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标准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共2套试卷 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共2套试卷附答案)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A卷一、选择题▲(广东高考)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单纯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
则()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1.(2010·连云港调研)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B.①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C.②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①的种类和数量有关2.下列不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是()A.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B.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过程C.浆细胞分泌抗体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3.(2010·海口调研)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单纯扩散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4.有一位科学家分离到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他将膜放在特制的仪器中,分隔两边装蒸馏水的槽。
当他将稀释的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
于是他将动物细胞匀浆磨碎,过滤出细胞器和膜的碎片,然后再将滤液加到加过乙酸的一侧,这时发现另外一侧的pH下降了。
造成这种变化的最合理的解释是()A.质子通过主动运输跨膜运输B.质子通过单纯扩散跨膜运输C.质子通过协助扩散跨膜运输D.细胞滤液能溶解膜中的脂5.如图中Ⅰ~Ⅲ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转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图中均为主动运输B.所有图中均为被动运输C.图Ⅰ、Ⅱ和Ⅲ可表示单纯扩散D.图Ⅲ中细胞内ADP含量会增加6.(2010·沂南模拟)Na+—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基向着细胞质的一面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Na+结合位点,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共2套试卷 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共2套试卷附答案)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A卷一、选择题▲(广东高考)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单纯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
则()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1.(2010·连云港调研)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B.①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C.②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①的种类和数量有关2.下列不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是()A.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B.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过程C.浆细胞分泌抗体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3.(2010·海口调研)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单纯扩散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4.有一位科学家分离到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他将膜放在特制的仪器中,分隔两边装蒸馏水的槽。
当他将稀释的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
于是他将动物细胞匀浆磨碎,过滤出细胞器和膜的碎片,然后再将滤液加到加过乙酸的一侧,这时发现另外一侧的pH下降了。
造成这种变化的最合理的解释是()A.质子通过主动运输跨膜运输B.质子通过单纯扩散跨膜运输C.质子通过协助扩散跨膜运输D.细胞滤液能溶解膜中的脂5.如图中Ⅰ~Ⅲ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转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图中均为主动运输B.所有图中均为被动运输C.图Ⅰ、Ⅱ和Ⅲ可表示单纯扩散D.图Ⅲ中细胞内ADP含量会增加6.(2010·沂南模拟)Na+—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基向着细胞质的一面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Na+结合位点,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检测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检测题及答案篇一:生物必修1第四章单元测试题一生物必修1第四章单元测试题一一、选择题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A.磷脂含量多蛋白质少 B.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C.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构成且蛋白质有流动性 D.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2.人的血型属于A、B还是O型,主要取决于红细胞表面的一种化学物质。
这种物质是()A.脂质分子B.糖类C.多肽D.核酸3.根据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可知()A.蛋白质与磷脂形成有一定规则的重复结构B.膜是一刚性结构C.脂质形成双分子层,其极性头部对顶着D.蛋白质可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进行侧向移动4、假定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随后甲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5.甜菜根细胞的液泡中有花青素,使块根为红色。
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再放人蒸馏水中,则能使水变红。
其原因是( )A.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D.细胞壁被盐酸破坏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B.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C.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D.动物细胞一般不会吸水胀破,是因为细胞最外层有细胞壁7.如图所示,在火棉胶袋(半透膜)内注入淀粉和食盐溶液,插入细胞管后,用线系紧密封并使细玻管内的液面刚好高出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液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
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细玻管内液面上升B.细玻管内液面不变C.烧杯内液体遇碘变蓝色 D.烧杯内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无变化8、观察在0.3g/mI.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9、下表表示某一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变化的实验记录,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A.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测定细胞液浓度约为0.25g/mLC.验证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D.证实细胞是有生命的10、将新鲜马铃薯切成5cm的长条(粗细相同),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浙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课后习题 第四章 第二节 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
第二节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课后篇巩固提升学考达标练1.在实验条件下,矮牵牛叶片细胞能发育成完整植株。
这说明该细胞具有()A.普遍性B.统一性C.全能性D.特异性2.下列为人体内四种生命活动过程的示意图。
其中能表示细胞分化的是()3.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后产生多种类型的细胞B.分化后的细胞不再具有全能性C.细胞无限增殖是细胞异常分化导致的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功能的改变,A项正确;分化后的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因此仍具有全能性,只是全能性降低,B项错误;无限增殖是癌细胞的特征,而癌细胞是细胞异常分化导致的,C 项正确;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功能的改变,D项正确。
4.(2021温州新力量联盟高二期中,改编)细胞分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的是()A.细胞器的种类、数量发生改变B.细胞内遗传物质改变C.细胞内RNA种类改变D.细胞的全能性发生改变,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因此细胞器的种类、数量会发生改变,A项不符合题意;细胞分化后,细胞中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B项符合题意;细胞分化的实质是遗传物质有选择地发挥作用,因此细胞中RNA的种类会发生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全能性一般会降低,D项不符合题意。
5.在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B.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C.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D.克隆羊“多莉”的诞生6.下列动物细胞代谢产物中,能体现出细胞分化的是()A.糖酵解相关酶B.血红蛋白C.核糖体蛋白D.染色体上的蛋白质,因此含有糖酵解相关酶不能体现出细胞分化,A项错误;血红蛋白只存在红细胞中,因此含有血红蛋白体现出细胞已经分化,B项正确;几乎所有细胞都含有核糖体蛋白,因此含有核糖体蛋白不能体现出细胞分化,C项错误;几乎所有细胞都含有染色体蛋白质,因此含有染色体蛋白质不能体现出细胞分化,D项错误。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选择题1.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A.红细胞B.叶绿体C.线粒体D.洋葱表皮细胞2.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A B C D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4.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骨架特征的是()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维生素D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6.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A.低浓度→高浓度B.载体蛋白协助C.高浓度→低浓度D.消耗能量7.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C.木糖的浓度太低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8.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9.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10.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K+ 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二、非选择题1.下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示示意的是的亚显微结构;(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化学物质名称分别是、、和;(3)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生理特性是;(4)②、③在①上的排布方式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选择题1.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A.红细胞B.叶绿体C.线粒体D.洋葱表皮细胞2.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A B C D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4.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骨架特征的是()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维生素D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6.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A.低浓度→高浓度B.载体蛋白协助C.高浓度→低浓度D.消耗能量7.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C.木糖的浓度太低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8.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9.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10.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K+ 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二、非选择题1.下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示示意的是的亚显微结构;(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化学物质名称分别是、、和;(3)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生理特性是;(4)②、③在①上的排布方式是。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附答案)
第4章测试(基础过关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原创)下图字母分别表示扩散、渗透作用和水分子的转运。
对a、b、c的判断正确的是()A.a、b、c依次表示扩散、渗透作用和水分子的转运B.a、b、c依次表示渗透作用、扩散和水分子的转运C.a、b、c依次表示水分子的转运、渗透作用和扩散D.a、b、c依次表示扩散、水分子的转运和渗透作用2.(原创)比较酒精分子和氧气的跨膜运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都属于自由扩散B.都属于渗透作用C.前者只属于自由扩散、后者只属于渗透作用D.前者只属于渗透作用、后者只属于自由扩散3.如果把成熟的植物细胞看成渗透系统,则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是()A.细胞膜 B.液泡膜 C.叶绿体膜 D.原生质层4.人体中,K+很容易穿过细胞膜,但许多细胞内部K+的浓度比外部K+的浓度要高,如人的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中K+的浓度高30倍。
这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5.把数条5 cm长的马铃薯条分别浸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马铃薯条的长度。
下图显示马铃薯条在不同浓度溶液中长度改变的百分率。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马铃薯条通过渗透吸(失)水改变其长度B.在g·mL-1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C.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相当于g·mL-1的蔗糖溶液D.在g·mL-1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失水皱缩6.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g·mL-1的蔗糖溶液处理。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 B.甲>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7.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所决定的()A.不稳定性 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具有专一性 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8.下列有关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膜与细胞内的膜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的膜中糖类含量高B.线粒体内膜与外膜在成分上的区别是内膜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比外膜多C.生物膜的流动性专指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D.流动镶嵌模型是最完美的生物膜模型,其地位将不可替代9.下图表示磷脂分子的几种排列方式,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A表示细胞膜,B、C、D表示细胞器膜B.细胞膜和细胞器膜都不会出现B、C、D所示排列方式C.C表示细胞膜,A、C、D表示细胞器膜D.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均为C排列方式10.类囊体膜也属于生物膜,其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分别是()A.有色素分子、进行光反应 B.有多种酶、进行暗反应C.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具有选择透过性 D.具有半透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1.不属于核膜成分的是()A.磷脂分子 B.载体蛋白 C.酶 D.DNA12.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有选择地将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4 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2.【答案】D【解析】从图1 可以看出,葡萄糖可以通过半透膜,而淀粉不能通过半透膜;图2 左图中半透膜两侧是清水和淀粉溶液,存在浓度差,发生渗透作用,刚开始导致水柱a 升高,到一定高度后,由于液面高度差的存在,导致水柱a 不再升高;右图中半透膜两侧是清水和葡萄糖溶液,存在浓度差,也发生渗透作用,刚开始导致水柱b 升高,当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后,葡萄糖也能通过半透膜,并且也要在半透膜两侧达到动态平衡,所以又使水柱b 下降。
3.【答案】B【解析】细胞液是否有颜色不能决定质壁分离和复原能否发生,③错误;外界溶液的浓度要适中,不是任何浓度都可以,⑥错误。
4.【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原生质体,③是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间隙,里面填充的是蔗糖溶液。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③处充满的是蔗糖溶液,A 项错误;①表示细胞验,B 项正确;图示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因此②的体积比实验初始时小,C 项错误;②的颜色比实验初始时深,D 项错误。
5.【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气孔是由保卫细胞组成的,当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闭0.3 g mL 1 的合。
A 滴加清水,保卫细胞吸水,气孔逐渐开启;B 滴加质量浓度为KNO 溶液,保卫细胞失3水,气孔关闭,随着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NO和K,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时,细胞又能渗3透吸水,所以保卫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气孔开启。
6.【答案】D【解析】与a 点相比,b 点时细胞内液泡体积增加,液泡颜色变浅,A 项错误;与b 点相比,c 点时细胞液浓度降低,细胞的吸水速率降低,B 项错误;c 点时细胞膨胀,液泡内水分子进出处于动态平衡,C 项错误;b 点到c 点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速率降低,受细胞壁的影响,D 项正确。
7.【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分析,甲地该植物在浓度为0.10 mol L 1 的溶液中不分离,而在浓度为0.15 mol L 1 的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而细胞液浓度范围等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说明该植物的细胞液浓度为0.10 ~ 0.15 mol L 1 。
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综合测试03含答案解析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4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生物膜和半透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半透膜是生物膜的一种B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C .生物膜和半透膜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质和蛋白质D .半透膜可以让小分子通过,生物膜可以让部分离子和部分小分子通过2.下列有关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B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相同C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低时,哺乳动物红细胞失水皱缩D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低时,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吸水涨破3.向猪膀胱注入一半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然后将其浸入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小时称一次质量。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 第4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第1节:被动运输一、概念检测1.√××2.D3.B二、拓展应用1.提示:可以配制出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配好的各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适当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情况。
记录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所用的蔗糖溶液度,以及刚好尚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所用的蔗糖溶液浓度,据此推算出细胞液溶质浓度应介于这两个浓度之间。
2.假设:温度变化会影响水分通过半透膜的扩散速率设计实验提示:可以借用本节问题探讨中的渗透装置进行实验。
将该渗透装置于不同温度的环境中,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漏斗管液面上升速度的快慢,判定温度是否影响⽔分子的扩散速度,实验中要注意排除各种无关变量的干扰,如置于不同温度中的漏斗内的蔗糖溶液的量和浓度必须相等,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第2节:被动运输一、概念检测1.×××√2.A3.A二、拓展应用1.放入蒸馏水中的草履虫,其伸缩泡的伸缩频率加快,放入海⽔中的则伸缩频率减慢。
2.提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之一是否需要能量⽔能量来自细胞呼吸,故可通过抑制根细胞呼吸,并观察无机盐离子吸收速率是否受影响来判断其吸收过程属于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具体步骤:取甲、两组⽔⽔状态基本相同的柽柳幼苗,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甲组给予正常的细胞呼吸条件,乙组抑制细胞呼吸;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Ca2+、K+的吸收速率,若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为被动运输;若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说明柽柳从壤中吸收无机盐是主动运输。
复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A2.A3.C4.D二、非选择题1.见下图2.(1)K+和Mg2+这两种离子的浓度细胞内大于细胞外,细胞若要吸收这两种离子必须逆着浓度梯度进⽔。
(2)Na+和Cl-这两种离子的浓度细胞内⽔于细胞外,细胞若要排出这两种离子必须逆着浓度梯度进⽔3.(1)渗出增⽔(2)缓慢增大后趋于稳定蔗糖溶液清⽔(3)乙二醇增⽔(4)大液泡1。
浙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课后习题 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细胞周期及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第四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增殖第1课时细胞周期及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课后篇巩固提升学考达标练1.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周期中各期时长,该细胞的分裂间期时长为()A.1 hB.4 hC.12 hD.21 h,细胞周期长2×(7+3+1)=22(h),其中分裂期长1 h,则分裂间期长21 h。
2.关于“模拟探究细胞的大小与扩散作用的关系”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琼脂块体积是自变量B.NaOH溶液扩散速率是因变量C.处理时间是无关变量D.细胞体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琼脂块的体积是自变量,A项正确;NaOH溶液在大小不同的琼脂块中的扩散速率相同,NaOH溶液在琼脂块上的扩散体积与琼脂块的体积的比值可以反映物质运输的效率,是因变量,B项错误;处理的时间是无关变量,C项正确;通过模拟实验可以看出,细胞体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D项正确。
3.下图所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最便于观察和研究染色体的是()4.(2020丽水四校高二段考)高等植物细胞不断分裂使植物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染色单体分开B.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C.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的程度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A、D两项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B项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的程度,此时形态稳定、数目清晰,C项正确;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D项正确。
5.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B.细胞核的控制能力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C.受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目和种类的限制D.与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比有密切关系,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比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A、D两项正确;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所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与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有关,B项正确;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目和种类与其功能有关,而与细胞的生长无关,C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2019新教材)第1节被动运输1.下列关于选择透过性膜与半透膜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具有半透性必然具有选择透过性②具有选择透过性必然具有半透性③活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④只有活的生物膜才具有半透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鱼鳔膜的通透性。
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等高,实验中观察到漏斗内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漏斗中液面上升速率逐渐减小B.水分子只能由鱼鳔膜外进入膜内C.液面静止时,鱼鳔膜内外溶液浓度相等D.实验结果表明鱼鳔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3.(多选)如图甲、乙为两个渗透装置。
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时的初始状态,乙图是较长时间之后通过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状态。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③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B.图甲中溶液②的浓度小于溶液①的浓度C.图乙中溶液①的浓度与溶液②的浓度相等D.图甲中溶液①和②浓度差越大,则图乙中的水柱越高4.蔗糖不能透过红细胞的细胞膜。
将红细胞分别浸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和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是()A.皱缩、涨破B.涨破、皱缩C.皱缩、皱缩D.膨胀、膨胀5.当你连续嗑带盐的瓜子时,口腔和唇的黏膜会有干涩的感觉。
其原因是() A.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失水B.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失水C.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吸水D.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吸水6.(多选)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置于生理盐水中,下列不能发生的现象是() A.细胞失水皱缩B.细胞吸水膨胀C.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D.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7.右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图解。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两层半透膜B.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才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C.当外界溶液甲的浓度>细胞液乙的浓度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D.当外界溶液甲的浓度=细胞液乙的浓度时,水分子也能进出细胞8.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的洋葱外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9.(多选)下图中甲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乙、丙两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半透膜内溶液a的浓度变化可用图乙表示B.水分子由半透膜外进入半透膜内的速率变化可用图乙表示C.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可用图丙表示D.半透膜内外溶液的浓度差的变化可用图乙表示10.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练习)
(四)细胞物质的运输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水分○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半透膜、细胞内外浓度差○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半透膜: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可拓展应用于:(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①证明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②证明细胞是否是活的;③作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的方法;④初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小;2. 无机盐等其他物质①不同生物吸收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与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
②物质跨膜运输既有顺浓度梯度的,也有逆浓度梯度的。
3. 选择透过性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膜。
□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是严格的半透膜。
二、流动镶嵌模型①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但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它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②蛋白质:镶嵌、贯穿、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
③糖蛋白:蛋白质和糖类结合成天然糖蛋白,形成糖被具有保护、润滑和细胞识别等三、跨膜运输的方式○大分子或颗粒:胞吞、胞吐不是跨膜运输,不穿过膜四、小结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 结构 功能(物质交换)具有 运动性 流动性 物质交换正常 选择透过性成分组成结构,结构决定功能。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因此决定了由它们构成的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结构的流动性保证了载体蛋白能把相应的物质从细胞膜的一侧转运到到另一侧。
由于细胞膜上不同载体的数量不同,所以,当物质进出细胞时能体现出不同的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数量、速度及难易程度的不同,即反映出物质交换过程中的选择透过性。
可见,流动性是细胞膜结构的固有属性,无论细胞是否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关系,流动性总是存在的,而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膜生理特性的描述,这一特性,只有在流动性基础上,完成物质交换功能方能体现出来。
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第五第六章(后三章)课后练习答案
第四章第1节被动运输问题探讨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如果漏斗管足够长,管内的液面会无限升高吗?为什么?【答案】烧杯中的水分子进入漏斗中导致漏斗液面升高。
事实上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都能够通过扩散作用自由进出,但由于蔗糖溶液中水的相对含量(单位体积中的水分子数)比烧杯中的水的相对含量低,因此烧杯中的水扩散到漏斗中的速度比漏斗中的水扩散到烧杯中的速度相对更快些,导致漏斗中水量增加,液面上升。
如果漏斗管足够长,当管内的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管中的水柱产生的压力将加快漏斗中水分向外扩散的速度最终达到平衡,液面将不再上升。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还会出现原来的现象吗?【答案】不会,因为纱布不是半透膜,孔隙很大,可溶于水的物质都可能自由通过,包括水分子和蔗糖分子都能通过。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答案】漏斗管中的液面将保持不变。
思考•讨论分析图4-1所示水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现象。
讨论: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吗?这些有机物相当于“问题探讨”所示装置中的什么物质?【答案】红细胞中的有机物有的能通过细胞膜,有的不能。
血红蛋白是有机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细胞膜,它相当于“问题探讨”中的蔗糖分子。
2.红细胞的细胞膜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答案】是。
但细胞膜具有生命活性,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只是简单扩散。
3.当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答案】不一定。
因为红细胞吸水膨胀后细胞内液浓度也会下降,如果外界溶液浓度不是很低,有可能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后与外界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此时,红细胞将不再吸水。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取决于什么条件?【答案】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一般情况下,浓度差越大时,细胞吸水或失水越多。
5.想一想临床上输液为什么要用生理盐水。
【答案】因为生理盐水的浓度与血浆的浓度基本一致,血细胞不会因为过度吸水或失水而出现形态和功能上的异常。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第2调配合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第2节第2课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含答案第2课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学习目标] 1.概述细胞免疫的过程。
2.认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互关系。
一、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1.细胞免疫的概念: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①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
②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
③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④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判断正误(1)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2)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直接将病原体消灭()答案(1)×(2)×任务一:分析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1.探究细胞免疫的研究历程资料1:1883年,俄国学者梅契尼科夫提出原始的细胞免疫学说,他认为吞噬细胞是执行抗感染免疫作用的细胞。
资料2:1942年,蔡斯和兰德施泰纳用致敏豚鼠血清给正常动物注射后做结核菌素免疫实验,结果没有出现阳性反应。
当转输淋巴细胞后,结核菌素反应出现阳性结果。
证实了此免疫反应是由淋巴细胞引起的。
此后,科学家将细胞免疫的概念改为由淋巴细胞引起的特异性免疫,这是现代的细胞免疫概念。
资料3:1974年,辛克纳吉和杜赫提证实小鼠T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时,不仅需要特异性识别抗原种类,而且同时需要识别MHC分子,这种现象也称为MHC限制性。
注:当细胞被病原体感染时,细胞降解抗原并将其加工成抗原多肽片段,再以抗原肽-MHC 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4章 第1节
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后强化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以及其他生物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年蚜解析:选项A包含了多种生物;B项中的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鱼,一般不会由一种鱼组成;C项中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也不会是单一的真菌菌种。
故答案选D。
答案:D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杀灭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这将使害虫的种群密度()A.明显增加B.明显降低C.相对稳定D.先减后增解析:杀灭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答案:B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相同B.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和大小C.一个种群是由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成年个体组成的D.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会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而波动解析:不同种群的年龄组成一般不相同。
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性别比例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迁入率和迁出率也直接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因而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的密度和大小。
种群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总和,不只是成年个体组成。
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由于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种群密度常发生变化。
答案:D4.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解析:网眼尺寸较大能使体型小于该网眼的小鱼逃脱,因此逃脱的鱼只与大小有关,而与鱼的性别无关,故不会改变性别比例。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课后习题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4章章末测评卷
第4章章末测评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如图为简单渗透装置,图甲是初始状态,图乙是一段时间后的平衡状态。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初始状态和平衡状态时①的浓度均小于②B.水分子进出③的速率相等时即为平衡状态C.图乙装置中渗透作用仍在发生D.液面上升的速率逐渐减慢直至为02.(浙江京城联盟联考)哺乳动物血浆的渗透压等于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故将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称为生理盐水。
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也与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相等。
将兔红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形态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兔红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时,因渗透吸水等于渗透失水,故形态不发生变化B.若将兔红细胞置于低浓度葡萄糖溶液中,红细胞必定吸水涨破C.若将兔红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D.若将兔红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的形态可能如图所示3.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
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4.(四川威远中学高一月考)将相同的植物根毛区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或KNO3溶液中后(溶液体积远大于细胞),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及其内部的物质)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最终不再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是蔗糖溶液中原生质体的变化,②是KNO3溶液中原生质体的变化B.曲线②中随着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小,其吸水能力逐渐减弱C.若用甘油溶液,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可能与①相似D.曲线①对应的细胞,a时刻细胞液浓度最大5.(湖北石首高一阶段检测)下列关于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被动运输过程有时也需要膜蛋白的参与B.加入呼吸抑制剂后主动运输速率会发生改变C.葡萄糖进入细胞都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D.胰岛素的分泌需要消耗能量6.(陕西蒲城县尧山中学高一月考)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分子物质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B.变形虫摄食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D.需要转运蛋白协助的物质运输都是主动运输7.(北京四中高一期中)某种水生植物细胞内与细胞外水环境中盐离子的浓度如图所示。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第四章复习提升(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不能准确区分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1.()下列关于选择透过性膜与半透膜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深度解析)A.具有半透性的膜不一定具有选择透过性B.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一定具有半透性C.活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D.活的生物膜才具有半透性易错点2渗透作用原理2.()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起始液面一致。
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若S1、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平衡时,液面差Δh大于0,则此时S1浓度大于S2的浓度B.若S1、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平衡时,液面差Δh大于0,则此时S1浓度等于S2的浓度C.若S1、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且S1浓度大于S2的浓度,则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大于0D.若S1、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且S1浓度小于S2的浓度,则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小于0易错点3渗透平衡时两侧液面的判断3.(2019重庆一中高二上期末,)在中部装有半透膜(允许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的U形管(如图)中进行的如下实验中,结果不正确的是()A.若a侧为红墨水(显色成分为大分子物质),b侧为清水,开始时两边液面高度相同,则达到渗透平衡后,a侧溶液颜色变浅B.若a侧为质量浓度为5%的蔗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达到渗透平衡后,b侧液面高C.若a侧为质量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达到渗透平衡后,b侧液面高D.若a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达到渗透平衡后,b侧液面高易错点4不能正确判断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4.()将菠菜叶肉细胞浸润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点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KNO3溶液浓度相等B.AB段细胞内的水分子只向外扩散,BC段水分子只向细胞内扩散C.BC段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BC段形成的原因是AB段细胞失水过多导致细胞死亡易错点5不能结合实例正确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5.()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A.CO2由静脉进入肺泡细胞内B.酒精被胃黏膜吸收C.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易错点6不能准确判断和分析物质运输过程中跨膜层数、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数和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6.()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深度解析)A.抗体由浆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该过程共穿过2层生物膜B.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中要穿过2层磷脂分子C.水稻叶肉细胞线粒体内产生的CO2被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利用要穿过8层磷脂分子层D.小肠肠腔中的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要穿过2层细胞膜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1.D2.A3.C4.A5.C6.C1.D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一定具有半透性,具有半透性的膜不一定是生物膜,不一定具有选择透过性,A、B正确;只有活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C正确;具有半透性的膜不一定是活的生物膜,D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课后习题 第4章 免疫调节 第4章测评
第4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 )A.血液中氧浓度的变化B.血糖浓度的变化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2.下列各组物质可能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合成的是( )A.血红蛋白和细胞因子B.抗体和ATP水解酶C.抗利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细胞因子由辅助性T细胞产生。
浆细胞既能合成和分泌抗体,又能合成ATP水解酶。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合成分泌。
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合成分泌。
3.下面关于免疫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免疫功能越强越好B.免疫的对象只能来自外界环境C.抗原没有个体特异性,但过敏原有个体特异性D.过敏反应的特殊性在于把自身的正常细胞当作抗原进行攻击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B.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来自造血干细胞C.二次免疫反应中抗体直接由记忆细胞分泌,因此抗体产生量更大,反应更快、更强D.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并且都具有特异性,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A项错误。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来自造血干细胞,B项正确。
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C项错误。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淋巴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不是都具有特异性,D项错误。
5.科学家发现某种病患者的血清中有一种特殊的抗体,该抗体能攻击和破坏细胞内染色体的着丝粒蛋白,称为抗着丝粒抗体(ACA)。
下列有关ACA 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必须经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有生理活性B.可使分裂后的子细胞出现染色体变异C.能特异性地对着丝粒蛋白发挥作用D.可能导致个体患免疫缺陷疾病,需要经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有生理活性,A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一、选择题
1. 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
A .红细胞
B .叶绿体C.线粒体D .洋葱表皮细胞
2. 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同两團原
乙+肉乙+肉乙+內乙+丙
A B C D
3. 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 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 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D .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4. 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骨架特征的是()
A .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B. 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
C. 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D .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 维生素D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 .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
B. 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
C. 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
D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6. 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 )
A .低浓度-高浓度
B .载体蛋白协助
C.高浓度-低浓度
D.消耗能量
7.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
糖,原因是( )
A .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
B. 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
C. 木糖的浓度太低
D .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
8. 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
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坝V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
9. 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
A .氧气、甘油
C .葡萄糖、水
10.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
A .植物细胞积累K +需消耗能量
B. 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 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 .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二、非选择题
1. 下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图示示意的是 ________________ 的亚显微结构;
(2)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化学物质名称分别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
(3) 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生理特性
是 _________________ ;
(4) ②、 ③ 在 ① 上 的 排 布 方 式
B .脂肪酸、水 D .钾离子、氨基酸 的是( )
2.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下图)。
请回答问题:
(1) 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 _______________ , 尿素含量 _________ 。
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 ________ 的产物。
(2) 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吸 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 __________ 作用,为细胞提供 __________ 。
(3) 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 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 ________________ 的特性。
fl
24
培
孤
展
申
物
械
骨
-?
O 氨恳議 口蔔蔔海 □啟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洋葱表皮细胞,因为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2. A解析:根据渗透作用原理可知:当细胞液浓度为甲〉乙时,细胞液
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从乙流向甲;乙〉丙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
质层从丙流向乙。
3. B 解析:因为能够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现象的细胞一定是活细胞,A、
C、D 三项错误。
A 选项不应该在酒精灯上加热;C 选项若用过高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后,有可能会导致细胞快速过度失水而失去活性,不再复原; D 选项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说明细胞已经死亡,不再具有生物活性。
B 选项是
正确的,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可以维持细胞形态,所以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4. B 解析:细胞膜基本骨架特征是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
细胞膜结构特点是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 A 解析:维生素D 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维生素 D 是固醇(脂质),据相似相溶原理,维生素
D 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
6. C 解析:红细胞吸收甘油(自由扩散)与吸收葡萄糖(协助扩散)相同的是高浓度f低浓度。
7. A 解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
8. B 解析:缬氨霉素起到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
且并未消耗能量,说明是协助扩散的方式而非主动运输。
9.D 解析: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会抑制呼吸作用,减少能量产生,抑制物质的主动运输,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钾离子、氨基酸。
10.D 解析:植物细胞积累K +是主动运输,需消耗能量;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液泡膜是一层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积累大量的离子。
二、非选择题
1.( 1)细胞膜
(2) 磷脂或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蛋白质糖蛋白
(3) 具有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4) 覆盖、镶嵌或贯穿
2.( 1)降低增加细胞代谢(代谢)
(2) 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呼吸( 分解) 能量( ATP)
(3) 肝细胞膜受损( 或细胞裂解)
(4) 选择透过( 选择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