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几何+基础知识点汇总【精品】
(完整)小学几何图形必考知识点汇总,
![(完整)小学几何图形必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bce08be77232f60dccca192.png)
小学几何图形必考知识点汇总小学阶段常考的几何易错知识点1线、角1.直线没有端点,没有长度,可以无限延伸。
2.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没有长度,射线可以无限延伸,并且射线有方向。
3.在一条直线上的一个点可以引出两条射线。
4.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
圆的半径、直径都是线段。
5.角的两边是射线,角的大小与射线的长度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得越大角就越大。
6.几个易错的角边关系:(1 〕平角的两边是射线,平角不是直线。
(2 〕三角形、四边形中的角的两边是线段。
(3 〕圆心角的两边是线段。
7.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8.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9.在同一个平面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三角形1.任何三角形内角和都是 18 0 度。
2.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4.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和是 90 度。
5.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那么它们面积相等。
6.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3正方形面积1.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2.正方形面积:两条对角线长度的积÷24三角形、四边形的关系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能组成一个长方形。
3.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能组成一个正方形。
4.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圆1.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那么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增加 r ×2。
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3.半圆的周长公式:C= pd?2+ d 或C= pr +2 r4.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小学生必背几何知识点总结
![小学生必背几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a88b47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3.png)
小学生必背几何知识点总结小学生在学习几何时,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几何知识点,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还能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以下是小学生必背的几何知识点总结:1. 点、线、面:点是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没有大小只有位置;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有长度但没有宽度;面是由无数条线组成的,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厚度。
2. 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是指所有点都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图形。
常见的平面图形有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3.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形成的封闭图形。
根据边和角的不同,三角形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4. 四边形: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首尾相连形成的封闭图形。
常见的四边形有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菱形。
5. 圆:圆是由一个中心点和所有与中心点等距离的点组成的平面图形。
圆的周长称为圆周,圆的面积可以通过公式 \( A = \pi r^2 \) 计算,其中 \( r \) 是圆的半径。
6. 立体图形:立体图形是指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三维图形。
常见的立体图形有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
7. 立方体和长方体:立方体是所有边长相等的长方体,而长方体的长、宽、高可以不同。
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可以通过特定的公式计算。
8. 圆柱体和圆锥体:圆柱体由两个平行且相等的圆面和连接它们的侧面组成。
圆锥体是一个圆面和一个顶点组成,侧面收缩到一个点。
9. 球体:球体是由所有与中心点等距离的点组成的三维图形。
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也可以通过公式计算。
10. 对称性:许多几何图形具有对称性,例如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轴对称图形可以沿一条直线(称为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中心对称图形则是围绕一个中心点旋转180度后与原图形重合。
11. 角度:角度是用来描述两条射线(或线段)的夹角大小的度量。
角度的单位是度(°),直角是90°,平角是180°,周角是360°。
(完整版)小学几何知识
![(完整版)小学几何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b1787a2ed630b1c58eeb589.png)
小学数学知识点:几何的初步知识一、线和角(1)线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分类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
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
周角是360°。
二、平面图形1.长方形(1)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有两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c=2(a+b)s=ab2.正方形(1)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有4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c=4as=a23.三角形(1)特征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内角和是180度。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有三条高。
(2)计算公式s=ah/2(3)分类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4.平行四边形(1)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小学几何知识点总结
![小学几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e00313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f.png)
小学几何知识点总结几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空间的形状和大小、位置关系等问题。
在小学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几何知识,了解各种形状的特征、性质和相互关系,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本文将从点、线、面、图形和空间几何等方面对小学几何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点、线、面的认识1. 点的认识点是几何中的基本概念,它没有长、宽、高,只有位置。
点通常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
点是构成图形和线的基本要素,没有面积和体积。
2. 线的认识线是由一系列点连成的图形,它是一维的,只有长度没有宽度。
线通常用小写字母l、m、n等表示。
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直线是两点确定的最短路径,曲线则是可以弯曲的路径。
3. 面的认识面是由一系列线围成的图形,它是二维的,有长和宽但没有高。
面通常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
面可以分为平面和曲面两种,平面是没有弯曲的,曲面则是有弯曲的。
二、图形的认识1. 点、线、面的关系点、线、面是几何中的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点可以确定一条线,线可以围成一个面,面可以包含多条线和多个点。
2. 封闭图形封闭图形是由一系列线段围成的图形,它有着明确的内外边界。
常见的封闭图形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它们都有着固定的性质和特征。
3. 不规则图形不规则图形是没有固定的形状和特征的图形,它的边界不规则、长度不等,常见的有不规则四边形、不规则五边形等。
4. 对称图形对称图形是指可以通过某条中心轴线或中心点将图形分成两个部分,两部分是关于中心对称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常见的对称图形有正方形、菱形、圆等。
5. 直线、射线和线段直线是没有起点和终点的线段,它可以延伸到无限远;射线是有一个起点的线段,可以延伸到无限远;线段是有起点和终点的线段,长度有限。
6. 角的认识角是由两条线段的交点和它们的公共端点组成的,它是封闭图形中的一部分。
角通常用三个字母表示,如∠ABC,其中B是角的顶点。
角可以根据大小分为锐角、直角、钝角等。
几何知识点总结小学六年级
![几何知识点总结小学六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bb8efc5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c.png)
几何知识点总结小学六年级几何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几何知识点主要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础概念和性质。
以下是一些小学六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几何知识点的总结:1. 平面图形:- 点:没有大小,只有位置。
- 线:由无数个点组成,有长度但无宽度。
- 面:由无数条线组成,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厚度。
2. 基本平面图形:- 正方形:四边等长,四个角都是直角。
- 长方形:对边等长,四个角都是直角。
- 三角形: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内角和为180度。
- 圆:所有点到中心点的距离相等。
-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等长,对角相等。
3. 角:- 锐角:小于90度的角。
- 直角:等于90度的角。
- 钝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角。
- 平角:等于180度的角。
- 周角:等于360度的角。
4. 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周长:围成图形的线段总长度。
- 面积: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
5. 立体图形:- 立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12条边等长。
- 长方体: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等大。
- 圆柱体:两个圆形底面和一个侧面,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 圆锥体:一个圆形底面和一个顶点,侧面展开是扇形。
- 球体:所有点到中心点距离相等。
6. 图形的体积:- 体积: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
7. 对称性:- 轴对称: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两侧形状完全重合。
- 中心对称: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后与原图形完全重合。
8. 相似与全等:- 相似图形:形状相同,大小成比例的图形。
- 全等图形: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
9. 图形的变换:- 平移:图形在平面上沿某一方向移动。
- 旋转: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
- 反射:图形沿某条直线翻转。
10. 图形的组合与分解:- 能够将复杂的图形分解为简单的基本图形,也能够将基本图形组合成复杂的图形。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几何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几何问题知识点总结
![小学几何问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41446b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b.png)
小学几何问题知识点总结几何是一个关于形状、大小、相对位置和属性的数学分支。
它是研究空间的形状和结构的一门学科。
在小学阶段,几何学主要涉及基本的图形、测量、位置和方向等内容。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小学几何的知识点。
一、基本图形及其性质1. 直线、线段和射线直线是没有端点的,线段是有端点的,射线是有一个端点,另一端一直延伸的线段。
2. 点、直线、线段及射线的相互关系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段,一点和一条直线确定一条射线。
3. 角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端点组成的图形。
两条射线称为角的两边,共同端点称为角的顶点。
4.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
根据三边的长短、角的大小,三角形可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5. 四边形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有四个顶点、四条边和四个角。
根据边的性质、角的大小,四边形可分为矩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
二、位置与方向1. 上下左右上下左右是最基本的方向位置概念,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指向性词语来辅助学生理解。
2. 相对位置学生需要学会观察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如近远、前后、左右等。
三、测量1. 长度单位小学阶段主要学习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并学会利用尺子、尺等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2. 面积学生需要了解面积的基本含义,并进行简单的面积比较。
3. 周长学生需要学会计算图形的周长,即边的长度之和。
四、几何图形1. 对称学生需要学会观察图形的对称性,并能够画出图形的对称图形。
2. 同轴学生需要了解同轴图形的概念,即图形中心重合的现象。
3. 平行与垂直学生需要学会理解平行和垂直线段的特征,以及如何判断两条线段是否平行或垂直。
五、图形的变化1. 平移、旋转和翻转学生需要了解平移、旋转和翻转的基本概念,并进行简单的操作。
2. 拆分学生需要学会将一个图形分成若干个小图形,理解拆分后的图形面积与周长的关系。
以上是小学几何问题的一些基本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几何相关的基本技能,并为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25e352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7.png)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几何图形1. 点、线、面的概念在几何学中,点是没有大小和形状的,只有位置的概念;线是由一组连续的点组成的,具有长度但没有宽度;面是由一组连续的线组成的,具有长度和宽度。
2. 直线、射线、线段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永远延伸不止的;射线是由一个起点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的线段;线段是由两个端点和它们之间的所有点组成的。
3. 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相交的线段所确定的,其中交点称为角的顶点。
角可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等。
4.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构成的闭合图形,其中每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称为三角形的顶点。
5. 四边形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构成的闭合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
6. 多边形多边形是由多条线段构成的闭合图形,其中的每个线段称为边,相邻边之间的夹角称为内角。
多边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第二部分:图形的性质1. 直线对称如果一个点关于直线对称,那么它的对称点将在直线的另外一侧,并且与原位置的点与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直线。
2. 点、线、面之间的关系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两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两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它们相交;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线段要么相交,要么平行,不可能既不相交也不平行。
3. 四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特点是四条边相等,四个内角相等且为直角。
长方形的特点是相对边相等,四个内角相等且为直角。
菱形的特点是对角线相互垂直且相等,相对边相等。
第三部分:相似和全等1. 相似三角形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2. 全等三角形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3. 比的概念在几何学中,比是用来比较两个相同种类的数量的大小关系的。
常见的比有长度比、面积比、体积比等。
第四部分:图形的计算1. 周长和面积多边形的周长是指多边形所有边的长度之和;多边形的面积是指多边形所包围的平面区域的大小。
小学生必背几何知识点梳理
![小学生必背几何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9e2cd7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e.png)
小学生必背几何知识点梳理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点、线、面、体等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基础的几何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小学生必背的几何知识点的梳理。
1.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几何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点、线和面。
点是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用大写字母表示;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无宽度,用小写字母或画线段的两个端点表示;面由无数条直线围成的,用大写字母书写。
2. 直线和线段的区别直线是由无数个相邻点组成的,无起点和终点的延伸;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
3. 平行线和垂直线平行线是永不相交的直线;垂直线是相交成直角的直线。
4. 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线段的公共端点和这两条线段的延长线组成的。
常见的角包括:锐角(小于90度的角)、直角(等于90度的角)和钝角(大于90度的角)。
5. 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连接而成的图形。
根据边的长度和角的大小,可以将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相等)、等腰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相等)、直角三角形(一个角为直角)等不同类型。
6. 正方形、矩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且四个内角都为直角的四边形;矩形是四条边两两相等且四个内角都为直角的四边形;长方形是四条边两两相等的四边形。
7. 圆的概念圆是由平面上距离一个固定点相等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该固定点称为圆心,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称为半径。
8. 圆的直径、弧和扇形圆的直径是通过圆心的两个点,是圆的最长的线段;弧是圆上两个点之间的一段曲线;扇形是被弧和两个半径所夹的部分。
9. 镜面对称和旋转对称镜面对称是指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时,两边完全重合;旋转对称是指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与原图形完全重合。
10. 平面图形的图案和变换平面图形的图案是指图形中通过重复、旋转、平移等方式形成的图案;变换是指通过拉伸、压缩、旋转等方式改变图形的形状。
通过掌握上述几何知识点,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应用在几何学习中。
小学几何知识点
![小学几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2dca83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65.png)
小学几何知识点在小学阶段,几何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为今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学几何的世界,了解那些关键的知识点。
一、图形的认识1、点、线、面、体点是几何中最基本的元素,没有大小。
无数个点可以连成线,线有直线和曲线之分。
线的移动形成面,面有平面和曲面。
面的移动形成体,常见的体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2、平面图形(1)三角形: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
按角分,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按边分,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
(2)四边形:由四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
常见的四边形有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3)圆形: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叫做圆的半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直径是半径的 2 倍。
3、立体图形(1)长方体:有 6 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 12 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 8 个顶点。
(2)正方体:有 6 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6 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 12 条棱,12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有 8 个顶点。
(3)圆柱体:有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4)圆锥体:有一个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二、图形的测量1、周长(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 4(3)圆的周长=圆周率 ×直径= 2 ×圆周率 ×半径2、面积(1)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 ×边长(3)三角形的面积=底 ×高 ÷ 2(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高(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 ÷ 2(6)圆的面积=圆周率 ×半径的平方3、体积(1)长方体的体积=长 ×宽 ×高(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 ×棱长 ×棱长(3)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 ×高(4)圆锥体的体积=底面积 ×高 ÷ 3三、图形的位置与运动1、平移:物体在平面内沿着某个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小学 几何知识点总结
![小学 几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31d745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0.png)
小学几何知识点总结几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空间形状、大小关系以及空间中的点、线、面、体等概念。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几何知识,主要是通过直观感受和实际操作来认识几何对象,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观察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下面将对小学几何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基本概念1. 点:点是几何最基本的概念,是没有长度、宽度和厚度的。
点通常用字母表示,比如A、B、C。
2. 线段:线段是由两个端点和它们之间的所有点组成的。
线段通常用两个字母表示,比如AB。
3. 直线:直线是由没有端点的一串点组成的。
4. 射线:射线是由一个端点和通过这个端点的所有点组成的。
二、平面图形1. 三角形:三边的连接成的图形。
2. 四边形:有四条边的多边形。
3. 正方形:所有边相等、所有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4. 长方形:相对的边相等、所有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5. 圆:平面上一组到一个确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三、立体图形1. 正方体:所有正方形的面都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立体。
2. 立方体:相邻的面都是正方形的立体。
3. 圆柱体:底面是圆的立体。
4. 圆锥体:底面是圆的尖顶立体。
5. 球体:球面上所有点到球心的距离都相等。
四、几何运动1. 旋转:物体绕一个固定点旋转。
2. 平移:物体整体沿着某一方向移动。
3. 对称:两个图形对称,如果它们是通过一条直线旋转、翻折后完全重合。
五、角1. 角度:一个平面上由两条不同的射线所围成的空间。
2. 直角:角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3. 锐角:角的两边在平面上的部分夹角小于90度的角。
4. 钝角:角的两边在平面上的部分夹角大于90度的角。
六、几何的应用1. 测量:可以通过几何知识来进行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
2. 图形识别:可以通过几何知识来识别图形,比如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三角形、四边形等。
3. 探究:通过几何知识来探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会逐步学习以上几何知识点,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
几何知识点总结小学三年级
![几何知识点总结小学三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3fbb629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e.png)
几何知识点总结小学三年级几何学是数学中研究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的分支。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几何知识点的总结应该简单易懂,并且与他们日常所见的物体和形状相关联。
以下是对小学三年级几何知识点的总结:认识基本几何图形1. 点、线、面:点是几何图形的起点,线是由点组成的,面是二维的平面图形。
2. 直线、射线、线段: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3. 角: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的交点称为顶点,射线称为边。
4. 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理解基本几何属性1. 边:图形的边缘,可以是直线段。
2. 顶点:图形的角点,两条边的交点。
3. 周长:图形边界的总长度。
4. 面积:平面图形所覆盖的空间大小。
学习基本的几何运算1. 角度测量: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 周长计算:计算图形的周长,例如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四倍。
3. 面积计算:计算图形的面积,如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的平方。
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1. 对称性:图形是否可以通过一条线(对称轴)折叠后两边完全重合。
2. 相似性: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但大小可能不同。
3. 全等性:两个图形不仅形状相同,大小也完全一样。
几何图形的分类1. 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
2. 四边形:四条边,四个角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3. 圆:所有点到中心点的距离相等的平面图形。
几何图形的实际应用1. 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如桌子、窗户、地板砖等。
2. 艺术和设计中的几何:如图案设计、建筑装饰。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开始理解基本的几何概念,并能够将它们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几何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
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们建立起对几何学的初步认识,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几何的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几何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2193d9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5.png)
小学数学几何的知识点总结小学数学是一个全面性的学科,包括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其中几何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在小学数学几何中,学生将学习关于图形、尺寸、角度、对称性等基本的几何概念和技能。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几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
一、图形与尺寸1. 点、线、面的概念点是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没有大小和形状的,可以用一个字母表示;线是由无数个点连在一起形成的,没有厚度和宽度;面是由线构成的,可以有形状和大小。
2. 直线段、射线、线段直线段是由两个端点构成的线,具有长度;射线是一个起点和一个方向的线,无穷远处有一个端点;线段是由两个端点构成的线,有限的长度。
3. 多边形的认识多边形是由一些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例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
4. 圆的属性圆是一个封闭的曲线,由一个固定的点到空间中所有离这个点相同距离的点构成。
圆的直径、半径、周长、面积是学生需要了解的基本概念。
5. 直角、锐角、钝角直角是夹角为90度的角,锐角是夹角小于90度的角,钝角是夹角大于90度的角。
二、角度与直线1. 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线段的端点构成的,有两种不同的角度:锐角和钝角。
2. 角度的测量角度是衡量两条线段之间偏离程度的方法,用度来表示。
360度是一个圆的完整角度,180度是一个半圆。
3. 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其对应的弧长有关,可以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如度、弧度或角分。
4. 平行线和垂直线平行线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方向相同且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垂直线是相交角为90度的直线。
5. 相交线和平行线相交线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有一个公共端点的两条直线;平行线是不相交但在同一个平面上的两条直线。
三、对称性与相似性1. 线对称和点对称线对称是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对称图形相互重合;点对称是一个图形关于一个点对称,对称图形相互重合。
2. 图形的相似性相似的图形是指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都相等。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88b6c7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4.png)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总结几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基础的几何知识,建立对形状和空间的概念认知。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学。
一、平面图形1. 点、线、线段和射线:点是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用大写字母表示;线是由无限多个点组成的直线,用小写字母加上箭头表示;线段是由两个端点和它们之间的所有点组成的,用两个字母加上一条横线表示;射线是由一个起点和它上面的所有点组成的,用一个字母加上箭头表示。
2.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它的特点是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
常见的三角形有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3. 四边形: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它的特点是四个内角之和为360度。
常见的四边形有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
4. 圆形:圆形是由一条曲线和其中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它的特点是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二、空间图形1. 立体图形: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在空间中旋转、平移、镜像而成的。
常见的立体图形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和球体等。
2. 棱、面和顶点:立体图形由各种各样的面、边和顶点组成。
棱是两个面的交线,面是在平面上的一个封闭曲线围起来的区域,顶点是棱或面的交点。
三、位置关系1. 平行关系:两条线或两个平面在平面内没有相交的点,称为平行关系。
常用符号"||"表示。
2. 垂直关系:两条线或两个平面相交且相交的角度为90度,称为垂直关系。
常用符号"⊥"表示。
3. 相交关系:两条线或两个平面在平面内相交,但不平行和不垂直。
四、计算1. 周长:指封闭图形边界的长度之和。
计算周长时,需要根据不同图形的特点使用相应的计算公式。
2. 面积:指平面图形所围成的区域的大小。
计算面积时,需要根据不同图形的特点使用相应的计算公式。
3. 体积:指立体图形的三维空间容积大小。
几何知识总结小学数学
![几何知识总结小学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7697d45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png)
几何知识总结小学数学几何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形状、大小、相对位置以及空间中物体的属性。
在小学数学中,几何知识是基础且重要的部分。
以下是对小学数学中几何知识的一个总结:一、基本几何概念- 点:没有大小,只有位置的几何元素。
- 线:由无数点组成,具有长度但没有宽度。
- 面:由无数线组成,具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厚度。
- 体:由无数面组成,具有长度、宽度和厚度。
二、平面图形- 圆形:所有点到中心点距离相等的平面图形。
- 正方形:四条边等长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 长方形:对边等长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 三角形: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根据边长或角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
三、立体图形- 立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
- 长方体:有三组对边分别相等的立体图形。
- 圆柱体:以圆形为底面,侧面展开是矩形的立体图形。
- 圆锥体:以圆形为底面,顶点与底面圆心相连的线段为高,侧面展开是扇形的立体图形。
四、图形的属性- 周长:图形边界的长度总和。
- 面积:平面图形内部的空间大小。
- 体积: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
五、图形的变换- 平移:图形在平面上沿着某一方向移动,不改变形状和大小。
- 旋转:图形围绕某一点或轴进行旋转,不改变形状和大小。
- 对称:图形关于某条线或点的对称性。
六、图形的计算- 圆的周长:\[C = 2\pi r\],其中\(r\)是半径。
- 圆的面积:\[A = \pi r^2\]。
- 正方形的周长:\[P = 4a\],其中\(a\)是边长。
- 正方形的面积:\[A = a^2\]。
- 长方形的周长:\[P = 2(l + w)\],其中\(l\)是长度,\(w\)是宽度。
- 长方形的面积:\[A = l \times w\]。
七、几何问题解决策略- 观察和分析:仔细查看问题,确定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未知量。
- 应用公式:根据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选择合适的几何公式。
小学数学几何+基础知识点汇总【精品】
![小学数学几何+基础知识点汇总【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eef137b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a.png)
1-6年级数学几何问题(一)图形的认识、测量量的计量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平顷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100)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八。
、体积单位:(1000)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十、质量单位: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位单的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吨:t 千克:kg 克:g 升:l 毫升:ml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把线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
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无短关。
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三、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1吨=1000千克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世纪、年、季度、月、旬、十二、时间单位:(60)1世纪=100年 1年=4个季度 1个月=3旬小月=30天 闰年二月=29天1小时=60分1千克=1000克日、时、分、秒。
小学几何知识点
![小学几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e81a8f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4.png)
小学几何知识点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的属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首次接触几何知识,从简单的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认知逐渐深化。
本文将介绍小学阶段常见的几何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几何的基本概念和理解。
一、平面图形1. 点:点是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它没有大小和形状,只有位置。
2. 直线:直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成的,它没有弯曲,没有端点。
3. 线段:线段是直线上的一段,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
4. 射线:射线有一个起点,延伸到无穷远。
5. 角: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起点形成的,用角度来度量。
二、常见平面图形1.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相连接而成的图形,常见的三角形有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2. 四边形: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相连接而成的图形,常见的四边形有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
3. 圆形:圆形是平面上的一个封闭曲线,由所有与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组成。
三、立体图形1. 立方体:立方体是一个有六个面的立体图形,每个面都是一个正方形,边长相等。
2. 正方体:正方体是一个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边长相等。
3. 圆柱体:圆柱体是一个由两个平行的圆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立体图形,侧面是一个矩形,长宽相等。
4. 圆锥体:圆锥体是一个由一个圆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立体图形,侧面是一条从圆心到圆上一点的线段。
5. 球体:球体是一个由所有与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组成的立体图形,它没有顶点和侧面。
四、位置与方向1. 上、下、左、右:用于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关系。
2. 内、外:用于描述一个图形是否位于另一个图形的内部或外部。
3. 前、后:用于描述一个图形相对于另一个图形的位置。
4. 上、下、前、后、左、右:用于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五、对称性1. 线对称:通过一条直线将图形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完全相同或镜像称为线对称。
2. 中心对称:通过一个点将图形旋转180度后,与原图形完全重合称为中心对称。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大全1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大全1](https://img.taocdn.com/s3/m/bbbebc0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b.png)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大全1欢迎阅读小学数学几何知识大全!在小学数学中,几何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构建空间意识和推理能力。
在本文中, 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的各个方面,包括基本几何概念、图形的分类与性质、平面与空间几何、以及几何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一、基本几何概念1. 点、线、面在几何学中,点是最基本的概念,它是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只有位置。
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它没有宽度,但有长度。
面是由无数个线组成的,它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厚度。
2. 线段、射线线段是由两个点确定的一段直线,它有起点和终点,并且长度是确定的。
射线是由一个起点和一个方向确定的一条直线,它可以无限延伸。
3. 角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而构成的。
根据角的大小,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二、图形的分类与性质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内角组成的图形。
根据边长和角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等。
同时,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为180度。
2. 四边形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和四个内角组成的图形。
常见的四边形有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等。
3. 圆和圆的性质圆是由一条曲线组成的,其中任何两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圆上的线段称为弦,通过圆心且两端在圆上的线段称为直径,圆与直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弧称为半圆。
三、平面与空间几何1. 平面和平面图形平面是一个没有厚度的二维空间。
平面图形指的是由平面上的点和线段组成的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
2. 空间和空间几何图形空间是一个有三个坐标轴的三维空间,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
空间几何图形指的是由空间内的点、线、面组成的图形,如球体、棱柱和棱锥等。
四、几何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观察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规律,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推理法根据已知条件和推理能力,进行逻辑推理和推导,得出问题的解答。
3. 构造法利用尺规作图、剪纸等方法,将几何问题具体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f17cf4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31.png)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总结一、线与角线是几何图形的基本构成元素之一。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它的长度是无限的。
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的长度是有限的,可以测量。
角是由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我们通常用度来度量角的大小。
直角是 90 度,平角是 180 度,周角是 360 度。
锐角是小于 90 度的角,钝角是大于 90 度小于 180 度的角。
二、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它具有稳定性,这一特性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自行车的车架、三角形的屋顶等。
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类,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都是 60 度。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
我们可以通过剪拼、折叠等方法来验证。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面积=底×高÷2。
三、四边形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常见的四边形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两个底角也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面积=底×高。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面积=边长×边长。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上底+下底)×高÷2。
四、圆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 O 表示。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 r 表示。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b72177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b.png)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几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模块。
几何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点、线、面的基本概念1. 点:几何中最基本的元素,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等。
2. 线:由无数个点组成,没有宽度和高度,只有长度,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b、cd等。
3. 面: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平面图形,有长度和宽度,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DEF等。
二、线段、直线、射线1. 线段:由两个端点及其之间的所有点组成,线段的长度可以测量。
2. 直线:由无数个点组成,无限延伸,任意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 射线:起点确定,无限延伸。
三、角的概念和分类1. 角:由两条线段或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及其之间的部分组成。
2. 锐角:小于90度的角。
3. 直角:等于90度的角。
4. 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
四、三角形及其分类1. 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的闭合图形。
2. 根据边的长短,三角形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3. 根据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五、四边形及其分类1. 四边形:由四条线段组成的闭合图形。
2. 根据边的长度和角的大小,四边形可以分为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矩形和梯形。
六、圆及其相关概念1. 圆:平面上距离一个点固定距离的点的轨迹。
2.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的点。
3. 半径:连接圆心与圆上任一点的线段。
4. 直径:通过圆心的两个点,它是圆的最长线段。
5. 弧:圆上的一段连续的弯曲部分。
七、平行和垂直1. 平行: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永远不会相交。
2. 垂直:两条直线相交,且相交的角为90度。
以上是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相信同学们对几何学习会更加有条理和清晰。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0ec6fb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5.png)
小学数学几何知识点大全几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形状、尺寸、相对位置等概念和性质。
在小学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基础的几何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数学几何的知识点,帮助读者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1.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点:几何中最基本的元素,没有长度、面积和体积。
- 线:由无数个点连在一起形成,没有宽度,但有长度。
- 面:由无数个线段连接而成,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厚度。
2. 图形的分类- 二维图形:平面上的图形,包括:点、线、线段、射线、角、多边形等。
- 三维图形: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图形,包括: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3. 角的概念- 角: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
- 角的三要素:顶点、始边、终边。
- 角的分类: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和平角(等于180°)。
4. 三角形- 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 三角形的分类:按边的长短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5. 矩形、正方形、长方形- 矩形:四边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 正方形:四边相等且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 长方形:两对相对边相等且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6. 圆的基本概念- 圆:平面上一点到另一点的距离始终不变的轨迹。
- 圆的要素:圆心、半径。
- 圆的性质:半径相等的两个圆互为同心圆;圆内任意两点的距离小于半径。
7. 镜像对称和轴对称- 镜像对称:一个图形经过一条直线折叠后两部分完全重合。
- 轴对称:一个图形围绕一条轴线旋转180°后重合。
8. 直线与曲线- 直线:没有弯曲的线段。
- 曲线:有弯曲的线段,可以分为开曲线和闭曲线。
9. 空间几何- 点、线、面在三维空间的表示方法。
- 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10. 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面积:图形所包围的平面区域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6 年级数学几何问题(一)图形的认识、测量量的计量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1 千米=1000 米 1 米=10 分米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1 米=100 厘米 1 米=1000 毫米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 100 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 1 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 1000 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 1 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100)1 平方千米=100 公顷 1 公顷=10000 平方米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八、体积单位:(1000)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1 升=1000 毫升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十、质量单位: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1000 克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
十二、时间单位:(60)1 世纪=100 年 1 年=12 个月1 年=4 个季度 1 个季度=3 个月1 个月=3 旬大月=31 天小月=30 天平年二月=28 天闰年二月=29 天 1 天=24 小时1 小时=60 分 1 分=60 秒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吨:t 千克:kg 克:g 升:l 毫升:ml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
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三、角的分类:小于 90 度的角是锐角;等于 90 度的角是直角;大于 90 度小于 180 度的角是钝角;等于 180 度的角是平角;等于 360 度的角是周角。
四、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五、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六、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
七、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度。
八、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九、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最多只有一个钝角。
十、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
常见的特殊四边形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十一、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圆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就是圆的半径的长。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十二、有一些图形,把它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十三、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十四、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十五、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①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剪切、平移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②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③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即:S=ah。
【2】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三角形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③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即:S=ah÷2。
【3】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②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梯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③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即:S=(a+b)h÷2。
【4】画图说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①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②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③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面积=πr×r=πr2。
即:S=πr2。
十六、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 =(长+宽)× 2长方形面积 = 长× 宽正方形周长 = 边长× 4正方形面积 = 边长× 边长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 高三角形面积 = 底× 高÷ 2十七、常用数据:立体图形【认识、表面积、体积】一、长方体、正方体都有 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二、圆柱的特征:一个侧面、两个底面、无数条高。
三、圆锥的特征:一个侧面、一个底面、一个顶点、一条高。
四、表面积: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叫做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五、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六、圆柱和圆锥三种关系:①等底等高:体积 1︰3②等底等体积:高 1︰3③等高等体积:底面积 1︰3七、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①圆锥体积是圆柱的 1/3,②圆柱体积是圆锥的 3 倍,③圆锥体积比圆柱少 2/3,④圆柱体积比圆锥多 2 倍。
八、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锥 1、差 2、柱 3、和 4。
九、立体图形公式推导:【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的各部分与圆柱有何关系?(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①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般得到一个长方形。
②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③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④圆柱的侧面展开后还可能得到一个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2】我们在学习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时,是把圆柱转化成以前学过的一种立体图形(近似的)进行推导的,请你说出这种立体图形的名称以及它与圆柱体有关部分之间的关系?①把圆柱分成若干等份,切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②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③因为: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即:V=Sh。
【3】请画图说明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①找来等底等高的空圆锥和空圆柱各一只。
②将圆锥装满沙子,倒入圆柱中,发现三次正好装满,将圆柱里的沙子倒入圆锥中,发现三次正好倒完。
③通过实验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
即:V=1/3Sh。
十、立体图形的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名称计算公式长方体棱长总和长方体棱长总和 = (长+宽+高)× 4长方体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体积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棱长总和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12正方体表面积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体积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柱体侧面积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体表面积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圆柱体体积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圆锥体体积圆锥体体积=(二)图形与变换一、变换图形位置的方法有平移、旋转等,在变换位置时,每个图形的相应顶点、线段、曲线应同步平移,旋转相同的角度。
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只改变它的大小时,通常要使每个图形的要素,如长方形的长与宽,三角形的底与高等同时按相同比例放大或缩小。
三、对称图形是对称轴两边的图形经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而不是完全相同。
(三)图形与位置一、当我们处在实际生活及情景中,面对教短距离时,通常用上、下、前、后来描述具体位置。
二、当我们面对地图、方位图时,通常用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东……来描述方向。
再结合所示比例尺计算出具体距离,把方向与距离结合起来确定位置。
二、小学 1—6 年级 13 个重点模块知识点汇总一、数与代数1、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 0,所以最小的自然数是 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等。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0 也是偶数。
不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5、一个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如 2、3、5、7、11、13等等;一个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0 都是合数。
6、最小的自然数是 0,最小的质数是 2,最小的合数是 4。
公因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7、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如·1254300000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12.543 亿。
8、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9、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 4 或者比 4 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 5 或者比 5 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 1。
10、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11、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1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 的倒数是 1,0 没有倒数。
13、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