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课程名称:25倍数的特征课程目标: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1.了解25的倍数特点;2.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判断数是否为25的倍数;3.掌握25的倍数的应用。
教学内容:一、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小星星》的音乐,让学生找出曲调的特点:每四个音符重复一次。
二、概念介绍(10分钟):通过图示展示25的倍数的特点,即25的倍数的个位数为0或5,并且十位数为偶数。
三、判断方法(15分钟):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使用除法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5的倍数,并提供相关考试题目。
四、游戏时间(15分钟):分成小组进行互动游戏,给出一系列数字,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判断是否是25的倍数,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五、应用举例(15分钟):通过实际生活场景的举例,如购买商品时要付25的倍数的钱,让学生理解25的倍数应用的重要性。
六、拓展练习(15分钟):提供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是否为25的倍数,并解决相关问题。
七、总结和提问(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通过提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反思:这节课以25的倍数为切入点,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规律,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课程设置了多种教学方式,引入和概念介绍通过图示和音乐活动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有趣;判断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游戏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乐趣;应用举例使学生认识到25的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练习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整个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首先,课程的时间安排过长,导致部分内容无法充分展开。
其次,游戏环节的设置需要更加具体和有趣,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再次,课堂反馈环节的设置需要更加充分,通过提问和讨论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最后,对于不同学生的差异,需要提供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2、知道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
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2和5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教学准备:计算器、练习纸、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猜数游戏,好吗?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
不信可以试试看。
学生报数,老师答,同时请大家验证。
师: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惊讶的目光。
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吗?老师告诉你们,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
板书课题:2和5的倍数的特征二、自主探索1、探索5的倍数特征(1)引入百数表(2)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写出来。
(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4)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5)归纳: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6)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请你写一个多位数,并且是5的倍数。
(7)过渡:学习了5的特征有什么好处?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5的倍数。
(8)练一练:(出示课件)过渡:那172是几的倍数呢?请同学验证。
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想不想研究?下面我们一起研究2的特征。
2、探索2的倍数特征(1)猜一猜:根据研究5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 2 )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小组合作找出所有2的倍数)。
(3)汇报后,观察2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4)归纳: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5)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25的倍数特征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第1篇《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17、18页。
教学要求:1. 让学生经历2、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概括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加强对自然数特征的认识,感受教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具准备:信封和一些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上两堂课,我们学习了数学王国里一些关于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关于倍数的问题。
一、探索5、2的倍数的特征1.游戏:数学王国中的5部队和2部队要召集散落在外的人马,这些人马都在这张百数表中,现在请你们把它们召集出来。
宣布召集条件:5部队要召集的必须是5的倍数(板书:5的倍数),2部队要召集的必须是2的倍数(板书:2的倍数)。
现在请你先在5的倍数上画三角形。
学生动手画,师巡视。
交流标出的数。
追问:你是怎么找到这些数的?仔细观察这些数,你发现这些数有些什么特征?(板书: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0)2.谈话:5部队的人马召集好了,现在请你把2部队的数找出来,画上圆作记号。
学生动手画,师巡视。
交流标出的数。
追问:你是怎么找到这些数的?仔细观察这些数,你发现这些数有些什么特征?(板书: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学生可能提到:2的倍数的数是双数,师也给予肯定。
3.现在请你们观察你的这张表,对于你做上记号的一些数,你还有什么新发现?(最后一列,既有三角又有圆圈。
你知道这些数跟2、跟5有什么关系吗?(板书: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他们又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是0)4.初步巩固:学到这里,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判断这些数是2还是5的倍数。
(老师从信封里抽一些数,学生用手势判断,是2的倍数就伸出2个手指,是5的倍数就伸出5个手指。
)有时候顺着抽,有时候倒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第【1】篇〗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最好的老师。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学校组织学生集体看演出的情境入手,通过单、双号的形式进入会场,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做好铺垫。
2.猜想验证,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数学猜想属于数学方法论的范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
“猜想—验证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依据已有的数学材料或知识经验,做出符合一定规律或事实的推测性猜想,然后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并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创造才能,完善自己的猜想,最终发现规律。
本设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运用“猜想——观察——验证——归纳”来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促使学生掌握了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百数表学生准备百数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明天将在学校的剧场举行文艺汇演,学校提出了入场要求,大家请看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由于我们学校人数较多,因此需要分两个门入场,分别是单号入场口和双号入场口,请大家想一想,什么号码的同学能从双号入场口进入呢?预设生:2号、4号、6号、8号……师:大家说了那么多的号码,像这样的号码能说得完吗?能不能把所有适合的号码用一句话概括呢?(有的会说双数号码,有的会说是2的倍数的号码等等)2.引入新课:我们平时所说的双数都是2的倍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2、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探究新知(一)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
1.操作:(出示百数表)请同学们在百数表中将2的倍数框起来,并涂上黄色。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讨论。
2.思考: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2的倍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呢?下面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是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的一部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探索并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教材通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发现25的倍数与数字2和5的倍数的关系,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探究能力。
他们对2和5的倍数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没有意识到2和5的倍数在25的倍数中的特殊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2和5的倍数在25的倍数中的重要作用,并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并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发现2和5的倍数在25的倍数中的特殊性。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并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2和5的倍数在25的倍数中的特殊性。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演示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发现2和5的倍数在25的倍数中的特殊性。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3.准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如25的倍数125,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25的倍数的特征。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25的倍数与数字2和5的倍数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系列的25的倍数,如25、50、75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数的特征。
让学生发现25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发现2和5的倍数在25的倍数中的特殊性。
《2、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精选8篇)

《2、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精选8篇)《2、5的倍数的特征》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1、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能举出生活中的数,再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3、培养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1、掌握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走进课堂、汇报总结师:昨天老师布置了预习作业,你都学会了什么?1、5的倍数的特征生:学会了5的倍数的特征。
师: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生: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教师评价)师:谁能再说说?生:重复师:你是怎么发现这个特征的?生:从表格里,个位是5的数或个位是0的数都是5的倍数。
师:(出示表格)那我们就来个小竞赛,接龙说一下5的倍数,好不好?生:好。
师:开始,一个人按着顺序说2个5的倍数。
生:5、10.。
师:谁能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个位上是5或0的数都是5的倍数。
师:这都是100以内的,那么它适用于任何数吗?100以外的也可以吗?谁来举一个例子。
(举三个,说一个验证一个)师:通过验证,可以确定5的倍数的特征了。
谁能再说一下5的倍数的特征?生回答,师板书2、2的倍数的特征跟5的倍数过程一样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师:在这个表格里,你还发现了什么?生:有的数是重复出现的,比如说10、20、30……师:那你能总结出什么特征?生: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师:谁再说一遍?生:重复师:谁举个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例子?生:答4、奇数与偶数师:你还学会了什么?生: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师:谁再说说?生:重复师:那谁能举个生活中的数,再判断奇数还是偶数?生:举例师:我们来个小游戏吧。
(1)学号是偶数的同学站起来(2)学号是奇数的同学举起手来(3)学号是偶数又是5的倍数的同学鼓掌(4)学号是奇数又是5的倍数的同学跺脚师:大家汇报得很精彩,掌握得也很扎实。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掌握 5和 2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或者2的倍数。
2、结合2的倍数特征认识偶数和奇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
进一步发展数感;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学案教学重难点:自主探索和发现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
学情分析:这一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整数、自然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在学习了因数倍数概念后,教师因对学生引导探究,自主建构知识。
教学过程:一、情境迁移导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因数和倍数。
下面,检查一下同学们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出示幻灯片1 6的因数() 3的倍数()师: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来共同研究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二、学案指引探究(一)2的倍数的特征1、在表格1中写出2的倍数。
直到你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的时候可以停笔。
2、观察表格,我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是:()。
合作交流展示1、仔细观察2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2、观察所写的数,看看这位同学说的对不对?(板书: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2、4、6、8或0)3、刚才我们仅仅研究的是100以内2的倍数的特征,那100以上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谁能报一个数我们来试一试。
478是2的倍数吗?过渡:不仅100以内2的倍数有这样的特征,100以上的数也是这样。
4、现在你能说说有哪些特征的数是2的倍数吗?过渡:知道2的倍数的特征你能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吗?(6)相继出示卡片: 84、215、18、22、703、456、940、57 这是 2的倍数吗?你是怎样想的?(二)奇数、偶数的认识师:同学们,是2的倍数的数和不是2的倍数的数,在数学中都有自己的名称,请同学们自学数学书第17页,看看它们分别叫什么?完成第3、4小题。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是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发现并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倍数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已经有所了解。
但在寻找25的倍数特征时,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和归纳能力,以及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发现并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发现并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和“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交流等活动,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合理的探索活动,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倍数的概念,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或者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倍数的概念,以及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25的倍数的一些例子,如25、50、75、100等,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找出更多25的倍数,并观察这些数的特点。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巩固对25的倍数特征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25的倍数,其他数的倍数有没有类似的特征?让学生进行拓展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课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课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课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奇数、偶数的意义,学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并学会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探索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观察法和操作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谁能举例说明什么叫因数?什么叫倍数?学生举例说明。
揭题:我们已经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二、互动新授:1.认识5的倍数的特征。
(1)操作感知。
出示教材第9页“百数表”,让学生认真观察。
提问: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上表中找出5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百数表”按要求进行操作)。
(2)组织交流。
提问:5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你能根据刚才的操作把自己的发现向同学说一说吗?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认识2的倍数的特征。
(1)操作感知。
提问: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在“百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做上记号,并与同伴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学生各自独立动手操作。
(2)组织交流。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呈现表2: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3)认识奇数、偶数。
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从百数表中可以看出,自然数中有一半的数是2的倍数,另一半的数不是2的倍数。
我们把2,4,6,8,10,…这些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O也是偶数),把l,3,5,7,9,…这些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j)数。
《25的倍数特征》教案

《25的倍数特征》教案教案:25的倍数特征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25的倍数。
2.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和判断方法。
3.能够灵活应用25的倍数特征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1.了解25的倍数的特征和判断方法。
2.掌握灵活运用25的倍数特征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灵活运用25的倍数特征进行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具。
2.预先编写好练习题和作业。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a.引入问题:小明去商店买东西,每个商品标价都是25的倍数,他一共买了5个商品,每个商品的价格都是25元,请问他花了多少钱?b.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c.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其他25的倍数?如果有,如何判断一个数是25的倍数?2.探索25的倍数特征a.让学生观察和比较25的倍数,并总结出规律。
b.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规律转化为判断25的倍数的方法。
c.通过一些实例和计算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判断25的倍数的方法。
3.练习和巩固a.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b.让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并核对。
c.师生共同讨论和解答存在问题的题目。
4.拓展应用a.引导学生运用25的倍数特征进行一些拓展应用。
例如:小强家的电费是每度0.75元,他这个月用了200度电,需要支付多少电费?b.让学生灵活运用25的倍数特征进行计算。
5.总结和归纳a.归纳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所学到的知识。
b.引导学生总结25的倍数特征和判断方法。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上留下的练习题。
2.扩展应用:小明去了一家餐馆,每人每餐的价格是25元,他带着10个朋友一起去吃饭,请问他需要支付多少钱?七、板书设计-判断25的倍数的方法-以25为单位增加-个位数为0或5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并总结25的倍数的规律和特征。
通过实例和计算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25的倍数特征进行计算。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应用,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25倍数的特征优秀教案

25倍数的特征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应用“25倍数”的概念。
2. 能够识别和找出一个数是否是“25倍数”。
3. 能够利用“25倍数”的特征进行数学运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画板、白板笔和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或者白板上写下几个数,问学生是否能够判断这些数是否是“25倍数”。
通过这个导入环节,学生能够回忆起“25倍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个概念进行判断。
二、探究和讲解(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25”的倍数的特点:个位数是0或5。
2. 教师讲解“25倍数”的定义:一个数能够被25整除,就称为它是“25倍数”。
三、巩固和拓展(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数给学生判断是否是“25倍数”,学生写下自己的答案。
2. 学生归纳整理“25倍数”的特点,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3. 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例如:25的倍数加减运算、乘法运算等。
四、练习和总结(10分钟)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五、小结(5分钟)教师进行小结,强调“25倍数”的特点和应用,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课堂延伸(5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更广泛的问题,例如:“50的倍数和‘25倍数’有什么联系?”,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七、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作业题,要求学生继续巩固所学的内容,并进行拓展。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通过观察和探究“25倍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巩固和拓展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25倍数”的特征进行计算。
通过课堂延伸,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整体来说,本节课设计紧凑,注重巩固和拓展,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能够分辨出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4.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方式。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几年的数学学习中已经学过了倍数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
学生对倍数的理解程度不一,掌握得不稳定。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25的倍数的概念,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2.教学难点:学生发现25的倍数的规律,能够运用规律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白板笔、教学素材、实物等。
2.学生准备:教学教具、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Step1:导入新知1.引导学生回顾倍数的概念,复习整数的性质。
2.导入新知主题:“25倍数的特征”。
出示“25”的倍数关系图。
3.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规律:每隔两个数,即可出现一个25的倍数。
Step2:探究与实验1.学生小组合作,每组5-6人。
每人领到10张卡片,上面写着1-10这10个数。
2.引导学生用卡片模拟测试:随机排列卡片,将两张卡片放在一起,看能否凑成25的倍数。
若可以凑成,就标记为“是”;否则标记为“否”。
3.学生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分组讲解实验结果: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发现规律。
Step3:归纳总结1.引导学生讨论,总结25的倍数的特征。
2.教师进行补充归纳,总结25的倍数的判断方法。
3.学生分组展示总结结果。
Step4:拓展巩固1.引导学生用齐次整除的方法判断其他数是否是25的倍数。
2.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字,进行判断。
3.设计一些小游戏或小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Step5:课堂小结1.教师进行本堂课的总结,并复习25的倍数的特征及判断方法。
2.学生和教师共同点评本节课的收获和困难。
《2、5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教案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數學教案設計
教案名称:《2、5的倍数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5的倍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整除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哪些数可以被2和5整除?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 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让学生分别写出一些2的倍数,然后观察这些数的个位数字,引导学生发现2的倍数的个位数字都是0、2、4、6、8,从而得出2的倍数的特征。
2. 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
同样的方式,让学生观察5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发现5的倍数的个位数字都是0或5,从而得出5的倍数的特征。
(三)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判断题和填空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检验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
(四)拓展应用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找出所有的两位数中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作业布置:
设计一些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在家中自我检查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
根据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2和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 -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奇妙。
教学重点:掌握2、5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2、5倍数的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不仅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以后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
因此,熟练掌握2、5的倍数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同学们,自从开展大课间活动以来,东关小学举办了多种活动(课件出示照片),“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学习一整天”,这就是我们的切身体会。
( 1 )请你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生:跳交谊舞的2人一组,跳圆圈舞的5人一组,叠罗汉的3人一组。
(2)下周学校要举行比赛,如果让你选派人数,每项活动可以选派多少人得出:跳交谊舞的人数都是2的倍数。
得出:跳交谊舞的人数都是2的倍数。
跳圆圈舞的人数都是5的倍数。
叠罗汉的人数是3的倍数。
( 板书)小结:看来,无论选什么项目,我们所选派的人都应该是2、5、3的倍数。
今天我们研究的是2和5的倍数。
(板书: 2、5的倍数的特征)二、合作探究:(一) 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1、师:在自然数中, 5的倍数有多少个 (无数个)我们不可能研究所有5的倍数,怎么办呢那我们就先来研究100以内的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吧!2、出示百数表:(1)在百数表中用“^”圈出5的倍数。
(2)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将你的发现在小组中交流。
(四人小组,在组内交流并讨论。
)学生汇报:板书: ( 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或0 )(3)师:你们都发现了5的倍数与个位有关, 那么与十位有没有关系(4)举例验证。
“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题目:“25倍数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25倍数,并能够找出25的倍数。
2.掌握25倍数的特征和性质,能够运用25倍数的特征解决问题。
3.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知识 (2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倍数的概念和求倍数的方法。
2.出示25的倍数的例子,引导学生找出特点。
3.提问:你们觉得2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4.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Step 2: 探究特征 (30分钟)1.告诉学生25是一个可以整除5和整除25的数。
2.提问:那么25的倍数应该满足什么条件?3.学生可以通过举例验证:25、50、75、100...4.引导学生总结:25倍数的特征是可以被25整除的数,也就是以25结尾的数。
Step 3: 进一步探索 (30分钟)1.给学生出一道短除法计算题:325÷25=?请批判性思考为什么答案是132.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3.引导学生总结:如果一个数是25的倍数,那么它一定可以整除25,即商为整数。
4.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其他25倍数的特征。
Step 4: 巩固练习 (30分钟)1.给学生出一些练习题,让他们找出25的倍数。
2.提供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3.学生之间讨论答案和解题思路,互相交流。
Step 5: 拓展应用 (30分钟)1.提供一些应用问题,让学生应用25倍数的特征解决。
2.例如:一个长方形田地的一条边长是25米,另一条边长是75米,求该田地的面积。
3.学生可以运用25倍数的特征解决问题。
三、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于25倍数的特征是否理解和应用。
2.收集学生的练习题和应用题的解答,检查学生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3.提供机会让学生互相评价和分享答案和解题思路。
四、教学反思:1.在引入知识环节,可以通过多出示一些25的倍数的例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25倍数的特征。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25的倍数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识别25的倍数。
3. 学生能够应用特定的方法判断一个数字是否是25的倍数。
4. 学生能够解决与25的倍数有关的问题。
教学素材和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0。
2. 白板和黑板笔。
3. 教学PPT。
4. 教学活动的工作表或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1-100,问学生是否注意到了某些数字之间存在规律,引导学生讨论并指出这些数字是25的倍数。
2. 概念讲解:用教学PPT或黑板笔,教师讲解25的倍数的概念,即能被25整除的数字。
3. 实例演示:教师随机选择一些数字,让学生判断是否是25的倍数,并解释他们的判断依据。
4.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组分发数字卡片,让他们自己判断卡片上的数字是否是25的倍数,并解释他们的判断依据。
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陈述结果和他们的判断方法。
5. 知识巩固: 分发练习题或工作表,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与同桌讨论答案和解决方法。
6. 拓展应用: 配合实际情境,提出一些有关25的倍数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例如:如果一个商店有100枚25元的硬币,这些硬币一共值多少钱?反思:1. 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教学素材和练习题,确保教学流畅进行。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教师应适时回顾并强化学生对25的倍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的理解,确保学生掌握。
4.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应用的问题,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习兴趣。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案【第1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了解2、5的倍数,掌握2、5的倍数特征以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探究2、5的倍数过程,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能够找出2、5的倍数,掌握什么是奇数、偶数。
三、教学难点根据找出的2、5的倍数,能够总结出2、5倍数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大屏幕展示百数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百数表,并提问:你能找出表中哪些数是5的倍数?哪些数是2的倍数?揭示课题:2、5的倍数特征。
2.探究新知活动一: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导入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找一找、圈一圈的形式,找出2和5的倍数,并提问学生,百数表中哪些数是2的倍数?这些数有什么特征?百数表中哪些数是5的倍数,这些数有什么特征?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学生找到2、4、6、8、10、12……等数是2的倍数;5、10、15、20、25、30……等数是5的倍数。
总结:2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的数都是0、2、4、6、8;5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是5或0;活动二:认识奇数、偶数。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百数表中2的倍数和不是2的倍数,请学生说一说,你能发现什么?总结:在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数叫做奇数。
3.巩固提高练习找2的倍数,5的倍数。
4、课堂小结教师提问:大家分享今天的学习成果?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完善。
5、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制作本节课的数学书签。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2、5的倍数特征[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2、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
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并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一些数的倍数。
2.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一些数的倍数。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倍数相关的问题。
4.学生能够发现倍数之间的规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倍数的概念及特征。
2.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一些数的倍数。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创设情境:小明在整理一桶糖果,他把每个糖果都放进一个袋子里,每个袋子里的糖果数量是相同的。
那么,如果他想知道一桶糖果里一共有多少个糖果,他应该怎么做呢?2.引出倍数的概念:通过讨论,引出倍数的概念,即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的结果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二、探究(15分钟)1.列举倍数:请学生分别列举出2的倍数、3的倍数、4的倍数、5的倍数,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2.寻找特征:通过观察,让学生找出每个数的倍数的特征。
例如,2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是0、2、4、6、8;3的倍数的各位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5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是0或5等。
三、归纳总结(10分钟)1.整理特征: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出2、3、4、5的倍数的特征。
2.总结规律:引导学生发现2、3、4、5的倍数之间有哪些规律:例如,所有的4的倍数都是2的倍数,即4的倍数是2的倍数的特殊情况。
四、拓展应用(20分钟)1.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倍数相关的问题,如:有12只书包,每个书包里装有相同数量的书,一共有多少本书?2.创设情境:请学生想象他们是一个业务员,需要将一些商品按照一定数量装箱,然后运送出去。
要求学生计算每种商品需要多少箱才能满足运输要求。
3.分角色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给定的商品数量和装箱要求,计算每种商品需要多少箱才能满足要求。
4.展示成果:请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五、练习训练(20分钟)1.练习题:布置一些与倍数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5的倍数特征教案

25的倍数特征教案教案题目: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够通过观察一个数是否满足特定的条件来确定其是否为25的倍数。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与25的倍数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的能力。
2.辅导学生解决与25的倍数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25的倍数的例题及习题。
2.学生准备好笔和纸,以备做题。
四、教学过程:Step 1 热身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倍数吗?”“25的倍数是什么意思?”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解释一下。
Step 2 引入(10分钟)教师将一个五位数的25的倍数写在黑板上,然后向学生提问:“根据这个数字的特点,你们能得出哪些结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向大家分享他们的观点。
引导学生探究,最终得出结论:一个五位数若是25的倍数,那么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0。
并顺带引入其他位数上的特征。
Step 3 探究与总结(25分钟)教师以25、40、75等数为例,让学生观察并总结25的倍数的特征:特征一:25的倍数的个位数一定是0。
特征二:25的倍数的十位数能够是0、2、4、6或8特征三:25的倍数的百位和千位数之和能够是整10的倍数(即能被10整除)。
特征四:25的倍数的千位、百位、十位上的数字是周期性重复的。
例如:25×12=300;25×13=325;25×14=350;25×15=375;25×16=400;25×17=425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其他25的倍数,引导学生发现与探究这些特征,丰富和深化学生的认识。
Step 4 拓展练习(25分钟)1.请学生找出符合以下条件的5位数,它是2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4,十位上的数字是8,百位上的数字加上千位上的数字等于10。
2.请学生观察并判断以下数是否是25的倍数:250、3525、410、1023.请学生计算以下数是25的倍数还是不是25的倍数:3125、625、1725、33754.请学生思考并回答:如果一个数字满足25的倍数的特征,那它是100的倍数吗?为什么?Step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对25的倍数的特征进行总结,并可让学生自主进行拓展,观察其他倍数的特征,如10的倍数、50的倍数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01~103页。
【教材与学情分析】“2、5倍数的特征”是青岛版六年制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在四年级,学生们已经学了整数除法,所以说本次研究的课题是“因数与倍数的初步认识”的继续,是学习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以及分解质因数的开始,是今后学习约分、通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
本专题研究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2、5倍数的特征属于数论方面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不容易。
为此教学时要善于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法去探究规律,启发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设计理念】以“知识建构”为核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引导学生经历探究“2、5倍数的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初步归纳及抽象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实例,了解2、5倍数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观察、归纳等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学生初步归纳的能力,推理能力,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3.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的过程。
【教学重点】探索2、5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5的倍数;理解奇数与偶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归纳2、5倍数的特征。
【教具准备】课件、百数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师:明年六一儿童节,学校要组织一场汇报演出。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情境图(课件出示信息窗),都有哪些节目?生齐:圆圈舞、叠罗汉、交谊舞。
师:看到这幅情景图,同学们想提出什么问题?生1:圆圈舞有多少人参加?生2:叠罗汉共有多少人参加?生3:交谊舞可以派几人参加?……师:根据刚才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同学们都很想知道:各项表演分别可以派多少人参加(课件出示)?师:如果你是这次汇报演出的负责人,你想派多少人来参加交谊舞呢?生1:10人生2:12人生3:15人生4:26人……(板书:10、12、15、26)师:如果我们派15人去参加交谊舞合理吗?为什么?请同学来说一下。
生:不合理,因为交谊舞是两人一组,15个人可以分成组7组,但是还多一个人。
师:回答的非常好。
那你会派多少人呢?生:我会派18人。
(修改板书,将14改成18)师:如果是跳圆圈舞,同学们会派多少人参加呢?生1:15人生2:10人生3:20人生4:25人……(板书:15、10、20、25)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派这些人参加?生1:交谊舞是两人一组,所以所要派的人数必须是2的倍数,10、12、18、26都是2的倍数。
生2:圆圈舞是五人一组,所派的15、10、20、25人都是5的倍数。
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2的倍数特征和5的倍数特征。
(板书课题:2、5的倍数特征)【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为了使学生能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六一儿童节”这一生活素材入手,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参与组织的热情,从而创设了探究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现实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明确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为下面探究2、5倍数的特征做铺垫。
】二.合作探究,归纳特征1. 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
师:刚刚同学们所用的列举数的这种方法我们称它为列举法。
(板书:列举法)⑴利用百数表探究。
师:下面我们用百数表来探究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
(课件出示百数表。
)师:我们每位同学手里都有一张百数表。
在百数表上把2的倍数用铅笔圈出来。
圈好之后同桌相互检查一下。
(学生圈数。
)(同桌交换,相互检查。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圈的和老师圈的一样吗?生齐:一样⑵分小组讨论,思考所圈出的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师:下面,我们分小组探究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
)⑶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师:同学们,小组推选一位组员来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生1:看个位上的数生2:个位上的数是2、4、6、8生3:个位上的数是2、4、6、8、0生4:都能被2整除生5:都是双数生6:都看个位上的数……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
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
用红色圈起来的这些数都是2的倍数。
我们先竖着看所圈的数,第一列的数有什么特点?生齐:个位数都是2师:第二列呢?生齐:个位数都是4师: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的个位分别是什么呢?生齐:个位上分别是6、8、0⑷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
师:哪位同学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生:各位上是2、4、6、8、0(板书:个位上是2、4、6、8、0。
)【设计意图: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新课改的形式下,多注重学生全面主动参与,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
教师因为学生提供一个较大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空间,先让学生在百数表中画出2的倍数,然后分小组合作,再对这些2的倍数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归纳出2的倍数的特征。
】⑸奇数和偶数。
师:观察大屏幕,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小知识。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我们叫它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设计意图:在学生学会2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向学生们介绍奇数和偶数。
这样学生们很容易就能理解它们的含义。
】练习:判断偶数、奇数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根据刚刚老师介绍的小知识,同学们帮助青蛙过河吧!(青蛙只有跳过偶数的荷叶才能过河。
)(学生帮助青蛙过河。
)师:通过同学们的帮助,小青蛙安全过河了。
刚刚我们探究的是2的倍数的特征。
还学了奇数和偶数。
下面我们继续来探究一下5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这两个题关于奇数和偶数的练习。
首先这两个小练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其次,这两个小练习的设置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奇数和偶数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2. 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
⑴学生自主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
师:同学们分小组开始探究吧!(学生分小组探究。
)(教师巡视指导。
)⑵交流发现。
师: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一下,所以说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所探究的结果是什么?小组1:我们是用百数表来探究的。
我们是看的各位上的数,各位上是0、5。
小组2:我们组也是用百数表来探究的,我们先将5的倍数画出来,然后找特征。
师:什么特征呢?小组2:个位上是0或是5。
小组3:我们小组和2组的结论一样。
师:其它小组呢?小组4:我们也是。
小组5:我们也是。
小组6:我们也用了百数表,发现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都是5或者都是0。
……⑶归纳5的倍数的特征。
师:同学们做的都非常好。
知道用百数表先找出5的倍数,再去观察,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
那么有哪位同学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5的倍数的特征。
生: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者是5.(板书:个位上是0、5)【设计意图:有了2的倍数特征的探究经验,学生很容易能探究出5的倍数的特征。
】⑷比较2和5倍数特征的共同点。
师:我们在探究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时在百数表上做了记号,观察一下你的百数表,发现了什么?生1:发现了我画的圆圈和我画的5的倍数有一样的部分。
生2:我也是。
生3:百数表的最后一列,两种记号都画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生3:这一列是它们共同的倍数。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是不是呢?(学生观察百数表。
)生齐:是师:那好,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2的倍数特征和5的倍数特征的共同点是什么呢?生:个位上是0。
师:说的非常好。
同学们看一下黑板,老师根据大家的归纳总结把2的倍数的特征写在一个椭圆型圈中,5的倍数的特征写在另一个椭圆型圈中。
但是这两个圈画有重合的地方,中间这个重合的地方老师里面写了什么?生齐:0师:0。
是不是刚刚大家发现的2的倍数特征和5的倍数特征的共同点啊?生齐:是师:这说明了什么?生: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
⑸小结。
师:我们刚才分别探究了谁的倍数特征啊?生齐:2和5【设计意图:在探究了2、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再来探究2、5倍数的共同特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
】三.巩固练习师:下面我们做一下小练习,考考大家,看看谁做的好。
(课件展示)师:选一选,填一填。
哪位同学来填一填?生1:2的倍数有30、2、40、12、60、18、72、90.生2:5的倍数有30、35、40、15、60、85、90.师:同学们一起来说一下,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哪些?生齐:30、40、60、90.师:同学们都做的非常好。
看一下下面一个小题,(课件展示)选一选,分一分。
生3:在左边的圈里分入偶数18、10、50、74、46,剩下的都填入右边的圈里。
师:大家都同意他的分法吗?生齐:同意师:看来大家都学得不错。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应该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趣味性、基础性、层次性、灵活性。
让学生学会运用2、5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四.总结师:大家来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吧!生1:这节课学到了2的倍数特征和5的倍数特征。
师:很好。
生2:这节课我明白了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
师:很好,还有吗?生3:这节课我知道了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设计意图:在一节课快要结束时,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收获。
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印象,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
】五.课外拓展师:同学们收获不小呢!大家还想探究一下3的倍数的特征吗?生齐:想师:好,老师留个小作业,大家自己去尝试探究一下3的倍数的特征。
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
【设计意图:学生因好奇心和兴趣驱使,自己先去尝试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为下节课做了很好的预习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