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
2021国开学习网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一答案
2021国开学习网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一答案一、名词解释试题1:环境答: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试题2:认知答:“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试题3:图式答: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试题4:平衡答:皮亚杰“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试题5:依恋答: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试题6:儿童的社会化答: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二、简答题(答案在最后)试题7: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答: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
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
因此布鲁纳很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但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又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设计思想。
试题8:简述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思想。
答: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他的儿童认知发展观可以公式化地归结为是不断地“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内化”。
内化的过程很复杂,但是内化的结果却相当明白,就是对学到的特定知识形成信念。
试题9:请写出不安全型依恋的两种不良的发展。
答:安斯沃斯等人发现了三种主要的依恋类型,后来其他心理学家又确认了紊乱型依恋,合起来共是2类4型。
(1)安全型;(2)回避型;(3)矛盾型,又名反抗型;(4)紊乱型。
四种依恋只有第一种是安全的,其余三种都属于不安全的依恋。
不安全依恋的两种糟糕的发展:(一)做出自卑的解释,结果心灰意冷;(二)表现为妒忌、敌视,甚至攻击性行为。
电大《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1-4答案.docx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电大【教育心理学】形考核作业1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1)量的研究方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2)质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文件分析法。
2.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答: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在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
3.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一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动。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儿童能够通过表彖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
(3)具体运算阶段(7 -1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有了两个标记:符号性和逻辑性。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开始具有抽象性。
4.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答:(1)学优生与学差生差异:动机差异,主体性差异,人格适应性差异;(2)创造型学生相对非创造型学生的人格特征是: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
5•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
(1)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2)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3)学习过稈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4)学习是指那些比较持久、恒定的行为与思维的变化;(5)学习的结果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6.班杜拉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有哪些?答:班杜拉将学习过程分为四个过程:①注意过程②保持过程③复制过程④动机过程7 •简述加涅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
答:加涅根据信息加要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人知加工的过程,认为学习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活动。
电大《教育心理专题》网上形考作业试题(01-05任务)
电大《教育心理专题》网上形考作业试题(01-05任务)及答案01任务一、名词解释(共10道试题,共30分。
)1.环境: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2.认知:“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3.图式: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4.平衡:皮亚杰“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5.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6.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
同化没有使图式的结构发生变化,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
换言之,当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去认识一种新事物时,叫做同化,打个比方,图式好比一个气球,同化好比充气;充气使气球变大,却不改变气球的形状。
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
顺应从套用原有的图式为开始,而以形成新的图式为结束。
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环境的两种基本的机制,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基本的机制。
7.依恋: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8.儿童的社会化: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9.基因的显形效应: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10.遗传:遗传不但造成亲子相似性,或者说造成亲子间和家族成员间的生物性状的相似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表明人们看到了遗传造成相似性。
而且也造成相异性。
二、简答题(共6道试题,共30分。
)1.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答:基因的显性效应告诉我们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
不完全显性的效应不造成“截然不同”,而只是程度不同。
2023年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心理学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共28分)1. 个体心理: 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旳, 个体所具有旳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 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旳过程, 或信息加工旳过程, 这是人旳心理旳最基本旳过程。
3.观测法: 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 对心理现象旳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旳观测, 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旳规律旳措施。
4.试验法: 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旳条件, 并对其引起旳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旳措施。
根据试验情境旳不一样, 试验法可分为试验室试验法和自然试验法两种。
5. 意识: 是指个体所拥有旳对现实生活旳知觉体验。
6. 注意: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旳指向与集中。
7. 催眠: 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旳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旳、类似睡眠又非睡眠旳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 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旳最初阶段。
外部旳物理刺激作用于人旳感觉器官, 人旳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旳属性, 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旳过程, 就是感觉。
9. 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旳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头脑旳分析与解释后, 产生对事物旳整体认识, 这就是知觉。
10. 绝对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旳最小刺激量。
11. 韦伯定律: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旳差异阈限, 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旳第一种“自然定律”-韦伯定律, 该定律旳关键观点是: 引起最小可觉差旳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旳比值是一种常数。
12. 似动: 是指在一定旳时间和空间条件下, 人们在静止旳物体间看到了运动, 或者在没有持续位移旳地方, 看到了持续旳运动。
似动旳重要形式有: 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 有三类视锥细胞, 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一样波长旳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一样波长旳光刺激时, 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一样旳颜色感觉。
14. 对立过程理论: 对立过程理论认为, 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旳系统, 每个系统包括两种对立旳成分, 分别是红-绿, 蓝-黄和黑-白。
国家开放大学《教师心理专题》形成性作业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教师心理专题》形成性作业参考答案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0分)1.归因——是指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的过程。
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一般说来,人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2.社会比较——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3.表现目标——是教学目标设置的表述中的一种,这种目标设置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所应达到的最后结果,适用于检测缓慢变化的行为或情感,如元认知能力,对学习的兴趣。
4.适应性专长——是一种要求不断进化,扩充深度和广度的知识系统。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自我概念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参考答案:(1)际的自我概念;(2)理想的自我概念;(3)会的自我概念;(4)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5)期待的自我概念。
2.教师的常见角色有哪些?参考答案:(1)学习的指导者;(2)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3)行为规范的示范者;(4)心理保健者;(5)教育科研人员。
3.哪些因素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参考答案: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包括:(1)个体已有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成功的经验往往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多次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2)榜样的力量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对自我效能感也有重要的作用;(3)言语说明他人的建议、劝告、解释和激励等也可能改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
(4)情绪唤醒正性情绪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负性情绪则会减弱自我效能感。
4.创新思维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联想性;(2)求异性;(3)发散性;(4)逆向性;(5)综合性。
三、学习记录(30分)请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并画出教材第一章第三节第二个要点部分的内容,即围绕“改善自我认知,积极悦纳自我”这一主题,可以从哪些方面采取什么措施?四、教学反思日记(30分)请认真阅读教材第1章、第2章中有关教学反思的内容,撰写一份针对个人专业能力发展的教学反思日记(500字左右)。
2023年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册
《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照答案册第1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基因旳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旳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2、遗传不仅导致亲子相似性,或者说导致亲子间和家族组员间旳生物性状旳相似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表明人们看到了遗传导致相似性。
并且也导致相异性。
3、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旳外部刺激之总称。
4、认知是心理学旳术语,指旳就是我们平常说旳“认识”。
5、图式指自身有构造,又用于组织其他不一样对象旳动作。
6、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种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旳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7、近来发展区是指小朋友独立完毕智力作业所及旳水平与他(她)通过成人或教师旳点拨而能到达旳水平之间旳区域。
8、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旳心理安全而靠近呵护人。
9、小朋友旳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规定小朋友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旳一般方式行为,就是规定小朋友伴随年龄旳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旳成人那样行为。
二、简答题:1、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阐明遗传也导致同胞之间旳相异性。
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旳隐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父母一方旳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方旳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旳子女,若与另一方旳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旳子女。
这样就出现了遗传导致兄弟姐妹间旳差异。
2、布鲁纳有关“学科基本构造”旳思想布鲁纳旳“学科基本构造”是指学科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
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旳基本构造,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构造旳好处。
因此布鲁纳很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旳认知能力。
不过学科旳基本构造又是学生不轻易掌握旳。
为了处理这个难点,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旳设计思想。
3、维果茨基有关“内化”旳思想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小朋友认知发展旳重要,他旳小朋友认知发展观可以公式化地归结为是不停地“由外向内”旳转化过程,也就是“内化”。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心理学》形考任务1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心理学》形考任务1网考题库及答案1.面对的活动如果是高挑战性、低技能性时,人们就容易产生沉浸体验【正确答案】错误2.知觉是人们对外部刺激属性的初级加工【正确答案】错误3.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产和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元素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正确答案】正确4.表象是指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正确答案】正确5.知觉适应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特殊准备状态【正确答案】错误6.性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正确答案】错误7.黑和白的感觉是由视杆细胞产生的【正确答案】正确8.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在12〜18岁之间到达顶峰【正确答案】错误9.态度与行为联系密切,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正确答案】错误10.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正确答案】新颖性【正确答案】流畅性【正确答案】灵活性【正确答案】白日梦和幻想11.能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正确答案】能力的类型差异【正确答案】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正确答案】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12.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形式,思维的主要特点有()【正确答案】间接性【正确答案】概括性【正确答案】思维的目的性和问题性13.增进幸福的策略有()【正确答案】适度休闲【正确答案】从事能够展示自己胜任力的工作【正确答案】多接触带来积极情绪的自然环境14.知识和技能与能力相比有更广泛的迁移范围,可以在很多场合发生作用【正确答案】错误15.心理辅导建立关系的技术包括()【正确答案】温暖与尊重【正确答案】积极关注【正确答案】真诚可信16.有意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有意想象又可以分为()【正确答案】再造想象【正确答案】创造想象【正确答案】幻想17.社会性动机包括()【正确答案】兴趣【正确答案】成就动机【正确答案】学习动机18.个体心理一般分为()三部分【正确答案】动机与情绪【正确答案】能力与人格【正确答案】认知19.语言的基本层次结构单元有()【正确答案】音位【正确答案】语素【正确答案】词【正确答案】句子20.从某种意义上,记忆就像一台电脑,其信息加工过程主要分为()【正确答案】编码【正确答案】存储【正确答案】提取21.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是()【正确答案】心理测量法22.()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正确答案】记忆23.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正确答案】绝对感觉阙限24.小张阅读《西游记》是,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孙悟空的形象,这是()【正确答案】再造想象25.梦是我们都经历过的一种现象,绝大多数的梦发生在()【正确答案】快速动眼睡眠阶段26.以下()不是影响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正确答案】环境因素【正确答案】能力27.在韦纳提出的归因理论中,稳定的、内控的因素是()28.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学派是()【正确答案】精神分析29.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是()【正确答案】社会刻板印象30.习性学观点是()提出的【正确答案】康拉德•洛伦兹31.与多血质气质类型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表现为()【正确答案】强、平衡、灵活32.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正确答案】抽象33.()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正确答案】思维34.语言理解的最高级水平是()【正确答案】语篇的理解35.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谦虚或骄傲、勤劳或懒惰等描述的是个体的()【正确答案】性格特征3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注意品质的一项是0【正确答案】注意的选择性37.下列不属于无意识现象的是()【正确答案】幻视38.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遵循()【正确答案】快乐原则3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正确答案】成就一成功智力40.()是人们口常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按照语言的一套规则把词汇和短语组合起来而形成的41.能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是()【正确答案】能力42.在整个科学大家庭中,心理学是一门()【正确答案】中间科学43.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的才思如泉涌的状态都可称为()【正确答案】沉浸体验44.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表现为()【正确答案】先快后慢45.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不包括()【正确答案】开拓性46.()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正确答案】记忆47.上课时,学生被窗外的声音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正确答案】不随意注意48.()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按照语言的一套规则把词汇和短语组合起来而形成的【正确答案】句子49.一般认为,()是儿童语言获得的关键期,处于该阶段的儿童的大脑结构更易于接受和获得语言【正确答案】1岁半至5岁50.成就动机的高低会影响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心理学家发现,成就动机低的人倾向于()【正确答案】选择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正确答案】句子。
国开作业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一(权重20%,需辅导教师评阅)84参考(含答案)
题目:环境答案:答: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题目:认知答案:答:“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题目:图式答案:答: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题目:平衡答案:答:皮亚杰“平衡”概念有两个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题目:依恋答案:答: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题目:儿童的社会化答案:答: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题目: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答案:答: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
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
因此布鲁纳很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但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又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设计思想。
题目:简述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思想。
答案:答: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他的儿童认知发展观可以公式化地归结为是不断地“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内化”。
内化的过程很复杂,但是内化的结果却相当明白,就是对学到的特定知识形成信念。
题目:请写出不安全型依恋的两种不良的发展。
答案:答:安斯沃斯等人发现了三种主要的依恋类型,后来其他心理学家又确认了紊乱型依恋,合起来共是2类4型。
(1)安全型;(2)回避型;(3)矛盾型,又名反抗型;(4)紊乱型。
四种依恋只有第一种是安全的,其余三种都属于不安全的依恋。
不安全依恋的两种糟糕的发展:(一)做出自卑的解释,结果心灰意冷;(二)表现为妒忌、敌视,甚至攻击性行为.。
2024最新国开电大《普通心理学》形考任务1答案(陕西)
形成性考核一1.认为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持该观点的学者是()单选题 (3 分)A.皮亚杰B.普莱尔C.吴伟士D.施太伦2.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 岁-12 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单选题 (3 分)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3.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单选题 (3 分)A.先天的成熟B.动作C.后天的经验D.吸吮4.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单选题 (3 分)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5.观察学习是指()单选题 (3 分)A.有意识地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B.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野外学习C.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学习D.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6.第二逆反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单选题 (3 分)A.要求按自我的意志行事B.反抗父母的控制和过度保护C.要求精神自主和人格的独立D.要求社会地位的优越7.社会给予青年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机会(如大学学习期间),这个时期称为()单选题 (3 分)A.同一性确立期B.心理代偿期C.危机处理期D.延缓偿付期8.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单选题 (3 分)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3 分)A.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B.训练决定机体成熟C.训练是机体成熟的前提条件D.训练对个体的成熟没有影响10.童年期儿童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表现在()发展单选题 (3 分)A.掌握守恒、思维可逆性、概括能力的发展B.由一个或多个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C.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脱自我中心化、思维类型过渡D.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类比推理能力11.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叫()单选题 (3 分)A.整合B.同化C.顺应D.平衡12.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个阶段。
电大《心理健康教育》第一次形考作业
1.下列哪种心理属于健康心理()A.抑郁B.不愿与人交往C.经常感到自己无能D.遇到困难,能积极克服困难正确答案:D2.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中表现为()A.经常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热情地交谈.表现为十分兴奋的状态B.对同事.好友无缘无故地表现为冷漠.漠不关心C.有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人D.接触异性时经常表现为紧张的情绪正确答案:C3.下列行为哪一项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 ( )A.见人都热情相待B.见什么人说什么话C.经常努力工作D.经常保持乐观的心态正确答案:D4.由于缺乏准备,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A.快乐B.悲哀C.愤怒D.恐惧正确答案:D5.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正确答案:A6.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大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 )A.家庭内部B.社会环境C.人际关系的处理D.自身的内部冲突正确答案:D7.下列哪些陈述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A.精力旺盛B.感情丰富C.渴望独立D.认识能力高,看问题全面正确答案:D8.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最根本的动力是()A.自我B.本我C.想象我D.超我正确答案:B9.巴甫洛夫在铃声一唾液分泌实验中提出()的概念。
A.强化B.条件反射C.联想D.模仿正确答案:B10.“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下列哪种心理冲突()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正确答案:A11.健康的概念()A.生理无疾病B.身心无疾病C.身体健康D.心理健康正确答案:BCD12.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的心理缺陷是()A.自我膨胀B.自负C.自卑D.自重正确答案:BC13.人际交往的技巧有()A.谦虚谨慎,摆正位置B.平等相待,真诚相处C.打开心窗,主动开放D.合作协助,友好竞争正确答案:ABCD14.情绪的调节方法有()A.逃避现实B.经常运动C.自我平衡法D.情绪日记正确答案:BCD15.遇到情绪困扰时,下面哪些方法可以合理地缓解或调节情绪()A.向亲人朋友或老师诉说B.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C.任凭自己胡思乱想D.把一切写下来整理自己的思绪正确答案:ABD16.弗洛伊德的三步人格结构论自我、本我、 __ 。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形考任务一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形考任务一答案问题一: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等心理过程的科学。
它探究人类内心世界的运作机制,研究人类是如何感知、认知、情绪化和行为表现的。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团体之间的心理互动。
通过实验、观察和量化等研究方法,心理学试图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和机制。
问题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心理测量法等。
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在实验室中精确控制条件,研究者可以观察和记录因果关系。
实验法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特定因素对心理过程的影响,也可以验证心理学理论。
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观察、记录、描写和解释行为、情感和认知等心理过程的一种方法。
观察可以是自然观察,也可以是实验室中的结构化观察。
观察法的优点是能够直接观察到真实的行为和情感,但其缺点是观察者可能带有主观偏见,同时无法控制外部的干扰因素。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向被试者提问,收集主观意见和体验的一种方法。
问卷可以由研究者设定问题,也可以使用标准化的量表。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能够快速收集大量数据,但其缺点是受到被试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无法直接观察行为和情感的表现。
心理测量法心理测量法是通过使用标准化的测试工具来测量个体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
例如,人格测验、智力测验和情绪测验等。
心理测量法的优点是能够量化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但其缺点是测试结果受到测试者的态度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问题三: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
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和治疗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帮助教育工作者改善教学和学习环境。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研究人员在工作场所中的心理过程,提供组织发展、员工招聘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的咨询和培训。
国开电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成性作业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总分:考核任务形式:第1-2章阶段性学习测试题题型:单项选择题、判断正误题、简答题、论述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对青少年期个体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B.高级思维能力开始出现C. 逐步向新的社会角色过渡D. 辩证思维高度发展2.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观点,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是()A.自我的成长与完善B.自我接纳C.自我认同D.自我控制3.以下对心理健康内涵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心理健康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B.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人C.心理健康是一种静态的平衡,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心理健康的人会坚持“超道德”观念4.以下关于强迫症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强迫症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B.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疑虑和强迫联想都属于强迫观念C.锁好门又返回去检查、反复思考或掂量某一问题即是强迫症D.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都属于强迫行为5.以下哪项不扈于自我意识的形式? (D )A.自我认识B.自我接纳C. 自我体验D. 自我调控6.以下关于自我、本我、超我的描述,错误的是 (B)A.本我是与生俱来的,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组成,遵循“快乐原则”B.自我是个体理性的部分,信奉"道德原则"C.超我是个体良知的部分,依据社会的道德、法律、伦理等原则D.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对立。
健康个人身上,三者在自我的调和下达到一个平衡状态7.以下关于自我意识内容的描述,错误的是 (C)A.现实自我是个体对自身目前真实状态的整体认识、体验和评价B.理想自我是个体希望达到的自我状态水平,即我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C.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差距的鸿沟是不可跨越的D.不合理的理想自我会使人迷失自我8.以下关于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B)A.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B. 自尊心越来越强,经常产生强烈的挫折感C.对身体格外关注,对身体的自我满意度较低D.自我意识发展稳定性较低,经常处于矛盾状态9.以下关于自卑心理的克服方法,错误的是 (D)A.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B.大胆表现自己C.确定合理的目标,积极面对挫折D.反思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好的地方10.对青少年来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A )A. 同伴关系B.师生关系C.亲了关系D.亲戚关系二、判断正误题(请在题后括号里标明正确"或者错误"X", 每题2分,共20 分)1.关于青春期发育的群体年龄是一个确定的范围,即11-15岁。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原理形考作业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原理形考作业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原理形考作业1简介本文档是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原理形考作业1的答案。
本次作业涉及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问题1: 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它涵盖了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问题2: 心理学的目标是什么?心理学的目标是理解和解释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以及提供改善个体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健康的方法和策略。
问题3: 简要解释下以下心理学概念:-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身份、特点、能力和情感的认识和理解。
- 研究:研究指个体通过经验和实践获取新知识、技能和观念的过程。
研究可以通过认知过程、观察、模仿和反馈来实现。
- 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着时间推移,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成长和变化。
它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 感知:感知是个体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和解释外界刺激的过程。
感知能力对个体的认识和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问题4: 根据你所学的心理学原理,以及你对自己的了解,从以下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回答:1. 你对自我概念的评价如何影响你的行为和决策?2. 研究对个体的发展和成长有何重要性?我选择回答问题1。
回答问题1: 你对自我概念的评价如何影响你的行为和决策?个体对自我概念的评价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决策。
如果个体有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即对自己的能力、价值和价值感有自信和正面评价,他们往往更有信心探索新事物、接受挑战和追求个人目标。
相反,如果个体有一个消极的自我概念,即对自己产生怀疑、不自信或不值得的看法,他们可能会在行为和决策中表现出回避、自卑或自我限制的倾向。
总结起来,个体对自我概念的评价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态度、行为和决策,进而影响他们的生活和成就。
结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和群体心理活动的科学。
通过了解心理学的定义和目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最新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阶段 4:社会性或更深层的观点采择(约 12 岁 ~成人)。 如认为霍丽的父亲会生气, 并惩罚她, 因为父亲通常会惩 罚不听话的孩子; 但另一些人会说, 霍丽父亲的反应取决 于他对“服从”强调到什么程度。
三、论述题(共 5 道试题,共 40 分。) 1. 论述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是怎样拉大和缩小儿童 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强化一次。 典型的例子是计件报酬制。 可以在短时间里达
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就是
描述的固定比率强化。
( 2)可变比率强化。平均强化比率是不变的,但是行为
次数与 1 次强化的配比不是固定的, 强化次数不受学习者
控制。
( 3)固定时距强化。每隔固定的一段时间就给予一次强
答案: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可以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 异的。
( 1)学校对儿童少年进行的教育可以归为三个方面, 即知识技能、 价值观, 以及精神文明。 这三个方面的教育 很少有家庭可以独立地完成。 因此若任由家庭对其子女任 意实施教育, 那么儿童少年之间在上述 3 个方面会有更大 的个体差异。 现在, 义务教育制度要求学校普遍地对儿童 少年实施上述三方面的教育, 于是在这些方面就缩小了个 体差。
“自发
恢复” 的现象, 即不良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 “反弹” , 只要能够耐心地继续使用消退法, “老毛病” 不论自发地 恢复多少次,最后总能彻底消除。 3. 分化 与泛化相对立的是分化, 也就是对条件刺激做出精确的反 应。即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 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 行消退,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 结。一个分化过程就是一个辨别学习过程。 4. 条件刺激的泛化 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 有机体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题目7.最近发展区
【答案】:
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题目8.同化与顺应
【答案】:
是适应环境的两种机制,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基本的机制。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环境时,叫做顺应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题目10.儿童的社会化
【答案】:
指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题目11.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答案】:
题目15.简述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与差异。
【答案】:
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是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不同的是,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和评价同伴的行为。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
题目16.简述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各阶段的典型表现。
【答案】:
所谓观点采择,就是指“从他人的眼里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阶段0: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阶段(3-6岁)。此阶段的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会与自己不同,因而往往只按自己的好恶作反应行为。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此阶段的儿童已能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相同,出可能不同,因而开始表现出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关心。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约8-10岁)。此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即使他人得到同样的信息,观点也会有冲突,他们已能考虑到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阶段3:相互性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此阶段的儿童不但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而且还认识到他人也会这样做,于是会从第三者的视角来看问题,从而使观点的表达显得更客观。阶段4:社会性或更深层的观点采择(约12岁-成人)。如认为霍丽的父亲会生气,并惩罚她,因为父亲通常会惩罚不听话的孩子;但另一些人会说,霍丽父亲的反应取决于他对“服从”强调到什么程度。
【答案】:
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他认为发展大部分是“由外向内”的过程,也就是“内化”。这里所谓“由外”,即个体从情境中吸取知识,这既包括儿童自发的活动,也包括系统的教学;而所谓“向内”,不单单是指把比如知识学到自己“心里”来,而且更指一种“内(部)化”的过程和结果。内化的过程很复杂,但是它的结果却相当明白,就是对学到的特定知识形成概念。
题目14.请写出不安全型依恋的两种不良的发展。
【答案】:
一是作出自卑的解释,结果心灰意冷:他们很容易作出“我是讨人嫌的”、“我是一棵路边草”之类的解释。这样的自我评价可能浇灭孩子的内心的愿望星火,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二是表现为妒忌、敌视、甚至攻击性行为:有的儿童把内心的愿望星火燃烧到另外一路上去,表现出敌视和和妒忌,甚至故意捣乱,直至采取言语攻击、身体攻击的问题行为。
题目12.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答案】:
布鲁纳的“关于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因此布鲁纳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题目13.简述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思想。
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显性基因具有完全压制隐性基因起作用的机能,当等位基因由显性和隐性基因组成时,总归表现出显性基因的作用、影响或效果。这告诉我们对一个个体来说,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也会造成差异性。比如对有些人来说,父母都不色盲,子女也不色盲,这是相似性的表现;对有些人来说,虽然父母都不色盲,但是由于父母都带有色盲的隐性基因,因此有可能遗传给子女,造成子女色盲,这就不像父母了。此外还可以造成同胞之间的相似和差异,比如在多子女家庭里,可能其他孩子都不色盲,唯有一个例外。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差异,表现为“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就如不色盲和色盲。
题目17.论述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是怎样拉大和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答案】:
学校教育种环境可以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⑴学校对儿童少年进行的教育可以归为三个方面,即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精神文明。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很少有家庭可以独立地完成。因此,若任由家庭对其子女任意实施教育,那么儿童少年之间在上述三个方面会有更大的个体差异。现在,义务教育制度要求学校普遍地对儿童少年实施上述三个方面的教育,于是在这些方面就缩小了个体差异。⑵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会很大,父母的受教育有很大差异。虽然极少数家庭的教育水准会高于学校,但是从全社会看,家庭教育的平均水准是相当低的。但是学校通过义务教育,帮助大部分无力承担子女教育的家庭实施对下一代的教育,这就提高了全社会基础教育的水准,缩小了个体差异。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也可以拉大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学校以各方面的专业教师、各种设备器材,满足志趣不同的学生的需要,从而造成个体差异分布的调整。例如子女的基因型会和父母的不同,于是可能这样,即父母无音乐天赋,而子女有。如果没有普及的学校教育,该家庭的子女将因为没有音乐教育的刺激而不能发展其音乐天赋并且研习成才。有了规范的学校教育后,这名学生就可能脱颖而出,学校就在音乐方面拉大了他与其他条件相似的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学校在这方面可以做得非常系统,从校内除常规课程之外开设的“兴趣课”,到学校所在地区里各级校外才艺辅导机构,乃至送到专业机构接受准备性的训练,使才艺潜能不同的儿童少年个体都能更充分地得到发展。
题目1.基因的显形效应
【答案】:
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题目2.遗传
【答案】:
指亲代将基因传递给子代(后代)的现象
题目3.环境
【答案】:
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题目4.认知
【答案】:
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题目5.图式
【答案】:
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