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脱硫技术

合集下载

浅谈MTBE产品脱硫技术

浅谈MTBE产品脱硫技术

浅谈MTBE产品脱硫技术蒋毅赵金涛气分MTBE车间1 前言2014年1月1日车用汽油开始执行国Ⅳ排放标准,硫含量要求小于50PPm,自今年7月开始,北京执行京(国)Ⅴ排放标准,要求硫含量进一步降低到10PPm以下。

作为汽油的调和组分,MTBE 的加入量一般在5%~15%之间,按现阶段装置MTBE产品硫含量来看,将严重影响汽油调和及产品升级。

因此,MTBE产品中硫含量过高是制约我厂汽油产品调和的一个主要因素。

为解决这一问题,综合实际情况,对MTBE实施降硫技术改造显得尤为必要。

2 MTBE产品硫含问题2.1 MTBE硫化物来源及形态随着清洁型汽油的不断升级,作为提高汽油辛烷值和抗爆性的主要添加剂MTBE的硫含量控制已势在必行,MTBE中的硫化物几乎全部来自碳四馏分中,正常情况下,甲醇硫含很少,碳四馏分与甲醇合成MTBE的同时,碳四馏分中的活性组分如:硫醇等含硫化合物也与丁烯合成大分子硫化物,形成了新的硫化物种类如叔丁基硫醚等,由于MTBE对硫化物较其他烃类有更好的溶解性,在MTBE与碳四分离时,碳四中的硫化物,以及碳四烯烃中合成的新的硫化物全部富集在MTBE中,在油品调和过程中,就存在很大的硫含超标问题。

地区分布表1 MTBE硫化物形态分布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到MTBE中的硫化物基本分为三大类,即硫醚、硫醇和噻吩类。

目前,玉门炼厂化验分析中心不具备对液态烃及MTBE产品中硫组分及结构进行分析测定,不利于液态烃及MTBE后续降硫方法的制定。

因此需要委托有资质的科研单位及有分析能力的厂家对液态烃及MTBE产品中的硫组分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了解硫化物的实际组分及结构,为制定MTBE降硫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2.2 MTBE装置原料及产品现状液态烃原料经过脱硫后送至气分装置,气分装置分馏出的碳四碳五作为MTBE装置原料用来生产MTBE,由于硫在碳四碳五原料中富集,所以MTBE产品中硫含量比较高,总硫在150~300μg/g 之间,将严重影响汽油调和及质量升级,影响装置乃至全厂经济效益。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策【摘要】汽油加氢脱硫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降低尾气硫含量的方法,对环境保护和汽车动力性能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技术原理、应用情况、发展趋势、优势挑战和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

当前,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在汽车尾气处理领域应用广泛,但仍存在技术优化的空间。

未来该技术发展趋势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但也面临着成本、能源利用等挑战。

为此,建议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优化工艺流程,提高技术集成水平,推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有望在未来为汽车尾气净化和环保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应用、发展对策、原理、现阶段、趋势、优势、挑战、对策建议、总结、未来展望、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汽油加氢脱硫技术是指通过在加氢装置中将汽油与氢气反应,使其中的硫化合物转化为硫化氢并从汽油中去除的技术。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汽油加氢脱硫技术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净化汽油的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汽车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尾气排放的问题,其中硫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组成之一。

硫化物在大气中的存在不仅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对大气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中硫化物的排放,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应运而生。

通过对汽油进行加氢反应,并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能够有效地将汽油中的硫化物转化为无害的硫化氢,从而实现汽油的净化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该技术不仅具有环保意义,还可提高汽油燃烧效率,减少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净化技术。

通过对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汽车尾气排放的环保水平,促进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汽车产业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1.2 研究意义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的不断增长,汽油作为主要的燃料之一,在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及工艺流程分析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及工艺流程分析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及工艺流程分析摘要: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机动车数量也在快速攀升,与此同时,由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对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进行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基于此,文章对汽油燃烧排放的硫化物种类及其危害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催化加氢脱硫(HDS)反应原理,并对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及其工艺流程进行可分析,以期能够为提升汽油脱硫处理质量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应用低硫含量是当前世界车用汽油应用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对于我国的车用汽油而言,其四分之三以上是催化裂化汽油,也称为FCC汽油。

然而,FCC汽油具备烯烃、硫含量较高,安定性不高的缺陷,对车用汽油指标造成不良影响,此类汽车用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难以达到国际先进标准,甚至与国内最新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指标相去甚远。

虽说汽油中硫化物含量值不是最高,但是其产生的危害却极大。

一方面,硫化物燃烧生成物主要是SOx的形式,也是引发酸雨的主要因素,而且SOx排放过大也会刺激NO,、CO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生产与排放。

另一方面,硫化物还会使汽油燃烧时还会导致汽车尾气转化器催化剂失效,NO、SOx、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进一步增加,降低城市空气质量。

除此之外,硫化物也会对金属设备产生一定程度腐蚀危害,影响汽油泵等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事故概率。

一、催化加氢脱硫(HDS)反应原理分析HDS反应原理,主要是利用在石油中加氢使得含硫化合物氢解形成相应的烃合物与H2S,进而脱去石油中的硫原子,其过程中C—S键的断裂与相应断裂物的饱和是最为基本的化学反应。

例如噻吩和苯并噻吩的HDS过程通常包含了加氢与裂解两途径。

通过加氢使噻吩环双键饱和接着开环脱硫形成烷烃,再通过裂解反应使开环脱硫形成丁二烯,丁二烯在氢环境中饱和。

噻吩经过加氢脱硫处理后主要产生丁二烯、丁烯,丁烷、C2、C3产物则少得多。

石油化工厂里的工艺-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醇技术

石油化工厂里的工艺-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醇技术

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醇技术(RSDS技术)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醇装置的主要目的是拖出催化汽油中的硫含量,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汽油执行国三标准,硫含量要求小于150ppm,烯烃含量不大于30%,苯含量小于1%。

在汽油加氢脱硫的过程中,烯烃极易饱和,辛烷值损失较大,针对这一问题,石科院开发了RSDS技术。

本技术的关键是将催化汽油轻重组分进行分离,重组分进行加氢脱硫,轻组分碱洗脱硫。

采取轻重组分分离的理论基础是,轻组分中烯烃含量高,可达到50%以上,通过直接碱洗,辛烷值几乎不损失。

而重组分中烯烃大多是环烯烃,经过加氢后变为环烷烃,辛烷值几乎不损失,导致重组分加氢辛烷值损失的是C7以上单烯烃和双烯烃饱和,但以上两种物质所占比例较小,正常情况下重组分加氢后辛烷值损失在1.5以内。

RSDS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是设立了两个反应器,第一个反应器在低温高空速下操作,目的是将二烯烃饱和成单烯烃,防止在高温反应条件下二烯烃聚合生胶,可以延长装置运转周期。

60万吨汽油选择性加氢
P7202E7204E7204E7207。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策一、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汽油加氢脱硫技术是一种利用氢气将硫化物还原成硫化氢,再通过吸附剂将硫化氢去除的技术。

其主要原理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汽油中的有机硫化合物转化为易于被吸附剂去除的硫化氢。

在汽油加氢脱硫装置中,首先将含硫汽油与氢气通过催化剂反应,生成硫化氢和未反应的氢气,然后将生成的硫化氢经过吸附剂的吸附,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在炼油厂和化工厂等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也越来越高,使得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在汽车尾气处理领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汽车品牌在其高端车型中使用了汽油加氢脱硫技术,以满足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

二、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发展对策尽管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在环保和尾气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发展对策。

1. 技术改进汽油加氢脱硫技术还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

当前,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在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和吸附剂的性能等方面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催化剂和吸附剂的稳定性和性能,提高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脱硫效率和稳定性。

2. 成本降低目前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行成本降低的工作。

尤其是在汽车尾气处理领域,要求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需要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催化剂和吸附剂的成本等途径,降低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成本,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3. 快速推广应尽快将汽油加氢脱硫技术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

除了炼油厂和化工厂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还可以在加油站、汽车修理厂等汽车维修保养场所得到广泛应用。

需要加强对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推广宣传,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推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落地。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简介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简介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简介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工艺以及工业进展情况,并针对国内催化汽油的特点,对我国的加氢脱硫技术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工艺特点Technology progress of FCC gasoline hydrodesulphurization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features of FCC gasoline hydrodesulphurization technolog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 forward proposal for domestic development.Key words: FCC gasoline; hydro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ical features汽油低硫化是一种发展趋势,限制硫含量是生产清洁燃料和控制汽油排放污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目前我国成品汽油的主要调和组分有催化裂化汽油、催化重整汽油、烷基化汽油、异构化汽油等,其中的催化裂化汽油占我国成品汽油的80%以上,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催化汽油的硫含量是控制成品汽油硫含量的关键。

与国外汽油相比,我国的催化裂化汽油基本呈现两高两低的特点(高硫高烯烃,低芳烃低辛烷值),由于烯烃是辛烷值比较高的组分,因此如何在脱硫的同时尽量保持烯烃不被饱和,就成了催化汽油加氢脱硫的研究重点。

以下便是对国内外的几家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的简要介绍。

1.Prime G+技术:AXENS的Prime-G+是在Prime-G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固定床双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技术。

该技术能够在保证脱硫的同时尽量减少烯烃的饱和。

其工艺流程包括:全馏分选择性加氢(SHU)及分馏,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HDS)。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旧 。
(表

1
) 推出了


空气净化工 程

清洁汽 车行动

分三 阶段 实施



阶段从

2000
年起 实行新 的
l 4 7 6 1 19 9 9

车用有害物质控制标准
9 1 / 4 1 /E E C 4

以及 分 布情况 是 催化裂 化汽 油脱硫 技术 研 究 的出发
( GB
) 与欧洲
( 即欧洲 I )

60 % 25 % 15 %
化 合 物可 以 通 过 蒸 馏 切 割 进 入 柴 油 馏 分 中 同样 达 到 降 低 汽 油 中硫 含 量 的 目 的

程 直接 脱 硫 技 术 以 及 F CC 汽 油 精 制 脱 硫 技 术
而 且 行之

在催 化 裂化
艺 过 程 中直 接 脱 硫 是
个比较经 济
有 效 的 方 法 其 发 展 方 向 是 研 制 新 型 的 具 有 降 硫 性 能 的 中孔 ( 介 孔 ) 和 高 活 性 的 活 性 组 分

的催 化 裂化 催化 剂或 助 剂

∞0

的 硫 来 自催 化 裂 化 汽
物排放量 会增 加
化 物会 增 加
9%

18 %

氧化碳会增加

氮氧
因此 降低

汽 油 的硫 含 量 已 成 为 我 国各
由此 可 见 降 低 汽 油 中 的 硫 含 量

炼 油 企 业 的 当务 之 急 而 开 发 相 应 的 催 化 裂 化 新 技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策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需求的增长,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在汽油生产和使用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加氢反应将硫化物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从而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将探讨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对策。

目前,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汽油中的硫含量有严格的限制,并采取了加氢脱硫技术来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欧盟于2011年开始实施Euro 5标准,规定汽油中的硫含量不能超过10ppm。

而美国则在2005年实施了ULSD(Ultra-Low Sulfur Diesel)标准,要求汽油中的硫含量不能超过30ppm。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逐渐引入汽油加氢脱硫技术,以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加氢脱硫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减少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由于硫化物是催化剂中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加氢脱硫技术可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加氢脱硫技术还可以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排放。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不仅对环境有益,也对能源节约有着重要意义。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和发展对策。

该技术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以建设和维护加氢脱硫装置。

加强国内相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作是关键。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需要与汽车制造和加油站等环节紧密配合,以确保硫含量的控制达到标准要求。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更严格的法规和标准,以推动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在整个产业链的推广和应用。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不合格汽油生产和销售的打击力度,以确保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策是当前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重要课题。

通过加强相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制定更严格的法规和标准,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汽油加氢脱硫技术有望在汽车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为改善空气质量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油品脱硫

油品脱硫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及其进展酱油潘摘要:降低汽油中硫含量以减少汽车尾气中的排放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而催化裂化(FCC)汽油是汽油的主要来源,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含量是降低汽油硫含量的关键。

本文以一个本科生的眼光,列举了近年来常用的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正文:1.汽油脱硫的重要性及意义汽油中的硫燃烧转化为SOx,排放到大气中会引起酸雨,SOx也是汽车尾气转化催化剂的抑制物,会降低汽车尾气转化器对NOx、未完全燃烧的烃类(HC)及颗粒物(PM)等的转化效率。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世界范围内对车用燃料的质量要求更加苛刻,低硫“清洁燃料”的生产成为必然的趋势。

2.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分布研究表明,汽油中所含硫化物的存在形式有元素硫、硫化氢、硫醇、硫醚、二硫化物以及噻吩等,有机硫化物是汽油中主要的含硫化合物。

针对我国炼厂催化裂化汽油的类型硫含量分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的殷长龙在其文献中有如下表述:催化裂化汽油中含量较多的硫化物有四类: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和噻吩类化合物,其中,硫醇硫和二硫化物硫的含量较少,二者之和占总硫含量的15%左右;硫醚硫含量中等,占总硫含量的25%左右;噻吩类硫的含量最多,占总硫含量的60%以上;3.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工艺技术目前进行研究和开发的脱硫技术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或其重组分进行加氢脱硫;(2)对汽油全馏分进行吸附脱硫;(3)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或其重组分进行氧化脱硫。

下面对这三种脱硫技术做详细介绍。

3.1加氢脱硫技术对于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或其重组分进行加氢脱硫来说,其主要难点在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在加氢脱硫反应条件下易饱和,造成辛烷值损失。

烯烃含量越高,加氢脱硫过程中烯烃饱和率越高,辛烷值损失也越大。

中国的炼油企业绝大多数的催化裂化装置为重油和渣油催化裂化,与普通催化裂化相比,其汽油中的硫和烯烃含量更高。

烯烃体积分数一般都大于40%,如果在催化裂化部分不采取任何措施,烯烃体积分数可高达60%以上。

汽油深度脱硫的新途径

汽油深度脱硫的新途径

汽油深度脱硫的新途径一一电化学催化氧化及萃取摘要为了进一步减少汽油硫含量,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汽油脱硫工艺一一使用电化学流化床进行电化学催化氧化和萃取。

可以使用负载氧化铅(P-PbO2/C) 的活性炭电极作为阳极。

电解质是氢氧化钠水溶液,电化学反应器的阴极采用铜柱。

P-PbO2/ C阳极可显著加快电化学反应速率并提升电化学脱硫反应的催化性能。

同样,汽油脱硫规则也在碱性溶液进行研究。

实验的结果指出了最佳脱硫条件如下:电池电压320V、电解质的pH值13.1、进料的体积流量300min- 1和。

-PbO2的质量百分比5.0 wt%,。

在这些情况下的汽油中硫的浓度从310降到40瞄g-1,,同时不对主要产品的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间接电化学氧化的原理。

关键词:汽油;电化学催化氧化;脱硫。

1介绍现在的法规要求液体烃燃料中的硫含量逐步降到越来越低的水平。

欧美国家[1,2]现行的规定要求,从2005年开始,汽油中的硫含量最大值不得超过50ppm,到2010年要把硫含量降到10ppm以下。

对于常规的加氢脱硫工艺(HDS) [3 ]来说,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更高的温度,更大的压力和反应器容积,当然还需要活性更高的催化剂。

但是对于炼厂来说,这些需要很高的成本。

用当前的加氢脱硫工艺很难将硫含量降至15ppm以下,也就是说,它很难去除含有杂环的含硫化合物比如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特别是4,6-二甲基苯并噻吩。

对于深度脱硫来说这是一个没有突破的“瓶颈”。

为了达到新法规的严格要就,需要将不同的脱硫方法结合起来。

加氢脱硫工艺在脱除石油产品中含硫化合物时存在缺陷,为此很多的科研团体和炼厂已经着手于改进常规的加氢脱硫工艺以及开发其他的脱硫方法。

比如选择性吸附脱硫,生物脱硫,氧化/萃取脱硫,离子性液体萃取脱硫等工艺[4-13]。

最近,Otsuki[14]等有报告说混合物的反应特性于他们的电子密度有一定关系。

下面列出了含硫化合物在蚁酸/过氧化氢体系中的氧化反应活性趋势: 甲基苯基硫化物>硫酚〉二苯基硫化物>4,6-二甲基苯并噻吩>4-甲基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苯并噻吩〉噻吩。

FCC汽油吸附脱硫技术

FCC汽油吸附脱硫技术
器和车载诊 断 系统 的性 能 ;O 、O S S 遇 水 后 生 成 H:O 、 O , S 。H S 对机 器零 件有 着 强烈 的腐 蚀 作 用 , 还 会 形 成 酸 雨 ; 化 物 稳 定 性 较 差 , 热 易 分 解 成 硫 加
几乎不消耗氢气等优点 , 是解决 当代能源、 资源和环 境 问题 的重要 技 术 。
第3 7卷第 6期
21 0 2年 6月
环境科学 与管理
ENVI R0NM ENTAL CI S ENCE AND ANAGEM 咆NT M
V0J 7 I 3 No 6 .
J n 01 u e2 2
文章 编 号 :6 4- 1 9 2 1 )6- 0 1一o 17 6 3 (02 0 07 5
K e r s: CC g sl e;a sr t e d s l r ain;rve e y wo d F aoie iw d
目前 中 国国 内的 F C汽 油脱 硫 工 艺 主 要 还 是 C
刖 菁
传 统 的催化 加 氢 , F C汽油 深 度 加氢 脱 硫 工 艺存 但 C
c n u t n a d oh ra v na e .I i n i o tn e h oo o s lete p o lm fe eg o re ,rs uc n n io - o s mpi n te d a tg s t sa mp ra ttc n lg t ov h rbe o n r su c s e o r ea d e vrn o y y
断增 长 , 世界 范 围 内对运 输 燃 料 的质 量 要 求 越 来越 苛 刻 , 中控 制燃 料油 中的硫含 量 是一个 重 要 方 面 。 其
含 硫 汽油 的危 害主要 表 现在 : 增加 S H C N O 、 C、 O、 O

汽油脱硫

汽油脱硫

汽油脱硫汽油脱硫的意义汽车排放污染已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达到环保要求,要大幅度降低汽油的硫含量。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要在全国范围内完全实现汽油硫含量不大于150ppm的欧III标准还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1]。

因此,开发经济有效的汽油深度脱硫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燃油加氢脱硫(HDS)催化剂已逐步取代FCC催化剂成为石化工业中用量最大的催化剂。

但该技术需耗费大量的氢气,易引起辛烷值的降低,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非常昂贵,尤其对燃料油中含有的大分子稠环噻吩类硫化物衍生物的脱除非常困难[2]。

正因为如此,吸附脱硫方式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汽油脱硫的方法汽油脱硫的技术有很多种,采用哪种技术脱硫取决于汽油中的硫的形态,以及硫含量的要求。

对于硫含量超标不多的且是以硫醇硫为主的汽油一般采用碱洗(脱臭)的方法即可解决,但碱洗法会产生碱渣造成后续的处理的问题。

目前工业装置汽油脱硫技术主要是以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和S-zorp 两大技术为主。

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是在较低的压力和温度下对高硫汽油进行加氢脱硫,可以将硫含量在1000ppm左右的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低到10ppm以下,R损失在0.6各单位左右。

S-zorp汽油脱硫技术是中石化引进的国外汽油脱硫技术。

其核心技术是采用了加氢+吸附的专用催化剂和连续再生的技术。

可以可以将硫含量在600ppm左右的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低到10ppm以下,R损失在1各单位左右。

从石脑油沸程烃物流中除去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的步骤有:(a)将含有烯烃,二烯烃,硫醇及噻吩的石脑油沸程烃物流与有效量的氢气加入到第一蒸馏塔反应器中,进入加料区;(b)沸腾含有硫醇,二烯烃和大部分所述烯烃的所述石脑油沸程烃物流馏分向上进入第一蒸馏反应区,所述反应区含有第Ⅷ族金属加氢催化剂,以使部分所述硫醇与部分二烯烃进行反应形成硫化物和具有低硫醇含量的塔顶馏出物产品,所述催化剂制备成某种形态使其能在反应条件下用作催化蒸馏结构;(c)将所述硫化物,噻吩以及重硫醇与高沸点馏分一起作为塔底馏出物,从所述第一蒸馏塔反应器中除去;(d)将所述塔底馏出物和氢气加入到具有第二蒸馏反应区的第二蒸馏塔反应器中,所述反应区含有加氢脱硫催化剂,以使部分所述硫化物,噻吩及重硫醇与所述氢气反应生成H↓[2]S,所述催化剂制备成某形态使其在反应条件下用作催化蒸馏结构;(e)从所述第二蒸馏塔反应器的塔顶馏出物中以气体形式除去H↓[2]S;以及(f)从所述第二蒸馏塔反应器中回收石脑油产品。

FCC汽油深度脱硫技术研发现状概述

FCC汽油深度脱硫技术研发现状概述

硫醇 的转 化和 萃取 。
12 催化 蒸馏 脱硫 技术 .
对 F C汽 油 硫 含 量 分 布 的研 究 发 现 轻 馏 分 C
消 了 F C石脑油分馏塔 , C 在降低 了辛烷值损失 的 同时 , 比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规 加 氢 脱 硫 技 术 减 少 氢 耗 约 3 % , 0 节
省 了部 分 设 备 投 资 和 操 作 成 本 。S A Fnn C N ii g
纪9 0年代 以来 , 已成功应 用 于北美 、 欧洲 、 洲 等 亚 地 区 5套 工 业装 置 中 , 有 良好 的经 济 效益 。此 具 外 ,C N iig 艺 还可 以与 E xn bl 司 开 S A Fnn 工 xoMoi公
发 的 Z R ME E O R工艺 和 E O R工 艺结 合 , 现 X ME 实
反 应就 是硫 醚化 , 醇 与双 烯 形 成 烯 属硫 化 物 及 硫
效益 , 弹性调 节产 品辛烷值 , 并保持 9 % 以上的 9
脱硫 率 。
双 烯选 择性 加氢 , 而处 理 后 的塔 顶 产物 硫 醇 质 因
量分数一般低于 1I/ , gg 既可与处理过的重催化 x 汽油 混合 出装 置 , 也可 直接送 去 醚化 装置 做原 料 。
中硫含量相对较少 , 最重 的 1%馏分 中含硫量 占 0 总硫 的 13 。美 国 C T C / J D E H公 司据 此开 发 了两
段 催化 蒸馏 加氢 脱硫 工艺 技术 。F C汽油脱 硫率 C
大于 9 % , 品硫质 量 分数低 于 1 g g 同时维 9 产 0I / , x
F g 2 P o e sf w fS ANF n n i. r c s o o C l iig

汽油吸附脱硫工艺与工程

汽油吸附脱硫工艺与工程

汽油吸附脱硫工艺与工程哎呀,今天咱们聊聊汽油吸附脱硫工艺,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复杂?别担心,咱们一步一步来,轻松一点。

大家都知道,汽油里有很多东西,有些好,有些坏,尤其是硫,这个家伙可不是个好东西。

硫的存在不仅影响汽油的质量,还对咱们的环境造成了伤害。

你想想,汽车一开,冒出来的烟可就全是硫的“杰作”了。

为了让我们的空气清新一点,咱们得想办法把这些硫给“请”出去。

汽油吸附脱硫工艺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诞生的。

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些特殊的材料,把汽油里的硫吸附掉。

这听起来像魔法似的,其实就是科学家们的智慧结晶。

比如说,常用的吸附剂就是活性炭或者某些金属氧化物,它们可厉害了,像海绵一样,能把那些讨厌的硫吸附住。

这样一来,汽油的质量就大大提高了,环境也能好一些,大家的出行都能更加放心,真是一举多得。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吸附过程是怎么操作的?其实也不复杂,把汽油放到一个专门的反应器里,然后加入吸附剂。

这个过程就像在做菜一样,先把原料准备好,然后慢慢地调配。

随着时间的推移,硫分子就会被吸附剂吸住,汽油变得越来越纯净。

想象一下,汽油就像在进行一次洗澡,洗去身上的脏东西,变得清清爽爽,谁能不喜欢呢?不过,吸附脱硫可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吸附剂总有用完的时候,就像你吃泡面,泡一次就得换新的。

为了保持效率,咱们得定期更换吸附剂,或者把它们进行再生处理。

这个再生过程也有点儿意思,简单说就是把吸附的硫分子释放出去,让吸附剂“复活”,再继续为咱服务。

就好比你在健身房锻炼,今天的努力能让明天的你更强壮。

再说说这个工艺的优点,首先它的成本相对低,虽然技术要求有点高,但只要用对了材料,效果就很不错。

操作过程也不复杂,适合各种规模的工厂使用。

想象一下,普通的小油站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汽油质量,真是人人可为,人人受益啊。

这一技术的推广还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简直就是环保小英雄。

当然了,任何技术都有其局限性,汽油吸附脱硫工艺也不例外。

它对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去除效果就没那么理想。

mtbe脱硫工艺技术

mtbe脱硫工艺技术

mtbe脱硫工艺技术MTBE是一种与汽油混合使用的添加剂,能够增加汽油辛烷值,提高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然而,MTBE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对地下水的污染。

因此,对MTBE脱硫工艺技术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MTBE脱硫工艺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吸附法、化学氧化法和生物降解法三种。

物理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等材料对MTBE进行吸附,然后进行再生。

该工艺技术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对于高浓度的MTBE处理效果较差。

化学氧化法使用强氧化剂将MTBE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

这种工艺技术能够高效地降解MTBE,但是氧化剂成本较高,而且产生的副产物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生物降解法则利用微生物对MTBE进行降解,因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通过培养适宜的微生物菌种,对MTBE进行生物降解处理,可以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在MTBE脱硫工艺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采用多种工艺技术的组合,以达到更高的脱硫效果。

例如,先采用物理吸附法去除MTBE的初始浓度,再使用化学氧化法对尾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从而达到更高的处理效率。

此外,在生物降解法中,还可以通过优化菌种选择、调控环境条件等手段来提高MTBE的降解效率。

随着MTBE脱硫工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目前已经可以达到较高的脱硫效果,并将MTBE降解为无害物质。

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MTBE的浓度波动较大,对脱硫工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在大规模生产中,工艺技术的稳定性和经济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总之,MTBE脱硫工艺技术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领域,需要工程师、化工专家、环境科学家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创新,我们相信未来能够找到更加高效、经济和环保的MTBE脱硫工艺技术,为我们的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策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

硫化物是汽油尾气中的一种主要污染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策成为了行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汽油加氢脱硫技术是指通过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硫化物等硫化合物转化为硫化氢气体,并在后续的反应中进一步转化为水蒸气和硫化物,实现对汽油中硫化物的脱除。

该技术具有高效、环保、节能、成本低等特点,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汽油中硫化物的大幅降低,减少汽车尾气中硫化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以提高汽油的清洁性能和燃烧效率,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和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目前,国内外的许多炼油企业已经将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应用于生产中,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环保效果。

中国石化大庆分公司采用了汽油加氢脱硫技术,成功实现汽油中硫含量从2000ppm降低至10ppm以下,尾气排放中硫化物浓度显著减少,为环境保护和生产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在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1. 技术研发当前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关键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的研发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成本仍然不尽人意。

需要加大对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技术的可持续和稳定应用。

2. 生产装备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需要配套的生产装备和工艺流程,现有的生产装备和工艺流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

需要加大对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生产装备和工艺流程的改进和优化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环保标准随着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对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需要加大对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环保标准的研究和落实力度,确保技术的环保性能和效果得到充分的保障。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和加氢脱 硫辛烷 值恢复技 术 。 3 . 2吸 附脱硫
S O x 、N O X颗粒 物和炭 烟等有 害污染物 的含量 。我国 也已从 2 0 1 0 年1 月 1日 起 在全 国范 围内启 动 “ 国 Ⅲ”标准 ,硫 含 量要求 降至 1 5 0 g / g 以 下 。据 调 查 ,我 国 成 品 汽 油 中 9 0 % 以上 的 硫 来 自 于 催 化 裂 化 ( F C C ) 汽 油 馏 分 ,而 西 方 国 家 成 品 汽 油 中 F C C汽 油 的 比 例 低 于 3 0 %。随着 石油加 工原 料 的 日益重 质化和 劣质 化 ,F C C汽 油硫 含量 也
起 人们 的密 切关 注 。汽车 尾气 排放 达标 的关 键在 于提 高车 用燃 料油 的
质 量 ,因此欧 美相继 颁布 了汽 车尾气 排放 标准 ,限制 汽车尾 气 中 C O、
的高 辛烷值 组分 ,造成 汽油 辛烷值 损 失 。因此 ,目前具 有较 高脱 硫活
性 、对 汽 油辛烷 值 影响较 小 的加 氢脱硫 技术 主 要包括 选 择性 加氢脱 硫
量并开发 出经济 的吸附 剂再生 方法 。 3 , 3溶 剂萃取脱 硫 溶 剂萃取 脱硫 技术 在常 温常 压 下操作 、溶 剂可 循环 使 用且 不 改变
其 中的硫化 物 ,以得 到符 合清 洁燃 料标 准 的成 品汽 油 ,开 发相 应的 催
化 裂化新 技术 、 新 工艺也 成为研 究者和 使用者普 遍关注 的问题 。
确定 催化 裂化 汽油 中含 硫化 合物 的类 型 、含量 以及 分 布情 况是 催 化 裂化 汽油 脱硫 技 术研 究的 出发 点 。国 内外关于 降低 催化 裂化 汽油 中 含硫化 合物 的研 究 普遍 认为 ,催化 裂化 汽 油 中的含硫 化合 物主 要 以噻

汽油脱硫技术

汽油脱硫技术

汽油脱硫技术摘要:我国成品汽油中90%以上的含硫化合物来自催化裂化汽油,降低成品油中硫含量的关键是降低FCC汽油的硫含量。

本文主要综述了FCC汽油脱硫技术的优缺点。

关键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亠刖言据统计,我国车用汽油中90%的硫来自催化裂化。

而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化物存在形式以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和噻吩类硫化物为主,其中噻吩类硫的含量占总硫含量的60%以上,而硫醚硫和噻吩硫的含量占总硫的85%以上。

因此,催化汽油脱硫过程中如何促进噻吩类和硫醚类化合物的转化是降低催化汽油硫含量的关键。

围绕低硫和超低硫油品的生产,开发出了许多相关的脱硫技术,目前相关的脱硫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

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催化裂化进料加氢脱硫技术、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非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催化蒸馏加氢脱硫技术;非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吸附脱硫、氧化脱硫和生物脱硫以及添加剂技术等。

1. 加氢脱硫技术1.1FCC原料加氢预处理脱硫技术是通过对FCC原料油加氢处理来降低FCC汽油硫含量,可将FCC原料硫含量降至0.2%以下,从而使FCC汽油硫含量降到200血/g。

对催化裂化原料油进行加氢处理,可以同时降低催化裂化汽油和馏分油的硫含量,可以显著地改善产品的产率和质量。

但投资高(FCC原料加氢预处理所需投资为其他方法的4〜5倍),要消耗氢气,操作费用高,且难以满足硫含量小于30pg/g的要求。

1.2FCC过程直接脱硫技术该技术是在FCC过程中使用具有降低硫含量的催化剂和助剂以及其他工艺新技术,从而在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直接达到降硫的目的。

该类技术的特点是使用方便、不需增加投资和操作费用,缺点是脱硫效果差。

1.3FCC汽油加氢处理①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加氢精制,可以将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含量降到50yg,但是由于轻汽油馏分中的烯烃得以饱和,汽油辛烷值RON要损失较多;②催化裂化汽油重馏分加氢精制,只对催化裂化汽油重馏分进行加氢精制,可避免轻汽油馏分中烯烃得以饱和,使辛烷值损失较少;③两段反应工艺,为了克服FCC汽油加氢的缺点,采用两段反应器工艺,第一段为加氢处理,第二段为异构化,但它同时也增加了投资和操作的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油脱硫技术
摘要:我国成品汽油中90%以上的含硫化合物来自催化裂化汽油,降低成品油中硫含量的关键是降低FCC汽油的硫含量。

本文主要综述了FCC汽油脱硫技术的优缺点。

关键词: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
前言
据统计,我国车用汽油中90%的硫来自催化裂化。

而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化物存在形式以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和噻吩类硫化物为主,其中噻吩类硫的含量占总硫含量的60%以上,而硫醚硫和噻吩硫的含量占总硫的85%以上。

因此,催化汽油脱硫过程中如何促进噻吩类和硫醚类化合物的转化是降低催化汽油硫含量的关键。

围绕低硫和超低硫油品的生产,开发出了许多相关的脱硫技术,目前相关的脱硫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

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催化裂化进料加氢脱硫技术、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非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催化蒸馏加氢脱硫技术;非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吸附脱硫、氧化脱硫和生物脱硫以及添加剂技术等。

1. 加氢脱硫技术
1.1 FCC原料加氢预处理脱硫技术
是通过对FCC原料油加氢处理来降低FCC汽油硫含量,可将FCC原料硫含量降至0.2%以下,从而使FCC汽油硫含量降到200μg/g。

对催化裂化原料油进行加氢处理,可以同时降低催化裂化汽油和馏分油的硫含量,可以显著地改善产品的产率和质量。

但投资高(FCC原料加氢预处理所需投资为其他方法的4~5倍),要消耗氢气,操作费用高,且难以满足硫含量小于30μg/g的要求。

1.2 FCC过程直接脱硫技术
该技术是在FCC过程中使用具有降低硫含量的催化剂和助剂以及其他工艺新技术,从而在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直接达到降硫的目的。

该类技术的特点是使用方便、不需增加投资和操作费用,缺点是脱硫效果差。

1.3 FCC汽油加氢处理
①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加氢精制,可以将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含量降到50μg/g,但是由于轻汽油馏分中的烯烃得以饱和,汽油辛烷值RON要损失较多;
②催化裂化汽油重馏分加氢精制,只对催化裂化汽油重馏分进行加氢精制,可避免轻汽油馏分中烯烃得以饱和,使辛烷值损失较少;③两段反应工艺,为了克服FCC汽油加氢的缺点,采用两段反应器工艺,第一段为加氢处理,第二段为异构化,但它同时也增加了投资和操作的费用。

1.4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Ⅱ技术
由石油化工科学院(RIPP)开发的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Ⅱ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流程见图3。

图1RSDS-Ⅱ工艺流程图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Ⅱ技术的特点:①脱硫效果好,适用性好;②该流程在脱硫化物的同时,既减少汽油辛烷值损失又能保证运转周期。

2. 非加氢脱硫技术
2.1 膜法汽油脱硫技术
膜法脱硫是一种新兴的汽油脱硫技术,膜法汽油脱硫技术是利用高分子膜对不同分子的选择性透过来实现超低含硫汽油的生产。

汽油中含硫化合物与高分子膜有较高的亲合能力,因而含硫化合物在高分子膜中有较高的渗透速度,优先透过膜传质到渗透侧。

这样在渗透侧得到了高硫化物含量的物料,而滞留侧的物料中含硫化合物大大减少得到低硫汽油。

膜法脱硫的优势主要表现在:①较低的投资和操作费用。

②工作温度低,系统工作在低温(90~120℃)下,无需加热炉。

③由于分离过程无化学反应,汽油中高辛烷值组分得以保留,因此无辛烷值损失。

④可进行模块化设计,易于放大、可扩容和建造,同时运转时间长,易于维修。

⑤可以部分脱除芳烃,为满足
汽油低苯浓度的未来规范进行技术储备。

目前膜法脱硫的难题体现在开发具有高通量和高选择性的汽油脱硫膜,在膜组件的设计开发,膜的污染等问题上也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2.2 吸附脱硫技术
由于汽油和柴油中某些含硫化合物中的硫(如噻吩、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等)在加氢过程中不易被脱除,而在吸附过程中能比较容易地从汽油和柴油中除掉。

因而国外一些石油公司利用吸附技术的特点,已将其用以催化重整和异构化原料油的脱硫预处理。

如美国Union Oil Company利用吸附的方法,使重整原料石脑油中的硫含量小于0.3μg.g-1。

美国Exxon公司也有相关的技术报道。

吸附法用于汽油脱硫时,由于汽油中的硫多存在于芳烃类化合物中,吸附剂可以有选择性地脱除汽油中的含硫芳烃化合物,而对于汽油中的烯烃无影响,从而避免了加氢精制过程中,为保证脱硫效果,而造成的大量烯烃被加氢饱和,致使汽油辛烷值下降的现象。

应用吸附技术同样可将柴油中难于加氢脱除的含硫多环化合物除去,使柴油中的硫的质量分数降至50μg.g-1以下,避免了在加氢过程中使用昂贵的重金属催化剂,使投资和操作费用大大降低。

正是由于吸附法在汽油和柴油脱硫过程中的巨大潜力,该类技术已成为近期国外石油公司重点开发的技术之一。

由于吸附法脱硫(ADS)具有简单、方便、快速、经济的优点,比其他汽油非加氢脱硫技术更加引起各国的关注。

根据作用机理的不同,ADS可分为物理吸附脱硫和反应吸附脱硫两种。

前者将含硫化合物吸附在吸附剂的表面或内部,吸附剂可通过脱附剂清洗或吹扫进行再生。

后者则通过吸附剂与有机硫之间的化学反应,把硫转化为硫化物,固定在吸附剂上,从而达到脱硫目的。

这种吸附剂的再生一般需要通过氧化或还原反应来实现,将硫化物转变为H2S,S或SO X。

ADS要真正实现汽油吸附脱硫的工业化应用,需要有效地解决如下两个问题:①吸附剂必须具有良好的硫吸附性能,具有高的容硫能力,且容易脱硫再生;②吸附剂必须具有优越的硫化物选择吸附能力,尽可能减少芳烃和烯烃等烃类化合物的竞争吸附。

2.3 氧化脱硫技术
此法采用一种氧化剂,可在普通温度和压力缓和条件下使轻质油中的残余硫
脱至1μg /g以下,同时可适当脱去多环芳烃和氮。

氧化脱硫具有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对原料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2.4 生物脱硫技术
生物脱硫研究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但直到80年代末美国气体技术研究所的Kilbnae发现了能够选择性断裂C-S键的微生物以后,生物催化脱硫才进人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汽油生物脱硫技术目前对脱除催化裂化进料中的二苯并噻吩有了某些突破,已分出2种菌株,产生的酶能将二苯并噻吩中的硫选择性氧化为矾,然后再脱除矾中的硫,生产不含硫的联苯氧化衍生物和无机盐。

对汽油馏分中的煌吩硫,迄今还没有发现能有效破坏噻吩的微生物。

从汽油中脱除煌吩的关键是找到溶剂耐受性和催化速率较高的新生物催化剂。

与加氢法相比,生物法的投资费用可降低一半,操作费用可减少10%-25%。

据美国能源部预计,生产硫含量低于50μg /g汽油的生物催化工艺在未来4-6年内可能实现工业化。

2.5烷基化脱硫
FCC汽油中的噻吩硫化物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烯烃进行烷基化反应,生成沸点较高的烷基噬吩化合物,然后利用沸点差进行分馏脱除,这样既可脱除汽油中的硫化物,又可降低烯烃含量。

该技术的催化剂以磷酸、硫酸、硼酸、氢氟酸、三氟化硼、三氯化硼和二氯化铁等为酸性催化剂,以氧化铝、氧化硅、硅藻土等为载体。

酸性对噻吩转化率的影响很明显,酸性催化剂的孔分布对噬吩与烯烃进行烷基化反应生成高沸点化合物的沸点也有影响,介孔分子筛有利于形成高沸点的烷基化产物。

第一套工业装置已在德国拜耳炼油厂投运。

2.6 添加剂技术
Grace公司开发的催化裂化GSR系列脱硫添加剂可以降低包括噻吩和烷基噻吩在内的各种有机硫化物的含量。

其中GSR-1添加剂根据原料油、催化剂和操作条件的不同,能使催化汽油硫含量降低15%-25%,目前已在北美和欧洲10家炼油厂的催化裂化装置上使用。

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添加剂后,催化汽油硫含量降低20%-30%。

荷兰AkzoNobel公司开发的Resolve添加剂,可使催化汽油硫含量降低20%。

2.7 溶剂脱硫
GTC公司在2000年NPRA年会上宣布了一种同时脱除汽油中硫和苯的
GT-Deusfi工艺,可用来精制FCC汽油。

GT-Deusir工艺可生产出硫含量30μg/g 的汽油,同时回收BTX(苯、甲苯、二甲苯)满足石化需要。

该工艺采用独有的溶剂调和,汽油中的硫和芳烃在138-276kPa的条件下通过萃取蒸馏而被脱除。

从以上的常规汽油脱硫技术来看,加氢脱硫仍是目前最主要的脱硫工艺,也是得到工业化应用最多的一种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果好,方便大规模连续化生产等突出优点,但是也存在如下缺点:①降低汽油辛烷值;②成本较高。

非加氢脱硫技术大多数处于开发中,在技术成熟度上与加氢脱硫还有一定差距,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