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民族化模式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民族化模式研究[摘要] 本文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城市流行音乐民族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模式的方式,对构成该时期流行音乐民族化模

式中的文化元素进行阐释。通过对作品音乐形态层面的分析、社会文化环境对音乐创作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梳理与归纳,勾勒出流行音乐是如何得以在中国社会落地生根,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又是如何开始的历史文化景观。

[关键词] 流行音乐民族化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模式

作为一种西方文化娱乐样式,流行音乐从踏入中国社会伊始,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下得以生存,从广义的民族化概念来讲流行音乐自它在中国社会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就迈出了其民族化进程的第一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民族化创作具有哪些特点?该时期民族化模式都包含有哪些文化元素,

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的一种有机联系?

一、以爵士乐为代表的西方流行音乐的传入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上海于1843年11月正式开埠通商。受其背后强大经济与军事实力的支持,“西洋文化”在当时的上海逐渐盛行,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渗透进普通百姓的生活。以爵士乐为代表的西方流行音乐,因其演出场地随意性(这里的随意性主要是针对古典音乐的演出必须在大戏院进行而言,而爵士乐对演出场地的要求不像古典音乐那样严格),以及音乐的亲和力,很快就在当时的上海市民中产生了不

小的影响。

在当时上海的“高档舞厅及卡巴莱(当时歌舞厅的一种别称)表演的往往是洋乐队,演奏的音乐是西洋乐,最流行的是爵士乐”;而“法租界霞飞路里面的爵士乐每天晚上也都会在在道路两旁的咖啡馆和酒吧间里奏响”;另外,在周璇的一篇文章《我的从影史》中还提到“大概是还在八九年前吧(文章最后所属的时间是1944年,那么文章所指的‘八九年前’应该指的是1935年前后),当上海电台事业蒸蒸日上的当儿,爵士音乐也风靡了这里的十里洋场”并且当时“上海还盛行着爵士音乐的歌唱”。

作为西方流行音乐的一种代表样式,爵士乐在当时上海的出现与影响的不断扩大,标志着西方流行音乐已经传入中国社会并生存了下来。

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民族化创作的特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民族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音响形态与歌词内容两个方面

(一)以传统音乐为基础的旋律创作——音响形态层面的特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民族化作品在旋律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大量使用传统民族调式。如:

《毛毛雨》一歌的通行谱采用g五声宫调式;《关不住了》采用f七声清乐宫调式;《卖花词》采用c五声宫调式;《落花流水》采用g七声清乐宫调式;《桃花江》采用f五声宫调式;《特别快车》采用d七声清乐宫调式,等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作品在配器方面与节奏方面的特点是加入了多种西方音乐元素。例如:严华在《春花如锦》的配器中运用了夏威夷吉他;黎锦光在《襟上一朵花》中,尝试为五声音阶配上中速的布鲁斯节奏,而《夜来香》则采取拉丁的伦巴节奏。而一些“像《毛毛雨》、《特别快车》这些在30年代中期重新灌制的唱片,在演唱风格和乐队伴奏方面的‘爵士化’与作者原先的设想和唱片演唱伴奏处理都显然不同。这种爵士摇摆风格和伴奏,可能是由黎锦晖本人编配,也可能是有乐队演奏者的即兴参与”。

(二)雅俗两极化的歌词创作——歌词内容的特点

以黎锦晖作品为代表的,老上海时期流行音乐的歌词主要呈现

出两大特点,第一是借鉴与使用古典诗词,第二是对现实爱情生活

的描述。

1.对古典诗词的借鉴与运用

黎锦晖在借鉴王维《相思》一诗创作的《红豆新诗》中写道:“红豆生南国,芳心一首诗,愿君长久记,比物更相思”;而《芭蕉叶上诗》的歌词是:“疏林挂月,秋水笼烟,荷芰将残。芭蕉欲谢”;歌曲《月夜词》则是把五代时牛希济的两首《生查子》作为歌词。

除了歌词的古典韵味,一些歌曲的歌名,如:《秋水伊人》、《虞美人》、《镜花水月》、《月圆花好》等同样具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意境。除了黎锦晖之外,陈歌辛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同样创作出了

一大批富有诗意,意境深远的流行音乐作品。该类作品凭借其自身散发的古典文化意境,使最初的某些中国流行音乐具备了艺术歌曲

的气息。

2.对现实爱情生活的描述

“爱情”是老上海时期流行音乐民族化作品的重要主题,其中以黎锦晖的“家庭爱情歌曲”最富影响,也同样被后世争论不已。

在歌词创作方面,正如黎锦晖自己说:“我开始把大众音乐中的一部分民歌、曲艺和戏曲中过分猥亵的辞藻除去,用外国爱情歌曲的词意和古代爱情诗词写出了比较含蓄的爱情歌曲”。

三、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民族化模式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音乐民族化模式(以下简称“上海模式”)包含了从20世纪20年代一直到抗日战争前流行音乐民族化创作的方法及其体现出的特点构成诸要素中,呈现出的比较稳定及互相作用影响的结构。该模式下的民族化创作使得西方流行音乐被中国社会所接纳,其作品也是我国流行音乐界民族化创作的开山之作。

“上海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作品的音响形态,歌词特征以及影响这一时期民族化创作最为直接的社会因素。

(1)作品旋律中大量民族传统调式的使用。

(2)歌词内容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雅俗两极化倾向,一种是以借鉴古诗词为主,使作品带有艺术歌曲的气质,一种则是用最为写实的手法描写现实爱情生活。

(3)流行音乐的创作者都有较为主动的运用与借鉴传统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意图。

(4)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渗透。

对该模式中流行音乐作品影响最大的西方流行音乐样式是爵士乐,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主要参与因素则是在西方强势经济与军事实力影响下的,西式文化娱乐方式与社会意识对当时中国社会文化审美心理的渗透。

“上海模式”诞生于西方多种文化娱乐样式大量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中,其音乐创作者主要受西方爵士乐的影响,借鉴爵士乐特点进行编曲,并运用中国的音乐语汇开始了创作中国流行音乐的探索。

总之,从“上海模式”开始,西方流行音乐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也正式开始了它的进化历程。中国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在此已初见端倪,即便是由于抗战等社会重大历史事件,造成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重心由中国大陆转移到了港台地区,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的脚步却一刻也没有停止。

参考文献:

[1]关于“民族化”与“流行音乐民族化”概念的界说.华

章,2009,(13).

[2]高福进.“洋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娱乐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1):55.54

[3]赵士荟.周璇自述.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1(1):3.

[4]孙继南.黎锦晖与黎派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