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的特点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84bc5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9.png)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传承性的文化现象。
以下哪项不是地域文化的特点?A. 独特性B. 稳定性C. 多样性D. 传承性答案:C2. 地域文化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A. 地理环境B. 历史背景C. 社会结构D. 以上都是答案:D3.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通常指的是:A. 国家B. 省份C. 城市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形成有重要影响?A. 气候条件B. 经济发展水平C. 宗教信仰D. 政治制度答案:ABCD2. 地域文化的表现可以包括哪些方面?A. 语言B. 饮食C. 服饰D. 建筑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不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答案:错误2. 地域文化只存在于特定的地理区域内,不会对其他地区产生影响。
答案:错误3.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地域文化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地域文化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同时还能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方式。
答案:地域文化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教育系统传授相关知识,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利用媒体和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以及通过艺术作品如电影、音乐、书籍等形式来展现和传承地域文化。
初中地理地域文化特点概述
![初中地理地域文化特点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01b26a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f.png)
初中地理地域文化特点概述地理地域文化特点概述地理地域文化特点是指不同地理区域在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经济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性和特点。
初中地理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文化特点,从而增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概述几个典型地理区域的文化特点。
西南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地理特点主要体现在地貌多样以及气候特殊。
西南地区地势较高,山脉交错,形成了丰富的高山平原。
而气候方面,则是高山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结合,年降水量多,温差大。
这一地理特点影响了西南地区的文化特点。
在民间音乐方面,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常用竹竽、芦笙等乐器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愿望。
此外,西南地区还保留了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三等,这些节日不仅揭示了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也体现了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
同时,西南地区的地理地貌和气候特点也影响到了当地农业和饮食文化。
在这里,传统农业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因为水稻对水、湿润环境的要求较高。
美食上,著名的四川川菜就是以辣椒为代表的,辣椒可以耐受潮湿的气候,并且以其独特的辣味成为了川菜的灵魂之一。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寒温带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特点。
东北地区地势相对平坦,盛产黑土,而气候则以寒冷为主。
由于寒冷的气候条件,东北地区的特色文化主要体现在民居建筑、饮食和民俗活动等方面。
东北的传统木结构房屋,结构坚实,并运用了许多防寒的建筑设计,如高脚炕、土炉等。
东北的传统美食,如锅包肉、红烧肉等,其油腻、热气腾腾的特点,正是为了保暖和提供足够的热量。
此外,东北还有许多独特的民俗活动,如冰灯展览、丑人节等,这些习俗也是因为寒冷的气候条件而形成的。
广东地区位于中国的亚热带地区,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湿热的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由于气候湿热,广东的民居建筑大多采用木结构,并且常常建造有庭院和花园的居所。
在文化方面,广东地区以粤剧、广庙、水上村寨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风格。
广东是中国的饮食之都,以粤菜为主,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精选的食材而著名。
中国三大地域文化
![中国三大地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4121b3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0.png)
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中国是一个庞大且多元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
这些地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承载着各个地区的特色和魅力。
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可以找到许多不同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中国的三大地域文化:南方文化、北方文化和西方文化。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具体介绍这三种地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首先,南方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方地区包括江浙沪一带以及广东、福建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越。
南方文化以江南文化为代表,其古老而丰富的历史为其注入了独特的韵味。
江南文化以其儒家思想为核心,注重人际关系、家庭观念和社会和谐。
此外,江南地区的园林艺术、绘画和文学等也是南方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南方文化强调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注重审美和品味,被认为是优雅、细腻、温和的代表。
其次,北方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另一面。
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山西等地,其气候寒冷干燥,土地较为贫瘠。
北方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主导,中原地区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中原文化崇尚孔子的儒家思想,注重礼仪、秩序和道德规范。
北方文化以其严谨、坚强和朴实的特点而闻名。
这种特点可以在北方的建筑风格、戏曲艺术和饮食文化中找到。
北方文化注重实用、务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被认为是刚毅、豪爽、直率的代表。
最后,中国的西部地区也有独特的文化。
西部地区包括四川、云南、陕西等地,这些地方山峦起伏,自然环境多样。
西方文化以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代表,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充满神秘和异域风情。
这种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服饰、音乐和舞蹈,富有浓厚的民俗色彩。
西底地区的文化以其独特的民间传说、医药和烹饪方式而著名。
西部文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尊重自然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这种文化被认为充满着自由、奔放和朴素的特点。
总的来说,中国的三大地域文化各具特色,代表了中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南方文化以江南文化为核心,注重人文关怀和审美;北方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主导,强调礼仪和坚韧;西方文化以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为代表,充满了异域风情和神秘感。
甘肃国开地域文化
![甘肃国开地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3cf543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8.png)
甘肃国开地域文化甘肃国开地域文化是指甘肃省国开区地域所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特点。
甘肃国开地域文化是甘肃省国开区地域的文化瑰宝,具有丰富多样的特色和独特的魅力。
一、历史文化传统:甘肃国开地域文化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历史上各种文化交流和融合在这里发生。
甘肃国开地域文化承载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包括古代建筑、文物、遗址等。
二、民族文化特色:甘肃国开地域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和融合。
这里有汉族、回族、藏族、土族等多个民族,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在这里得到保护和发展。
甘肃国开地域文化以多元化和包容性为特点,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三、艺术表演:甘肃国开地域文化以丰富多样的艺术表演为特色。
这里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如甘肃腔、甘肃花鼓戏、甘肃秧歌等,这些艺术形式展示了甘肃国开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民俗风情:甘肃国开地域文化以独特的民俗风情为特色。
这里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人们通过庆祝这些节日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此外,甘肃国开地域还有丰富的民间手工艺品和特色美食,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自然环境与文化融合:甘肃国开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融合紧密。
这里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如祁连山、兰州黄河等,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总之,甘肃国开地域文化是甘肃省国开区地域所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具有丰富多样的特色和独特的魅力。
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多民族文化特色、艺术表演、民俗风情等,展示了甘肃国开地域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高中地理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案第二册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案第二册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5f2abbf7ec4afe05a1df96.png)
〖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之小船创作一、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景观1.地域文化: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创造的,具有显著特色的文化。
2.地域文化的特点:具有地域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地域文化景观: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的文化景观,是人类历史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1.村落景观:依据当地条件的不同,村民从事种植业、畜牧业或渔业等不同的生产活动,乡村可分别形成农村、牧村、渔村等村落类型,进而形成不同的村落景观。
2.房屋建筑景观:传统民居的形成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受乡村传统地域文化影响。
3.土地利用景观: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生产方式,同类生产活动会表现出各具特色的土地利用景观。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体现1.地域文化与城市空间布局(1)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空间布局表现为城市中心为古老的教堂、城堡等,城市中心区外围为后建起的高层建筑。
(2)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具有多元的地域文化,大城市中心多是摩天大楼,从中心区向外,建筑物高度大幅下降,郊区建筑物高度很低。
(3)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城市讲究左右对称、规矩和等级。
2.地域文化与建筑风格(1)中国传统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建筑物的对称布局和自然的协调,建筑材料多以木质结构为主。
(2)西方建筑强调本身的雕塑美,使用较多的几何形体,建筑材料多以石材为主。
(3)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
一、判断题1.俗语所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明文化具有地域性。
( )2.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族风情。
( )3.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
( )4.我国古代都城强调城廓方正、对称,宫城居中是为了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
( )5.北京老城的四合院建筑上严格遵循法制。
文化地理学:地域文化的特色与影响
![文化地理学:地域文化的特色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cae2c7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5.png)
• 文化活动:通过节庆、庙会、演出等文 化活动进行传承 • 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通过非物 质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项目进行传承 • 文化传媒: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传 媒渠道进行传播和传承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民族融合:地域文化特色受到民族融合的影响
• 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促使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 • 民族融合是地域文化特色发展的重要动力
地域文化特色的表现形式
语言:地域文化特色在语言上得到体 现
风俗习惯:地域文化特 色在风俗习惯上得到体
现
信仰:地域文化特色在 信仰上得到体现
• 方言、土语是地域文化特色的表 现形式 • 语言反映了地域内的历史变迁和 文化传承
地域文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 地域文化差异可能导致艺术创作的主 题和风格不同 • 地域文化保守性可能限制艺术创作的 创新和发展 • 地域文化冲突可能影响艺术创作的正 常进行
04
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地域文化交流的方式与途径
01
地域文化交流的方式
• 语言交流:通过方言、普通话等语言方 式进行交流 • 文化活动:通过节庆、庙会、演出等文 化活动进行交流 • 教育交流:通过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 教育方式进行交流
地域文化对社会稳定的制约作用
• 地域文化差异可能导致地域内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 • 地域文化保守性可能阻碍社会进步和改革 • 地域文化冲突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地域文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艺术创作的促进作用
• 地域文化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 • 地域文化特色有利于艺术风格和流派 的发展 • 地域文化对文学、音乐、舞蹈、绘画 等艺术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地域文化特点总结
![地域文化特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83300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a.png)
地域文化特点总结1. 引言地域文化是指不同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
地域文化是每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它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差异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对一些地域文化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2. 北方地域文化特点2.1. 饮食文化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多以面食为主,如饺子、面条、包子等。
这是由于北方气候寒冷,人们需摄取更多的热量来保暖。
此外,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中还有一些特色小吃,如烤鸭、涮羊肉等。
2.2. 服饰文化北方地区的服饰文化多以棉麻为主,注重保暖和舒适性。
传统的北方民族服饰如汉族的中山装、满族的长袍等也有一定影响力。
此外,北方地区还注重颜色的搭配,往往偏向于深色调。
2.3. 节庆文化北方地区有许多独特的节庆活动,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
这些节庆活动中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例如舞龙舞狮、放烟花等。
这些节庆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着历史和文化。
3. 南方地域文化特点3.1. 饮食文化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以米饭和面条为主,口味偏甜。
南方人喜欢烹饪各种海鲜,如虾、螃蟹、鱼等。
此外,南方地区还有一些独特的小吃,如粽子、肠粉等。
3.2. 服饰文化南方地区的服饰文化注重轻便和透气性,多以丝绸、棉麻等材料制作。
南方的气候较为湿热,人们选择这样的材料能更好地适应气候环境。
此外,南方地区的服饰色彩鲜艳多样。
3.3. 节庆文化南方地区的节庆活动有很多独特之处。
例如端午节,南方人会划龙舟、包粽子,这些活动寓意着祛病辟邪。
另外,南方地区的婚礼仪式也是一个重要的节庆活动,充满了独特的风俗和传统。
4. 西北地域文化特点4.1. 饮食文化西北地区的饮食文化以面食和牛羊肉为主。
干旱的气候使得西北地区人们需摄入较多的蛋白质来维持体力。
此外,西北地区还有一些独特的小吃,如羊肉泡馍、凉皮等。
4.2. 服饰文化西北地区的服饰文化多以兼顾保暖和耐磨性为主,如长袍、羽绒服等。
西北地区的服饰祥云纹饰常见,这是由于西北地区人们对祥云的吉祥寓意。
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7ba647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f.png)
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对地域文化的定义,专业上有多种理解。
但普遍而言,地域文化是特定地理区域内,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性和连续性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
这些文化现象包含由语言、风俗习惯、历史遗产和艺术表现等构成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
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历史发展中的
演变。
地域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稳定性。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一般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大的波动。
其次,特异性。
每一种地域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与其他地域文化有明显的区别。
再次,连续性。
地域文化倾向于自我延续,长时间的地理隔离或者独特的历史经验都可能使某一地域的文化呈现出特有的连续性。
最后,动态性。
尽管地域文化有强稳定性和特异性,但在外来文化冲击和地理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下,仍
然可能产生变化,展现出动态性。
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地域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不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而每一种地域文化都是人类文化宝库的瑰宝,它们独特而丰富,值得我们去珍视和传承。
南北分明的地域文化
![南北分明的地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fdaf68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d.png)
南北分明的地域文化南北地域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南北地域文化是一种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由于南北的地理环境、气候、风俗民情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南北地域文化特点。
南北地域文化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多样性,而且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南北分明的地域文化。
南北地域文化在饮食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南方以米饭为主食,而北方则以面食为主。
南方气候温暖,水稻种植繁盛,因此米饭成为南方人主要的食物来源。
而北方气候寒冷,小麦种植广泛,因此面食在北方更为普遍。
南方人大多喜欢清淡的口味,喜欢煮熟的菜肴,喜欢用植物油烹饪食物,因此南方菜肴味道清香,口感细腻。
而北方人则喜欢浓重的口味,较多使用动物油烹饪食物,所以北方菜肴味道浓烈,营养丰富。
南方人喜欢喝茶,以茶文化闻名,而北方人则更多饮酒,酒文化非常盛行。
这种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充分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在建筑风格上,南北地域文化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南方的建筑多为木结构、瓦顶,古色古香,风格优美。
南方由于气候湿热,所以建筑风格注重透风、防潮、遮阳,建筑结构较为松散,砖瓦木质结构。
而北方的建筑多为砖瓦结构,屋顶多为歇山式、坡顶式等,风格沉重大气。
北方气候寒冷,建筑风格更注重保温、防寒,建筑结构较为紧凑,砖瓦结构。
这种南北建筑风格的差异,不仅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特点,也丰富了中国的建筑艺术。
在服饰风格上,南北地域文化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南方的民族服饰多以丝绸、棉布为主要面料,色彩艳丽,款式多样。
南方气候温暖,所以南方的服饰更轻薄、通风。
而北方的民族服饰则多以毛织品为主要面料,色彩朴实,款式简洁。
北方气候寒冷,所以北方的服饰更注重保暖,厚重、结实。
南北服饰的差异,充分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在民俗风情方面,南北地域文化也有着显著的区别。
南方的民俗风情以水乡文化为主,富有浓郁的水乡情怀和江南气息。
地域文化的特点
![地域文化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9baa9067ec102de3bd8968.png)
什么就是地域文化,它具有哪些特点,第一, 地域文化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
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在文化形态上的不同,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呈现多样化,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与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性,使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一地有一地的特点,如汉文化、关陇(三秦)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松辽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等。
第二,地域文化形成过程的长期性。
中华民族形成,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在几千年演化中形成各自的特点。
一个地区历史遗存越多,它的地域文化就越发达。
大多地域文化的命名就就是源于二三千年之前的春秋战国时诸侯国名如上述的“秦”、“巴”、“蜀”、“荆”、“楚”、“吴”、“越”等,这些诸侯国虽然不存在了,但作为各自的文化形态却延续了下来,长期影响着这个地区的人们。
第三,地域文化具有相互渗透与包容性。
任何形态的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尤其在我国古代,大多数时期就是统一政权,各地人群的相互流动,自然使文化习俗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作为宗主区域的文化,自然就包容了外来的文化;尤其在几个文化区域的交汇地带,更形成了兼具几种地域文化特点的特色文化,如地处汉水上游的陕西汉中地区,就兼有北部的关陇文化、西部的氐羌文化、南部巴蜀文化、东部的荆楚文化的特点,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汉文化。
第四,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的广泛性。
作为大概念意义上文化,它包含了从社会意识形态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不同地域的人们,其生产生活习俗语言都表现出别处的不一样。
什么就是岭南文化?岭南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地域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珠江系文化、桂系文化与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珠江系文化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又就是当今岭南文化的主体。
明清之际,岭南三系文化相互融会贯通,岭南文化真正有自己独立的风格、精神,并区别于南方文化。
中国的主要民族与地域文化特点
![中国的主要民族与地域文化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e9259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7.png)
中国的主要民族与地域文化特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是最大的民族群体,占据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除汉族外,还有少数民族如壮族、回族、藏族等等,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
本文将讨论中国的主要民族与其地域文化特点。
1. 汉族及其地域文化特点汉族是中国人口最为庞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原地区。
汉族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非常重要,他们的语言、文字、音乐、戏剧、绘画等方面都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汉族地域文化特点:(1) 语言和文字:汉族使用汉语,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古老文字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2) 音乐和舞蹈:汉族民间音乐丰富多样,如二胡、琵琶等乐器的演奏技艺精湛,舞蹈形式独特多样,如龙舞、踩高跷等。
(3) 戏剧和曲艺:京剧被誉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而评书、相声等则是汉族重要的曲艺表演形式。
2. 少数民族及其地域文化特点除了汉族外,中国还有众多少数民族。
他们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保留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2.1 壮族壮族是中国人口第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他们的地域文化特点有:(1) 壮族歌舞:壮族的歌舞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以著名的“山歌”而闻名,曲调激昂动听。
(2) 民居建筑:壮族的传统民居建筑以“三面水,一面山”为设计原则,形成了壮族独特的居住风格。
(3) 美食文化:壮族的传统美食有酸、辣、鲜为主要特色,如酸汤鱼、酸汤鸡等,让人回味无穷。
2.2 回族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
他们的地域文化特点有:(1) 宗教信仰:回族的文化与伊斯兰教紧密相关,清真寺是他们信仰活动的重要场所。
(2) 饮食习俗:回族人民有着丰富多样的饮食习俗,如开斋节时必吃的馕、羊肉等。
(3) 古典音乐:回族传统音乐以西北“回王调”为主,常伴随着乐器如胡琴、筝等。
2.3 藏族藏族是中国民族中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四川、云南等地。
地理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学案:第2章_附2_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_word版有答案
![地理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学案:第2章_附2_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_word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576f421eb91a37f1115c46.png)
附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习目标:1.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重难点) 2.掌握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重点) 3.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区域地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
(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地域文化(1)概念:是指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2)特点:区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
(1)不同文化区乡村景观格局不同(例证)(1)分布:主要分布在闽西山区,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特点①是大型夯土民居建筑;②体现了迁徙文化的特征。
(1)地域文化只是指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艺术作品。
()(2)不同区域往往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
()(3)广州的骑街老楼是湿热多雨的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文化的产物。
()(4)从建筑景观上看,福建客家土楼保留了中原地域特色的汉族大院屋型民居建筑景观特色。
()提示:(1)×地域文化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艺术作品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生活习惯、制度等。
(2)√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物产、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及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等差异显著,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3)×广州的骑街老楼是湿热多雨的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文化与海外文化相融合的结果。
(4)√从建筑景观看,土楼保留了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汉族大院屋型民居建筑景观特色;建筑造型以圆形、方形最为常见。
[合作探究·攻重难]我国自古有“男人养家糊口,女人生儿育女”的传统,但在云南却出现了“娃娃出门男人带”的奇怪现象。
【思考交流】1.为什么云南“娃娃出门男人带”?提示:云南处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多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弱,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行走,所以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
2.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说明了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d9a393bed630b1c59eeb582.png)
地域文化(Regional culture)或称区域文化,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地理人文学科,它以广义的文化领域为研究对象,探讨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区域的地理特征、环境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传播的路线和走向以及人类的行为系统,包括民俗传统、经济体系、宗教信仰体系、文学艺术、社会组织等[1]。
([1] 黄涤明,《黔贵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6;)地域文化主要以“历史地理学”为中心展开文化探讨,其中,“地域”(region)的概念常是古代沿袭或俗成的历史区域,它在产生之初是明确的,但由于漫长的历史泯灭了它们的地理学意义,变得疆域模糊,只剩下大致的所在区域了。
2.1.2 地域文化特点在该界定(2.1.1 中界定的地域文化的内涵)下的地域文化大体表现有五个特点:第一是传承性和乡土性。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文化的形成源于人类长久的发展和积累,具有一定的传承性。
同时地域文化的主要内涵是民间,主流实质上是乡土性。
有学者指出“中国地域文化迄今为止还是乡土文化”,“乡土文化的民间性质,它所处的滞后位置,使它呈现出许多文化残状,所以特别具有历史文化品格”。
2.1.3 地域文化结构学术界对地域文化的组成要素有各不相同的看法,其中较为一致的部分认为,每个地区的文化都有由不同的层面构成,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
(1)物质文化:是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文化产物。
是人类生存于世界上的基础条件,也包括人们通过自然改造而形成的各种物质产品和人工合成品。
通过物质文化可以判定其生产力的情况,进而证明该地区的发展水平,比如一个城市的城市文化或者建筑文化等。
(2)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是当地人们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组织之间关系的文化方式、习惯、习俗、制度和法规。
包括人际关系和社会规范,比如当地特有的经济条例,为了招商或引进人才特有的一些制度规范,当地的婚姻风俗习惯,家庭生活中的行为,政治制度等等。
安徽地域文化的特点
![安徽地域文化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2ba5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b.png)
安徽地域文化的特点安徽地处中国的中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的原因,安徽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
以下是安徽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
1.历史悠久:安徽作为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省份,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
在古代,安徽是著名的文化中心,曾是汉代的山阳国、晋代的豫章国、唐代的日称国,是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安徽历代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古建筑和文物,如黄山、庐山、岳西南宋化州城、徽州古城等。
2.丰富的徽文化:安徽是中国最重要的古代文化中心之一,代表性的文化是徽文化。
徽文化以徽州文化为代表,是安徽省独有的文化形式,包括徽州牌、徽州民居、徽州建筑等。
徽州人注重礼仪和思想品质,重视廉洁、勤劳、警细、礼守、公正、矩义、饰品、慎言、修身、修家、齐治、修国。
徽州画派与中原和江南画派具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了独特的徽派风格。
3.丰富的民间文化:安徽各地还保留着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如阜阳的河埠民俗、宣城的维瓯剪纸、宣州的乌龙拳、芜湖的豫剧等等。
这些民间文化代表着当地人民的生活和价值观,体现了安徽独特的民间传统和文化形态。
4.神秘的民间信仰:安徽地域文化中的民间信仰也很丰富多样。
如徽州地区有许多古老的宗教庙宇,如三教合一的合肥古城庙、风水宝地黄山上的道教峰宫等。
此外,安徽还有许多民间信仰,如拜山、踏青、赏花等传统民俗活动。
5.丰富的美食文化:安徽是中国十大菜系之一的徽菜的发源地。
徽菜以其独特口味和精美的制作工艺而闻名,如蹄筋、桂鱼、干贝、腊肉等。
同时,安徽也以其丰富的农副产品而闻名,如徽州毛尖茶、黄山猴魁茶、霸州李果、巢湖大闸蟹等。
总的来说,安徽地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间文化、独特的徽文化等特点。
这些特点不仅丰富了安徽的文化底蕴,还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代文学地域文化特点简论
![现代文学地域文化特点简论](https://img.taocdn.com/s3/m/ece72b5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8.png)
现代文学地域文化特点简论现代文学作品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更是文学作品与地域文化、历史人文、社会环境的结合体现。
每一个地区的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特有地域文化特点,这些地域文化特点往往体现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多个文学类型上。
一、东北地域文化的特点东北地区是中国重工业基地,这里的文学刻画大多集中在工业发展和工人阶级的生活上,表现出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
李景亮的小说《黑洞工厂模式》、王蒙的小说《西天取经》等作品均锐意挖掘东北的特色民俗和生活态度,诠释了东北人自给自足、世俗大气的生活品质和对工业建设的奋斗精神。
二、华南地域文化的特点从古代的南海诸国到现代的香港、澳门、台湾,华南地区历史上一直是海洋文化的发源地。
华南地域文化特点在现代文学中可以体现在刻画描绘自然景观的生动性和美感上,同时也表现出了海洋民族的浪漫情调和独立自主的气质。
著名作家顾城的诗歌《风筝》、俞平伯的小说《长江之歌》等作品,均充分表达了华南地域文化的特点。
三、西南地域文化的特点西南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这里的地域文化特点呈现出浓厚的多元文化气息。
西南的文学作品以描写少数民族文化为主,生动地刻画了少数民族生活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和独特的风格,同时也表现出了他们的自豪感和对生命的热爱。
贾平凹的小说《秦腔》、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等作品,表现了西南地域文化的特点。
四、华北地域文化的特点华北地区以京津地区为主,这里的文学创作也以描述生活和人物为主。
近几年来,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华北地区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着改变,文学创作也迎来了新的创作繁荣期。
作家饶雪漫的《花儿与少年》、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等作品,更是以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享誉文坛。
五、西北地域文化的特点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军区、边疆地区,这里的文学作品以表现边疆和民族生活为主,表达出了西北人民的坚韧、朴素和勇敢。
王涛的小说《熊熊燃烧的火焰》、张竞飞的小说《青春永驻》等作品,充分表达了西北地域文化的特色。
人文地理认识不同地域的文化与特色
![人文地理认识不同地域的文化与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f75e0d6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3.png)
人文地理认识不同地域的文化与特色教案主题:人文地理认识不同地域的文化与特色引言:人类社会是多元文化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差异赋予了不同地域独特的文化与特色。
了解和认识不同地域的文化是开拓视野、拓宽思维、增进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不同地域的文化与特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欣赏不同文化的能力。
主要内容:一、地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1. 基本概念: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共同特征和文化价值的社会文化现象。
2. 形成原因:地理环境、历史遗留、民族传统等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3. 特点:地域文化具有独特性、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二、中国不同地域的文化与特色1. 华北地区:讲究礼仪文化、重视家庭观念,以北京为代表的京津文化具有一定影响力。
2. 华东地区:海派文化以上海为代表,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强调商业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
3. 华南地区:港澳台文化和闽南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包容性强。
4. 华中地区:沿江沿湖地区的文化多样性,汉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5.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以藏、滇、黔等地区为主要代表。
6. 西北地区:丝绸之路文化的熏陶,包括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
7. 东北地区:工业文化的代表,重视实用主义和团队精神。
8. 港澳台地区:独特的港澳台文化特色,世界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三、认识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文化与特色1. 美洲地区:北美文化和拉丁美洲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2. 欧洲地区:西欧文化和东欧文化的差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3. 亚洲地区:印度文化、日本文化和韩国文化等的特点和传统。
4. 非洲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文化和北非文化的差异,部落文化的特点。
5. 大洋洲地区:澳大利亚文化和太平洋岛国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四、跨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1. 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请从多角度介绍辽宁地域文化的特点
![请从多角度介绍辽宁地域文化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fbaf4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2.png)
请从多角度介绍辽宁地域文化的特点辽宁地域文化的特点可以从多个角度来介绍,分别是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艺术表演等方面。
辽宁地理环境的特点对地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辽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东临渤海,南濒黄海,地势东高西低。
这种地势使得辽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等。
辽宁的地理环境对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产业结构和文化传承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辽宁地区的渔业和海洋文化非常发达,人们以渔为生,海鲜文化也深入人心。
辽宁的历史文化是其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辽宁曾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传统。
辽宁是中国古代东北著名的九州之一,历史上曾是辽东、辽西、辽南、辽北等地的统称。
这里留存有众多的古代建筑、雕塑和石刻,如沈阳故宫、盘山风景名胜区等。
这些历史文化遗迹见证了辽宁地区的繁荣和辉煌,也成为了当地人民自豪的文化符号。
辽宁的民俗风情也是其地域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辽宁地区的民俗风情丰富多样,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
辽宁的传统民俗活动包括庙会、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戏曲等。
例如,辽宁的锦绣河山庙会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
此外,辽宁的民间舞蹈和音乐也独具一格,如锦州龙舞、沈阳滚龙舞、大连海韵等,都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和豪放。
辽宁地域文化的特点还包括丰富多样的艺术表演。
辽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艺术表演资源。
辽宁的艺术表演形式多样,包括戏曲、舞蹈、音乐、曲艺等。
例如,辽宁曲艺是中国曲艺的重要分支之一,以其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此外,辽宁还有许多著名的文艺团体和演艺人员,如辽宁歌舞团、辽宁话剧团等,他们在国内外的演出中展示了辽宁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辽宁地域文化的特点包括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艺术表演等多个方面。
这些特点既是辽宁地域文化的独特符号,也是当地人民自豪的文化遗产。
通过了解和传承这些特点,可以更好地了解辽宁的历史和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地域文化的特点
![地域文化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d3d8245bb68a98270fefa14.png)
什么是地域文化,它具有哪些特点,第一,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
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在文化形态上的不同,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呈现多样化,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和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性,使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一地有一地的特点,如汉文化、关陇(三秦)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松辽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等。
第二,地域文化形成过程的长期性。
中华民族形成,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在几千年演化中形成各自的特点。
一个地区历史遗存越多,它的地域文化就越发达。
大多地域文化的命名就是源于二三千年之前的春秋战国时诸侯国名如上述的“秦”、“巴”、“蜀”、“荆”、“楚”、“吴”、“越”等,这些诸侯国虽然不存在了,但作为各自的文化形态却延续了下来,长期影响着这个地区的人们。
第三,地域文化具有相互渗透和包容性。
任何形态的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尤其在我国古代,大多数时期是统一政权,各地人群的相互流动,自然使文化习俗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作为宗主区域的文化,自然就包容了外来的文化;尤其在几个文化区域的交汇地带,更形成了兼具几种地域文化特点的特色文化,如地处汉水上游的陕西汉中地区,就兼有北部的关陇文化、西部的氐羌文化、南部巴蜀文化、东部的荆楚文化的特点,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汉文化。
第四,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的广泛性。
作为大概念意义上文化,它包含了从社会意识形态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不同地域的人们,其生产生活习俗语言都表现出别处的不一样。
什么是岭南文化?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地域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珠江系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珠江系文化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又是当今岭南文化的主体。
明清之际,岭南三系文化相互融会贯通,岭南文化真正有自己独立的风格、精神,并区别于南方文化。
攀枝花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
![攀枝花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679bdefb52acfc788ebc9a8.png)
攀枝花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攀枝花的地域文化是指在攀枝花这一特定区域范围内的,包括民俗、传统、习惯、生态等在内的文明表现。
它在该地域范围内不断地与自然及人文环境相融合,经过长期的开展过程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特性,是一种不断开展、变化而生生不息并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传统文化。
1攀枝花特色地域文化的研究背景在20世纪60年代初,攀枝花还是一个人烟稀少、比拟荒凉的不毛之地,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这一地域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座现代化的钢铁之都拔地而起,为攀枝花今天的繁荣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2008年的“TheBeltandRoad〞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攀枝花也顺应历史的潮流,将自身以工矿业为主的资源型经济开展模式转向以做好“钒钛〞和“阳光〞两篇“文章〞为主,同时正着力把自身打造成“中国的康养胜地和四川南向门户〞,以顺应“一带一路〞建议的时代要求。
而今恰逢改革开放40年,攀枝花无论在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道路交通或是人们的文化生活、经济收入等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攀枝花特色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地域文化是指文化的形态,它具有该地域的特征和属性,而攀枝花特色地域文化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它具有攀枝花的地域特征和属性。
其主要特点如下:2.1独特的丧葬文化攀枝花和西昌同处攀西大裂谷地带,该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民族众多,其民风民俗、饮食丧葬及民间音乐等都具有鲜明的特征。
以丧葬为例,该地域在丧葬制度方面一直有火葬、土葬、悬棺葬以及彝族的向天坟和一种独特的大石坟墓等丧葬方式。
不同的族群根据自己丧葬风俗习惯和历史沿革选择不同的丧葬方式且各具特色。
2.2宗教文化呈多样性由于攀枝花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民族众多,再加上其居民构成方面以移民为主,所以其宗教文化呈现出多样性。
在这里不仅有本地彝族民众信奉的“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而且有我国大局部地区信奉的佛教、道教,还有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更有远涉重洋而来的基督教和天主教。
地域文化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地域文化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21464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1.png)
地域文化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地域文化的特点?A. 多样性B. 稳定性B. 传承性D. 单一性2. 中国四大古文化之一的“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珠江流域D. 辽河流域3. 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地理环境B. 历史背景C. 社会结构D. 所有以上因素4. 地域文化中的“民俗”包括哪些方面?A. 传统节日B. 民间艺术C. 民间信仰D. 所有以上因素5. 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促进旅游发展B. 增强民族认同感C. 丰富文化多样性D. 所有以上因素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范围内,由当地居民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7.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_________的支持和_________的参与。
8. 地域文化中的_________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纽带。
9. 地域文化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 在地域文化中,_________是体现一个地区特色的重要标志。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地域文化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影响。
12. 简述地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3. 简述如何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地域文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15. 论述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与机遇。
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D4. D5. D二、填空题6. 地理环境、历史背景7. 政策、社会8. 传统9. 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比较研究10. 方言三、简答题11. 地域文化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为个人提供了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根源和文化背景,增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地域文化,它具有哪些特点,
第一,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
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在文化形态上的不同,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呈现多样化,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和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性,使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一地有一地的特点,如汉文化、关陇(三秦)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松辽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等。
第二,地域文化形成过程的长期性。
中华民族形成,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在几千年演化中形成各自的特点。
一个地区历史遗存越多,它的地域文化就越发达。
大多地域文化的命名就是源于二三千年之前的春秋战国时诸侯国名如上述的“秦”、“巴”、“蜀”、“荆”、“楚”、“吴”、“越”等,这些诸侯国虽然不存在了,但作为各自的文化形态却延续了下来,长期影响着这个地区的人们。
第三,地域文化具有相互渗透和包容性。
任何形态的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尤其在我国古代,大多数时期是统一政权,各地人群的相互流动,自然使文化习俗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作为宗主区域的文化,自然就包容了外来的文化;尤其在几个文化区域的交汇地带,更形成了兼具几种地域文化特点的特色文化,如地处汉水上游的陕西汉中地区,就兼有北部的关陇文化、西部的氐羌文化、南部巴蜀文化、东部的荆楚文化的特点,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汉文化。
第四,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的广泛性。
作为大概念意义上文化,它包含了从社会意识形态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不同地域的人们,其生产生活习俗语言都表现出别处的不一样。
什么是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地域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珠江系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珠江系文化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又是当今岭南文化的主体。
明清之际,岭南三系文化相互融会贯通,岭南文化真正有自己独立的风格、精神,并区别于南方文化。
岭南文化形成后在政治、哲学、学术、艺术、经济、工艺、和生活各方面全面发展,至晚清达到了高峰时期。
到了近代,岭南文化成为中国政治、思想、文化革命和发展的先导。
从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义、康梁变法直到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岭南文化都是中国近代政治革命重要代表和领导力量。
这段时期,岭南文化精神实质是战斗、革命、革新精神。
此后,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国内各地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条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进入新文化时期,起飞的经济与岭南风格的粤语文化、粤式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岭南文化的现代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