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与施肥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植物营养名词解释和填空

植物营养名词解释和填空

一、名词解释1 归还学说:植物以不同的方式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养分,使土壤养分逐渐减少,连续中指挥使土壤贫瘠,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必须把植物带走的矿质养分和N素以施肥的方式归还给土壤。

2 矿质营养学说:认为植物以无机形态从土壤中获得营养,因此可通过施用无机物质为植物提供营养。

3 最小养分律:作物的产量受到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着最少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

4 必需营养元素:对于植物生长有必需性,不可替代性和作用直接性的化学元素。

5 有益元素:非必需元素中一些特定的元素,对特定的植物生长发育有益,或者某些植物种类所必需。

6 微量元素: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及少量,为植物体重的10~8至10~5.7 肥料三要素:氮磷钾植物需要量较多,但是土壤中含量却较少,需要肥料来补充,通常把氮磷钾称为肥料三要素。

8 根部营养:植物可以通过根茎叶来吸收养分,通过根吸收养分称为根部营养。

9 根外营养:植物除可从根部吸收养分之外,还可通过叶片(或茎)吸收养分,这种营养方式成为根外营养。

10 自由空间:植物根部某些组织或者细胞允许外部溶液中的离子自由进入的区域。

11 水分自由空间:水溶性离子可以自由进出的空间,主要是细胞壁大孔隙。

12 杜南自由空间:细胞壁上非扩散性的阴离子吸持阳离子排斥阴离子所占据的空间,主要处在细胞壁上。

13 主动吸收:溶质分子或离子有选择性的逆浓度差梯度或电化学势进入细胞的过程。

14 被动吸收:溶质分子或离子无选择性的顺着浓度差梯度或电化学势进入细胞的过程。

15 离子拮抗作用:溶液中的某一离子的存在会抑制另一离子的吸收作用,主要表现在离子的选择性吸收上。

16 离子相助作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会有利于根对另一离子的吸收,主要表现在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阴离子与阴离子之间。

17 维茨效应:Ca+2对多种离子的吸收有协助作用,一般认为它具有稳定质膜结构的特殊功能,有助于质膜的选择性吸收。

植物营养及肥料重点

植物营养及肥料重点

绪论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营养元素:植物体用于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完成生命周期所需的化学元素。

肥料: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或兼有改变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功能的物质。

它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根底之一。

分类:直接肥料间接肥料〔有机肥为二者都有的肥料〕生理酸性肥:*些肥料施入土壤中后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作物吸收的阳离子大于阴离子,使土壤中残留的酸性离子增多,使土壤酸度提高,这种由作物吸收后是使土壤酸度提高的肥料。

生理碱性肥:*些肥料进入土壤中后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作物吸收的阴离子大于阳离子,使土壤中残留的碱性离子增多,使土壤的碱度提高,这种由作物吸收后使土壤碱度提高的肥料。

施用技术:1.基肥作物播种或定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

作基肥施用的肥料大多是迟效性的肥料。

厩肥、堆肥、家畜粪等是最常用的基肥。

2.种肥指下播种同时施下或与种子拌混的肥料〔播种或定植时施用的肥料〕。

3.追肥植物生长期间为调节植物营养而施用的肥料。

肥料学:研究肥料性能及其机制,施用等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合理施肥内容〔原则〕:时宜物宜地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地制宜〕合理施肥应考虑:土壤作物肥料合理施肥意义〔目的〕:供给植物营养改善土壤构造目前土壤施固态微肥存在的问题:有效性降低、施用不均匀、易污染环境。

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的目的:提高作物产德国科学家李比希的三个学说:矿物质营养学说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矿物质营养学说: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

厩肥及其他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的有机物,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意义: 1〕理论上,否认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营养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的分界限和转折点,使维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料向施用无机肥料转变有了坚决的根底;2)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获取和利用营养物质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与植物营养学相关的重要名词的解释:1. 营养元素:植物所需的化学元素,可以分为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

主要元素指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如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和硫(S)等。

微量元素指植物体内含量较少的元素,如铁(Fe)、锰(Mn)、锌(Zn)、铜(Cu)、钼(Mo)、镍(Ni)和硼(B)等。

2. 营养生理:研究植物营养对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的学科。

它探讨了不同营养物质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以及植物如何吸收、转运和利用这些营养物质。

3. 营养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

这个过程包括根毛的生长、根系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选择性吸收和吸收速率等。

4. 营养转运:植物通过根、茎、叶等部位进行营养物质的转运与分配。

这个过程涉及到根系对吸收的营养物质进行选择性转运以及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生的产物的向其他组织的输送等。

5. 营养利用:植物将吸收到的营养物质用于生长和代谢。

不同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如碳元素用于构建有机物质,氮元素用于合成蛋白质等。

6. 缺素症状:当植物体内某种或多种营养元素缺乏时,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比如,氮缺乏会导致叶片变黄,磷缺乏会导致植株生长受限等。

通过观察这些症状,可以判断植物缺乏哪种营养元素。

7. 施肥:为了补充植物缺乏的营养元素,可以通过施肥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施肥的种类包括有机肥、无机肥和生物肥料等,它们可以提供不同的营养元素。

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是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收利用过程,通过深入理解植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名词解释,可以更好地指导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整理]植物营养名词解释和填空

[整理]植物营养名词解释和填空

一、名词解释1 归还学说:植物以不同的方式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养分,使土壤养分逐渐减少,连续中指挥使土壤贫瘠,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必须把植物带走的矿质养分和N素以施肥的方式归还给土壤。

2 矿质营养学说:认为植物以无机形态从土壤中获得营养,因此可通过施用无机物质为植物提供营养。

3 最小养分律:作物的产量受到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着最少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

4 必需营养元素:对于植物生长有必需性,不可替代性和作用直接性的化学元素。

5 有益元素:非必需元素中一些特定的元素,对特定的植物生长发育有益,或者某些植物种类所必需。

6 微量元素: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及少量,为植物体重的10~8至10~5.7 肥料三要素:氮磷钾植物需要量较多,但是土壤中含量却较少,需要肥料来补充,通常把氮磷钾称为肥料三要素。

8 根部营养:植物可以通过根茎叶来吸收养分,通过根吸收养分称为根部营养。

9 根外营养:植物除可从根部吸收养分之外,还可通过叶片(或茎)吸收养分,这种营养方式成为根外营养。

10 自由空间:植物根部某些组织或者细胞允许外部溶液中的离子自由进入的区域。

11 水分自由空间:水溶性离子可以自由进出的空间,主要是细胞壁大孔隙。

12 杜南自由空间:细胞壁上非扩散性的阴离子吸持阳离子排斥阴离子所占据的空间,主要处在细胞壁上。

13 主动吸收:溶质分子或离子有选择性的逆浓度差梯度或电化学势进入细胞的过程。

14 被动吸收:溶质分子或离子无选择性的顺着浓度差梯度或电化学势进入细胞的过程。

15 离子拮抗作用:溶液中的某一离子的存在会抑制另一离子的吸收作用,主要表现在离子的选择性吸收上。

16 离子相助作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会有利于根对另一离子的吸收,主要表现在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阴离子与阴离子之间。

17 维茨效应:Ca+2对多种离子的吸收有协助作用,一般认为它具有稳定质膜结构的特殊功能,有助于质膜的选择性吸收。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翻译并用汉语解释植物营养(Plant nutrition ):植物生长和代谢所需要的化学物质的供应和吸收。

植物营养学(subject of plant nutrition):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肥料(fertilizer):通常把施入土壤中或喷洒在作物地上部分,能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养分,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或能改变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物质称为肥料。

植物有益元素(beneficial elements of plants)有益元素(beneficial element of plants):在非必需营养元素中有一些元素,对特定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为某些种类植物所必需,这些元素被称为有益元素。

根际效应(Rhizosphere)指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分微域土区。

根际效应:在根际中,植物根系不仅影响介质土壤中的无机养分的溶解度,也影响土壤生物的活性,从而构成一个“根际效应”。

大量元素(macronutrient )微量元素(micronutrient)被动吸收(passive absorption): 膜外养分顺浓度梯度(分子) 或电化学势梯度(离子)不需消耗代谢能量而自发地(即没有选择性地) 进入原生质膜的过程。

主动吸收(active absorption): 膜外养分逆浓度梯度(分子) 或电化学势梯度(离子)、需要消耗代谢能量、有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内的过程。

转运子(transporter): 是指植物的细胞膜上具有控制溶质或信息出入膜的蛋白质体系。

离子间的拮抗作用(ion antagonism): 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离子间的协助作用(ion synergism): 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

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以及阳离子与阳离子之间。

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

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

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正确的植物营养管理和施肥技术可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并减少环境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本文将介绍植物营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常见的施肥技术。

一、植物营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植物营养指的是植物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包括主要的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和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完成自身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植物营养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类型和比例的营养元素来满足其生长需求。

缺乏某种营养元素会导致作物生长迟缓,产量减少甚至死亡。

因此,科学合理的植物营养管理对于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

二、常见的施肥技术1. 基础施肥基础施肥是在作物种植前或生长初期,在整个生育期内提供作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

基础施肥可以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和作物需要进行施肥量的确定。

通常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结合施肥方式,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化肥则可迅速补充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2. 追肥追肥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缺乏或不平衡的阶段进行补充施肥。

根据作物不同生长的阶段和需要的营养元素,选择合适的追肥方案。

追肥的方式包括叶面喷施、滴灌等,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肥料调制和施肥技术改进针对特定作物和土壤的要求,肥料调制和施肥技术改进可以更好地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并减少施肥成本和环境污染。

通过合理调配不同种类和比例的肥料,可以提供更为均衡的营养供给,使作物获得更好的生长效果。

施肥技术改进方面,如科学选址施肥、准确掌握施肥时间和施肥量等,都能够提高施肥的效果。

三、施肥技术的注意事项1. 合理施肥量施肥量应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营养需求来确定。

过量施肥会导致养分浪费和土壤污染,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施肥不足则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需求,科学地确定施肥量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第一、二章一. 名词解释1、必需营养元素:生物完成其生命周期和维持正常的新代过程所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2、有益元素:非必需营养元素中对某些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刺激作用,或某些植物种类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

所以称之为有益元素3、肥料三要素:植物对氮磷钾需求量大,而土壤中供给较少,需以肥料的方式补给土壤,因此把氮磷钾称为肥料三要素4、根部营养:植物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养分的营养方式称为植物的根部营养。

5、根外营养(叶面营养):植物通过叶部或非根系部分吸收养分来营养自身的现象。

6、主动吸收:膜外养分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需要消耗代能量,有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的过程。

7、离子对抗作用: 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上。

8、离子相助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主要表现在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以及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

9、维茨效应:指溶液中二价或三价离子,尤其是Ca对钾吸收产生促进作用的效应。

10、作物营养临界期 :是指植物生长发育的某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不多但很迫切,并且当养分供给不足或元素间数量不平衡时将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个时期就叫做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11、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的生长阶段中作物生长迅速,吸收养分能力特别强,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大效能的时期。

12、离子通道 :生物膜上具有选择性功能的孔道蛋白,贯穿双层磷脂层,在一定条件下开启,孔道的大小和蛋白表面电荷状况决定着它的专一性,是被动运输离子的通道蛋白。

13、载体 :是生物膜上主动或被动携带离子穿过膜的蛋白质,与离子有专一的结合部位,能有选择性的携带某种离子通过膜。

14、质子泵:是在原生质膜上通过ATP水解提供能量,使离子逆化学势梯度主动运输离子的一类蛋白质。

二.填空1. 影响植物体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主要是植物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植物营养与施肥详解

植物营养与施肥详解

B、Ca 缺素症状出现在新叶顶端分生组织 再利用程度很低
13
二、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
14
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氮素分布与吸收
1、植物体内氮素的含量与分布 含量:占植物干重的0.3~5。植物种类:豆科植物>非豆科植物。 品种:高产>低产。器官:叶>根。 2、分布变化:营养生长期在营养器官。生殖生长期到贮藏器官。 3、植物对氮的吸收形态:无机态、有机态。 4、植物对尿素同化途径:脲酶途径、非脲酶途径:直接同化 5、植物对氨态氮的吸收与同化机理 : 被动渗透 、接触脱质子。 6、酰胺意义: a贮存氨基 ; b解除氨毒 ; c参与代谢。 7、尿素的毒害:当介质中尿素浓度过高时会出现受害症状
12
植物营养原理——营养最大效率及缺素表现
1、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 发挥其最大效能的时期
2、缺素症状表现部位与养分再利用程度之间的关系:
N、P、K、Mg
缺素症状出现在老叶 再利用程度高
S
缺素症状出现在新叶 再利用程度低
Fe、Zn、Cu、Mo 缺素症状出现在新叶 再利用程度低
2、氮过量外观表现:a营养体徒长贪青迟熟;b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 叶片下披互相遮荫;c茎杆软弱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差;d根系短而 小,早衰。
18
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氨态和硝态氮素
1、氨态氮素: a带正电荷,是阳离子。 b能与土壤胶粒上的阳离子交换而被吸附。 c被土壤胶粒吸附后移动性减少,不随水流失。 d进行硝化作用后。转为硝酸态氮,不降低肥效。 2、硝态氮素: a带负电荷,阴离子。 b不能进行交换而存在土壤溶液中。 c在土壤溶液中随水运动而移动,流动性大,易流失。 d进行硝化作用后形成氮气或氧化氮气而丧失肥效。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

一、名词解释1、肥料:直接或间接提供作物养分,改善土壤性状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2、养分临界期:植物生长发育的某个时期,对某种元素的需求数量不多但非常迫切,而且养分供应不足或元素之间不平衡将会对植物的生长富裕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3、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的生长阶段中新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够发挥其最大效能的时期。

4、合理施肥:在一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为栽培某种作物或进行轮作周期时为各种作物所采取的正确施肥措施。

5、氮肥的利用率:氮肥的当季被作物吸收的量占总施氮量的百分比。

6、里加利用率(累加利用率):一次性施入磷肥厚,连续种植多季作物吸收的总磷量占施入磷肥量的百分比。

7、专用复混肥:考虑作物的营养特性、土壤的供肥状况、施肥技术等一系列因素配制而成的肥料。

8、绿肥:直接或经过堆沤后施入土壤作为肥料用的栽培或野生绿色植物体统称为~9、自由空间:介质中养分能够自由扩散,外界的营养物质借助于扩散能够自由通过的那部分空间称为~12、反硝化作用:在通气不良的条件下,硝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成氮气和氧化氮的过程。

13、绿肥的激发效应:绿肥施入土壤后,分解过程产生的有机酸促进土中原有机质的释放和转化。

14、装载:光合产物有叶肉细胞进入韧皮部筛管的过程。

15、卸载:同化产物从库组织向筛管输出的过程。

16、基因:控制生长、生长发育、性状的基本功能单位。

17、基因型:生物体内某一性状遗传基础总和。

18、营养性状:控制植物体内多个生理过程的性状19、叶面及功能期:是叶面积大小与持续时期的乘积,反映了叶片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光合作用的能力。

20、叶面肥:通过作物根系以外的营养体表面施用肥料的措施叫根外施肥,即叶面施肥,用于叶面施肥的肥料叫叶面肥。

二、填空等1、有机肥料:一切含有有机物并含有一定粮作物养分的肥料。

特点1)养分含量低但是全面2)含有大量有机质,改土效果好3)使用量大施用不方便4)肥效迟而持久无机肥料:经过化学反应合成的含有一定量养分的物质。

[课件]第一章 植物营养学与施肥原理PPT

[课件]第一章 植物营养学与施肥原理PPT

植物的种类、生育期
土壤水分 气候(温度、光)
②土壤溶液中离子态养分的多少
硝态氮、钙、镁主要是由质流供给的,而 且钙、镁供应量常能满足一般作物的需要。 29
3、扩散(diffusion):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顺着浓度 梯度,由高到低向根表移动的过程。 影响因素:① 养分扩散系数
② 土壤养分离子浓度及梯度
1、有益元素:不是所有高等植物都必需的,但是对某些植 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的营 养元素称有益元素。
Na — 盐生植物
Si — 水稻
甜菜
芹菜
Co — 豆科植物 Se — 黄芪 Al — 茶树 V — 删列藻 24 黄芪属的其它品种
2、有害元素:某些非必需元素和过量的必需元素。
36
离子泵学说
37
外部溶液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膜
液泡
阳离子
反向 运输?
反向 运输
协同 运输 pH5.5 阴离子
协同 运输? pH7.0~7.5
-120 -180mV
pH5.5
-100mV
植物细胞内电致质子泵(H+-ATP酶)的位置及作用模式
38
四、根系对有机养分的吸收
1 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某些 有机化合物。
肥料:是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或兼有改变土壤性
质提高土壤肥力功能的物质。 作物 品质
肥料 有机肥料 氮肥 化学肥料 磷肥 生物肥料 钾肥 复肥 微肥
产量
肥料分类:
植物利用 直接肥料 间接肥料
基肥(底肥) 施肥时间 种肥(口肥) 追肥:根部追肥、叶面追肥7
有机肥料: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多种植物所需养分 的改土肥田物质。 化学肥料(矿质肥料):含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的无机化合物。(合成、天然矿物) 微生物肥料(生物肥):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的 微生物制剂。(可提供营养元素、激素、酶)

植物农学中的植物营养与肥料管理

植物农学中的植物营养与肥料管理

植物农学中的植物营养与肥料管理植物农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科学,而植物营养与肥料管理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植物营养指的是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而肥料管理则是指如何通过施肥来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

合理的植物营养与肥料管理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植物营养和肥料管理两个方面对植物农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植物营养植物营养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摄取和利用的过程。

植物通常需要13种营养元素,其中有9种营养元素被称为必需元素,植物无法生长和发育。

(此处可以进行必需元素的介绍,描述每种元素的作用、摄取方式和缺乏症状。

)此外,植物还需要4种微量元素,尽管它们的需求量较少,但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此处可以介绍4种微量元素的作用和摄取方式。

)理解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对于合理施肥和肥料管理至关重要。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而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质量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合理管理土壤和提供适宜的肥料对于植物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肥料管理肥料管理是指通过施肥措施来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

肥料是供给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一种辅助措施,可以根据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合理施用。

(此处可以介绍不同类型的肥料,如有机肥、无机肥和微生物肥料等。

)肥料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分析和需求评估:在施肥之前,进行土壤分析并评估植物的营养需求非常重要。

根据土壤分析结果来确定缺失的元素,并进行合适的肥料补充。

2. 施肥方法和时机:合适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并减少二氧化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选择适宜的施肥时间和方法。

3. 肥料的选择和配比:根据土壤分析和植物种类,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和配比。

不同植物对于营养元素的需求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肥料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4. 施肥量的控制:肥料过量使用不仅会浪费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营养与肥料》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营养与肥料复习题(课程代码232304)一、名词解释1、肥料: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或兼有改变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功能的物质。

2、矿质营养学说:植物最初的营养物质是矿物质,而非腐殖质。

3、养分被动吸收:植物顺电化学势梯度,不消耗能量吸收养分的方式。

4、营养元素的协助作用:溶液中某种元素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吸收另一离子的现象。

5、追肥:在植物生长发育期间施用的肥料。

6、生理碱性肥料:化学肥料进入土壤后,如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阴离子比阳离子快时,土壤溶液中就有阳离子过剩,生成相应碱性物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土壤碱化,这类肥料称为生理碱性肥料。

7、多元复合肥:在二元或三元复合肥的基础上,添加植物必需中量或微量元素所制成的复合肥。

8、植物营养临界期:土壤中某种养分缺乏或过剩时对植物产生明显影响的时期,一般在作物苗期。

9、微量元素:占植物干重0.01%以下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10、质流:由于植物蒸腾作用或根系吸水造成的养分由土体向根表迁移。

11、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铵被微生物氧化生成硝。

12、基肥:播种或定植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

13、过磷酸钙的退化作用:过磷酸钙含游离酸,易吸湿。

吸湿后会引起肥料中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水溶性的磷酸一钙转变为难溶性的磷酸铁、磷酸铝,从而降低过磷酸钙有效成分的含量。

14、多功能复合肥:在复合肥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或农药等,使肥料不仅能营养植物,还有杀菌、杀虫、除草或调解植物生长的作用。

15、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

16、截获:指根系在土壤的伸展过程中吸取直接接触到的养分的过程。

17、根外营养:植物通过根系以外的器官,如叶片或茎吸收养分的营养方式。

18、种肥:播种或定植时施用的肥料。

19、植物营养元素的拮抗作用:溶液中某种离子存在或过多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20、过磷酸钙的固定作用:过磷酸钙异成分溶解过程产生的磷酸具有很强的酸性,在向周围扩散时,能溶解土壤中的铁、铝、锰或钙、镁等,当这些阳离子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产生相应的磷酸盐沉淀。

《种植基础》第三章第一节植物营养与施肥

《种植基础》第三章第一节植物营养与施肥

• 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队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最多,吸收的
速率最快的时期。此时是施肥的最佳时期。 • 一般是作物生长旺盛时期或营养生长与生殖生殖并进时期。 • 如: • 小麦拔节到抽穗期→拔节肥 • 玉米大喇叭口到抽穗初期→大喇叭口肥 • 棉花盛花到花铃期→花铃肥
(三)作物吸收养分的比例与肥料的配合施用
–维持一定产量水平,需要恢复肥力。
–肥力的恢复根本方法是施肥。
2. 指导作用
需要施肥 —通过施肥补偿养分亏损。
低度归还元素(N、P、K)要多施;中度归还的元素 (CA、Mg、S、Si)和高度归还的元素(Fe、Mn、Al) 要少施或不施。
(二)最小养分律(李比希)
1.最小养分律的含义
植物的生长量或产量受环境中 最缺少的养分的限制,并随之 增减而增减。环境中最缺少的 养分称为最小养分。
(2)土壤中养分向根表的迁移。
养分:土壤
迁移
吸收
根表
根内
截获 质流 扩散
主动 被动
★一般有三个途径:即截获、扩散和质流。 1.截获 接触交换
数量:约占(0.2—10%)
2.质流 —长距离养分迁移方式
迁移的离子:氮(硝态氮)、钙、镁以质流为主
3.扩散 —短距离养分迁移方式
迁移的离子:磷、钾、氮(0.1-15㎜)
施用的意义。 • 5.学会肥料混合的计算方法。 • 6.懂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植物营养与施肥
一、作物的营养特性与施肥
作物的营养期:作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 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
作物营养具有阶段性及连续性。
(一)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营养特点
• 一般作物生长初期吸收养分的数量和强度都很低,随着生 育进程的推移则逐渐增加,到成熟又趋于减少直到停止吸 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指营养物质能产生最大效率的时期。

2、最小养分定律:植物产量的高低决定于最小的养分因子。

3、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4、离子间的协助作用:某一离子的存在能促进另一离子的吸收的现象。

5、土壤供氮能力:指当季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积累的氮和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所矿化释放的氮量总和。

6、土壤缓效钾:被粘土矿物固定的非交换性的钾。

7、根际:是指作物根系对土壤理化、生物性质能产生显著影响的那部分特殊的“根区域”通常指根表周围1-4mm土壤。

8、闭蓄态磷:被铁铝胶膜包闭的磷酸盐。

9、作物营养临界期:指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甚至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的时间。

10、土壤养分强度因素:存在土壤溶液中有效养分的浓度,是根系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

11、根外营养:除了根系以外,植物地上部分(茎、叶片、幼果等器官)也可以吸收少量矿质元素,这个过程称为根外营养。

12、归还学说:只有用矿质肥料讲植物吸收的矿质养分归还给土壤,就能保住土壤的肥力。

13、生理酸性肥料:凡是施入土壤经作物吸收后,呈现酸性反应的肥料,叫生理酸性肥料。

14、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体与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及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能量的转化过程的科学。

15、施肥学:将肥料施于土壤或植物,以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并保持和增进土壤肥力的农业措施。

16、肥料: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质,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物质,都可以称作肥料。

17、报酬递减定律:从一定土地上所得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在逐渐减少。

(亦即最初的劳动和投资所得到的报酬最高,以后递增的单位投资和劳力所得报酬是渐次递减的。


18、矿质营养学说:腐殖质是在地球上有了植物才出现的,而不是在植物出现以前,因此植物的原始养分只能是矿物质。

19、植物必须营养元素:对所有植物完成生活周期是必不可少的,对植物起直接营养作用,且不能由其他元素代替,缺乏时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的化学元素。

20、混成复合肥:几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而成的复合肥料。

21、厩肥:是指以家畜粪尿为主,混以各种垫圈材料积制而成的肥料。

22、绿肥:凡是用做肥料的植物绿色体均称为绿肥。

二、填空题
1、目前国内研制的二大类缓效氮肥是(合成有机氮肥)和(包膜氮肥)。

2、需硫元素较多的作物主要有(十字花科)科和(百合科)科。

3、尿素最适宜作叶面喷肥,因为尿素具有(分子小易透过膜),(中性有机分子不损伤叶片),(湿润叶片时间长)等优点。

4、具有调节原生质胶体水合度的主要营养元素是(钙)和(钾)。

5、磷肥按其溶解状况可分为(水溶性),(弱酸溶性),(难溶性)。

6、在堆肥过程中,初期要创造较为(好气)的条件,为(升温)并(分解),后期要创造较为(厌气)的条件,利于(保肥)和(腐殖质形成)。

7、新开垦的沼泽土最易缺乏的元素是(铜)。

8、影响作物根系从土壤吸收养分的主要环境条件是(温度),(水分),(通气状况)(PH)和(土壤养分含量)。

9、硼主要分布在植物的(柱头)和(子房)等器官。

10、作物体内的钾是以(离子)形态存在,充足的钾肥供应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主要表现在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和(抗病)。

11、微量元素肥料施用的主要方法有(拌种),(浸种)和(叶面喷肥)。

12、石灰肥料的改土作用主要是(中和土壤酸度),(供给作物钙、镁),(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

13、复合肥料的主要优点是(养分含量高种类多),(副成份少),(施用方便)。

14、作物缺钼多发在PH(酸)性的土壤上。

15、土壤中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有(质流)和( 扩散)。

16、李比希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矿质营养学说)学说;(养分归还学说)学说和(最小养分定律)。

17、影响作物叶片吸收养分的主要因素有(溶液组成)、(溶液浓度及反应)(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和(养分的移动性)。

18、具有调节原生质胶体水合物的主要营养元素是(钙)和(钾)。

19、钼在植物体中是(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酶的组成成分,所以(豆科)作物缺钼受影响最为明显。

20、矿质养分在(木质部)的运输是单向的,而在(韧皮部)的运输是双向的。

两部分之间的养分主要靠(转移细胞)来沟通。

21、许多酶都含有微量元素,例如细胞色素氧化酶含有(Fe)和(Cu),抗坏血酸氧化酶含有(Cu),硝酸还原酶含有(Mo),而碳酸酐酶却需要(Zn)使之活化。

22、在磷肥鉴定中,pH值是常用指标之一,过磷酸钙一般呈(酸性)性,钙镁磷肥呈(碱性)性,而磷矿粉呈(中性至微碱性)性。

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