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案例

合集下载

拾级而上

拾级而上

拾级而上管理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保证。

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升教学质量,是管理内涵发展的重要方面。

本文以青阳县杨田镇中心小学的行动为案例,展现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具体做法,以揭示农村小学进行教学质量管理、促进内涵发展的途径和规律。

标签:“全过程” 质量管理机制措施多年来,全县学科抽测中,我校数学学科基本位于倒数前三,鲜有较好;毕业班语数全县统测,总均分情况亦然。

毋庸置疑,我校教学质量落后。

近些年,我校提升教学质量,改变落后面貌,取得了一点成果,但不稳定。

2016年,毕业考进位至第十;2017年,复位至倒数第三;2018年,进位至第九。

接下来,就很关键了:是继续原地踏步,还是拾级而上?当然,不要原地踏步,要拾级而上!那么,怎样才能拾级而上?我校距县城8公里,是乡村中心学校,现有学生539人,辖黄泥、东堡两个教学点。

学校教学质量长期低位徘徊,其中有生源质量偏低、师资力量不强等原因,但关键原因是疏于质量管理——前些年学校管理重心在改善办学条件上,近几年虽有所转向,但并不精于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基本依靠教师的自觉和“个人奋斗”。

对此,我校从2019年春开始,依据有关质量管理理论,借鉴先进学校质量管理经验,结合我校實际,认真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重点在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评价(考试)这五个教师的“教”根本环节上,建立良好机制,采取有效措施。

一、备课——去“伪”存真以前备课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应付检查的补备课、下载电子备课后一字不改。

对此,在管理理念上要坚持底线思维,杜绝“伪”备课,要保证每节课都备在教前、每个人都真实备课。

学校要变期末终结性检查评比为经常的过程性管理。

对此,我们创设了备课日报周查期评、教学常规巡查、随堂听课兼查三结合机制,每次考查有专人负责,确保备课基本要求落地、不打折扣。

具体做法如下:1.备课日报周查期评以教师集体办公室为基本教学常规督导组(以下简称教导组),每组设组长一名。

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实践与思考

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实践与思考

学 生太少 ,缺少 资金 等各 方面原 因 ,很多地 区好几个村子只能
拥有一所小学 ,因此其他村子的学生则必须每天都要行走几里
区的学生也有机会 学习更多的知识 。
3 . 加强学校管理 ,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 机制。学校管理 , 首先是人 的管理 ,因此教 育行政部 门必须加强对学校校长的管 理 。校长 的办学思路正确 ,办学理念先进 ,管理方法得 当,学 校就有发展前境 。建立学校竞争机制 ,使学校充满 生机活力 , 让教师在充满竞争 的环境 中努力工作 ,不断适应社会 的发需 要, 学到新 的教学方法 , 特别是适合贫 困山区基础教育 的方法 ,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 4 . 力 口 强 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待遇 。这是 由于 农村义务 教育财政支出 的不足导致了师资队伍不强 ,教师待遇低 。拉高
则只能永远 留下被淘汰掉 了人群 , 这样 的恶性循环 , 农村也就永 远 的落后, 也就不可能达到共 同富裕 的 目标 。
重要组 成部分。 学校 民主管理制度要健全 , 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
大会 , 遇重 大问题及 时征 求教 职工意见 。
总 的来说 ,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差 的不是一星
甚至更远 的路程去学校 ,学生上学很不 方便 ,学生在上学经常 是 “ 两头不见天” ,上学存在很多安全 隐患 。
二、农村基础教育 问题 的根源
1 . 家长对教育认识不够 。据调查 ,农村家长普遍对 教育认
识 程度不够. 调查中显示 :1 8 . 1 %的教育期望在上高 中及 以下 , 3 0 . 8 %的父母认 为子 女未 来务 农 , 3 0 . 2 %的父 母期 望子 女能够 外 出打工谋 生 ,仅仅 只有 2 0 %的家长希望孩子可 以上大 学或 者 更高 学历。 “ 不读书照样挣大钱”、 “ 读书 无用论”仍在 部 分家长 意识 中存 留。

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案例

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案例

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案例标题: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案例分析引言:农村小学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地理环境、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农村小学面临着一系列管理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农村小学的管理案例,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期为改善农村小学管理制度提供借鉴。

一、案例描述:该农村小学位于中国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学校规模较小,学生人数约100人。

学校教师数量有限,教师队伍多为年轻的本地教师和部分外来援助教师。

由于学校所在地地理条件差,交通不便,学校经费匮乏,导致教学设施和教材资源严重不足。

二、问题分析:1.教师队伍结构不稳定:学校教师队伍以年轻教师为主,经验不足,缺乏教学能力培养和成长机会。

部分外来援助教师工作时间有限,无法长期留任。

2.教育资源匮乏: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原因,学校获取教育资源的途径有限,教材、教具等资源缺乏,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三、解决方案:1.加强教师培训和发展:学校应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训和发展。

可以组织教学研讨会、经验分享会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此外,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开设在线培训课程,为教师提供灵活、便捷的学习机会。

2.拓宽教育资源渠道:学校可以与社区、地方政府等合作,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图书等。

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募捐活动,吸引社会爱心捐助,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3.多渠道筹集经费:学校可以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争取更多经费投入学校建设和发展中。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家长会、义卖活动等筹集经费,增加学校的财政收入。

4.强化校内管理: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教师和学生的权责。

学校应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和督导,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

同时,学校还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度,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论:农村小学学校管理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得以解决。

小学优秀教学管理案例范文

小学优秀教学管理案例范文

小学优秀教学管理案例范文Teaching Management Case Study: The Importance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教学管理案例研究:有效沟通的重要性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s crucial in the management of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t plays a vital role in fostering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students, and parents.在小学教育管理中,有效沟通至关重要。

它在促进师生家长之间的良好关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essential for teachers to communicate clearly with their students to ensure that instructions are understood and followed.首先,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清晰沟通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学生理解并遵循指导。

Furthermor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is imperative in addressing any concerns or issues that may arise in the course of a student's education.此外,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解决学生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或疑虑至关重要。

In addition,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must communicate clearly with the teachers regarding the school's policies, procedures, and expectations.此外,学校行政管理必须与教师就学校的政策、程序和期望进行清晰的沟通。

教育法案例分析

教育法案例分析

案 例:
•小学生因违纪而被学校开除
叶某,男,12岁.某乡小学五年一班学生 叶某父母均长 年在外地工作、由他的爷奶照顾他: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 高,没有太多精力去管教,加之又过分宠爱孩子,使得叶 某非常任性,欺侮同学,破坏学校财产,有时连老师也敢 骂,是学校出名的“小霸王”。学校老师对其多次批评教 育,叶某置若罔闻,学校先后给予其警告、严重警告和记 过处分,但都没有效果,叶某反而变本加厉。经大家一致 要求,学校作出开除叶某决定。学校做法合理吗?叶某该 怎么办? 学校无权开除叶某。叶某可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申诉,或 向人民法院起诉。
案 例:
女儿被留家观察 父亲扰乱学校教学秩序被拘留
• 2003年5月,西安市阎良区关山镇孙家村村民郑某从疫
区返乡,因与在孙家村小学上学的妹妹有接触史,校方 依照通知规定,在例行对学生的身体检查中,要求女儿 在家留观14天。其父对此不满,5月6日一大早就到学校 问缘由。校方作出解释后,郑某仍然不理睬,在学校内 拨通关山镇教育组的电话,破口大骂教育组工作人员, 还当场撕毁了区教育局文件,连续吵闹1个多小时。
案 例:
• 学生因教室倒塌而受伤
某乡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乡,该乡的一所小学设在两间破 旧的土坯房中,校长多次向乡政府反映校舍问题,可由于 乡财政严重不足,一直无力解决。1997年秋天,当地连 续几天下大雨,本已破旧的土坯房墙体开裂,门窗变形, 情况更为危险。为了赶教学进度,学校仍然让学生们上课 ,终于酿成悲剧,其中一间土坯房倒塌.一名学生牛某被 埋在废墟中。好在校长及老师们奋力抢救,将其送往县医 院救治,牛某方获救,但伤势较为严重。谁应该为牛某的 受伤承担责任,牛某应该怎么办?

例:
•校长履行管理职责被打伤 某小学校长王某,曾因该校教师袁某调离时带走了公物, 按学校管理规定,对袁作出扣工资25.50元的处理。袁的夫 兄曾某道听途说,不辨是非,先后四次对王校长进行威胁 ,多方寻衅。在此之后,王路过曾家附近,曾某再次上前 侮辱,并喊来10多个家人将王围住大打出手,王当即被打 得鼻子出血,口吐白沫,倒在地上不省人事。过路群众再 三劝阻,曾某等人才住手,扬长而去。王被送进卫生院, 经抢救两个小时后才苏醒,后又转区、市医院治疗37天, 共花去医疗费、护理费4000元。后经市级法医所鉴定王校 长的伤势为:脑震荡,多发性软组织挫伤,现有脑外伤综 合症,影响工作。

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案例

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案例

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案例学本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要通过自学、互学、展学等学习方式达成课时学习目标、养成终身发展能力的一种课堂形式,其核心内涵是“以学生学习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学本课堂定位于学生的“学”,主张课堂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摆脱教师的“控制”,要从教师知识灌输型课堂向学生自主探究型课堂转变。

因而学本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的“学”冲破教师“教”的约束,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思想,冲破牢笼,实现学习者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搞好学校学本教学管理,提高管理质量,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强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它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得失,也决定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新的教学管理文化,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我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搞好学校民主管理,增强教师主人翁意识民主管理是发挥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条件。

实践表明,让学校的教师以不同的形式参与领导管理,参与影响学校的发展改革,对于人心的稳定,工作的推进,士气的提高,心理气氛的改善,都有很大的作用。

在管理实践中,要创造机会让教师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走出去门看看社会是什么样子。

不了解社会就不会真正了解学生,因为学生不可能把头脑洗干净之后才来拜见老师。

没有一个学生是白纸。

事实上他们把什么(包括正反两方面)都带到学校里来了,教师躲是躲不开的,使广大教师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心情舒畅地为办好学校施展自己的才能。

二、创造美好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工作条件、教学设备、班级风貌等因素。

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为教学人员整建一个舒适的环境,使从教人员不受外界的干扰而影响教学水平的发挥;其次,教学设备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应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科的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辅助作用;第三,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学校领导、教师应注意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保持、班级优良风气的形成等方面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岩头小学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情况汇报教学文案

岩头小学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情况汇报教学文案

岩头小学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情况汇报岩头小学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情况汇报材料岩头乡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山区学校,辖区内村落分散,学生上学平均距离有10公里以上,最远的绕冲村学生离学校有近50公里之遥,因此大部分学生都必须在校寄宿。

近几年来,随着打工潮的兴起,有许多农村家庭出现空巢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因此,办好一所管理规范、收费低廉、教学优质、食宿一条龙服务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需求。

我校从2005年起至今,已初步按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运行6年了,现就本校近几年农村寄宿制办学的一些管理经验以及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特向上级领导作以汇报:一、学校基本情况:岩头乡小学现有教学班16个,学生523人;在岗教师49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

全乡有中心小学一所,中心幼儿园一所,村小2所,教学点一个。

岩头中心小学现有1-6年级学生400多人,其中寄宿生160余人;学校建有电脑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各一间,学生宿舍4间。

由于学校师生宿舍及教室十分紧张,部分功能室尚欠缺,学生食堂的各类设施也较简陋。

二、学校寄宿制特色管理经验:尽管我校寄宿制建设方面的硬件条件有限,各类配套设施也参差不齐,但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俭办事,使学校寄宿制建设和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努力实现了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行政一班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不仅在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特色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而且在教学质量、师生管理等工作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县乡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1、坚持集中办学的原则。

创办寄宿制学校的社会背景与初衷就是解决辖区内人口分散,区位偏僻,交通不便,学生难以做到早出晚归等问题。

因此,为集中优势资源,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我们根据辖区内学生人数的变化,结合本乡实际,对学校布局进行了大幅的调整,让人口少的村和村联合办一所村小,全乡教学点适当减少,逐步扩大中心小学办学规模,积极为创建农村寄宿制示范学校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学校财务管理问题研究——以农村小学为例

义务教育学校财务管理问题研究——以农村小学为例

2021年第10期389百家争鸣义务教育学校财务管理问题研究——以农村小学为例李民文前言:财务管理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产生效果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义务教育学校的整体运作。

农村小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学校中的一员,国家财政拨款是其主要经费来源。

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逐渐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以此来为农村小学正常运作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但是从整体上而言,农村小学财务管理依旧面临诸多问题,表现为资金筹集有难度、资金运用不合规、预算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率不高等。

因此,对于农村小学而言,加强财务管理则显得极为必要。

一、学校领导重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学校正常运作、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对于农村小学领导者而言,要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学校经营运作的现实情况,重视并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营造有利于农村小学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环境氛围。

对此,农村小学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时,要实施校长责任制,校长根据上级领导的部署安排,结合学校运作的实际情况,联合财务部门有序推进各项财务活动,合理使用每一笔资金。

同时,不少农村小学会出现财务部门人员频繁变动的现象,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统筹全局,对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加以完善,稳定农村小学财务部门人员队伍。

此外,农村小学财务管理工作应由经济、财务、会计等相关专业人员负责,非财务部门人员不得参与到资金交易当中,促使农村小学财务管理工作朝着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明确财务预算各主体责任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农村小学所编制的预算方案科学合理,则可以很好的提高学校财务管理质量;相反,则会影响到学校后期的正常运作,严重时甚至会可能出现“赤字”现象。

因此,农村小学要重视财务预算,对参与财务预算的各主体责任作出明确说明,为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创造条件。

对此,农村小学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对经费使用需求做出透彻相近的分析,结合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对经费使用重要程度加以确定,优先安排重要且资金需求紧急的项目。

校长工作案例分析

校长工作案例分析

校长工作案例分析案例背景这个工作案例涉及一位校长,我们称他为李校长。

李校长在一所小学担任校长职务已经有五年了。

该小学位于一个农村地区,学校规模较小,学生数量不超过300人。

案例概述如其他校长一样,李校长要同时处理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关注李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的工作。

问题与挑战最大的问题是学校的资金短缺。

该地区是一个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

然而,拨款总是有限的,而学校的各项开支却在不断增加。

李校长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经费下,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挑战。

此外,学校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招生和留学生的竞争。

随着人口的下降和家庭数量的减少,学校的招生任务变得更加困难。

与此同时,附近的城市学校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吸引了本地学生及周边地区的学生。

为了保持竞争力,李校长需要制定一些创新的招生策略。

解决方案与成果针对学校资金短缺问题,李校长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首先,他与当地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争取获得一些赞助和捐款。

这些资金被用于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购买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条件。

为了应对招生和留学生竞争,李校长着重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

他组织了一些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同时,他还制定了一些富有吸引力的教育项目和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和家长的注意。

李校长的努力产生了积极的成果。

学校的财务状况逐渐改善,资金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同时,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也得到提升,吸引了新生和留学生的加入。

总结这个案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校长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的应对策略。

通过积极争取赞助和改进学校的教育质量,李校长成功地改善了学校的经济状况和竞争力。

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作为校长,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广西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其对策——以某市为例

广西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其对策——以某市为例

广西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其对策——以桂林市为例摘要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素质教育,是时代前进的必然,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前提下,随着课程改革和“双减”的不断深入,疫情防控之下,我们深切感受到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农村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要有所创新和改革。

通过实践调查和其他学者的案例研究发现广西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尤为明显。

比如,生源流失大、师资力量少,办学条件和课程不合理这些都是主要问题,所以文章围绕广西桂林农村一所小学,这个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展开了论述,从而发现当前广西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对促进广西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策略,比如需要政府,教育局,教师的不断努力与奋斗,才能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创新;改革I I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Primary SchoolEducation in Guangxi——Take Guilin as an exampleAbstractBasic education is a n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for all students, and 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times.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with the deepening of curriculum reform and "double reduction", and under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e deeply feel that the gap between rural education and urban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which requires that the teaching concepts of rural schools and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also be innovated and reformed. Through practical investigations and case studies by other scholars, it is found that the problems in rural primary education in Guangxi are particularly obvious. For example, the main problems are the large loss of students, the small number of teachers, and the unreasonable running conditions and curriculum. Therefore,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a primary school in rural Guilin, Guangxi,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rural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n Guangxi, and then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rimary education in Guangxi, for example, the continuous efforts and struggles of the government, the Education Bureau and teachers are need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Key words:Rural primary schools; education Innovation; reform前言(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选题背景:农业精神文明工作,是滋润民心、德化民心、凝聚民心的事业。

乡村学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优秀案例

乡村学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优秀案例

乡村学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优秀案例01、案例描述阳光小学作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用校,深度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多样的信息化手段,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且行且思,解决了因专任教师不足和资源匮乏导致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让学生都能享受到多样的特色课程全面发展,实现“双减”促进“三提”,走出了一条适合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

02案例过程(一)应用推广“四优先”1、需求优先2023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当中要求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

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

阳光小学有教师16名,平均年龄42岁,教师整体教学水平较高,但是缺乏体音美等小学科专任教师。

对于阳光小学来说,“双减”后,学校专业师资不足,课后经费不足,优质资源不足都成了学校的难题。

适逢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学校抓住机遇,做强特色,应用国家平台突破困境,实现“双减”走向“三提”,朝着更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买进。

2、机制优先阳光小学是教育信息化2.O教育部优秀案例学校,学校有一定的基础,教师整体信息化素养较高。

学校首先制定了符合阳光小学办学特色的实施方案,采取整校推进的模式,制度先行,科学管理,同时采取绩效奖励措施,激励教师主动参与到国家平台的应用当中。

整校推进的关键,在于校长先行。

阳光小学校长张三是河南省电教专家,河南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O团队成员,长期致力于信息化教育工作的应用研究。

学校及时组建了由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业务副校长组织落实,技术骨干和学科骨干及课后服务试点班体验先行的国家平台应用团队。

学校在疫情期间动员教师和家长应用国家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所有班级在智慧中小学APP中全部开通行政班,师生注册率达100%o3、培训优先为了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熟练的应用平台,学校又分期分层次举办了多次应用培训。

农村小学“小班额”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

农村小学“小班额”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

探索篇•课题荟萃农村小学“小班额”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黄念书(娘娘坝镇娘娘坝中心小学,甘肃天水)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地区人口锐减,农村学校的学生更是越来越少,从而出现了“小班额”。

为此,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小班额”教学的优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造高效课堂,最终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农村学校班级人数少,大多数为10人左右或少于10人的班级,教师在管理上更加便捷高效,不仅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学管理方案和设计多元化和趣味性较强的实用教学方案,还能让学生通过分组、重新摆放课桌椅等方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所收获的同时,打造高效课堂。

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快速投入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中,多一些鼓励与赞扬,少一些批评与指责,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个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入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首先,出示可以活动的长方形教具,并将长方形拉动变成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明白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形面积。

在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和长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后,教师还可以出示三角形,让学生观察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在计算的过程中和平行四边形又有什么联系,鼓励学生继续探究,最终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的2倍。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校管理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校管理
管理 ・ 其他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的学校管理
广西 马 山县 古零 镇新杨 小学( 5 3 0 6 0 0 ) 韦志革
农村 学校 要发 展 ,首先 耍突破 教师 专业 化发展 体 制性 的障碍 , 建 立 适 合农 村 学 校 实 际 的 、 可 持 续 发 展 的教 师 专 业 化发 展机 制 。学 校要 为教 师的专 业化 发展 提供 良好 的外 部 环境 , 创 设能 激励 教师 主动发 展 的氛 围 。
非 易事 。针 对这 些现 象 , 学校 可采 取措 施 , 开展 形式 多样 的 教研 活动建 设 。抓住 教师 在
学 能 力为重 点 ,努 力满 足广 大教 师专 业化发 展 的需要 。同
四、 建 设有 利 于教师 专业化 发展 的学 校文 化 教 师 能忠 诚 于 自 己的教 育事 业 , 这种 专业 热 情对 于 教 师 本 人和 学 校都 是 至关 重 要的 。作 为 学校 的领 导 , 如何 使 每 一位 教 师 都 能 自主 参 与 到 影 响 自身 发 展 的 决 策过 程 中
的学校 才能 使所 有参 与学校 教育 过程 的人 都得 到发 展 。
首先 , 学校 应 担 负 起培 养 、 促进 教 师 专 业化 发 展 的 责
之外 , 几 乎没 有时 间和精 力来 提高 和发 展 自我 。因此 , 学校
在教 师 的任 课安 排 上 , 学 科教 学 和综 合 性强 的 课程 要相 对
是增加 教师 的工 作量 ,加快 教师 的工 作节奏 。教 师 除了备 课、 上课 、 批 改如 山 的作 业 、 处理 班 级事务 、 和 家长 沟通 交流

学校应 成为 教师 专业化 成长 的 组织者
学 校应 当具 有教 师发 展 的功能 , 应成 为 教师发 展 的场 所。 只有 具有 教师发 展功 能的 学校 才是 “ 真 正的 学校 ” , 这样

学校管理案例及分析

学校管理案例及分析

学校管理案例及分析一、背景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正在以澎湃之势汹来。

随之到来对陈旧观念的冲击也越来越显现出来。

而当今社会中商品大潮,网络信息等方面对教育的影响也日趋严重。

特别是农村学校中厌学弃学的现象为新课改的实施设置了许多障碍。

如何有效地做好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农村学校的控辍工作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八达学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村级学校。

这里地处城市边缘,地域范围大,人口结构复杂,流动人口众多,家庭结构多样,贫困人口多,造成法律意识淡薄,对《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理解不到位,往往是造成学生失控,为学校管理带来严峻的考验。

为了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法》,依靠法律来管理学校推动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我校在管理中针对一些现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案例: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时值2002年初冬,寒风瑟瑟。

某区主抓教育和计划生育工作,区长带领区计生检查组,到××乡的白龙村进行一年一度的计划生育检查。

在白龙村支部书记和妇女主任的陪同下,走访几个因计划生育引起的困难户。

上午,九点多钟的阳光给人们带来一丝暖意,走在街道上,一个衣衫褴褛,肮脏不堪,约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出现在区长的视线中。

区长突然一怔,心中涌起许多疑问:正值学校上课时分,为什么这个孩子没上学?他衣着如此破旧,是谁家的孩子?他为什么躲躲闪闪,不愿见人?是不是学校老师把他赶出了课堂?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做为领导的责任驱使他不顾自己的寒冷,快步走到孩子的面前。

区长为了不引起孩子的恐慌,蹲下身子轻声的问道:“你怎么没上学?”孩子眼中流露出明显的惧意,并迅速地转过身去,一言不发,把茫然的目光向远处的山上望去。

面对无声的孩子,区长不禁焦急起来。

她转身问身边的妇女主任与村支书:“你们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吗?”两人不约而同的摇摇头。

区长把声音提高一下,问:“这孩子为什么不上学?”两人又摇摇头。

这时,孩子突然加快脚步,向一所农家院落走了进去。

三人在后面紧紧跟随,来到门前。

农村小学校长管理学校的经验与方法

农村小学校长管理学校的经验与方法

农村小学校长管理学校的经验与方法农村小学校长管理学校的经验与方法导语:农村小学教育在近些年来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相关的负责人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切实提高农村小学的管理水平,保证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小学校长管理学校的经验与方法一、强化校长自我管理意识,时时事事做师生的表率我们深知“要求别人容易,要求自己难”,作为一校之长,他不仅是学校的领导者,也是学校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把自己摆在“领导者”与“管理者”的位置上非常容易,而真正要作为一切规章制度和一切工作的实施者和执行者就非常难。

自调入苏家河小学,我首先研究了学校所处的特殊区域――它是紧靠河边的学校,就是由于这个特殊的人文环境,教师们的来源组合,教育理念,奉献意识参差不齐,于是我以“管理与实施”并重,“模范与践行”并齐的管理理念,时常提醒自己不能成为“领导校长”、“架子校长”力求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并以“十种管理意识”即行政意识、岗位意识、学习意识、角色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社交意识、创新意识贯穿整个管理的始终,做到对领导敬上而不唯上,对社会圆通而不圆滑,对老师信赖而不依赖,对学生严厉而不放纵,对自己严格而不出格;所以几年来,我坚持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始终把学校工作放在第一位,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树立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营造了“领导带头干,师生跟着来”的良好教育氛围。

二、用心治校,在管理理念上狠下功夫1、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我校经过实践和不断思考,冲破制约学校发展的陈旧观念束缚,建立完善了一套科学而适用的管理机制。

在办学上,树立“以学校发展为前提,以育人质量为生命,以养成教育为特色,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的办学思想;在管理上,坚持“以情治校,用心服务”的理念;在育人上,坚持“以情育人,用心教书”的理念;在治校上,坚持树立“三主意识”,即说主人话,做主人事,尽主人责。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1新的学期又开始了。

我和往学期一样,来到了教室,扫视了两个月不见的孩子们,忽然目光停在马龙身上,他正专心致志地看书,多好的孩子啊!说起王明,上课数他最捣蛋,一会儿大喊大叫,一会儿东窜西跳,一会儿挑衅闹事,完全没有把课堂当课堂,把学校当学校。

原先班级的班科任老师拿他没办法,学校领导也无可奈何。

有一天,我刚迈进教室,忽的教室像炸开的锅,举起了一双双小手,这个说马龙,刚才打人,那个说马龙拿他的东西。

再看看,马龙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在教室里大摇大摆地走动,完全没有把老师的存在当一回事。

不治治他,这课怎么能上得下去呢?虽是生气,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要沉得住气。

这时,我用严肃的目光扫视台下的每一个座位,同学们知道这是我作“重要讲话”前的习惯。

然后,我把目光停留在马龙同学身上,顿时教室,鸦雀无声。

我先让大家说说这时老师最讨厌什么?孩子们可机灵了,尽说马龙的种种不是。

这下,马龙火了,手握拳头,吹胡瞪眼,冲着说他不是的同学直叫嚷。

真没有把老师放在眼里,“来,接着说没关系。

”我提着嗓门说。

这时我仔细大量着这个孩子,只见他涨红了脸,放松拳头,眼光不时地扫视大家,显然,有些慌张。

“好,老师知道,同学们和老师一样讨厌的是马龙身上的缺点,对不对?”“对。

”大家异口同声说。

“好,说了这么多,我想马龙同学肯定也知道自己身上的缺点。

其实,过去他也是好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助人为乐,热爱劳动。

记得有位同学在作文中还夸奖过他。

可现在他已误入迷途,作为他的同学,我们应该伸出温暖的手拉他一把,决不让他掉队。

”在附和和肯定的话音中,我偷偷地看到马龙眼睛里流露出一种诧异和不安的神色。

小学管理案例

小学管理案例

小学管理案例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管理工作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小学作为学生教育的起点,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首先,小学管理工作需要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小学管理中,我们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快乐成长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学校的温馨和关爱。

其次,小学管理工作需要关注师生关系的建设。

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管理工作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教师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引导教师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温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另外,小学管理工作还需要关注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点,良好的课程设置和高质量的教学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

在管理中,我们需要注重课程的更新和优化,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最后,小学管理工作还需要关注家校合作的加强。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学校和家庭的紧密合作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管理工作中,我们需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全校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管理工作,才能够让小学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希望每一所小学都能够在管理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为学生的成长添砖加瓦,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案例
搞好学校管理,提高管理质量,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强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它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得失,也决定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新的教学管理文化,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我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搞好学校民主管理,增强教师主人翁意识
民主管理是发挥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条件。

实践表明,让学校的教师以不同的形式参与领导管理,参与影响学校的发展改革,对于人心的稳定,工作的推进,士气的提高,心理气氛的改善,都有很大的作用。

在管理实践中,主要抓两件事:
一是重视和支持发挥工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积极作用。

工会作为党的助手,行政的后盾,教职工利益的维护者,在团结带动教职工,增强凝聚力方面可以发挥纽带作用,学校改革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都要提交教代会审议。

同时通过工会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对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活泼教职工生活,增进身体健康,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尽力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近些年来,社会上普遍反映教师
队伍存在着危机,首先是不稳定,"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比较突出。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待遇问题。

因此,我们在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重视教师待遇的提高,通过开展勤工俭学、兴办第三产业增加财源,积极为教师办事。

使广大教师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心情舒畅地为办好学校施展自己的才能。

二、创造美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工作条件、教学设备、班级风貌等因素。

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争取资金,为教学人员整建一个舒适的环境,使从教人员不致受外界的干扰而影响教学水平的发挥;其次,教学设备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应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科的教学需要,增设教学设施,改善设备条件,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辅助作用;第三,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学校领导、教师应注意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保持、班级优良风气的形成等方面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三、搞好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是教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

这个过程是一个分为若干环节的相互制
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完整过程。

这个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对质量的产生和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也就是抓教学质量形成每一环节。

我们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上转移到对教学全过程整个环节的管理上来。

也就是要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知识环节的管理。

目前,在我国学校教学管理中,对学生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管理不够,特别是农村学校。

学生家庭作业时间没有统一规定,各科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缺乏协调,学生家庭作业负担沉重,一些学校的课外活动开展不起来,或流于形式。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实行宏观控制,协调各科家庭作业,帮助教师提高布置家庭作业的质量。

还要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与检查,使课外活动落到实处。

四、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因此,教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的管理。

学校领导应给予教师充分信任,放手让教师发挥创新才能,从而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对领导的信任感,达到了“管”是为了“不管”的更高管理境界。

另外,我们的管理在追求“工作一丝不苟”的同时、更应追求“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