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与中国文化 读书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士与中国文化》读书笔记

余英时先生的《士与中国文化》是十二篇历史论文的集合,主要探讨了“士”这一特殊的社会阶层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在引言中,余英时先生通过与西方“知识分子”概念的对比,定义了“士”:士是中国古代的知识阶层,承担着传承文化、维护基本价值的功能。他们超越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发展着对全社会的关怀;他们“无恒产而有恒心”,贯穿了超越性和理想主义精神。明道救世的使命感让他们超越了学者—地主—官僚的组合体,显出了宗教式的情操……

首先,余英时先生探讨了士的兴起与发展。知识阶层来源于有着文化渊源的春秋贵族,在春秋时期封建秩序解体时兴起,他们因当时文化系统与社会系统分化而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终形成了四民社会。“哲学的突破”之后,中国的知识阶层以道自任,持“道”抗“势”,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政统要靠道统给予合法性,而知识分子正是“道”的所有者,因此他们形成了与君主的师友关系,并可以批评政治以达到重建人间秩序的目的。春秋战国直到西汉前期,下层知识分子以食客游士的方式存在,形成一种自由的舆论力量,对政治产生了影响。然而大一统政府无法忍受他们游离于秩序和政治权威,最终游士阶层与独立王国一道消失了,也正是从此之后,道无法与势再相抗衡。

中国知识分子具有批判性的传统,这种传统部分地来源于俳优的“狂”的外在保护,也依赖于“修身”的内在保证。在“势”的压力下,中国知识分子不像西方人那样有宗教作为外在支撑,只能“内圣”,以内在修养做道的保证。除此之外,儒家也向外寻求客观基础,如董仲舒的天和程朱的理。总的说来作者认为,在这两种传统下,中国的知识分子传统才得以不绝如缕。

作者认为汉代的循吏对于文化传播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他们是“教化之吏”,在大传统(精英文化和小传统(通俗文化之间游走交流,传播了文化,以期实现其德治、礼治的理想。他们处在“政统”与“道统”的交叉点上,因此,作者希望以对循吏和吏道观的分析来折射时代的政教关系。作为士之特殊的一型,循吏在文化传播和开辟传统上作出了很大贡献。

东汉之后,士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很大转变:从游士转向社会基础深厚、背后有宗族的士大夫。王莽以来,士族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深刻地影响了政治变迁。东汉的建立是以士族大姓为基础,而东汉的灭亡也与他们息息相关。从文化心理上讲,在汉晋时期,由于与外戚、

宦官的争斗,士的群体产生了新的心理自觉。而社会的思潮也从东汉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富有使命感责任感的精神演变成了魏晋时期个体主义、关注审美、追求内心的风气。在名教与自然地关系上,魏晋经历了从冲突到合一的过程。

作者还探讨了中国近世宗教与商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资本主义的兴起有其文化背景:即新教(尤加尔文宗伦理,其中包含的勤、俭、信用、赚钱、苦行等“资本主义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产生。并且韦伯认为这种资本主义精神是中国所没有的。余英时先生在此反驳了这种观点,他通过史料论证了唐宋以后佛教禅宗、道教都提倡劳作入世苦行而这些对中国民众信仰的

影响是很大的。后世儒家也提倡对此世的积极改变和勤快等精神。虽然没有加尔文宗的选民和先定论思想,但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使命感是士的宗教精神。

宋元之后出现了“治生论”,即认为必须有独立的经济生活才能有独立人格。商人和儒家都重估了商人阶层的社会价值,最终导致旧四民观的动摇和传统价值松动。从文化层面讲,商人形成了文化诚信和职业道德等精神,也具有了超越精神,他们将自己的事业看成神圣庄严的,由此,置身于上层文化和通俗文化间的商人依赖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

这本书具有很多鲜明的特点,例如:一、中西对照。从一开始对“士”的定义开始,余英时先生就将士与西方近代知识分子的特点进行参照,他们的性格极其相似,通过这种比较,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士的含义。到后来与西方俳优的比较、与中古基督传统的比较和对韦伯说法的反驳,都能显现出余英时先生学贯中西,也使对士的传统的探寻有了更宽广的含义。二、通过各个时代、各个方面的论述,在整体上形成了士作为一个阶级的内在思想和外在影响。三、现实意义。余英时先生这本书对士的定义和描述都是理想化的,并且对士的超越精神、使命感和责任感极为看重。正如余英时先生在序中说的“本书所探讨的对象虽是历史陈迹,它所投射的意义却可能是现代的”,对于士这个在现代结构中消失了的阶层,余英时先生显然是抱有敬意和希望的。

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的知识阶层产生了极大的敬仰,“无恒产而有恒心”的超越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和政治批判的勇气,是任何一个时代的正常运转所不能缺少的。“以道抗势”的政治独立性和维护基本价值的文化功能,都是我们当下所需要的。然而古代知识阶层缺乏客观外在的依靠,缺乏组织,只能以个人的内在修养作为支撑,这样一条路未免太过理想主义了,终究导致道无法抗衡势,或许因为中国古代思想缺乏宗教性的原因,导致这种失败的必然性,而这也令人惋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