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导线全站仪导线测量记录表

合集下载

闭合导线测量坐标计算的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坐标计算的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坐标计算的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坐标计算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开始测量点和结束测量点,并记录它们的坐标。

2. 按照设立基准点的要求,安放好基准点,并记录其坐标。

3. 在开始测量点和结束测量点之间,按照一定的测量间距,设立一系列测量点,并记录它们的坐标。

4. 通过测量仪器(比如全站仪或者GPS仪器)测量每个测量点的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并记录测量结果。

5. 计算每个测量点的坐标,可以使用三角测量或者距离平差等方法,并将计算结果记录下来。

6. 检查计算结果的精度,进行误差控制和精度评定。

7. 根据需要,将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如计算测量线的全长、坐标增减量、线型等。

8. 生成闭合导线测量坐标计算表格或绘制坐标图,最终得到闭合导线的测量坐标。

以上步骤仅为一般的测量流程,具体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精度控制和误差分析,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篇一: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目录一、前言二、选点三、高程控制测量四、仪器定线,丈量距离五、水准测量内业六、水平角测量七、导线测量内业八、碎部点测量九、绘图十、结束语一、前言1、实习目的教学实习是测量教学的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实践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手段。

通过地形图测绘,可提高应用地形图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测量工作的问题打下基础。

2、实习要求通过教学实习,使学生掌握大比例尺测图的过程,学生在测、绘、算及仪器操作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测量范围:土木工程系楼和图书馆3、实习任务测绘图幅为40cm40cm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一张4、实习组织第七组组长:成员:5、仪器与工具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一台、钢尺一盘、卷尺一盘、水准尺两根、测钎两只、记录板一块、比例尺一支、量角器一个、图板一个、三脚架三台、绘图纸一张、红漆一瓶、计算器一台二、选点在所在要求的范围实地踏勘进行布网选点以西南角为第一定点,标为g37-1(表示工程管理3班第七组第一定点),依次类推逆时针方向在所测范围四角标号,其余分别为g37-2、g37-3、g7-4(简称点1、2、3、4)三、高程控制测量(闭合水准路线测量)(一)、方法;变动仪器高法(二)、工具:Ds3水准仪、水准尺(三)、测量程序由于测量范围巨大,两点之间我们均设了一个转点(除了定点3与4之间不设以外)(1)、安臵仪器在定点1和定点2之间安臵水准仪,使仪器至点1和转Tp1之间距离大致相等(2)、粗略整平先用双手同时向内(外)转动一对脚螺旋,使同水准器气泡移动到中间,再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3)、竖直水准尺于点1上,瞄准点1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数。

此为后视读数并记录(4)、再将水准尺立于点Tp1。

瞄准点Tp1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并记录(5)、降低仪器10cm以上,重复3与4步骤(6)、计算高差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两次仪器高测得高差之差不得大于6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平均高差)(7)、迁至第二站继续观测(步骤雷同)沿选定的路线将仪器迁至Tp1和点2之间,仍用第一站施测方法,后视Tp1,前视点,依次连续设站,连续观测,并最终仍回到点1(8)、计算检核后视读数之和减前视读数之和应等于高差之和,也等于平均高差之和的两倍四、仪器定线、丈量距离(一)、方法:直线定线(二)、工具:钢尺(本组为端点尺)、测钎、DJ6级光学经纬仪、(三)、测量程序首先测定点1和2之间距离甲同学手扶测钎定于点21、安臵经纬仪(1)、将三脚架定于点1上,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经纬仪安臵于架头上(2)、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进行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的连线并同时向内(外)转动这两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全站仪角度测量成果记录表

全站仪角度测量成果记录表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全站仪导线测量的详细操作方法

全站仪导线测量的详细操作方法

全站仪导线测量的详细操作方法,一看就会!一,实地选定控制点实地选点之前先要有一个计算程序,且已经编辑好线路设计参数,知道路线的大致走向。

选点的几个要求:地基稳固,方便架设仪器和后期放样,超出施工挖填范围一定距离,相邻两点之间通视良好,各点与前、后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尽量等长。

确定导线的等级,请参照下图的《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参数》。

二,埋石在选定的点位挖坑,依土质情况而定,建议埋置深度不小于0.6米。

将钢筋切割成长约50公分的小段,选择截面较平整光滑的一端用钢锯锯一个深约2mm的十字丝待用。

搅拌砼倒入坑中,人工捣实,表面抹平,在中心位置插入钢筋,钢筋顶端高出砼面约1公分。

在砼表面刻下点的编号。

这样一个控制点就埋设完成了。

说明:有些问题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在坚固稳定的大石头或建筑物上标记做点也是可以的,总之把握一个原则,控制点要稳固,方便后期保存和使用。

三,导线测量(测角、测距)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和理解,我以一个案例来进行演示。

案例背景G1、G2、G3、G4是设计院给的已知坐标的控制点,D1、D2、D3是我们埋设的待测加密点。

将相邻两点连接后,就组成了导线线路图,如下图:测量方案从G1点向G4点方向测量,测量的水平角为左角。

导线等级采用一级,测量仪器采用2”级全站仪,采用两个相同型号的棱镜。

按技术要求,每个测站需观测两个测回。

开始前的一些常识说明导线边:两个导线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导线边,所以导线边长是两相邻点间的水平距离。

水平角:是指两条相邻导线边组成的夹角。

左角和右角:把观测的前进方向的左侧的角叫做左角,右侧的叫做右角,一般都测量左角。

前方点和后方点:前方点和后方点是相对测站点的位置来定的,在相对于测站点的观测前进方向上叫前方点,反之叫后方点。

比如测站在G2点时,G2的后方点是G1,前方点是D1。

盘左和盘右:通俗点说盘左就是常说的正镜,盘右就是常说的倒镜。

测回:盘左(正镜)观测完前方点和后方点的过程叫做上半测回,盘右(倒镜)观测完前方点和后方点的过程叫做下半测回。

导线测量平差记录表

导线测量平差记录表

导线测量平差最近更新导线测量平差最近发布4.2版,主要增加或更新了以下功能:(如表格显示不正常,请刷新)一、表格输出。

表格输出到WORD,支持表格中的列向下错开半行(如方位角、边长),所有表格输出到WORD后与软件中显示的样式一样。

如下表:导线严密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称:附合及水准示例等级:城市二级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二、导线采用近似平差且方位角边长不进行反算时的表格样式。

原表格中显示的是坐标增量改正数,现增加了一个选项,可以选择显示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以满足一些工程要求格式统一的要求。

导线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称:附合及水准示例等级:城市二级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坐标导线平差。

指使用全站仪直接观测坐标、高程的闭、附合导线,其中平面坐标完全差的分配方式可以选用“按边长”、“按坐标增量”、“坐标转换”等方式。

坐标导线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级:城市二级: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四、单面单程水准记录计算已知点较密时线路中间也可以穿过已知点。

当含有中视时可以用于中平测量等,表格形式如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测线:仪器:观测:天气:地点:记录:计算者:校核者:日期:不含有中视时可用于五等、等外水准等的记录、计算。

表格形式如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测线:仪器:观测:天气:地点:记录:计算:校核:日期:部测量知点设站,后视另一已知点,观测各碎部点,计算其坐标、高程,绘制图形并可输出到CAD。

方式可以选用“斜距+天顶距”、“平距+高差”或“视距+天顶距”。

距+高差”方式表格如下:碎部测量记录后视:B 测站高程:仪高:气:复核:距”(或“斜距+天顶距”)表格如下:碎部测量记录后视:B 测站高程:指标差:0" 天气:记录:日期:坐标转换于同椭球的不同坐标系间进行转换。

比如同椭球的国家坐标系与工程独立坐标系的转换。

坐标转换计算表工程名第页计算:复核:日期:支导线计算里指输入方位角与边长计算坐标的支导线,如需输入水平角、边长计算各点坐标,请使用“平差计算”模块中的支导线进行计算。

(完整版)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

(完整版)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

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好东西)1. 导线方位角计算公式当β为左角时α前=α后+β左-180°当β为右角时α前=α后-β右+180°2. 角度闭合差计算fβ=(α始-α终)+∑β左-n*180°fβ=(α始-α终)-∑β右+n*180°3. 观测角改正数计算公式Vβ=±fβ/ n若观察角为左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反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若观察角为右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同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

4.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X=X终-X始∑△Y= Y终-Y始Fx=∑△X测-∑△XFY=∑△Y测-∑△Y5. 坐标增量改正数计算公式VX=- Fx/∑D³DiVY=-FY/∑D³Di² ²所以:∑VX= - Fx ∑VY= - FY6. 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F=SQR(FX^2+FY^2)7.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F/∑D=1/∑D/F8. 坐标增量计算导线测量的内业方法本人不才悉心整理出来的望能给同行业人士提供点资料(一)闭合导线内业计算已知A点的坐标XA=450.000米,YA=450.000米,导线各边长,各内角和起始边AB的方位角αAB如图所示,试计算B、C、D、E各点的坐标。

1角度闭合差:图6—8 闭合导线算例草图角度的改正数△β为:2、导线边方位角的推算BC边的方位角CD边的方位角AB边的方位角右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校核)3、坐标增量计算设D12、α12为已知,则12边的坐标增量为: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因为闭合导线是一闭合多边形,其坐标增量的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即:但由于测定导线边长和观测内角过程中存在误差,所以实际上坐标增量之和往往不等于零而产生一个差值,这个差值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

分别用表示:缺口AA′的长度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以f表示。

由图可知:图6—9 闭合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

三级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三级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三、三级导线测量 1.导线形式一个已知点及已知方向和三个未知点组成的闭合导线(如图2)2.任务内容各组在规定时间内按三级导线精度要求独立完成指定的闭合导线测量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

外业观测包括一个连接角和四个转折角(左角)测量(5个角度均采用测回法一测回进行观测)以及四条导线边测量(每条导线边水平距离采用往测一测回),内业计算根据给定的已知点A 点的坐标和A 点到B 点的坐标方位角,经平差计算出3个指定未知点的平面坐标。

3.任务分配⑴各组按将组员分别编号为1、2、3、4号,按规则要求独立完成指定闭合导线的测量任务。

(2)每位组员完成一个测站的观测和记录计算,具体方案如下: A 测站点由本组4号组员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1号组员进行记录、计算,2、3号组员负责安置棱镜;1测站点由本组1号组员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2号组员进行记录、计算,3、4号组员负责安置棱镜;2测站点由本组2号组员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3号组员进行记录、计算,1、4号组员负责安置棱镜;B 2A3A图2 闭合导线示意图3测站点由本组3号组员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4号组员进行记录、计算,1、2号选手负责安置棱镜。

(3)外业观测时水平角观测1测回,起始方向水平度盘须设置为0°01′12″附近,角度观测和计算单位取至秒;导线边水平距离测量1测回,读数3次(3次读数可以通过盘左、盘右分别观测得到,也可以只通过盘左或盘右观测得到),只进行往测,不进行返测,边长取至0.001m。

(4)数据记录要求记录规范完整、符合记录规定、计算准确;水平角观测数据不得改动秒值,度、分不得连环涂改(5)各组独立进行导线平差内业计算。

内业计算所用的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见附件表5),计算表的辅助计算栏中必须填入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6)仪器操作应符合要求。

观测顺序按先测连接角,再分别按序号进行导线前进方向左角的测量。

《闭合导线测量》课件

《闭合导线测量》课件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利用闭合导线测量技术,可以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潜力。
矿产资源勘探
矿区勘测
在矿产资源勘探中,闭合导线测量可以确定矿体的位置、形态和储量,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精确数据。
地下资源监测
通过闭合导线测量,可以监测地下资源的开采情况,分析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为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 依据。
03
闭合导线测量的应用场景
Chapter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规划
闭合导线测量可以确定城市规划中的 道路、广场、公园等设施的准确位置 ,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施工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闭合导线测量可 以监测施工精度,确保建筑物的位置 、高度、角度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土地资源调查
地籍测量
通过闭合导线测量,可以精确测定土地的界线、面积和用途,为土地资源管理和地籍登记提供数据支 持。
02
实地测量
布设导线、角度和距 离测量、记录数据。
03
数据处理
整理数据、计算坐标 、绘制地图。
04
成果提交
提交测量报告和相关 图表。
02
闭合导线测量的关键技术
Chapter
坐标系选择
总结词
坐标系选择是闭合导线测量的基础,它决定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在选择坐标系时,需要考虑测量区域的地形、地貌以及测量精度要求。常用的 坐标系有地理坐标系、独立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等。选择合适的坐标系可以减 少测量误差和提高数据精度。
案例三:某水电站大坝建设
总结词
大型工程建设中的精密测量
详细描述
在某水电站大坝建设中,大坝的结构复杂、 规模庞大,对测量精度要求极高。通过闭合 导线测量技术,对大坝的各个部位进行精密 测量,确保了大坝建设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导线测量记录表范例

导线测量记录表范例

D2
87°44′25″
267°44′42″
D1
179°59′43″
2

D1
0°00′00″
267°44′44″
267°44′45″
D2
267°44′44″

D2
87°44′27″
267°44′45″
D1
179°59′42″
D2
1

F26
0°00′00″
170°45′05″
170°45′05″
170°45′04″

D7
316°57′15″
136°57′39″
D5
179°59′36″
2

D5
0°00′00″
136°57′42″
136°57′40″
D7
136°57′42″

D7
316°57′18″
136°57′38″
D5
179°59′40″
D7
1

D6
0°00′00″
184°53′56″
184°53′59″
184°53′59″
211°19′42″
211°19′41″
E10
211°19′42″

E10
31°19′25″
211°19′39″
D10
179°59′46″
E10
1

D11
0°00′00″
146°19′16″
146°19′17″
146°19′18″
158.854
F35
146°19′16″
310.941

F35
326°19′02″

测量学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测量学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测量学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测量学闭合导线坐标计算是测量学中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闭合导线的测量。

下面是详细的步骤:
1. 根据测量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比如全站仪、经纬仪等。

2. 在测量现场设置控制点和测量站点,控制点要尽可能地散布在要测区域的四周,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 在控制点和测量站点上测量出所有需要的距离和角度,并记录下来。

4.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每个控制点和测量站点的坐标值,这些坐标值表示了地面上点的位置。

5. 对于闭合导线,需要对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值进行闭合差计算,以验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如果闭合差过大,需要重新进行测量。

6. 最后,将所有的坐标值进行整理和汇总,形成闭合导线的坐标值表。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学闭合导线坐标计算需要准确的仪器和严密的计算方法,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应当非常谨慎。

导线测量 ——闭合导线计算实例及误差减小方法

导线测量 ——闭合导线计算实例及误差减小方法

Geo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测绘科学技术, 2019, 7(2), 45-51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journal/gsthttps:///10.12677/gst.2019.72008Polygonal Chain—Calculation Examples of Closed Conductors and Error ReductionMethodsLei HuChina Railway Twenty-Four Bureau Nanchang Company, Nanchang JiangxiReceived: Feb. 24th, 2019; accepted: Mar. 10th, 2019; published: Mar. 18th, 2019AbstractConductor layout has strong mobility and flexibility, suitable for small area plane control survey.Adjacent two control points are connected with a straight line, the overall form of broken line, known as the conductor; among them, the control point is called traverse point. Traverse mea-surement is to determine the side length of each traverse and the angle of each turning angle.From the starting data, the coordinate azimuth of each edge is calculated in turn, so as to obtain the coordinates of the unknown points of each traverse.KeywordsAzimuth, Closure, Total Station, Turning Angle导线测量——闭合导线计算实例及误差减小方法胡磊中铁二十四局南昌铁路工程有限公司,江西南昌收稿日期:2019年2月24日;录用日期:2019年3月10日;发布日期:2019年3月18日摘要导线布设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适用于小地区平面控制测量。

实验二 精密导线测量

实验二  精密导线测量

实验二精密导线测量一、实验项目精密导线测量的方法及数据处理;二、实验目的1、了解精密导线测量的方法;2、学会精密导线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三、实验仪器:J2光学经纬仪或全站仪、脚架、测钎等;四、实验原理和导线测量技术要求1.导线布设形式,根据测区的大小情况要求,导线可布设成以下三种:1)闭合导线2)附合导线3)支导线2.城市或工程测量导线测量技术指标一二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注意:1.可角度和边长分别测量,也可同时测量。

2.导线点要保存好,作为下次精密水准的水准点,两次实验的成果构成一个完整的二级导线控制成果。

3.本次实验可选二级导线,以校园I级(一级)导线点为已知点,布设平均边长约为200米的II级(二级)不少于四个,构成闭合或附合怀线。

4.记录坚决不能涂改和造假,更不能转抄,否则重测,如果记录错误,请将本测站“距离”列标明“作废”,本测站重测,并从下行开始记录。

如有转抄或涂改,实验成绩为“0”分,自然不能参加本课程的考试,因为这是职业道德问题。

5.记录字不能出格。

6.测角主要限差:同一方向值的2C互差不大于13秒;上下半测回方向值之差不大于9秒;两测回同一方向值之差不在于9秒(一级导线才有此项限差);如果方向多于3个,则归零差不大天8秒,各记录员必须记牢,在一测站结束后必须算完限差,如果各项结果在限差范围之内,才能搬站,否则要重测。

五、实验内容步骤1.在已知点架设仪器,对中、整平后用光学瞄准器大致瞄准测钎;2.先调整目镜,使十字丝清晰,再调整调焦透镜,使目标像清晰(即目标像落在十字丝网面上),则视差被消除。

3.使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读数是三个环节之一,又由测微器和度盘的作用可知,经纬仪照准目标之后,其读数就是度盘读数和测微器读数之和。

4.角度和边长记录到下表。

5.记录无误后,进行方位角闭合差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计算,如果合格进行下一步,否则检查记录或重测。

6.平差计算:平差方法选择间接平差,用MATLAB中的s612.m计算,每个小组只提供一份平差报告,作为组长的实验报告的附件交上。

全站仪图根导线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图根导线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图根导线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及全站仪图根导线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全站仪的性能及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了解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全站仪导线测量的方法与步骤。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
1、全站仪与三角架1套:
2、对中杆1个,照准标志1个;
3、记录夹一个、记录纸若干;
A点坐标为A,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0°;A点海拔高为。

1、全站仪的安置,量取仪器高和目标高
2、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个水平角观测2测回,每人至少有1测回的观测;步骤自填!
3、竖直角观测:
每个竖直角观测1测回,每人至少有1个竖直角的观测:
4、水平边长观测:
每条边观测1测回,每人至少有1条边的观测;每条边最终边长为往、返观测平均值。

5、导线计算:按导线计算表计算各点坐标;高差取往、返观测的平均值,按高程误差配赋表计算各点高程。

四、实验总结与心得
实验结果总结、发现问题及解决办法、收获等。

五、注意事项
1、用铅笔记录,坚决杜绝用橡皮涂改数据,不允许打草稿:
2、应尽量照准目标的下部:
3、观测过程中,若发现气泡偏移超过1格时,应重新整平仪器并重新观测该测回:
4、一测回测完并合格后再进行侠义测回,测回间要重新配置度盘;
5、若发现仪器功能异常,应及时向实验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报告,不得擅自拆卸仪器;
6、爱护仪器,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观测者不得离开仪器半米远,不得在仪器附近打闹,以免发生摔仪器事件;。

导线测量及计算

导线测量及计算
⊿y12 ⊿y23 ⊿y34
⊿y4n
3
B X终、y终 (n)
⊿x12
⊿xA1
X起、y起 0
⊿yAB
y
理论值:
x y
理 理
x终 x起 y终 y起
则闭合差为:
f x x测 x理
f y y测 y理
0 0
α
AB
β
α α
BA
AB
C
β左
AB 1800 左
α
B
BC
α
AB
A 若计算出的方位角超过360 0则应减去360 0。 若计算出的方位角小于0 0则应加上360 0 。
α
BA
C
(三)坐标增量的计算和坐标增量调整 1、坐标增量的计算: 坐标增量—相邻导线点坐标之差。 xB 坐标增量的计算方法: x B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要点: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及闭合差的分配原则;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及闭合差的分配原则; 3、导线点的坐标计算; 4、利用表格计算方法;
一、闭合导线的计算 (一)、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角度的调整 理论值: ∑β 理=(n-2)180⁰=540⁰00′00″ 实测内角和: ∑β 测=540⁰00′52″ 角度闭合差: fβ =∑β 测—∑β 理=+52″ 图根导线容许角度闭合差:
(四)、结点导线:从三个以上高级控制点开始的导线,在一个 或几个共同点汇合。如图,E、F点称为结点。 (五)、导线网:若干个闭合导线连接在一起,形成导线网。 二、各导线形式的使用条件: (一)闭合导线:适用于宽阔地区,无高级控制点的地区。 (二)附和导线:适用于狭长地带。例铁路、公路。 (三)支导线:无校核条件,适用 B A 于导线数目不足时的测图。在钢 尺量距时由于量距精度低一般不 D 超过两个点。 C (四)结点导线:增加校核条 A A D 件可以提高导线点的精度。 F D E (五)导线网:测区范围较大时, C B B' 首级控制可布成导线网。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