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8.《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和译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和译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与儿女讲论文义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俄而雪骤不久,雪下得紧了公欣然曰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兄女曰: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公大笑乐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即公大兄无奕女(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中不至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太丘舍去陈太丘不再等候友人离开了去后乃至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元方时年七岁陈元方那年七岁门外戏在家门外嬉戏客问元方客人问他尊君在不你的父亲在吗答曰:陈元方回答说待君久不至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去已经离开了友人便怒曰客人便发怒说道非人哉不是人啊!与人期行和人家相约同行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元方曰陈元方说君与家君期日中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不至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则是无信就是没有信用对子骂父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无礼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惭客人很惭愧下车引之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解释】相委:丢下别人。
委:丢下,舍弃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乃至:(友人)才到元方:陈纪,字元方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
(这里表示友好)顾:回头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原文:兄子胡儿①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②。”兄女曰: “未若③柳絮因风④起。”
注释:①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 的长子。 ②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③未若:不如,不及。 ④因风:乘风。因,趁、乘。
复述故事
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话来完整复述 一下故事。 经过复述,我们发现字数似乎比原 文要多出不少。 这便是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
复述故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比较胡儿与兄女的说法,你更喜欢 哪一种说法?
复述故事
对于胡儿和道韫,你认为谢太傅更欣 赏谁的才气?
文章结尾,谢太傅虽未对两人的 优劣作任何点评,但从“公大笑 乐”,以及最后补充交代道韫的身 份,可看出谢太傅更欣赏的是道韫 的才气。
• 译文: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 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断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 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 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 妻也。
通俗易懂、却 不一定简练
以《咏雪》为例,同学们试着阅读 文章,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内容, 并简单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①,与儿女②讲论文义③。俄而④ 雪骤,公欣然⑤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注释:①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②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 包括侄儿侄女。 ③讲论文义:谈论文章的义理。 ④俄而:不久,一会儿。⑤欣然:高兴的样子。
理力争的表现。 • 不妥当,友人毕竟是长辈。且知错能改。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35张PPT)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学习目标
01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
培养文言语感。
02 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
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03 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意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
敬辞,在言语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深度构建 当堂检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尊君在不? 4.元方入门不顾。
第 33 页
课后拓学
第 34 页
一、巩固知识
1.背诵全文。
2.在课堂本上翻译全文。
二、 拓展提升
1.完成《学习之友》对应练习册。
2.学习书31页“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知识卡。
《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 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 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 限光彩。
自学反馈
作者介绍
刘义庆(403-444), 南朝宋文学家,爱好文 学。《世说新语》是由 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咏雪
自学反馈 识文辨字
1、读准下列红体字的读音。
zhòu
俄而雪骤
谢谢!
勤勉博学 ▪ 知行合一
研究分享
第 10 页
探究活动一
1、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 哪些内容?
时间:寒雪日
地点:家里
人物:谢太傅、儿女
事情:与儿女讲论文义
研究分享 探究活动一
2.小组合作探究:谢太傅一家有怎样的家庭氛 围?你是通过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融洽、欢乐、轻松、温馨 “内集”“欣然”“大笑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 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现 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 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 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 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 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 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 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 篇幅都是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 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 《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鲁 迅称之为“名士的教科书”。
五、品味鉴赏
1.“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请赏析该 句妙在何处。
因为柳絮呈团状,与雪花类似,漫天飞舞给人以 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 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2.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D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2.《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
(朝代)人 南朝宋(姓名)组织编写的。“谢
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
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
间“
”寒,雪地日点“
”,人物内集
,
事件“谢太傅与儿”女等要素。 讲论文义
3.关于《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说法错 误的一项是( D ) A.从这则故事主人公的言谈中可知,做 人要取信用、讲礼貌。 B.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意识到自己错 了,想赢得元方的好感。 C.“元方入门不顾”是对友人不取信、说话 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鄙弃。 D.文章用语言和行为刻画了主要人物陈 太丘。
初一语文书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的译文

初一语文书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的译文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更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仅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咏雪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教案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方法】1、诵读法。
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兹定于四月二十三日在寒.舍.为家.父.庆贺七十寿辰,敬 请携令.尊.、夫人、小.女.光临。幸勿推却。
××顿首 四月五日
A.寒舍
B.家父
C.令尊
D.小女
3.下面语境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C )
生日当天,小童收到了舅舅寄来的礼物,开心地给舅舅回了
一条短信:“您的礼物我笑.纳.了,非常感谢您对我的关心和爱.戴.。 我会像令.郎.那样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过几天我将托人惠. 赠.您一件礼物,希望您喜欢!”
A.光临 B.恭迎 C.抛砖引玉 D.狗尾续貂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太丘舍.去( 舍弃 ) (2)相委.而去( 舍弃 ) (3)远近称.之( 称赞 ) (4)不知卿家君法.孤( 效仿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元方时.年七岁/陈元方年十一时. B.久而益.敬/精益.求精 C.太.丘.舍去/贤家君在太.丘. D.周公不师.孔子/好为人师.
(二) 1.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辞,哪些属于谦辞? ①尊君 ②家君 ③敝人 ④卑职 ⑤令堂 ⑥令尊 ⑦寡 人 ⑧足下 ⑨令郎 ⑩老朽
敬辞有: ①尊君 ⑤令堂 ⑥令尊 ⑧足下 ⑨令郎 谦辞有: ②家君 ③敝人 ④卑职 ⑦寡人 ⑩老朽
2.下面是某数学老师写给朋友的一份请柬。这份请柬的加点
词部分,敬辞和谦辞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D )
A.笑纳 B.爱戴 C.令郎 D 惠赠
4.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C )
教育界泰斗余老今天光.临.我校,校长亲自到校门口恭.迎.。余 老在大礼堂为全校师生作了学术报告。校长听完报告,很高兴地
进行总结发言:“余老的讲座很全面,很透彻,真算得上是抛.砖.引. 玉.!下面我来补充几点,权当狗.尾.续.貂.。”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全册文言文全文详解及翻译

目录8.1《咏雪》原文及翻译 (1)逐字逐句翻译 (1)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8.2《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及翻译 (4)逐字逐句翻译 (5)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6)11.《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8)逐字逐句翻译 (9)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12)15.《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13)逐字逐句翻译 (14)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15)18.《狼》原文及翻译 (16)逐字逐句翻译 (17)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0)22.1《穿进得一人》原文及翻译 (23)逐字逐句翻译 (24)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5)22.2《杞人忧天》原文及翻译 (26)逐字逐句翻译 (27)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原文】南朝: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划分句子节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全文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
”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
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逐字逐句翻译】(直译+意译信、达、雅;留、补、换;删、调、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①谢太傅:即谢安②寒雪日:寒冷下雪天,寒雪,寒冷,下雪;日,天③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 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 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 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 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 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 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 意象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 景、赏心、乐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 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 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 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 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 欢快、轻松的气氛。
撒盐空中 差可拟
白雪纷纷 何所似
未若柳絮 因风起
3. 把雪比作撒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 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事件:讲论文义
2.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 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融洽、温馨、欢快、轻松、文雅……
➢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 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即:是,就是 他二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 多。”他大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 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 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笔记小说可分为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东晋干宝的《搜 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南朝宋代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是泛指一切文言文写作的志怪、传奇、杂录、锁闻、传 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广泛驳杂,举凡天文地理、朝章 典制、草木虫鱼、风俗民情、鬼怪神仙、笑话奇谈等等。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1. 孔子见南子南子者,鲁人也,少时隐居,不市采,不与时接,精精神焉。
及长,游大夫之门,以一篑之直,一琴之雅,报之。
大夫未之知也。
孔子自鲁游吴,至南子门,谓门者曰:“有南子在此乎?”门者曰:“无之。
”孔子曰:“善哉!吾闻其人善,而未之识也。
”言毕,去,张琴而歌。
南子闻之,曰:“孔丘来矣!”即出迎之,揖而让入。
孔子曰:“有言乎?”南子不对。
孔子又问,南子曰:“君自来何所?”孔子曰:“游。
”南子曰:“何游?”孔子曰:“吴。
”南子曰:“何为?”孔子曰:“求买八扇生。
”南子乃告孔子曰:“八扇生已死矣。
”——《世说新语》2. 鲁迅离婚信大长今到我家来吓我女人,她要问昨天的事。
因为昨天我给她拍了一个耳光,这是三十年的夫妻,我从不出手打人,这一回打她只因为太气了。
她不讲觉悟,一向站在日本人方面瞪眼看人,光明哇叫,真不怕钱能装到死。
我忍受到今天,已经忍受得不行,我希望她一个月不要来。
我再也不想见到她,也不想看到她写的信,所以请你们不要再传阅给我。
请代我去找张光楷,把所有钱交给她。
明天我也写信去找她,要她自己取钱请她赶快走,立刻走,我当然不会阻止。
其实我一心一意的工作和造反都没有造成今日的状况,都是她搅和的。
我没有再去见上海警察和国民党,不会去的。
鲁迅——鲁迅《信》二、教案1. 语文知识重点词汇1.游:旅游,指外出观光游玩。
2.篑(kuì):民间常用来举行儿童成人礼的仪式,篑指用糯米粉做的一种饮食。
3.琴之雅:指琴声幽静、柔和的音乐。
4.八扇生:初唐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品,以描述一位美女与八扇子之间的故事。
5.大长今: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故事辑自朝鲜民间传说,是一部历史类的喜剧。
语言点1.名词性从句2.比喻手法2. 阅读分析《世说新语》是作者刘义庆在东晋时期整理的一部鲁迅企鹅解密班资料群语录。
这个故事中的孔子发现了一个对琴艺、礼仪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南子,他虽然从未谋面,却对南子十分敬仰,张琴而歌,偶然得以见南子,最后了解到他想要找的画家已经去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67张)

课堂练习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寒雪日内集: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俄而雪骤:急 (3)白雪纷纭何所似:像什么 (4)差可拟:相比 (5)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
课堂练习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答案】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里,把子侄们辈的人 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纭何所似?” 【答案】不久,雪下得急了,谢安(或谢太傅)高兴地说:“这 纷纭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答案】谢安次兄(二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 大体可以相比。”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答案】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导入 提到“小说”,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小说,你会想到哪些书呢?
《西游记》? 《三国演义》? 《红楼梦》? 《水浒传》? 四大名著
导入 你知道“四大名著”里最长的是哪一本吗? 约86万字 约71万字 约113万字 约92万字
《西游记》 《三国演义》 《红楼梦》 《水浒传》 一个比一个能写
章回体小说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 绩,鲁迅先生称赞它“记言则玄远冷俊, 记行则高简瑰奇”。在表现人物方面, 能够通过特殊的言行举止写出人物的特 殊性情,使其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在 语言方面,《世说新语》简约含蓄,隽 永传神,充满机智和幽默的气息。
第8课《_世说新语_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合作探究
2.思考: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
①赞扬元方的聪敏,懂礼识义、正直不阿。 ②批判友人的无信无礼的行为,同时肯定他的知错能改。 ③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做人应当诚信、有礼。
拓展延伸
谈谈你从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①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做言而有信的人。 ②我们要懂礼仪,语言文明,学会尊重他人。 ③要知错能改,善于反思自已的缺点错误。 ④我们要学会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 ⑤为人要方正,办事光明磊落,敢于坚持原则。
对别人父 亲的尊称
通假字,同 “否”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 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 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课文翻译
③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就
称代性副词,在 这里可译为“我”
表承接关系, 译为“就”或
不译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人!跟别人约 好一块走,把我丢下就自个儿走了。”
文本解读
2.“尊君”“君”“家君”各指什么?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今天的“您”。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古人非常讲究尊卑恭谦,在称谓方面,他们忌 讳直呼其名,认为这样是非常不礼貌的,往往用尊称(也叫敬称)和 谦称来进行对话交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本解读
3、敬称和谦称的区别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要说到做到。
走近作者
刘义庆,字季伯,生于南朝宋时期(公元403年至444年),是彭城 (今江苏省徐州市)的杰出人物,他既是宗室成员,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 文学家。作为宋武帝刘裕的侄子,他自小便展现出非凡的才智,深受家族 重视。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由此可见,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人要诚实守信, 重视礼仪。这也是文章的主旨。
拓展延伸
2.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
深度解读——合作与探究
(一)疏通文意
4.关于“谦辞”和“敬辞”
敬辞:又称“敬语”,与“谦辞”相对。是汉语中含尊敬口吻的用语,也是对人礼貌的一 种用语。
(示例)①“令”字一族,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 对方的母亲;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称对方的女儿;令兄、令弟、令侄等。② “拜”字一族,用于人事往来。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访,指访问对方;拜 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③ “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候、恭请、恭迎、恭喜等。④ “尊”字一族,用于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 尊府,指对方父亲;尊堂,称对方母亲;尊亲,称对方的亲戚;尊命,称对方的吩咐; 尊意,称对方的意思。谦辞与敬辞的区别: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敬 辞是指含尊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他人。
课堂小结
本文客观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 始末,虽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由衷地欣赏 谢道韫以“柳絮因风起”喻雪,赞赏谢道韫 的聪敏与才气。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增加 自己的聪明才智。
拓展延伸
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义务教育教科书(统编版)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41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3.从作者在文中着力渲染的气氛中,你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获得了怎样的感触?
从谢太傅“与儿女”“寒雪日内集”时温馨、愉悦、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中,我感受到作者刘义庆对谢家家风的赞赏,可见作者也是一个爱好文学、追求雅趣雅乐的人。我们也要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注意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咏雪》记叙了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露出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2.自读:划分节奏,注意停顿。
结合下面的提示,勾画文本,找出课文中能够体现“方正”的两个关键词。【提示】方正:指人的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即行为方正,正直不阿,是人的一种好品格。
信、礼。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守信守时
友人:知错能改
元方:率真刚直
方正(信、礼)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课件创作组
时间:2024年9月1日
哉( ) 尊君在不( )
zāi
fǒu
“陈太丘”即陈寔(shí)(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曾任太丘长。“期”是约定的意思。标题的意思是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1.听范读,标注字音,解决疑难字句。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fǒu )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哉( zāi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二则翻译及赏析《世说新语》二则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陈元方和周拜访名士袁绍和李元礼的故事。
下面是对这两则故事的翻译和赏析。
一、《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到,他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走开了。
元方回到屋里,父亲的同县姓吕的人刚好来到,责备元方的父亲说:“和人相约出行,怎么能丢下别人自己走呢?”元方的父亲既使元方回去而自己还没有回来,于是离开了。
赏析:这篇短文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
先写客人无礼在先,不守信约;再写陈氏父子不卑不亢,礼貌对答;最后写客人自觉羞愧。
全文写怒写悔,曲折有致。
同时,客人最后怒而“去之”,这一结果也客观上强化了作者对礼的重要性的阐述。
二、《世说新语·咏雪》翻译: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不久,雪下得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侄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谢道韫说:“不如说— 1 —是柳絮因风起。
”(谢太傅大笑)(按:差可拟人和柳絮舞姿遒劲)赏析:《咏雪》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这也是千百年来一直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原因。
“公大笑乐”评价道韫的比喻有如神助妙合人意,“此笑乐”中的“笑”既包含着对兄妹三人无拘无束、充满家庭气氛的“言谈”而产生的逗趣,也包含着对自己侄子“言语道出”的嘉许。
作者有意高扬女才子谢道韫,作为名门才女,“神情疏朗,有林下之风”的优雅风度随着着笔。
谢道韫风雅兴奋观赏雪景之高致情调亦透显无遗。
— 2 —。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参考译文] 古代有一位道德名誉高的老师,新收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徒弟善良,一个徒弟奸恶。善良的徒
弟沉默寡言,奸恶的徒弟能言善辩,老师重视奸恶的徒弟,认为(他)有才能。后来善良的徒弟因为心志过 于纯洁,而被奸恶的徒弟陷害,于是经过师门的时候不再进去,远远地看到老师就躲开了。(他)并非担心 老师批评,而是担心助长恶徒的气焰而损害老师的名誉,然而老师并不知道 (这个原因)。
第 二
至爱亲情
单 元
8 《世说新语》二则
第二单元 至爱亲情
8 《世说新语》二则
课前预习 自主积累
课后反刍 学透教材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
诞的风气,在书中有较多反应。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语言精练,辞意隽永,对后世笔记文学颇有影响。
④
①
⑥
探字寻根
③
②
⑤
恶者仍屡过( )不止,师痛斥而逐之,言其改之日,方为归 时。然时过( )久矣,未归,令人问之。其邻曰:“逝矣!为同恶者祸之!”师悲泣曰:“其过( )之存久矣,必为祸。小过小祸,大过大祸,此恒理也。”
[注] ①德隆望尊:道德名誉高。②寡言:很少说话。③多辩:能言善辩。④重:重视。⑤才:有才能。⑥志:志向,心思。⑦清:纯洁。⑧祸:陷害。⑨恐:担心。⑩ 损:损害。
反刍归纳 『识记字音』
柳絮.(xù) 尊君在不.(fǒu)
雪骤.(zhòu) 王凝.之(níng)
俄.而(é) 舍.去(shě)
『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同“否”,和肯定词对用时,表示否定)
『词类活用』
(1)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2)期.日中(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词语理解,句子翻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期日中 (3)去后乃至 (4)尊君在不
相约同行 正午时分
才到 同“否”
(5)相委而去 舍弃
(6)太丘舍去 离开
(7)友人惭
惭愧
(8)下车引之 拉
(9)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2.文言词汇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B.待君久不至 待:等待 C.相委而去 委:委屈 D.则是无信 信:信用
(5)相对“撒盐空中差可拟”而言,“未若 柳絮因风起”好在哪里?
“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 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 “撒盐空中”只有物象而无意蕴。
2.综合分析选择题。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充满着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 融的家庭气氛。
8《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元方候袁公
咏雪
一、词语理解,句子翻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1)寒雪日内集
聚集
(2)俄而雪骤
不久,一会儿
(3)公欣然曰
高兴的样子
(4)白雪纷纭何所似
即“所似何”,宾语前置。 像什么?
(5)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体可以相比
(6)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不及
2.文言词汇选择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B )
A.俄而雪骤 骤: 急速,紧 B.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差错 C.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凭借 D.即公大兄无奕女 即:是
3.重点句子翻译。 (1)白雪纷纭何所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世说新语》二则考点1比喻赏析“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另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境,意境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境;“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考点2人物形象1.元方父亲的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无信、无礼,但知错就改。
2.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明事理、懂礼仪;落落大方。
考点3体会写法1.《咏雪》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
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2.《陈太丘与友期》略写了陈太丘等候友人的过程,详写了元方与友人的对话,为什么?友人失约是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为后文故事的发展做铺垫,所以略写;陈元方与友人的对话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对元方的描写,塑造了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又率真方正的儿童形象。
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俄而雪骤.(zhòu)B.差.可拟(chā)C.尊君在不.(bù) D.友人惭.(cán)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3)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_(4)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__(5)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6)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3.下列各项加点的字词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B.则是无信C.未若柳絮因.风起D.下车引.之4.下面的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C.与儿女讲论/文义D.待君/久不/至5.翻译下面的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友人惭,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完成填空。
(1)《世说新语》是由______(朝代)________(人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________小说的代表作。
主要记载________至________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2)古人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常常使用一些对别人表示尊敬、对自己表示谦逊的称谓,比如,称别人的父亲为__________,称别人的母亲为__________,称别人的儿子为________,称别人的女儿为________,称自己的父亲为__________,称自己的母亲为________,称自己的儿子为________,称自己的女儿为________。
课内阅读(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7.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2)俄而雪骤.__________(3)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8.翻译下面的句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是什么?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觉得还能把雪比喻成什么?请你再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哪一句交代了咏雪的背景?文末为什么要交代兄女的身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________________(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________________(3)友人惭,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12.下面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B.与人/期行,相委/而去C.君与/家君/期日中D.元方/入门不顾13.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陈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他父亲的友人为什么感到“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故事主人公的言谈中可知哪些做人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合适不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运用18.(2016·广东广州中考)下面的情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献丑..了。
”作品完成后,你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好,见笑..了!”组织活动的老师奖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
”你的书法老师应你之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指导!” A .献丑 B .见笑 C .笑纳 D .光临19.(2016·黑龙江绥化中考改编)你们班开展了以“与好书同行,塑精彩人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小丽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为其补出下联。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探讨中学生应该读哪些书时,同学们说法不一。
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因为它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还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它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
对此,你更赞同哪一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阅读(一)【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