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识读优质课教案
《电阻》公开课教案
《电阻》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学生能够掌握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学生能够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对电阻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2)通过了解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阻的概念及单位。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1)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用电器,如电灯、电扇、电视机等,提问学生:为什么这些用电器在接入电路后,电流的大小会有所不同?从而引出电阻的概念。
2、新课讲授(1)电阻的概念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电线粗细不同对电流的影响,讲解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电阻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流就越小;电阻越小,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电流就越大。
(2)电阻的单位介绍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Ω),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通过举例说明不同电阻值的大小,让学生对电阻的单位有更直观的认识,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 kΩ =1000 Ω,1MΩ =1000 kΩ =10^6 Ω。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提出问题: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可能会提出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因素有关。
然后进行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准备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中职电工电子教案:识别电阻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4.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lR = ρS式中:ρ -导体的电阻率。
它与导体的几何形状无关,而与导体材料的性质和导体所处的条件有关(如温度)。
单位:R-欧姆(Ω);l-米(m);S-平方米(m2);ρ-欧⋅米(Ω⋅m)。
5.(1) 阅读材料,得出结论。
结论:电阻率的大小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率愈大,导电性能愈差。
导体:ρ<10-6 Ω⋅m绝缘体:ρ>107Ω⋅m半导体:10-6Ω⋅m<ρ<107Ω⋅m(3) 举例说明不同导电性能的物质用途不同。
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1.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1)温度升高,自由电子移动受到的阻碍增加;(2) 温度升高,使物质中带电质点数目增多,更易导电。
随着温度的升高,导体的电阻是增大还是减小,看哪一种因素的作用占主要地位。
2.一般金属导体,温度升高,其电阻增大。
少数合金电阻,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用于制造标准电阻器。
超导现象:在极低温(接近于热力学零度)状态下,有些金属(一些合金和金属的化合物)电阻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教学内容3.电阻的温度系数:温度每升高1οC时,电阻所变动的数值与原来电阻值的比。
若温度为t1时,导体电阻为R1,温度为t2时,导体电阻为R2,则α =)(12112ttRRR--即R2 = R1 [ 1 + α ( t2 - t1 ) ]例1 一根用于电学实验的铜导线长l = 0.60 m,横截面积S = 0.50 mm2 ,它的电阻R 是多少欧?一根输电用的铜导线,长l´= 10 km ,横截面积S´= 10 cm2 ,它的电阻R 是多少欧?讨论:为什么做电学实验时可以不考虑连接导线的电阻,而对输电线路的导线电阻则要考虑?三、电阻的识别1.四色环电阻值的读取教学内容练习板书设计一、电阻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三、电阻的识别教后札记。
认识电阻说课稿或教案
认识电阻说课稿或教案第一章:电阻的概念与分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阻的定义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 掌握电阻的单位、常见种类及特点。
3. 能够正确识别和使用电阻。
二、教学内容:1. 电阻的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 电阻的单位:欧姆(Ω)。
3. 常见电阻种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
4. 电阻的特点:阻值、功率、温度系数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阻的基本概念、单位及种类。
2. 利用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阻的外观和特点。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电阻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四、教学步骤:1. 引入电阻的概念,讲解电阻的定义和作用。
2. 介绍电阻的单位,让学生掌握欧姆(Ω)的含义。
3. 展示各种电阻实物,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电阻的种类和特点。
4. 分析电阻在电路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电阻的实际意义。
五、课后作业:1. 复习电阻的基本概念、单位和种类。
2. 思考电阻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实例。
第二章:电阻的测量与计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
2. 学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3. 能够根据电路图计算电路中的总电阻。
二、教学内容:1. 电阻的测量方法:伏安法、欧姆表法等。
2. 欧姆表的使用方法:选择量程、校准、测量等。
3. 电路中总电阻的计算方法:串联电阻、并联电阻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演示法,展示电阻的测量过程。
2. 利用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欧姆表测量电阻。
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电路中的总电阻。
四、教学步骤:1. 介绍电阻的测量方法,讲解伏安法和欧姆表法的原理。
2. 演示欧姆表的使用过程,让学生熟悉欧姆表的操作。
3. 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电阻。
4. 分析电路图,引导学生计算电路中的总电阻。
五、课后作业:1. 复习电阻的测量方法和欧姆表的使用。
2. 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给定电路图中的总电阻。
认识电阻教案
单位换算:1MΩ=1000 kΩ1 kΩ=1000Ω
三、电阻器电气性能参数
1.标称阻值
2.误差
3.额定功率
四、电阻器标注方法及识读
1.色标法
色标电阻的识读方法:
1确定首尾
2确定色环对应的数字
色环电阻的色值
3参照公式计算阻值
四环:R=(A×10+B)×10CΩ+D
2.如果电阻器只有三环,是什么原因呢?
3.如何在一堆元件中快速、准确地找出阻值为47KΩ±5﹪的电阻?
教学反思
大渡口区备课教案用纸
板书设计
标注
教师活动(含分课时安排)
学生活动
引入
新课
新课
新课
讲解
小组活动
探索提高
小结
作业
1.演示调光台灯的工作过程
提问:台灯的亮度及电风扇的速度为何会改变?
2.是什么元件引起了这种变化?
五环:R=(A×100+B×10+C)×10DΩ+E
4读数:标称阻值+误差
2.直标法
以水泥电阻为例进行讲解标注阻值的读取
以敏感电阻为例讲解数字标示法阻值的读取
102其阻值为:10×102=1000Ω
4501其阻值为:450×101=4.5KΩ
5K1J其阻值为:5.1KHale Waihona Puke 1.判断每个电阻元器件的类型
2.元器件的各种参数的读取
3.如何在一堆元件中快速、准确地找出阻值为47KΩ±5﹪的电阻?
观看演示思考
讨论回答
小组观察讨论
回答问题
听讲、记忆、观察
鼓励同学学习欧姆精神
由学生回答
记笔记
初中物理《怎样认识电阻》教案
初中物理《怎样认识电阻》教案第一篇:初中物理《怎样认识电阻》教案12.1 怎样认识电阻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知道什么是电阻,知道电阻的单位,知道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⑵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过程与方法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⑷通过观察和使用滑动变阻器,体会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之巧、之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教材说明本节主要内容有:电阻及其单位,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
电阻与电流、电压一样,是电学中的重要物理量。
电阻器是电阻知识的应用,定值电阻和变阻器在电学实验和无线电技术中应用很广泛。
滑动变阻器的学习,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又为后续的学习——特别是做电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本节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开宗明义,通过一个生活现象,使学生意识到“两灯泡的灯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进而学习什么是电阻和电阻的单位,并激发学生探究电阻的兴趣。
知道了电阻及其单位,自然会产生一个疑问:不同的导体,电阻有大有小,那么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活动1”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并在实验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研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电阻的理解,也是学生学习滑动变阻器的基础。
关于滑动变阻器,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
“活动2”让学生对照实物和结构图,边观察、边阅读,并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搞清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原理,学会画其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活动3”让学生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重点学习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和调节,为下一节探究欧姆定律奠定基础。
本节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使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3.教学建议本章内容是上一章电路知识的继续,思路顺承上一章,所以,对于章标题可不必设计专门的“引入”(如直接点题:本章我们将继续探讨电路中的规律),仅引入第一节电阻即可。
九年级电阻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九年级电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能够描述电阻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2. 掌握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关系;3. 能够在电路中正确地安装和连接电阻。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投影仪、黑板、粉笔;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概念。
例如,当我们用电热毯时,如果将电热毯折叠起来不铺开,发现电热毯发热的效果会减弱。
请学生尝试解释这个现象,引出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2. 理论讲解(15分钟)2.1 电阻的概念解释电阻是电流流过载流体(金属导线等)时的阻碍力,引导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
2.2 欧姆定律2.2.1 电阻与电流的关系介绍欧姆定律的公式:U = IR,解释其中的意义。
U代表电压(伏特),I代表电流(安培),R代表电阻(欧姆)。
通过图示和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电阻对电流大小的影响。
2.2.2 电阻与电压的关系介绍欧姆定律的公式改写形式:R = U/I,解释其中的意义。
通过图示和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电阻对电压大小的影响。
3. 实验演示与讨论(25分钟)3.1 实验前提示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
3.2 实验准备布置实验任务:在实验箱中找到各种电阻、电池、导线等设备,并进行正确的安装和连接。
3.3 实验操作让学生依次连接电路,并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值。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不同电阻值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3.4 实验讨论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总结不同电阻值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并与欧姆定律的预期结果进行对比。
4. 知识梳理与拓展(15分钟)4.1 知识梳理通过黑板上大面积绘制电路图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复习和梳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的公式和相关计算。
4.2 拓展延伸提醒学生电阻不仅存在于导线中,还存在于各种电器设备中。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
电阻器的识别与测量(教案)
电阻器的识别与测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阻器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电阻器的识别方法。
3.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电阻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阻器的基本概念1.1 电阻器的定义1.2 电阻器的单位2. 电阻器的种类2.1 固定电阻器2.2 可变电阻器2.3 敏感电阻器3. 电阻器的作用3.1 限流作用3.2 分压作用3.3 滤波作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的概念,引出电阻器的作用。
2. 讲解:2.1 讲解电阻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电阻器的定义和单位。
2.2 介绍各种电阻器的特点和应用,让学生了解电阻器的种类。
2.3 讲解电阻器的作用,让学生明白电阻器在电路中的重要性。
3. 示范:教师展示各种电阻器实物,讲解识别电阻器的方法。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电阻器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阻器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测量电阻器的准确性和操作技能。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学生对电阻器的识别和测量知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电阻器识别与测量相关章节。
2. 实物:各种电阻器、测量工具(如万用表)。
3. 课件:电阻器图片、原理图等。
4. 实验设备:电阻器、测量工具等。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阻器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
2. 示范法:展示电阻器实物,演示测量方法。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电阻器测量实践。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测量心得。
七、教学环境:1. 教室:提供投影仪、黑板等教学设施。
2. 实验室:配备电阻器、测量工具等实验设备。
八、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电路中电阻器的应用,加深学生对电阻器的理解。
2. 问题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电阻器的识别与测量方法。
3. 分组合作: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九、教学延伸:1. 邀请企业工程师进行讲座,介绍电阻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认识电阻说课稿或教案
认识电阻说课稿或教案第一章:电阻的概念与分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阻的定义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电阻的分类及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电流流过导体时,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
2. 电阻的单位:欧姆(Ω)。
3. 电阻的分类:(1)固定电阻:电阻值不随温度、电压、电流变化而变化的电阻。
(2)可变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电压、电流变化而变化的电阻。
(3)线性电阻:电阻值随电流或电压变化成线性关系的电阻。
(4)非线性电阻:电阻值随电流或电压变化不成线性关系的电阻。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阻的奥秘。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电流在电路中的阻碍现象,引导学生认识电阻。
2. 讲解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
3. 介绍电阻的分类及特点。
4. 举例说明各种电阻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5. 课堂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电阻现象,并进行讨论。
第二章:电阻的测量与计算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电阻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阻的测量方法:(1)伏安法: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的方法。
(2)电阻箱法:利用电阻箱测量电阻的方法。
2. 欧姆定律: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三、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练习法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阻的测量与计算。
四、教学步骤:1. 讲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2. 讲解电阻箱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3. 演示欧姆定律的应用,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4.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5. 课堂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测量电阻的实验心得,并进行讨论。
第三章:电阻在电路中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各种应用。
2. 培养学生分析电路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物理上册《怎样认识电阻》教案、教学设计
b.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c.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和练习题,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知识深度和广度。
6.教学评价: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讨论交流等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8.课后作业:布置与电阻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拓展阅读:推荐与电阻相关的科普读物,拓展学生知识面。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理解基本的物理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电阻的概念已有初步了解,但对于电阻的测量、串并联特性以及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可能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4.拓展阅读题:
a.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新型电阻材料及其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b.阅读与电阻相关的科普文章,总结至少三个有益的知识点。
5.家庭作业:
a.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根据课堂所学,向家人讲解电阻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每次作业,保持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3.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欧姆表测量电阻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阻的变化。
4.知识拓展:讲解电阻的串并联特性,引导学生探讨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5.知识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7.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实验数据的重要性。
5.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电阻的识读优质课学案
县职业中专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案科目:机电一体化课题:电阻的识读主备人日期2020年10月28日审核人机电组导学目标会进行电阻的识读导学重点会进行色环电阻的识读导学难点能正确判断色环电阻的首环和末环导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提示课前预习:电阻的标示方法1.直标法:用数字和单位符号直接标注或组合标注在电阻上的方法。
2.文字符号表示法:用数字和文字符号组合在一起表示,文字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整数阻值,文字符号后面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阻值,文字符号表示单位。
4R6 5K7 R64.6Ω5.7 kΩ 0.6Ω3.数码法:用3位数码表示,数码从左到右,前两位表示电阻的有效值,第三位表示倍率(即乘以10的多少次幂,或认为前两位有效值后添加“0”的个数),单位为Ω4.色标法:色标法是将电阻器的类别及主要技术参数的数值用颜色(色环或色点)标注在电阻的外表面上。
色标电阻(色环电阻)器可分为四色环、五色环两种标法。
四色环电阻前三道相距较近,标示阻值,另一道距前三道较远,作为误差标注。
而五色环电阻的前四道作为阻值,最后一道作为误差标注。
以四色环电阻为例,色环的含义如下图所示。
颜色第一位有效值第二位有效值倍率允许偏差黑0 0 100棕 1 1 101±1% F红 2 2 102±2%橙 3 3 103黄 4 4 104绿 5 5 105±0.5% D蓝 6 6 106±0.25 C紫7 7 107±0.1% B灰8 8 108±0.05% A白9 9 109―20%~+50%金10-1±5% J银10-2±10% K无色±20% M【注】五色环电阻与四色环电阻的色环含义相同。
新课引导:1.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起______________作用的物理量。
2.电阻元件的参数可用色环法表示,某电阻的色环依次为绿、棕、金、银,可判断其阻值为______,误差为______。
电阻 优秀公开课教案
第三节电阻●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学习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知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种类等因素有关.3.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把滑动变阻器正确地连入电路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阻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2.通过学生探究活动,研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渗透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三、德育目标1.通过了解半导体及超导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开阔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欲.2.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教学重点电阻概念的建立.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教学难点根据要求正确连接与使用变阻器.●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教具准备接线板、演示用电流表、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长短粗细相同的铁丝及铜丝各一段、滑动变阻器、电阻箱、调光台灯、半导体收音机一台、电位器、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出示预先准备的各式各样的电线.问这是什么东西?[生]电线、导线、电缆线、电话线、闭路线…[师]肯定同学们的回答.请大家从导线的截面观察.[生]电线芯是用容易导电的金属来做的,是导体.电线芯的外面包了一层橡胶或塑料,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师]现在请同学们剥开导线的绝缘外皮,看一下导线的芯到底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生]是用铜做的.是用铝做的.[师]大家见过用钢、铁做芯的导线吗?[生]好像没有.[师]常用的导线通常是用铜或铝做的,特别重要的用电设备的导线还要用昂贵的银来做.我们已经知道,钢、铁也是导体,又多又便宜,那么为什么不用钢铁来做导线呢?同学们大胆地猜想.[生]是不是因为铁容易生锈,所以不用铁.[生]是因为用铁做导线没有铜好.[生]…[师]大家想不想用实验找找原因呢?二、进行新课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师]我们可以把铁丝和铜丝分别接入电路,观察一下有什么现象发生.[想想做做]请同学按图连接电路.先将铁丝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将铁丝换成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生]接入铜丝比接入铁丝时灯泡亮.将电流表串入电路,重复上述的实验,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生]接铁丝时的电流比接铜丝时的电流小.[师]比较两次电流的示数,实验中用的是相同的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为什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不同呢?原来,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板书]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resistance).[师]比较实验现象——相同电压下,接入铜丝的电流大,说明了什么问题?[生]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即电阻小.[师]相同电压下,接入等长、等粗的铁丝电流小,又说明了什么?[生]等长、等粗的铁丝比铜丝的电阻大.[师]请同学们看书P13“几种长1 m,横截面积1 mm2的金属导线在20 ℃时的电阻值”比较几种材料导线的电阻值,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并说明为什么不用铁做导线.[生]导线的电阻值和导线的材料有关.不同材料的导线其电阻值不同.[生]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生]几种材料中银的电阻最小,除镍铬合金外,铁的电阻最大,铜的电阻和银差不多,但铜比银便宜.所以不用铁做导线,而常用铝或铜.(有学生会注意到镍铬合金的电阻值最大,它有什么用?此问题可留在变阻器中再来说明)2.电阻的单位和换算.请同学们阅读材料P13,知道下述内容.[板书]电阻的符号:R电阻的单位:欧姆(O hm)简称欧符号Ω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 kΩ=103Ω 1 MΩ=106Ω[师]同学们对于电阻这个物理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电子技术中经常用到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电阻器.(出示书图所示各种电阻器实物)注意:这些电阻器,无论它们是否被连入电路,通过它们电流是多少,其阻值一般是不变的,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器也叫定值电阻,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师]请同学们阅读小数据栏中“常见的电阻”,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生]实验用的导线电阻很小,它们是用容易导电的铜来做的.[生]实验用小灯泡的电阻是每根导线电阻的500倍.导线的电阻是不是可以忽略不考虑呢?[生]人双手间电阻在手干燥时很大,潮湿时会变小,甚至比照明灯泡工作用的电阻还小.相同电压下,电阻小的电流大,电阻大的电流小.所以电器工作时,用湿手去触摸用电器开关会很不安全.[师]积极肯定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问题的学习态度,并对他们能根据学到知识联系生活中实际的做法及同学的安全意识进行表扬.[师]人的双手间干燥和潮湿时的电阻不同.谁知道还有什么东西在干燥和潮湿时的导电能力不同?[生]木柴.木柴干燥时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而湿木柴就是导体,就比较容易导电.[生]这说明干木柴电阻大、湿木柴的电阻小.绝缘体的电阻大,导体的电阻较小.[师]肯定同学的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电阻的知识明白绝缘体的本质.绝缘体之所以能起到绝缘的作用,就是由于其电阻很大的缘故.[师]在电工材料中,除了同学们已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外,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材料就是半导体.[投影]半导体及超导的相关内容(或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内容).通过介绍这方面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师]前面实验中,铁丝和铜丝电阻不同,接入电路中,使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不同.由此,同学们考虑电阻的作用是什么呢?[生]电阻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师]不同材料的铜丝、铁丝接入电路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那么同一种材料的一根导线能否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呢?[想想做做]用刀将铅笔剖开,仔细取出铅笔芯,注意不要折断.用铅笔芯代替前面实验中铁丝(铜丝)或照图连接电路.[师]铅笔芯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生]铅笔芯接入电路,电灯能发光,所以铅笔芯是导体.[师]如果想要改变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的长度,谁有办法,请来操作一下.[生]将连接铅笔芯的导线一端打开,并使其在铅笔芯上滑动.[师]滑动过程中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生]灯泡的亮度发生了变化.[生]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长,灯越暗;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短,灯越亮.[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表现很好.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电源没动,是同一个电源,灯的亮、暗又说明了什么问题?[生]灯泡的亮暗,说明通过灯泡中的电流大小不同,灯亮时电流大,灯暗时电流小.[生]相同电压下,电流大、电阻小;电流小、电阻大.[生]铅笔芯越长,电阻越大;铅笔芯越短,电阻越小.[师]如果我们换用铁丝做实验会怎样呢?(重复上述实验)[生]铁丝越长,电阻越大;铁丝越短,电阻越小.[师]铁丝和铅笔芯都是导体,根据实验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呢?[生]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在相同粗细的条件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导体越短,电阻越小.[生]可以通过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师]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这就是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但是,老师有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助,在前面观察P13“几种金属导线的电阻”时,哪种金属电阻最大呢?[生]镍铬合金.长1 m,横截面积是1 mm2的镍铬合金的电阻是Ω.[师]如果老师需要电阻在0~10 Ω范围内变化,使用电阻最大的镍铬合金丝,需要多长?[生]需100 m.[师]也就是说,老师要想将接入电路的电阻从0变化到10 Ω,就必须进行一次百米跑,这样做可行吗?[生]不行![师]同学们有什么办法呢?[生]将100 m长的镍铬线绕成像弹簧那样的圈,就能减小长度.[师](教师可预先将变阻器拆开,取出绕着线圈的瓷管)请同学们看,是不是这样绕就可以呢?(得到同学们的肯定后,教师继续引导)怎样使用它呢?[生]需要使用哪部分,就在哪个地方抽出一个头.[生]就像刚才实验中在铅笔芯上滑动一样,用一个头在线圈上滑动就可以.[师](教师将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杆及滑片再装上)是不是这样就可以了呢?(同学们肯定)利用滑片在线圈上滑动就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所以把它叫做:(同学们一起说)“滑动变阻器”.[师]同学们面前的就是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面前的滑动变阻器并阅读教材P16第一自然段,弄清以下问题.看看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板书]变阻器的构造:结构示意图:(如右图)。
测量电阻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测量电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电阻,并能够正确使用单位欧姆(Ω)来表示电阻大小;2. 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和步骤;3. 能够使用万用表准确测量电阻值。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和设备:黑板、粉笔、万用表、电阻器;2. 教材资料:相关章节的教科书,电阻器和万用表的说明书。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电阻吗?电阻在电路中起到什么作用?”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然后,教师解释电阻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1)解释万用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师可以使用示意图或实物演示来讲解万用表的内部构造和原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
(2)讲解电阻的测量方法和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讲解电阻的测量方法:1) 将电阻器调节到所需测量的电阻值附近;2) 将万用表的选择档位调到电阻测量档位,并确保万用表的探头与电阻器的两端相连接;3) 读取并记录电阻器上的值;4) 若需要测量电路中其他元件的电阻,可以先将电路断开,将万用表连接在电路断开处,并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测量。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每个小组都提供一个电阻器和一个万用表,让他们按照刚才讲解的方法测量电阻值,并记录结果。
教师可以逐个小组进行指导和纠正。
4. 教学总结:教师根据实践操作的结果,对学生的测量方法进行总结和梳理。
重点强调正确连接仪器、选用合适档位、注意读数精度等关键点。
5. 拓展应用: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思考其他实际生活中应用测量电阻的场景,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四、课堂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理解电阻的概念和作用,并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和步骤。
同时,学生也应能够使用万用表进行准确的电阻测量。
此教案设计着重于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测量电阻实际操作的掌握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应用的环节,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电阻试讲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标题:电阻试讲教案一、教案概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电阻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电阻的概念、测量与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电阻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电阻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电阻的定义及其计量单位;- 掌握在电路中测量电阻的方法;- 理解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能够在实验中正确使用电阻表进行测量;- 能够利用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合作意识;-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增强对科学实验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电阻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电阻的思考,如电阻的作用是什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哪些常见的电阻器件?通过提问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电阻的定义:简明易懂地讲解电阻的概念,即阻碍电流通过的性质。
b. 电阻的计量单位:介绍欧姆(Ω)作为电阻的计量单位,并解释其含义。
c. 电阻的测量方法:详细介绍使用电阻表测量电阻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验操作(40分钟)a. 实验准备:- 准备好实验装置,包括直流电源、电阻器、导线、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表。
- 向学生讲解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如小心使用电源,避免短路等。
b. 实验步骤:- 将实验装置按照电路连接图搭建起来。
- 调节电源电压,并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 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c. 实验分析与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比较不同电阻值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 组织学生就实验结果与课堂讲解内容展开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电阻的理解。
4. 归纳总结(10分钟)综合整理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电阻的理解,强化学习效果。
第十六章第三节电阻教案
第十六章第三节电阻教案我设计了这节电阻教案,旨在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探究精神。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阻的变化,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阻箱、电流表、导线、开关等。
2. 学具:每个学生一组,包括电阻箱、电流表、导线、开关等。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的变化,引出电阻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电阻的定义,解释电阻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电阻的重要性。
3. 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不同电阻值,观察电流表的变化,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阻的变化,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活动难点: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电器,了解电阻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电阻的概念,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提高科学素养。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增强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电阻教案时,我发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之一。
电阻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它描述了电路中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
认识电阻说课稿或教案
认识电阻说课稿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概念,理解电阻的物理意义。
2. 让学生掌握电阻的单位、公式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2. 电阻的单位3. 电阻的公式4.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5. 电阻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单位、公式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教学难点:电阻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电阻的奥秘。
2. 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阻的变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灯泡的亮度,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电阻的定义、单位(欧姆)及公式(R=V/I)。
3. 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4. 实验演示:利用实验器材,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电阻的变化。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练习题。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思考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电阻概念、单位、公式及影响电阻因素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给予个别辅导,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电阻的基本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电阻的原理和实验过程。
3. 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教学延伸1. 探讨电阻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如电阻器、变阻器等。
2. 介绍电阻测量方法,如万用表测量电阻。
3. 探讨电阻的串并联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九、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初三物理上册《怎样认识电阻》教案、教学设计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和PPT等,形象直观地展示电阻的相关概念、原理和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c)情感态度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评价他们对待物理学科的兴趣、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4.教学拓展:
a)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工程师,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电阻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
b)组织学生参观电子元器件生产厂,了解电阻器的制作过程和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c)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针对电阻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c)学生通过绘制电路图,展示电阻器在不同电路中的作用,并简要说明原因。
2.实践应用:
a)学生分组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阻器,并测量电阻值,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b)针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学生需要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办法。
c)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家长请教,了解电阻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撰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发现。
2.教学过程:
a)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电阻现象,如电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对电阻的思考。
b)新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电阻的概念、符号、单位和基本性质,让学生掌握电阻的基本知识。
c)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电阻大小的影响,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d)知识拓展:介绍电阻器在实际应用中的连接方式和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引导学生观察电路中的电阻器,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电路中需要加入电阻器?它对电路有什么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电阻器的识别与测量(教案)
电阻器的识别与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阻器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2. 学会识别电阻器的参数和符号。
3. 掌握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器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电阻器的概念与作用介绍电阻器的定义、作用及其在电路中的基本原理。
2. 电阻器的种类介绍不同种类的电阻器,如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精密电阻器等,并展示实物。
3. 电阻器的参数与符号讲解电阻器的参数,如阻值、精度、温度系数等,并介绍电阻器的符号表示方法。
4.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讲解万用表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重点介绍测量电阻器时的操作步骤。
5. 电阻器的测量演示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器,并解释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电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演示:a) 讲解电阻器的概念与作用,展示各种电阻器实物。
b) 讲解电阻器的种类,进一步展示不同种类的电阻器。
c) 讲解电阻器的参数与符号,举例说明。
d) 讲解万用表的使用方法,重点强调测量电阻器时的操作步骤。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每组使用万用表测量给定的电阻器。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总结与拓展:a)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阻器的识别与测量方法。
b) 提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电阻器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电阻器概念、作用、种类和符号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器的熟练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电阻器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资源1. 电阻器实物:用于展示和识别电阻器。
2.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阻器。
3. 教学PPT:展示电阻器的图片、符号和测量方法。
4.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拓展学生对电阻器的了解。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在测量电阻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提问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电阻器识别与测量知识的掌握。
怎样认识电阻教案
怎样认识电阻教案教案标题:认识电阻教学目标:1. 了解电阻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3. 理解电阻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阻器、导线、电池、电流表、电压表等实验材料;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对电阻的兴趣。
知识讲解:2. 教师简要介绍电阻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解释电阻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3.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解释电阻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U = IR)。
实验演示: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演示,使用电阻器、导线、电池、电流表和电压表等仪器进行实验,观察电阻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5.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
讨论和总结:6.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电阻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规律。
7.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电阻的计算方法,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巩固练习:8.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与电阻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应用:9.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作业布置:10.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下节课前交上。
教学反思:1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并对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预习。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组织教学复习回顾新课导入新课讲授
【组织教学】(1分钟)
1.师生相互问候;
2.清点人数,填写教学日志。
【复习回顾】(3分钟)
1.电阻的符号和国际单位?
2.电阻的常见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电阻的主要参数?
【新课导入】(4分钟)
1.展示电路板图片;
2.情景设计:我校学生周末放假时学校伸缩门没能打开,经检查,主要
是校门门控开关的一个电阻坏了。
同学们能去买一个电阻来更换吗?
【新课讲授】(30分钟)
一、提出任务:
1.电阻的识读有几种方法?
2.如何进行电阻的识读?
二、任务实施
首先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习,小组内可以讨论交流;然后教师引导,
小组代表总结学习成果;最后师生共同做课堂总结。
1.直标法:用数字和单位符号直接标注或组合标注在电阻上的方法。
0.47Ω± 10%
2.文字符号表示法:用数字和文字符号组合在一起表示,文字符号
前面的数字表示整数阻值,文字符号后面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阻
值,文字符号表示单位。
4R6 5K7 R6
注:在复习
已有知识的基
础上,引出新
课。
设计情景,请求
帮助,可以拉近
师生之间的距
离,从而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
电阻的识读
采用提问回答
问题的方法,以
增强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促使
教学效果在教
师与学生互动
中得到较好的
体现。
新课讲授
4.6Ω
5.7 kΩ 0.6Ω
【随堂练习】
(2017年机电一体化高考题)电阻器上标注的”10W6R8G”含义是
()
A功率10W,阻值6.8Ω,误差±2% B.功率10W.阻值68Ω,误差±5%
C.功率100W,阻值6.8Ω,误差5%
D.功率100W.阻值68Ω,误差±2%
3.数码法:用3位数码表示,数码从左到右,前两位表示电阻的有效
值,第三位表示倍率(即乘以10的多少次幂,或认为前两位有效值后添加
“0”的个数),单位为Ω
4.色标法:色标法是将电阻器的类别及主要技术参数的数值用颜色(色环或色点)标注在电阻的外表面上。
色标电阻(色环电阻)器可分为四色环、五色环两种标法。
四色环电阻前三道相距较近,标示阻值,另一道距前三道较远,作为误差标注。
而五色环电阻的前四道作为阻值,最后一道作为误差标注。
以四色环电阻为例,色环的含义如下图所示。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主观能动性,扩展思维,得出答案
师生互动;多媒体投影反馈学生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