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第三章作业
3生物分离工程技术第三章固-液分离技术-第二讲离心技术-文档资料
5、物质的沉降系数
• 假定液体浓度稀薄其黏度为O,颗粒物质为正圆 形,则混溶于液体的颗粒性物质在引力场作用下 的沉降过程仅受重力和液体浮力双重影响。离心 时作用于沉降颗粒的离心力是:
f1颗粒 颗 体 粒 积 液 体 相相 对 对 离 1 6d3密 心 度 力 2
• 根据Stokes定律,离心时沉降颗粒遇到的阻力是:
②相对离心力“ RCF ”
相对离心力是指在离 心场中,作用于颗粒的离 心力相当于地球重力的倍 数,单位是重力加速度“g” ( 980cm/sec2) ,“RCF” 相对离心力可用下式计算:
RCF=ω2r ω=2πrpm
980
60
RCF = 1.119×10-5×(rpm)2 r
( rpm — revolutions per minute生每物分分钟离转(数工,程r)/技mi术n )
• 离心分离过程就是以离心力加速不同物质 沉降分离的过程。被分离物质之间必须存 在或经人为处理产生的密度或沉降速率差 异才能以离心方法进行分离。
生物分离(工程)技术
2、离心机的选择
• 常速离心机:最大转速在8000r/min以内,相对离心
力(RCF)在l×l04×g以下。主要用于细胞、细胞碎片和培养基 残渣等固形物的分离,也用于酶的结晶等较大颗粒的分离。
缺点:
①离心时间较长;②需要制备惰性梯度介质溶液; ③操作严格,不易掌握。
生物分离(工程)技术
(1)差速区带离心法的特点
• 离心管先装好密度梯度介质溶液, 样品液加在梯度介质的液面上, 离心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颗 粒按不同沉降速度向管底沉降, 离心一定时间后,沉降的颗粒逐 渐分开,最后形成一系列界面清 楚的不连续区带,沉降系数越大, 往下沉降越快。
化工分离工程:第三章习题答案(刘家祺版)
第三章 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3-7.(P163) 在一精馏塔中分离苯(B),甲苯(T),二甲苯(X)和异丙苯(C)四元混合物。
进料量200mol/h ,进料组成z B =0.2,z T =0.3,z X =0.1,z C =0.4 (mol)。
塔顶采用全凝器,饱和液体回流。
相对挥发度数据为:BT α=2.25,TT α=1.0,XT α=0.33,CT α=0.21。
规定异丙苯在釜液中的回收率为99.8%,甲苯在馏出液中的回收率为99.5%。
求最少理论板数和全回流操作下的组分分配。
解:根据题意顶甲苯(T)为轻关键组分,异丙苯(C)为重关键组分, 则苯(B)为轻组分,二甲苯(X)为中间组分。
以重关键组分计算相对挥发度。
71.1021.025.2==BC α762.421.00.1==TC α 5714.121.033.0==XC α 1=CC α由分离要求计算关键组分在塔顶釜的分配。
h kmol W C /84.79998.04.0200=⨯⨯=hkmol D C /16.084.795.0200=-⨯=h kmol D T /7.59995.03.0200=⨯⨯= h kmol W T /3.07.593.0200=-⨯=所以37.7762.4lg 3.084.7916.07.59lg[lg ]lg[=⨯=⋅=TCTCCTm W W D D N α 由HH NmiH i i W D W D ⋅=α与ii i W D F +=求出非关键组分的分布苯: 437.7108.784.7916.071.10⨯=⨯=B B W D ∴B W =0,B D =200⨯0.2=40Kmol/h二甲苯:056.084.7916.05714.137.7=⨯=X X W D ,X D +X W =200⨯0.1=20求得X D =1.06,X W =18.94,。
生化分离工程 第三章 沉淀
第三章沉淀主要内容第一节蛋白质表面特性第二节蛋白质沉淀方法第一节蛋白质表面特性蛋白质表面由不均匀分布的荷电基团形成的荷电区、亲水区和疏水区构成。
蛋白质的水溶液呈胶体性质,在蛋造白质分子周围存在与蛋白质分子紧密或疏松结合的水化层。
是蛋白质形成稳定的胶体溶液、防止蛋白质凝聚沉淀的屏障之一。
蛋白质沉淀的另一屏障是蛋白质分子间的静电排斥作用。
当双电层的电位足够大时,静电排斥作用抵御分子间的相互吸引作用,使蛋白质溶液处于稳定状态。
第二节蛋白质沉淀的方法盐析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有机溶剂沉淀法非离子型聚合物聚电解质多价金属离子1.盐析法盐析沉淀法:蛋白质在高离子强度溶液中溶解度降低,发生沉淀的现象。
中性盐:硫酸铵、硫酸钠、柠檬酸钠等盐析沉淀原理:由于加入大量的中性盐破坏了蛋白质的水化膜、中和其所带的电荷从而使蛋白质分子聚集而沉淀析出。
蛋白质的盐析行为常用Cohnx经验式表示:lgS=β-K sμ式中S为蛋白质的溶解度;μ为离子强度;β为常数,与盐的种类无关,但与温度和pH有关;K s 为盐析常数,与盐的种类有关,但与温度和pH无关。
K s分级盐析法:在一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改变盐的浓度(即离子强度)达到沉淀的目的。
β分级盐析法:在一定的离子强度条件下,改变溶液的pH和温度达到沉淀的目的。
影响盐析的因素(1)无机盐种类:离子半径小,带电多,电荷密度高的阴离子,盐析效果好。
(2)pH值:pH影响Cohnx方程中的b值,pH值接近蛋白质pI值时,蛋白质溶解度最小。
(3)温度:T影响Cohn方程中的b值。
温度升高,b降低;温度降低,b升高。
分段盐析不同的蛋白质分子,由于其分子表面的极性基团的种类、数目以及排布的不同,其水化层厚度不同,故盐析所需要的盐浓度也不一样,因此调节蛋白质的中盐浓度,可以使不同的蛋白质分别沉淀。
✷常用的盐析剂是硫酸铵,因为它的盐析能力强,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价格便宜,浓度高时也不会引起蛋白质活性丧失。
第三章 精 馏(分离工程,叶庆国)
3.1 多组分精馏
3.1.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3.1.2 多组分精馏的简捷(群法)计算法
精馏:distillation
精馏是多组分分离中最常见的单元操作,它
是利用组分挥发度差异,借助“回流”技术 实现混合液高纯度分离的多级分离操作,即 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的过程。 实现精馏操作的主体设备是精馏塔。
Nm
L K , D H K ,W lg (1 L K , D )(1 H K , w )
lg L K H K
Fenske公式计算Nm注意事项
• Fenske公式适用于双组份精馏,也适用于多 组分精馏(可以用一对关键组分来求,也可 用任意两组份来求)。 Nm与进料状态、组成的表示方式无关
i ,n i ,n i ,n
Fenske公式计算Nm
对于任意组分
塔顶为全凝器:x i , D 第一个平衡级 平衡关系:y i ,1 K i ,1 x i ,1 操作关系:x i ,1 y i , 2 联立两式:y i ,1
K i ,1 y i , 2
y i ,l
精馏塔的任务:
LK尽量多的进入塔顶馏出 液; HK尽量多的进入塔釜釜液。
关键组分的指定原则
由工艺要求决定
例:ABCD(按挥发度依次减少排列)混合物分离 ◆工艺要求按AB与CD分开: 则:B为LK;C为HK ◆工艺要求先分出A: 则:A为LK;B为HK
分配与非分配组分
根据组分是否在精馏塔的两端都出现,可分为分配 组分(distributing component)和非分配组分 (nondistribution component)。 分配组分:塔顶、塔底同时出现 非分配组分:只在塔顶活塔底出现的组分
第三章:固液提取制药分离工程
3. 操作工艺的影响
(1)提取温度 (2)提取时间 (3)提取压力 (4)pH值 (5)提取过程的浓度差 (6)预浸泡
第三节 固液提取工艺、计算及其设备
一、基本工艺概念
1.平衡浓度(看右图说明) 2.单级浸取(“一个提取罐” ) 3.多级浸取(“多个提取罐”连接 ) 4.多级错流浸取
(二)固液提取的影响因素 1.药材的影响因素
药材粉碎得愈细,与浸取溶剂的接触面愈大,扩散面也愈 大,故扩散速率愈快,浸出效果愈好。
但分析过细会导致何情况?
2.溶剂的影响因素
常见的溶剂:水和有机溶剂
溶剂的选择: • 以提取植物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性质为选择依据 • 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剂为优先选择对象 • 以经济节约为选择溶剂的依据
5.多级逆流浸取
二、固液提取工艺计算
浸出量的计算(到底能提出多少?)
G
g
S +s = s
目的:
通过浸出量的计算,可以直接得到单级浸取和多级错流 浸取固液提取工艺的有效性。
三、固液提取典型设备
单级浸出设备
多级浸出设备
多级浸出设备
第四节 固液强化提取
浸取强化技术
(1)超声波辅助强化浸取技术
制药分离工程
第三章 固液提取
第三章 固液提取
3.1 概述 3.2 固液提取的原理、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3.3 固液提取工艺、计算及其相关设备 3.4 固液强化提取技术及实际案例分析
思考题
学习目标
• 1.掌握固液提取的基本概念、提取原理及主要影 响因素。
• 2.理解浸泡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和压榨法的 基本概念和原理,固液提取工艺流程,单级和多 级提取过程的计算方法
分离工程第三章
Thank you for your join
5、沉淀操作
①加沉淀剂; ②沉淀物的陈化,促进粒子生长; ③离心或过滤,收集沉淀物。
第二节 盐析法
1、机理:A、zeta potential;B、hydration shell
计算: Cohnx经验公式
式中, S为蛋白质的溶解度(g/L); I 为离子强度; m 为盐的摩尔浓度; β 值为蛋白质在纯水中 (I=0 时 ) 的 假想溶解度对数值,是 pH 值和温 度的函数,在蛋白质pI时最小;Ks 为盐析常数,与温度和 pH 值无关 。
结论:
a 不同种类的盐主要影响Ks; b 离子半径小,带电多,电荷密度高,盐析效果好。
无机盐的挑选原则:
a b c d e f 较高的盐析效能; 高溶解度,能配置高离子强度的盐溶液; 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 盐溶液的密度不高,便于蛋白质沉淀和离心分离; 不易引起蛋白质的变性; 价格低廉;
最常用 (NH4)2SO4。优点:符合上述要 求;缺点:水解后溶液pH降低,在高 pH下 产氨,腐蚀性强,有异味,有毒,终产物 必须除尽。 次常用 Na2SO4 。缺点:在 400C 以下溶 解度较低,主要用于热稳定蛋白。
Applications
早在50年前,Edwin Cohnx及其合作者就是用乙醇来完成蛋白质 沉淀经典实验的。他们应用低温乙醇分级沉淀人血浆的办法制备了白 蛋白溶液,并通过冷冻干燥将乙醇从成品中去除,所得产品成功地救 治了1941年珍珠港空袭后的幸存者。除此以外,免疫球蛋白、血纤维 蛋白原等其他许多蛋白质都是利用上述方法进行沉淀的。
影响因素及控制
A、T:当乙醇与水混合时,会放出大量的稀释热,使溶液T 显著升高,对不耐热的pro 影响较大。解决办法:搅拌、 少量多次加入,以避免温度骤然升高损失pro 活力。另一 方面温度还会影响有机溶剂对pro 的沉淀能力,一般温度 越低,沉淀越完全,所以在乙醇沉淀人血浆蛋白时,温度 控制在-10C下进行。 B、[乙醇 ] :通常随[ 乙醇]上升,pro 溶解度下降。如血纤维 蛋白原的最大溶解度在乙醇浓度为8%时达到最大,而当 乙醇浓度为40%时达到最小。 C、pH值:在确定了[乙醇]以后,pro最低溶解度出现在蛋白. 的pI处,因此可以通过调节pH值来选择性分离蛋白质。 D、[pro]:避免使用很稀的浓度,因pro在高浓度下才较稳定。
(完整版)生物分离工程部分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解释名词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加工过程1 、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生物分离工程):从发酵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养液中将目标产物提取、浓缩、分离、纯化和成品化的过程。
(ppt 第一章、课本page 1)2、生物加工过程:一般将生物产品的生产过程叫生物加工过程,包括优良生物物种的选育、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反应工程及目标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
(课本page 1)二简答题1 生物产品与普通化工产品分离过程有何不同?(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特点是什么?)答: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特点:<1>:发酵液组成复杂,固液分离困难——这是生物分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2>:原料中目标产物含量低,有时甚至是极微量——从酒精的1/10到抗菌素1/100,酶1/100万左右,成本高。
<3>:原料液中常伴有降解目标产物的杂质——各种蛋白酶降解基因工程蛋白产物,应快速分离。
<4>:原料液中常伴有与目标产物性质非常相近的杂质——高效纯化技术进行分离。
<5>:生物产品稳定性差——严格限制操作条件,保证产物活性。
<6>:分离过程常需要多步骤操作,收率低,分离成本高——提高每一步的产物收得率,尽可能减少操作步骤。
<7>:各批次反应液性质有所差异——分离技术具有一定的弹性。
2 生物分离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答:生物技术的主要目标产物是生物物质的高效生产,而分离纯化是生物产品工程的重要环节,而且分离工程的质量往往决定整个生物加工过程的成败,因此,生物分离纯化过程在生物技术中极为重要。
3 分离效率评价的主要标准有哪些?各有什么意义?(ppt)答:根据分离目的的不同,评价分离效率主要有3个标准:以浓缩为目的:目标产物浓缩程度(浓缩率m)以纯度为目的:目标产物最终纯度(分离因子a)以收率为目的:产品收得率(%)4 生物分离工程可分为几大部分,分别包括哪些单元操作?(简述或图示分离工程一般流程及基本操作单元)答:生物分离工程分四大部分:<1>、发酵液预处理与液固分离。
分离工程 第三章 精馏3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一、萃取精馏过程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
3.3 二、萃取精馏的原理
Principle of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萃 三、萃取剂的选择
取
Selection of extractant
溶剂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二元组分所构成的溶液为理想溶液时,由
于 ln
ln
P10 P0
2
,所以从式(3-112)不难看出
其中 A12 '(1 2x1) 的项,表达了该二元组分所
构成的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离程度。
它既与组分1、2的物性有关(用A12’ 表 示),也与组分的浓度有关(用x1表示)。
分析(3—113):
溶剂的浓度 xS 越大,原溶液的非理想
性降低的越多。
因此可认为此时溶剂起稀释作用,使原 有的两组分相互作用减弱。
3、对原组分沸点相差较大,而所形成的二 元溶液非理想性很强(如恒沸物)的物系,
如果使溶剂的浓度 xS 足够大,即使(A1S 'A2S ')
不大于0,也有可能使 S 增大。此时溶剂
所起的有效作用主要是稀释作用。
⑶影响萃取剂选择性的因素
①萃取剂本身性质的影响
选择的萃取剂应与组分1形成正偏差
3.3
非理想溶液,与组分2形成负偏差非理
想溶液或理想溶液
萃
②物系本身性质的影响
取
精
A12 0 x1 0.5 A12 0 x1 0.5
馏 不满足此条件时,可采用萃取剂中间采出的流程
③萃取剂浓度的影响
lg S12 xs
分离工程 第三章 吸收作业答案
组分 乙烷 乙烯 12.6 87.4 0.1689 0.244 0.8311 0.756 0.1689 0.244 10.47 65.77 0.137 0.863
乙炔
0.4
1.83
0.0005
0.9995
0.0002
0
10. 某气体混合物含甲烷95%,正丁烷5%,现采用不挥发的烃油进行吸 收,油气比为 1 ∶ 1 ,进塔温度均为 37 ℃,吸收在 3atm (绝压)下操作 , 现从气体中吸收80%的丁烷,求所需理论板数。(p19,168,169)
2.为什么化学吸收的快慢可用M(Hatta准数)来判断?当反应为慢反应 时(M很小),采用何种手段使吸收完善?(P127.P128)
)
k1* l D l k1* 答:(1) 因为 M 反映了化学反应速率与传递速率在液膜 kl kl2
中的相对大小,M越大化学吸收越快,反之化学吸收越慢。
(2)对于慢反应其速率和积液总量有关,增加吸收器中的积液总 量(如改为鼓泡吸收塔)可以改善。
4.对一级不可逆化学反应: 。在什么情况下可看做物理吸 收?在什么情况下可看做气膜控制?(p126)
M tan h M
5.归纳教材中讨论的三类不可逆反应化学吸收速率式,并画出相应的溶 质在气液两相中的浓度分布线。(p130 ,133,134)
(2)三类反应相应的溶质在气液两相中的浓度分布 线分别如下
计算题
P=1atm
P=1atm
P=1atm
组分
进料/(kmol/h)
相平衡常数K
12.6
3.26
87.0
2.25
0.4
0.3
100
1 1 1 1 ln 1 AK ln 1 0 . 0005 A A 1 . 83 1 . 83 e e 12 N ln Ae ln 1.83
化工分离工程第3章答案
3.1—1解①无解;②有唯一解;③多解。
3.1—2:解3.1—3:解3.1—4解 3.1—5解解:以100摩尔进料为计算基准。
根据题意定甲苯为轻关键组分,异丙苯为重关键组分。
从相对挥发度的大小可以看出,二甲苯为中间组分。
在作物料衡算时,要根据它的相对挥发度与轻、重关键组分相对挥发度的比例,初定在馏出液和釜液中的分配比,并通过计算再行修正。
物料衡算表如下:组分进料,f 1馏出液,d i釜液,w iB 20 20 — T 30 35—0.03W0.003W X 101*9*C10040 D 0015.0 W0015.040-*为二甲苯的初定值。
解得 D=50.929,W=49.071 则 d T =29.853,w T =0.147 d C =0.0764,w C =39.924 代入式(3-9)42.721.00.1lg 924.390764.0147.0853.29lg =⎪⎭⎫ ⎝⎛⎥⎥⎦⎤⎢⎢⎣⎡⎪⎭⎫ ⎝⎛⎪⎭⎫ ⎝⎛=m N由N m 值求出中间组分的馏出量和釜液量:519.021.033.0924.390764.0121.033.0924.390764.01042.742.7=⎪⎭⎫ ⎝⎛⎪⎭⎫ ⎝⎛+⎪⎭⎫ ⎝⎛⎪⎭⎫ ⎝⎛⨯=x dw x =10-0.519=9.481由于与初定值偏差较大,故直接迭代重做物料衡算:组分进料,f 1馏出液,d i釜液,w i B 20 20 — T 30 30—0.03W 0.003W X 100.5199.481C10040D D 0015.0WD0015.040-二次解得 D=50.446,W=49.554 则 d T =29.852,w T =0.148 d C =0.0757,w C =39.924 再求N m :42.721.00.1lg 924.390757.0148.0852.29lg =⎪⎭⎫ ⎝⎛⎥⎥⎦⎤⎢⎢⎣⎡⎪⎭⎫ ⎝⎛⎪⎭⎫ ⎝⎛=m N校核d x :515.021.033.0924.390757.0121.033.0924.390757.01042.742.7=⎪⎭⎫ ⎝⎛⎪⎭⎫ ⎝⎛+⎪⎭⎫⎝⎛⎪⎭⎫ ⎝⎛⨯=x d再迭代一次,得最终物料衡算表:组分 进料,f 1 馏出液,d i釜液,w i 苯 20 20 — 甲苯 30 29.8513 0.1487 二甲苯 10 0.5150 9.4850 异丙苯400.075739.92433.2—9解解:查苯、甲苯、联苯的Antone 方程参数得t KPa)/log(*+-=C BA PABC苯 6.060395 1225.188222.155 甲苯6.086576 1349.15 219.9785 联苯6.36881997.558202.608估算塔顶温度88.5℃,则苯、甲苯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130.7702、51.6425KPa ,根据p p K *=求得两者的分配系数分别为1.0059、0.3972。
制药分离工程第三章液液萃取
制药分离工程第三章液液萃取液液萃取是制药分离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溶液之间的相互萃取,实现对目标物的分离和富集。
本章将详细介绍液液萃取的原理、设备和应用。
1.液液萃取原理液液萃取是利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溶液之间的互溶性差异,通过溶质在不同溶液之间的分配行为,将目标物从一个萃取相转移到另一个溶液中。
这种分配行为符合莱亚瓦定律,即在相平衡状态下,相中溶质浓度比与溶液浓度比之间的比值始终为一个常数。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实现对溶质的富集和分离。
2.液液萃取设备液液萃取通常使用批式操作或连续操作进行。
在批式操作中,通常采用漏斗和离心机进行,而连续操作则使用液液萃取塔和萃取柱。
液液萃取塔通常由填料层和分离层构成,填料层用于增加相接触面积,而分离层则用于实现液液相的分离。
萃取柱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具有不同亲和性的固相材料组成,用于选择性地吸附目标物。
3.液液萃取应用液液萃取在制药分离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提取天然产物中的活性成分,如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或微生物发酵液中的抗生素。
液液萃取还可以用于富集和分离反应产物、除去杂质、回收有价值物质等方面。
4.液液萃取的优势与挑战液液萃取相比其他分离方法具有一些优势。
首先,液液萃取可以利用多种溶液,根据溶质的特性进行选择,实现对目标物的高效富集。
其次,液液萃取过程相对简单,并且设备成本较低。
然而,液液萃取也存在一些挑战,例如萃取剂的选择、相分离的困难、萃取效率的提高等。
总结:液液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制药分离工程方法,通过溶液之间的相互萃取实现对目标物的富集和分离。
液液萃取原理遵循莱亚瓦定律,利用溶质在不同溶液之间的分配行为。
液液萃取设备包括漏斗、离心机、液液萃取塔和萃取柱。
液液萃取在制药工程中有广泛应用,如提取天然产物、富集反应产物等。
液液萃取具有一些优势和挑战,需要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和方法。
分离工程第三章作业
第七组 组长:罗彬彬 组员:符娇 杨智玉 连荣坤 卢赞明 刘棋2。
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下表所示的液体混合物.操作压力为2780.0kPa 、加料量为100kmol /h 。
若要求馏出液中回收进料中91。
1%乙烷,釜液中回收进料中93.7%的丙烯,试用清晰分割估算馏出液流量及各组分在两产品中的组成。
解:d LK =100*0。
35*0。
911=31。
885 kmolw LK =100*0。
35*(1—0.911)=3。
115 kmol w HK =100*0。
15*0.937=14.055 kmol d HK =100*0.15*(1—0.937)=0.945 kmol根据以上数据,以及按照清晰分割得出如下表格:4。
某精馏塔进料中含n-C 6o 0.33,n-C 7o 0。
33,n-C 8o 0.34。
要求馏出液中n-C 7o 含量不大于0.011,釜液中n-C 6o 含量不大于0。
015(以上均为摩尔分数)。
若进料流率为100kmol/h 。
说明什么是关键组分,什么是非关键组分,按清晰分割预算馏出液及塔釜液流量及组成。
解:是非关键组分。
是关键组分,和080607C n C n C n ---根据清晰分割,给如下表格:根据以上表格的数据,得到D+W=100,33-0。
015W+0。
011D=D解得:D=32。
341 kmol W=67。
659 kmol5. 拟以水为溶剂对醋酸甲酯(1)—甲醇(2)溶液进行萃取精馏分离,已知料液的65.01=F x ,此三元系中各组分的端值常数为:8289.0;9464.0;0293.122112===s A A A 8881.1;9934.2;5066.0112===s s s A A A试问当全塔萃取剂浓度为6.0=s x 时,水能作为该体系的萃取剂吗?若当全塔萃取剂浓度为8.0=s x 时,其萃取效果可提高多少?除萃取剂的浓度外,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有那些? 解:溶液的性质和浓度有关影响萃取效果的还与原效果提高了时,同理,当时,当%27.51%1002356.54611.3-2356.52356.5)(8.04611.3)(2416.1)]21([)(ln 6.065.035.065.065.066775.0)(2198785.0)(2144075.2)(218.06.0'1'12'2'1211'122'22112'1211'1=⨯===∴=---===+=+==+==+==+=ααααααS S SS S S S S S S SS S S x x A A A x x x x x x A A A A A A A A A6。
分离工程-II--03-设计变量
3
相平衡关系式
C
温度等式
1
压力等式
1
独立方程式数 NE=2C+6
所以:设计变量数为:
ND=NV-NE=(3C+9)-(2C+6)=C+3
独立变量数为(C+3),我们再根据设计变量指定原 则,指定方框内的设计变量:
入口物流:TF、PF、F 、z´1、z2´ 、…zc-1´ 、zc´ 出口物流:TV、PV、V、y1、y2、…yc-1、yc 出口物流:TL、PL、L、x1、x2、…xc-1、xc
NV=4(C+3) =4C+12
设计变量
独立方程式名称
方程式数
组分物料平衡式
C-1
总物料平衡式
1
热焓衡算式
1
摩尔分率约束式
4
相平衡关系式 温度等式 压力等式
C 1
1
独立方程式数 NE=2C+7
设计变量
所以:设计变量数为: ND=NV-NE=(4C+12)-(2C+7)=2C+5
知道了独立变量数为(2C+5),我们再根据设 计变量指定原则,指定方框内的设计变量:
(出口两股物料T、P及组成j均相同)
(II) 分相器:
L出I
Q
L入
L出II
分相器有三股物流,其温度、压力、组成及流 率均不同,物流没有相变化但有浓度变化,所以, 独立变量总数为:
NV=3(C+3)+1=3C+10
独立方程式名称
方程式数
组分物料平衡式
C-1
总物料平衡式
1
热焓衡算式
1
摩尔分率约束式
3
生物分离工程(孙彦)1-4章部分答案
加入原点对Q2-t 做线性回归,比不包括原点时回归数据的相关度增加了。
第二章 细胞分离与破碎
方法三: 二次回归:
利用二次回归所得拟合方程最为精确,也为恒压过滤中介质比阻可以忽略提供依据
第二章 细胞分离与破碎
2.3
第二章 细胞分离与破碎 – 第二次作业
第二章 细胞分离与破碎
2.4 (式2.44a)
得
log 0.26 K S 9.0 (2) 由(1 )和(2)解得:K S 1.107, 9.378 所以Cohn方程为: log S 9.378 1.107 I
第三章 初级分离
当C3=3.5 mol时, I 3=1/ 2 (2 3.5 1 +3.5 2 )
第三章 初级分离
3.4
(式3.13-式3.15)
第三章 初级分离
( 2)沉淀颗粒直径达到 100 m时,假设生长过程中 粒子总体积不变 , 则:=d 3CN / (式 6 3.19) 3.14 1.125 10 2.84 10 4 P 750 Kg /( m * s ) V P 4 P 1/ 2 [ v ] 759.55,由式C C 0 exp( [ v ]1 / 2 t ) V V 求得:t=2002.24S 又v 1.3 10 3 Kg /( m * s ),
d (Vc) Qc(1 RT ) dt
① ②
dV Qdt
得:
V0 RT c ( ) c0 V 代入数据得:
5 1000 0.99 ( ) 1 V
V 196.78(m L)
由②积分得:
dV Qdt dV 0.5 dt
V0 0 V t
t
分离工程题库附答案
分离工程题库附答案分离工程题库附答案第一章绪论填空题:1、分离技术的特性表现为其(重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2、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3、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4、分离剂可以是(能量)或(物质),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5、若分离过程使组分i及j之间并没有被分离,则(a s ij=1)。
6、可利用分离因子与1的偏离程度,确定不同分离过程分离的(难易程度)。
7、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相等)的原理,常采用(平衡级)作为处理手段,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级效率)中。
8、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两类。
9、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推动力)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时的(传质速率)差异而实现分离。
10、分离过程是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互不相等)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哪些操作。
11、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固有分离因子)。
12、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传质速率差异,其传质速率的形式为(透过率)、(迁移率)和(迁移速率)。
13、绿色分离工程是指分离过程(绿色化的工程)实现。
14、常用于分离过程的开发方法有(逐级经验放大法)、(数学模型法)选择题:1、分离过程是一个(A)a.熵减少的过程;b.熵增加的过程;c.熵不变化的过程;d.自发过程2、组分i、j之间不能分离的条件是(C)a.分离因子大于1;b.分离因子小于1;c.分离因子等于13、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时(A)实现分离。
a.组成不等;b.速率不等;c.温度不等4、当分离因子(C)表示组分i及j之间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分离。
a.a ij=1b.a s ij=1c.a ij<15.下述操作中,不属于平衡传质分离过程的是(C)a.结晶;b.吸收;c.加热;d.浸取。
6、下列分离过程中属机械分离过程的是(D):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
《分离工程》第3章 特殊精馏
第三章特殊精馏3.2 混合物组分相图3.3 萃取精馏3.4 恒沸精馏3.1 概述普通精馏不适用于以下物系的分离:╳α=1;╳α≈1;╳热敏性物系;╳含量低的难挥发组分;3.1概述实现分离、降低能耗为什么用特殊精馏?x, yTP 1P 2相对挥发度随压力变化大改变操作工艺或条件仍可采用普通精馏?3.1概述恒沸组成随压力变化76.5℃69.3%109.0℃60.1%2000kPa101.3kPa改变操作工艺或条件仍可采用普通精馏?H 2OCH 3CN3.1概述WaterAcetonitrile50%60.1%109.0 ºC69.3%76.5 ºC101.3kPa2000kPa塔1塔2恒沸物是非均相x,yT改变操作工艺或条件仍可采用普通精馏?3.1概述水相有机相水有机溶剂有机相水相进料塔1塔2分类:❒萃取精馏: 加溶剂S , 使a AB ❒恒沸精馏: 加溶剂S , a AS = 1 , a AB ❒加盐精馏: 加盐,a AB❒反应精馏: 通过分离促进反应,或者通过反应促进分离特殊精馏?分类?特殊精馏——既加入能量分离剂又加入质量分离剂的精馏3.1概述无盐5%盐盐饱和x1y1醋酸钾浓度对乙醇-水相平衡的影响Furter经验方程:加盐,a AB()ss kx =ααln 乙醇-水加盐精馏体系示例:甲醇和甲醛缩合生产甲缩醛,甲醛转化率低利用精馏促进反应,或者利用反应促进精馏通过精馏分离促进反应,提高转化率。
OH O H C O CH OH CH 263232+↔+第三章特殊精馏3.1 概述3.2 混合物组分相图3.3 萃取精馏3.4 恒沸精馏3.2 混合物组分相图ABCM三组分相图的几种形态等腰直角三角形坐标系等边三角形坐标系X-Y 直角坐标系00.20.40.60.8100.20.40.60.81YXMABCM简单蒸馏剩余曲线图三元混合物间歇蒸馏釜中液体完全混合,泡点3.2混合物组分相图(2)(3)(4)(5)WdtdWx y dt dx i i i )(-=WdtdW dt d -=ζ2,1,=-=i y x d dx i i iζ(1)3,2,1,==i x K y i i i 1,13131==∑∑==i iii ixK x),,,,,,(321321y y y x x x T f =ζ⎥⎦⎤⎢⎣⎡=)(ln )(0t W W t ζiy ix W ,剩余曲线图3.2 混合物组分相图剩余曲线:蒸馏过程中剩余液相组成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
化工分离工程习题
化工分离工程习题习题崔群20XX年6,8,10,13[P163,6]用芬斯克方程计算附图精馏塔的最少理论板数与非关键组分的分配。
解题思路:① 假设清晰分割→D,W ② 计算塔顶、塔釜温度③ 计算各组分平均相对挥发度④ Nm=? ⑤ 验证清晰分割20XX年-9-17第三章习题[P163,6]解:① 假设清晰分割→D,W用清晰分割方法对各组进行分预分配,如下表:进料组分 1 2 3 4 5 6 7 8 C3 i-C4 n-C4 (LK) i-C5(HK) n-C5 n-C6 n-C7 n-C8 进料fi kmol/h 2500 400 600 100 200 40 50 40 馏出液di 2500 400 600-6 15 6 100 -15 200 40 50 40 釜液wi[P163,6]求和3930350942120XX年-9-17第三章习题[P163,6]解:② 计算塔顶露点温度塔顶露点tD近似代表塔顶蒸汽温度计算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最小平衡级(理论板)对应于全回流,R=1,yi=xi[P163,6]由d i y i / k i 1计算塔顶馏出液的露点温度tD=31℃令t= 31℃ ,已知P=700kPa , 查P21 图2-1(a)得Ki列于下表。
塔顶组分di 1 2 3 4 求和C3 i-C4 n-C5 i-C5 2500 400 594 15 3509 yi 0.7125 0.1140 0.1693 0.0043 1 Ki 1.58 0.67 0.483 0.20 yi/Ki 0.4509 0.1701 0.3505 0.0215 0.993120XX年-9-17第三章习题[P163,6]解:③ 计算塔釜液泡点温度tB塔底tb代表塔底液相温度计算相对挥发度。
[P163,6]令t=127 ℃ ,已知P=700kPa , 查P21 图2-1(a)得Ki列于下表。
釜液组成kmol/h xw Ki yi=Kixi34 5 6n-C4i-C5 n-C5 n-C6685 200 400.0*****.20XX年0.4751 0.09502.81.5 1.27 0.680.03990.3029 0.6034 0.064078 求和n-C7n-C85040 4210.*****.0950 10.350.200.04160.019 1.071420XX年-9-17第三章习题[P163,6]解:④ Nm=?[P163,6]假设清晰分割,由塔顶露点计算得t顶= 31℃ ,塔底泡点计算得t底= 127 ℃ , P=700kPa,查图得各组分的Ki(列于下表)。
生化分离工程苏海佳第三章细胞破碎
特点:
1、细胞破碎仅发生在与撞击板撞击的一瞬间,细胞破碎均 匀,可避免细胞反复受力发生过度破碎的现象。 2、细胞破碎程度可通过无级调节载气压力 (流速)控制, 避免细胞内部结构的破坏,适用于细胞器 (如线粒体、叶绿 体等)的回收。 3、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破碎,通常处理 细胞悬浮液浓度为10%-20%。 4、实验室规模的撞击破碎器间歇处理能力约50-500cm3 ,而工业规模的连续处理在l0dm3/h以上.
细胞破碎率用包内产物释放率表示:
影响因素:
S R Rmax
1、压力、温度和通过匀浆器阀的次数,操作压力影响 最大。工业生产中常采用的压力为55-70Mpa。
2、不同菌种,不同生长期以及不同培养条件。
现在是19页\一共有42页\编辑于星期六
优点: 1、操作参数少,且易于确定; 2、样品损失量少,在间歇处理少量样品方面效果好 3、适用于酵母和大多数细胞的破碎。
1. 细菌的细胞壁 所有的细菌细胞壁由坚固的骨架——肽聚糖组成
1、肽聚糖由聚糖链借短肽交联而成,网状结构,使细胞 有一定的形状和强度; 2、短肽一般由4-5个氨基酸组成,常含有D-氨基酸与二氨 基庚二酸; 3、聚糖链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交替通过 (1-4)糖苷健连接而成。短肽接在N-胞壁酸上,相邻的 短肽交叉相连,形成网状。
现在是35页\一共有42页\编辑于星期六
3. 生物法
酶溶法是利用酶反应分解破坏细胞壁上特殊的键而达到破壁 的目的,以提高胞内产物和通透性。
优点:生物转移性强,操作条件温和、能量低、可避免 高剪切力,确保产物破坏最小。
缺点:费用高,时间长,多用于原生质体
自溶作用是酶溶的另一种方式,通过调节温度,PH或 添加有机溶剂等激活剂,诱使细胞产生溶解自身的酶 的方法,称为自溶。
分离工程 第三章 精馏作业
作业(计算题)1、用常规精馏分离下列烃类混合物:组分甲烷乙烯 乙烷 丙烯 丙烷 丁烷 ∑ 摩尔分数/% 0.5224.98.838.73.0554.0100.0工艺规定塔顶馏出液中丁烷浓度不大于0.002,塔釜残液中丙烷浓度不大于0.0015,试应用清晰分割法估算塔顶塔釜产品的量和组成。
2、脱丁烷塔分离下列混合液: 组分 丙烷 异丁烷丁烷异戊烷戊烷己烷iFx (摩尔分数) 0.0110 0.1690 0.4460 0.1135 0.1205 0.1400iD X (摩尔分数) 0.0176 0.2698 0.6995 0.0104 0.0027 50.3410-⨯4i a 平均值3.6152.0841.7351.0000.8640.435工艺规定丁烷为轻关键组分,异丁烷为重关键组分。
分离所得的塔顶产物组成已列于上表,各组分相对于重关键的相对挥发度也列于表中。
料液为饱和液体。
试求最小回流比m R。
并应用清晰分割法进行塔顶和塔釜产品的量和组成的估算。
已知轻关键组分丁烷在塔顶产品中的回收率98.1%,重关键组分异戊烷在塔釜产品中的收率为94.2%。
进料量F=983kmol/h 。
3、进料中含正辛烷(1)0.34,正庚烷(2)0.33,正己烷(3)0.33(摩尔分数)。
今要馏出液中正庚烷浓度2,0.01D x ≤,釜液中正己烷3,0.01W x ≤,试求所需最少理论级数及在全回流条件下馏出液和釜液之组成。
已知各组分之相对挥发度为1,1 1.00a =,2,1 2.27a =,3,1 5.25a =。
4、某分离乙烷和丙烯连续精馏,其进料组成(摩尔分率)如下:组分 甲烷 乙烷 丙烯 丙烷 异丁烷 正丁烷 ∑组成0.05 0.35 0.15 0.20 0.10 0.15 1.00 a 平均10.952.591.0000.8840.4220.296要求馏出液丙烯浓度 2.5%≤,釜液中乙烯浓度5%≤,并假定釜液中不出现甲烷,在馏出液中不出现丙烷及其更重的组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组 组长:罗彬彬 组员:符娇 杨智玉 连荣坤 卢赞明 刘棋
2. 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下表所示的液体混合物。
操作压力为2780.0kPa 、加料量为100kmol /h 。
若要求馏出液中回收进料中91.1%乙烷,釜液中回收进料中9
3.7%的丙烯,试用清晰分割估算馏出液流量及各组分在两产品中的组成。
序号 1 2 3 4 5 6 组分 甲烷 乙烷 丙烯 丙烷 异丁烷 正丁烷 x i
0.05
0.35 0.15 0.20 0.15 0.10 ih
α
10.95
2.59
1
0.884
0.422
0.296
解:d LK =100*0.35*0.911=31.885 kmol
w LK =100*0.35*(1-0.911)=3.115 kmol w HK =100*0.15*0.937=14.055 kmol d HK =100*0.15*(1-0.937)=0.945 kmol
根据以上数据,以及按照清晰分割得出如下表格:
4. 某精馏塔进料中含n-C 6o 0.33,n-C 7o 0.33,n-C 8o 0.34。
要求馏出液中n-C 7o 含量不大于0.011,釜液中n-C 6o 含量不大于0.015(以上均为摩尔分数)。
若进料流率为100kmol/h 。
说明什么是关键组分,什么是非关键组分,按清晰分割预算馏出液及塔釜液流量及组成。
解:是非关键组分。
是关键组分,和0
80
60
7C n C n C n ---
根据清晰分割,给如下表格:
编号 组分 进料 馏出液di 釜液wi 1 0
6C n -
33 33-0.015W 0.015W 2 07C n -
33 0.011D 33-0.011D
3 0
8C n -
34 0 34 ∑
100
D
W
根据以上表格的数据,得到D+W=100,33-0.015W+0.011D=D
编号 组分 进料 馏出液di
釜液wi 1 甲烷 5 5 0 2 乙烷 35 31.885 3.115 3 丙烯 15 0.945 14.055 4 丙烷 20 0 20 5 异丁烷 15 0 15 6 正丁烷 10 0 10 ∑
100
37.83
62.17
解得:D=32.341 kmol W=67.659 kmol 所以上面的表格经计算为: 编号 组分
进料 馏出液di x i ,D 釜液wi x i ,W 1 0
6C n - 33 31.985 0.989 1.015 0.015 2 07C n - 33 0.356 0.011 32.644 0.482 3 08C n -
34 0 0 34 0.503 ∑
100
32.341
1
67.659
1
5. 拟以水为溶剂对醋酸甲酯(1)—甲醇(2)溶液进行萃取精馏分离,已知料液的65
.01=F x ,
此三元系中各组分的端值常数为:
8289
.0;
9464.0;
0293.122112===s A A A 8881.1;9934.2;5066.0112===s s s A A A
试问当全塔萃取剂浓度为6.0=s x 时,水能作为该体系的萃取剂吗?若当全塔萃取剂浓度为8.0=s x 时,其萃取效果可提高多少?除萃取剂的浓度外,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有那些? 解:
溶液的性质和浓度有关
影响萃取效果的还与原效果提高了
时,同理,当
时,当%
27.51%1002356
.54611
.3-2356.52356
.5)(
8.04611
.3)(
2416
.1)]21([)(ln 6.065
.035
.065.065.066775
.0)(2
198785.0)(2144075.2)(218.06.0'
1'
12'
2'
12
11'122'22112'1211'
1=⨯===∴=---===+=
+=
=+==+==+=α
αα
αα
α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x x A A A x x x x x x A A A A A A A A A
6. 某1、2两组分构成二元系,活度系数方程为22
1ln Ax
=γ,
2
1
2ln Ax =γ,端值常数与温
度的关系:A=1.7884-4.25⨯10-3T (T ,K)
蒸汽压方程为:T
P S
40500826.16ln 1-
= ,
T
P S
40503526.16ln 2-
= (P :kPa :T :
K)
假设汽相是理想气体,试问99.75Kpa 时:(1)系统是否形成共沸物?(2)共沸温度是多少? 解:
物。
也即系统可以形成共沸使得个理,可得,至少存在一根据连续函数的介值定综上,可得
的连续函数,设是因为,则时当,则时当1
)(,572
.0)1(,055.1)0(),
(572
.067
.1303351.175.9913351.12890.01)79.335210
25.47884.1(ln 1
0ln 67.1308727.4352.79
40503526.16T
40503526.16ln K
79.352T
40500826.1675.99ln ln 75.99,0,1.055
.175
.991147
.763820.11
0ln 3820
.13235.01)68.3441025.47884.1(ln 147.763327.4344.68
40500826.16T
40500826.16ln K
68.344T
40503526.1675.99ln ln 75.99,1,0.)1(111121120
2
201
11212
3
2110
1020
10
1210
2
201
1122212
3
10
1010
20
221=====⨯⨯=
=
=⇒=⨯⨯⨯-==⇒==⇒=-
=-==⇒-======II =⨯⨯=
=
=⇒==⇒=⨯⨯⨯-==⇒=-
=-
==⇒-======I --x f x f f x f x P P kPa P P T P kPa P P x x P P kPa
P P T P kPa P P x x ααγγαγγγγγγαγγγγ
27
.0)21)(10
25.47884.1(ln
ln
1)
21)(1025.47884.1(])1[()(ln
27
.0)40500826.16(40503526.16ln
)2(13
1
022
10
2
201
113
2
12
12
12
22
10
1
02=-⨯-==-⨯-=--=-==-
--
=--x T P P P P x T x x A x x A T
T
P P 也即,则有在恒沸点处,有
γγγγγγ
先假设一个T ,求出x1,再求出,x2、γ1、γ2、01P 、02P ,再带入0
2220111P x P x P γγ+=,验算是否为99.75kPa 。
以下是用excel 做出来的结果:
温度 P
330 76.91233705 331 79.58825821 332 82.32336331 333 85.11622063 334 87.96501164 335 90.86747787 336 93.82086046 337 96.82183107 338 99.86641284
由上表可得,共沸温度是介于337和338。
同样用excel 计算,得出当T=337.962时,P=99.74997551,故共沸温度为T=337.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