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解剖及其疾病超声诊断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
• 乳腺内侧:回流到胸骨旁淋巴结。 • 乳腺下内侧:与腹前壁上部淋巴管吻合,经过腹壁
及膈下与肝淋巴管吻合。 • 乳腺深部:直接回流至腋尖淋巴结。 • 乳腺浅淋巴管网:乳腺浅淋巴管网有广泛吻合,两
侧乳腺可经过浅淋巴管网相互贯通。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
外侧淋巴。 • 肩胛下淋巴结:位于腋窝后,收纳颈后,背部淋巴。 • 中央淋巴结:位于腋窝中央脂肪组织内,收纳上述三部位
淋巴。
• 腋尖淋巴结:位于腋静脉近端,收纳乳腺上部及中央淋巴 。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6页
乳腺内淋巴结
• 乳腺内淋巴很丰富,分浅深两部组,浅组位于皮下 及皮内,深组位于乳腺小叶周围。
• 60-80%正常淋巴结在能量图上可显示血管。 • 淋巴结内血流速度检测临床意义不大。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14页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15页
当淋巴结有病理改变时,血 供增加,血管扩张,显示管 壁结构。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16页
68%正常淋巴结在能量多普 勒上可显示血管。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4页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5页
腋窝淋巴结
•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与静脉间过滤器,进入淋巴管癌细胞在 进入静脉循环之前,一定会穿过2-3群淋巴结。腋淋巴结 位于腋窝内,约20-30个,分5群:
• 外侧淋巴结:沿腋静脉排列,收纳上肢深浅淋巴。 • 胸肌淋巴结:位于胸外侧,收纳脐以上腹部、胸部、乳腺
第29页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30页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31页
⑥淋巴结皮质
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超声表现
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 超声表现
.
3
分布:
浅表:主要分布于人体头颈部、腋下、 腹股沟及其他浅表部位。
深部:腹腔及腹膜后(肠系膜、腹主:
① 大小;② 边界;③ 形态;④ 淋巴结门; ⑤ 回声;⑥ CDFI;⑦ 淋巴结内钙化和 液化情况;⑧ 是否融合以及与周边组织 的关系
.
5
超声表现
形态:呈偏长椭圆形,包膜 清晰,表面光滑
.
28
典型血流改变( CDFI ):淋巴结内血流信 号丰富,红、蓝色血流信号充满整个淋巴结。 CDE检查可见门部血管呈粗大主干状,从主 干血管发出许多分支伸向髓质和皮质,分布 于整个淋巴结。受病程和病变严重程度影响, 少数血供可以表现为稀少甚至无血供
.
29
病例4
72岁女性,发现颈部肿物3月。肿物逐渐 增大伴疼痛,在当地医院抗炎后先缩小, 后又增大。
分为两类,即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 奇金淋巴瘤HD,我国以NHL多见。
.
27
声像图表现
形态:淋巴结显著增大。呈类圆形和圆形。 多数为多发,可以局限在一个解剖部位,也 可以在多个解剖部位同时发生肿大淋巴结。
回声:皮质所占比例增大,髓质回声消失或 者成细线状。门位明显偏心或者消失,特征 性回声改变为淋巴结内回声近似无回声的极 低回声。(此种病理改变基础为单一成分肿 瘤细胞克隆性增生,浸润所致,成分过于单 一,声阻抗过于均一所致)
颈部淋巴结临床分区及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通用课件
通过超声诊断技术检测肿瘤转移淋巴结,为肿瘤分期和治疗提供依 据。
炎症性淋巴结检测
利用超声诊断技术检测炎症性淋巴结,判断炎症的性质和程度,指导 临床治疗。
03
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表 现
正常颈部淋巴结超声表现
正常颈部淋巴结超声表现为椭圆 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内部回 声均匀,大小通常在2-5mm之间。
多由口腔、咽喉部感染引起,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疼痛,常伴有发热、白细胞 计数增高等全身症状。超声检查显示淋巴结形态规则,皮髓质分界清晰,血流 信号丰富。
肿瘤
颈部淋巴结肿瘤多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可伴有或不伴有全身症 状。超声检查显示淋巴结形态不规则,皮髓质分界不清,血流信号紊乱或消失。
颈部淋巴结结核与肿瘤的鉴别
遵医嘱治疗
保持良好心态
注意生活调理
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 诊疗建议,按时服药,
定期回诊复查。
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 胜疾病的信心。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
意休息,避免疲劳。
关注病情变化
如发现病情恶化或出现 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 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 接触感染源,如患有感染性疾 病应及时治疗。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颈 部淋巴结的超声检查,以便早 期发现颈部淋巴结的异常。
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患有其他疾病,如口腔感染、 扁桃体炎等,应积极治疗,防
止炎症扩散至颈部淋巴结。
治疗方法
01
02
03
04
颈部淋巴结临床分区及浅表 淋巴结超声诊断通用课件
xx年xx月xx日
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超声表现ppt课件【40页】
2024/8/29
29
病例4
72岁女性,发现颈部肿物3月。肿物逐 渐增大伴疼痛,在当地医院抗炎后先缩小, 后又增大。
电子喉镜发现“右侧扁桃体肿物
2024/8/29
30
超声检查考虑淋 巴瘤可能
2024/8/29
31
五、转移性淋巴结肿大
2024/8/29
32
是全身各系统恶性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之 一
回声:皮质所占比例增大,髓质回声消失或 者成细线状。门位明显偏心或者消失,特征 性回声改变为淋巴结内回声近似无回声的极 低回声。(此种病理改变基础为单一成分肿 瘤细胞克隆性增生,浸润所致,成分过于单 一,声阻抗过于均一所致)
2024/8/29
28
典型血流改变( CDFI ):淋巴结内血流信 号丰富,红、蓝色血流信号充满整个淋巴结。 CDE检查可见门部血管呈粗大主干状,从主 干血管发出许多分支伸向髓质和皮质,分布 于整个淋巴结。受病程和病变严重程度影响, 少数血供可以表现为稀少甚至无血供
血常规示:WBC 15.6×10E9
2024/8/29
13
首次检查示: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2024/8/29
14
半个月后复查示: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考虑 淋巴结炎,左侧最大者考虑合并脓肿
临床穿刺可见脓液,细菌培养见金黄色葡萄球菌 穿刺活检:化脓性炎
2024/8/29
15
病例2
患者,男,50岁,发现左侧颈部多发 包块3年余
25
四、淋巴瘤
2024/8/29
26
是淋巴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男性多见,各 年龄段均可发生,国内以50~60岁发病 率高。主要侵犯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 以颈部淋巴结最常见。
分为两类,即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 奇金淋巴瘤HD,我国以NHL多见。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PPT课件
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的诊断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超声检查可以发 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助于早期发现 和诊断。
淋巴结炎的诊断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淋巴结炎性改变, 如淋巴结结构模糊、血流丰富等,有 助于诊断和治疗。
淋巴瘤的诊断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淋巴瘤浸润的淋巴 结,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和分期。
禁忌症
01
颈部皮肤破损、感染、 瘢痕等影响超声穿透和 图像质量的病变。
超声扫描的方法和技巧
常规扫描
按照一定顺序,全面扫描 颈部淋巴结区域,观察淋 巴结的大小、形态、边界 等。
重点扫描
针对可疑病变区域,进行 重点扫描,观察淋巴结内 部回声、血流情况等。
动态观察
在实时超声图像上,观察 淋巴结的活动度和与周围 组织的关系。
超声图像的分析和解读
图像分析
根据超声图像的特点,分析淋巴结的 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等指标 。
CHAPTER 02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技术
超声探头的选择和使用
01
02
03
超声探头选择
根据检查目的和病变特点 ,选择适合的超声探头, 如高频探头、低频探头等 。
探头使用注意事项
保持探头清洁,避免划痕 和磨损,确保图像质量。
探头压力调节
根据检查部位和深度,适 当调节探头压力,避免过 度压迫或过轻导致图像失 真。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概述 •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技术 •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的适应症和禁忌
症 •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与临床治疗的关
系 •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的最新进展和展
头颈部淋巴结的解剖和浅表淋巴结的正常声像图
头颈部淋巴管和淋巴结
头部的淋巴结多位于头颈交界区,由后向前 枕淋巴结 乳突淋巴结 腮腺淋巴结 下颌下淋巴结 颏下淋巴结 收纳头面部浅层的淋巴,直接或间接汇入颈外侧
深淋巴结
枕淋巴结 位于枕部皮下、斜方肌起点的 表面,收纳枕部、顶部的淋巴管
共同点:长短径比值>2 髓质为主,皮质较薄 门部血流纤细,内部一般无血流
颈部正常淋巴结的超声特点
颈浅淋巴结长径<5mm,低回声,皮髓质 无明显分界,血流稀少
颈深淋巴结位于颈内静脉(血管鞘内)周 围,扁圆形,长径10mm左右,横径 <5mm,血流稀少
锁骨上一般检测不出淋巴结,如果检出 >5mm的淋巴结,或淋巴结呈类圆形,周 围组织回声略高,认为异常
头颈部淋巴结的解剖和浅表淋 巴结的正常声像图
淋巴结
是淋巴管向心行程中的必经器官 一般为灰红色、质软的扁圆形小体,直径
5-20mm,一侧隆凸,另一侧凹陷称为门, 是神经血管的出入处 与凸侧面相连的淋巴管为输入淋巴管,数 目较多,与凹面相连的淋巴管为输出淋巴 管,数目较少
皮质区:最外层,有大小不一的淋巴滤泡。 未受抗原刺激时小而少,受抗原刺激后可 布满整个淋巴结
长椭圆形,或扁平状,形同肾脏 包膜完整,境界清 内以高回声为主 皮质 包膜下周缘线状低回声,薄而纤细
副皮质区:声像图无法区分 髓质区 中央高回声区域,由淋巴窦、脂肪 组织和小血管组成
正常淋巴结的变异
淋巴结径线5-20mm 一般5mm左右,不易检出 颌下淋巴结长径在10mm左右 角淋巴结长径在20mm左右 腹股沟淋巴结长径30mm以上
锁骨上淋巴结 位于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附近—— 食管癌和胃癌
颈部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
颈部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淋巴结作为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不仅可以接受抗原刺用。
在正常情况下淋巴结较小,质软,直径多在0.5cm 以内,表面光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而且还具有过滤、增殖以及免疫作滑,与周围组织无黏连,也没有压痛。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病症之近年来,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逐年增多,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的普及应用,对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性质的认识也逐渐有了明显的提高。
探头频率5~12MHz。
调整仪器最佳状态,嘱患者取平卧位,颈下垫枕,充分暴露颈部,头偏向健侧,沿颌下角、锁骨上角、枕后角及胸锁乳突肌前缘顺序,先行扇扫,在将探头直接放于病变处,进行全方位扫查,找到淋巴结后,常规检查并记录淋巴结部位、数目、大小、形态、淋巴门的类型、皮质的类型、内部结构、内部回声与周围有无浸润,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使仪器探测到最多的血流,观察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
【分类】可将病变的淋巴结血流分布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中央型:经过多切面扫查均显示,血流信号位于淋巴结中央,不汇入淋巴门部。
(2)边缘型:血流信号不来源于淋巴结门部,而是位于淋巴结边缘。
(3)淋巴门型:血流信号从淋巴门血管主干呈放射状分出或者血流信号沿淋巴门的高回声分布,则考虑为淋巴门型血管。
(4)混合型:通过彩超检查可明显发现,具有上述三种血流类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如果淋巴结内彩色信号仅瞬间出现,不能在扫查时持续出现,或者淋巴结内没有血流信号显示,则可判定该淋巴结无血流信号【病因】①炎症:患者出现红、痛、热的特点,发病快,局部有压痛感或慢性者无压痛,常位于下颌下区。
②结核: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的,由于病程较长,其肿大的淋巴结呈串状,无压痛,可活动,可互相粘连成团,呈干酪样坏死。
③恶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肿块无痛性,质硬,活动度差,呈进行性增大,而霍奇金淋巴瘤多为双侧性,伴有发热,以及肝、脾肿大,消瘦乏力等症状。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及膈下与肝淋巴管吻合。 乳腺深部:直接回流至腋尖淋巴结。 乳腺浅淋巴管网:乳腺的浅淋巴管网有广泛的吻合,
两侧乳腺可通过浅淋巴管网相互贯通。
腹股沟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分深浅两组。
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为上下两群:上群排列于腹 股沟韧带下方并与其伴行,收纳会阴、外生殖 器、臀部、下腹壁的浅淋巴管;下群沿大隐静 脉末端纵行排列,收纳下腿前内侧、大腿的浅 淋管,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正常淋巴结超声形态学结构类似 肾脏,呈‘靶样’结构,淋巴门高 回声与周边软组织相连续。
淋巴结彩色多普勒
淋巴结内血管正常情况下无法显示,当有病理改变时,血供 增加,血管扩张,可显示管状结构。淋巴门动脉多为一支, 偶见二支,平均管径约0.14mm。动静脉通常相互平行。
彩色多普勒显示门部纵行的、对称放射状分布的血管结构, 而不能显示边缘血管。血流信号显示率与淋巴结大小、部位 、病理状况相关。颈部90%的横径>5mm的淋巴结可显示血 流信号;50%的腮腺淋巴结、60%的颈后三角淋巴结不显示 血流信号;颏下与下颌下淋巴结血供较其它区域的淋巴结血 供丰富;老年人的淋巴结内血流信号显示率低;男女淋巴结 血流信号显示无差别。
超声颈部淋巴结的描述
超声颈部淋巴结的描述
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用于评
估颈部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和血流情况。
在超声检查中,医生会涂抹适量的凝胶在颈部皮肤上,然后用超声探头在皮肤表面
来回移动,通过超声波来观察淋巴结的情况。
在描述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结果时,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小,淋巴结的大小是评估其是否异常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
况下,淋巴结一般是椭圆形或圆形,直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
超声
检查会测量淋巴结的长、宽、厚直径,描述其大小是否正常。
2. 形态,描述淋巴结的形态特征,包括边界是否清晰、轮廓是
否规则等。
异常的淋巴结可能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等特征。
3. 内部结构,评估淋巴结的内部回声情况,正常的淋巴结通常
呈均匀的等回声。
异常的淋巴结可能出现囊性变化、钙化、坏死等
情况。
4. 血流情况,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观察淋巴结内的
血流情况,包括血流速度、血流分布等,以评估淋巴结是否存在血
流异常。
总的来说,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能够全面评估颈部淋巴结的情况,对于发现淋巴结炎症、肿大、转
移性肿瘤等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描述检查结果时,医生会
结合以上多个方面的信息,全面客观地呈现淋巴结的情况,为临床
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颈部异常淋巴结的超声显像
颈部异常淋巴结的超声显像一.颈部淋巴结的正常解剖颈部淋巴结沿颈部的淋巴管的走行分布。
每一孤立的淋巴结表面都有由薄层致密结缔组织所构成的被膜。
被膜的结缔组织分支伸入淋巴结实质形成相互连接的小梁,构成淋巴结内部结构的支架,淋巴结内部的管道行于其内。
淋巴结实质的外周部分为皮质,其内容纳淋巴滤泡;髓质位于淋巴结实质的深部,由髓索及其间的髓窦组成,淋巴经由输入淋巴管自由流于其中。
在淋巴结门部可见淋巴结的动静脉与输出淋巴管伴行,在此淋巴经由输出淋巴管离开淋巴结并汇入相应的引流静脉。
二.颈部淋巴结分区法1.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分区法AJCC将颈部可扪及的淋巴结分为七个区,具体如下:I区包括颏下淋巴结和下颌下淋巴结U区由颅底到舌骨水平的颈内静脉淋巴结链构成川区由舌骨到环状软骨间的颈内静脉淋巴结链组成W区指环状软骨与锁骨之间的颈内静脉淋巴结链V区的淋巴结沿脊副神经链走行于胸锁乳突肌后方切区指从舌骨到胸骨上切迹,并以颈动脉鞘为边界的淋巴结%区淋巴结位于上纵隔颈部淋巴结的AJCC分区法是目前在国际外科学和肿瘤学上普遍应用的分区法,已广泛用于确定颈部淋巴结的位置,但有一些重要的淋巴结,如腮腺淋巴结等未被纳入其中,而且由于AJCC分区法并不只是用于超声,它还在CT与MRI中应用,分区中的一些淋巴结,如上纵膈淋巴结等并不能被超声所探及。
因而在1986年Hajeck等制定了简单易行的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分区法。
2. Hajeck 等制定的颈部淋巴结分区法Hajeck 等将颈部淋巴结分为8个区:1. 颏下区淋巴结;2.颌下区淋巴结;3.腮腺区淋巴结; 4.上颈部淋巴结(舌骨水平以上到颅底); 5.中颈部淋巴结(舌骨水平与环状软骨水平之间); 6.下颈部淋巴结(环状软骨水平以下与锁骨之间);7.锁骨上窝淋巴结;8.颈后三角区淋巴结。
这种分区方法为超声检查者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颈部淋巴结扫查步骤,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颈部淋巴结的超声分组方法。
颈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郭允鹏
三、淋巴结边界
转移性淋巴结和淋巴瘤趋向于有锐利边界——肿瘤浸润和脂肪沉积减少 结核性淋巴结炎通常不锐利——淋巴结周围软组织水肿和感染 反应性和正常淋巴结——通常不锐利 边界锐利度无助于鉴别 如已确诊的恶性淋巴结边界不锐利——提示包膜外蔓延
解剖区域;大小、纵横比;淋巴结边界;淋巴门;淋巴结 皮质;内部回声;辅助特征;CDFI、RI、PI
七、辅助特征
毗邻软组织水肿——表现为弥漫的低回声区,筋膜回声缺失 淋巴结相互融合 是结核性淋巴结的常见特征,也见于恶性淋巴结
解剖区域;大小、纵横比;淋巴结边界;淋巴门;淋巴结 皮质;内部回声;辅助特征;CDFI、RI、PI
问题二:单纯的依据大小来进行淋巴 结的描述、诊断,真的有意义吗?
答案显然是
不同部位的正常淋巴结大小不一 不同年龄的正常淋巴结大小不一 炎症引起的淋巴结增生的大小可与恶性相近 因此,良、恶淋巴结在大小上无明确的分界线
那么,如何正确的进行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A.Ahuja 2003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要点
解剖区域;大小、纵横比;淋巴结边界;淋巴门;淋巴结 皮质;内部回声;辅助特征;CDFI、RI、PI
四、淋巴门
淋巴门是鉴别重要线索,可分三型: 1、宽阔型 2、狭窄型 3、 缺失型。
转移性淋巴结、淋巴瘤、结核性淋巴结可使淋巴门消失,但早期 髓窦未被完全破坏,可以显示淋巴门。
解剖区域;大小、纵横比;淋巴结边界;淋巴门;淋巴结 皮质;内部回声;辅助特征;CDFI、RI、PI
五、淋巴结皮质
在淋巴门可见的基础上,可分三型:1、狭窄型 2、向心性宽 阔型 3、偏心型宽阔型。
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
良性淋巴结肿大
正常淋巴结
恶性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周边情况与良恶性关系
转移性淋巴结和淋巴瘤的淋巴结肿大边缘常常 比较锐利,认为是肿瘤浸润及淋巴结周边脂肪 沉积的减少所致。 反应性和正常淋巴结的边界不甚锐利。 结核性的肿大淋巴结边缘比较模糊,这是淋巴 结周边软组织水肿和炎症所致(腺周炎) 淋巴结结核常互相粘连,淋巴瘤常互相融合 恶性淋巴结突破包膜侵及淋巴结外 若已证实的恶性淋巴结出现边界不清的情况, 则提示有被膜外浸润,对于评价患者的预后有 所帮助。
淋巴结内坏死 淋巴结伴有结内坏死被认为是病理性的。 结内坏死可被分为凝固性坏死和囊性坏死,囊 性坏死更为常见。 凝固性坏死表现为淋巴结内部局部回声增强, 囊性坏死表现为淋巴结内部出无回声区。 囊性坏死常见于结核性淋巴结及转移自鳞状细 胞癌及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
淋巴结的血流特征
门样血流 血流从淋巴门部位放射状向外分支 ,周边部位没有血流 周边血流 血流沿淋巴结周边分布,并可穿过 淋巴结周边,血流不是起自淋巴门 混合型 门部血流和周边血流同时存在 无血流型 淋巴结内部没有血流信号
增加彩色增益达到出现彩色伪像的程度然后减低增益到伪像刚刚消正常淋巴结示意图正常淋巴结示意图淋巴结大小的测量淋巴结大小的测量长径纵径淋巴结的大小正常人可检查淋巴结的部位腮腺区颈上区颈中部淋巴结的形态淋巴结肿大的判定淋巴结肿大的判定颈内静脉上段正常淋巴结颈内静脉中段正常淋巴结正常淋巴结能量多普勒图淋巴门皮质髓质门样血流血流从淋巴门部位放射状向外分支周边部位没有血流无血流型较小的淋巴结内部没有血流信号正常淋巴结血流特征正常淋巴结血流特征恶性淋巴瘤良性淋巴结结核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超声检查淋巴结的超声检查淋巴结的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大小短径外形长短径比值或纵横径比值短长径比值内部回声淋巴门内部回声强弱囊性回声钙化周围情况粘连融合血流状态血流分布血流频谱参数恶性转移性淋巴结通常比较大炎性的淋巴结也可像恶性淋巴结一样比较大淋巴结的大小不能作为判定淋巴结性质的唯一标准当动态连续观察淋巴结呈持续性增大时强烈提示为转移性淋巴结大小大小在鉴别淋巴结性质中的价值在鉴别淋巴结性质中的价值鉴别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Ⅶ区为上纵隔淋巴结。界限:两侧界为颈总动脉, 上界为胸骨上窝,下界为主动脉弓水平。与甲状 腺癌、下咽癌、颈段食管癌的转移有密切关系。
13
I区 颏下及颌下区淋巴结。 IA区 颏下淋巴结 IB区 颌下淋巴结 Ⅱ区 颈内静脉淋巴结上 组 以颈内静脉后缘为界分 为ⅡA区和ⅡB区,前下方为 IIA区,后上方为IIB区 Ⅲ区 颈内静脉淋巴结中 组 Ⅳ区 颈内静脉淋巴结下 组 Ⅴ区 颈后三角区淋巴结 以肩胛舌骨肌下腹为界, 后上方的为VA区,前下 方的为VB区。 VI区 内脏周围淋巴结, 或称前区。 Ⅶ区 上纵隔淋巴结 14
21
转移性淋巴结
约占颈部肿块的3/4 锁骨上窝转移性肿瘤的原发灶多在胸腹部 消化道的肿瘤可经胸导管转移至左锁骨上窝(胃癌) 肿块固定,有局部或放射性疼痛,晚期可出现坏死、感染。
22
不规则形
RI 0.7-0.8 PI 1.5-1.6
23
由周边向中心增强,随后
皮质呈不均匀增强,系转 移灶少血供或缺血坏死所
两支淋巴门动脉供血,其
在淋巴门分支出微动脉, 通过淋巴结髓质并在其内
分支
3
头颈部淋巴结:颈前淋巴结
颈外侧淋巴结
4
目前在国际外科学和肿瘤学上被普遍应用的颈部淋巴结分组
法是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分组,依据颈部淋巴结
被肿瘤转移累及的范围和水平,AJCC将颈部可扪及的淋巴结 分为七个水平
5
IA区 颏下淋巴结
瘤的靶器官,在淋巴瘤的后期多累及。
淋巴瘤发病隐匿,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和自觉症状,发现浅表淋巴 结部位隆起,尤其是无明显触痛,超声发现多个增大的淋巴结要首先
考虑淋巴瘤。
淋巴瘤形态趋圆,淋巴门往往消失,可与良性反应性淋巴结相鉴 淋巴瘤的血供以淋巴门型为主,且多呈高灌注表现,淋巴瘤大量
29
别。
致
24
鉴别诊断
与良性反应性淋巴 结相比,形态多不规 则,外型趋圆。频谱 多普勒显示阻力指数 比良性淋巴结高。
与结核性淋巴结炎 相比,一般不发生融 合。
转移性淋巴结最具 特异性的血供形式是 边缘区血供,这点与 恶性淋巴瘤有所区别。
25
是起源于淋巴结和结外部位 淋巴组织的免疫系统的恶性 肿瘤,其发生与免疫应答反 应中淋巴组织增殖分化产生 的各种免疫细胞有关。
15
颈部淋巴结超声观察内容
形态(纵横比率) 皮质情况(厚度、轮廓)
淋巴门状态
血流类型(淋巴结RI、PI值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大小不是有用的参数
16
L/T≥2
17
18
L/T≥2
由淋巴结所属部位的某些急慢性炎症引起,如化脓性扁桃体 炎、牙龈炎。
19
20
团注造影剂后,造影剂自淋巴门进入淋巴结,瞬间充满整个淋巴 结,呈均匀性高增强,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有明确分界,消退 快于周围组织。当淋巴结内有坏死时,可有无增强区。
Radiotherapy &
Oncology,ESTRO)官方 杂志——Radiotherapy
& Oncology(绿皮杂志)
在线发表了新的颈部淋 巴结分区标准【1】
11
VI区(level VI) 为内脏周围淋巴结,界限:两 侧界为颈总动脉,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窝。 是食管肿瘤发生隐匿性转移的高危区域。
淋巴结解剖及其疾病超声 诊断
1
淋巴系统
由淋巴管道、淋巴组织 和淋巴器官组成 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系统, 协助静脉引流组织液 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具 有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 巴液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功 能
2
淋巴器官
淋巴结、胸腺、脾和扁桃体
是淋巴管向心行程中的
必经器官
一般为灰红色、质软的 扁圆形小体,直径5-20mm, 一侧隆凸,另一侧凹陷成 为门,有输出淋巴管、神 经和血管出入 正常淋巴结由一支或者
多呈高灌注表现,但RI、PI较 转移性淋巴结低。
(Vmax=10-19cm/s,RI<
0.6)
26
27
淋巴结增强早于周围组织,造影剂首先从淋巴门进入,随 即自中心扩展自淋巴结包膜,增强淋巴结与周围组织分界 28 清楚。
鉴别诊断
淋巴瘤病变一般在淋巴管和淋巴结内,不侵犯淋巴结周围组织, 淋巴瘤发病多为一组淋巴结,或者多处多组淋巴结,当在一个部位 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发现异常淋巴结,应扫查易发部位,颈部淋巴结最多累及,继而查腋 窝、腹股沟,腹膜后淋巴结也是深部淋巴瘤的好发部位,脾脏是淋巴
9
V区(level V)为颈后三角区或称副神经链淋巴 结, 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后界为斜方肌前缘, 下界为锁骨水平。包括锁骨上淋巴结。 是鼻咽、 口咽、声门下喉、梨状窝顶、颈段食管和甲状腺 肿瘤发生隐匿性转移的高危区 10
2013年11月,欧洲放射
肿瘤学协会(European Society of
增殖的同时,刺激小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淋巴结因血供增加,不易发
生结节内坏死,这一点与转移性淋巴结和结核性淋巴结炎不同。
L/T≥2
30
淋巴门消失,内部回声不均匀
众多淋巴结融合呈串珠样
晚期可出现集聚或散在的液化区以 及伴声影的强光团或光点
可表现为边缘血管
31
造影剂从周边开始进入,然后整个淋巴结边缘呈现不均匀高增强,内可见大
III区(level III)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位于颈 内静脉中1/3周围,是Ⅱ区向下的延续。相当于舌骨水 平至环甲膜水平。是口腔、鼻咽、口咽、下咽和喉肿 瘤发生隐匿性转移的高危区域。
8
IV区(level IV)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组,位于 颈内静脉下1/3周围,从环状软骨水平到锁骨上水 平。是下咽、喉和颈段食管肿瘤发生隐匿性转移 的高危区域。
片无增强区,增强后边界清楚,大小没有明显改变,造影剂消退较快
32
33
谢谢
34
界限:两侧二腹肌前腹和舌骨体围成的三角。 IB区 颌下淋巴结 ,位于ⅠA后外侧、颌下腺后缘之前 。
界限:下颌骨体、同侧二腹肌前后腹围成的三角 。
6
Ⅱ区包括颈内静脉上组淋巴结,位于颈内静脉上1/3和副神经上部周围。 自颅底一直延伸至颈动脉分叉或舌骨体下缘。影像学角度采用颈内静脉 后缘做为Ⅱa和Ⅱb的分界。Ⅱ区接受来自面部、腮腺及下颌下、颏下和 咽后淋巴结的淋巴管,也直接接受来自鼻腔、咽、喉、外耳道、中耳及舌 下腺和下颌下腺的集合淋巴管,是鼻腔、口腔、咽、喉和涎腺肿瘤发生 隐匿转移的高危区域,其中Ⅱb与口咽或鼻咽的肿瘤关系更为密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