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样子用线连一连_立方体拼图

合集下载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3.分享交流:小组代表进行分享,展示小组的成果,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例如,我会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拼图过程。
(四)总结归纳
1.自我反思:我会让学生对自己在立方体拼图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我认知。例如,我会问学生:“你们在拼图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二)问题导向
1.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提问: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立方体的特征。
3.问题解决: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操作体验:我会提供一些实物或模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立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例如,让学生触摸立方体的各个面,观察它们的形状和大小。
(二)讲授新知
1.自主探究:我会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会问学生:“你们认为立方体有哪些特征?它们有哪些特殊的性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故事引入: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立方体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生活情境: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立方体拼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操作体验:提供实物或模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立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我会讲述一个关于立方体的有趣故事,引发学生对立方体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讲述一个孩子通过拼装立方体拼图,搭建出一个神奇的城堡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立方体拼图的好奇心。

云南楚雄市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解答题专项知识点(课后培优)

云南楚雄市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解答题专项知识点(课后培优)

一、解答题1.如图所示,A,B两条海上巡逻船同时在海面发现一不明物体,A船发现该不明物体在他的东北方向(从靠近A点的船头观测),B船发现该不明物体在它的南偏东60 的方向上(从靠近B点的船头观测),请你试着在图中确定这个不明物体的位置.解析:见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这个不明物体应该在这两个方向的交叉点上,根据图示方向在A点向东北方向作一条线,在B点向南偏东60°方向作一条线,交点即是.【详解】根据题意,分别以A和B所在位置作出不明物体所在它们的方向上的射线,两线的交点D即为不明物体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点D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方位角在生活中的应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已知线段a和b,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利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只保留作图痕迹即可):(1)在射线OA,OB,OC上作线段OA′,OB′,OC′,使它们分别与线段a相等;(2)在射线OD上作线段OD′,使OD′与线段b相等;(3)连接A′C′,C′B′,B′D′,D′A′.解析: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以点O为圆心,a为半径作圆,分别交射线OA,OB,OC于A′、B′、C′;、(2)以点O为圆心,b为半径作圆,分别交射线OD,于D′.(3)依次连接A′C′B′D′,即可解答.【详解】解:(1)如图所示OA′、OB′、OC′.(2)如图所示OD′.(3)如图所示A′C′B′D′.【点睛】此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尺规作图.3.如图,C,D,E为直线AB上的三点.(1)图中有多少条线段,多少条射线?能用大写字母表示的线段、射线有哪些?请表示出来;(2)若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则这条直线上共有多少条线段,多少条射线?解析:(1)有10条线段,10条射线.能用大写字母表示的线段:线段AC、线段AD、线段AE、线段AB、线段CD、线段CE、线段CB、线段DE、线段DB、线段EB.(2)(1)2n n条线段,2n条射线.【解析】【分析】对于(1),这条直线上共5个点,求直线上的线段条数,相当于求从5个点中任取两个点的不同取法有多少种,可从点A开始,用划曲线的方法从左向右依次连接其它各点,再从点C开始,用同样的划曲线方法,直到将线段EB画出为止,即可找到所有的线段,由于每个点对应两条射线,由直线上的5个点即可知有多少条射线;对于(2),和(1)类似,当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时,其中任意1个点与剩余的(n-1)个点都能组成(n-1)条线段,结合其中有一半重合的线段,则可计算出n个点所组成的线段条数;一个点对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条射线,可表示出当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时的射线条数.【详解】解:(1)图中有10条线段,10条射线.如图所示.能用大写字母表示的线段:线段AC、线段AD、线段AE、线段AB、线段CD、线段CE、线段CB、线段DE、线段DB、线段EB.能用大写字母表示的射线:射线AC、射线CD、射线DE、射线EB、射线CA、射线DC、射线ED、射线BE.(2)因为n个点,其中任意1个点与剩余的(n-1)个点都能组成(n-1)条线段,所以n个点就组成n(n-1)条线段.因为其中有一半重合的线段,如线段AC与线段CA,所以这条直线上共有(1)2n n条线段.因为一个端点对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条射线,所以当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时,共有2n条射线.【点睛】此题考查直线、射线、线段,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直线上射线、线段条数的求法.4.如下图,第二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一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解析: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旋转的特点和各几何图形的特性判断即可.试题如图所示:5.如图,已知C是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1)若DE=9cm,求AB的长.(2)若CE=5cm,求DB的长.解析:(1)AB=18;(2)DB=15.【分析】(1)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CD=12AC,CE=12BC,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DE=12AB,进而可得答案;(2)根据中点定义可得AC=BC,CE=BE,AD=CD,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得答案.【详解】(1)∵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CD=12AC,CE=12BC,∵DE=CD+CE=9,∴12AC+12BC=12(AC+BC)=9,∵AC+BC=AB,∴AB=18.(2)∵C是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AC=BC,CE=BE=12BC,,AD=CD=12AC,∴AD=CD=CE=BE,∴DB=CD+CE+BE=3CE,∵CE=5,∴DB=1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点的定义及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6.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1)如图,若点D在线段CB上,且BD=1.5厘米,AD=6.5厘米,求线段CD的长度;(2)若将(1)中的“点D在线段CB上”改为“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请画出相应的示意图,并求出此时线段CD的长度.解析:(1)CD=2.5厘米;(2)CD=4厘米.【分析】根据BD+AD=AB可求出AB的长,利用中点的定义可求出BC的长,根据CD=BC-BD求出CD 的长即可;(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线段中点的定义及线段的和差关系求出CD的长即可.【详解】(1)∵BD=1.5厘米,AD=6.5厘米,∴AB=BD+AD=8(厘米),∵点C是线段AB的中点,∴BC=12AB=4(厘米)∴CD=BC-BD=2.5(厘米).(2)当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所示:∵BD=1.5厘米,AD=6.5厘米,∴AB=AD-BD=5(厘米),∵点C是线段AB的中点,∴BC=12AB=2.5(厘米)∴CD=BC+BD=4(厘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点的定义及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7.如图,一个五棱柱的盒子(有盖),有一只蚂蚁在A处发现一只虫子在D处,立刻赶去捕捉,你知道它怎样去的吗请在图中画出它的爬行路线,如果虫子正沿着DI方向爬行,蚂蚁预想在点I处将它捕捉,应沿着什么方向?请在图中画出它的爬行路线.解析:第一问:如图沿线段AD爬行;第二问取线段E J的中点M,连结AM和MI,此路线为蚂蚁爬行的路线.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图形得出蚂蚁爬行的路线.【详解】解:第一问:如图沿线段AD 爬行;第二问取线段E J 的中点M ,连结AM 和MI ,此路线为蚂蚁爬行的路线.理由都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利用展开图的性质得出答案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把下列物体和与其相似的图形连接起来.解析:见解析.【分析】根据圆锥,圆柱,球体,正方体的形状连接即可.【详解】连接如图.【点睛】此题考查认识立体图形,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立体图的概念.9.如图,以直线AB 上一点O 为端点作射线OC ,使70AOC ∠=︒,在同一个平面内将一个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注:90DOE ∠=︒)(1)如图1,如果直角三角板DOE 的一边OD 放在射线OA 上,那么COE ∠的度数为(2)如图2,将直角三角板DOE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到某个位置,如果OC 恰好平分AOE ∠,求COD ∠的度数;(3)如图3,将直角三角板DOE 绕点O 任意转动,如果OD 始终在AOC ∠的内部,请直接用等式表示AOD ∠和COE ∠之间的数量关系.解析:(1)20︒;(2)20︒;(3)20COE AOD ∠-∠=︒或20COE AOD ∠=︒+∠.【分析】(1)如图1,如果直角三角板DOE 的一边OD 放在射线OA 上,则∠COE =20°; (2)由角平分线可得70COE AOC ∠=∠=︒,再利用角的和差进行计算即可; (3)分别用∠COE 及∠AOD 的式子表达∠COD ,进行列式即可.【详解】解:(1)∵90DOE ∠=︒,70AOC ∠=︒∴907020COE DOE AOC =∠-∠=︒-︒=︒∠故答案为:20︒(2)∵OC 平分AOE ∠,70AOC ∠=︒,∴70COE AOC ∠=∠=︒,∵90DOE ∠=︒,∴907020COD DOE COE ∠=∠-∠=︒-︒=︒.(3)∵90COD DOE COE COE =∠-∠=︒-∠∠,70COD AOC AOD AOD =∠-∠=︒-∠∠∴9070COE AOD ︒-∠=︒-∠∴20COE AOD ∠-∠=︒或20COE AOD ∠=︒+∠.故答案为:20COE AOD ∠-∠=︒或20COE AO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关系,准确表达出角的和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0.小明用若干个正方形和长方形准备拼成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拼完后,小明看来看去觉得所拼图形似乎存在问题.(1)请你帮小明分析一下拼图是否存在问题,若有多余图形,请将多余部分涂黑;若图形不全,则直接在原图中补全;(2)若图中的正方形边长为5cm ,长方形的长为8cm ,请计算修正后所折叠而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解析:(1)多余一个正方形,图形见解析;(2)表面积为:210cm 2;体积为:200cm 3.【分析】(1)根据长方体的展开图判断出多余一个正方形;(2)根据表面积=四个长方形的面积+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体积=底面积×高分别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多余一个正方形,如图所示:(2)表面积为:225285450160210()cm ⨯+⨯⨯=+=,体积为:2358200()cm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以及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求法,熟练掌握长方体的展开图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以直线AB 上一点O 为端点作射线OC ,使80BOC ∠=︒,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注:90DOE ∠=︒) ()1如图①,若直角三角板DOE 的一边OD 放在射线OB 上,则COE ∠= .()2如图②,将直角三角板DOE 绕点O 逆时针方向转动到某个位置,若OC 恰好平分∠BOE ,求COD ∠的度数;()3如图③,将直角三角板DOE 绕点O 转动,如果OD 始终在BOC ∠的内部,试猜想BOD ∠与CO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1)10°;(2)10°;(3)∠COE -∠BOD =10°,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COE DOE BOC =-∠∠∠,即可求出COE ∠的度数;(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出COD ∠的度数;(3)根据余角的性质即可求出∠COE -∠BOD =10°.【详解】(1)∵90DOE ∠=︒,80BOC ∠=︒∴908010COE DOE BOC =-=︒-︒=︒∠∠∠∴∠COE =10°(2)∵OC 恰好平分∠BOE ∴12COE COB BOE ==∠∠∠ ∴∠COD =∠DOE -∠COE =∠DOE -∠BOC =10°(3)猜想:∠COE -∠BOD =10°理由:∵∠COE =∠DOE -∠COD =90°-∠COD∠COD =∠BOC -∠BOD =80°-∠B OD∴∠COE =90°-(80°-∠B OD )=10°+∠B OD即∠COE -∠BOD =1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度数问题,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余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2.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8,B 是数轴上位于点A 左侧一点,且22AB =,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0t t >秒.(1)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点P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P Q 、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若M 为AP 的中点,N 为BP 的中点,在点P 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 的长.解析:(1)14-,85t -;(2)2.5秒或3秒;(3)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1,图形见解析.【分析】(1)根据点B 和点P 的运动轨迹列式即可.(2)分两种情况:①点P Q 、相遇之前;②点P Q 、相遇之后,分别列式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 在点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 运动到点B 的左侧时, 分别列式求解即可.【详解】(1)14-,85t -;(2)分两种情况:①点P Q 、相遇之前,由题意得32522t t ++=,解得 2.5t =.②点P Q 、相遇之后,由题意得32522t t -+=,解得3t =.答:若点P Q 、同时出发,2.5或3秒时P Q 、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1,理由如下:①当点P 在点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11111()221122222MN MP NP AP BP AP BP AB =+=+=+==⨯=; ②当点P 运动到点B 的左侧时,1111()112222MN MP NP AP BP AP BP AB =-=-=-==; ∴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1.【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动点的问题,掌握数轴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在数轴上有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已知点B 对应的数为2,点A 对应的数为a .(1)若a =﹣1,则线段AB 的长为 ;(2)若点C 到原点的距离为3,且在点A 的左侧,BC ﹣AC =4,求a 的值.解析:(1)3;(2)﹣2【分析】(1)根据点A 、B 表示的数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AB 的长度;(2)设点C 表示的数为c ,则|c|=3,即c =±3,根据BC ﹣AC =4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AB =2﹣a =2﹣(﹣1)=3,故答案为:3;(2)∵点C 到原点的距离为3,∴设点C 表示的数为c ,则|c|=3,即c =±3,∵点A 在点B 的左侧,点C 在点A 的左侧,且点B 表示的数为2,∴点C 表示的数为﹣3,∵BC ﹣AC =4,∴2﹣(﹣3)﹣[a ﹣(﹣3)]=4,解得a =﹣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解此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其知识点.14.如图是由几个完全相同的小立方体所搭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体的个数,请你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图.解析:见解析.【解析】【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从正面看有3列,每列小正方数形数目分别为1,4,2;从左面看有3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3,4,2.据此可画出图形.【详解】解: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三视图, 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能根据俯视图对几何体进行推测分析,有一定的挑战性,关键是从俯视图中得出几何体的排列信息.15.如图,已知∠AOB=90°,∠EOF=60°,OE 平分∠AOB ,OF 平分∠BOC ,求∠AOC 和∠COB 的度数.解析:120°,30°【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求得∠BOE 的度数,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求得BOF ∠的度数,最后根据角平分线,求得BOC ∠、AOC ∠的度数.【详解】∵OE 平分∠AOB ,∠AOB=90°∴∠BOE=∠AOB =45°又∵∠EOF=60°∴∠BOF=∠EOF -∠BOE= 15°又∵OF 平分∠BOC∴∠BOC=2∠BOF=30°∴∠AOC=∠AOB +∠BOC=120°故∠AOC=120°,∠COB=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也可以根据AOC ∠的度数是EOF ∠度数的2倍进行求解.16.读下列语句,画出图形,并回答问题.(1)直线l 经过A ,B ,C 三点,且C 点在A ,B 之间,点P 是直线l 外一点,画直线BP ,射线PC ,连接AP ;(2)在(1)的图形中,能用已知字母表示的直线、射线、线段各有几条?写出这些直线、射线、线段.解析:(1)见解析;(2)直线有2条,分别是直线PB ,AB ;射线有7条,分别是射线PC ,PB ,BP ,AC ,CB ,BC ,CA ;线段有6条,分别是线段PA ,PB ,PC ,AB ,AC ,BC【分析】(1)根据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作图;(2)根据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解答.【详解】(1)如图所示.(2) 直线有2条,分别是直线PB ,AB ;射线有7条,分别是射线PC ,PB ,BP ,AC ,CB ,BC ,CA ;线段有6条,分别是线段PA ,PB ,PC ,AB ,AC ,BC .【点睛】此题考查作图,确定图形中的直线、射线、线段,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7.已知:如图,18cm AB =,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C 把线段MB 分成:2:1MC CB =的两部分,求线段AC 的长.请补充下列解答过程:解:因为M 是线段AB 的中点,且18cm AB =,所以AM MB ==________AB =________cm .因为:2:1MC CB =,所以MC =________MB =________cm .所以AC A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m). 解析:12,9,23,6,MC ,9,6,15. 【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AM ,根据线段的比,可得MC ,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详解】解:∵M 是线段AB 的中点,且18cm AB =, ∴19cm 2AM MB AB ===. ∵:2:1MC CB =, ∴26cm 3MC MB ==.∴9615(cm)AC AM MC =+=+=. 故答案为:12,9,23,6,MC ,9,6,15.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得出AM ,线段的比得出MC 是解题关键.18.如图,已知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将一个直角三角板COD 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并使OC 边始终在直线AB 的上方,OE 平分BOC ∠.(1)若70DOE ∠=︒,则AOC ∠=________;(2)若DOE α∠=,求AOC ∠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解析:(1)140︒;(2)2α【分析】(1)由70DOE ︒∠=,90COD ︒∠=,可以推出COE ∠的度数,又因为OE 平分BOC ∠,所以可知BOC ∠的度数,180BOC ︒-∠的度数即可解决;(2)由DOE α∠=,90COD ︒∠=,可以推出COE ∠=90α︒-,又因为OE 平分BOC ∠,以可知BOC ∠=2COE ∠=1802α︒-,180BOC ︒-∠即可解决.【详解】解:(1)∵70DOE ︒∠=,90COD ︒∠=,∴907020COE ︒︒︒∠=-=.∵OE 平分BOC ∠,∴20COE BOE ︒∠=∠=,∴1801802140AOC BOC COE ︒︒︒∠=-∠=-∠=.故答案为140︒.(2)∵DOE α∠=,90COD ︒∠=,∴90COE α︒∠=-.∵OE 平分BOC ∠,∴21802BOC COE α︒∠=∠=-,∴()180********AOC BOC αα︒︒︒∠=-∠=--=.【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和直角,熟练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9.如图,O在直线AC上,OD是∠AOB的平分线,OE在∠BOC内.(1)若OE是∠BOC的平分线,则有∠DOE=90°,试说明理由;(2)若∠BOE=12∠EOC,∠DOE=72°,求∠EOC的度数.解析:(1)见解析;(2)72°【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以求得∠DOE=12∠AOC=90°;(2)设∠EOB=x度,∠EOC=2x度,把角用未知数表示出来,建立x的方程,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详解】(1)如图,因为OD是∠AOB的平分线,OE是∠BOC的平分线,所以∠BOD=12∠AOB,∠BOE=12∠BOC,所以∠DOE=12(∠AOB+∠BOC)=12∠AOC=90°;(2)设∠EOB=x,则∠EOC=2x,则∠BOD=12(180°–3x),则∠BOE+∠BOD=∠DOE,即x+12(180°–3x)=72°,解得x=36°,故∠EOC=2x=72°.【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设未知数,把角用未知数表示出来,列方程组,求解.角平分线的运用,为解此题起了一个过渡的作用.20.如图,已知∠BOC=2∠AOC,OD平分∠AOB,且∠COD=20°,求∠AOB的度数.解析:120°【分析】此题可以设∠AOC=x,进一步根据角之间的关系用未知数表示其它角,再根据已知的角列方程即可进行计算.【详解】解:设∠AOC=x,则∠BOC=2x.∴∠AOB=3x.又OD平分∠AOB,∴∠AOD=1.5x.∴∠COD=∠AOD﹣∠AOC=1.5x﹣x=20°.∴x=40°∴∠AOB=120°.【点睛】此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及角的计算,设出适当的未知数,运用方程求出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21.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AOE=90°.(1)如图1,若OC平分∠AOE,求∠AOD的度数;(2)如图2,若∠BOC=4∠FOB,且OE平分∠FOC,求∠EOF的度数.解析:(1)135°;(2)54°【分析】(1)利用OC平分∠AOE,可得∠AOC=12∠AOE=12×90°=45°,再利用∠AOC+∠AOD=180°,即可得出.(2)由∠BOC=4∠FOB,设∠FOB=x°,∠BOC=4x°,可得∠COF=∠COB-∠BOF=3x°,根据OE平分∠COF ,可得∠COE=∠EOF=12∠COF=32x°,即可得出. 【详解】 (1)∵∠AOE=90°,OC 平分∠AOE ,∴∠AOC =12∠AOE =12×90°=45°, ∵∠AOC+∠AOD=180°,∴∠AOD=180°-∠AOC=180°-45°=135°,即∠AOD 的度数为135°.(2)∵∠BOC=4∠FOB ,∴设∠FOB=x°,∠BOC=4x°∴∠COF=∠COB-∠BOF=4x°-x°=3x°∵OE 平分∠COF∴∠COE=∠EOF=12∠COF=32x° ∵32x+x =90° ∴x=36, ∴∠EOF=32x°=32×36°=54° 即∠EOF 的度数为54°.【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方程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22.如图,C 是线段AB 上一点,M 是AC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1)若1AM =,4BC =,求MN 的长度.(2)若6AB =,求MN 的长度.解析:(1)3;(2)3.【分析】(1)由中点可得CN 和MC 的长,再由 MN=MC+CN 可求得MN 的长;(2)由已知可得AB 的长是NM 的2倍,已知AB 的长,可求得MN 的长度.【详解】解:(1)∵N 是BC 的中点,M 是AC 的中点,1AM =,4BC =,∴2CN =,1AM CM ==,∴3MN MC CN =+=.(2)∵M 是AC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6AB =,∴132NM MC CN A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在不同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23.P 是线段AB 上任一点,12AB cm =,C D 、两点分别从P B 、同时向A 点运动,且C 点的运动速度为2/cm s ,D 点的运动速度为3/cm s ,运动的时间为t s .(1)若8AP cm =,①运动1s 后,求CD 的长;②当D 在线段PB 上运动时,试说明2AC CD =;(2)如果2t s =时,1CD cm =,试探索AP 的值.解析:(1)①3cm ;②见解析;(2)9AP =或11cm.【分析】(1)①先求出PB 、CP 与DB 的长度,然后利用CD=CP+PB-DP 即可求出答案;②用t 表示出AC 、DP 、CD 的长度即可求证AC=2CD ;(2)t=2时,求出CP 、DB 的长度,由于没有说明点D 再C 点的左边还是右边,故需要分情况讨论.【详解】解:(1)①由题意可知:212,313CP cm DB cm =⨯==⨯=,∵8,12AP cm AB cm ==,∴4PB AB AP cm =-=,∴2433CD CP PB DB cm =+-=+-=;②∵8,12AP AB ==,∴4,82BP AC t ==-,∴43DP t =-,∴2434CD DP CP t t t =+=+-=-,∴2AC CD =;(2)当2t =时,224,326CP cm DB cm =⨯==⨯=,当点D 在C 的右边时,如图所示:由于1CD cm =,∴7CB CD DB cm =+=,∴5AC AB CB cm =-=,∴9AP AC CP cm =+=,当点D 在C 的左边时,如图所示:∴6AD AB DB cm =-=,∴11AP AD CD CP cm =++=,综上所述,9AP =或11cm.【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线段的简单计算以及线段中动点的有关计算.此题的难点在于根据题目画出各线段.24.如图所示,已知O 是直线AB 上一点,90BOE FOD ∠=∠=︒,OB 平分COD ∠.(1)图中与DOE ∠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2)图中是否有与DOE ∠互补的角?如果有,直接写出全部结果;如果没有,说明理由.解析:(1)EOF ∠,BOD ∠,BOC ∠;(2)BOF ∠,COE ∠.【分析】(1)由∠BOE=90°,则∠DOE+∠BOD=90°,要求与∠DOE 互余的角,只要找到与∠BOD 相等的角即可,即∠BOC ,∠EOF ;(2)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结合OB 平分∠COD ,可得∠DOE=∠AOF ,∠EOF=∠BOD=∠BOC ,则∠DOE 的补角与∠AOF 的补角相等,即∠DOE 互补的角:∠BOF 、∠EOC ;【详解】解:(1)∵∠BOE=∠FOD=90°,∴∠AOF+∠EOF=90°,∠BOD+∠DOE=90°,∠DOE+∠EOF=90°,∵OB 平分∠COD ,∴∠BOD=∠BOC ,∠AOF=∠DOE ,∴与∠DOE 互余的是:∠EOF 、∠BOD 、∠BOC ;故答案为:∠EOF 、∠BOD 、∠BOC ;(2)由(1)以及同角的余角相等可知,∠AOF=∠DOE ,∠EOF=∠BOD=∠BOC , ∴∠DOE 的补角与∠AOF 的补角相等,∵∠AOF+∠BOF=180°,∠BOF=∠EOC ,∴∠AOF+∠EOC=180°,∴∠DOE 的补角有:∠BOF 和∠EOC .【点睛】本题考查了补角和余角的定义,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进行解答.25.关于度、分、秒的换算.(1)5618'︒用度表示;(2)123224'''︒用度表示;(3)12.31︒用度、分、秒表示.解析:(1)56.3︒.(2)12.54︒.(3)121836'''︒.【分析】(1)将18'转化为118()0.360⨯︒=︒即可得到答案;(2)将24''转化为124()0.460''⨯=,32.4'转化为132.4()0.5460⨯︒=︒即可得到答案; (3)将0.31︒转化为0.316018.6''⨯=,将0.6'转化为0.66036''''⨯=即可得到答案.【详解】 (1)1561856185618()56.360''︒=︒+=︒+⨯︒=︒; (2)123224︒''' 123224'''=︒++1123224()60''=︒++⨯ 1232.4'=︒+11232.4()60=︒+⨯︒ 12.54=︒;(3)12.31120.31︒=︒+︒120.3160'=︒+⨯1218.6'=︒+12180.6''=︒++12180.660'''=︒++⨯121836'''=︒++12183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关键是掌握将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时,乘以60,反之,将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除以60.26.如图,C ,D 两点将线段AB 分成2:3:4三部分,E 为线段AB 的中点,6cm AD =.求:(1)线段AB 的长;(2)线段DE 的长.解析:(1)10.8cm ;(2)0.6cm【分析】(1)设2cm AC x =,3cm CD x =,4cm BD x =,则根据6cm AD =列式计算即可. (2)由E 为线段AB 的中点,且根据(1)知AB 的长为10.8cm ,即可求出DE 的长.【详解】(1)设2cm AC x =,3cm CD x =,4cm BD x =.则有236x x +=,解得 1.2x =.则234910.8x x x x ++==.所以AB 的长为10.8cm .(2)因为E 为线段AB 的中点, 所以1 5.4cm 2AE AB ==. 所以6 5.40.6cm DE AD AE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点之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如图所示,点A 、O 、C 在同一直线上,OE 是BOC ∠的平分线,90EOF ∠=︒,()1420x ∠=+︒,()210x ∠=-︒.(1)求1∠的度数(请写出解题过程).(2)如以OF 为一边,在COF ∠的外部画DOF COF ∠=∠,问边OD 与边OB 成一直线吗?请说明理由.解析:(1)1140∠=︒;(2)边OD 与边OB 成一直线,理由详见解析.【分析】(1)因为OE 是∠BOC 的平分线 所以∠BOC=2∠2,再根据点A 、O 、C 在一直线上,求出∠1和∠2关于x 的关系式,列出等式求出x 的值;(2)根据∠EOF=∠EOC+∠COF=90°和∠EOC=12∠BOC ,∠FOC=12∠DOC ,12∠BOC+12∠DOC=90°,得出∠BOC+∠DOC=180°,进而可可判断边OD 与边OB 成一直线.【详解】(1)因为OE 是BOC ∠的平分线,所以22BOC ∠=∠,因为点A 、O 、C 在同一直线上,所以1180BOC ∠+∠=︒,又因为()1420x ∠=+︒,()210x ∠=-︒,所以()()420210180x x ++-=,解得:30x =,1140∠=︒(2)边OD 与边OB 成一直线.理由:因为90EOF EOC COF ∠=∠+∠=︒,又因为12EOF BOC ∠=∠,12FOC DOC ∠=∠.∴119022BOC DOC ∠+∠=︒, 即180BOC DOC ∠+∠=︒,所以点D 、O 、B 在同一直线上,即边OD 与边OB 成一直线.【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的计算和角平分线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角之间的等量关系.28.计算(1)34°41′25″×5;(2)72°35′÷2+18°33′×4.解析:(1)173°27′5″;(2)110°29′30″.【分析】(1)根据角度与整数的乘法法则计算即可;(2)根据角度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1)34°41′25″×5=(34°+41′+25″)×5=34°×5+41′×5+25″×5=170°+205′+125″=173°27′5″;(2)72°35′÷2+18°33′×4=36°17′30″+72°132′=110°29′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度的运算,正确理解角度的60进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9.如图所示,已知射线OC 将∠AOB 分成1∶3的两部分,射线OD 将∠AOB 分成5∶7的两部分,若∠COD =15°,求∠AOB 的度数.解析:90°【分析】设∠AOB 的度数为x ,根据题意用含x 的式子表示出∠AOC ,∠AOD ,根据角的关键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设∠AOB 的度数为x .因为射线OC 将∠AOB 分成1∶3两部分,所以∠AOC =14x . 因为射线OD 将∠AOB 分成5∶7两部分,所以∠AOD =512x . 又因为∠COD =∠AOD -∠AOC ,∠COD =15°,所以15°=512x -14x . 解得x =90°, 即∠AOB 的度数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设出未知数,表示出∠AOC ,∠AOD ,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 30.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1)若9,6AC cm CB cm ==,求线段MN 的长;(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CB a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求出MN 的长度吗?请说明理由.(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 bcm M N -=分别为 AC 、BC 的中点,你能求出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解析:(1)7.5;(2)12a ,理由见解析;(3)能,MN=12b ,画图和理由见解析 【分析】(1)据“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先求出MC 、CN 的长度,再利用MN=CM+CN 即可求出MN 的长度即可.(2)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MN=MC+CN 即可得出答案.(3)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MN=MC-NC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CM=12AC=4.5cm , CN=12BC=3cm , ∴MN=CM+CN=4.5+3=7.5cm .所以线段MN 的长为7.5cm .(2)MN 的长度等于12a , 根据图形和题意可得:MN=MC+CN=12AC+12BC=12(AC+BC )=12a ;(3)MN的长度等于12 b,根据图形和题意可得:MN=MC-NC=12AC-12BC=12(AC-BC)=12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关键是掌握线段的中点把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注意根据题意画出图形也是关键.。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一)一、填一填。

(14分)1. 请分别在括号里注明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立体图形的什么位置看到的。

(填“左面”“前面”或“上面”)二、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5分)三、连一连。

(9分)四、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前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画一画。

(15分)五、下面的立体图形至少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摆成的?(12分)六、动手操作。

(25分)1.用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1个立体图形,使它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5分) 2.用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1个立体图形,使它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5分)3.用8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1个立体图形,使它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5分)4.先用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下面的立体图形,再分别按要求添2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

(10分)(1)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2)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七、一个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分别得到下面的图形,判断这个立体图形至少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10分)答案一、1.左面上面前面 2 ①④③3.①②二、1.B 2.B 3.C 4.B 5.B三、提示:连线的时候一定细心、认真,要看清前面、左面上面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四、自己完成提示:画从各个面看到的图形时一定要细心、认真。

五、8 11 10六、自己完成提示:摆图形时一定要看清楚题目要求。

七、4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二)一、填一填。

1.用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有( )个面是正方形,有( )个面是长方形。

2.用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 )个这样的小正方体。

3.观察左边的物体,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

4.下面哪两堆积木通过平移可以砌成下图左边这个模型?( )和( )(填序号)二、选一选。

1.如图,从( )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

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图形拼组

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图形拼组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拼组
一、判断。

1. 判断
(1)用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2)乒乓球、足球、篮球的形状都是球。

(3)一张复印纸是长方体。

(4)老师用的粉笔是圆柱形。

2. 判断是不是长方体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判断是不是正方体
二、看一看,连一连。

4. 看一看,连一连
用“ ”可以画
用“ ”可以画
用“ ”可以画
三、涂一涂。

5. 给正方形涂上蓝色。

6. 给长方形涂上红色。

7. 给三角形涂上绿色。

8. 给圆涂上黄色。

四、分一分,选一选。

9. 把下面图形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长方形有________,正方形有________,三角形有________,圆有________。

10. 把下面的正方形先对折,再按虚线剪下。

会得到一个()
A . 长方形
B . 正方形
C . 圆形
D . 三角形
五、数一数,填一填。

11. 长方形________个,正方形________个,三角形________个,圆________个。

12. 有________个三角形。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7立方体拼图 浙教版(含解析)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7立方体拼图 浙教版(含解析)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7立方体拼图一、判断题1.如果将一块长方体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正方体,我们看到它的形状变化,但是它所占的空间的大小没变。

2.判断对错.三个小正方体不管怎样叠放在一起,体积总是不变的.3.判断题.四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二、填空题4. 一个长方体,如果沿水平方向切开,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已知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0平方厘米,则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5.下面的物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________立方厘米________立方厘米6.用12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它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三、单选题7.选择截面的形状连起来是(1)()A. B. C.(2)()A. B. C.(3)()A. B. C.8.将一根半径为5厘米的圆木锯成3段,表面积增加()平方厘米.A. 3.14×52×3B. 3.14×52×6C. 3.14×52×4D. 3.14×5×2×69.用两个棱长为20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发生了什么变化?()A. 体积变大,表面积变小B. 体积变小,表面积变大C. 体积不变,表面积变大D. 体积不变,表面积变小四、解答题10.有一个长方体,如右图,(单位:厘米)现将它“切成”完全一样的三个长方体.(1)共有________种切法.(2)怎样切,使切成三块后的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得最多,算一算表面积最多增加了多少?五、综合题11.将整箱装有28块正方体木块的积木:(1)如果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图案,有几种拼法?(2)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图案吗?设计一下这样做至少需要几箱子这样的积木?六、应用题12.一根12米长的长方体木料,侧面是正方形,把木料锯成各6米长的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32平方分米,求原来木料的表面积.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虽然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体积没有变化。

二年级数学(优等生适用)

二年级数学(优等生适用)

2.1区分图形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不同的图形,有些是平面的,有些是立体的。

寻找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图形、区分图形。

经典例题下面每组图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⑴、⑵、解题策略⑴、相同点:这两个三角形都有一个直角,都是直角三角形。

不同点:①的两条直角边不相等,是一般直角三角形;②的两条直角边相等,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⑵、相同点:这两个图形都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不同点:①是长方体,相对棱的长度相等,相对面的大小相等,都是长方形;②是正方体,12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的大小相等,都是正方形。

画龙点睛我们观察图形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认真比较它们边的长短、面1 / 29的大小以及形状等等。

举一反三仔细观察,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不同点是:2仔细观察,两个三角形有什么不同点?不同点是:仔细观察,两个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点?不同点是:融会贯通4下图中的两个图形,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请你仔细观察、分析。

相同点是:不同点是:2 / 292.2 如何测量长度古时候有个埃及国王,他很想知道为自己盖好的金字塔到底有多高。

但怎么测量呢?在那个时候,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后来有个叫法列士的聪明人成功地测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小朋友,你想不想也成为一个聪明的测量者呢?经典例题用你手里的直尺量一量,下面两条线段分别是多少毫米?等于多少厘米?解题策略线段①长20毫米,等于2厘米。

线段②长50毫米,等于5厘米。

画龙点睛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与长度有关的问题,有时可以用测量的方法来解决。

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尺有很多种,有直尺、卷尺、折尺……这些尺子上都刻有米、分米、厘米、毫米。

每个同学都有直尺、三角尺,用尺可以画直线、量长度。

尺上最小的一格长是1毫米,10毫米=1厘米,10厘米=1分米。

我们用的三角尺的厚度大约就是1毫米。

3 / 29再请你量一量,这本书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厚又是多少呢?举一反三请你画出:⑴长是2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⑵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单元测试卷(有答案解析)(2)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单元测试卷(有答案解析)(2)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单元测试卷(有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右图中有()个。

A. 4B. 5C. 62.哪组能站稳?()。

A. B. C.3.下面哪个图形与其他图形不是同一类。

A. B. C.4.用能描出()图形。

A. B. C.5.有()个小正方体。

A. 5B. 6C. 76.A. B. C.7.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个。

A. 2B. 4C. 6D. 88.把搭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还需要()个?A. 4个B. 8个C. 2个9.________是正方体. ()A. B. C. D.10.下图中有()个正方体。

A. 3B. 4C. 5D. 611.下图中,有________个球。

( )A. 2B. 3C. 4D. 5 12.下面图形是长方体的是()。

A. B. C.二、填空题13.数一数,填一填。

正方体有________个;长方体有________个;圆柱有________个;圆有________个。

14.认一认,填一填。

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15.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16.数一数,填一填。

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17.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18.每个面都是________形,每个面都是________形,上、下两个面都是________形。

19.数一数,填一填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

20.数图形。

上图中有________个正方体,________个圆柱体,________个球体。

三、解答题21.在滚得最快的下面画“√”。

22.把最难搭的图圈起来。

23.把能站稳的一组圈起来。

24.在能站稳的下面画√,不能站稳的下面画○。

一、立体图形的拼组(1)

一、立体图形的拼组(1)
先数看的见的,再数看不见 的。
( 4 )个
( 6)个
4 ( )个
5 ( )个
( 7 )个
( 10 )个
一层一层的数,比较好!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2. 哪两个图形可以成

用线连一连。
3.怎样的4个长方体才能拼成1个 正方体?
×
×

4.看图列算式。
□2 + □3 = □5
5.圈出不同类的一项。 (1)
( 4 )个
数一数
( 20 )个 ( 5 )个 ( 15 )个
拓展提升 缺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 )块
练习题
猜猜里面有几个正方体啊?
( 4 )个
猜猜里面有几个正方体啊?
( 7 )个
比比看,谁能数出来! 一层一层的数,比较好!
哪些形状不是用3个 拼成的?在( )里 画√。
()
(√ )
()
1.数一数
四个同样的长方体可拼出一个什么图形?
拼一拼:
两个同样的圆柱可拼出一个什么图形?
将它们拼成一个大的圆柱
连一连
下边的面 左边的面 后边的面
下图中有哪些图形?
长方体有( 3 )个,正方体有( 2 )个, 圆柱有( 2 )个,球有( 2 )个。
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各用了几个?
( 1 )个 ( 4 )个 ( 2 )个
拼一拼 搭一搭
长方体 长方形
正方体 正方形
圆柱

我们学过了那些立体图形?
拼一拼:
两个同样的正方体可拼出一个什么图形?
将它们拼成一个长方体
拿3个同样的正方体, 可以拼出一个什么图形?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4套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4套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4套《观察物体》单元检测一、解决问题(共8题,共53分)第 1 题(15分):涂一涂。

第 2 题(3分):第 3 题(3分):第 4 题(5分):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连一连。

第 5 题(6分):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状。

第 6 题(6分):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状。

(2)在最左边的小正方体上面放一个小正方体。

第 7 题(6分):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状。

(3)把最右边的一个小正方体拿去。

二、填空题(共7题,共39分)从正面看到的画“△”,从上面看到的画“○”,从右面看到的画“□”)9. (3分)第 8 题(9分):根据下面的步骤搭出立体图形,并在下面的方格图中画出从整、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状。

(1)横着放4个小正方体。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从正面看到的画“△”,从上面看到的画“○”,从右面看到的画“□”)10. (3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从正面看到的画“△”,从上面看到的画“○”,从右面看到的画“□”)11. (3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正面看到的画“△”,从上面看到的画“○”,从右面看到的画“□”)12. (3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填一填。

13. (6分)奇思和妙想用3个小正方体搭图形,奇思搭的从正面和右面看到的都只有2个正方形,他搭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

妙想搭的从上面和右面看到的都是3个正方形,她搭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

①②③填一填。

14. (6分)淘气用4个小正方体搭出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淘气搭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

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拼组练习题及答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拼组练习题及答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拼组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用()个可以拼成一个。

A.4B.3C.22.下面图形中,()是正方形。

A.B.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高等底的两个梯形,形状一定相同B.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梯形C.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不可能拼成梯形二、判断题4.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一定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 )5.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后,每份是这张纸的14。

( )6.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 )7.用可以画出。

( )8.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既可以拼成长方形,也可以拼成梯形。

( ) 9.七巧板可以拼成很多个三角形。

( )三、填空题10.折一折,用做一个,“我”的对面是“( )”。

11.(1)这个图案像( ),是由( )个基本图形拼成的。

(2)( )号图形是三角形,4号图形是( ),( )号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12.第一种分法:( ),( ),( ),( )。

第二种分法:( ),( )。

13.一个长方体衣柜,长是60厘米,宽是45厘米,高是110厘米,这个木箱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14.数一数,填一填。

▭有( )个;□有( )个;▭有( )个;○有( )个;▭有( )个。

15.、和都是由1个( )形和2个( )形拼成的。

16.用3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四、连线题17.它们折出来是什么样子?用线连一连。

五、解答题18.圈一圈。

(把能画出左边图形的物体圈出来)19.把2张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新的长方形,你能拼出几种?先画一画,再求出它们各自的周长和面积。

参考答案:1.C2.C【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定义,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解答此题即可。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7立方体拼图 浙教版(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7立方体拼图 浙教版(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7立方体拼图一、判断题1.如果将一块长方体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正方体,我们看到它的形状变化,但是它所占的空间的大小没变。

2.一块豆腐切三刀,最多能切7块.3.一个立体图形是由10个小正方体拼搭成的.至少还需要17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搭成一个大正方体.4.由6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二、填空题5.一个长方体,如果沿水平方向切开,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已知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0平方厘米,则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6.至少用________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拼成的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7.一根长方体木料,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10dm2,把它截成4段,表面积增加了________dm2。

8.把两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________平方厘米.三、单选题9.选择截面的形状连起来是(1)()A.B.C.(2)()A.B.C.(3)()A.B.C.10.将一根半径为5厘米的圆木锯成3段,表面积增加()平方厘米.A. 3.14×52×3B. 3.14×52×6C. 3.14×52×4D. 3.14×5×2×611.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高5分米的长方体盒子,最多能放()个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A. 5个B. 14个C. 12个12.如图是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在这个基础上,至少还要用()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摆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A. 10B. 18C. 19D. 2四、解答题13.有一个长方体,如右图,(单位:厘米)现将它“切成”完全一样的三个长方体.(1)共有________种切法.(2)怎样切,使切成三块后的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得最多,算一算表面积最多增加了多少?14.照下面的样子,用三块正方体木块还能摆出哪些模型?请你试一试.五、应用题15.把一个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分割成2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每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虽然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体积没有变化。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2、一数物品的个数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1)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2)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1、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最简便?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立方体拼图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立方体拼图浙教版 (11张)

人教版一下数学第三单元《立体图形的拼组》精品PPT课件

人教版一下数学第三单元《立体图形的拼组》精品PPT课件
20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用2个
拼一拼 2个 可以拼成
一个较大的长方体。
长方体的拼组
用3个
拼一拼
长方体的拼组
用4个 拼一拼
4个 可以拼成
一个较大的长方体。
长方体的拼组
用4个 拼一拼
4个 有可能拼成
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圆柱体之门
用长方形纸做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圆筒
有的平面图形是可 以转化为立体图形
的。
下面图形是由正方体组成,数一数,有几块?
我们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说一说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有什么特征?
正方体之门
正方体的拼组 用2个 拼一拼
2个 可以拼 成一个长方体。
正方体的拼组 用3个 拼一拼
3个 可以拼 成不同的形状。
正方体的拼组
用8个 拼一拼
至少用8个 可以拼 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长方体之门
长方体的拼组
可先数看见的,再 数看不见的
数一数,有多少个正方体。
( 7 )个 ( 12 )个 ( 10 )个
数一数
( 20 )个 ( 5 )个 ( 15 )个
连一连
下边的面 左边的面 后边的面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一、填空。

(每空1分,共16分)1.已知两个数的和是793,其中的一个加数是297,另一个加数是()。

2.0乘任何数都得();0加任何数都得();0不能作()。

3.()-56=13089×()=3564.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4×45=180()()360÷20=18()()5.367比()多89,247比()少156。

6.在里填上“>”“<”或“=”。

56÷7÷256÷(7×2)40×(5+4) 40×5+424+102+0 (24+102)×0150-(120+15) 150-(120-15)二、选择。

(每题3分,共15分)1.甲数是100,比乙数的3倍多16,乙数是()。

A.28B.312C.382.从459里减去15的4倍,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459-15)×4B.459-15×4C.459×4-153.根据算式选择问题。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车每小时行15 km,乙步行每小时行6 km,经过4 小时两人相遇。

(1)15×4()(2)15+6()(3)(15+6)×4()A.甲、乙两人每小时共行多少千米?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C.相遇时,甲行了多少千米?4.在除法里,0不能作()。

A.被除数B.除数C.商5.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算式是()。

A.0+△B.0÷○(○≠0)C.0×△三、判断。

(每题2分,共8分)1.280÷4-15×3可以同时先算280÷4和15×3。

()2.25×4÷25×4=100÷100=1()3.57+15-5与57+(15-5)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数学春季教案 一年级-10 有趣的正方体

数学春季教案 一年级-10 有趣的正方体

第10讲拼搭游戏——有趣的正方体[教学内容]《数学》春季版,一年级第10讲“拼搭游戏——有趣的正方体”。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地数正方体。

2.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体之间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通过对确定正方体的相对面上的数(汉)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数学思考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丰富学生对空间的认识,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熟练掌握数立体图形中小正方体的个数的方法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得出正方体相对面上写的数字、汉字等.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数由小正方体拼搭成的立体图形中小正方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通过简单推理得出小正方体相对面上的数字、汉字等。

[教学准备]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预设材料与教学路径学生活动方案说明一、创设情境数学活动课上,张老师和小朋友们玩起了堆积木的小游戏。

小小的积木块变化无穷,可以搭高楼,建城堡。

同学们在玩积木的过程中,还学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例1过渡场景:乐乐用小方块体摆出了一个立体图形,他想考考小伙伴们。

(一)教学探究一例1:下面的图形有几个小方块?(1)学生自由猜测木块的个数①(2)学生照样子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数一数后再讨论交流师:为什么这个几何体是由4块小正方体拼搭成的,不是3块呢?(躲藏着1个小正方体)展示交流:这个图形中有4个小方块。

看得见的有3个,看不见的有1个。

方法一上下分层方法二前后分层方法三左右分层答案①学生可能认为3块,也可能认为4块。

(欢欢跳出出示文字说)这个图形中共有4 个小方块。

(二)教学例1后变式练习右面的图形有()个小方块。

(1)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方法一:看得见有5个小正方体,看不见的有1个小正方体,所有这个几何体有6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7立方体拼图 浙教版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7立方体拼图 浙教版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7立方体拼图一、单选题1.下面()个正方体正好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大正方体.A. 8B. 64C. 27D. 1252.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高5分米的长方体盒子,最多能放()个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A. 5个B. 14个C. 12个3.至少用()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A. 4B. 6C. 8D. 24.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长为6cm,宽为3cm,高为6cm,能否拼成一个正方体,表面积是多少?正确的选项是( )。

A. 能,108cm2B. 不能C. 能,216cm2D. 能,54cm25.用12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种不同的长方体.A. 3B. 4C. 5D. 6二、判断题6.如果将一块长方体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正方体,我们看到它的形状变化,但是它所占的空间的大小没变。

7.两个正方体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体。

8.一块豆腐切三刀,最多能切7块.9.把一个长方体木料截成两段,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都不变。

()三、填空题10. 一个长方体,如果沿水平方向切开,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已知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0平方厘米,则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11.如图,形体是由________个小正方体拼搭成的.至少还需要________块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搭成一个大正方体.12.把一个圆柱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的长等于圆柱________,它的宽等于圆柱的________。

13.下面的图形是由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堆积成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14.1cm3的小正方体木块,堆成一个1m3的大正方体,需要________个小正方体木块,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密铺成一排,长________千米.四、解答题15.有一个长方体,如右图,(单位:厘米)现将它“切成”完全一样的三个长方体.(1)共有________种切法.(2)怎样切,使切成三块后的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得最多,算一算表面积最多增加了多少?五、综合题16.将整箱装有28块正方体木块的积木:(1)如果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图案,有几种拼法?(2)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图案吗?设计一下这样做至少需要几箱子这样的积木?六、应用题17.把一个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分割成2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每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多少?18.把长8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的木块锯成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可锯多少块?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解:因为8是2的立方;27是3的立方;64是4的立方;125是5的立方,都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所以在上述数字中,只有64是立方数,所以能拼成大正方体.故选:B.【分析】拼成大正方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应该是一个数的立方数,1的立方除外,如2的立方8个,3的立方27个,4的立方64个,5的立方125个等.2.【答案】C【解析】【解答】解:以长为边最多放:6÷2=3(块),以宽为边最多放:4÷2=2(块),以高为边最多放:5÷2=2(块)…1(分米),所以:3×2×2=12(块);答:最多能放12块.故选:C.【分析】先求出每条棱长上最多能放的块数,再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此题时不要用大体积除以小体积来计算块数,因为高还有剩余.3.【答案】C【解析】【解答】解:由正方体的特征即可知道至少用8个相同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如:棱长为2米的正方体是由8个棱长为1米的小正方体拼成.故选:C.【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即可知道至少用8个相同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认识,8个相同的较小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4.【答案】C【解析】【解答】解:把这样的两个长方体正方形的面拼在一起就能拼出一个正方体,表面积:6×6×6=216(cm²)故答案为:C【分析】这个长方体有两个正方形的面,且高是长的一半,所以能拼出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用棱长×棱长×6计算表面积即可.5.【答案】B【解析】【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去掉重复的数据可得:拼组后的长方体的棱长可以分别为:①1、1、12;②1、2、6;③1、3、4;④2、2、3;共可以拼组成4种不同的长方体.故选:B.【分析】设小正方体的棱长为1,要用12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有下列特点:当高为1时的每组长和宽一组因数,可以为1和12,2和6,3和4;当高为2时的每组长和宽一组因数,可以为1和6,2和3;当高为3时的每组长和宽一组因数,可以为1和4,2和2;当高为4时的每组长和宽一组因数,可以为1和3;由此删去长宽高重复出现的图形,即可得出答案进行选择.此题也可以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解答:12可以写成三个数的乘积的形式为:1×1×12;1×2×6;1×3×4;2×2×3;由此也可以确定拼组后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值.二、判断题6.【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虽然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体积没有变化。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 2.7立方体拼图 浙教版(含解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 2.7立方体拼图 浙教版(含解析)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立方体拼图一、判断题1如果将一块长方体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正方体,我们看到它的形状变化,但是它所占的空间的大小没变。

2判断对错.三个小正方体不管怎样叠放在一起,体积总是不变的3判断题.四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二、填空题4 一个长方体,如果沿水平方向切开,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已知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0平方厘米,则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5下面的物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________立方厘米________立方厘米6用12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它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三、单选题7选择截面的形状连起来是(1)()A B C(2)()A B C(3)()A B C8将一根半径为5厘米的圆木锯成3段,表面积增加()平方厘米.A ×52×3B ×52×6C ×52×4D ×5×2×69用两个棱长为2021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发生了什么变化?()A 体积变大,表面积变小B 体积变小,表面积变大C 体积不变,表面积变大D 体积不变,表面积变小四、解答题10有一个长方体,如右图,(单位:厘米)现将它“切成”完全一样的三个长方体.(1)共有________种切法.(2)怎样切,使切成三块后的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得最多,算一算表面积最多增加了多少?五、综合题11将整箱装有28块正方体木块的积木:(1)如果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图案,有几种拼法?(2)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图案吗?设计一下这样做至少需要几箱子这样的积木?六、应用题12一根12米长的长方体木料,侧面是正方形,把木料锯成各6米长的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32平方分米,求原来木料的表面积.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虽然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体积没有变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