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合集下载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一)干支掌上定位法推算年、月、日、时干支,可以用笔算、心算,也可单以手掌推算。

要能达到单用手掌推算年、月、日、时干支,首先要熟悉干支在手掌上的定位。

地支属阴,阴主静,又因十二地支与十二月和十二时辰都有固定的搭配,所以十二地支在手掌上的位置是固定的。

我们把十二地支分别定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尖和横纹上,并将其熟记。

天干属阳,阳主动,所以天干在手掌上无固定位置,而是根据干支的配合把它们放在手掌地支图上运转。

用左拇指尖在上述地支定位上顺次点数,便可求得所需的干支。

天干在手掌地支图上可以顺时针方向运转,也可以逆时针方向运转,均据实际需要而定,如:已知1983年的干支是癸亥,要求该年以后各年的年干支。

方法是:把癸定于“亥”位上,地支在手掌上的位置固定不变,天干在手掌地支图上按顺时针方向运转,便可知道1984年的干支是甲子、1985年是乙丑、1986年是丙寅……。

(二)六十甲子掌上推算法以天干和地支相配合组成六十个不同的名词叫做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的组合方法就是以十干与十二支相配,天干从甲开始,地支从子开始,阳干与阳支配,阴干与阴支配,按着干支各自次序顺序相加,天干有十,须相加六次得六十,地支有十二,须相加五次得六十,相加的结果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个名词,组合成六十甲子表(见表6)。

干支是用作纪述年、月、日、时的符号,所以干支各自的次序也就等于代数123456789101112的次序。

代数的单数为奇属阳,代数的双数为偶属阴,干支分属阴阳同样照此类推,即天干的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干支组合六十甲子是计算年、月、日、时干支的基础,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名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临床上要预测疾病,离不开干支甲子;运用子午流注针法,就是根据阳日阳时开阳经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经阴穴的规律,故须知干支所属阴阳及六十甲子才能推算。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时)法一、年的计算方法1、年的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2. 年的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例1. 我们以2010年为例;天干算法:2010-3=2007,2007/10=200余7,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地支算法:2010-3=2007,2007/12=167余3,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年。

为使各位信任此算法,本人再举一例来说明:例2. 我们再以1987年为例;天干算法:1987-3=1984,1984/10=198余4,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即天干为丁;地支算法:1987-3=1984,1984/12=165余4,4对应地支第4位是卯,即地支为卯;综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卯年。

二、月的计算方法查表三、日的计算方法查表1、3、5、7、9、11月的日期分别加47、46、47、48、50、51。

2、4、6、8、10、12月的日期分别加18、17、18、19、20、21其中1月和5月一样,2月和6月一样(平年)天干:甲1、乙2、丙3..........壬9、癸0.(个位数)地支:子1、丑2、寅3..........戌11、亥0(除12得的余数)例如:阳历 2010.7.13 7月,日期加48 13+48=61 尾数为1则天干是甲 61/12=5. 余数是1,则地支是1,2010.7.13是甲子日又例:阳历 2010.10.1日 10月,日期加20 1+20=21 尾数是1则天干是甲 21/12=1 余数是9,则地支是9。

2010.10.1是甲申日。

四、时的计算方法。

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算法

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算法

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算法
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算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广泛应用于古代中国的历法、卜筮等领域。

以下是对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算法的简要介绍:
一、天干算法: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顺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记年法:以甲子为起点,每60年一个周期。

天干记月法:以甲子为起点,每月的天干与上一年的天干相对应。

例如,如果上一年的天干是“甲”,那么第一月的天干也是“甲”。

天干记日法:每日的天干与上一年的天干相对应。

例如,如果上一年的天干是“甲”,那么今天的天干也是“甲”。

二、地支算法: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地支顺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地支记年法:以甲子为起点,每60年一个周期。

地支记月法:以寅月为起点,每月的地支与上一年的地支相对应。

例如,如果上一年的地支是“子”,那么正月的地支也是“子”。

地支记日法:每日的地支与上一年的地支相对应。

例如,如果上一年的地支是“子”,那么今天的地支也是“子”。

地支记时法:以子时为起点,每两个小时一个时辰。

例如,上午10时是巳时,下午2时是未时。

每个时辰的地支与上一时辰的地支相对应。

例如,如果现在是巳时,下一个时辰是午时。

三、天干地支的应用:
天干地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历法、卜筮等领域。

例如,在卜筮中,天干地支可以用来推算五行八卦,判断吉凶祸福;在历法中,天干地支可以用来表示年月日时的节气和时辰。

年月日时干支速算法

年月日时干支速算法

年月日时干支速算法年月日时干支速算法一、年代干支:年干:公元年个位数-3 = 年干,负数则加10(取余数)年支:(1900--1999年年支= 年尾二位数+1)÷12(取余数);(2000--2099年年支= 年尾二位数+5) ÷12(取余数);二、月份干支:月干:年干x 2+月数=月干,超过10则减去10的倍数到0-9,0视做10)月支:月数+2;阴历月支是固定不变的,正月为寅(从立春当天到惊蛰前一天)三、日元干支(注意此法须用公历而非农历):(1)先求当年元旦干支基数,公式如下:1900----1999年的元旦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 2000----2099年的元旦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如:求2008年10月18日的日干支:当年元旦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2008年的元旦干支基数。

(2)再求当日日干支,公式如下:(当年元旦干支基数+当日距离元旦总天数)÷60→(取余数)如:10 月18 日距离当年元旦的总天数为31+29+31+30+31+30+31+31+30+18=292天,代入公式为:(36+292)÷60得余数28当日干支为:28除去10的余数8为辛为日干,28除去12的余数4为卯为日支(即当日干支为辛卯)。

注:2月份要么是28天,要么是29天,每隔4年为29天的,其他均为28天。

基恩士中国_图像识别算法大全_视觉系统资料免费下载广告 KEYENCE视觉系统,图像识别算法大全,高速大容量智能型,精密识别文字查看详情 >比如:2000、2004、2008年等年份的2月份均为29天。

四、时辰干支:时干:日干×2+时支数-2 =时干数;时支:时支是固定的。

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年月日时干支是中国传统历法中使用的一种时间计算方法,主要用于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干支是指天干和地支,共十干十二支,分别表示了不同的年、月、日、时。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1.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为基础,循环周期为60年。

根据甲子纪年表,可以得到甲子年为第一年,乙丑年为第二年,以此类推。

计算方法如下:-年份除以60,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地支为第12位。

-年份除以10,得到的余数对应天干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天干为第10位。

例如,2024年对应的是辛丑年,辛为第8位天干,丑为第2位地支。

2.干支纪月:干支纪月是以天干和地支纪法来计算月份,每年的月份循环周期为12个月。

计算方法如下:-以立春为分界点,立春前为腊月,立春后为正月。

-计算年份的天干位置,例如2024年是辛丑年,辛为第8位,丑为第2位。

-计算立春的干支纪年,例如2024年的立春是在2月3日,即辛丑年的干支纪年为庚寅年。

-计算干支纪月,以立春为始,依次按照干支顺序排列,例如辛丑年的立春前一月为庚子月。

3.干支纪日:干支纪日是根据天干和地支的顺序来编号和计算每一天。

计算方法如下:-天干序号除以十,得到的余数为干日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干日为第10位。

-地支序号除以十二,得到的余数为支日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支日为第12位。

例如,2024年1月1日对应的是庚子日,庚为第7位天干,子为第1位地支。

4.干支纪时:干支纪时是在一天24小时的基础上,根据天干和地支的顺序来计算每个时辰的干支。

-从早子时开始,依次按照天干地支的顺序对应到每个时辰。

-例如,早子时对应甲子时,早丑时对应乙丑时,以此类推,晚子时再次对应甲子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方法是以农历为基础,对应的公历日期可能会有所不同。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历法的变化和修正。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的农历工具或网站来获取具体的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年月日时四值干支快速推算方法掌诀

年月日时四值干支快速推算方法掌诀

年月日时四值干支快速推算方法掌诀掌据此方法可以不用查万年历。

用掌诀加心算快速算出任何年月日时的干支。

此方法筒单实用,是本人经常使用的方法,特别是年日干支算法,是我结合自已多年实践经验所创,网上是无法找到约。

希望各位易学爱好者好好珍惜,关注收藏。

以免用时找不到。

A:年干支快速推算法:1.年天干求法:年尾数4加在十天干掌甲位上,5(乙),6(丙),7(丁),8(戊),9(已),0(庚),1(辛),2(壬),3(癸)。

(见十天干配年命掌诀)即公元年4尾对应年干为甲,5尾对应乙,6尾对应丙,余仿此类推。

2:年支的求法:1900年一1999年基数为1,2000年一2099年基数为5。

(1900年前和2099年后的基数就不必记了,因为这两个基数已经包合200年了)方法是:把公历年尾数后两位加该年所对应的基数的和除以12所得的佘数对应的地支数,就是该年的地支数。

举例:求2022年的地支?1:根据上面求天干掌知道年尾2对应十天干掌壬上,故知年天干是壬。

2:求地支:用年尾22+基数5=27 27÷12余数是3,3对应十二地支寅,故知寅是2022年的地支,综合上面知道:2022年的干支是壬寅。

余仿此。

B:月干支推算法:五虎遁歌:甲已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首,丙辛之年从庚起,丁壬壬位顺行程,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举例:求2022年5月干支?根据上面知道2022年干支为壬寅,套入上面歌诀丁壬壬位顺行程,知道壬寅年正月起壬寅,2月癸卯,3月甲辰,4月乙巳,5月丙午。

故知壬寅5月的干支为丙午。

佘仿此。

C:日干支快速推算法:此法经本人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潜心钻研所得。

熟练后用心算(用手机计算器更简单)可在数十秒内推算出前后200年内任何一日的干支,比查找万年历方便实用,比流年赶月,大小金钳等方法更简单易记,只要记住四句口诀,四个常数就可以了,简单吧?(当然你也可以推算一干年甚至一万年,一百年只须记住一个常数只可,但是超过前后200年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推算日干支的方法,但不是口诀常数一大堆,就是推算过程非常繁杂,都不实用。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3篇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3篇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第一篇:推算年干支的方法作为八字命理中最基础的元素之一,年干支的推算方法相对简单。

以下是推算年干支的具体步骤:步骤一:年份转换将欲推断的年份转换成农历的年份。

例如,若想查看1989年的干支,需要将公历1989年转换成农历己巳年。

步骤二:定天干根据农历的特点,可以得到己巳年的天干定为“壬”。

天干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步骤三:定地支根据己巳年的地支定位为巳。

地支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步骤四:确定干支将天干和地支拼接就是己巳年的干支——“壬巳”。

推算年干支虽然简单,但也需要依赖一定的历法知识。

同时,一些疑难年份的计算,如“闰月对应的干支”等,还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第二篇:推算月干支的方法月干支的推算稍微复杂一些,需要结合公历和农历两种不同的时间系统进行推算。

以下是推算月干支的具体步骤:步骤一:确认公历日期首先需要确认出公历日期,即例如1976年8月2日。

步骤二:转换农历将公历日期转换成农历,即可得到阳历1976年六月二十二日。

步骤三:定“月支”根据转换后的农历日期,可以得到当月的“月支”。

例如,阳历1976年8月2日对应的农历为六月二十二日,因此当月的“月支”为“未”。

步骤四:定“月干”根据“月支”可以得到当月的“月干”。

具体地,若当月“月支”为子、丑、寅、卯时,“月干”依次为甲、乙、丙、丁;而午、未、申、酉、戌、亥时,“月干”将按顺序是己、庚、辛、壬、癸、甲。

因此,阳历1976年8月2日对应的农历为六月二十二日,当月“月支”为未,因此“月干”定为己。

步骤五:输出干支最后,将“月干”和“月支”拼接起来,即可得到阳历1976年8月2日对应的“月干支”——“己未”。

推算月干支相对复杂,需要结合两种不同的时间系统,并能够熟练运用历法知识,较高的专业水平。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既有丰富的经验,又能够灵活应对各种难题。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简法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简法

总之自己找规律记住六十甲子顺序数即可。

(甲尾数都是1,乙尾数都是2,丙尾数都是3……..地支都是逆转隔1。

例如:1-11-21-31-41-51为子-戌-申-午-辰-寅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1、推算年干支公式:x年干支序号=(x年-3)÷60之余数。

(找对应六十甲子序数即可)例子:1986年(1986-3)÷60余3,3对应60甲子序数为丙寅。

2、推算月干支歌诀: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流,若问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3、推算时干支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月和时对照表,可以不背口诀记住(月起丙,时起甲)月时甲己丙(寅月)甲己甲(子时)乙庚戊乙庚丙丙辛庚丙辛戊丁壬壬丁壬庚戊癸甲戊癸壬4、推算日干支(1)先确定每年元旦干支公式:本年元旦干支=去年(平年)元旦干支+5本年元旦干支=去年(润年)元旦干支+6例如:1983年为平年,元旦为己丑,六十甲子序号是26,加5等于31,那1984年元旦干支是甲午。

(2)日干支推算公式:日干支序号=(本年元旦干支序数+日数+月加减数)-60×某数(某数的取值为0、1、2,为了使数大于0小于60在60甲子数内)歌诀:二月六月加三十,三月应加五十八,四月二九五五九,三一、二、三八十腊,七零九二冬月三,元月减一是定法。

歌诀是平年的月加减数,闰年从3月1日起(即3月份)开始每月多加1,即3月应加59,4月加30。

以此类推。

例子:1981年10月25日的干支元旦假如已知1983年的元旦干支(上面有例子为26数)1983年元旦干支-2×5=16,对应己卯10月25日序号=(16+25+32)-60×1=13(丙子)备注:奇门遁甲是天干学,年干支可以有的时候不用地支,那么年的尾数1对应辛,2对应壬,以此类推。

例如1971年尾数1年干就是辛。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年、月、日、时干支的推算法一、干支结合纪年:干支配合可以用来纪年、月、日、时,都可依据其所属干支的属性来分析这一年、月、日、时的变化大致情况。

在研究子午流注开穴,推演五运六气变化等过程中,都必须掌握年、月、日、时干支。

目前我们采用公元纪年,就需要将公元换算干支,以利应用。

干支纪年,其方法是把每一年配上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

配的方法是天干在上,地支在下,按着干支的顺序依次向下排列。

天干的第一位是甲与地支第一位子相互配合起来便是甲子,这一年就叫甲子年。

从甲子年开始天干和地支相配合,每年不同,天干往复排列六次,地支往复排列五次,共得六十年。

以后又转到甲和子相合,所以每六十年称为一周,或者叫一个甲子。

我们一般把一个快满六十岁的人称为年近花甲,这就是因为六十年是一个甲子的意思。

为了避免临时换算麻烦,现将干支相合一周的次序,排列如后:古代历法,计年月日时皆由甲子开始,——年分十二个月,一日分十二个时辰。

每逢五年有六十个月,五天则有六十个时辰。

为便于记忆,有一首歌诀(见本书二十四页十六行)。

因为甲己、乙庚等皆隔五数,由甲至己周而复始。

甲己之年由甲子月开始,一月是甲子月。

甲己之日由甲子时开始,第一个时辰是甲子时。

乙庚年、日,第一月则为丙子,丙辛年、日,第一月则为戊子,丁壬年、日,第一月则为庚子,戊癸年、日,第一月则为壬子。

年干支的推算法;只要知道1982年是“壬戌”年,即可按干支六十环周顺推,则知1983年为“癸亥”年,倒推1981年为辛酉,1980年为庚申年。

如果不知道当年的干支或任何一年的干支怎么办呢?可采取如下公式:“取当年的年数,减去三,再从余数中除去干支周转数,余下的数字就是所求的年干支的代数。

例如:欲求1982年干支,1982—3:1979÷60(在1979这个数中共有32个60,即干支周转数),余下的59,按六十环顺推,就是“壬戌”,则知1982年干支为壬戌年。

又如:1983(年)—3=1980;以1980÷60(干支周数)=33余0,零表示六十甲子环最后一个,就是癸亥,可知“癸亥”是1983年的干支。

公历年月日时计算干支的方法

公历年月日时计算干支的方法

公历年月日时计算干支的方法大家都知道,天干地支是中国传统的时间计时法,首先我们要确定: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对应的代号: 1. 2. 3. 4. 5. 6. 7. 8. 9.10,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代号为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下面分别是计算任意年月日时干支的最简便的方法,请大家验证使用,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同道讨论指正.一、年干支计算法:用年数减去3所得数字的尾数,对应的天干代号就是该年的年干。

用这个差数除以12所得余数对应的地支代号就是这一年的地支。

例如:2021年,2021-3=2018,因此今年的年干就是8(辛)。

2018÷12余数为2(丑),因此,今年的年支就是丑。

所以2021年就是辛丑年。

二、月干支计算法:知道年干后,月干的计算方法很简单:月干=年干代数x2+月数。

对应的代号就是该月月干。

超过10时,去掉10的倍数用其余数。

月支是以正月起寅,依次类推……例如:2021/3/30日,年干为辛(8)8×2+3=19-10=9(壬)月干为壬,月支2月为卯故为壬卯月。

三、日干支计算法:用公历年月日计算任何一天的日干支公式:(年-1)×5+(年-1)÷4+当年天数÷60取余数(y)当年天数(1月+2月+3月+最后哪个月的天数)比如2021年3月5日(31+28+5)2021年4月8日(31+28+31+8)余数(y)÷10的余数即是天干序数。

余数(y)÷12的余数即是地支序数。

如:2021/3/30 ((2021-1)×5+(2021-1)÷4+31+28+30)÷60余数为14。

所以天干为4(丁)14÷12余数为2(丑)故此日为丁丑日。

年月日时的干支分别是怎么推算的?

年月日时的干支分别是怎么推算的?

年月日时的干支分别是怎么推算的?我们都知道历法中的年、月、日、时四个时间都有天干和地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单双各自匹配形成六十个干支组合,称六十甲子。

月时的干支是有一定规律的,而年和日的干支推算方法就复杂多了。

公元后的天干与公元纪年的数字是固定的,因为公元纪年数是十进制,天干也是十位一循环,于是我们从历来的天干纪年中一一对应出公元的个位数,即:0庚、1辛、2壬、3癸、4甲、5乙、6丙、7丁、8戊、9己。

而年的地支有12位,逆推得出公元元年是庚申年,因此地支的算法是:(公元纪年数9)÷12所得的余数就等于相应的地支,余数对应地支:0亥、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

其中,其中加9后足12的直接对应地支数。

例如:公元14年(新莽天凤元年)的地支=(14 9)÷12=1余11(戌)。

个位数4(甲),所以这年的干支是甲戌年。

公元前的天干地支算法又不同,公元前的天干从0庚开始,逆推分别是1己、2戊、3丁、4丙、5乙、6甲、7癸、8壬、9辛。

公元前的地支算法是:9—(公元纪年÷12)的余数,但凡是余数为10和11的不被9减,余数为10直接加1,余数为11的直接减1。

其中不足9的公元纪年直接加9,公元前10年和11年直接对应地支数。

例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的地支=9—(770÷12)余数=7(午),天干为0(庚),所以这年的干支是庚午年。

例2: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五十六年)的地支=251÷12=20余11,余数11—1=10(酉),天干1(己),所以这年是己酉年。

月的干支推算很简单,月的地支按二十四节气来算,大雪建子,小寒建丑,立春建寅,惊蛰建卯,清明建辰,立夏建巳,芒种建午,小暑建未,立秋建申,白露建酉,寒露建戌,立冬建亥。

月的天干则跟着年干来推,干支年是以立春开始,开年第一地支是寅,所以甲己年从丙寅月开始,乙庚年从戊寅月开始,丙辛年从庚寅月开始,丁壬年从壬寅月开始,戊癸年从甲寅月开始。

年月日时干支速算法

年月日时干支速算法

年月日时干支速算法一、年代干支:年干:公元年个位数-3 = 年干,负数则加10(取余数)年支:(1900--1999年年支 = 年尾二位数+1)÷12(取余数);(2000--2099年年支 = 年尾二位数+5) ÷12(取余数);二、月份干支:月干:年干x 2+月数=月干,超过10则减去10的倍数到0-9,0视做10)月支:月数+2;阴历月支是固定不变的,正月为寅(从立春当天到惊蛰前一天)三、日元干支(注意此法须用公历而非农历):(1)先求当年元旦干支基数,公式如下:1900----1999年的元旦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2000----2099年的元旦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如:求2008年10月18日的日干支:当年元旦干支基数 =(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2008年的元旦干支基数。

(2)再求当日日干支,公式如下:(当年元旦干支基数+当日距离元旦总天数)÷60→(取余数)如:10月18日距离当年元旦的总天数为31+29+31+30+31+30+31+31+30+18=292天,代入公式为:(36+292)÷60得余数28当日干支为:28除去10的余数8为辛为日干,28除去12的余数4为卯为日支(即当日干支为辛卯)。

注:2月份要么是28天,要么是29天,每隔4年为29天的,其他均为28天。

比如:2000、2004、2008年等年份的2月份均为29天。

四、时辰干支:时干:日干×2+时支数-2 =时干数;时支:时支是固定的。

时辰顺序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附:日元干支算法二(注意此法须用公历而非农历)(1)先求当年的元旦日干支,其公式为:当年元旦干支= (5N + N/4 + 1) ÷60(取余数)注:N=公元年数-1921(因1921年得元旦为甲子日,元旦甲子每80年一周期,故亦可取1921加或减80的倍数,如2001年后可取2001,唯遇整百停闰年时需注意调整。

干支计算方法

干支计算方法

干支计算方法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数学公式和规则来确定特定年份、月份或日子对应的天干地支。

具体如下:
1. 年份的干支计算:可以通过公式(当年年数-3)÷60,其余数为所求年干支的代数,再到六十环周图中找出相应的干支。

这个公式适用于公元4年之后的年份计算,因为公元4年是甲子年。

2. 月份的干支计算:正月的天干计算方法与年份的天干有关。

例如,遇上甲或己的年,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以此类推。

确定了正月的干支后,其余月份可以按照干支顺序推算。

3. 日子的干支计算:日的天干计算公式为(当年元旦的天干数+所求日数+各月天干加减常数)/10(结果取余数),地支的计算公式为(当年元旦的地支数+所求日数+各月地支加减常数)/12(结果取余数)。

此外,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总的来说,这些计算方法在历史学、命理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参考具体的历法书籍或使用专门的软件工具来进行准确的计算。

天干地支(八字)快速计算法

天干地支(八字)快速计算法

天干地支(八字)快速计算法年、月、日、时的干支快速计算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年份-3)÷10取余数,对应十天干的顺序即为所求的天干甲已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行流,每月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即正月为寅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年份-3)÷12取余数,对应十二地支的顺序即为所求的地支年月戊癸之年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月,二月为卯月,依此类推。

(按顺序即:1、6―3;2、7―5;3、(即:所求月的阴历数+2后去对应)8―7;4、9―9;5、10―1)取公历年的后两位数(2000年后需用100加上后两位数),用“a”表示一、①=a×5÷60取余数;②=a÷4取商;③=9;④=所求的日期;⑤=再查看过去了几个大月,如:所求日在9月,前面经过了3、5、7、8四个大月,就加上4;⑥=30(如遇到双月需减去)二、(①+②+③+④+⑤―⑥)÷60取余数,用余数对应的六十甲子序列号,所对应的干支就是日的干支。

日时日干×2+时支数-2=时干数(时干数超过10要p10,只取个位数)时支呢,就是子(23:00-01:00)、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小时为一个时辰,按顺序推。

如:2021年6月17日19:45的天干地支是多少呢?1、年:天干(2021-3)÷10挑余数=9,9对应就是“壬”地支(2021-3)÷12挑余数=5,5对应就是“辰”所以年的干支就是“壬辰”(余0时按10、12计算)2、月:天干,“丁壬壬寅逆行流”,意思就是2021年的正月的干支就是“壬寅”,那么公历的6月17日(就是阴历的润四月二十八),所以从“壬”已经开始往下数5个,即为壬、癸、甲、乙、丙,所以该月的天干就是“丙”地支,就从“寅”开始往下数5个,即寅、卯、辰、巳、午,所以该月的地支就是“午”所以月的干支就是“丙午”3、日的天干地支稍微繁杂点①112×5÷60取余=20;②=112÷4取商=28;③=9;④=17;⑤=2;⑥=30①+②+③+④+⑤―⑥=20+28+9+17+2―30=46,46对应六十甲子的“己酉”。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算法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算法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算法1 / 7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推算公式:①推算天干: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适用于任何年代)。

②推算地支:公元年末二位数+9=年支(适用于十九世纪,即1800—1899 年);公元年末二位数十1=年支(适用于二十世纪,即1900—1999 年);公元年末二位数+5=年支(适用于廿一世纪,即2000—2099 年);说明:①年干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顺序;年支按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顺序。

②求年干,不够减那么借10;求年支,超过12要递减12,取余数。

③求年干之公式,适用于任何年代;求年支之公式,不同公式只适用于某一世纪“00年)。

例一:求1800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0-3:7(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7是“庚〞。

②末二位数00+9:9,地支序数9是“申〞。

那么知1800年是??庚申〞年。

例二、求1989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9-3=6天干序数6是“已〞。

③末二位数99+9=108递减8个12后余12,地支序数12是“亥〞。

那么知1899年是“己亥〞年。

例三:求1935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5-3=2天干序数2是〞乙〞。

②末二位数35+1:36递减2个12后余12,地支序数12是“亥〞。

那么知1935年是“乙亥〞年。

例四:求1981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1-3=8(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8是“辛〞。

②末二位数81+1=82,递2 / 7减6个12后余10,地支序数10是〞酉〞。

那么知1981年是“辛酉〞年。

例五:求1999年的年柱于支①末位数9-3=6天干序数6是“已〞。

②末二位数99十1=100递减8个12后余4,地支序数4是“卯〞。

那么知1999年是·己卯〞年。

例六:求2000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0-3=7(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7是\庚〞。

纯干货!教你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

纯干货!教你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

纯干货!教你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天干:1(甲);2(乙);3(丙); 4(丁);5(戊);6(己);7(庚);8(辛); 9(壬);10(癸)地支:按1(子);2(丑);3(寅);4(卯); 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推算天干: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负数则加10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8=年干(公式揭密:因为公元3年为癸亥年,而天干又是逢10一循环。

公元4年天干是甲,而4-3=1。

由于没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的天干为末位数-3+1,再+10转为正数)推算地支: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数-3)÷12,得余数0-11为年支,负数则加12,0视作12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数-2)÷12,余数-11-0为年支,加12转为正数,0视作12(公式揭密:类似前述)另:⒈公元年末二位数+9=年支(适用于1800—1899 年);⒉公元年末二位数+1=年支(适用于1900—1999 年);⒊公元年末二位数+5=年支(适用于2000—2099 年);说明:注: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

如1964年阳历2月4日的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一,仍为癸卯年;但1964年阳历2月5日的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二,而此日已立春,宜做甲辰年。

例一:求公元前7的年柱干支:年干=-7+8=1,即甲;年支=(-7-2)÷12=-9,加12转为正数3,即寅。

故公元前7年是甲寅年。

例二:求2000年的年柱干支:年干=末位数0-3=-3,加10=7,即庚。

年支=00+5=5,即辰。

故2000年是庚辰年。

例三:求1999年的年柱干支:年干=末位数9-3=6,即己;年支=末二位数99+1=100减去8个12后余4,即卯。

故1999年是己卯年。

注:我们所说的某个阳历年份对应的阴历干支,是该年大部分时间与其对应,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年月日时的干支是如何计算的?

年月日时的干支是如何计算的?

年月日时的干支是如何计算的?年月日时的干支是如何计算的?一:天干地支相关介绍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

被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

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四柱测命也是用年月日时的干支,叫做四柱。

干支计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

称为干支纪年法,60年一个周期。

如1924年为农历甲子年,六十年后的1984年同为农历甲子年;1925年为农历乙丑年,1985年同为农历乙丑年。

依次类推。

必须注意的是干支纪年是以立春作为一年即岁次的开始,是为岁首,不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

例如,我们说1984年是甲子年,这只是大致,但严格来讲,这年作为甲子年是自1984年立春起,至1985年立春止。

那么,立春至正月初一这段时间出生的人属相如何确定呢?比如,2016年是猴年,可立春却是2015年羊年的腊月二十六日,立春在春节之前。

那么立春至正月初一这几天出生的人是属羊还是属猴呢?有时候立春又在春节之后,春节到立春又有几天,这又如何算呢?前一种情况,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属猴。

后一种情况,正确的说法是立春前几天,属于上一个属相。

但是现在有专家说,为了避免麻烦,可以按正月初一开始。

不过,此说法还没有被多数专家认同。

干支计月:正月是由寅开始,依次是二月卯,三月辰,四月巳,五月午,六月未,七月申,八月酉,九月戌,十月亥,十一月子,十二月丑。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天干有十个字,依次顺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

地支有十二个字,依次顺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总称为“十二地支”。

1、年干支推算法:天干推法年号最后一位数+7=和,按其和顺点天干即该年的天干;年号后两位数(2000年后要+100)除以12得商及余数,用其余数+1=和,按其和顺点地支即该年的地支。

2、月干支推算法: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月腊月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甲己之年丙寅起乙庚还从戊寅寻丙辛之年起庚寅丁壬正月起壬寅戊癸之年起甲寅3、日干支推算法:乘五除四九加日,雙月間隔三十天。

三五七八十尾頭,此為妙法記心間。

說明一點,2000年以前用年号后两位数,2000后年號后两位数+100。

例:例1:1949年10月1日,年號49*5=245,扣除60的倍數後余5.年號49/4=12,常數為9,日期為1,共遇3、5、7、8四個大月,月份為雙數.按訣心算:5+12+9+1+4-30=1,則1949年10月1日為甲子。

例2:1919年5月4日.年號19*5=95,扣除60的倍數後余35.年號19/4=4,常數為9,日期為4,隻遇3月一個大月,月份為單數.按訣心算:35+4+9+4+1=53,則1919年5月4日為丙辰。

例3:1964年2月27日.因日期在3月前年號以63年論,63*5=315,扣除60的倍數後余15,63/4=15,常數為9,日期為27,共遇7個大月,月份為雙數.按訣心算:15+15+9+27+7-30=43,則1964年2月27日為丙午。

4、时干支推算法:甲己之日起甲子乙庚之日起丙子丙辛之日起戊子丁壬之日起庚子戊癸之日起壬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干支计算
年份-3,将减去后的数除以10,其余数所对应的天干即为该年的天干;将减去后的数除以12,其余数所对应的地支即为该年的地支。

如2010年,2010-3=2007,2007÷10······7,余数为7,7所对应的天干即为庚;2007÷12······3,余数为3,3所对应的地支即为寅。

所以2010年的干支即为庚寅。

N=x-3-60m (0<N≦60)
月干支查算表
用六十甲子记月,因为每月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即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依此类推。

而月份的天干却不固定,必须经推算才能排出。

推算的歌诀为:甲已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行流,
戊癸之年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解释:甲已之年丙作首,就是说,遇甲年或已年,正月为丙寅月,然后顺次推出二月丁卯、三月戊辰......乙年、庚年的正月寅与戊相配,即戊寅,二月已卯、三月庚辰......
如2005年为甲申年,十二个月干支即为下表中“甲已”列中所列:
对于日干支我们平时都是去查万年历,但在没有万年历的情况下该怎样去计算日干支呢?盲人有一套口诀但比较繁琐我们很难记住,下面介绍一种通过阳历的年月日来计算日干支的方法:
首先要记住六十甲子的序号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9壬戌、60癸亥。

取公历年的后两位数,(如1979年就取79两数)乘以5 所得数再除以60 取它们的余数。

再加上用公历年后两位除以4的得数,加上9 再加上要算的阳历日子(如25号就+25 30号就+30)再加上经过的几个大月,需要注意的是大月从3月1日算起3月1日前算上一年。

如遇到双月再减去30,得数如超过60再减去60,所得的结果就是六十甲子的序号根据序号查找就可知道所求当天的干支。

* 2000年后需用100加上后两位数,如2009年就用100+09然后再去计算。

如:算1989年9月25日的日干支
1)用89乘以5 得445 再除以60 余25。

2)用89除以4 得22余1 ,取22
3)加上9
4)加上25日
5)再查看过去了几个大月,所求日在9月前面经过了3、5、7、8四个大月就加上4
6)25+22+9+25+4=85
7) 用85减去60 最后得25
最后再查六十甲子序列号1甲子、11甲戌、21甲申,得数25在21甲申旬中,再从甲申旬中查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

那么所求1989年9月25号的日干支为戊子。

只要记住这样一个口诀:乘5除4 9加日。

运用起来是很方便的。

再如:计算2009年8月10号的日干支
1)100+09得109乘以5得545 再除以60,余5
2)109除以4得27余1,取27
3)加上9
4)加上10号
5)加上过去的几个大月,3、5、7过去了三个大月就加上3
6)因所求日在十月是个双月,要再减去30
7)5+27+9+10+3-30=24
24在21甲申旬中在甲申旬中排出序号24为丁亥,所以2009年8月10号的日干支就是丁亥。

公历最快推断今天日干支法
每年立春时间的计算公式(1900年-2000年,2000年后有极小误差)
2.根据当年立春推12节
3.根据阳历日推日干支
有了以上信息,再加上阴历时间,排八字、排紫薇当不在话下
1.以每年2月4日0时为基准
0.6236+年数*0.2422-(年数/4)
年数为公历年的后二位,除4取整数,凡能被4整除的结果加一天
举例:
a.求1983年立春时间
0.6236+83*0.2422-83/4=0.7262
1983年2月4日0.7262日立春
b.求1964年立春时间
0.6236+64*0.2422-64/4+1=1.1244
立春时间是2月5日0.1244日
2.每年24节气的间隔时间固定,短的两节间距29天多,长的接近32天,公历交节时间也算固定,大致在2天范围.比如立春2月4或5日,万年历有这方面知识.
3.根据公历日期计算当日干支(易友提供)
口诀:
乘五除四九加日,
双月间隔三十天。

一二自加整少一,
三五七八十尾前。

解释.
第二句逢双月外加30。

第三句中的“整少一”,为能被4整除之年一二月份比其他三年都要少加一;第四句反映的是大月规律,3月不加,4.5月加1,6.7月加2,8月加3,9、10月
加4,11、12月加5。


1925年公历8月3日
(25*5+25/4+9+3+30+3)/60余56,干支为己未
2001年11月15
(101*5+101/4+9+15+5)/60余19,干支为壬午
什么是"早"子时"晚"子时?
很多人说「子时」分为「早子时」与「晚子时」(夜子时),但什么是「早子、晚子」呢?对八字命盘会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先做几个名词解释:
一、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
是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将一天分为12
个时间区段。

以「子」时为一天的开头,而且一个时辰换算成现代的时制,刚好是两个小时。

二、什么是「子」时
就像西洋时制的0 点是一天的开头,在中国古代,子时是一天的开始,以现在的时制来说,子时就是每天的23 点到隔日1 点之间。

三、什么是「早子」与「晚子」
所谓的早子时,就是讲23 点到24 点之间;晚子时就是0 点到1 点之间。

为什么会有早子与晚子的分别呢?为什么其他时辰不分「早、晚」?
有些算命师说:在「早子时」出生的人,其八字的「日」应该是算当日,而在「晚子时」出生的人才是属于隔日的日。

其实,这是后来的算命师因为处于西方的24 小时制环境中而忘了「命理是创于古代,但古代并没有24 小时制,只有12时辰制」的一种迷失。

也就是说,其实这是对「现代时制」与「古代时制」「时差」的不了解所创出来的一种自圆其说的说法。

果我们以农历来说,农历的10 月 5 日23 点,也可以说是农历的10 月 6 日子时,但绝对不能说是10 月5日的子时,因为这样的话,反而差了12 个时辰喔!
因此,如同上方说的,子时是一天的开始,所以只要过了23 点,在八字命盘来说,就应该是算隔日,这一点请各位不要再搞错了,如果还听到这种早子晚子的迷思,也请记得纠正这种错误!
1. 因为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都从日干支、时干支上开穴,故须掌握时干支的计算。

2. 日上起时:每日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相配是固定不变的,因一天起于夜半的子时,故计算时亦从子时起,然后即顺排下去即知一天的时辰干支。

3. 牢记“日上起时歌”: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生戊子,丁壬庚子头,戊癸起壬子,周而复始求。

甲己起甲子:甲日己日夜半的子时起于甲子时,顺推乙丑等。

乙庚起丙子:乙日庚日夜半的子时起于丙子时,顺推丁丑等。

丙辛起戊子:丙日辛日夜半的子时起于戊子时,顺推己丑等。

丁壬起庚子:丁日壬日夜半的子时起于庚子时,顺推辛丑等。

戊癸起壬子:戊日癸日夜半的子时起于壬子时,顺推癸丑等。

周而复始。

[如图]
时干支推算表
举例:癸日的6点的时干支?
解答:癸日起壬子,6点为卯时,从子时至卯时推4位,故时干从壬、癸、甲、乙
推4位。

故癸日时干支为乙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