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现象综合演示实验 PPT
合集下载
《非牛顿流体的流动》课件
实验演示
演示剪切稀化流体的流变学特性,揭示其奇特行为。
应用
工业应用
非牛顿流体在润滑剂、涂料、胶粘剂等工业领域有 广泛应用。
生活中的应用
某些食品、护肤品和医疗药剂中也使用了非牛顿流 体。
实验演示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塑性流体流动实验
演示塑性流体的流动行为,了解其特性和流变学参数。
2
粘弹性流体流动实验
通过实验展示粘弹性流体的弹性回复和粘性瞬时流动。
《非牛顿流体的流动》 PPT课件
非牛顿流体是指其粘度随着应力变化而发生非线性变化的流体。本课件将介 绍非牛顿流体的特点、分类、流动行为、应用以及实验演示。
什么是非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是指其粘度与应力不是线性关系的流体。它们可以根据其流变学 性质进一步分类为塑性流体、粘弹性流体和剪切稀化流体。
非牛顿流体的特点
变形率依赖性
非牛顿流体的粘度取决于应变速率。
时间依赖性
非牛顿流体的粘度可以随时间变化。
剪切薄弱性
非牛顿流体在高剪切速率下可能表现出稀化现象。
塑性流体
具有固体特性
塑性流体具有一定的流动阈值,需要足够的剪切力 才能使其流动。
实验演示
展示塑性流体的流动实验,探索其特性。
粘弹性流体
粘弹性流体具有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的特性。其流动行为可能包括弹性回复和粘性瞬时流动。
粘弹性流体的流动行为
1
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关系
粘弹性流体的流动特性与剪切速率相关,可能表现出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增加而 增加的非线性关系。
2
流变学模型
通过建立流变学模型来描述粘弹性流体的流动行为。
3
实验演示
演示粘弹性流体的流动行为,以帮助理解其复杂性。
第二章流体流动PPT精品文档46页
叶轮的类型
蔽式叶轮:适用于输送清洁液体
敞式和半蔽式叶轮:流道不易堵塞,适用于输送含 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悬浮液,效率低。
按吸液方式:单吸式、双吸式。
后盖板 平衡孔
单吸(a式)
双吸式
单吸式与双吸式叶轮
单吸式:结构简单,液体从叶轮一侧被吸入。
双吸式:吸液能力大,基本上消除轴向推力。
(4 )轴封装置 ----减少泵内高压液体外流,或防止空
(2)泵理论压头与叶片弯曲方向的关系
叶片形式:径向,前弯,后弯
径向叶片: 2 90
后弯叶片: 2 90
H
与
Q
无关
H与Q降低
前弯叶片: 2 90
H与Q增加
w2
c2
w2
c2
w2
c2
α2 u2
α2 u2
α2 u2
(a)
(b)
(c)
叶片弯曲方向及其速度三角形
c
前弯叶片:压力头小于动
H∞
β 2 >90
压头,冲击损失大。
Hc2u gu2
c2u2cos2
g
—— 离心泵基本方程
3.离心泵基本方程的讨论
H f (泵结构,流)量
(1) 离心泵理论流量Q对理论压头H∞的影响
Q 2r 2 b 2 c 2 s in 2 2r 2 b 2 c 2 r
H u2g c2uu2(u2cg 2rctg2)
H 1 g u 2 22 Q r2 b 22c ut2 g 1 g r222 Q b 2ct2 g
气侵入泵内
填料密封
填料如浸油或渗涂石墨的石棉带、碳纤维、氟纤维 和膨胀石墨等,填料不能压得过紧,也不能压得过
松,应以压盖调节到有液体成滴状向外渗透。
蔽式叶轮:适用于输送清洁液体
敞式和半蔽式叶轮:流道不易堵塞,适用于输送含 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悬浮液,效率低。
按吸液方式:单吸式、双吸式。
后盖板 平衡孔
单吸(a式)
双吸式
单吸式与双吸式叶轮
单吸式:结构简单,液体从叶轮一侧被吸入。
双吸式:吸液能力大,基本上消除轴向推力。
(4 )轴封装置 ----减少泵内高压液体外流,或防止空
(2)泵理论压头与叶片弯曲方向的关系
叶片形式:径向,前弯,后弯
径向叶片: 2 90
后弯叶片: 2 90
H
与
Q
无关
H与Q降低
前弯叶片: 2 90
H与Q增加
w2
c2
w2
c2
w2
c2
α2 u2
α2 u2
α2 u2
(a)
(b)
(c)
叶片弯曲方向及其速度三角形
c
前弯叶片:压力头小于动
H∞
β 2 >90
压头,冲击损失大。
Hc2u gu2
c2u2cos2
g
—— 离心泵基本方程
3.离心泵基本方程的讨论
H f (泵结构,流)量
(1) 离心泵理论流量Q对理论压头H∞的影响
Q 2r 2 b 2 c 2 s in 2 2r 2 b 2 c 2 r
H u2g c2uu2(u2cg 2rctg2)
H 1 g u 2 22 Q r2 b 22c ut2 g 1 g r222 Q b 2ct2 g
气侵入泵内
填料密封
填料如浸油或渗涂石墨的石棉带、碳纤维、氟纤维 和膨胀石墨等,填料不能压得过紧,也不能压得过
松,应以压盖调节到有液体成滴状向外渗透。
《流体流动》PPT课件
解:取高位槽液面为1-1截面,
虹吸管出口内侧截面为2-2截面,
1
并以2-2为基准面。列柏氏方程得:
gz1+u12/2+p1/ρ+we= gz2+u22/2+p2/ ρ +hf 2
上式说明:
*当ρ0 、ρ一定时,ΔP 仅与 R 有关。 *若两测压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则R(ρ0 –ρ)g不是
真正的压强差,而是两被测截面上的虚拟压强差。
③ U型压差计适用范围
●斜管微压计、复式U型压差计等 2、液面测量 3、确定液封高度
作业:
第三节 管内流体流动基本方程
流体流动的规律主要是指流体的流速、压强等 运动参数在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gz1+ u12/2 + p1/ρ > gz2+ u22/2 + p2/ρ
将(U2 - U1 )用Σh f表示
∴gz1+u12/2 +p1/ρ= gz2+ u22/2 + p2/ρ+Σh f
(A)
gz1+u12/2+p1/ρ+We=gz2+u22/2+p2/ρ+Σh f
(B)
以上(A) (B)两式均称为机械能衡算式。
4、定态流动与非定态流动
定态流动是指点的速度ux、uy、uz及压强p均为与时 间无关的常数。
即:
定态流动 u = f(x、y、z)
非定态流动 u = f (x、y、z、τ)
u = f(x、y、z、τ)
u = f (x、y、z)
5、运动的描述方法
①拉格朗日法: 描述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状态。 (物理学中考察单个固体质点时用)
流体流动PPT课件
P1-P2=(a- b)Rg
2021/4/8
15
倾斜液柱压差计
R1
R= R1 sin
2021/4/8
16
(2) 液位的测定
液位计的原理——遵循静止液体内部压强变化的规律, 是静力学基本方程的一种应用。
液柱压差计测量液位的方法:
由压差计指示液的读数R可以计算 出容器内液面的高度。
当R=0时,容器内的液面高度将
dudy
2021/4/8
26
一、测速管:又称皮托(Pitot)管
1、测速管的结构和原理
对于某水平管路,测速管的内管A点测得的
是管口所在位置的局部流体动压头与静压头之和
,称为冲压头 。
hA
u2 2g
pA
g
B点测得为静压头
hB
pB
g
冲压头与静压头之差
u
p
A•
2021/4/8
hAhB
pApB
g
u2 2g
200<0Re<400时0可, 能是滞流,也可能是湍流,与外 界条件有关。——过渡区
2021/4/8
25
圆管内滞流与湍流的比较
本质区别 速度分布 平均速度 剪应力
滞流 分层流动
u
um
ax1
r2 R2
um
1 2
umax
du dy
湍流 质点的脉动
1
uumax1Rr n(n7)
um0 .8u 2 m(an x 7)
第一章
流体流动
2021/4/8
1
概述
一.连续介质模型
把流体视为由无数个流体微团(或流体
质点)所组成,这些流体微团紧密接触,
u
彼此没有间隙。这就是连续介质模型。
2021/4/8
15
倾斜液柱压差计
R1
R= R1 sin
2021/4/8
16
(2) 液位的测定
液位计的原理——遵循静止液体内部压强变化的规律, 是静力学基本方程的一种应用。
液柱压差计测量液位的方法:
由压差计指示液的读数R可以计算 出容器内液面的高度。
当R=0时,容器内的液面高度将
dudy
2021/4/8
26
一、测速管:又称皮托(Pitot)管
1、测速管的结构和原理
对于某水平管路,测速管的内管A点测得的
是管口所在位置的局部流体动压头与静压头之和
,称为冲压头 。
hA
u2 2g
pA
g
B点测得为静压头
hB
pB
g
冲压头与静压头之差
u
p
A•
2021/4/8
hAhB
pApB
g
u2 2g
200<0Re<400时0可, 能是滞流,也可能是湍流,与外 界条件有关。——过渡区
2021/4/8
25
圆管内滞流与湍流的比较
本质区别 速度分布 平均速度 剪应力
滞流 分层流动
u
um
ax1
r2 R2
um
1 2
umax
du dy
湍流 质点的脉动
1
uumax1Rr n(n7)
um0 .8u 2 m(an x 7)
第一章
流体流动
2021/4/8
1
概述
一.连续介质模型
把流体视为由无数个流体微团(或流体
质点)所组成,这些流体微团紧密接触,
u
彼此没有间隙。这就是连续介质模型。
液体的流动PPT课件
40
41
雷诺数 — 一个判断流体做层流还是湍
流的判据.
Re vr
其中: 流体的密度
r -流管的半径
-流体的平均流速 流体的黏度
Re-雷诺数(无单位)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雷诺数的临界范围:
0 < Re < 1000 层流
1000 < Re < 2000 过渡流
Re > 2000 湍流
42
(3)速度梯度
p 1 v2 constant
2
23
(1)流速计 汾丘里(Venturi)流量计的设计原理: 先用两个插在主管道中的竖直细管来 测量不同截面处的压强差,然后计算出流速 或流量.
24
Example: Venturi meter
h
S2
S1
Based on continuity equation
This is a horizontal pipe
21
适用条件:
(1)理想流体 (2)定常流动 (3)同一流线
22
. The applications of Bernoulli’s equation(应用)
伯 努
p 1 v2 gh constant
2
利 方 程
1. 不均匀水平管中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及 其
应
h1 = h2
P1 v1
用
P2 v2
49
一、 泊肃叶定律
1842年法国医学家泊肃叶得出结果: 实际流体在圆管中作定常流动时,流量为
Q R4 p1 p2
8L
其中:
Q— 流量(m3/s)
R— 圆管半径(m)
L— 圆管长度(m)
p1 p2 — 圆管两端压强差(Pa)
41
雷诺数 — 一个判断流体做层流还是湍
流的判据.
Re vr
其中: 流体的密度
r -流管的半径
-流体的平均流速 流体的黏度
Re-雷诺数(无单位)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雷诺数的临界范围:
0 < Re < 1000 层流
1000 < Re < 2000 过渡流
Re > 2000 湍流
42
(3)速度梯度
p 1 v2 constant
2
23
(1)流速计 汾丘里(Venturi)流量计的设计原理: 先用两个插在主管道中的竖直细管来 测量不同截面处的压强差,然后计算出流速 或流量.
24
Example: Venturi meter
h
S2
S1
Based on continuity equation
This is a horizontal pipe
21
适用条件:
(1)理想流体 (2)定常流动 (3)同一流线
22
. The applications of Bernoulli’s equation(应用)
伯 努
p 1 v2 gh constant
2
利 方 程
1. 不均匀水平管中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及 其
应
h1 = h2
P1 v1
用
P2 v2
49
一、 泊肃叶定律
1842年法国医学家泊肃叶得出结果: 实际流体在圆管中作定常流动时,流量为
Q R4 p1 p2
8L
其中:
Q— 流量(m3/s)
R— 圆管半径(m)
L— 圆管长度(m)
p1 p2 — 圆管两端压强差(Pa)
流体的运动共49张PPT
流体特性
流体具有易流动性、无固定形状、抗 压性、表面张力等特性。其中,易流 动性是流体最显著的特点,使其能够 适应容器的形状并传递压力。
流动类型及特点
01 02
层流
层流是指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各质点沿着一定的轨迹做有规则的平滑运 动。层流具有流速分布均匀、流线平行且连续、质点间无相互混杂等特 点。
湍流
Pa)。
压强
流体中某点的压力与该点处流体密 度的比值,用符号$rho$表示,单 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压力与压强的关系
$p = rho gh$,其中$g$是重力加 速度,$h$是该点距流体自由表面 的垂直距离。
浮力原理及应用
01
02
03
04
浮力
浸在流体中的物体受到流体竖 直向上的托力,其大小等于物
流线、流管、流量等,以及连续 性方程、伯努利方程等重要原理
。
黏性流体的运动
分析了黏性对流体运动的影响, 包括层流和湍流的形成机制、雷 诺数等概念。
流体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介绍了流体的定义、特性以及不 同类型的流体,如牛顿流体和非 牛顿流体。
流体机械能转换
介绍了流体机械能转换的基本原 理,如泵、风机、涡轮机等设备 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人工明渠
人工开挖或建造,具有规 则的几何形状,水流条件 相对简单。
涵洞和隧洞
水流在封闭空间内流动, 受边界条件限制,流速分 布和能量损失有特定规律 。
明渠均匀流和非均匀流现象
均匀流
流速沿程不变,水面线呈 水平或倾斜直线,常见于 长直渠道或水槽实验。
非均匀流
流速沿程变化,水面线呈 曲线,分为渐变流和急变 流,常见于天然河道和复 杂渠道。
前沿研究领域介绍
流体具有易流动性、无固定形状、抗 压性、表面张力等特性。其中,易流 动性是流体最显著的特点,使其能够 适应容器的形状并传递压力。
流动类型及特点
01 02
层流
层流是指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各质点沿着一定的轨迹做有规则的平滑运 动。层流具有流速分布均匀、流线平行且连续、质点间无相互混杂等特 点。
湍流
Pa)。
压强
流体中某点的压力与该点处流体密 度的比值,用符号$rho$表示,单 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压力与压强的关系
$p = rho gh$,其中$g$是重力加 速度,$h$是该点距流体自由表面 的垂直距离。
浮力原理及应用
01
02
03
04
浮力
浸在流体中的物体受到流体竖 直向上的托力,其大小等于物
流线、流管、流量等,以及连续 性方程、伯努利方程等重要原理
。
黏性流体的运动
分析了黏性对流体运动的影响, 包括层流和湍流的形成机制、雷 诺数等概念。
流体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介绍了流体的定义、特性以及不 同类型的流体,如牛顿流体和非 牛顿流体。
流体机械能转换
介绍了流体机械能转换的基本原 理,如泵、风机、涡轮机等设备 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人工明渠
人工开挖或建造,具有规 则的几何形状,水流条件 相对简单。
涵洞和隧洞
水流在封闭空间内流动, 受边界条件限制,流速分 布和能量损失有特定规律 。
明渠均匀流和非均匀流现象
均匀流
流速沿程不变,水面线呈 水平或倾斜直线,常见于 长直渠道或水槽实验。
非均匀流
流速沿程变化,水面线呈 曲线,分为渐变流和急变 流,常见于天然河道和复 杂渠道。
前沿研究领域介绍
流体流动PPT课件
③流体温度不变,U1=U2 ; ④流体克服流动阻力损失的机械能为wf 。
p1
gz1
1 2
u12
we
p2
gz2
1 2
u22
w
f
阻力损失
(1-15)
令
he
we g
及hf
wf g
则:
压头损失
p1
g
z1
u12 2g
he
p2
g
z2
u22 2g
h f
(1-16)
以上两式为实际不可压缩流体稳定流动的机械能衡算式 对于可压缩流体由于密度不为常数,所以不可用。
注:若在输送过程中压力改变不大,气体也可按不可压 缩流体来处理。
理想气体的密度:标准状态(1atm,0 ℃ )下 每k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m3,则其密度为
理想气体标准状下 的密度,kg/ m3
气体的千摩尔质量
0
M 22.4
kg/kmol
理想气体T,p下的 密度,kg/ m30pp0p2
gz2
u22
2
p f
pa
全风压
压力降(阻力损失)
注:柏努利方程是针对理想流体而又无外功加入时的以 单位质量流体为衡算基准的机械能衡算式,实际流体的以单 位质量为衡算基准的机械能衡算式我们称为实际流体的柏努 利方程。
⑤ 对可压缩流体(如气体)
对可压缩流体,其ρ是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流体 输送过程中,p是变化的,因此ρ也是变化的,但是对于短 距离输送,可把ρ看作常数,或者当
例:真空蒸发操作中产生的水蒸气 往往送入混合冷凝器中与冷水直接 接触而冷凝,为维持操作的真空度, 冷凝器上方与真空泵相接,不时将 器内的不凝性气体抽走。同时,为 了防止外界空气由气压管漏入致使 设备内的真空度降低,因此,气压 管必须插入液封槽中,水即在管内 上升一定的高度h,这种措施即为液 封。若真空表的读数为80ka,试求 气压管中水上升的高度h。
液体的流动规律与表面现象 ppt课件
收缩压 115 (男) 舒张压 73 (男) 收缩压 110 (女) 舒张压 70 (女)
ppt课件
32
高血压六大危险信号
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感。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
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发作。
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液体的黏滞性
ppt课件 4
一、 理想液体 不可压缩又无黏滞性的液体。
理想液体是不存在的,它是实际液体的近似,为 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它代表实际液体的一种理想化模 型。水和酒精都可以看作理想液体。
二、稳流
一般情况: • • • • 同一时刻: 空间各点流速不同; 同一地点: 不同时刻流速也不相同。
ppt课件 5
πR 4 P Q 8ηL
P 8ηL Q 令 Rf 则 4 称为流阻, πR Rf 常用上式分析心输出量、血压和外周阻力之间的关系。
泊肃叶 (17991869) 法国生理学 家.
高血压的治疗:老年人血管往往硬化,流阻增大,所以 血压升高。可以服用扩张血管的药物,减小流阻,在Q 不变的情况下,血压降低。 ppt课件
舒张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此时动脉 管壁所受到的压力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也叫低压)。 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脉压=收缩压-舒张压) 通常我们测血压右侧与左侧的血压不一样,最高可相差 10毫米汞柱,最低相差不到5毫米汞柱。
ppt课件 2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正常血压
收缩压:90~140mmHg(12.0~18.6kPa) 舒张压:60~90mmHg(8.0~12.0kPa)
20
《流体力学实验》PPT课件
以无粘性不可压缩势流理论为基础,阐明了机翼升力产生的机理。机翼理 论的正确性,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了无粘流体理论对指导工程设计的重大意义。
20时40年代开始,航天飞行--气体动力学
随着喷气式发动机和火箭技术的应用,满足超音速飞行的需要。
爆炸波理论,爆炸力学
研究原子弹、炸药爆炸后激波在空气或水中的传播等的需要。
对自然界固有的流动现象或工程全尺寸实物,利用各种仪器进行系统观测, 总结出流体运动规律,预测流动现象的演变。(气象观测、预报) 问题:对现场的流动现象不能控制,发生条件不可能完全重复出现;花费 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2. 实验室模拟
根据数学、物理和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以及实验室条件,改变研究对 象的尺度建立模型,根据模型实验结果依据相似理论推算出原型的数据。 现场观测是对已有事物已有工程的观测,实验室模拟则可以对还没有出现 的事物及现象进行观察、预测,是一种研究流体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
3. 理论分析
根据流体运动的普遍规律如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等,利用数学 分析、物理学和基础力学等手段,观测和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解释已知现 象、预测可能发生的现象。
17
理论分析步骤 1)建立力学模型
针对实际的流体力学问题,分析主要矛盾,对问题进行适当简化,使得建 立的力学模型能够反映问题的本质。
2)建立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
针对流体运动特点,应用质量、动量、能量守恒定律得到方程组,此外还 要加上某些联系流动参量的关系式或其它方程。
3)求解方程组
结合具体流动,回归解的物理意义,解释流动机理。通常还需将求解结果 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确定解的准确程度及所建力学模型的适用范围。 从基本概念到基本方程的一系列定量研究均涉及到很深的数学问题,因此 流体力学的发展是以数学的发展为前提。对于进行流体力学研究的人来说, 数学基础十分重要!
20时40年代开始,航天飞行--气体动力学
随着喷气式发动机和火箭技术的应用,满足超音速飞行的需要。
爆炸波理论,爆炸力学
研究原子弹、炸药爆炸后激波在空气或水中的传播等的需要。
对自然界固有的流动现象或工程全尺寸实物,利用各种仪器进行系统观测, 总结出流体运动规律,预测流动现象的演变。(气象观测、预报) 问题:对现场的流动现象不能控制,发生条件不可能完全重复出现;花费 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2. 实验室模拟
根据数学、物理和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以及实验室条件,改变研究对 象的尺度建立模型,根据模型实验结果依据相似理论推算出原型的数据。 现场观测是对已有事物已有工程的观测,实验室模拟则可以对还没有出现 的事物及现象进行观察、预测,是一种研究流体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
3. 理论分析
根据流体运动的普遍规律如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等,利用数学 分析、物理学和基础力学等手段,观测和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解释已知现 象、预测可能发生的现象。
17
理论分析步骤 1)建立力学模型
针对实际的流体力学问题,分析主要矛盾,对问题进行适当简化,使得建 立的力学模型能够反映问题的本质。
2)建立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
针对流体运动特点,应用质量、动量、能量守恒定律得到方程组,此外还 要加上某些联系流动参量的关系式或其它方程。
3)求解方程组
结合具体流动,回归解的物理意义,解释流动机理。通常还需将求解结果 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确定解的准确程度及所建力学模型的适用范围。 从基本概念到基本方程的一系列定量研究均涉及到很深的数学问题,因此 流体力学的发展是以数学的发展为前提。对于进行流体力学研究的人来说, 数学基础十分重要!
一章流体流动ppt课件
[例1-3]:已知苯与甲苯混合液中苯的质量分数为0.6.试求混合 液在20℃下的密度。
解:从附录四查的20℃下苯的密度为879kg/m2,甲苯的密度 为867kg/m3
1 0.60.4
m 879 867 求得混合液的密度为:m874kg/m3
20
三、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一)相对静止状态流体受力情况
两扩张室中液面不致有明显的变化。
按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可推出:
P1-P2=Δ P=Rg(ρ a-ρ b) 式中ρa、 ρb——分别表示重、轻两种指示液
的密度,kg/m3。
对于一定的压差,(ρa-ρb)愈小则读数R
愈大,所以应该使用两种密度接近的指示液。
30
[例1-4]用普通U型管压差计测量气体管路上两点 压差,指示液为水,读数R为1.2cm,为扩大读数
(z4-z2)-ρg(z7-z6) 则蒸汽的表压为
p-pa=ρ0g(z0-z1+ z4-z5)-ρg(z4-
z2+z7-z6) =13600×9.81×(2.1-0.9+2.0-0.7)-
1000×9.81× (2.0-0.9+2.5-0.7)
=305kPa
34
[例1-6]:常温水在管道中流动,用双U型管测 两点压差,指示液为汞,其高度差为 100mmHg,计算两处压力差如图:
23
位压头(potential tential head):
第一项Z为流体距基准面的高度,称为位压头。若把重量 mg的流体从基准面移到高度Z后,该流体所具有的位能为
mgZ。单位质量流体的位能,则为 mgz/mg=z 。即上式中
Z(位压头)是表示单位重量的流体从基准面算起的位能 Zg(potential energy)。
第一章流体流动精品PPT课件
2021/2/20
12
Mm M1 y1 M 2 y2 Mn yn
y1 , y2 yn ——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体积)分数。
(二)比体积
单位质量流体的体积。
vV 1
m
m3/kg
2021/2/20
13
三、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设流体不可压缩, Const.
重力场中对液柱进行受力分析:
2021/2/20
19
2. 倒U形管压差计 指示剂密度小于被测流体密度,
如空气作为指示剂
p1 p2 Rg( 0 ) Rg
2021/2/20
20
3. 斜管压差计
适用于压差较小的情况。 R' R
sin
值越小,读数放大倍数越大。
2021/2/20
21
4. 微差压差计
密度接近但不互溶的两种指示 液A和C ( A C ) ; 扩大室内径与U管内径之比应 大于10 。
整理得
p1 p2 (0 )gR
若被测流体是气体, 0 ,则有 p1 p2 Rg 0
2021/2/20
18
讨论: ① U形管压差计可测系统内两点的压力差,当将U形 管一端与被测点连接、另一端与大气相通时,也可测 得流体的表压或真空度;
② 指示液的选取: 指示液与被测流体不互溶,不发生化学反应; 其密度要大于被测流体密度。 应根据被测流体的种类及压差的大小选择指示液。
pA pB 而 pA pa gh
pB pa 0 gR
B A
所以
h 0 R
2021/2/20
24
(三) 液封高度的计算
液封作用:
确保设备安全:当设备 内压力超过规定值时,气 体从液封管排出;
流体流动-资料.ppt
(1) 对静止的流体中任取的一微元立方体进行受力分析 ① 作用于微元流体上的表面力
② 作用于微元流体上的质量力
x方向:Xdxdydz
y方向:Ydx dydz
m
kg/m3
V
液体密度: f (T)
气体密度: 理想气体:
f(p,T)
pM
RT
混合物的密度 m :
已知纯物质的密度及混合物的组成,则
① 对液体混合物:若混合前后体积不变
1 wAwBwn
m A B
n
w — 质量分数
② 气体混合物:若混合前后压力与温度变化不大时,
将先进的工业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使食品工业从以手工操作为主发展到以 机械操作为主;
各道工艺从零散发展到连续化、自动 或半自动化;
随着生物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些生物技术和光电技术在食品工程中 的原理将不断出现。
课程相关信息
❖国外:Principles of Food Engineering ❖ 国内:食品工程原理
教学与成绩计算方法
❖ 多媒体与板 书并重;
❖ 突出基本原 理与食品工 业应用关系
❖ 实验对原理 的理解非常 重要
成绩计算方法
30%
70%
1.1概述
第1章 流 体 流 动
1.1.1 流体力学
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
特点:(a) 具有流动性 (b) 受外力作用时内部产生相对运动
P/ MPa
p(绝) p(表p) (大气)
表 压
绝
真空度: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 时, 大气压与绝压之差
对 压 力大
气
真 空 度
压
绝对压
0
② 作用于微元流体上的质量力
x方向:Xdxdydz
y方向:Ydx dydz
m
kg/m3
V
液体密度: f (T)
气体密度: 理想气体:
f(p,T)
pM
RT
混合物的密度 m :
已知纯物质的密度及混合物的组成,则
① 对液体混合物:若混合前后体积不变
1 wAwBwn
m A B
n
w — 质量分数
② 气体混合物:若混合前后压力与温度变化不大时,
将先进的工业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使食品工业从以手工操作为主发展到以 机械操作为主;
各道工艺从零散发展到连续化、自动 或半自动化;
随着生物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些生物技术和光电技术在食品工程中 的原理将不断出现。
课程相关信息
❖国外:Principles of Food Engineering ❖ 国内:食品工程原理
教学与成绩计算方法
❖ 多媒体与板 书并重;
❖ 突出基本原 理与食品工 业应用关系
❖ 实验对原理 的理解非常 重要
成绩计算方法
30%
70%
1.1概述
第1章 流 体 流 动
1.1.1 流体力学
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
特点:(a) 具有流动性 (b) 受外力作用时内部产生相对运动
P/ MPa
p(绝) p(表p) (大气)
表 压
绝
真空度: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 时, 大气压与绝压之差
对 压 力大
气
真 空 度
压
绝对压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现象综合演示实验
之一: 流谱流线演示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观察流体运动的迹线和流线; 2.观察流体绕固体边界运动时的流动现象; 3.观察各种简单势流:源、汇、平行流的流谱。
二、实验设备
1 2 3
9
4
5
6
7 8
(
(
(
1.显示板 2.机翼 3.孔道 4.圆柱 5.孔板 6.闸板 7.交丘里管 8.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 9.侧板
旋涡的大小和紊动强度与流速有关。这可以通过调节流量
来观察对比:如流量减小,渐扩段流速较小,其紊动强度也较 小,这时可看到在整个渐扩段有明显的单个大尺度旋涡。反之, 当流量增大时,这单个大尺度旋涡随之破碎,并形成无数个小 尺度的旋涡,且流速越高,紊动强度越大,则旋涡越小。可以 看到,几乎每一个质点都在其附近激烈地旋转着。在突扩段, 也可看到类似的旋涡尺度变化。据此清楚表明:紊动强度越大, 旋涡尺度越小,几乎每一个质点都在其附近激烈地旋转着。由 于流体质点间的内磨擦越厉害,水头损失也就越大。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
1.实验观察到驻(滞)点的流线发生转折,这是否与流线的 性质矛盾呢? 2. 从仪器中看到的染色线是流线还是迹线?
之二 :流动现象演示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观察管流、射流、明渠流中的各种流动现象; 2.观察边界条件对水头损失的影响; 3.结合工程实例,了解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由于本仪器突缩段较短,故其流谱亦可视为直角进口管嘴的
流动图像。在减小,流速增大,从而在收缩断面出现真空。
在直角弯道和壁面冲击段,也有多处旋涡区出现。尤其在
弯道水流中,流线弯曲更加剧烈,越靠近弯道内侧,流速越小; 且近内壁处,出现明显的回流,将直角弯道所形成的回流范围 与ZL-2型圆角转弯对比,显然直角弯道旋涡区大,回流更加明 显。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二、实验设备
1
1 0 2 3 4 5
6
1 1 8 7 9
水泵 掺气
水箱
流场显示板 气水分离
1.挂孔 2.彩色有机玻璃面罩 3.不同边界的流动显示板 4.加水孔孔盖 5.掺气量调节阀 6.蓄水箱 7. 无级调速旋钮 8.电器、水泵室 9.标牌 10.铝合金框架后盖 11.水位观察窗
三、实验现象与原理
1.Ⅰ型 单流道,演示机翼绕流的流线分布。由实验图像可见,
机翼的向天侧(外包线曲率较大一侧)流线较密,表明流速较 大,压强较低;而在机翼的向地侧,流线较疏,流速较小, 压强较高。这表明整个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在机翼的 中部设有沟通上、下两侧的孔道,孔道中有染色电极,在机 翼两侧压力差的作用下,必有分流经孔道从向地侧流至向天 侧,通过孔道中染色电极释放的色素显现出来,染色流体流 动的方向,即升力方向。
文丘里及孔板流量计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 由显示可见其结构的区别及其用途:文丘里流量计的优点是能 量损失较小,对液流干扰较少,广泛应用于实验室与实际工程 中的流量量测。孔板流量计结构更为简单,但水头损失很大, 这一点作为流量计是缺点,但将其作为工程上的孔板消能又是 优点。如黄河小浪底电站,在有压隧洞中设置了五道孔板式消 能工。使泄洪的余能在隧洞中消耗,从而解决了泄洪洞出口缺 乏消能条件时的工程问题。其消能的机理、水流形态及水流和 隧洞间的相互作用等,与孔板出流相似。
然而,当适当增大流速,雷诺数Re增高,流动由势流变成 涡流后,流线的对称性就不复存在。此时虽然圆柱上游流谱形 状不变,但下游原合二为一的染色线被分开,尾流出现。由此 可见,势流与涡流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流动。
3.Ⅲ型 双流道,演示文丘里管、孔板、逐渐缩小和逐渐扩大、
突然缩小和突然扩大、明渠闸板(管道阀门)等流段纵剖面 上的流谱。演示是在小雷诺数下进行,流体在流经这些管段 时,有扩大有缩小。由于边界本身亦是一条流线,通过在边 界上特别布设的电极,该流线亦能得以演示。同Ⅱ型,若适 当提高流动的雷诺数,经过一定的流动起始时段后,就会看 见在突然扩大的拐角处流线脱离边界,形成旋涡,从而显示 出实际流体的总体流动图谱。
2.ZL-2型 显示文丘里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圆弧进口管嘴以及壁面
冲击、180°圆弧形弯道等串联流道纵剖面上的流动图像。 由显示可见,文丘里流量计的过流顺畅,流线顺直,无主流与边 壁的分离和旋涡产生。在孔板前,流线逐渐收缩,汇集于孔板的 孔口处,只在拐角处有小旋涡出现,孔板后的水流逐渐扩散,并 在主流区的周围形成较大的旋涡区。由此可知,孔板流量计的过 流阻力比文丘里流量计大。圆弧进口管嘴入流顺畅,管嘴过流段 上无边界层分离和旋涡产生(对比1型的直角进口管嘴);在圆 形弯道段,边界层分离的现象及分离点明显可见,与直角弯道比 较,流线较顺畅,旋涡发生区域较小。
(a) (b) (c) (d) (e) (f) (g)
三、实验现象与原理
1.ZL-1型 显示逐渐扩散、逐渐收缩、突然扩大、突然收缩、壁面冲击、
180°直角弯道等平面上的流动图像,模拟串联管道纵剖面流谱。 在逐渐扩散段可看到由主流脱离边壁(边界层分离)而形成
的旋涡,且靠近上游喉颈处,流速越大,旋涡尺度越小,紊动强 度越高;而在逐渐收缩段,无分离,流线均匀收缩,亦无旋涡。 由此可知,逐渐扩散段的局部水头损失大于逐渐收缩段。 在突然扩大段出现了较大的旋涡区,而突然收缩段只在死角处和 收缩断面后的进口附近出现较小的旋涡区。表明突扩段比突缩段 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缩扩的直径比大于0.7时例外),而且 突缩段的水头损失主要发生在突缩断面之后(旋涡区在后)。
此外,在流道出口端(上端)还可观察到流线汇集到一处, 非常密集但并无交叉,从而验证了流线不会重合的特性。
2.Ⅱ型 单流道,演示圆柱绕流的流谱。因为狭缝式流道中液流流
速很低(约为0.5~1 cm/s),能量损失极小,可以忽略,故其 流动可视为势流。因此所显示的圆柱上下游流谱几乎完全对称, 这与圆柱绕流势流理论流谱基本一致;圆柱两侧转捩点趋于重 合,零流线(沿圆柱表面的流线)在前驻点分成左右2支,经 90°点后在背滞点处两者又合二为一了。这是由于绕流流体可 视为理想流体(势流必备条件之一),由能量方程知,圆柱绕 流在前驻点(u=0)势能最大,动能最小;90°点(u=umax)势能 最小,动能最大;到达后滞点(u=0)时,动能又全部转化为势 能,势能再次达到最大,故其流线又复原到驻点前的形状。
之一: 流谱流线演示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观察流体运动的迹线和流线; 2.观察流体绕固体边界运动时的流动现象; 3.观察各种简单势流:源、汇、平行流的流谱。
二、实验设备
1 2 3
9
4
5
6
7 8
(
(
(
1.显示板 2.机翼 3.孔道 4.圆柱 5.孔板 6.闸板 7.交丘里管 8.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 9.侧板
旋涡的大小和紊动强度与流速有关。这可以通过调节流量
来观察对比:如流量减小,渐扩段流速较小,其紊动强度也较 小,这时可看到在整个渐扩段有明显的单个大尺度旋涡。反之, 当流量增大时,这单个大尺度旋涡随之破碎,并形成无数个小 尺度的旋涡,且流速越高,紊动强度越大,则旋涡越小。可以 看到,几乎每一个质点都在其附近激烈地旋转着。在突扩段, 也可看到类似的旋涡尺度变化。据此清楚表明:紊动强度越大, 旋涡尺度越小,几乎每一个质点都在其附近激烈地旋转着。由 于流体质点间的内磨擦越厉害,水头损失也就越大。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
1.实验观察到驻(滞)点的流线发生转折,这是否与流线的 性质矛盾呢? 2. 从仪器中看到的染色线是流线还是迹线?
之二 :流动现象演示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观察管流、射流、明渠流中的各种流动现象; 2.观察边界条件对水头损失的影响; 3.结合工程实例,了解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由于本仪器突缩段较短,故其流谱亦可视为直角进口管嘴的
流动图像。在减小,流速增大,从而在收缩断面出现真空。
在直角弯道和壁面冲击段,也有多处旋涡区出现。尤其在
弯道水流中,流线弯曲更加剧烈,越靠近弯道内侧,流速越小; 且近内壁处,出现明显的回流,将直角弯道所形成的回流范围 与ZL-2型圆角转弯对比,显然直角弯道旋涡区大,回流更加明 显。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二、实验设备
1
1 0 2 3 4 5
6
1 1 8 7 9
水泵 掺气
水箱
流场显示板 气水分离
1.挂孔 2.彩色有机玻璃面罩 3.不同边界的流动显示板 4.加水孔孔盖 5.掺气量调节阀 6.蓄水箱 7. 无级调速旋钮 8.电器、水泵室 9.标牌 10.铝合金框架后盖 11.水位观察窗
三、实验现象与原理
1.Ⅰ型 单流道,演示机翼绕流的流线分布。由实验图像可见,
机翼的向天侧(外包线曲率较大一侧)流线较密,表明流速较 大,压强较低;而在机翼的向地侧,流线较疏,流速较小, 压强较高。这表明整个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在机翼的 中部设有沟通上、下两侧的孔道,孔道中有染色电极,在机 翼两侧压力差的作用下,必有分流经孔道从向地侧流至向天 侧,通过孔道中染色电极释放的色素显现出来,染色流体流 动的方向,即升力方向。
文丘里及孔板流量计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 由显示可见其结构的区别及其用途:文丘里流量计的优点是能 量损失较小,对液流干扰较少,广泛应用于实验室与实际工程 中的流量量测。孔板流量计结构更为简单,但水头损失很大, 这一点作为流量计是缺点,但将其作为工程上的孔板消能又是 优点。如黄河小浪底电站,在有压隧洞中设置了五道孔板式消 能工。使泄洪的余能在隧洞中消耗,从而解决了泄洪洞出口缺 乏消能条件时的工程问题。其消能的机理、水流形态及水流和 隧洞间的相互作用等,与孔板出流相似。
然而,当适当增大流速,雷诺数Re增高,流动由势流变成 涡流后,流线的对称性就不复存在。此时虽然圆柱上游流谱形 状不变,但下游原合二为一的染色线被分开,尾流出现。由此 可见,势流与涡流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流动。
3.Ⅲ型 双流道,演示文丘里管、孔板、逐渐缩小和逐渐扩大、
突然缩小和突然扩大、明渠闸板(管道阀门)等流段纵剖面 上的流谱。演示是在小雷诺数下进行,流体在流经这些管段 时,有扩大有缩小。由于边界本身亦是一条流线,通过在边 界上特别布设的电极,该流线亦能得以演示。同Ⅱ型,若适 当提高流动的雷诺数,经过一定的流动起始时段后,就会看 见在突然扩大的拐角处流线脱离边界,形成旋涡,从而显示 出实际流体的总体流动图谱。
2.ZL-2型 显示文丘里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圆弧进口管嘴以及壁面
冲击、180°圆弧形弯道等串联流道纵剖面上的流动图像。 由显示可见,文丘里流量计的过流顺畅,流线顺直,无主流与边 壁的分离和旋涡产生。在孔板前,流线逐渐收缩,汇集于孔板的 孔口处,只在拐角处有小旋涡出现,孔板后的水流逐渐扩散,并 在主流区的周围形成较大的旋涡区。由此可知,孔板流量计的过 流阻力比文丘里流量计大。圆弧进口管嘴入流顺畅,管嘴过流段 上无边界层分离和旋涡产生(对比1型的直角进口管嘴);在圆 形弯道段,边界层分离的现象及分离点明显可见,与直角弯道比 较,流线较顺畅,旋涡发生区域较小。
(a) (b) (c) (d) (e) (f) (g)
三、实验现象与原理
1.ZL-1型 显示逐渐扩散、逐渐收缩、突然扩大、突然收缩、壁面冲击、
180°直角弯道等平面上的流动图像,模拟串联管道纵剖面流谱。 在逐渐扩散段可看到由主流脱离边壁(边界层分离)而形成
的旋涡,且靠近上游喉颈处,流速越大,旋涡尺度越小,紊动强 度越高;而在逐渐收缩段,无分离,流线均匀收缩,亦无旋涡。 由此可知,逐渐扩散段的局部水头损失大于逐渐收缩段。 在突然扩大段出现了较大的旋涡区,而突然收缩段只在死角处和 收缩断面后的进口附近出现较小的旋涡区。表明突扩段比突缩段 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缩扩的直径比大于0.7时例外),而且 突缩段的水头损失主要发生在突缩断面之后(旋涡区在后)。
此外,在流道出口端(上端)还可观察到流线汇集到一处, 非常密集但并无交叉,从而验证了流线不会重合的特性。
2.Ⅱ型 单流道,演示圆柱绕流的流谱。因为狭缝式流道中液流流
速很低(约为0.5~1 cm/s),能量损失极小,可以忽略,故其 流动可视为势流。因此所显示的圆柱上下游流谱几乎完全对称, 这与圆柱绕流势流理论流谱基本一致;圆柱两侧转捩点趋于重 合,零流线(沿圆柱表面的流线)在前驻点分成左右2支,经 90°点后在背滞点处两者又合二为一了。这是由于绕流流体可 视为理想流体(势流必备条件之一),由能量方程知,圆柱绕 流在前驻点(u=0)势能最大,动能最小;90°点(u=umax)势能 最小,动能最大;到达后滞点(u=0)时,动能又全部转化为势 能,势能再次达到最大,故其流线又复原到驻点前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