;多年生及根和地下茎类药材,整地时要施足有机肥,生长期需追三次肥,第一次在春季萌芽后,第二次在花芽分化期,第三次在花后果前。
四、灌溉与排水一般中药材在生育前期和后期需水较少,生育中期生长旺盛,需水多,需水临界期多在开花前后,但不同种类也有区别。
瓜类在开花成熟期,禾本科如薏苡在拔节期,黄芪在幼苗期。
耐旱力强的中药材有知母、甘草、红花、黄芪等,适时灌溉能促进产量大幅度提高。
药材幼苗期根系不发达,最易遭受旱害,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
根及根茎类的药材,最怕田间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
土壤中水分多气少,根呼吸减弱,影响生育,易死亡,所以,在雨季一定要注意田间排涝。
五、株形调整可人为调整生长发育速度,提高田间通透性,使植株发育健壮,通过抑制无效器官生长,促进商品部位发育壮大并提高品质。
草本类的株形调整主要有摘心、打杈、摘蕾、摘叶、修根等。
木本类的有整形、修剪等。
生长调节剂也可在药材上试验应用,可以延长地上茎叶寿命,促进地下根及茎生长,打破种子休眠,调控花芽生长等。
六、其他管理措施阴生的中药材忌强光直射,要搭棚遮阴,如人参、西洋参等,或是种植高秆作物遮阴,如天南星可套种玉米遮阴。
中药材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
一、中药材种植技术1. 选地与整地中药材的种植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地块。
整地前应进行土壤消毒,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深翻土地,使土壤充分疏松。
2. 种子处理中药材种子处理包括浸种、催芽、消毒等步骤。
浸种时,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浸泡时间根据种子种类而定,一般浸泡6-12小时。
催芽时,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促进种子发芽。
消毒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3. 播种与移栽中药材的播种方式有撒播、条播、点播等。
播种时间根据中药材的种类和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移栽时,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幼苗,移栽后要及时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4. 施肥与灌溉中药材的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植株生长情况和需求量进行。
一般施肥分为底肥、追肥和叶面肥。
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速效肥为主。
灌溉应根据天气、土壤湿度等因素,适时适量进行。
5. 搭架与修剪对于藤本类中药材,如葛根、五味子等,应适时搭架,使藤蔓攀爬。
修剪时要去除病弱枝、交叉枝,保持植株通风透光。
二、田间管理1. 中耕除草中药材田间管理中,中耕除草是关键环节。
根据杂草生长情况,适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无杂草。
2. 浇水与施肥根据天气、土壤湿度等因素,适时适量进行浇水。
施肥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需求量进行,合理施用底肥、追肥和叶面肥。
3. 防治病虫害中药材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应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如喷洒农药、清除病残体等。
4. 采收与加工中药材的采收时间根据品种和药用部位而定。
采收后,要及时进行加工,如晒干、烘干、切片等,以保证药材的品质。
总之,中药材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只有掌握正确的种植技术,做好田间管理,才能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药材种植方法
中药材种植方法种植中药材时应注意种植环境是否适宜、种植技术是否掌握、市场风险能否承受等关键环节,切不可盲目。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药材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中药材种植方法板蓝根生长习性对土壤要求不严,冷暖地区一般土壤都能种植。
怕渍水,喜阳光,可连作。
栽培管理用种子繁殖,春播和夏播。
春播:3~5月间,选排水良好、疏松肥沃土壤,按行距18~20厘米,划15厘米深的沟。
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脚踩一遍,或用大锄连续推两遍,耧平浇水。
一般在18℃左右,7~10天出苗。
夏播:6~7月间,方法同春播,4~5天出苗。
田间管理苗高6厘米左右定苗,株距5厘米左右,小满至芒种节,每亩可追施硝酸铵15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埋土后浇水,夏至小暑节进行割叶,割叶后4~5天浇水时,可追尿素10公斤。
收获加工春播板蓝根在伏天割叶一次,将叶从基部割下,一两天晒干为好。
寒露至霜降刨根,晒干入药。
夏播的在上刨时割叶晒干,刨根季节同上。
金银花金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灌木,在全国各地都能生长,在零下35~40℃也不受伤害。
植物特征茎直立,栽植后当年株高1米至1.5米,如发现徒长要剪掉,以利多生侧枝。
侧枝越多,产量越高。
亩栽450~500株,成活率98%以上。
在上半年花蕾含苞待放时采摘一次,中秋节前后采摘一次,采后在通风干燥处晾干,栽后到第二年为盛产期,并保持多年,亩产干花100~150公斤。
冬栽于上冻前,春栽开花至6.1节止,按行距1.5米,株距1.2米,挖小坑栽培。
浇一些水即可成活。
山坡、荒地沙滩均可生长。
田间管理每年秋末,清除花墩基部的枯枝落叶,剥去枝干栓皮,可减少来年病虫危害。
将花墩周围30厘米的土壤深翻,每墩施入土杂肥5~10公斤,有条件加施0.1公斤过磷酸钙,整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凹槽形,山地的花墩施肥后,根据地形,将花墩整成鱼磷坑或盆形,以利积蓄雨雪。
头茬花采摘后,应及时追施速效肥,以提高二三茬花的产量。
冬剪一般在冬季叶全部脱落后到翌年春萌动前进行,冬剪主要掌握“旺枝轻剪,弱枝、重剪、枝枝都剪”的原则;壮枝宜轻剪一般保留8~10芽;弱枝要重一些,保留3~5对芽;对细、弱、病和缠绕枝交叉枝要全部剪除。
中药材种植技术与管理
中药材种植技术与管理一、前言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植技术和管理对于保障药材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土壤选择、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采收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土壤选择中药材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环境,因此在种植前必须进行土壤选择。
一般来说,中药材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应在6.5-7.5之间。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污染严重的土地进行种植。
三、肥料施用1.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中药材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之一。
有机肥料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并且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
常见的有机肥料包括动物粪便、腐熟堆肥等。
2.化学肥料化学肥料可以快速补充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但过量使用会对土壤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施用化学肥料时应注意适量,根据不同的中药材品种和生长阶段进行施肥。
四、病虫害防治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病虫害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药材产量和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1.白粉病白粉病是中药材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
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加强通风、定期喷洒农药等。
2.蚜虫蚜虫是中药材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害虫之一。
主要危害植物嫩叶和花序,导致萎缩和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喷洒农药、增加天敌数量等。
五、采收处理1.采收时间不同的中药材在采收时间上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植物生长期内采收的药材质量更佳。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在雨后或潮湿天气下采摘,以免影响药材干燥和保存。
2.采收方式中药材的采摘方式对于保证药材品质和产量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应选择人工采摘或机械采摘,避免过度伤害植物。
同时,在采收时还应注意不同部位的区别,例如花、叶、根等部位的处理方式可能不同。
3.干燥处理中药材的干燥处理对于保证其品质和保存期限至关重要。
常见的干燥方法包括晾晒、烘干等。
在进行干燥处理时,还应注意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中药种植环节管理制度
中药种植环节管理制度一、总则中药种植是指栽培、培育、采摘、加工、贮存等环节,以获取中药材为目的的活动。
为了规范中药种植活动,保障中药品质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种植规划1. 制定中药种植规划,确定种植地点、种植面积、种植品种等内容。
2.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水源等条件,选择适宜的中药种植品种。
3. 编制种植方案,确定种植技术、施肥、农药使用等措施。
三、土壤管理1. 对种植地点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性质、肥力情况。
2.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正确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
3. 定期对土壤进行调理,保持土壤通透性和保水性。
四、水源管理1. 确保种植地点有充足的水源供应。
2. 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3. 定期检查水质,保证灌溉水质量符合标准。
五、种子管理1. 选用品质优良、无病害的种子。
2. 对种子进行处理、消毒,增强种子发芽率。
3. 定期检查种子质量,及时更换老化变质的种子。
六、病虫害防治1. 制定病虫害防治方案,避免病虫害对中药种植的影响。
2. 定期检查病虫害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3. 使用生态友好的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七、采摘管理1. 在植物生长的最佳时期进行采摘,避免对植物生长造成影响。
2. 采摘时注意方法,避免损坏中药材。
3. 将采摘的中药材及时加工、干燥,保持品质。
八、贮存管理1. 将采摘的中药材储存在通风、干燥、无虫害的仓库中。
2. 定期检查储存仓库,防止发霉、虫害等情况的发生。
3. 对储存中的中药材进行分类、标识,方便管理和使用。
九、生态环境保护1. 尊重自然、生态平衡,保护野生植物资源。
2. 保持中药种植地的生态平衡,避免土地沙化、水源污染等问题。
3. 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十、监督检查1. 设立中药种植管理机构,负责对中药种植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2. 对中药种植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符合标准的中药种植活动进行表彰和奖励。
中药材种植技术及管理技术
一、中药材种植技术1. 选地与整地中药材种植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
根据不同中药材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
整地时要深翻土壤,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使土壤松软、平整。
2. 种子处理中药材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催芽等处理。
具体方法如下:(1)消毒:将种子浸泡在50-55℃的温水中,持续30分钟,然后捞出晾干。
(2)催芽:将消毒后的种子用湿布或湿沙覆盖,保持湿润,在室温下催芽。
根据不同中药材的发芽特性,催芽时间一般为3-7天。
3. 播种与移栽中药材播种方式有撒播、条播、点播等。
播种时,根据种子大小和土壤湿度调整播种量。
播种后,覆土1-2厘米,保持土壤湿润。
移栽时,选择生长健壮的幼苗,按行距、株距进行移栽。
移栽后要及时浇水,促进幼苗成活。
4. 田间管理(1)施肥:根据中药材的生长需求,适时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平衡。
(2)灌溉: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适时浇水。
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3)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养分竞争。
(4)病虫害防治:根据中药材的生长习性和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可选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二、中药材管理技术1. 适时采收中药材的采收时间对其药效有很大影响。
应根据中药材的生长特性、药用部位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收。
一般以药材成熟度、颜色、气味等为主要依据。
2. 干燥与加工中药材采收后,需进行干燥和加工。
干燥方法有晒干、烘干、阴干等。
干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防止药材变质。
3. 质量控制中药材质量是保证其药效的关键。
在种植、管理、采收、干燥、加工等环节,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中药材质量。
4. 仓储与运输中药材在仓储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霉、防虫蛀。
选用合适的仓储设施,确保中药材在储存期间的质量。
总之,中药材种植技术及管理技术是保证中药材质量和药效的关键。
中药种植技术及管理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药种植技术及管理方法,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一、中药材种植技术1. 选地与整地中药材种植地应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无污染的地区。
整地前,需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进行深翻,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种子处理中药材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病菌,提高种子发芽率。
常用消毒方法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30分钟;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等。
3. 播种与移栽中药材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点播等。
播种前,需将种子与细沙拌匀,均匀撒播或条播。
移栽时,注意保护根系,避免损伤。
4. 田间管理(1)水分管理:中药材种植过程中,水分管理至关重要。
应根据不同中药材的生长习性,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涝害。
(2)施肥管理:根据土壤肥力、植株生长状况,合理施肥。
一般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为辅。
施肥时应注意施用时间、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3)病虫害防治:中药材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
化学防治时,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5. 采收与加工中药材采收时间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习性而定。
采收后,要及时进行加工,以保证药材品质。
加工方法有:晒干、烘干、炒制、蒸制等。
二、中药材种植管理1. 技术培训加强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确保中药材种植质量。
2. 品种选育开展中药材品种选育,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中药材品种。
3. 基地建设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规范种植管理,提高中药材品质。
4. 市场拓展拓宽中药材销售渠道,提高中药材附加值,增加种植户收入。
5. 政策支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为中药材种植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保障。
总之,中药材种植技术及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选地、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中草药种植技术指南
中草药种植技术指南
1.土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而不太粘的土壤进行种植,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同时,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地,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2.选种育苗:根据需要种植的草药种类选择合适的种子,有些草药需要先进行育苗,待幼苗长成后再进行移栽。
3.移栽:在适当的时间将幼苗进行移栽,移栽时要注意保护好幼苗的根系,避免损伤。
移栽后要及时浇水,有利于幼苗扎根生长。
4.间作管理:在种植过程中要进行间作管理,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和种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5.病虫害防治:中草药种植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病虫害问题,因此需要进行病虫害防治。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6.采收:在草药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可以进行采收。
采收时要注意采收方法,避免损伤草药和影响药效。
7.此外,对于不同种类的中草药,具体的种植技术会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根和根茎的培养,通常需要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深厚砂壤土,并且需要深耕;叶类和全草类药材应多施氮肥,并适当配施磷钾肥;对于花卉和水果类的中药材,一般要求多施磷钾肥等。
总之,中草药种植技术需要结合具体草药种类、生长特性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科学合理地进行种植和管理。
中药材管理技术
中药材管理技术中药材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和保健。
而对于中药材的管理技术,对于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对中药材的管理技术进行探讨,包括中药材的种植、采摘、加工、储存和运输等方面,为读者介绍中药材的管理技术。
一、中药材的种植管理技术1.选址和土壤管理中药材的种植地点应选择空气清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
在种植地的土壤管理上,要采用有机肥、微生物肥等来改善土壤结构,保证中药材的品质。
2.种子和苗木的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中药材种子和苗木是中药材种植管理的关键。
应该选择耐病虫害、适应当地气候的品种,保证种植的成功率和产量。
3.施肥和灌溉中药材的施肥和灌溉要均衡适量,避免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免污染中药材。
采用科学的灌溉技术,保证中药材生长的需要。
二、中药材的采摘管理技术1.采摘时间中药材的采摘时间要严格掌握,一般是在植物生长周期的一个特定时期,这样才能确保中药材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
2.采摘方式采摘时要注意使用工具避免伤害植株,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采摘。
对于不同的中药材,采摘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采摘后的处理采摘后的中药材要及时进行初步的处理,包括清洗、晒干、分类储存等,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中药材的加工管理技术1.加工工艺中药材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工艺流程,包括破碎、炒制、蒸制、晾晒等,不同的中药材需要不同的加工工艺,保证中药材有效成分的保存。
2.加工设备加工中药材的设备需保持清洁,避免污染中药材。
还要根据中药材的特性选择适合的加工设备,以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
3.加工环境加工中药材的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潮湿和霉变,确保中药材的质量。
四、中药材的储存管理技术1.储存环境中药材的储存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防止中药材因环境问题而变质。
2.储存容器选择适合中药材储存的容器,避免使用有害物质,确保中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种植管理方法
当前,春播药材已进入中期管理,药材夏播也已快开始,如何搞好这些药材的种植管理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药材种植管理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中药材种植管理方法
一、选地与整地
大多数药用植物喜在土壤结构良好、疏松肥沃、酸碱度呈中性、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长。
但有些中药如人参、黄莲等喜生长在含腐殖质丰富的森林腐殖土中;白术、贝母、肉桂、栀子等喜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枸杞、甘草、北沙参等喜在碱性土中生长;蔓荆子、北沙参等喜在河边沙滩上生长。
因此,要根据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和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土壤种植。
种植前必须翻耕土壤,然后耙细整平,进行作畦或作垄。
适当深耕,能增加产量,特别是对深根性中药如党参、白芷、牛膝等到更加重要。
深耕结合施肥,尤其是要施足有机肥,不仅能促进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而且可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作畦方式,要因植物生长特性和地区、地势不同而异。
高畦,畦面通常比畦沟高15-20cm.根及地下茎类药用植物和雨水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工区多采用高畦。
平畦,畦面和步道相平,四周作成小土埂,其保水性较好,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区。
低畦,畦面约低于步道10-15cm,地下水位低、干旱地区以及喜湿润的药用植物多采用低畦。
二、灌溉与排水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在自然降水不足时,就要进行人工浇水。
一般植物最需要水分的时期,是茎枝急速生长期限。
花、果类药用植物,在开花期及果熟期一般不宜灌水,否则容易引起落花落果。
当雨水过多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排水。
尤其是对根及地下茎类药用植物更应注意,否则易引起烂根。
多年生用的药用植物,为了能够安全越冬,不致因冬旱而造成冻害,应在土地结冻前灌一次“封冻水”。
三、施肥
肥料可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也就是指农家肥和化肥两大类。
有机肥包括为畜粪尿、饼肥、厩肥、堆肥、火土灰以及绿肥等,其特点是肥效慢而持久,养分完全,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结构。
一般都作基肥使用,以供应植物整个生育期的需要。
其中厩肥和堆肥多在晚秋或早春整地前翻耕入土;饼肥则在播种或定植前进行沟施或穴施。
种植根及地下茎类药用植物,应多施用有机肥。
无机肥的特点是分解快,极易被植物所吸收,为速效性肥料,一般多在植物生长期间作追肥。
种植1-2年生及全草类药用植物,苗期要多追施氮肥,促使茎叶生长;在生长后期配合施用磷、钾肥。
多年生和根及地下茎类药用植物,追肥次数要少,一般第一次追肥宜在春季开始生长后,第二次在开花前,第三次在开花后,冬季要重施“腊肥”;木本花、果、种子类药用植物,化肥应在秋季树木进入休眠期前与有机肥一起施入,效果较好。
因为树木在早春萌芽、生长、开花所需要的养分,主要靠前一年贮藏在树体内的有机养分。
又因树体内养分的积累是在新梢停止生长和果实采收后进行的,因此,秋季施用速效化肥尤其是氮肥,对增强叶子的光合效率,提高根系吸收和合成养分的能力,增加树体内养分的积累,为下一年丰产打下物质基础,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四、中耕除草
中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促进植物根系发育;除草既可减少养分无谓的消耗,又可使植物接受充足的光照和防止病虫的滋生、蔓延。
因此,除草要求除净、彻底、及时,并以不伤植株根系杰原则。
对于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的药用植物如延胡索、紫苑、射干、贝母等要浅松土;而牛膝、党参、芍药、白芷等深根植物,中耕宜深。
有些药用植物在中耕除草后,还要结合培土。
台玄参培土可保护芽头;半夏培土可促进生根;射干培土可防止倒伏;黄莲则要年年培土,使其每年可形成茎节,呈“鸡爪形”.
五、整形与修剪
整形的目的是培养花、果和种子类等木本植物,使之有坚实的枝
干和宽广的开花结果的面积。
再通过修剪使枝条分布均匀,充分利用空间通风采光,在树冠的上下内外形成立体结果,以达到连年丰产稳产。
如山茱萸、辛夷、酸橙等根据不同的生长和结果习性,可剪成自然开心形或疏散分层形等丰产树型。
对幼年树的整形修剪,一般应着重培养树冠主要的骨干枝,使能提早进入结果期,形成早期丰产;对于成年树,则应促使每年都能抽生出强壮充实的营养枝和结果枝,提高结果能力;对于老年树,应着重于枝条的更新,以恢复生长和增强结果的能力。
整形是通过修剪来实现的。
凡扰乱树形的交叉枝、徒长枝、密生枝以及病虫枝等应及时剪除,以免继续蔓延与消耗养分。
对于春季开花的植物,花芽大都在头年生的枝条上已形成。
因此,冬季不宜重剪,如乌梅、辛夷、山茱萸等,只能在休眠期剪除无花芽的秋梢,待开花结果后方可修剪,促使萌发新梢,形成第二年的花果枝。
在当年生枝条上开花的植物,如木芙蓉、月季、玫瑰、枸杞等,则可在休眠期进行重剪,促进多发新梢,多开花结果。
生长期修剪多采用打顶、摘心、抹芽、去花蕾等措施,以促进多分枝或减少养分无谓的消耗,从而提高单株产量。
如菊花要打顶,白术要除蘖摘蕾,桔梗要除花,乌头要抹除侧芽等。
中药材的田间管理技术
1.间苗、定苗。
中药材的种子具有成熟度不一致的现象,播种时常加大播种量,因此,易造成出苗密度大,必须及时间苗。
在子叶出土后3~5天内进行,除去过密、瘦弱和有病虫的幼苗。
幼苗长到10厘米左右,及时定苗,留苗密度视品种和苗情长势灵活掌握,适当密植是增产的关键。
2.中耕培土和除草。
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增加土壤通透性,如元参、地黄等全生育期需多次中耕。
培土可以保护芽头,增加地温,利于块根、块茎膨大,如元参、半夏等。
药材田间杂草防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幼苗长势弱,生长时间长,要进行多次除草。
3.施肥。
中药材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大,不同种类喜肥的规律也不同。
施肥的总原则是:1~2年生
及全草类药材,苗期应多施氮肥,促茎叶生长,中、后期追施磷、钾肥;多年生及根和地下茎类药材,整地时要施足有机肥,生长期需追三次肥,第一次在春季萌芽后,第二次在花芽分化期,第三次在花后果前,冬季进入休眠前还要重施越冬肥。
4.灌溉与排水。
一般中药材在生育前期和后期需水较少,生育中期生长旺盛,需水多,需水临界期多在开花前后,但不同种类也有区别。
瓜类在开花成熟期,禾本科如薏苡在拔节期,黄芪在幼苗期。
耐旱力强的中药材有知母、甘草、红花、黄芪等,适时灌溉能促进产量大幅度提高。
药材幼苗期根系不发达,最易遭受旱害,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
根及根茎类的药材,最怕田间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
土壤中水多气少,根呼吸减弱,影响生育,易死亡,所以,在雨季一定要注意田间排涝。
5.株形调整。
可人为调整生长发育速度,提高田间通透性,使植株发育健壮,通过抑制无效器官生长,促进商品部位发育壮大并提高品质。
草本类的株形调整主要有摘心、打杈、摘蕾、摘叶、修根等。
木本类的有整形、修剪。
生长调节剂也可在药材上试验应用,可以延长地上茎叶寿命,促地下根及茎生长,打破种子休眠,调控花芽生长等。
6.其他管理措施。
阴生的中药材忌强光直射,要搭棚遮阴,如人参、西洋参等,或是种植高秆作物遮阴,如天南星可套种玉米遮阴。
攀援、藤本和蔓生的如山药、党参、栝楼等需要搭立支架。
调整播种期、科学肥水管理,可以培育健壮个体,提高植株抗性。
7.病虫害防治。
为害叶部的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叶斑病、叶枯病和病毒病;为害根部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绢病、线虫病;为害茎部的病害有立枯病、枯萎病、菌核病;为害果实和种子的病害有枸杞黑果病和薏苡黑穗。
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蚜虫、叶蝉、鳞翅目幼虫等。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禁止使用剧毒、药效长的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