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等统称为天体,宇宙是由天体组成的。天体之间互相吸引、互相绕转,组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级别不同,地球在哪一级天体系统中?(见下面框架图)
河外星系
太阳系(P8图):太阳系由太阳和八大行星、小行星等天体组成。八大行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海(谐音记忆法:“水晶地火,木头填海”)。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体现在:外观形状、大小、质量、体积、自转公转周期、卫星数量等,与其他行星相比都比较适中。
2.地球的特殊性体现在:是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生命存在必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厚度和合适成分的大气、液态水。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
①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适宜的温度;
②质量、体积适中,所以引力合适能够吸引一定厚度的大气,大气在地球漫长的生命演化过程中具有了适合生命存在的成分。
③地球内部的氢氧化合反应液态水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
太阳:提供稳定的光照;
大行星:运行轨道具有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的特点,互不干扰;
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对地球影响较小
月球:吸引宇宙碎片,保护地球。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1.概念: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所以说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3.太阳能量来源: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提供光、热资源,维持生物生长;
②是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
③为人类提供能源(太阳能),可以被人类直接利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灯等;也可以储存在生物体内被人类间接利用(如石油、煤炭)。
5.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①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减少;纬度因素的影响;
②我国东部多,西部少;天气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临海,水汽多,易形成云雨天气,西部地区距海远,晴天较多)
③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在青藏高原,最贫乏的地区在四川盆地;主要是地形和天气的影响(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因此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丰富;四川盆地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散去,因此多云雨,太阳辐射量少)
④冬季少,夏季多。日照时间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概念: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2.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3.太阳活动种类: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等。(注: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显示)
4.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对气候有影响;②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甚至威胁太空中运行的宇航器安全;③产生“磁暴”现象;④在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1.绕转轴:地轴。(地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方向:自西向东(侧视);“北逆南顺”(极点俯视)
4.速度:
①角速度:处处相等,都是15。/时(极点的角速度为0)。
②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的线速度最大,为1670
千米/时;极点的线速度为0;
60
度
纬线上的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的过程及周期:24小时(太阳日)
0点
)
①概念: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②判读——自转法。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将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晨线上看日出;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将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昏线上看日落。
白昼黑夜
③特点:
第一,是过球心的大圆,将地球平分,即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相等;
第二,将赤道平分,即赤道上昼夜等长,各为12个小时,6点日出,18点日落;
第三,与太阳光线垂直;
第四,以15度/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运动,即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2.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使地球上所有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一个与自转方向相同的惯性,这个惯性力我们称之为地转偏向力。(了解即可)
:“南左北右赤不偏”
影响:对河水流向、风向等都有影响。
3.时间的差异
地方时:
①概念: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东边比西边的时间过得快。这种由于经度不同而产生的时间叫做地方时间。太阳一天中升的最高的时刻是地方时间12点。
②地方时的计算方法(“三步走”):
(E)或同在西经(W),则将两个经度相减,若两地一个在东经一个在西经,则将两个经度数相加(“异加同减”)。
将经度差转化为时间差:经度每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每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则加上时间差;若所求地点在已知地西边,则减去时间差(“东加西减”)
时区和区时
①概念:为了避免时间的混乱,将全球划分为不同的时区,每个时区采用统一的时间,叫做该时区的区时。
②时区的划分: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15个经度为一个时区;
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15;
东12区和西12区合二为一,叫做东西12区。
③区时的计算:
时区的计算方法为“异加同减、东加西减”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间
二.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黄赤交角
含义: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大小:23度26分
影响: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含义: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且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指向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