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 空 区 三 带

合集下载

《昌恒矿综放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及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

《昌恒矿综放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及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

《昌恒矿综放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及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煤炭开采的深入,综放采空区自燃问题日益突出,给矿山的生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昌恒矿作为重要的煤炭产区,其综放采空区自燃问题尤为突出。

因此,对采空区自燃的“三带”划分及综合防灭火技术进行研究,对于保障矿山生产安全、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1. 冒落带:采空区上方煤岩体在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破碎带。

该区域内煤体可能因外界因素(如风力)的影响而发生自燃。

2. 裂隙带:冒落带以下的煤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成的裂缝带。

该区域内由于通风不良,氧气含量较高,容易形成煤的自燃条件。

3. 遗煤氧化带:采空区内残留的煤炭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容易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热量,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发自燃。

三、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1. 监测预警技术:采用先进的红外测温技术、瓦斯监测系统等手段,实时监测采空区内温度、气体成分等参数的变化,及时发现自燃隐患。

2. 注浆防灭火技术:通过向采空区注入灭火剂(如黄泥、凝胶等),降低煤体温度,抑制自燃过程。

该技术可有效控制采空区自燃的蔓延和扩展。

3. 惰性气体防灭火技术:通过向采空区注入惰性气体(如氮气),降低氧气浓度,抑制煤体氧化反应。

该技术具有环保、高效、安全等优点。

4. 密闭充填技术:采用密闭充填法对采空区进行封闭,减少空气流通,降低氧气含量,从而抑制自燃过程。

该技术适用于封闭性较好的采空区。

5. 人员培训与应急救援:加强矿山人员的防灭火知识培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同时,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自燃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四、研究总结与展望通过对昌恒矿综放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及综合防灭火技术的研究,我们提出了包括监测预警、注浆防灭火、惰性气体防灭火、密闭充填等多种防灭火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采空区自燃的蔓延和扩展,保障矿山生产安全。

然而,随着煤炭开采的深入和地质条件的复杂化,采空区自燃问题将愈发严重。

《昌恒矿综放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及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范文

《昌恒矿综放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及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范文

《昌恒矿综放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及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煤炭开采的深入,综放采空区的安全问题逐渐凸显。

特别是采空区的自燃问题,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以昌恒矿为研究对象,对其综放采空区自燃的“三带”划分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综合防灭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二、昌恒矿综放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1. 散热带:这是指采空区内距离火源较远,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

在此区域内,煤炭的氧化反应较为缓慢,不易发生自燃。

2. 自热带:自热带紧邻散热带,是煤炭氧化反应加剧的区域。

在此区域内,煤炭温度逐渐升高,但尚未达到自燃点。

3. 燃烧带:燃烧带是采空区内煤炭已经发生自燃的区域。

在此区域内,煤炭持续氧化并释放大量热量,温度极高。

三、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1. 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采空区温度、气体成分等监测系统,实时掌握采空区的温度变化和气体成分变化,及时发现自燃隐患。

2. 阻化剂防灭火技术:采用阻化剂喷洒技术,降低煤炭表面的氧化速度,减少自燃的可能性。

同时,阻化剂还可以吸收煤炭释放的热量,降低煤炭温度。

3. 注浆防灭火技术:通过向采空区注浆,填充空隙并隔绝空气,降低氧气浓度,从而达到防灭火的目的。

注浆材料应选择具有阻燃、降温、封堵等功能的材料。

4. 均压防灭火技术:通过调整矿井内外压力,降低采空区的氧气含量,减缓煤炭氧化速度。

同时,均压技术还可以防止外部空气进入采空区,降低自燃风险。

5. 人员管理:加强矿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对采空区自燃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同时,制定严格的作业规程,确保矿工在采空区作业时的安全。

四、技术应用与效果评估综合应用上述防灭火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昌恒矿综放采空区的自燃问题。

通过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自燃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

阻化剂、注浆和均压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采空区的温度和氧气浓度,减缓煤炭氧化速度。

同时,加强人员管理,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安全生产。

五、结论昌恒矿综放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及综合防灭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新柳煤矿231115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三带"的测定

新柳煤矿231115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三带"的测定

n i z e d mi n i n g f a c e i n Xi n Li u c o a l mi n e,t h e a u t h o r s d e t e r mi n e t h e wi d t h o f o x i d i z e d“ t h r e e be l t s ”a n d i t s d yn a mi c c h a n g e r u l e wi t h s t o p i n g f a c e p r o p u l s i o n b y me a s u r i n g t he t e mp e r a t u r e a n d g a s c o mp os i t i o n g e n e r a t e d by t h e o x i — d i z a t i o n o f r e s i d u a l c o a l i n g o b a n d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c h a n g e r u l e,whi c h p r o v i d e s b a s i c d a t a f o r f o r e c a s t i n g t h e s p o n —
Ab s t r a c t : By e mb e d d i n g g r o u p s o f t e mp e r a t u r e p r o b e s a n d b u n d l e t u b e s y s t e m i n t h e g o b o f 2 31 1 1 5 f u l l y me c h a —
煤 矿 自建 成 投 产 以来 , 一 通 三 防 中 防灭 火 工 作 的 压 力 一 直

煤矿采空区三带划分

煤矿采空区三带划分

内蒙古*****有限公司******煤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报告编写:内蒙古*****************技术部审核: *** **** **** 批准:*****2017年10月11日制定2017年10月11日实施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报告作为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火灾的发生不仅能产生大量的CO造成作业人员中毒,高温烟流可能导致巷道风流逆转、破坏通风系统,而且还会烧毁资源、设备,甚至引起矿井瓦斯燃烧和爆炸。

根据其成因将矿井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内因火灾因其发生过程缓慢,无明显火焰,不易察觉,也不能及时找到火源的精准位置,一旦发现,大面积自燃发火很难控制和采取措施处理。

据不完全统计,采空区自燃火灾占矿井内因火灾的60%左右,矿井内因火灾大多数都与采空区有关,因此通过测定定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宽度,进而确定采空区自燃的安全推进速度,是煤矿效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关键。

一、***********采煤工作面概况***********采煤工作面长度130米,高度4.0米,***********切眼平均坡度32°。

+1500水平一采区***********采煤工作面位于矿井北翼,是本井田9#层煤第二个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标高为: +1435.1~+1505.5m,平均为:+1470.3m,运输顺槽标高为:+1359.9m~+1453.2m,平均为:+1406.6m。

工作面埋深97.9m~243.5m,平均埋深:170.7m。

,回采方式为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用U 型通风方式,全部垮落法控制顶板,所开采9号煤层属于易燃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Ⅱ级,最短自燃发火期为134d。

二、采空区“三带”划分方法目前对采空区“三带”的划分方法主要根据对煤自燃过程产生影响的氧气浓度、漏风流速和温升速率3个指标确定。

1、根据采空区漏风流速划分。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实验室模型实验,模拟采场的实际条件来进行。

煤矿采空区自燃三带

煤矿采空区自燃三带

传感元件
中间环节
执行机构
安 全
3 安全防护装置的作用
杜绝或减少机械设备在正常状态、故障状态、人
员误操作情况下发生人身或设备事故。
(1)防止机械设备因超限运行而发生事故
超速、超压、 超温、超位、 超载等
自动减压阀、 风电闭锁、 瓦斯电闭锁
(2)通过自动监测与诊断,排除事故或中断危险 (3)防止因人为错误操作而引发的事故 (4)防止操作者误入危险区而发生事故
双手按钮式 开关
防护罩、紧急制动
(5)使操作人员有安全感,减少紧张情绪
4 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原则
优先考虑人的因素、 确保人身安全 保证在寿命周期内 质量可靠、性能稳定 类似于“三同时”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2)安全可靠性原则 (3)同时设计原则
(4)简单、经济、方便原则
符合人体功效学
(5)自动组织原则
张 家 口 艾 家 沟 煤 矿
鹤 岗 振 兴 煤 矿
六 盘 水 马 场 煤 矿
生 产 工 艺
原 材 料
设 备
安 全 防 护 装 置
没有安全防护装置的各类事故
1 安全防护装置概念
安全防护装置是指能防止危险因素引起人身伤害,保
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所有装置。
2 安全防护装置的基本组成
安全防护装置
危 险 因 素
自动识别危险、 自动排除故障
5 安全防护装置的防护重点
以机械加工设备为例, (1)加工区
1.圆锯的切割部位 2.压力机冲压部位 3.破碎机旋转切片 1.链轮 2.明齿轮 3.皮带 1.误操作 2.无意识动作 3.其他
(2)传动机构
(3)人的危险动作
The end
Thank you!

采空区上覆岩层_三带_的界定准则和仿真确定

采空区上覆岩层_三带_的界定准则和仿真确定

采空区上覆岩层“三带”的界定准则和仿真确定黄志安1) 童海方2) 张英华1) 李示波1) 倪 文1) 宋建国3) 邢 奕1)1)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北京矿通资源开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373)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离石033315摘 要 为了准确划分采空区上覆岩层的“三带”范围,提出了“三带”的界定准则:将应力超过屈服强度或抗剪强度的岩层高度定为裂隙带的上限,而将双向拉应力都超过抗拉强度的岩层高度定为裂隙带的下限.采用FLAC 软件对矿山进行了界限确定,通过生产实践中的瓦斯抽放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界定方法合理有效.此方法可普遍用于采空区上覆岩层的“三带”划分.关键词 煤;瓦斯抽放;“三带”划分;数值模拟分类号 TD 712+1622收稿日期:20050516 修回日期:20051010作者简介:黄志安(1973—),男,博士研究生;倪文(196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煤层开采后,采空区上覆岩层将形成“三带”.准确地划分“三带”,是“三下”采煤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的基础,是覆岩离层充填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基础,是突出矿井解放层选择和开采设计的基础,也是上邻近层瓦斯抽放研究和实施的基础[1].目前对“三带”的研究大多是通过实验途径[25],而没有从理论上进行量的划分.本文正是基于这一思路,从理论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带”的力学界定,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三带”进行量化研究,最后通过矿山瓦斯抽放来验证划分方法的可行性.1 “三带”力学界定准则的提出根据矿压原理及实测研究,煤层开采以后其上覆岩层在垂直方向的破坏和移动一般分为“三带”(从下至上),即垮落带(或称冒落带)、裂隙带(或称断裂带)和弯曲下沉带.传统的“三带”概念主要是从破坏形式上进行定义的,而没有从机理上进行定义,也没有从量的角度定义“三带”,这就给实际操作带来了困难.比如瓦斯抽放,抽放通道最佳位置是裂隙带,如果无法准确划出“三带”界限,就无法将抽放通道准确布置到理想位置.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自上而下可以分为5个区:(1)弹性区———岩体在开采影响下未发生任何破坏;(2)塑性变形区———韧性岩层发生塑性变形,脆性岩层发生剪切破坏;(3)拉张裂隙区———某一方向的拉应力超过岩体的抗拉强度而产生一定方向的张裂隙;(4)拉张破坏区———在双向拉应力作用下,岩层被拉断、拉开而产生大变形,岩层以冒落为主;(5)局部拉张区———由于覆岩整体向采空区下沉,在下沉范围的边缘出现拉应力,使岩体发生某种程度的张裂隙,一般情况下,这些张裂隙与拉张裂隙区不沟通,其间有未破坏区和塑性变形区相隔[67].拉张破坏区主要分布在采空区上方拉应力区岩层内;其上部发育拉裂隙区,产生单向或双向裂隙;塑性变形区主要发生在支撑压力区和拉张裂隙区之上的下沉盆地中岩层内,其上岩层处于未破坏区[6].由此,可以将弹性区和塑性变形区划分成弯曲下沉带,将拉张裂隙区划分成裂隙带,而将拉张破坏区及局部拉张区划分成冒落带.为此,将岩层应力超过了屈服强度或抗剪强度而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或剪切破坏的岩层高度定为裂隙带的上限,而将岩层双向拉应力都超过了抗拉强度而开始发生大变形的岩层高度定为裂隙带的下限.这就是本文提出的“三带”力学界定准则.2 FLAC 模拟及结果分析首先利用FLAC 建立开采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并进行求解后,获取各个单元的弹塑性变化结果图和位移等值线图,再结合上面提出的“三带”界定方法进行分析,即可获得“三带”的界限.211 采煤工作面概况本实验使用淮南某矿采煤工作面作为实例,该工作面长度150m ,顺槽长度1650m ,煤层厚度第28卷第7期2006年7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Journal of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B eijingV ol.28N o.7Jul.20066m ,倾角3°.开采煤层为13-1煤层.煤层底板为灰褐色泥岩,顶板以上的煤层和岩层分布简图如图1所示.图1 模拟模型煤岩层分布简图Fig.1 C o al and rock stratum distribution of th e simu lation m od el212 模拟模型的建立因工作面的长度远小于煤层的走向,可以作为平面应变问题来处理,所以建立二维FLAC 网格模型来模拟.为了消除应力边界和位移边界效应,二维计算模型的长和高分别设置为550m 和220m ,采煤工作面沿走向布置.为了便于建模和剖分,同时充分体现各岩层组合特征,将研究区内力学性质相近的岩层归并为一组,因此研究区内岩层共划分为12个层组.模拟时,计算模型边界条件确定如下:①模型的两端的x 方向的位移固定,即边界水平位移为零;②模型底部的y 方向位移固定,即底部边界水平、垂直位移为零;③模型顶部(也即地表)为自由边界.213 力学模型和力学参数的确定岩石是一种脆性材料,当荷载达到屈服强度后将发生破坏、弱化,应属于弹塑性体.在FLAC 中,对于弹塑性材料,其屈服判据准则有德拉克-普拉格准则和莫尔-库仑准则.本项研究选择莫尔-库仑准则.计算模型中各岩层力学参数基本来源于矿山实测数据,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内聚力、内摩擦角、抗拉强度和密度等参数[8].214 模拟结果为符合开采实际,模拟计算从形成初始应力场开始.模拟过程中,通过模拟开挖将开挖空间的实单元变成空单元.采煤工作面设计规格为:走向长1650m ,倾向长150m.基于上述采煤工作面规格和开采方法,利用建立的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塑性结果图如图2所示.图3是y 方向的位移等值线图,图4是x 方向的位移等值线图.215 模拟结果分析从塑性结果图中可以看出,采空区上方首先是拉伸屈服区(图中文字标注的亮色区域),接着图2 塑性结果图Fig.2 Plastic result图3 y 方向位移等值线图Fig.3 Displacement contour ch art of y direction图4 x 方向位移等值线图Fig.4 Displacement contour ch art of x direction往上是曾经为塑性但现在处于弹性状态的区域(图中文字标注的暗色区域,此区域由于恢复了弹性,已没有裂隙,因此不认为是裂隙带,而认为已经进入弯曲下沉带),再往上是另外一个拉伸破坏区(由于这个拉伸破坏区下部是处于屈服过的弹性区域,因此这个拉伸破坏区将不会产生裂隙,认为这个区域仍然是弯曲下沉带).而裂隙带和冒落带都发生了拉伸屈服,只不过由于冒落带被压实后,裂隙带将不会跨落而只是保留有裂隙.从图2中可以看出,曾经是塑性但现在处于弹性状态的部分将不会有裂隙存在,这个区域可视为塑性变形区,可以将这一带的下限作为裂隙带的上限,也就是将发生拉伸屈服的区域和曾经是塑性・016・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2006年第7期但现在处于弹性状态的区域之间的界限定为裂隙带的上限.根据图中单元的显示情况可以看出,这一上限离13-1煤的顶板约20m.由于莫尔-库仑理论无法解释拉伸破坏,即对于FLAC模拟而言,难以从抗拉强度的角度获取冒落带的高度,只能寻求其他途径.从图3和图4中还可以看出,在采空区以上8m位置,等值线密集,说明位移变化很快,有一个突变,突变情况也可从位移图观察到.另外,这个位置上部的位移变化已经稳定(通过命令plot his n可以看到这一情况),而下部的位移还不是定数.从数值模拟的角度来看,采空区上部8m以上开始趋于收敛,而以下趋于不收敛.事实上,裂隙带由于变形小,各个参数值具有确定值,因此都将趋于收敛,而冒落带由于各个位置在冒落后位置都不确定,其受力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其参数值趋于不收敛.为此,可以将突变上面的部分确定为裂隙带,而将下面的部分确定为冒落带[9].基于此分析,可将采空区以上8m位置定为冒落带的高度.按照本文提出的“三带”界定准则,结合FLAC模拟分析,可以确定出裂隙带的上限高度为距煤层垂距约20m高度处,下限为自煤层底板约8m高度处,20m以上为弯曲下沉带,8m以下为冒落带.3 瓦斯抽放应用情况淮南某矿进行了钻孔瓦斯抽放实验,在综放工作面上风巷内侧沿走向每隔50~60m布置一钻场,共设6个钻场,每钻场内沿走向布置3~5个抽放钻孔.抽放钻孔尽量布置在工作面顶板冒落后的裂隙带内,每个钻场的钻孔均超前前一钻场20m以上,如图5所示.钻孔施工、封孔完毕后,即通过管道连接到瓦斯抽放泵上进行抽放,抽放负压在46166~80100kPa之间.为了考察钻孔抽放效果,在设计1号钻场钻孔参数时,采用了较大的仰角钻孔,以便确定抽放最有效的钻孔空间位置.由实测得钻孔抽放瓦斯量与钻孔距煤层顶板的垂直距离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当顶板走向钻孔距离煤层顶板垂距4~8m时,瓦斯抽放量较小;钻孔距煤层垂距10~16m时,抽放量最大,3个孔抽放量6100m3・min-1,抽放量占工作面总涌出量的23%;根据1号钻场,抽放量在3135~6134m3・min-1左右,抽放浓度在49%~85%.距离煤层顶板由15~22m时,瓦斯抽放量却逐渐降低.据此可判定采场上方顶板离层裂隙发育丰富区的高度在13m左右,为走向抽放钻孔的最佳层位,这与FLAC数值模拟的结果相一致,证明本文“三带”划分方法合理有效.图5 顶板走向钻孔布置示意图Fig.5 Layout of roof strike drill holes图6 钻孔瓦斯抽放量分布曲线Fig.6 Distribution curve of drill2hole mech anic drainage flux 在研究结果应用期间,抽放瓦斯量最大达到12145m3・min-1,瓦斯抽放率接近50%.这样在保证工作面的风量达到1800m3・min-1时,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限,共抽放瓦斯量1160×106m3.同时该实验方法还成功应用于淮南矿区的许多采煤工作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0].4 结论(1)提出了煤矿开采后采空区上覆岩层“三带”的力学划分准则,即将岩层因为应力超过了屈服强度或抗剪强度的岩层高度定为裂隙带的上限,而将岩层双向拉应力都超过了抗拉强度的岩层高度定为裂隙带的下限.(2)针对淮南某煤矿,使用先进的FLAC数值模拟方法,并结合本文提出的“三带”划分准则,获取了该矿开采过程中的“三带”高度:将发生拉伸屈服的区域和曾经是塑性但现在处于弹性状态的区域之间的界限定为裂隙带的上限(离煤层顶板20m),将裂隙带下部的位移突变高度作为冒・116・V ol.28N o.7黄志安等:采空区上覆岩层“三带”的界定准则和仿真确定落带的高度(离煤层顶板8m ).最后由该矿瓦斯抽放的实际情况对本文提出的“三带”划分方法进行了有力的验证,结果证明该划分准则合理有效.(3)由于“三带”分析属于大变形,因此本文使用了更适用于大变形分析的有限差分数值分析软件FLAC.而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也可以完成这项工作,可以将两种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对“三带”进行分析研究.参 考 文 献[1] 梁运培,文光才.顶板岩层“三带”划分的综合分析法.煤炭科学技术,2000,28(5):39[2] 熊晓英,杜广森,李俊斌.注水实验法探测导水裂隙带高度.煤炭技术,2004,23(2):77[3] 贾剑青,王宏图,唐建.采煤工作面采动裂隙带的确定方法.中国矿业,2004,13(11):45[4] 尹增德,李伟,王宗胜.兖州矿区放顶煤开采覆岩破坏规律探测研究.焦作工学院学报,1999,18(4):235[5] 张杰,侯忠杰.浅埋煤层导水裂隙发展规律物理模拟分析.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4):32[6] 邹海,桂和荣,王桂梁,等.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煤田地质与勘探,1998,26(6):45[7] 涂敏.潘谢矿区采动岩体裂隙发育高度的研究.煤炭学报,2004,29(6):643[8] 查文华,谢广祥,华心祝.综放采场围岩压力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研究.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4):2[9] 尹尚先,王尚旭.陷落桩影响采场围岩破坏和底板突水的数值模拟分析.煤炭学报,2003,28(3):264[10] 涂敏,刘泽功.综放开采顶板离层裂隙变化研究.煤炭科学技术,2004,32(4):45Dividing guideline and emulating determination of “three zones ”of the depress 2ing zones overlying a goafHUA N G Zhian 1),TON G Haif ang2),ZHA N G Yi nghua1),L I S hibo 1),N I Wen1),S ON G Jianguo 3),X IN G Yi 1)1)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hoo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China 2)Beijing Kuangtong Resource Development Consulting Co.,Beijing 100037,China 3)Huajin Coking Coal Company ,Lishi 033315,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divide “three zones ”of the depressing zones overlying a goaf accurately ,the guideline to divide the “three zones ”is presented :specifying the height of the rock stratum whose stress surpasses the yield or shear strength of itself as the upper bound of the fracture zone ,while specifying the height of the rock stratum whose two 2way tensile stress both surpasses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itself as the low bound of the fracture zone.FLAC software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boundary of a coal mine that was validated by the effect of corresponding methane drainage.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division guideline is rational and useful.This method can be used generally to divide “three zones ”of the depressing zones over 2lying a goaf.KE Y WOR DS coal ;methane drainage ;“three zones ”division ;numerical simulation・216・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2006年第7期。

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煤炭自燃三带的划分及实测

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煤炭自燃三带的划分及实测

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檻 ( 上接第 142 页) 区的危险区域 参考文献:
表1
位置 进风侧 回风侧
713 工作面采空区 “三带” 范围表
散热带 / m < 30 < 25 自燃带 / m 30 25 90 80 窒息带 / m > 90 > 80
[3 ]
3 ) 采空区遗煤温升速度。 如果采空区内每天 的升温率 K ≥1 ħ / d 时, 就可以认为已进入可能自 燃带
[4 ]

采空区内即使漏风流形成了供煤氧化升温的条 件, 但如果某一因素能够限制采空区内积热升温 , 那 么采空区内温度就不会上升, 从而不会产生自然发 。 , 火 由此可见 采空区内按漏风流的 O2 浓度划分出 的自燃带内, 浮煤不一定具有氧化积热的条件。 所 以按 O2 浓度指标和漏风速指标划分采空区“三带 ”
1 ) 影响煤矿大面积采空区失稳的自然地质因 素包括煤层厚度、 倾角、 埋深、 断层的影响、 岩体质量 指标 RQD 值、 覆岩的弹性模量和单轴抗压强度、 煤 体的单轴抗压强度、 地应力场中的最大最小主应力 差及应力方向、 采空区积水情况等。 2 ) 影响煤矿大面积采空区失稳的开采技术因 素包括开采面积、 采空区体积、 回采工艺、 顶板垮落 情况、 上下及周围煤层开采情况、 采空区密闭情况、 地表塌陷情况、 采空区失稳事件发生情况、 采空区上 地表建筑物分布情况等。 3 ) 煤矿大面积采空区失稳危险状态等级评定
· 146·
11
( 第 43 卷第 5 期)
分析·探讨
W1 =
i =1 11 i =1 9
∑G i
∑G imax
i =1 9
18 = = 0. 486 37 18 = 0. 474 38

切顶留巷“Y”型通风采空区自燃“三带”研究

切顶留巷“Y”型通风采空区自燃“三带”研究

切顶留巷“Y”型通风采空区自燃“三带”研究摘要:采空区是煤自燃火灾发生的主要区域。

针对切顶留巷工作面采空区漏风量大、漏风范围广的问题,以新集一矿360804综采面为研究背景,采用束管取气与导线测温的方法,分析了切顶留巷“Y”型通风工作面O2、CO气体浓度和温度随测点埋深的变化,获得了切顶留巷期间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分布特征,确定了工作面月最小安全推进度。

结果表明:切顶留巷时,360804工作面主进风侧65~127 m为氧化升温带,柔膜墙侧32~83 m为氧化升温带;与正常开采相比,由于通风系统的改变,氧化升温带向采空区深部移动,柔膜墙侧变化最明显,约增大了28 m,氧化升温带宽度也有所增加,最大宽度约增加了25 m;工作面月最小安全推进速度约为55 m,提高了约62%。

研究结果对类似工作面采空区浮煤自燃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切顶留巷;综采面;Y型通风;自燃“三带”;安全推进度0 引言采空区是煤炭回采后上覆岩层自由冒落形成的大空间,遗留有大量的浮煤,漏风不断,是矿井自燃火灾发生的主要区域[1-3]。

据统计,采空区火灾占矿井火灾总数的60%以上[4],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

因此,掌握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对矿井防灭火工作非常重要。

近年来,切顶留巷技术具有巷道掘进量少、采掘衔接矛盾小、资源回采率高、工作面局部周期压力小等优势[5],在国内各大矿区得以大量应用[6]。

但是,该技术要求工作面通风方式由“U”型变为“Y”型,采空区内风流运移特性发生改变[7-9],高温区域必会发生偏移[10]。

同时,切顶后采空区上部留下很大的空间,使得采空区漏风量增加,漏风范围变广,采空区自燃危险性增大[11],给回采工作面的防灭火带来新的挑战。

因此,有必要开展切顶留巷“Y”型通风采空区自燃“三带”研究工作。

1 工作面概况新集一矿位于两淮地区,开采逐渐进入深部,平均达到700 m以上,瓦斯和自然发火防治难度急剧增大。

360804工作面是3608(6)采区首采工作面,工作面平均可采走向长1530 m,工作面平均倾斜长180 m,平均面积276910.1 m2。

底板岩层下三带

底板岩层下三带

底板岩层三带划分
垂直层面的裂隙:是由剪切作用和层向拉力造成。
2 影响因素: ①工作面长度L:L↑—h1↑
统计:L<70m h1≈8~9m;
L=100~130m L=180m ②悬顶距: 悬顶距↑—超前支承压力峰值↑—h1↑ ③采高: 对于单层开采或分层的第一分层开采,采高↑—h1↑。 h1≈13~17m; h1≈20m。
理论计算法
① 经验估算法:
a 仅考虑工作面宽度(斜长)L时:
h1 0.7007 0.1079L或h1 0.303L0.8
b 考虑采深H、倾角α、工作面斜长L时:
h1 0.0085H 0.1665 0.1079L 4.3579
c 考虑采深H、倾角α、面斜长L、岩层坚硬性系数f时:
L每增加10m,h1增加1m。
开采第二分层时,仅在第一分层破坏深度的基础上增加
2 ~3m,再下一分层开采时增加深度更小。
④采深:采深↑—h1↑
100~1200m采深范围内,每增加100m,破坏深度增加 0.8m, 深度一般在1~10m之间变化。 3 深度确定方法: 钻孔注水法 现场实测法 经验估算法 地质雷达法 超声波探测
体,使原有裂隙进一步扩展。
②渗水软化:承压水在底板隔水层中,降低了有效应力 和内聚力,使隔水层强度降低。
2 突水条件:
一般,承压水的压裂扩容作用是否发生,与底板隔水层 中的最小主应力σ3有直接关系。 只有PW>σ3时,才会产生压裂扩容作用。
突水条件:
a) 采动矿压及水压未能使底板隔水层形成贯通破裂,即:
h1 0.009H 0.0448 7.929ln L 0.3113f 25.18
一般,在断裂带附近,h1比正常底板增大约0.5 ~1.0倍。

综放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综合划分方法与实践

综放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综合划分方法与实践

综放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综合划分方法与实践余明高;晁江坤;贾海林【摘要】根据目前采空区自燃“三带”的研究现状,确定了基于采空区煤自燃的上限氧浓度和下限氧浓度、采空区自燃“三带”现场观测及数值模拟、MIN-MAX 综合处理法的采空区自燃“三带”的综合划分方法,划分了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以新疆哈密三道岭煤矿4204综放工作面为例进行实际应用,确定了该工作面采空区的自燃“三带”范围.实践表明,该划分方法确定的“三带”能更好地反映浮煤自燃的实际情况,对具有类似条件的采空区防火具有参考价值.【期刊名称】《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32)002【总页数】6页(P131-135,150)【关键词】自燃"三带";极限氧浓度;漏风风速;MIN-MAX方法【作者】余明高;晁江坤;贾海林【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230 引言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方法开采大采高、特厚煤层时,往往在采空区留有大量的松散遗煤,这些遗煤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在合适的条件下很容易与采空区漏风流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采空区自燃火灾的发生,严重威胁矿井生产[1-5].对于“U”型通风系统的采空区,按遗煤发生自燃的可能性可将采空区划分为散热带、自燃带、窒息带[6].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是矿井防灭火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作面正常生产时,采空区自燃“三带”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处于一个动态的稳定状态[7].采空区自燃“三带”观测的主要内容是检测采空区内氧气浓度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情况,并根据煤氧化的临界氧气浓度确定出散热带、自燃带和窒息带的范围.目前,对于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但总的说来有3种划分指标:采空区漏风风速、采空区氧气浓度以及采空区温度.以采空区的氧气浓度为划分标准的方法是目前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是最有效的划分方法.本文选取一个试验工作面进行埋管布点观测,并进行FLUENT模拟,从而更真实的显示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最后,利用MIN-MAX的方法优化采空区“三带”分布范围,为采空区防灭火提供形象直观的指导.1 综放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综合划分方法1.1 煤氧化自燃的极限氧浓度确定氧气供给是煤自燃的另一个物质基础,对于特定的松散煤体,氧气供给越充分,煤与氧的化学吸咐和化学反应越快,放热强度越大[8-9].在某一温度下,其放热强度近似与氧浓度成正比,当氧浓度达到上限漏风强度对应的浓度值时,煤体的氧化生热大于散热,煤体的升温速度达到最大,因为是根据上限漏风强度计算出的氧气浓度,所以将这个极限浓度称为上限氧浓度,用Cmax表示.理论研究表明:上限氧浓度与上限漏风强度、煤氧化放热性、浮煤堆积厚度、周围散热条件和煤岩体原始温度有关.现场实践中,煤体的氧化放热特性、浮煤堆积厚度、采空区的上限漏风强度、周围散热条件和煤岩体原始温度均为定值,故上限氧浓度为可知的极限参数.理论上,上限氧浓度的计算公式[9]为式中:ρg为工作面风流密度,kg/m3;Cg为工作面风流热容,J/(g·℃);q0(Tc)为试验测定的放热强度,J/(m3·s);λc为浮煤导热系数,J/(s·m·℃);Qmax为采空区上限漏风强度,m3/(min·m2);C0新鲜风流氧浓度,mol/m3;Tc为煤体平均温度,℃;Ty为岩层平均温度,℃;h为松散煤体厚度,m;由上限氧浓度Cmax换算为煤体氧化生热的最大氧浓度Cu的计算公式为式中:V为气体的摩尔体积,L/mol;n为氧气的分子量.引起煤自燃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有连续充分的供氧条件,当风流在破碎煤层孔隙中流动时,随着煤对氧气的吸附和反应,风流中的氧浓度逐渐降低,当氧浓度降低到某个下限值时,煤氧化产生的热量较小,产热量可通过顶底板岩层全部散发出去.此时,煤体温度不再上升,煤体升温速度为0,则称该极限氧浓度为下限氧浓度,用Cmin表示.理论上,下限氧浓度的计算公式为式中为采空区漏风强度,m3/(min·m2),其它参量的含义如式(1)中所述.由下限氧浓度Cmin换算为煤体氧化生热的最小氧浓度Cd的计算公式为1.2 采空区流场数值模拟根据工作面的具体情况建立模型,气体在采空区的流动,可看作是空气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模拟是在GAMBIT中建模,然后采用FLUENT软件进行计算,最后导入到TECPLOT进行后处理.考虑流场的非均匀性,对进风口附近和回风口附近进行局部加密.采空区非均质多孔介质分布情况,采空区氧气浓度和一氧化碳浓度变化方程的源项采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DF进行导入、编译.速度与压力之间的耦合采用SIMPLE算法,迭代的最大误差都小于10-3.1.3 基于MIN-MAX方法的采空区“三带”分布范围确定MIN-MAX方法的原理就是将各种方法得到的采空区“三带”范围进行处理,散热带的范围取最小值,窒息带取最大值,从而得到自燃带的最优范围.根据采空区实测氧气浓度和Fluent模拟结果,利用MIN-MAX的方法确定自燃“三带”的最优范围.2 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实践将本文确定的综放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综合划分方法,以新疆哈密三道岭煤矿4204综放工作面为例进行实际应用.该工作面走向长度1 687.1 m,倾向长度240 m,煤层平均倾角为6°,煤层平均厚6.3 m,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采放顶煤全部垮落式采煤法.上顺槽为进风巷兼作轨道运输巷,下顺槽为回风巷兼作皮带运输巷,两巷都为实体煤巷道,沿煤层底板掘进,巷道净宽4 m,净高3 m.2.1 煤氧化自燃的极限氧浓度的具体计算根据现场实测与计算:ρg=1.18 kg/m3;Cg=1.302 J/(g·℃);q0(Tc)=2.87 × 10J/(m3·s);λc=2.13 ×10-1J/(s·m·℃);Qmax=2.48 ×10-4m3/(min·m2)=7.2 × 10-5m3/(min·m2);C0=9.375 × 10-10mol/m3;Tc=30℃;Ty=12 ℃;h=1.3 m;V=22.4 L/mol;n=32.由式(1)得Cmax≈2.64 ×10-1kg/m3;由式(2)得 Cu=18.5%;由式(3)得Cmin≈5.8 ×10 -1kg/m3;由(4)式得 Cd=4.65%.2.2 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划分标准的确定煤自燃“三带”的分布特征既与冒落岩石堆放压实状况、遗留浮煤的分布状况、漏风源、漏风汇的位置和漏风强度等因素有关,又与工作面的推进速度有很大的关系.采空区氧含量分布最能反映采空区浮煤氧化状况,因此,采空区三带划分应以氧含量分布为主,其它指标为辅.根据上节中计算的煤体氧化生热的最大氧浓度和最小氧浓度值,本文确定的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标准为:散热带φ(O2)≥18.5%;自燃带φ(O2)为18.5%~4.65%;窒息带φ(O2)≤4.65%.2.3 采空区自燃“三带”观测的测点布置采空区自燃“三带”观测采用的方法是在采空区预埋束管检测系统.为分析工作面自燃三带分布情况,沿4204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和工作面支架中部各布置3个测点,测点间隔30 m.需要说明的是,进风巷、支架中部和回风巷的每一个测点处都布置一个防倒装置的采样探头,高度为0.6 m,下部有三条腿支撑.为防止采空区积水或浮煤堵塞束管,每个探头高于底板0.5 m左右,端头用三通连接,顶部三通钢管内保护着气体采样器.支架中部的测点布置在支架底放溜槽后部采空区,并且导出到进风巷进行观测.采空区抽气导管采用聚氯乙烯硬质塑料束管,直径为6 mm,为了避免抽气管被采空区冒落的岩石砸坏,外部用直径为70 mm的钢管进行保护.采空区自燃“三带”观测采用抽气法,其抽气探头放在三通钢管中进行保护.将测点编号1-9,按照图1布置,测点之间间隔30 m.其中,测点 1,4,7为第一组;2,5,8为第二组;3,6,9为第三组.2.4 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观测数据分析由现场实测可知4204工作面采空区氧气体积分数如图2所示,根据煤炭氧化自燃理论,煤炭自燃的决定性因素是漏风风流中的氧气体积分数,用氧气体积分数来划分采空区煤炭氧化自燃“三带”是可靠的,在现场实际测定中也经常使用这种方法[10-11].分析图2所反映的4202工作面采空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和实测结果可知:(1)当工作面推进50 m后氧气体积分数就迅速减少.这是由于煤层顶板为松软岩石,采空区顶板垮落时,冒落的顶板压实程度较好,采空区漏风较少.(2)各测点氧气体积分数下降的趋势为:靠回风侧的测点下降最快,靠近进风侧的最慢.实测结果充分说明了U型通风系统工作面的采空区漏风流场与漏风变化规律为采空区中部靠进风侧漏风较大,回风侧较小.2.5 采空区自燃“三带”实测范围的确定根据图2从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分析可以得出4204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范围如表1~3所示.表1 第一组测点所反映的自燃“三带”分布范围Tab.1 Distribution of th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hree-zone reflected by the first points?表2 第二组测点所反映的自燃“三带”分布范围Tab.2 Distribution of th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hree-zone reflected by the second points?表3 第三组测点所反映的自燃“三带”分布范围Tab.3 Distribution of th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hree-zonereflected by the third points?根据采空区实测氧气体积分数,利用MINMAX的方法所确定的自燃三带范围如表4所示.表4 现场实测数据反映的自燃“三带”分布范围Tab.4 Range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hree-zone reflected by the on-site measured data?由表4可知,采空区自燃“三带”的位置和范围与工作面的漏风量有直接关系.工作面进风巷漏风充足,所以进风巷的自燃带在采空区深部,且范围最大,回风巷漏风最小,所以回风侧进入自燃带比较早,且自燃带范围较小.因此,工作面漏风量越大,采空区自燃带位置越向采空区深部延伸,且自燃带的范围越大.2.6 4204工作面采空区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根据现场观测可知,4204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两端浮煤厚度达3.0 m,中部采空区浮煤厚度为1.3 m,由于顶板压力较大,根据地质资料可假设中部采空区浮煤距离顶板3 m处为致密边界,工作面的长度为240 m,采空区的深度为300 m,工作面的横截面尺寸为4 m×3 m.数值模拟的物理模型如图3所示.采空区流场分布对采空区的组分浓度分布以及“三带”划分均有重要影响,煤自然发火的主要条件是供氧和蓄热,其中蓄热程度由风速决定.根据国内外学者对采场漏风的研究,一般认为[12-14],采空区风速介于 0.1 ~0.24 m/min 之间为氧化自燃带.采空区高度为1.5 m平面的漏风速度场、氧气体积分数场的分布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采空区漏风风速模拟得出距进风巷不同距离处自燃“三带”的分布范围见表4所示.根据采空区氧气体积分数模拟得出距进风巷不同距离处自燃“三带”的分布范围见汇总表5和表6所示.表5 漏风风速模拟的自燃三带分布Tab.5 Distribution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hree-zone according to leakage air viscosity?表6 氧气体积分数模拟的自燃三带分布Tab.6 Distribution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hree-zone according to oxygen concentration?3 4204工作面采空区“三带”范围综合确定根据实测氧气浓度变化得到的进风巷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以及模拟得到的自燃“三带”范围,利用MIN-MAX的方法进行优化,得出最优的自燃带范围是17.5~160 m.根据对进风巷自燃“三带”范围的综合确定,同理,可以计算出距进风巷120 m和240 m的“三带”范围如表7所示.表7 综合确定的自燃“三带”的分布Tab.7 Distribution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hree-zone based on comprehensive method?4 结论(1)确定了基于采空区煤自燃的上限氧浓度和下限氧浓度、采空区自燃“三带”现场观测及数值模拟、MIN-MAX综合处理法的采空区自燃“三带”的综合划分方法,据此划分的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能更好地反映浮煤自燃的实际情况. (2)研究表明,采空区自燃“三带”的位置和范围与工作面的漏风量有直接关系.工作面漏风量越大,采空区“自燃带”位置越向采空区深部延伸,且自燃带的范围越大.(3)根据MIN-MAX方法,4204工作面进风巷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为散热带0~17.5 m,自燃带17.5~160 m,窒息带>160 m;工作面中部的自燃“三带”范围为散热带0~14.5 m,自燃带14.5~139 m,窒息带>139 m;回风巷的自燃“三带”范围为:散热带 0~9 m,自燃带 9~74.5 m,窒息带>74.5 m.(4)根据现场观测、数值模拟和MIN-MAX方法表明,距进风巷距离不同位置的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有一定的差异,可为采空区防火提供基础数据,据此可有针对性地采取防灭火措施.参考文献:[1]王省身,张国枢.矿井火灾防治[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 [2]王德明.矿井火灾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3]邬剑明.煤自燃火灾防治新技术及矿用新型密闭堵漏材料的研究与应用[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8:3-5.[4]王俊峰,邬剑明,靳钟铭.一种预测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的新方法——CFD 技术的应用[J].煤炭学报,2009,34(11):1483-1488.[5]郝宇,刘杰,王长元,等.综放工作面超厚煤层注氮防灭火技术应用[J].煤矿安全,2008,12(7):41-43.[6]张国枢.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7]文虎.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过程的动态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2002,27(1):54-58.[8]余明高,黄之聪,岳超平.以氧指标划分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实验研究[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8,18(1):1-5.[9]刘晨瑶,陈曦,王亚超,等.亭南煤样自燃极限参数实验研究[J].陕西煤炭,2002,25(1):4-5.[10]刘华锋,张人伟.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观测与分析[J].煤炭安全,2009,19(3):38-40.[11]董建立,邓五先.安一井S4101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观测及防止自然发火的措施[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33(4):1-3.[12]褚廷湘,余明高,杨胜强.基于FLUENT的采空区流场数值模拟分析及实践[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3):2-5.[13]余明高,常绪华,贾海林.基于Matlab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析[J].煤炭学报,2010,35(4):1-4.[14]王家学,潘荣锟,余明高.王台矿2304采面自燃“三带”观测及数值模拟[J].煤炭安全,2010,39(4):1-3.。

三带的形成

三带的形成

三带的形成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2 “三带”理论与特征“三带”形成及特征工作面煤层开采后,采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采出空间周围的岩层失去支撑而向采空区内逐渐移动、弯曲和破坏。

这一过程随着采煤工作面的不断推进,逐渐从采场向外、向上(顶板)扩展直至波及地表,引起地表下沉,形成所谓的下沉盆地。

开采引起围岩的移动和破坏在时间及空间上是一个复杂的运动破坏过程,其特点是:上覆岩层移动和破坏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从采空区至地表,覆岩破坏范围逐渐扩大、破坏强度逐渐减弱。

在缓(倾)斜中厚煤层条件下,只要采深与采高之比达到一定值(H m>40),覆岩的破坏和移动会出现三个代表性的部分,自下而上分别为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如图2-1所示。

图2-1 采动覆岩移动破坏“三带”分布1—冒落带 2—裂隙带 3—弯曲下沉带冒落带冒落带也称垮落带,是指失去连续性、呈不规则岩块或似层状岩块向采空区冒落的岩层。

冒落岩块由于碎胀,体积较冒落前增大,增大比率可用碎胀系数表示,碎胀系数大小与岩性及采厚有关。

硬岩及采厚较大时,其值大,反之较小,平均在~的范围。

在自由堆积状态下,由于冒落岩块碎胀性而逐渐充填开采空间,导致冒落带发展到一定高度而自行停止。

冒落带碎落岩块在上覆岩层的沉降压力作用下被逐渐压实,甚至部分形成再生顶板。

厚煤层分层开采时,冒落岩块受重复采动的多次破坏,岩体碎度增大,碎胀系数减小。

冒落带内岩块之间空隙多,连通性强,是水体和泥沙溃入井下的通道,也是瓦斯逸出或聚集的场所。

裂隙带裂隙带又称断裂带或裂缝带。

裂隙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垂直或斜交于岩层的新生裂隙,主要是岩层向下弯曲受拉产生的,它可部分或全部穿过岩石分层,但其两侧岩体基本能保持层状连续性;另一种是沿层面的离层裂隙,这种裂隙主要是岩层间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岩层向下异步弯曲移动所致。

离层裂隙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致使上部覆岩及地表下沉量减小。

《采空区的勘察设计与治理技术》规范解析

《采空区的勘察设计与治理技术》规范解析

地 表 变 形 监 测
物 探 工 程
钻 探 工 程
试 岩 样 采 集 及 测
煤层采空区运动学、 动力学特征分析
采空区塌陷变形破坏模型
采空区塌陷地表剩余变形量分析计算
采空区顶板、拟建工程地基稳定性评价
治理工程方案建议
出线方案建议
采空区勘察技术
1 、搜集资料
大面积采空区以资料为主。
(1)搜集各种地质图及区域地质资料,借以了解地层构成,
产状和构造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 (2)搜集矿床分布图,以了解矿床分布范围、层次、开采 深度、厚度及埋藏特征和上覆岩层的岩性、构造等。
(3)搜集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采区平面布置
图、开采规划图,以了解采空区的位置、开采历史、计划、 开采方法、开采边界、顶板处置管理方法、工作推进方向 和速度、巷道平面展布方向、断面尺寸及相应的地表位置、 顶板的稳定情况、塌落、支撑回填、积水清况、洞壁完整 性和稳定程度以及远景开采规划等。 (4)搜集地表变形与有关变形的观测,计算资料,包括地
筑物结构类型,所处位置及长轴方向与采空区地质构造、开采边 界、工作面推进方向的相互关系及地基加固处理经验教训。 (6)有害气体的类型,分布特征,压力及危害程度。
根据地表变形值的大小和变形特征,自移动盆地中心 向边缘在水平上可分为三个区:
1. 均匀下沉区:(中间区)即移动盆地的中心平底部
分。
2. 移动区:又称内边缘区或危险变形区,区内变形不
均匀,对建筑物破坏作用较大。
3. 轻微变形区:外边缘区,地表变形值较小,一般对
建筑物不起损坏作用,以地表下沉值10mm 为标 准,来划分其外围边界。
分布常与开采工作面方向平行,
且随开采工作面的推进而不断向前发展。除极浅的采

三带计算

三带计算

根据“三带”理论,可判定采动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当采空区顶板最小埋深H>h1+h2+h3时采空区地表就不会发生塌陷或变形。

根据《三下规程》垮落带的高度主要决定于煤层厚度、倾角和顶板岩石的碎胀系数,当煤层顶板覆岩内为坚硬、中硬、软弱、极软弱岩层或其互层时,厚煤层分层开采的垮落带最大高度可采用如下经验公式:2.2197.4100±+=∑∑M M H m
根据资料,评价区内3号煤层平局厚度 6.10m ,9号煤层平均厚度
1.52m ;15号煤层平均厚度
2.51m ,则垮落带的高度约为19.08~21.28m ;裂隙带的高度一般为垮落带的2~3倍,即h2约为38.16~42.56m ;弯曲带的高度为裂隙带高度的5~10倍,即h3约为190.8~212.8m 之间。

将三带相加得到采空区形成的变形带在
248.04~276.64m。

东荣一矿16层采空区三带测定方案

东荣一矿16层采空区三带测定方案

东荣一矿16层采空区三带测定方案东荣一矿属自燃发火矿井,煤炭自燃严重影响着我矿安全生产,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巨大损失。

针对防治16层采空区自然,提出采用束管监测系统抽取采空区气体进行气样化验并进行气体组分的研究,根据顶板岩性,煤层厚度,工作面宽度等从而确定采空区自燃“三带”,进而确定回采工作面的速度,从而确定各种防灭火工艺的具体参数,全面掌握工作面防灭火技术,有效的知道工作面的生产。

1、矿井概况(通风方式,生产能力,瓦斯情况,采煤工作面情况)东荣一矿2012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

矿井的通风方式中央并列式,副井入风,主井回风,通风机工作方式为抽出式。

2012年瓦斯鉴定结果为,瓦斯矿井。

利用综采全部垮落法回采工艺,走向长臂后退式回采,煤层平均厚度为1.7米。

2、自燃发火情况(自燃发火期鉴定)16层煤自燃倾向性等级为1级,属容易自燃煤层。

实验室起始温度按30℃,自燃发火期为40天。

3.采空区煤炭自燃三带的划分(氧浓度)在划分采空区煤炭自燃“三带”时,主要依据氧浓度划分,一般为:散热带氧气浓度:≧18%;自燃带氧气浓度:10%—18%;窒息带氧气浓度:≤10%;煤炭自燃决定性因素是氧气的供给,因此通过氧气浓度划分“三带”为依据。

通过束管监测系统,经采空区埋管结合气相色谱分析仪,对采空区气体成分进行分析,是目前最广泛和最有效的实测方法。

4、采空区气体浓度的确定4.1气样采集系统东荣一矿采用JSG-7型束管监测系统,对16层右二片进行采空区气体成分进行化验分析。

4.1.1束管监测系统的组成JSG-7型煤矿自燃发火束管监测系统共有以下把部分组成:1.束管部分,运载井下气体。

2.采样控制部分,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时间将气体送入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和气相色谱分析仪。

3.气体预处理,把处理合格的气体送入分析仪器中。

4.数据采样部分,用以采集气体分析仪传来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5.数据分析部分,通过分析将采样数据形成分析报告及图谱。

煤矿井下采空区自燃“三带”的探讨与考察

煤矿井下采空区自燃“三带”的探讨与考察

煤矿井下采空区自燃“三带”的探讨与考察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煤矿井下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监测及分析,确定自燃“三带”区段,保证采煤工作面的正常回采。

关键词:煤矿;自燃;三带引言根据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监测及分析,自燃“三带”区段,根据该区段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一、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按采煤工作面采空区内浮煤自燃危险性的不同,可将采空区划分为散热带、自燃带和窒熄带。

在采煤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和宽度随采煤工作面漏风量、氧浓度、浮煤厚度和采空区温度等因素动态变化。

自燃“三带”的定性划分指标主要可分为3类:⑴按照氧浓度划分采空区自燃“三带”;⑵用温升率指标划分采空区自燃“三带”;⑶按照采空区内漏风风速指标划分自燃“三带”。

根据自燃“三带”的划分情况,可以确定综放面对自燃防治有利的最低月推进度和最长停采撤架封闭时间。

一般认为划分漏风散热带和自燃带的指标为:氧浓度18%、日升温速率≥、漏风风速0.015m/s。

划分自燃带和窒熄带的指标为:氧浓度≤8%或10%,日升温速率≤1℃/d,漏风风速0.00033m/s。

自燃带和窒熄带的标准采用10%较多。

二、采空区自燃“三带”监测1.采空区自燃“三带”监测方案进回风巷内沿底板向采空区各埋设一趟8芯束管,束管长度150m,沿进、回风巷向外间隔30m各布置5个采样头。

以上采样头一旦进入采空区即开始取气分析,直至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采样头已经进入窒息带。

如果因为管路被砸断等原因导致分析数据无意义时必须重新铺设束管。

2.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煤体自燃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由煤体内在自燃性和外界条件共同决定。

综放面采空区自燃“三带”是个动态的变化范围,随着推进度、漏风量、注氮量等多种因素变化而变化。

因而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宽度受到多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动态变化。

其具体的影响因素如下:(1)进度影响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区域是一个动态的范围,随着工作面的向前推进而动态的变化。

底板岩层下三带

底板岩层下三带

高度之和即为承压水的导升高度。由含水层顶面到导升高度上
限之间的含水层部分,即为承压水导升带。
2 承压水导升带的发育规律: ①由于裂隙发育的不均匀性,承压水导升带的上界参差不齐。 断层带或陷落柱附近,常会形成异常导升带;
无构造影响的正常地段,导升带较低或基本不存在。
②导升高度与隔水层岩性有关。
一般,在脆性岩层中的发育高度比在塑性岩层中高。
c ( n 1) H 2 K K 1 h1 [ arccos ] 2 K 1 K 1 ( K 1)
1 s in n—最大应力集中系数; K 1 s in
c 由弹性理论和格林菲斯破坏准则:
(n 1) P0 8 t 2 2 2 2 h1 [( n 1) P0 (n 1) P0 64 t 8 t arcsin ] 2 32 t (n 1) P0
h1 0.009 H 0.0448 7.929 ln L 0.3113 f 25.18
一般,在断裂带附近,h1比正常底板增大约0.5 ~1.0倍。
② 理论计算法
a 由断裂力学、莫尔—库伦破坏准则:
1.57 2 H 2 L h1 2 4 c
b 由弹性理论和莫尔—库伦破坏准则:
体,使原有裂隙进一步扩展。
②渗水软化:承压水在底板隔水层中,降低了有效应力 和内聚力,使隔水层强度降低。
2 突水条件:
一般,承压水的压裂扩容作用是否发生,与底板隔水层 中的最小主应力σ3有直接关系。 只有PW>σ3时,才会产生压裂扩容作用。
突水条件:
a) 采动矿压及水压未能使底板隔水层形成贯通破裂,即:
h (h1 h3 ) 0 不会发生突水。
b) 采动矿压及水压使底板隔水层形成贯通破裂,但隔水层中

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

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

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摘要】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是防范采空区自燃的重要基础。

在进行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划分时,应当综合考虑影响煤炭自然发火的主要影响因素,氧气浓度的指标和浮煤厚度分布的情况,还要把采空区三维空间氧气浓度场与浮煤厚度分布范围相叠加起来,才可划分出综放采空区的空间自燃三带。

本文就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问题,通过对采空区遗煤的空间分布的分析,对自燃三带作出了解释,最后以煤氧复合理论为依据,对采空区自燃三带作出了划分,即“散热带”、“氧化升温带”、“窒息带”。

【关键词】自燃“三带”;划分指标;空间分布引言作为高产量、高效率的采煤技术,综放开采已在国内普遍使用。

大幅度提高煤炭生产效率及产量是人们所关注的。

但与此同时,这项技术为采空区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比如,遗留下大量的浮煤,推广速度过快、在采空区的自然区域范围内的不严格规划,等等,这些情况让采空区的自然发火问题空前严重。

矿区的安全一直是相关部门注重的首要问题,而综放开采则严重威胁着矿区的安全。

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矿区工作应该是在安全的基础上去实现高产高效的目的。

采空区分为三带,而煤炭的自燃一般发生在自然带。

因此,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应该科学合理地确定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范围,可以增强防灭火措施的针对性,提高防灭火工程的效果,有效预防自然发火事故,将对预防采空区的自然发火及保障综放面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采空区遗煤的空间分布状态根据资料及实际运用可知,综放的主要特点如下: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在压力的作用下,顶煤不断地被破坏、冒落并最终被放出;接着是直接顶岩层发生垮落,由于采出空间的增大,采空区不能被首先先垮落的下位直接顶充满,以至于顶板岩层的垮落会继续向上发展,直到充满采空区或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紧接着就是基本顶的垮落。

根据现场观测,顶煤的冒落一般伴随着下位直接顶的冒落,又因为受到冒落顶煤和矸石的限制,开始冒落时,下位直接顶冒落较规则;但是,随着顶煤的放出,已冒落的下位直接顶岩块呈不规则排列;在工作面放煤的后期,这部分冒落的矸石会混入顶煤一起落下,在实际放煤工作中,保障煤质是关键,为了达成目的,一般操作是将放煤口关闭,停止放煤。

什么是采空区自燃“三带”?

什么是采空区自燃“三带”?

什么是采空区自燃“三带”?作为高产量、高效率的采煤技术,综放开采已在国内普遍使用。

大幅度提高煤炭生产效率及产量是人们所关注的。

但与此同时,这项技术为采空区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比如,遗留下大量的浮煤,推广速度过快、在采空区的自然区域范围内的不严格规划,等等,这些情况让采空区的自然发火问题空前严重。

采空区自燃三带按采煤工作面采空区内浮煤自燃危险性的不同,可将采空区划分为散热带、自燃带和窒熄带。

在采煤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和宽度随采煤工作面漏风量、氧浓度、浮煤厚度和采空区温度等因素动态变化。

目前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有三个指标:漏风风速、氧气浓度、温升。

划分如下:1)散热带是指采空区漏风风速大于0.24m/min,氧气体积分数大于18%,温升△T<1℃/d 且靠近工作面的区域;2)氧化升温带是指漏风风速在0.10~0.24m/min,氧气体积分数为10%~18%,温升△T≥1℃/d的区域;3)窒息带是指漏风风速小于0.10m/min,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0%温升△T<1℃/d的采空区压实区。

采空区防灭火措施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是防范采空区自燃的重要基础。

当确定了采空区的自燃三带后,在采空区内最易自燃区域内注防灭火材料,从而破坏漏风供氧和蓄热环境,消灭煤炭自燃。

常用的防灭火材料有黄泥灌浆、惰性气体、凝胶、阻化剂、三相泡沫、普瑞特等材料,其中普瑞特防灭火材料是徐州吉安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矿业大学研制,融合了黄泥灌浆、惰性气体、凝胶、阻化剂、三相泡沫等各项防灭火材料的优点,又避免了上述各项技术的多数缺点。

普瑞特防灭火材料技术特点:1、集凝胶、黄泥灌浆、两相或三相泡沫、惰性气体和阻化剂的防灭火优点于一体,能把泡沫中的水固结在凝胶体内,避免了黄泥灌浆和其它泡沫大量水流失或者溃浆的缺点;2、在采空区具有良好的扩散性能,生成的普瑞特以泡沫为载体能够对采空区或煤田火区的高、中、低位火源进行大范围、全方位的覆盖,持久保持煤体湿润冷却,隔绝氧气,且添加剂中含有的阻化剂能长久对煤体阻化,彻底防治煤炭自燃;3、普瑞特被注入火区后,会在火区全方位覆盖一层凝胶层,并且凝胶层中95%以上都是水,具有长久的吸热降温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火区复燃;4、普瑞特以泡沫为载体,在防灭火区域内能向高处堆积,所到之处普瑞特都能有效覆盖并黏附浮煤裂隙,具有良好的封堵漏风通道的性能;5、泡沫中的氮气缓慢释放,避免单独注氮时氮气容易流失的缺点,持久保持火区惰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空区三带
不知道你是指哪个专业,顶板专业上有个三带划分,是根据采煤工作面开采后顶板情况划分为冒落带、裂隙带和缓慢下沉带;另外,从通防专业的防灭火来说,采煤工作面采空区沿走向方向,按照氧气浓度的不同,可划分为冷却带、氧化带和窒息带。

供你参考。

顶板三带
顶板三带通常是指:冒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

裂隙带又可划分为严重断裂带、一般断裂带和微小断裂带。

从纵向上讲,采煤区域采完以后会形成三带,即冒落带就是垮落带,然后再向上则是裂隙带,再向上则是弯曲下沉带。

煤层开采后拆除支护或者液压支架前移,形成采空区,则顶板冒落,形成垮落带,垮落到一定高度一般也就是采高的两到五倍(根据上覆岩层岩性);
然后也就是上部岩层因为下部垮落带出现裂隙,这个裂隙带的高度大概是采高的十到十五倍,再向上就是弯曲下沉带,有时候采空区距地表较近的时候,弯曲下沉地表很明显,甚至地表就是属于裂隙带或者直接垮落下去了(那是小煤窑乱采乱挖的恶果)。

当然是先垮落带再裂隙带,弯曲下沉带,然后地面缓慢下沉啊, 还有个弯曲下沉带
垮落带:由于直接顶下部煤炭被采空直接顶受上部岩层压力作用破碎下沉
裂隙带:直接顶破碎下沉后,老顶受上覆岩层的压力产生裂隙
弯曲下沉带:老顶产生裂隙和下沉后老顶上部的一部分岩层受上覆岩层压力产生弯曲下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