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现象
山寨现象的法律思考

山寨现象的法律思考作者:李捷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2年第8期文/李捷山寨原指不被官方管辖的山林中的寨子或村庄,引申义是“模仿”、“翻版”、“冒牌”、不正统的意思。
它源于粤语,最早指杂牌手机模仿知名品牌。
随着山寨手机的泛滥,山寨汽车、山寨电影等迅速蔓延,山寨成为了仿冒、仿真的代名词。
山寨现象利弊如何,是什么支撑山寨现象的存在,应该如何加以规制,笔者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一、山寨现象的利弊权衡山寨现象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多元化背景下的一种独特现象,法学界、产业界对山寨的认识存在极大差异。
一种观点认为,山寨就是冒牌,本质是剽窃,是仿照、翻版、仿真、复制、假冒、抄袭的代名词,其商品就是赝品和水货。
山寨文化是草根和大众文化,是非主流文化对主流、传统垄断文化的挑战。
另一种观点认为,山寨是民间新兴创新力量的表现,既是模仿,更是创新和创造。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山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对待,山寨产品具有廉价、实用、更新快等特点。
山寨既是社会创新发展的表现,又是对垄断暴利行业的抵制,也是推动科技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
但是,山寨产品经常出现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所以需要依靠法律、道德和舆论等力量,对山寨现象进行规制。
如果不从法律上对山寨现象加以规制,势必会打击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二、山寨现象存在和蔓延的原因第一,市场需要。
山寨产品之所以在我国横行,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主要原因是市场需要。
对生产者来说,省去了大量的研发和创新,成本低,获利明显;对消费者来说,山寨产品的价格大大低于正牌产品。
第二,法律规制不够。
虽然山寨现象在国内横行,山寨产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媒体也频频曝光一些山寨产品,但是很少有企业主动承担相关的责任,也很少有相关企业受到严厉的处罚,即使被曝光过或被处罚过的企业,一段时间之后又会重做山寨产品。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法律法规缺位,很难对山寨现象进行有效规制。
第三,地方保护严重。
山寨现象浅谈

山寨1、指有仿冒或伪造第三方商品的生产厂家。
“山寨”从字面来解释是:在山寨中,逃避政府管理。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代表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有着不被官方管辖的意味。
2.通俗得说就是盗版、克隆、仿制等,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
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
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游戏机等不同领域,由此衍生的词汇有山寨机、山寨明星、山寨鸟巢等。
这种文化的另一方面则是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引起争议。
3.在其它产业,“山寨厂”多是表示那些供应正规厂上游配件的非正规作坊,或者生产成本低、质量不稳定产品的草莽厂家。
“有句行话叫‘这种产品连山寨厂都能做’,经常表示这产品的设计、技术、生产门槛已经很低了。
”一个照明企业的副总对记者说。
现在,就连电影也有山寨版《画皮》、《剑蝶》山寨一词也逐渐出现在一些应用写作的文章之中。
4.时间跨越到2008年末,由山寨机引发的山寨现象蔓延到整个网络,山寨明星、山寨红楼梦、山寨百家讲坛等等都毫不掩饰对精英文化的挑战,随后山寨现象又意外的登上了CCTV新闻联播,这是官方首次对民间现象表述自己的意见,至此正式进入全民时代。
山寨文化会影响下一代的社会危机,为什么呢。
它不管是现在一些好的或坏的都来搞怪的模仿对现代正规文化发展给与一种讽刺的感觉。
特别会影响青少年期一种叛逆心理的加剧萌生,对未来人生辨别是非对错的心理误导。
山寨经济山寨经济是指以山寨式生产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经济模式自2005年后,中国电子制造行业的产业管制和技术门槛再度降低,深圳及江浙的众多小企业开始涉足市场广阔的电子产品市场,以手机制造业为首,出现了大批依靠模仿并加以创新而且价格低廉的厂家,我们将这种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并加以创新,最终在外观、功能、价格等方面全面超越这个产品的经济现象称为山寨经济。
不仅是手机产业,随着政策门槛和技术门槛的进一步降低,山寨制造正向着IT业的各个领域扩展,山寨的含义也被无限的扩大了,不仅仅局限于模仿,大量具有以较小资本投入、低成本运作、具有敏捷的市场反应速度、产品周期短等特点的中小企业都被划到了山寨的范畴之中。
浅析山寨现象和创新精神

浅析山寨现象和创新精神郭小康西安惠安中学浅析山寨现象和创新精神山寨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分析它的根源,有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
山寨现象的政治根源主要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社会重大变革;经济根源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转轨变型中,定牌加工和三来一补的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也有影响;文化上,广义上很广泛,狭义上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当前,山寨文化已经广泛深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造成山寨产品、山寨文化繁荣的原因,除了知识产权意识不强,还有诚信意识、法律的缺失、创新能力不强的因素。
但是其缺点于此,优点也不容忽视:山寨产品的显著特点一是廉价,二是实用,三是更新迅速。
在小康社会还没有全面建成的今天,草根阶层、平民阶层虽然收入低微,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高档时尚产品享受的欲望,仍然时时在萌动。
在不偷不抢不贪的前提下,在无义之财决不取的价值观下,要想使用相对高档的、实用的产品,惟一的“正道”便是购买山寨产品。
山寨产品之所以能够行销于世,用者多多,跟山寨文化产品的草根属性、平民属性密不可分。
正是看准了这样一个庞大的草根平民消费群体,山寨文化产品才有了巨大市场,才对产品形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巨大的挑战。
从这个方面来讲,山寨文化产品对于文化产品的价格定位、便民实用、更新速度等,都是很好的刺激和促进。
对于山寨现象不能一刀切处理,而应该因地制宜地引导和扶持。
山寨现象从文化层面说,不能认为它只是一味的模仿,山寨本身具有讽刺的意味。
“模仿与讽刺”是社会文化发达和进步的表现。
从经济层面来讲,山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同时,劳动力供给方面,巨大的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阶段都指明山寨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因此,山寨本身不是单纯的模仿,模仿的本身就具有创造性。
山寨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人创造力、想象力发挥的一个渠道,利用主流文化进行自身的创造,让草根文化获得活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山寨文化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再创造。
《2024年“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范文

《“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篇一山寨现象的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一、引言山寨现象作为现代社会的特殊产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在多个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一现象在许多场合下对知识产权保护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对山寨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反思。
二、山寨现象的概述山寨现象指的是通过模仿、复制、盗版等方式,对他人知识产权进行侵犯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电子产品、服装、食品、文化产品等多个领域都有所体现,其特点在于快速复制、低成本、高利润。
然而,山寨行为严重侵犯了原创者的知识产权,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三、山寨现象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来看,山寨现象是对知识产权的严重侵犯。
知识产权法是保护创作者、发明者等创新者的合法权益的法律。
它保护了人们的智力成果,如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而山寨行为则通过非法复制、模仿等手段,绕过了这些保护措施,获取了本应由原创者享有的权利。
这不仅是对知识产权法的公然挑衅,也是对创新精神的打击。
四、山寨现象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山寨现象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首先,山寨产品的低成本、高利润使得许多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而忽视了对知识产权的尊重。
其次,山寨行为往往伴随着快速复制和传播,使得原创者难以在短时间内维权。
此外,山寨行为往往涉及到复杂的法律问题,如版权、商标权等,使得维权过程更加困难。
五、应对山寨现象的法律措施为了应对山寨现象,我们需要从法律层面采取措施。
首先,应加强知识产权法律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尊重。
其次,应加大对山寨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生产者不敢轻易侵权。
此外,还应加强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率,确保知识产权法律得到有效执行。
六、反思与建议山寨现象的存在,反映出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和改进:1. 加强立法: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山寨现象与科技创新

山寨现象与科技创新山寨现象定义:“山寨”是依靠抄袭、模仿、恶搞等手段发展壮大起来,反权威、反主流且带有狂欢性、解构性、反智性以及后现代表征的亚文化的大众文化现象。
我们不妨把“山寨”理解成三个层面:1 “山寨产品”:第一个层面是其物质层面,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展起来的产业。
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
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游戏机等不同领域。
山寨产品包括山寨手机、山寨数码相机、山寨MP3 等。
2 ” 山寨文化”:第二个层面是精神层面。
其中包括了山寨行为所折射出的主体行为者乃至当前大众的社会心理、审美取向以及社会思潮的涌现、价值体系的新建等。
而这一部分正是研究“山寨文化”的核心。
当前对于“山寨现象”的批判正是基于此。
3 “山寨行为”:第三个层面乃行为层面,不仅包括各式具体更包括面对“山寨行为”主流文化的应对方式,以及面对山寨产品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管理机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避。
山寨现象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又是否有利于科技创新?这都是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
下面以山寨手机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山寨手机:山寨手机是一些小的手机厂商依靠模仿并加以创新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主流手机品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并加以创新,最终在外观、功能、价格等方面全面超越这个产品的手机。
市场份额“山寨手机”主攻农村及二、三级市场山寨手机的优点:1、功能超全面:几乎所有的山寨机都可以以功能全面而著称,什么超大屏幕,拍照摄像头,Mp3/MP4多媒体播放,甚至堪称高端的GPS导航功能,只要MTK一出这些都不在话下。
2、待机能力强:山寨机的待机能力强已经是众多周知的事情,其电池容量更是一个比一个大,前不久某款名为ZJ268的手机更是以32800毫安的的电池容量创下了历史纪录,而可待机两年的噱头更令人惊愕。
3、价格低廉:价格因素绝对是目前山寨机与大牌厂商竞争的最强杀手锏,可能在诺基亚只能买到一部低端手机的钱,转而就足以买一部功能全面的山寨机。
《2024年“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范文

《“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篇一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山寨现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山寨产品、山寨文化等在市场上屡见不鲜,其背后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对山寨现象进行深入反思,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二、山寨现象概述山寨现象,指的是在市场经济中,一些企业或个人模仿知名品牌、产品或服务,以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上销售,从而获取利润。
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原创者的知识产权,还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三、山寨现象产生的原因1. 法律制度不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执法力度不够严格,为山寨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2. 成本考虑:山寨产品通常采用低成本的生产方式,以低价策略在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
3. 消费者需求:部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追求性价比高的产品,为山寨产品提供了市场空间。
四、山寨现象对知识产权的影响1. 侵犯知识产权:山寨行为直接侵犯了原创者的知识产权,破坏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秩序。
2. 损害创新积极性:山寨现象削弱了原创者的创新积极性,阻碍了科技进步和文化创新。
3. 影响市场秩序:山寨产品扰乱了市场秩序,导致市场竞争不公平,损害了其他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应对山寨现象的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提高执法力度,加大对山寨行为的处罚力度。
2. 提高消费者意识: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山寨产品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3. 鼓励原创: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4. 行业自律: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建立行业规范和标准,推动企业自觉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5.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境山寨行为,维护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秩序。
六、结论山寨现象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其背后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不容忽视。
要有效应对山寨现象,需要从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消费者意识、鼓励原创、行业自律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入手。
正确看待山寨现象

正确看待山寨现象正确看待山寨现象近些年来,山寨现象在我国日益突出,无论是山寨手机、山寨电子产品,还是山寨文化产品,都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然而,对于山寨现象,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呢?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山寨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它在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
正因为全球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创新能力的不同,山寨现象才在某种程度上得以生存和发展。
实际上,山寨现象也是市场需求的产物,尤其是针对某些品牌高昂价格的产品,山寨品的低廉价格和相对接近的功能吸引了一部分消费者。
其次,山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科技和创新的进步。
山寨产品的出现,催生了一些本土企业的起步和发展,让他们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多的机会。
许多山寨企业通过模仿和改进,逐渐掌握了技术,并开始创新自己的产品。
同时,山寨现象也使得品牌企业意识到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从而加强了自身的研发能力。
然而,山寨现象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山寨产品的质量无法保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制造山寨产品往往会忽略品质和安全标准,这对消费者的权益和生命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其次,山寨现象侵犯了原创产品的知识产权,不仅损害了原创企业的利益,也对整个社会的创新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
再者,山寨产品的盗版和侵权行为不仅违法,也影响了原创企业的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通过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山寨现象。
首先,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山寨产品的打击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和市场秩序。
同时,要提高公众对山寨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认知,避免盲目购买和使用山寨产品。
其次,政府应加强对创新的支持,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和专利保护措施,引导企业走向正规化和创新发展。
品牌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在个人层面上,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仅要追求品牌和质量,也要关注产品背后的创新和研发。
应该尊重原创企业的努力和成果,支持正规渠道购买正版产品,抵制山寨产品的存在。
《2024年“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范文

《“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篇一山寨现象的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山寨现象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山寨产品、山寨文化等不仅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创新、版权、法律等多方面的思考。
本文将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对山寨现象进行深入反思。
二、山寨现象概述山寨现象指的是模仿、复制知名品牌、产品或文化现象,并以此获取商业利益的行为。
这些山寨产品或服务往往在外观、功能或名称上与原产品或服务相似,但却以较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
在知识产权法的框架下,山寨行为往往涉及到对原作品的知识产权侵犯,包括商标侵权、著作权侵权等。
三、知识产权法对山寨现象的规范知识产权法是保护创新和创意的重要法律工具。
在知识产权法的框架下,山寨行为被视为对原作品知识产权的侵犯。
这包括对商标、著作权、专利等权利的侵犯。
然而,由于山寨行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知识产权法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四、山寨现象的危害及影响1. 损害原创权益:山寨行为侵犯了原创作品的知识产权,损害了原创者的利益。
2. 破坏市场秩序:山寨产品的泛滥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正常市场竞争。
3. 损害消费者权益:山寨产品质量往往无法得到保障,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4. 阻碍创新发展:山寨现象的存在阻碍了创新和创意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的科技进步。
五、对山寨现象的法律反思1. 加强法律监管:政府应加强对山寨行为的法律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
2. 强化执法力度:执法部门应加大对山寨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知识产权法的有效实施。
3. 促进创新文化: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高公众对创新和创意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4. 完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应与时俱进,适应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为创新和创意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
六、结论山寨现象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侵犯了原创作品的知识产权,也损害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山寨产品的优缺点

山寨现象和科技创新问题山寨席卷中国。
从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山寨网站、山寨电影、山寨小说到山寨广告,数不胜数。
山寨不仅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更成为一种经济现象——山寨现象在中国风光无限的同时,更像病毒一般严重地侵蚀着我们的创意产业,让中国人蒙羞。
各种各样的山寨侵权行为,从暗处走向明处,从小众走向大众,从边缘走向主流。
山寨现象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极其严重。
山寨现象误导大众,特别是青少年。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到山寨产品的欣赏消费大军中,盲目追风,拿恶俗当作有趣,把抄袭捧做风格,观众欣赏品味下降。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
没有山寨,就没有知识产权的百家齐放,一家独大的局面是不利于科技创新的。
只有百家齐放,竞争才会激烈。
只要正版厂商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又何惧山寨呢?有这么一个例子:奥运会到了,有些山寨手机生产商给手机外观作了挺多改进,比如说弄个赛车外形,或者弄个福娃外形……这些改进,其实都不怎么困难,但为什么正品的手机生产商不会去做?因为他们根本不屑去做,而且认为这些东西带来的利润太少。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那就是为什么正品会卖不过山寨品?只是因为价格贵吗?而山寨又为什么会有市场呢?那是因为群众有所需求,发现新的群众需求本来就是一种创新。
不管什么产业,都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山寨在人们的审美上,已经将其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即使它身没有创新,也会对产业本身形成一种极大的压力,迫使手机生产商去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
从这个方面来说,山寨现象是有利于创新的。
模仿只是山寨的初级阶段,当模仿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会走向创新,因为创新比模仿有优势,最起码能够获取更多利润。
短期内我们好像是在模仿,但哪个成功人士不是在向老师学习的基础之上才有创新的呢?尽管,"创新"这个词已被喊了很多年,但在实践中却心有力而气不足。
在创新上,中国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
一个是一头扎进完全创新中,而另一个则是生硬抄袭。
可以说山寨现象的出现,其模仿本身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我们怎么看待“山寨”?

我们怎么看待“山寨”?新闻联播里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争论。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山寨,如何看待山寨现象?看到山寨这个题目的时候,其实我很犹豫,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公正的评判山寨的好与坏,如果山寨仅仅是拙劣的抄袭,那当然是值得鄙夷的,但如果山寨是创新的前提,是借鉴并加以思考,那就不仅仅于批判这一步了。
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腾讯,其实就是以山寨起步的,那个年代在大家还在聊天室里做着偶遇“轻舞飞扬”的梦的时候,马化腾和他的伙伴在深圳的出租屋里整了半年倒腾出了QQ,你可以说它抄袭了ICQ,但是当时什么雅虎、新浪统统都推出了自己的即时通信软件,为什么QQ一举占领了市场,因为它做出了很多ICQ没有做到功能,比如离线发送消息、所有信息存储在云端,重新登录不丢失、中文操作页面等等,你可以说它是山寨起步的,但你不能说它是山寨走到今天这一步,如果你还认为靠抄袭就能达到腾讯如今这个地步,那作为一个大学生未免太可笑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乔布斯那样带来一个行业革命的潮流,我们要理性看待山寨,所谓圈钱抄袭的那一部分我们需要摒弃他们,所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当你有了一个模子之后如果还想着抄袭,那失败自然是必然的结果,人人甚至以前的校内就是山寨的facebook,可他没能继续走下去,如今的你关于人人的消息是不是越来越少了,因为它不思进取,大量投放广告。
这是失败的“山寨”经历,值得所有业内的人去吸取教训,“山寨”可以是开头,辉煌必定是因为创新。
创新少,山寨多,和目前国内的制度是息息相关的,但既然身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自然要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在辨证的方面理性看待“山寨”。
我们尽可能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全部做能够赚钱的事情,我们要着眼未来,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山寨文化的弊端

山寨文化的弊端起源:山寨一词原代表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有着不被官方管辖的意味。
如今,这个词被用于那些数码产品的生产模式上。
它是一种由民间发起的产业现象。
其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
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等不同领域。
这种文化的另一方面则是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引起争议。
“山寨”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创新恶搞和非主流的烙印。
从IT仿制品到"另类翻版"文化时下被网友们热议的最“雷”话题之一无疑是“山寨”。
几种山寨现象1.山寨厂。
“山寨厂”指的是遍布广东的各种电子产品加工制造厂,这些厂商大多没有正规品牌。
2008年,当山寨文化在手机领域摧城拔寨,在数码领域跃跃欲试,用各种各样无所不及的方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之时,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这股来势汹汹风光无限的民间势力曾经有过卑微低下甚至不值一提的惨淡出身。
2001年、2002年那段时间,如果内地人到深圳、广州去出差,就会发现一个很匪夷所思的现象:很多当地人拿的都是诸如“NOKLA”、“Samsang”这样的牌子手机,无论是正规商店还是街头小摊,摆得最多卖得最好的都是一些奇奇怪怪至少在内地闻所未闻的品牌手机。
2.山寨一条街。
山寨一条街掀起受众的山寨关注热潮。
有报道称,在南京文安街有这样一处鳞次栉比的山寨店群,乍一看外观以为是一群国内外知名店铺,仔细一瞧才发现,屈臣氏、星巴克、必胜客、李宁、哈根达斯等已被“山寨”为曲同氏、巴克星、必胜糊、李明、哈根波斯。
在网络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山寨机”,搜索到相关网页315万篇———排在首位的便是“山寨机网”,该网广告竟是“推介国产强机,交流山寨手机文化。
”真是搞笑至极。
3.山寨的野蛮生长从IT仿制品到“另类翻版”文化。
近两年来,国人对美剧追看成风,其中较受欢迎的《丑女贝蒂》最终也被“山寨化”———湖南卫视自制的《丑女无敌》在收视率上一路狂飙。
浅析“山寨’现象的知识产权问题

浅析“山寨’现象的知识产权问题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性需求的多样化,互联网的普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山寨”现象愈演愈烈。
“山寨”现象是一柄“双刃剑”,对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的巨大影响。
本文拟从诸多的“山寨”现象来分析是否侵犯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从而人们该如何对“山寨”现象。
“山寨”现象作为新出现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从“山寨”手机,到“山寨”物品、“山寨”服装、“山寨”电视剧、“山寨”晚会、“山寨”歌曲等等,“山寨”从一个名词转变为一种现象,从一种现象变为一种产业,又从一种产业变为一种文化,对此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定义。
“山寨”的法律性质到底是盗版、模仿还是创新,观点各异,也没有定论。
本文拟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结合我国的知识产权法的规定对“山寨”现象进行知识产权分析。
一、“山寨””的概念“山寨”不是专业的法律词汇,也并无专门的法律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山寨”有二种解释,一为在山林中设有防守栅栏的地方;二为有寨子的山区村庄。
从语词本义来讲,“山寨”自古是绿林好汉及土匪占山为王,安身立命的场所。
从现代汉语词典和其本义来看,“山寨”一词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山寨”的意思是很不一样的,但都有不被管辖的意思,体现了一种开放、自由的心态。
有人认为,“山寨”最初是被用来借指“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即对某些知名品牌所进行的低成本仿冒,后来将该词的辐射面无限扩大,用来泛指盗版、克隆、仿制等类似行为,进而造出“山寨”文化的说法,来对应和涵盖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模仿现象,具有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的特点。
同时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山寨”本质为侵权与盗版,是纯粹的娱乐与仿制。
有人认为,“山寨”原为广东话,蕴含不愿受管辖、独据一方的意思,起源于“山寨”手机。
现在则是对普通民众通过模仿生产的技术含量高、规格高的生活产品的总称,体现了社会大众的聪明和创新意识。
“山寨”文化就是普通民众通过自我竞争和创作后取得的成果,是其智慧在文化领域的休现。
“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衍生出了一系列新问题。
山寨PPT

04 总结
four
总结
仿冒永远不会消失,因为利益驱使, 但唯有创新,未来的路才会愈加宽广!
面对那些娱乐大众的“山寨” 时,我们应该抱有宽容的心态, 就让他们伴随我们的笑声传承下 去吧!
感 谢
T
02 危害及后果
two
危害及后果
质量无法 保证,侵 害消费者 和正规商 家权利
抄袭严 重,全 而不精
安全隐患, 售后服务 得不到保 障
更多…….
03 现象反思
Three
问题反思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思考与 回答下列问题
一,为什么目前还存在山 寨现象? 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 们应该如何对待山寨文化?
山 寨
01 山寨பைடு நூலகம்来源
one
山寨的来源
山寨图片
one
山寨的来源
山寨”一 词源于广东话, 最初指模仿主 流品牌产品的 外观或者功能 的一种制造业 现象。
山寨文化有着复 杂的时代背景和多 种表现形式,反映 出当前人们思想活 动的独立性、多样 性、多变性、差异 性不断增强。
主要特点 表现为模仿 化、快速化、 平民化。实 质是产权的 保护不到位。
three 问 题 反 思
一,为什么目前还存 在山寨现象?
❶主要为满足消费能力受限 制的群体而产生 ❷市场竞争激烈而自身缺乏 创新,一味模仿复制 ❸核心技术壁垒,正品价格 高昂 ❹政府监管不到位 ❺其他
three 问 题 反 思
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 何对待山寨文化?
1,正确认识,学会甄别 2,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3,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 法权益
山寨现象法律规制

山寨现象的法律规制摘要:“山寨”在最近年流行的热度仍然不减,从最初的山寨手机到现在电视节目版权等,可以说各行各业里面的山寨产品普遍开花,其中不乏好的值得鼓励借鉴的地方,但有的严重侵权对法律权威也是践踏。
它一方面说明了以低廉和时髦的产品迎合了大众对高端品牌的追求,另一方面仿制性突出的山寨产品又给法律带来一次重大的考验。
因此,对于目前频频出现的“山寨”现象,更要以理性、客观角度去分析其成因,以法律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引导其在法律规制下发展。
关键词:山寨;知识产权;商标权;专利权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121-03一、山寨概述(一)山寨内涵“山寨”这一词,其原意是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而不接受被官方管辖的意思。
而目前我国社会中流行“山寨”现象,主要是指一些商家通过抄袭、模仿等不规范手段发展起来,但其具有反智性、反主流、反权威且带有解构性、后现代性的大众文化现象。
对社会属性内涵可从三个方面阐述。
第一方面,从物质层面上看,主要针对“山寨产品”描述,一般最初意义是指新型电子等产品在版权、商标权等被仿制而受大众追捧的现象。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仿造性、侵权性、快速化、平民化。
比如:一些商家通过对某手机品牌快速模仿,由于仿制行为而大大弱化了生产成本而迅速打开市场。
第二方面,从精神层面上看,即是指“山寨文化”,这一文化现象主要涵盖山寨行为所反应的市场主体者、大众等的社会心理状态、审美价值取向、社会价值体系构建等。
第三方面,从行为层面上看,它可分为面对山寨现象所产生的价值观,同时对山寨产品所产生法律问题处理机制,比如:商家对相关知识产权、经济法中不正当竞争法等规避和问题。
(二)对山寨现象观点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山寨现象不仅是人们话题,也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至于其是草根精神的体现,还是创新的“杀手”,众口对其不一。
其一,大部分人趋于认可态度。
据一份手机使用统计调查数据显示,35.89%的人选择支持山寨机,41.67%对其不持否定态度,可见超过70%的人对山寨机持不反对态度。
正确看待山寨现象(二)

正确看待山寨现象(二)二、哲学角度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这就要求我们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有的山寨产品特别是手机产品,往往整合了不同优质品牌的长处,增加了新功能,从而成为一种新产品。
这些山寨产品以功能齐全、样式更新的绝对优势,适应了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因而受到平民阶层的青睐。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事物,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发展着的过程。
如今我们所说的“山寨”意为盗版、仿制,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转眼之间抄袭行为改头换面变成了“山寨现象”。
山寨产品缺少技术创新,其核心内容是模仿,导致品牌产品的市场受到严重挤压。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就会被动挨打。
美国微软公司是盗版的受害者,他们并非不能抑制Windows操作系统的盗版现象;而是因为中国IT企业停留在解密和模仿的水平上,会丧失原始创新的动力,反而有利于Windows操作系统长期垄断中文操作系统。
山寨产品之于品牌企业,就如盗版软件之于微软公司,习惯在模仿的床上睡懒觉,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
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我们要培养自身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退一步讲,品牌产品之所以抵不过山寨产品,说明其在创新意识、市场营销上有待进一步改进,告诫品牌企业必须不断更新市场占有观念。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山寨产品与品牌产品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它们之间完全可以相互转化。
山寨产品搞得好,最终可以招安成为品牌产品。
我们要想找到解决“山寨现象”的正确方法,首先就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矛盾和掩盖矛盾。
同时,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山寨现象”,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山寨产品对我国IT产业及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瞬时崛起却让人欢喜让人忧。
《2024年“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范文

《“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篇一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一、引言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山寨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从某种意义上说,山寨是一种复制与仿冒,涵盖了诸多领域如产品设计、电子产品、电影及各类品牌产品。
在全球化及技术共享的当下,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山寨现象在为市场带来低价、快速流通的同时,也给知识产权带来了严重挑战。
本文将尝试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对山寨现象进行反思与探讨。
二、山寨现象的概述山寨现象,指的是在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模仿、复制他人产品或服务的现象。
这种行为往往以低价、快速流通为特点,通过模仿知名品牌或产品来获取利润。
这种现象的泛滥使得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仅侵害了原创新者或公司的合法权益,也对市场公平竞争原则产生了影响。
三、从知识产权法角度看山寨现象1. 侵犯著作权:山寨产品的生产商通过直接复制、抄袭等方式模仿原创作品,获取经济利益,从而侵犯了著作权人的权利。
这种行为与知识产权法保护创作精神和创作者利益的原则背道而驰。
2. 商标侵权:山寨产品的出现常常以混淆消费者为目的,使用与知名品牌相似的商标或标志来误导消费者。
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
3. 专利侵权:山寨产品往往模仿他人的专利技术或设计,未经许可便进行生产销售,严重侵犯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四、对山寨现象的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来看,山寨现象的泛滥无疑是对法律制度的挑战和破坏。
首先,山寨行为严重侵犯了创新者的权益,阻碍了创新活动的进行。
其次,山寨产品往往质量低劣,对消费者权益构成了严重威胁。
最后,山寨现象的盛行也影响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扰乱了市场秩序。
五、对策与建议为了应对山寨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1. 加强知识产权法律的宣传与教育:通过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加大执法力度:政府应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山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山寨现象的看法

山寨现象的看法山寨现象是指在市场上出现的一种仿冒现象,即某些企业或个人为了追求利益,通过模仿其他品牌的产品或服务,以低廉的价格销售给消费者。
这种现象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尤其是在电子产品领域,如手机、电脑、平板等。
虽然山寨产品价格低廉,但是其质量和安全性却无法得到保障,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损失。
山寨现象对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由于山寨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电池爆炸、屏幕破裂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山寨产品的售后服务也无法得到保障,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一定要慎重,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保障自己的利益和安全。
山寨现象对正规企业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正规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来研发和生产产品,而山寨企业却可以通过模仿来降低成本,以低廉的价格销售产品。
这种不公平的竞争方式会导致正规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甚至被淘汰。
这不仅会影响正规企业的经济利益,还会影响其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山寨企业的监管,打击侵权行为,保护正规企业的合法权益。
山寨现象也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山寨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会影响消费者的信心和对市场的信任度。
此外,山寨现象也会影响国家的形象和声誉,给国家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山寨现象的打击,提高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山寨现象对消费者、正规企业和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政府应该加强对山寨企业的监管,打击侵权行为,保护正规企业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以保障自己的利益和安全。
只有在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下,才能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

“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山寨现象”反思——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知识产权问题逐渐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的重要议题。
而“山寨现象”的存在,既反映了创新与盗抢之间的矛盾,也给知识产权法制的完善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对“山寨现象”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有效应对此现象。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山寨现象”的涵义。
一般来说,“山寨现象”是指一种以模仿或抄袭的方式,复制其他企业或品牌的产品、技术、设计等,违反原创者权益的行为。
这种行为往往出现在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或国家,以低成本、低质量的山寨产品竞争市场,给原创者带来经济损失。
在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制下,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通过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来实现。
然而,“山寨现象”往往能够巧妙地利用法律漏洞和监督不力的环节,使得侵权行为屡禁不止。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山寨现象”,就需要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法的相关规定和执行机制。
首先,应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政府、企业和学校等应共同努力,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提高公众对侵权行为的认识。
同时,应将知识产权法相关知识纳入教育教材,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其从小就养成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习惯。
其次,应加强知识产权法的修订和完善。
在立法过程中,应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增加法律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对于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要加大,同时建立起侵权行为的证明和索赔机制,使原创者能够方便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另外,还需要建立知识产权领域内的快速仲裁机制,能够快速、及时地处理侵权案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率和效果。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也是解决“山寨现象”的重要举措。
知识产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应对。
各国政府应加强信息交流和协商,通过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和执行知识产权保护规范,打击跨国侵权行为。
同时,对于那些长期侵权的企业或国家,可以采取制裁措施,迫使其改变侵权行为,以保护知识产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山寨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1山寨及为什么会出现山寨现象: (3)
1.1什么是山寨: (3)
1.2为什么会出现山寨现象: (4)
2山寨产品的市场: (4)
2.1山寨产品的市场需求: (4)
2.2山寨产品的市场供给: (4)
3山寨产品的利与弊: (5)
3.1山寨产品的优点: (5)
3.2山寨产品的弊端: (5)
4如何对待山寨产品: (5)
4.1制定合理制度: (5)
4.2运用市场机制: (5)
山寨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山寨产品通过其低廉的价格和效仿主流品牌的手段拥有大量的
市场占有率。
本文从经济学的市场需求及市场供给方面分析了山寨产业广阔市场的形成原因,概括了山寨产品的利与弊,提出了对山寨产品的整治策略。
关键词:山寨产品;主流品牌;市场垄断
康帅傅——康师傅、SQNY——SONY、ADIDOS——ADIDAS、瓢柔——飘柔、奥利奥——奥利粤、OPPO——CPPC、白事可乐——百事可乐……在山寨风愈演愈烈的今天,无论“山寨文化”还是“山寨产品”,都深入到百姓生活中。
1. 山寨及为什么会出现山寨现象
1.1什么是山寨?
“山寨”一词,出自粤语,原指那些没有牌照、难入正规渠道的小厂家、小作坊。
随着“山寨手机”大规模地占领市场,“山寨”这个词汇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
山寨产品多模仿一线品牌产品的功能外观,甚至将品牌名改为相似的名字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山寨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日用品等不同领域。
这种文化的另一方面则是善打擦边球,经常
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引起争议。
现在还发展出来“山寨爱情”等词汇,越来发展出他独特的生命力。
1.2为什么会出现山寨现象
一是IT企业就业岗位不足。
近几年IT业发展迅猛,引发了IT教育的普及和人才的大量涌现。
据悉,近几年我国各种教育渠道培养的IT业人才有上千万,但正规的IT企业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足,使大部分IT人才无法进入大型的知名的IT企业工作,使得他们选择了自主创业,然而受各种条件限制,只能走加工、模仿和改良发展的轨道。
他们针对眼下合资企业、国内大型企业因品牌效应价格高、产品更新慢难以满足普通百姓需求的情况下,瞄准这一市场,迅速加工、模仿和改良自己低价位的平民产品并投放市场。
二是经济上的原因,也是本质上的原因。
我国经过了几十年的高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经济泡沫;而国外资本通过垄断品牌和技术,对许多电子和技术产品漫天要价,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泡沫。
而这样的一些泡沫正是假货和仿制品的温床。
正是因为许多品牌的东西价格不反映价值,价格远在价值之上,所以才为“山寨机”提供了空间。
2. 山寨产品的市场
2.1山寨产品的市场需求
山寨产品主要是通过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及功能,并加以创新。
以手机为例,山寨手机通过抄袭手机生产厂家的产品从而节省了研发费用,加之无需缴税,其价格只有正规产品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功能方面,山寨手机整合不同优质品牌的长处,再根据平民阶层的需求,增加其他的功能,从而形成一种新产品。
相对于主流品牌产品,山寨产品虽然材质和做工会稍逊一筹,但其功能繁多、外观新潮、价格低廉从而得到中低端消费者的青睐,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另外,其外观和品牌都与主流品牌极其相似,加之功能齐全,大大满足了中低消费阶层的虚荣心理。
鉴于对昂贵的主流品牌的望而却步,山寨品低廉的价格极大地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必然会为其赢来了广阔的市场。
2.2山寨产品的市场供给
在市场经济中,为了激励人们创新,政府运用专利法或版权法对版权进行保护,这无疑是非常应该的,但是这种保护一定程度上会形成市场上的垄断。
在这种垄断下,源于其巨大利润的诱惑,使得资金不足没有研发条件的小厂家生产与其类似的“山寨品”来获取利益。
山寨品生产价值还集中体现在它的生产成本优势上。
与正版品的生产相比,山寨品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使用更加便宜的原材料,采用更加简捷的生产工序,使得产品成本大大降低。
不仅如此,山寨品无须
投入研发费用,不需缴税,这就导致了更多的企业将创业目光聚集到了生产山寨品上,使得山寨品拥有了大量的市场占有率。
3.山寨产品的利与弊
3.1山寨产品的好处
几乎所有高端的主流品牌都存在垄断现象,对于这种以垄断谋取暴利的现状,消费者根本无法改变,而山寨产品的出现正是对这一现象的冲击。
山寨产品一出现就迅速占领了大量市场,与主流品牌产品构成了有利竞争。
这不仅有效改善了垄断现象,增加了消费者福利,同时也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
3.2山寨产品的弊端
而主流品牌生产商,面对山寨产品的冲击,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基金,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必将使得科研的自主创新深受损害。
长此以往,这必将使我国的制造业处于停滞状态,最终在国际市场中逐渐衰败。
4.如何对待山寨产品
对于“山寨现象”,必须正确理解它的发展背景和出现的时代意义。
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看反面,不去认识它的正面;不能凭主观和感受对待它,而不从客观和发展角度去分析它。
只要山寨现象产生的市场基础存在,这一行为就不可能人为取消。
另一方面,山寨现象复杂多样的影响,也决定了完全杜绝山寨现象本身,也就同时消除了它可能带来的好处。
因此,政府采取的措施应当是把山寨现象的负效应控制在最低水平。
4.1制定合理制度
修改过时的规章制度可以说是一项重要手段。
诚然,法律法规的漏洞是导致山寨现象的重要因素,其实,不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保护版权的规章制度也是罪魁祸首之一。
这些过时的制度规定,助长了市场垄断,甚至是过度的垄断,高额的垄断利润衍生出大量的模仿、盗版。
4.2运用市场机制
合理运用市场机制也是一种降低山寨现象负效应的有力举措。
如果说垄断产生山寨现象,那么从这种意义上讲,运用市场竞争来反垄断已经是大势所趋,因而用竞争来降低山寨负效应也可能成为政府的优选策略。
我们可以通过合法手段,使国有正规生产商生产大量价格低廉、质量合格的产品投放市场,与山寨产品构成有利的竞争,久而久之,必然会对山寨产品形成正面的引导,使其发展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