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院患者浅静脉留置针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PPT
![医院患者浅静脉留置针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PPT](https://img.taocdn.com/s3/m/a99360d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b.png)
感谢聆听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预防
01
熟练掌握静脉 留置针的操作 技术,严格遵 守无菌操作技
术;
02
皮肤消毒范围 应在8cm×8cm 以上;穿刺成 功后用无菌透 明敷料应采取 无张力塑形粘 贴固定手法。
03
保持穿刺部位 干燥、清洁。
04
操作前检查留 置针的包装有 无破损及有效
期。
穿刺部位皮肤感染
处理流程
穿刺部位出现感染症状→立即拔除患处留置针→安抚患者及家属→更换注 射部位→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局部涂消炎药或药膏)→严密观察病情并 记录。
02
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
A
原因
B
临床 表现
C
预防
D
处理 流程
导管堵塞
原因
01
置管后患者过度活动或局部肢体受
压引起静脉压力过高导致血液反流。
03
穿刺针头在血管内来回移动,造成 血管内壁的损伤,使血小板聚在
受伤部位及套管尖端,形成血栓造
成套管堵塞。
05
高浓度液体输注后导管冲洗不彻底。
02
封管操作不当导致血液反流形成阻
04
液体渗漏
液体渗漏
A
原因
B
临床 表现
C
预防
D
处理 流程
液体渗漏
原因
静脉壁弹性差导致液 体渗入周围组织。
1
2
穿刺过度,损伤静脉 后壁。
患者躁动不安,固定 不牢。
6
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
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
5
接触面积太大。
3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 角度过小。
导管脱出静脉,操作
4
不当使针尖刺破外套
静脉留置针及常见并发症优选PPT课件
![静脉留置针及常见并发症优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2bc3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5.png)
• 化学性静脉炎 • 机械性静脉炎 • 细菌性静脉炎 • 血栓性静脉炎
静脉炎分级
0级 无临床表现
1级
局部发红伴或 (不伴)轻度
疼痛
2级
1级症状+红线 样改变
3级 1、2级症状 +条索样改变。
机制
静脉留置针及常•见并发机症 制:各种原因导致血
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 长期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
护理干预
• 发生液体外渗后应立即停止在原部位输液。 • 抬高患肢,观察渗出区域皮肤情况及关节活动和肢体远端
血运情况。 • 可在医生指导下用50%硫酸镁湿敷,因其具有高渗性,能
消除局部炎症水肿,减轻疼痛。 • 或使用如意金黄散香油调和后外敷,也可起到消肿止痛的
作用。
预防
• 护理人员加强基本功训练。 • 善固定导管。 • 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
为静脉输液的首选部位。 • 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药物时减慢输液速度。 • 预防性给予赛肤润涂抹穿刺部位附近皮肤。
液体渗出及外渗
• 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
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 局部发红伴或(不伴)轻度疼痛
局部应用喜疗妥或赛肤润涂抹减轻症状。 消毒范围直径应≥8㎝,消毒剂待干后再进行穿刺。 长期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
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预防并发症一揽子计划
•选择适宜穿刺的血管。 •选择适宜的留置针型号。 •消毒范围直径应≥8㎝,消毒剂待干后再进行穿刺。 •输注高浓度药物时适当减慢滴速。 •输注脂肪乳等药物后及时正确彻底冲洗导管。 •妥善固定留置针。 •出现导管堵塞,静脉炎是立即拔除导管。
谢谢观看!
组织坏死。 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药物时减慢输液速度。
静脉炎分级
0级 无临床表现
1级
局部发红伴或 (不伴)轻度
疼痛
2级
1级症状+红线 样改变
3级 1、2级症状 +条索样改变。
机制
静脉留置针及常•见并发机症 制:各种原因导致血
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 长期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
护理干预
• 发生液体外渗后应立即停止在原部位输液。 • 抬高患肢,观察渗出区域皮肤情况及关节活动和肢体远端
血运情况。 • 可在医生指导下用50%硫酸镁湿敷,因其具有高渗性,能
消除局部炎症水肿,减轻疼痛。 • 或使用如意金黄散香油调和后外敷,也可起到消肿止痛的
作用。
预防
• 护理人员加强基本功训练。 • 善固定导管。 • 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
为静脉输液的首选部位。 • 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药物时减慢输液速度。 • 预防性给予赛肤润涂抹穿刺部位附近皮肤。
液体渗出及外渗
• 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
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 局部发红伴或(不伴)轻度疼痛
局部应用喜疗妥或赛肤润涂抹减轻症状。 消毒范围直径应≥8㎝,消毒剂待干后再进行穿刺。 长期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
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预防并发症一揽子计划
•选择适宜穿刺的血管。 •选择适宜的留置针型号。 •消毒范围直径应≥8㎝,消毒剂待干后再进行穿刺。 •输注高浓度药物时适当减慢滴速。 •输注脂肪乳等药物后及时正确彻底冲洗导管。 •妥善固定留置针。 •出现导管堵塞,静脉炎是立即拔除导管。
谢谢观看!
组织坏死。 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药物时减慢输液速度。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护理课件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23337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1.png)
对于需要长时间输液的患者, 应选择较长的留置针型号。
定期更换敷料和肝素帽
定期检查留置针周围皮肤情况,保持 干燥清洁。
更换敷料和肝素帽时,应遵循无菌操 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及时更换敷料和肝素帽,避免细菌污 染。
注意观察和记录 01 02
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留置针的作用、 注意事项和常见并发症。
02
定期冲管,保持导管通 畅,避免高渗性、高粘稠 性药物。
04
若出现导管堵塞,可采 用尿激酶溶栓或更换导 管的方法处理。
液体渗漏
01
02
03
04
皮下血 肿
导管断裂
静脉炎的处理与护理
01
02
静脉炎预防
静脉炎护理
03 静脉炎处理
导管堵塞的处理与护理
导管堵塞预防
定时检查肝素帽是否拧紧,防止血液 逆流堵塞导管。每次输液前,检查有 无回血,有回血方可继续输液。
导管堵塞处理
若上述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应考虑拔 除导管。
导管堵塞护理
若发现导管堵塞,应先检查原因,若 为一般性导管堵塞可采用加压冲洗。 若为凝血块导致的堵塞可用肝素液回 抽。
液体渗漏的处理与护理
液体渗漏预防
手术取出。
提高穿刺技 术
定期进行穿刺技术培训,提高护 士的穿刺技能和经验。
选择合适的血管,尽量选择粗、 直、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
掌握正确的进针角度和力度,避 免反复穿刺,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型号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血管 情况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型号。
对于血管较细或较脆弱的患者, 应选择较小的留置针型号。
指导患者保持留置针周围皮肤干 燥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接触水。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共7张PPT)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共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edb95e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4e.png)
▪ (3)机械性静脉炎:留置的静脉导管固定不牢,导管置于关
节部位,导管型号较大而静脉较细,穿刺和送管动作不当等 对静脉形成摩擦性损伤。
▪ (4)血栓性静脉炎:由于留置的静脉导管固定不牢,导管型号
较大,进针速度、角度不当,反复穿刺损伤静脉内膜所致。
(一)静脉炎
▪ 临床表现 ▪ 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
(7)对仍需▪输液(者5应)避更换免肢体反,复另行穿穿刺刺。造成的套管尖端劈叉现象,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 ((43))血 在栓病性情静允脉许(炎并6:经)每由医于生次留同输置意的的液静情脉况前导下后管,固减,定慢均不滴牢 注应,速观导度管。察型穿号较刺大,部进位针速和度静、角脉度走不当行,反有复无穿刺红损、伤静肿脉,内膜询所问致。病人有无疼
静脉点滴不畅管或不。滴,推药阻力大。
▪ ((24))固 发定生不液牢体、外(病渗3人时)在躁,动应病不立安即情。停允止输许液,并更经换肢医体和生针同头,意重的新穿情刺。况下,减慢滴注速度。
▪ ((43))静 外脉套高管营未养完(输全4液送)选后入应血择彻管套底内冲或管洗套管管柔道与软。血管的壁留接触置面针积太,大避。 免在关节处穿刺。
▪ (3)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
面积太大。
▪ 临床表现
▪ 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不畅,如药物有
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
(三)液体渗漏
▪ 预防及处理
▪ (1)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
通畅。
▪ (2)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嘱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
(二)导管堵塞
▪ 原固 ▪ (1)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 ▪ (2)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
节部位,导管型号较大而静脉较细,穿刺和送管动作不当等 对静脉形成摩擦性损伤。
▪ (4)血栓性静脉炎:由于留置的静脉导管固定不牢,导管型号
较大,进针速度、角度不当,反复穿刺损伤静脉内膜所致。
(一)静脉炎
▪ 临床表现 ▪ 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
(7)对仍需▪输液(者5应)避更换免肢体反,复另行穿穿刺刺。造成的套管尖端劈叉现象,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 ((43))血 在栓病性情静允脉许(炎并6:经)每由医于生次留同输置意的的液静情脉况前导下后管,固减,定慢均不滴牢 注应,速观导度管。察型穿号较刺大,部进位针速和度静、角脉度走不当行,反有复无穿刺红损、伤静肿脉,内膜询所问致。病人有无疼
静脉点滴不畅管或不。滴,推药阻力大。
▪ ((24))固 发定生不液牢体、外(病渗3人时)在躁,动应病不立安即情。停允止输许液,并更经换肢医体和生针同头,意重的新穿情刺。况下,减慢滴注速度。
▪ ((43))静 外脉套高管营未养完(输全4液送)选后入应血择彻管套底内冲或管洗套管管柔道与软。血管的壁留接触置面针积太,大避。 免在关节处穿刺。
▪ (3)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
面积太大。
▪ 临床表现
▪ 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不畅,如药物有
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
(三)液体渗漏
▪ 预防及处理
▪ (1)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
通畅。
▪ (2)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嘱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
(二)导管堵塞
▪ 原固 ▪ (1)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 ▪ (2)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观察局部反应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 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 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 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 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 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3、 置管期间护理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 面护理。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或碘酊、酒 精消毒1次,并盖以透明的无菌敷贴,用注明置管日 期、时间的小纱布固定。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 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注意留置针的通 畅情况。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 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 须严防液体滴空。如为动脉留置针,更应加强监测, 防止意外发生。
活动,避免被水沾湿。如需要洗脸或洗澡时应用塑料纸将局部包
裹好。能下地活动的患者,静脉留置针避免保留于下肢,以免由
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4、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如无回血,冲洗有阻力时,应考虑留置针导管堵管,此时应拔出
静脉留置针,切记不能用注射器使劲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
三、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1 、做好健康教育
静脉置管前,护士应告诉患者及家属使用静脉 留置针的目的、意义,说明病情、年龄、药物 性质是决定输液速度的主要因素,让其了解有 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 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 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 症的发生。
易于血管塌陷时使用,对休克或严重脱水状态之病畜可做紧急输 液用 2、套管式静脉留置针: 主要用于短时间之输液疗法或治疗 这种导管放置时间不可超过24-48小时,否则,有较易感染的危 险,但它较为便宜且容易操作。 3、针内式静脉导管: 主要用于长时间输液疗法或较密集之治疗时使用,若是用于颈部, 可监测中心静脉压,此种导管可在良好的控制下放置3-4天。
5、姿势及保定
与静脉注射时一样,必须确保将病畜保定并露 出欲注射之静脉。
6、套管式静脉留置针的插入
由助手压住静脉使其浮起(或用止血带扎住,头静脉 除外)
针面朝上,以20-30度角入针,导针至少深入静脉 0.5cm以上,若位置正确,则可见到鲜血回流。
以拇指及食指稳固地持住硬针的后部不动,然后以入 针的那一手将位于硬针之外的软针,顺势完全推入静 脉中。在较大型犬操作时,应将整个硬针埋入静脉内, 这样才能确定硬针外的软针以确保进入静脉内,以防 止漏至皮下组织。
插管后明显表现腿的疼痛症状时,要立即解除绷带 如持续输液,每24小时更换输液装置和针头,使用70%酒精清洁
注射帽
撤出导管后,立即用干棉球压迫导管插入后,然后用准备好的绷 带包扎
二、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使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有穿刺部位感染、 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及静 脉血栓形成。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一、静脉留置针的使用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获得真正的友谊并不 容易。它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 则去培养。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1、目的
为时液体、血液制品、麻醉药剂、药物能持续 地进入周围的静脉中。
为获得多次的血液样品。 可经由颈静脉来检测中心静脉压。
1、 穿刺部位感染
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操作技术不熟练、未严格 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病人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 留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容易引起穿刺部位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 术,在进行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严格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 皮下血肿
准备进行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 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 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 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认真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 晰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和静脉窦的部位进行操作, 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 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6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多见血流缓慢的静脉内。据报道,久 病卧床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 血栓多3倍。另外,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使用 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 栓形成的促发因素。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 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患者, 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 置时间不能过长。
进血管,造成栓塞。
结语
只要我们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做好周密 的预防措施,既可保证病人的安全,严格控制 并发症的发生,又可保证留置针留置时间,最 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接受 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在静脉输液治疗与花费上 得到最大的保障,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的护理主题。
四、注意事项
1、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局部情况。每次输液前
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红肿,并询问患者有
无疼痛与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拔除导管并作相应处理。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 Nhomakorabea体另行穿刺。
3、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尽量减少肢体的
将硬针取出,让软针上的压力释放,助手立即将静脉 上的压力释放,并将注射帽栓之软针接头上。
用胶带将导管中轴和动物腿环绕在一起 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用棉球擦去穿刺部位的血迹 在导管插入皮肤处,涂少量抗生素软膏,并用消毒纱布垫覆盖 用纱布绷带和胶带包扎腿部。仅仅露出注射帽 未输液时,每8-12小时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一次 解除绷带并每48小时检查腿部一次,当静脉内输液不顺利或动物
3、 液体渗漏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 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 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 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 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 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 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 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对能下床活动的患 者,应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
4 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 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 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 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 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 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输液过程中加强巡 视,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肢体,尽量避免肢体 下垂,以防导管堵塞。
4、导管尺寸选择
导管型式 动物 静脉
蝴蝶针 猫 头静脉或股静脉
犬 头静脉或隐静脉
套管式 犬 头静脉或隐静脉 留置针 猫 头静脉或股静脉
针内式 猫 头静脉或股静脉或颈静脉
静脉导 犬 头静脉或隐静脉
管
颈静脉
尺寸 22至23号 20至22号 18至20号 20至22号 19至20号 19至20号 16至19号
2、并发症
静脉炎及血栓静脉炎 血栓栓塞病 出血 导管误入皮下,而导致药物浸润至皮下空间 空气栓塞
3、器具
外科刷及酒精 缚定物品:消毒纱布棉、弹性绷带、1寸自黏胶
布及抗菌软膏 注射帽 适当大小的静脉导管 点滴管及延长管
3、道管的选择
1、蝴蝶针:用于暂时性或短时间的静脉注射 可用于大量的药物或对周围血管具刺激性的药品作短时间之注入,
4、 输液前后的护理
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局部静脉有无红、肿、 热、痛及硬化,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如有异常 情况,及时拔除导管,对局部进行处理。 在 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认真钻研技术,做好病人 的健康教育,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护理操作技术, 认真进行留置针的观察和护理,提高留置针在 留置中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 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5 、静脉炎
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其常见 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 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 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护理人员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长期输液病人,选择静脉尽 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 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应 慢,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