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福利国家”政策形成及借鉴

合集下载

【老年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200字】

【老年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200字】

老年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第一,国外学者关于国外老年人社会福利的研究如下: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2011)以法国为例,借鉴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所采取的措施,提出应向中高龄人员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鼓励他们在退休后应该发挥余热,不要完全依赖国家包干社会福利供应,以此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现实。

英国是福利国家实践的先行者,在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上独树一帜。

当下英国同样面临老龄化社会背景,政府正在寻求缓解财政压力与满足老年人照护需求间的平衡点。

纵观英国老年人福利服务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福利补贴以养老金为主,第二,重视老年人需求、权利及人格,第三,国家卫生服务与养老社会服务相结合,第四,政府责任重新定位,第五,重视发挥社会力量。

美国的养老服务管理体制起源于1965年约翰逊总统签署的《美国老年人法案》(Older American Act),该法案奠定了美国卫生健康行政系统,形成了卫生及公共服务部——56个州老龄机构——655个地方老龄机构的服务网络体系。

纽约在老年人医疗健康方面提供有初级医疗、急性照顾等服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包括家庭护理设施及多功能老人中心,其中家庭护理设施的服务规模小,可为老人提供更加便利的贴身服务,而多功能老人中心的服务规模则较高,除常规的餐饮、保健外,可提供多样化的个性服务。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算得上是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晚的国家。

村川浩一等(2004)介绍了日本在老年人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1)护养受托人负责照顾被寄托的老年人,且受托人在照看之前要进行福利教育;2)可根据老年人自身需要,申请入住养老机构,机构性质有半公半私及完全私营。

第二,国外学者关于中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研究如下:中国的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起步较晚,且深受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影响,在阅读文献时,笔者发现最早进行中国社会福利研究的是西方学者。

在农村福利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不多。

弗里德曼福利思想的综述

弗里德曼福利思想的综述

弗里德曼福利思想的综述摘要本文从弗里德曼的经济和社会哲学思想出发,阐述了弗里德曼对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批判,深入分析了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最后对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做出了整体的评价。

不仅有助于我们学习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变革的经验和教训,也对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福利国家福利思想中图分类号:d737 文献标识码:a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经济学家,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新自由主义福利思想的代表,他强调自由市场的作用,坚持个人的自由选择,认为只有通过限制政府的职能和权利,建立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应对西方国家出现的福利危机。

要全面理解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就必须首先了解他的经济主张和社会哲学思想。

一、弗里德曼的经济学和社会哲学理念(一)弗里德曼的经济学理念。

弗里德曼十分推崇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他认同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

弗里德曼认为在微观经济市场中,没有一个社会可以完全按照指挥原则运行,通过个体间自愿的交易合作可以实现更多的繁荣和自由。

在现实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应该存在一个有限的政府来维持,消除垄断或市场不完全性等现象。

弗里德曼在用他的货币主义理论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时,持有同凯恩斯主义截然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危机的主要原因不在于自由市场,而是由于政府管理货币政策的失败,在他看来通货膨胀就是一种单纯的货币现象,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实际需求量。

福利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放大货币供应量,人为造成通货膨胀率的升高,来实现失业率的下降的这种政策目标是不可能实现,而且危害巨大。

(二)弗里德曼的社会哲学理念。

弗里德曼区分了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

机会平等使人们能够得到自由,使每个人能够凭自己的能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只有机会平等意义上的社会公平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才能保持资源的有效配置,否则就会造成效率的损失。

结果平等消除了人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削弱了人们努力的动力,减少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促成结果平等的种种政策实际上却造成了一大批特殊集团的利益实现。

员工福利研究

员工福利研究

论文题目:员工福利研究考生姓名:专业:工商企业管理准考证号:指导老师: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日期:2011 年 6 月20 日摘要今天的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企业并购的浪潮、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这些构成了国有企业的外部环境。

与此同时,知识经济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促使企业更加看重人才的价值,更加关注员工队伍的建设,更加注重调整薪酬政策以聚敛人才。

其实,很多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或者调整薪酬政策时就已经发现,员工福利在强化企业与员工的感情枢纽、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今天,员工福利无论在形式、内容、资金、还是管理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并以它特定的属性和特殊的功能成为企业薪酬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的福利体系一方面对吸引和保留员工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它也是公司人力资源系统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

福利项目设计得好,不仅给员工带来方便,解除后顾之忧,增加对公司的忠诚,而且可以再一定程度上节省人工成本,同时提高公司的社会声望。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如何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合理的福利制度设计,既有利于吸引员工、保留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企业员工福利福利制度AbstractToday's enterprise face more serious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nterprise merger wave, China's market-oriented reformdeeply, these make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external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knowledge economy change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dea, promote the enterprise more value the talent's valu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aff of the building, pay more attention to adjust salary policy to those talents. In fact, a lot of enterprises in the design of salary system or adjust salary policy has been found, employee benefits in strengthening the enterprise and staff feelings hub, attract and retain outstanding staff has distinctive function. Today, employee benefits both in form, content, capital, or on management, have been full of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and with its particular attributes and the special function of the enterprise's salary system become the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component.Perfect welfare system on one hand is to attract and retain employees are very important,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the company's human resources system is an important sign of the sound. Welfare project design well, not only bring convenience to employees, remove the trouble back at home, increase loyalty to a certain degree, and can save up to artificial cost,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company's social prestige. At present,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exit how to attract talents and keep talents, the authors think that the problem of the welfare system, reasonable design, is advantageous to attract employees, keep staff,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employees, also is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innovation important aspect.Key words: enterprise employee benefits Welfare system目录一、绪论 (1)(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1)(二)文献综述 (1)(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二、企业员工福利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2)(一)相关概念 (2)(二)理论依据 (2)三、国内外企业员工福利的现状分析 (3)(一)企业员工福利的发展阶段 (3)(二)我过企业员工福利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及启示 (3)(三)我国企业员工福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四、我国企业员工福利制度的完善 (8)(一)福利制度改革的前提条件 (8)(二)福利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8)结束语 (9)参考文献 (9)一、绪论(一)选题目的与意义中国是以最快速度增长的商业市场之一。

欧洲儿童福利政策:比较及经验借鉴

欧洲儿童福利政策:比较及经验借鉴

欧洲儿童福利政策:比较及经验借鉴夏聪明,张向达(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儿童福利需求不断升级,现行的儿童福利政策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完善儿童福利政策势在必行。

从世界范围看,欧洲国家的儿童福利政策发展较早且较为完备,对现阶段中国儿童福利政策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以福利体制和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为基础,选取英国、德国和瑞典三个欧洲典型国家进行深入剖析,厘清其儿童福利政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为中国儿童福利政策的发展提供借鉴。

在“三孩政策”的背景下,中国应大力发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完善经济支持、时间和服务政策,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混合照顾体系,拓宽儿童福利筹资渠道,以设计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福利政策,通过完善儿童福利政策为生育开启“机会之窗”,并消除儿童福利需求与儿童福利供给之间的现实难题,增进儿童福祉,从而切实解决家庭后顾之忧,提升适龄人群生育意愿。

关键词:儿童福利政策;福利体制;社会福利政策;欧洲国家中图分类号:F061.4;D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24)04-0118-12一、问题的提出儿童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儿童福利能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资源与不竭动力。

近年来,中国生育率水平持续低于更替水平。

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规模与出生率分别仅为956万人和6.77‰[1],同2021年的1 062万人和7.52‰相比均有明显下降。

可见,中国已进入低生育率陷阱的高风险期[2]。

究其缘由:首先,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转型,劳动者的工作强度加大,儿童抚养更加精细化,育儿成本(货币、机会和时间成本等)增加,家庭的育儿负担日益加重[3]。

其次,囿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市场参与率提升,需要在家庭与工作之间进行理性选择,但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有可能遭遇就业歧视,导致其生育意愿显著下降。

2015-2016年中国社会政策前沿研究综述

2015-2016年中国社会政策前沿研究综述

2015-2016年中国社会政策前沿研究综述房莉杰【摘要】本文结合2015-2016年间中国社会政策的一些主要变化情况,回顾了这两年间中国社会政策的前沿研究。

这些前沿议题主要包括托底型社会政策、社会组织与社会服务、创新社会治理、计生政策改革后的家庭政策、长期照护、新医改以及精准扶贫等。

通过这些回顾发现,中国社会政策前沿研究正在从具体政策领域的介绍转向对政策过程、政策治理等的分析,开始出现探索中国社会政策范式的学术意识。

但是主流研究仍是对显现的简单描述,也存在经验研究和理论探索脱节的情况。

因此,未来对社会政策方法论的研究和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名称】《社会政策研究》【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11页(P45-55)【关键词】托底型社会政策;创新社会治理;精准扶贫;购买服务【作者】房莉杰【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035社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干预(尽管它并不完全是政府行为),更具体来说就是国家对于收入再分配的干预,以实现某些福利目标。

而作为学科的社会政策,就是研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收入再分配、它们是怎样进行再分配的,以及其福利目标实现到了什么程度。

因此,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社会政策研究跟现实密切相关,在某一特定时期,它总是聚焦于该时期突出的福利需求,以及主要的社会政策的实施效果。

具体到中国而言,在过去的两年,“二孩”生育政策、“托底”型社会政策、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创新社会治理、精准扶贫、长期照护保险试点等政策陆续提出。

因此,过去两年社会政策的前沿研究很大程度上是跟这些政策的互动。

尤其是处于“十二五”和“十三五”之交,2015-2016年中国社会政策的研究前沿,很大程度上是对“十二五”的总结,且是理解“十三五”社会政策新进展的基础。

本文将重点回顾2015-2016年社会学领域对于这些社会政策的前沿热点研究,以期反映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同时兼顾其他社会政策研究议题。

福利经济学述评

福利经济学述评

福利经济学述评福利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资源,以实现最大福利的学科。

在当今社会,福利经济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综述、实践应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述评。

一、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福利经济学以效用和福利为基本概念,旨在寻找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使得社会总效用达到最大化。

其中,效用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程度,而福利则是指社会成员因拥有某种资源或能力而获得的福利水平。

在福利经济学中,资源配置的优化是提高社会福利的关键。

二、福利经济学的理论综述福利经济学有许多重要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是涓滴理论、平等分配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涓滴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会带来益处,这些好处会逐渐渗透到各个阶层,最终惠及所有人。

平等分配理论则资源的公平分配,认为这样可以提高整体福利水平。

可持续发展理论则强调经济的长期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三、福利经济学的实践应用福利经济学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政府在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时,会参考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以实现更公平、更有效的资源配置。

此外,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选择投资项目时,也会考虑福利经济学因素,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四、福利经济学的未来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化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日益严重,福利经济学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技术进步可能会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加社会财富,但也可能带来就业结构调整和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

全球化可能会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但也可能带来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不公。

气候变化可能会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也将对福利经济学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面对这些挑战,福利经济学需要进一步研究技术进步、全球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机制和程度,探讨适应新形势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安排。

此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福利经济学在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上也可能会有新的突破。

社会福利政策

社会福利政策

社会福利政策概述社会福利政策是指政府为改善社会公民生活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

它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医疗保健、教育、就业、养老、残疾人福利等。

社会福利政策的目标是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基本的社会福利。

医疗保健医疗保健是社会福利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来确保人民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其中,公共医疗保险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公共医疗保险通过政府筹集的资金来提供医疗保障,让人们能够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

此外,政府还积极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教育教育是社会福利政策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政府通过投入教育资源和制定教育政策来提高教育水平和普及程度。

教育福利政策的核心是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政府提供教育补贴和奖学金,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教育支持。

此外,政府还鼓励学校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就业就业是社会福利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政府通过制定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和提供培训机会,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政府还提供失业保险和职业转换服务,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

此外,政府还制定劳动法律,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合理的工资和工作条件。

养老养老是社会福利政策中一个日益重要的领域。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政府通过养老保险和养老金制度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政府还鼓励个人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以帮助老年人提前做好养老准备。

残疾人福利残疾人福利是社会福利政策中的一个特殊领域。

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来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益和生活需求。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残疾津贴、康复服务、无障碍设施建设等。

政府还鼓励企业聘请残疾人员工,并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结语社会福利政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涵盖了各个领域,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增长。

通过医疗保健、教育、就业、养老和残疾人福利等政策的实施,政府为人民创造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社会党国际和社会民主党若干问题研究综述__董礼胜

社会党国际和社会民主党若干问题研究综述__董礼胜

社会党国际和社会民主党若干问题研究综述董礼胜一、社会党国际概况社会党国际是由主张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和组织组成的国际政治联合体。

它于1951年6月在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成立。

社会党国际自称其历史始于1864年成立的第一国际,但由于其指导思想和纲领是沿着第二国际伯恩施坦的思想路线演变而来的,所以一般都认为其历史始于1889年第二国际的成立。

社会党国际是一个松散的国际政党联盟,各成员党在推行自己的政策方面是自治的和独立的,该国际的决议对它们来说并无强制性,其领导机构也不是各国社会党的中心,而只是作为一个交换情报和经验、协调各党的行动、表明各社会党共同立场的组织。

因此,虽然各党都以“社会民主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但是社会党国际内部以及各党内的具体政治倾向和政策各有不同。

社会党国际总部设在伦敦。

它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代表大会,每三年召开一次。

截至1999年底,社会党国际有91个正式成员党,25个咨询成员党,15个观察员党,3个兄弟组织和9个联系组织。

这五类成员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第一,正式成员党,有发言权、表决权,需缴纳会费。

第二,咨询党,有发言权并缴纳会费。

第三,观察员党,可出席、观察正式会议,需缴纳会费。

第四,兄弟组织,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第五,联系组织,有发言权。

(注:余邃主编:《外国政党概要》,第34—35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大多建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中主要的政党有德国社会民主党(成立于1863年)、英国工党(成立于1900年)、瑞典社会民主党(成立于1889年)、法国社会党(成立于1905年)、奥地利社会党(成立于1889年)、意大利社会党(成立于1891年)、西班牙社会党(成立于1879年)、葡萄牙社会党(成立于1875年),这些国家的社会党都有自己的历史和发展道路,但有不少地方是共同的,从而形成这一类政党的一些基本特征。

社会民主主义反映和代表了各国社会党及社会党国际在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基本主张上、在处理政治问题的基本观点上、在基本理论的出发点和方法论上诸方面的共同之处,被奉为各国社会党思想体系和目标模式的统称。

人民社会福利的历程

人民社会福利的历程

人民社会福利的历程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在确保人民生存、发展和幸福的基础上,为
全体公民提供社会保障和福利服务的一种制度安排。

人民社会福利
的历程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变迁。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福利体系尚未建立。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人民社会福利开始逐渐受到关注。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推行社会主义制度,提倡人民社会福利
的建设。

这使得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福利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福利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9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社会福利制度也得到了相应调整。

人民社会福利开始从被动、基本的福
利提供转变为更加全面、多样化的福利服务。

19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福利进一步提升。

政府加大了对人民社会福利的投入力度,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医疗、养老、失
业保险等社会保障项目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人民社会福利得到了
更好的保障和落实。

当今,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完善,向着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政府加强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关注农村、外来务工人员、贫困人口等特殊群体的需求,推动了人民社会福利的进一步提高。

总之,人民社会福利的历程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将继续向着更加公平、全面、可持续的目标前进,为人民的幸福和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字数:249)。

社会福利理论文献综述

社会福利理论文献综述

社会福利理论文献综述在准备课题《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对相关国内外著作进行了选读,并对已发表的相关领域论文进行了研究,以此寻求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现状,了解与本论文有关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总结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从而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并有所创新。

(一)福利、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福利”一词,英文为“Welfare”,意指人、动物或群体的健康、安全、快乐的一种总体状态,亦指多由政府为有需要的人或者动物提供生活条件、经济帮助等等①。

我国社会保障学专家郑功成对从社会学的意义上对“福利”概念作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福利包括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其中个人福利通常被解释为‘幸福’、‘快乐’的同义语,是指个人对物质生活的需要与个人精神生活的需要的满足;而社会福利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福利的总和或个人福利的集合②。

对于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而言,它的内涵和外延很难确定,至少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去理解。

在最广泛意义上,社会福利是指一切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社会措施,不仅包括社会保障的内容,也包括就业政策、公共文化、免费教育、公共卫生和家庭津贴等等。

其覆盖对象是全体国民,包含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

在英国出版的《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社会保障”不单独列目,而在“社会福利”条目下包括两个主要的子项目:一是社会工作——个人社会服务;二是社会保障——政府的福利项目。

在中层意义上,社会福利基本上是社会保障的同义语,是西方普遍用来①参见美国传统词典第4版、牛津高阶英语词典、柯林斯高级英语学习词典第5版②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6页。

替代社会保障的一个概念,涵盖了政府和社会为国民提供的各种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的各项内容。

狭义上的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张海鹰(1993)认为社会福利作为国家的社会政策,由国家或社会为立法或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的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①。

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福利

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福利

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福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社会福利的需求也越来越重要。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社会福利的概念、经济发展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以及提升社会福利的途径等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社会福利包括但不限于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等方面。

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其次,经济发展对社会福利有着重要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福利的提升。

经济发展可以为提升社会福利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会增加,政府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社会福利。

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会带动社会的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社会福利的供给。

因此,经济发展是提升社会福利的重要保障。

然而,经济发展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对社会福利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碍。

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社会福利的持续提升。

为了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养老保障等制度,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其次,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关注贫困人口、残疾人士、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再次,加强就业培训,提高人民的就业能力,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

最后,加强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总之,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薪酬水平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薪酬水平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薪酬水平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薪酬水平是指企业向员工支付薪金的水平,是一个企业在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方面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薪酬水平不仅关系着员工的生活质量和福利待遇,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运营。

研究薪酬水平对于企业管理和员工激励具有重要意义。

一、薪酬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薪酬水平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绩效。

早期的一些研究表明,薪酬水平与员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即薪酬水平越高,员工的绩效也越好。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提出了薪酬与绩效之间并非线性关系的观点,而是存在一定的曲线关系。

也就是说,薪酬水平的提高对员工的绩效会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过高的薪酬水平可能会导致员工产生麻痹和厌倦情绪,进而影响工作表现。

员工对薪酬水平的满意度直接关系到员工忠诚度和稳定性。

研究表明,薪酬水平是员工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当员工感到自己的薪酬水平与自己的付出不成比例时,就会出现不满情绪,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市场情况,合理调整薪酬水平,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薪酬水平的差异化管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和职位要求,对薪酬进行差异化管理。

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技能员工的薪酬水平通常会高于一般员工,这是因为他们的工作责任和能力要求更大。

而对于一些基层员工和普通员工来说,薪酬水平则需要与市场水平持平,以确保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薪酬水平是企业管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

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市场情况,合理调整薪酬水平,实现绩效和满意度的平衡。

差异化管理也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2000字】第二篇示例:一、薪酬水平对员工的影响1. 激励作用薪酬是员工参与工作的主要动机之一,适当的薪酬水平可以激励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德国社会福利保障综述

德国社会福利保障综述

德国社会福利保障综述
王佐
【期刊名称】《科学决策》
【年(卷),期】2002(000)004
【摘要】@@ 德国是社会福利的联邦国家,社会福利国家的根本原则是既要求团结互助,又要求个人负责.为实现这些原则,国家创造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福利法网络,从对生病,需要护理,事故以及年老时的保障直至子女补助住房补贴或失业金,同时,国家还确保公民基本的生活条件.
【总页数】1页(P62)
【作者】王佐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5.16
【相关文献】
1.关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研究的文献综述
2.德国社会福利保障考察
3.纳粹党崛起的历史、社会因素——《纳粹德国的兴亡》、《大逆转1919:希特勒反犹背后的欧洲史》《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三书研究综述
4.战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考察
5.战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考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方社会保障三大理论流派述评

西方社会保障三大理论流派述评

西方社会保障三大理论流派述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社会稳定和安全机制,对于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在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它们分别是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福利国家理论和自由主义理论。

本文将对这三大理论流派进行述评,以期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由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提出。

该理论主张国家应该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来维护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同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种理论介于自由放任主义和全面干预之间,强调政府应该在社会保障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

福利国家理论福利国家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英国,由威廉· Beveridge等人提出。

该理论主张国家应该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来建立一个覆盖全体公民的福利体系,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

这种理论强调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公民提供更多的福利保障。

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左右在西方国家出现的,代表人物包括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等。

该理论主张社会保障应该由市场机制来调节,政府应该尽可能少地干预经济,以保护个人自由和经济活力。

这种理论强调个人应该对自己的生活负责,通过市场机制来获得相应的保障。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强调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重要角色,认为政府应该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该理论也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保障供给和需求。

但是,这种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可能导致政府过度干预和市场失灵的问题。

福利国家理论福利国家理论强调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来建立一个覆盖全体公民的福利体系。

这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

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中国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时间:2022年4月26日目录1 前言: (1)2服务型政府提出的背景 (2)2.1 从服务行政到服务型政府:研究的深化与概念的形成 (2)2.2从经济改革到政府改革:服务型政府提出的背景 (3)3服务型政府的现状 (4)3.1从管理走向治理: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 (4)3.2以公共服务凸显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10)4服务型政府的走向 (12)4.1从机构改革到政府转型:政府改革的理路和走向 (12)5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16)5.1政府再造的系统工程: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路径 (16)6参考文献 (18)摘要:本文针对服务型政府,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的调研,对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背景、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评述。

全面地反映了有关服务型政府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年来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并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根据学术界的诸多评议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文献调研改革ABSTRACT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through to the domestic related research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nearly a decade of research,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of service oriented government conducted a thorough review of the system. Fully reflect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about th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especially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according to the academic review of in-depth mining and thinking.Keywords: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reform of literature research1前言: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中国新一轮政府改革的目标,也是近年来中国政治学、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

文献综综述的例子

文献综综述的例子

FDI与环境规制一、背景与意义(一)背景在中国20余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中,外商直接投资(FDI)做出了重要贡献,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伴随中国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大众的关注焦点从如何增加国民收入逐步转向如何进行环境保护,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思考和探索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内涵。

外国直接投资(FD I)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关于外国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FDI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采用新技术的动机和机遇,促使他们实现清洁或绿色生产,进而提高全球环境质量和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由于环境管制并不是影响外商投资和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环境保护的要求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跨国投资也将更进一步地提高世界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使得生产活动和污染治理活动都具有规模效益递增的特征。

因此,环境保护与FDI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利互惠关系,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有利于全球整体环境质量的提高。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FDI会刺激经济增长,从而导致更多的工业污染和环境退化。

在此背景下,作为一种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一环境规制被提上日程。

但是,环境管制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如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污染型产业或企业向环境标准较低的欠发达地区转移,使之成为“污染者的天堂”(Pollution Heaven)。

因此对FDI对东道国(或地区)的影响的资源环境效应及环境规制对FDI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外国直接投资大量进入中国是否会使其成为“污染者天堂” ?环境规制如何发挥作用值得研究?(二)意义1、理论意义(1)对于中国来说,大量外资进入是否必然会带来环境的污染。

目前学术界也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上进行了很激烈的讨论。

但是,可能很多学者忽略了一点,即在环境污染之后怎么办?为了回答该问题,本文尝试从环境规制这个角度来进行分析阐述,认为它是一种协调外国直接投资和工业污染关系的有效手段,但同时,环境规制对外资的引入也有一定的影响。

XX企业员工福利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

XX企业员工福利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

XX企业员工福利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题目: XX企业员工福利研究一、主要任务与目标:福利是薪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支付给员工的间接薪酬,对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度有着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企业决策人的关注。

员工福利是企业基于雇佣关系,依据国家强制法令或相关规定,以企业自身的支付能力为依托,向员工所提供的用以改善其本人和家庭生活质量的各种以非货币工资和延期形式为主的补充性报酬与服务。

科学、合理、公平、具有人性化的福利体系,是企业获取和保持所需员工和人才的有效手段,是企业薪酬福利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运用所学员工福利相关的知识,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员工福利研究资料的收集,结合具体企业实际,分析该企业员工福利体系的优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完善其员工福利体系,以便更好地发挥员工福利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激励作用。

本课题的目标是:结合具体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员工福利的有关知识对该企业现有员工福利体系进行分析,据此为该企业设计出一套更科学的员工福利体系,使得企业更好地进行员工激励,从而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同时加强自身对员工福利的认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素养。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一)主要内容1.员工福利的概述:员工福利的定义,员工福利的形式,员工福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2.XX企业员工福利的应用现状:企业简介,员工状况分析,XX企业员工福利的现状,分析该企业现行员工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3.对XX企业员工福利体系进行再设计:在对XX企业员工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XX企业员工福利体系进行再设计。

(二)基本要求1.进行企业员工福利有关文献资料收集,要求查阅文献资料不少于20篇,并按时完成文献综述和外文资料翻译。

2.认真解读资料内容,在充分理解该课题主要内涵和技术要素的基础上确定撰写结构和主要内容,写出开题报告。

社会福利文献综述

社会福利文献综述

社会福利文献综述社会福利文献综述社会福利是指政府、机构、组织和个人提供给需要帮助的人一定程度的限制性资金、对话、资源或服务,以帮助他们满足其在生活中最基本和必要的需求,比如医疗、住房、教育、食品等。

社会福利可视为社会安全网的一部分,对于保障弱势群体、减少社会不公、促进社会发展和稳定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社会福利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一、社会福利概述社会福利是一个历史不断进化的概念,其范畴包括了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等,目的在于促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品质,并提高社会公平性。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有关社会福利的研究内容一般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福利政策设计、福利机构运作、福利效果评估。

社会福利研究符合爱尔兰的将“福利”视为改善个人和社会福利的行动和政策,甚至包括创造福利的积极氛围和文化价值观。

一些文献研究认为,医疗、家庭、社会福利、重新雇用,长期照护、福利机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均对社会福利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福利对社会品质和国民经济的作用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助于保障弱势群体,降低社会不公,提高生活品质。

比如,通过医疗保险,使中低收入者不再为治疗负担过重的费用而焦虑;通过发放低保,使失业和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同时,社会福利政策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过去的一些研究表明,各国政府实施的福利政策,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这对于提高普通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积极作用。

三、社会福利的改革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向着强化可持续发展长期具体目标方向不断推进,由于资源问题、国家经济形势、以及福利政策的实际运效等因素,需要对福利政策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革。

创新性、协同性、参与性成为善用社会福利政策改革的关键要素。

此外,在社会福利领域尝试多样化的社会福利的形式和制度的设计。

一些国家探索尝试基于市场化的福利政策;部分国家则着眼于建立创新的民间组织和非盈利机构,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

从福利实践结果方面来看,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评估,以执行、监察和改进的形式对政策进行实时的细致的分析。

《国外人才流失研究综述》

《国外人才流失研究综述》

《国外人才流失研究综述》国外人才流失研究综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才流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才流失情况却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旨在综述国外人才流失的研究成果,探讨人才流失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支持。

一、人才流失的原因1.经济发展不平衡: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科技、优越的福利制度和丰富的就业机会吸引着大量外国人才。

2.教育水平:教育水平和质量也是影响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

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先进的科研环境往往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3.移民政策:移民政策对人才流失也具有重要影响。

一些国家对外国人才的移民政策相对宽松,而另一些国家则较为严格。

4.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因素之一。

外国人才可能因文化差异而难以适应新环境,从而选择留在原籍国家。

二、人才流失的影响1.人才流失对原籍国家的影响:人才流失可能导致原籍国家失去宝贵的人才资源,降低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人才流失对接收国家的影响:虽然接收国家获得了外来人才的优势资源,但也可能会造成本国人才的流失和就业市场的压力。

3.全球人才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全球人才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利于全球的均衡发展。

三、应对策略1.完善移民政策:各国应制定更为完善的移民政策,为外国人才提供更加便捷的移民途径和良好的居住环境。

2.提高教育水平:发展中国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培养更多本国优秀人才。

3.促进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培养和开发人才资源,实现全球人才的均衡发展。

4.鼓励人才回流:对于流失到其他国家的人才,应采取措施鼓励他们回流到本国,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这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薪酬待遇和社会福利等方式实现。

5.建立人才库:各国可以建立人才库,将本国和外国的人才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福利国家”政策形成及借鉴“福利国家”一词首见于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邓普1941年所著《公民与教徒》一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顾俊礼研究员认为,福利国家是一种工业国家的国家形态,它不只是社会保险或公费医疗,也不只是家庭福利或社会救助计划,甚至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保障或社会政策,而是它们的综合。

福利国家是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的产物,其产生发展具有历史性。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乜琪教授从迈克尔·曼的“IEMP模型”角度出发,认为福利国家的产生得益于四个方面:经济增长(福利国家产生的重要基础)、政治需要(福利国家产生的必要条件)、福利思想(福利国家产生的基本前提)、军事斗争(福利国家产生的直接因素),依据迈克尔·曼的社会权力来源理论,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军事四种权力来源共同作用,部分地制度化为某一支配性结构,这种支配性结构在某一时期就表现为福利国家的形式,使福利国家得以产生,当四种权力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发生变化,支配性结构重组,福利国家的表现形式也便随之变化换句话说,福利国家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和军事权力背景下的产物,具有历史性。

早期社会政策的制定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密切相关。

英国是最早步入工业国家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土地由保障性要素转变为资本性要素、传统社区和家庭的经济保障和生活服务功能降低、贫困问题增加,人们的社会风险增大,从而,大规模的阶级冲突开始出现(19世纪)、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使社会问题日趋严重。

特别是20世纪初期,英国人民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失业者及其家属急需救助,于是在1941年英国紧跟德国通过了“国民保险”法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变革为后来的《贝弗里奇报告》和福利国家铺平了道路。

但从整体上来讲,1945年以前的社会福利体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使人们意识到问题的根源不仅仅是个人的原因,更主要的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兴起也对欧美福利国家体制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福利国家”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关键性的经济学理论支持。

英国战后极力探讨如何改进社会保障及福利体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战后重建,贝弗里奇委员会于1942年11月提出的《贝弗里奇报告》,即《关于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决定建立由被保险者、雇主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充分满足社会成员最低限度的生计需求,具体通过(1)由政府建立一个家庭津贴系统,对第一个儿童以下的每名儿童,每周予以津贴;(2)引入一个综合的健康和康复服务,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免费的卫生和康复服务;(3)由政府承担起维持充分就业的责任,以此来消除匮乏、疾病、无知、肮脏和懒惰五大社会病害,为战后英国福利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发表和“福利国家”基本体制的创立,在英国社会福利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继英国之后,北欧国家瑞典及西欧国家法国等经济发达国家,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起也纷纷按英国模式实施社会福利政策,建立自己的“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制度有一个明确的特征:包含充分就业的目标和政策,这是福利国家的一个标志。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社会政策发展逐渐形成了福利国家体系。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共福利:医疗、教育和住房等方面发展了公共服务体系,并由市政府来推进医院、学校、幼儿园等机构的发展。

二是社会津贴:政府在战后重建阶段已发展起儿童津贴、残疾津贴和生育津贴体系。

三是社会保险:丹麦在1956年通过了国民年金立法。

瑞典早在1946年形成了以税收为基础的统一的基础养老金。

在挪威,1957年颁布的国民年金和与收入相关的社会保险计划结合在一起。

1956年芬兰也立法通过了《全民养老金法案》,为所有超过65岁的公民提供养老金。

在欧洲各国福利体系建立的同时,美国正赶上“经济危机”,经济大衰退,失业人数居高不下,使美国人改变了对贫困和社会福利的看法,开始明白贫困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只是一个个人问题。

为此,当时的罗斯福政府于1935年颁布了一项影响深远的《社会保障法案》,这标志着美国的社会福利体制从过去以私人福利为主的模式向强调更多的政府开支的公共政策模式转变;从地方社会福利模式为主向联邦政府承担更多责任的模式的转变,开创了美国社会福利史新的一页,并确定了美国直到现在以来的社会福利框架,也为世界带来新的社会福利发展契机。

如果说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案》集中于落实社会保障的经费,那么五六十年代的社会政策则主要集中为为人们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更多的强调保护少数民族及妇女等弱势群体的权利,并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从而使美国的社会政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福利国家在二战后最终形成和发展起来,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坚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传统其中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是福利国家制度的典范,建立起从摇篮到坟墓的无所不包的社会保障体系。

福利国家均以保障公民权为原则,拥有普遍的覆盖面、较高的保障标准、较高的收入替代率以及服务面比较广泛等特点。

北欧模式的福利国家,以大众的广泛参与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目的。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高福利制度带给北欧国家带来了一系列所谓问题:过重的政府财政负担、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下降、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福利国家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而不得不进行改革。

从福利国家诞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的社会福利体系总的趋势是扩张,但是,福利国家不断扩张的同时,其内在的问题也不断地暴露出来,政府财政支出日益庞大、政府对居民的干预日益增强、导致了高税收和政府借贷、损害了财富创造者的积极性、破坏了工作伦理和文化、降低了政府的合法性、政府逐渐陷入消减开支和满足公众服务需求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出现了左、右两派的激烈斗争,受到了新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者的批评。

为进一步稳定社会,完善社会福利国家制度,西方各个国家纷纷开始改革,其中英国的改革之路最具有典型性。

大致的改革思路是:公共服务主要强调市场功能的发挥,公共产品的生产与供应也主要是由市场来承担。

政府通过出售、竞标、委托、承包、转让、下放等方式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交由私人企业、准政府机构、邻里或社区机构承担。

由此,政府不再是所有公共产品的直接生产和供给者。

如英国的权力下放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法国的地方分权、德国的“新掌舵模型”、美国的重塑政府运动,等等。

在英国,保守党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涉及地方政府的改革措施,如用居民税代替原来的财产税、进行教育和卫生保健的改革以及实行强制性竞标(compulsory competitive tendering)等。

特别是,政府通过实施强制性的竞争招标,将过去由政府提供的一些服务交由联合委员会或联合机构、私人公司或民间自愿组织管理,政府对公共事业的管理功能减少。

政府由原来的公共服务的唯一或主要的提供者,变成地方上各种准政府组织、私人公司或民间志愿组织等复杂网络的策略指导者。

发展已有一个多世纪的现代福利国家(例如丹麦、瑞典、挪威、芬兰等北欧国家)经历了萌芽、发展和成熟、改革调整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不尽相同。

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福利国家制度逐渐由幼稚走向成熟,通过建立健全的、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及缓解社会危机并通过百年来的发展经验证明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福利国家的建立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民主社会主义在20世纪最伟大的成就。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相比有百年发展历程的福利国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处在初期阶段,同时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想要建立像北欧国家一样普遍性的福利保障体系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因此,借鉴福利国家制度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世界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向多元的市场导向型经济转变,经济增长十分令人瞩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8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2011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大量的农业人口,人均收入仍然相对较低,社会普遍社会福利水平仍然较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我国的社会政策也必须相应调整,不断发展完善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分析福利国家,汲取其经验教训,从中获取启发,这对于发展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量力而行,要制定与我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合理的保障水平,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转型期的作用。

2、福利社会,而非福利国家,实行福利多元主义,发挥政府在建设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3、提高我国的劳动者就业水平,通过制定合理的失业保险及其他政策法规,保障劳动者就业条件和各方面权益,提高就业率,充分就业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4、在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时应坚持低水平起步,继而逐渐提高保障标准。

5、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监督机制,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利用效率。

6、调节税收征收机制,使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发挥“收入调节器”的作用。

7、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时注重城乡之间的均衡再分配,对于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来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综上,我们必须立足我国的具体国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应当本着“扬弃”的态度,吸收其合理科学之处,汲取其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模式来构建和谐社会,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参考文献:【1】乜琪. 浅议福利国家的产生.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2010.7(4).第36卷第4期:104--107【2】叶美玉. “福利国家”理论和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社科纵横(新理论版)[J]. 2010.2.第25卷:63--64【3】依茹. 福利国家的优势、劣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法制与社会(政法论坛)[J].2011.8(中):145、155【4】于瑞红. 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科教导刊(社会科学学科研究——政治学研究)[J] 2010.9(中):161--162【5】李影. 全球化时代的欧洲福利国家现状解析.国际问题[J] 2012.第4期:177--179 【6】张亚楠. 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改革探讨)[J]011.12.21:39--40【7】熊跃根. 全球化背景下福利国家危机与变革的再思考.学海[J] 2010.4:44--54【8】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22--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