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重点
七年级数学_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归纳总结与典型例题-非常好
七年级数学 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归纳总结与典型例题【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 期末几何复习二. 知识归纳总结(知识清单)知识点(1)同一平面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知识点(2)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分类 <1>按边分<2>按角分⎪⎪⎩⎪⎪⎨⎧三角形三角形锐角三角形)9()8(知识点(3)平面直角坐标系<1>有序实数对有顺序的两个实数a和b组成的实数对叫做有序实数对,利用有序实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18)的位置。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叫做x 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19)三、中考考点分析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是初中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相交点与平行线更是历年中考常见的考点,通常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其中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其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利用“垂线段最短”解决实际问题是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考查重点是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及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征,分值为3分左右,考查难度不大;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是学习其它图形的工具和基础,是中考重点,考查题型主要集中在选择题和解答题。
【典型例题】相交线与平行线例一、如图:直线a∥b,直线AC分别交a、b于点B、C,直线AD交a于点D若∠1=20°,∠2=65°则∠3=___解析:∵a∥b(已知)∴∠2=∠DBC=6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BC=∠1+∠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3=∠DBC-∠1=65°-20°=45°本题考查平行线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例二.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已知AE∥BC,则∠AFD的度数是【】A.45°B.50°C.60°D.75°解析:∵AE∥BC(已知)∴∠C=∠CAE=3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FD=∠E+∠CAE(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45°+30°=75°故选D本题解答时应抓住一副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例三.如图,∠1+∠3=180°,CD⊥AD,CM平分∠DCE,求∠4的度数解析:∵∠3=∠5(对顶角相等)∠1+∠3=180°(已知)∴∠1+∠5=180°(等量代换)∴AD∥B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D⊥AD(已知)∴∠6=90°(垂直定义)又∵AD∥BE(已证)∴∠6+∠DC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CE=90°又∵CM平分∠DCE(已知)∴∠4=∠MCE=45°(角平分线定义)例四.如图,已知AB∥CD,∠1=110°,∠2=125°,求∠x的大小解析:【分析】因为∠x+∠AEC=180°,要求∠x,需求∠AEC.观察图形,∠1、∠2、∠AEC没有直接联系,由已知AB∥CD,可以联想到平行线的性质,所以添加EF∥AB,则∠1、∠2、∠3、∠4、∠x之间的关于就比较明显了解:过E点作EF∥AB∴∠1+∠3=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180°-∠1=180°-110°=70°∵AB∥CD(已知),AB∥EF(作图)∴CD∥EF(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4+∠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180°-∠2=180°-125°=55°∴∠x=180-∠3-∠4=180°-70°-55°=55°平面直角坐标系例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到x轴的距离等于2,到y轴的距离等于3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
1. 平面图形
在平面图形这一篇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几何图形的种类、性
质和计算方法。
这包括了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的定义、画法以及计算其周长、面积等基本性质。
同学们需要掌握这
些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够准确、灵活地运用相关知识进行
计算。
2. 常用计算方法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比如,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如何进行百分数的换算、如何
使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等。
这些计算方法和技巧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同学们需要认真理解和掌握。
3.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我们需要掌握
如何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以及如何通过变形、移项来求解方程。
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这是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的重要体现。
4.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这包括了如何计算数据的中心位置、散布程度和偏态程度,以及如何使用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等工具进行数据可视化。
同学们需要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以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自如。
总之,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涵盖了平面图形、常用计算方法、一元一次方程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等方面。
同学们需要认真学习,掌握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注重实际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在数学学科中取得好成绩。
上课用---新浙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宝典)
上课用---新浙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宝典)第1章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与平行。
平行线的定义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用符号“∥”表示。
为什么要有“在同一平面内”这个条件?因为平行线只存在于同一平面内,如果不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会相交。
平行线的基本事实是: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为什么要经过“直线外”一点?因为如果经过直线上的点,会有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的方法是:一贴,二靠,三推,四画。
需要注意的是,作图题要写出结论。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判断平行线关系的重要概念。
在判断过程中,需要画出给定的两个角的边(共三条边),公共边就是截线,剩下两条边就是被截线。
同位角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线的同一侧;内错角在截线的异侧,被截线之间;同旁内角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线之间。
练时需要填写正确的角对应关系。
平行线的判定有多种方法: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平行线的定义、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在练中需要根据给定条件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包括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在练中需要根据已知条件计算未知角度。
图形的平移是指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在XXX的过程中,原图形上所有的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相等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且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在描述一个图形的平移时,必须指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练:已知△ABC和其平移后的△DEF,点A的对应点是D,点B的对应点是E,线段AC的对应线段是DF,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DE,平移的方向是从△ABC到△DEF的方向,平移的距离是未知。
若AC=AB=5,BC=4,平移的距离是3,则CF=4,DB=5,AE=3,四边形AEFC的周长是14.折叠问题:1)如图,将一张纸条ABCD沿EF折叠,若折叠角∠XXX°,则∠1=64°。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复习专题01平方根及立方根(知识点串讲)【含答案】
专题01 平方根及立方根知识框架重难突破一. 平方根1.平方根(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备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2)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表示为“”,负的平方根表示为“-”.(3)平方根的性质: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 算术平方根(1)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2)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有双重非负性:①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②算术平方根本身是非负数.a≥0,≥0.备注:||00a aa aa a>⎧⎪===⎨⎪-<⎩(3)利用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值的问题,主要是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开方的结果也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求解.非负数之和等于0时,各项都等于0,利用此性质列方程解决求值问题.例1.(·安徽初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是25的平方根B.25的平方根是5C.-5是(-5)2的算术平方根D.±5是(-5)2的算术平方根练习1的平方根为( )A.B.C.4D.4±2±练习2.(·辽宁初二期中)9的平方根是( )A.B.C.D.3813±81±例2.(2017·阜阳市第九中学初一期中)的算术平方根是( )14A.B.C.D.12±12-12116练习1_____.练习2.(·北京初二期中)16的算术平方根是。
例3.(·_________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练习1.(·安徽初一月考)若2a-1和5-a是一个正数m的两个平方根,则m=_______练习2.(郑州市初二期中)已知2m+2的平方根是±4,3m+n+1的平方根是±5,求m+2n的值.二. 立方根1.立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这就是说,如果,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3x a=2.立方根的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即任意数都有立方根.3.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备注:①符号中的根指数“3”不能省略;②对于立方根,被开方数没有限制,正数、零、负数都有唯一一个立方根.例1.(·安徽初一期中)64的立方根是( )A .4B .±4C .8D .±8练习1.(·淮南初一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8的立方根是2B .﹣8的立方根是﹣2C .0的立方根是0D .64的立方根是±4练习2.(·北京市昌平区阳坊中学初二期中)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8-例2.(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初一期中)已知a +3和2a ﹣15是某正数的两个平方根,b 的立方根是﹣2,c 算术平方根是其本身,求2a +b ﹣3c 的值.练习1.(·淮南初一期中)已知的立方根是3,的算术平方根是4,c 5a 2+3a b 1+-分.(1(求a ,b ,c 的值;(2)求的平方根.3a b c -+练习2.(郑州市初二期中)已知2m+2的平方根是±4,3m+n+1的平方根是±5,求m+2n 的值.例3.(安徽初一期中)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2x 2=4; (2)64x 3 + 27=0专题01 平方根及立方根知识框架重难突破一. 平方根1.平方根(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备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2)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表示为“”,负的平方根表示为“-”.(3)平方根的性质: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 算术平方根(1)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2)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有双重非负性:①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②算术平方根本身是非负数.a≥0,≥0.备注:||00a aa aa a>⎧⎪===⎨⎪-<⎩(3)利用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值的问题,主要是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开方的结果也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求解.非负数之和等于0时,各项都等于0,利用此性质列方程解决求值问题.例1.(·安徽初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是25的平方根B.25的平方根是5C.-5是(-5)2的算术平方根D.±5是(-5)2的算术平方根A试题分析:A、B、C、D都可以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判断即可.解:A、﹣5是25的平方根,故选项正确;B、25的平方根是±5,故选项错误;C、5是(﹣5)2的算术平方根,﹣5是(﹣5)2的平方根,故选项错误;D、5是(﹣5)2的算术平方根,﹣5是(﹣5)2的平方根,故选项错误.故选A.练习1的平方根为( )A.B.C.4D.4±2±B,又∵(±2)2=4,∴4的平方根是±2±2,故选B.练习2.(·辽宁初二期中)9的平方根是( )A.B.C.D.3813±81±C解:9的平方根是.3±故选:C.例2.(2017·阜阳市第九中学初一期中)的算术平方根是( )14A .B .C .D .12±12-12116C 本题解析: ∵ ,211()24=∴的算术平方根为,1412+故选C.练习1 _____.2,的算术平方根是2,4 2.练习2.(·北京初二期中)16的算术平方根是。
期末复习(压轴题49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北师大版)(解析版)
z 期末复习(压轴题49题20个考点)一.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共1小题)1.为了求1+2+22+23+…+22011+22012的值,可令S =1+2+22+23+…+22011+22012,则2S =2+22+23+24+…+22012+22013,因此2S ﹣S =22013﹣1,所以1+22+23+…+22012=22013﹣1.仿照以上方法计算1+5+52+53+…+52012的值是( )A .52013﹣1B .52013+1C .D . 【答案】D【解答】解:令S =1+5+52+53+ (52012)则5S =5+52+53+…+52012+52013,5S ﹣S =﹣1+52013,4S =52013﹣1,则S =.故选:D .二.同底数幂的乘法(共1小题) 2.阅读材料:求1+2+22+23+24+…+22013的值.解:设S =1+2+22+23+24+…+22012+22013,将等式两边同时乘2得:2S =2+22+23+24+25+…+22013+22014 将下式减去上式得2S ﹣S =22014﹣1即S =22014﹣1即1+2+22+23+24+…+22013=22014﹣1请你仿照此法计算:(1)1+2+22+23+24+…+210(2)1+3+32+33+34+…+3n (其中n 为正整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设S =1+2+22+23+24+ (210)将等式两边同时乘2得:2S =2+22+23+24+…+210+211,将下式减去上式得:2S ﹣S =211﹣1,即S =211﹣1,则1+2+22+23+24+…+210=211﹣1;z (2)设S =1+3+32+33+34+…+3n ①,两边同时乘3得:3S =3+32+33+34+…+3n +3n +1②,②﹣①得:3S ﹣S =3n +1﹣1,即S =(3n +1﹣1),则1+3+32+33+34+…+3n =(3n +1﹣1).三.多项式乘多项式(共1小题)3.如图,正方形卡片A 类,B 类和长方形卡片C 类若干张,如果要拼一个长为(a +2b ),宽为(a +b )的大长方形,则需要C 类卡片 张.【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a +2b )(a +b )=a 2+3ab +2b 2.则需要C 类卡片3张.故答案为:3.四.完全平方公式(共3小题)4.已知a ﹣b =b ﹣c =,a 2+b 2+c 2=1,则ab +bc +ca 的值等于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a ﹣b =b ﹣c =,∴(a ﹣b )2=,(b ﹣c )2=,a ﹣c =, ∴a 2+b 2﹣2ab =,b 2+c 2﹣2bc =,a 2+c 2﹣2ac =, ∴2(a 2+b 2+c 2)﹣2(ab +bc +ca )=++=, ∴2﹣2(ab +bc +ca )=, ∴1﹣(ab +bc +ca )=, ∴ab +bc +ca =﹣=﹣. 故答案为:﹣.z 5.请看杨辉三角(1),并观察下列等式(2):根据前面各式的规律,则(a +b )6=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a +b )6=a 6+6a 5b +15a 4b 2+20a 3b 3+15a 2b 4+6ab 5+b 6故本题答案为:a 6+6a 5b +15a 4b 2+20a 3b 3+15a 2b 4+6ab 5+b 66.回答下列问题(1)填空:x 2+=(x +)2﹣ =(x ﹣)2+(2)若a +=5,则a 2+= ;(3)若a 2﹣3a +1=0,求a 2+的值.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2、2.(2)23. (3)∵a =0时方程不成立,∴a ≠0,∵a 2﹣3a +1=0两边同除a 得:a ﹣3+=0,移项得:a +=3,∴a 2+=(a +)2﹣2=7. 五.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共1小题)7.如图,边长为m +4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 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可剪拼成一个矩形,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4,则另一边长为.z【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设拼成的矩形的另一边长为x ,则4x =(m +4)2﹣m 2=(m +4+m )(m +4﹣m ),解得x =2m +4.故答案为:2m +4.六.整式的混合运算(共1小题)8.7张如图1的长为a ,宽为b (a >b )的小长方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不重叠地放在矩形ABCD 内,未被覆盖的部分(两个矩形)用阴影表示.设左上角与右下角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的差为S ,当BC 的长度变化时,按照同样的放置方式,S 始终保持不变,则a ,b 满足( )A .a =bB .a =3bC .a =bD .a =4b 【答案】B 【解答】解:左上角阴影部分的长为AE ,宽为AF =3b ,右下角阴影部分的长为PC ,宽为a ,∵AD =BC ,即AE +ED =AE +a ,BC =BP +PC =4b +PC ,∴AE +a =4b +PC ,即AE ﹣PC =4b ﹣a ,∴阴影部分面积之差S =AE •AF ﹣PC •CG =3bAE ﹣aPC =3b (PC +4b ﹣a )﹣aPC =(3b ﹣a )PC +12b 2﹣3ab ,则3b ﹣a =0,即a =3b .解法二:既然BC 是变化的,当点P 与点C 重合开始,然后BC 向右伸展,设向右伸展长度为X ,左上阴影增加的是3bX ,右下阴影增加的是aX ,因为S 不变,∴增加的面积相等,z ∴3bX =aX ,∴a =3b .故选:B .七.函数的图象(共4小题)9.如图,某电信公司提供了A ,B 两种方案的移动通讯费用y (元)与通话时间x (分)之间的关系,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1)若通话时间少于120分,则A 方案比B 方案便宜20元;(2)若通话时间超过200分,则B 方案比A 方案便宜12元;(3)若通讯费用为60元,则B 方案比A 方案的通话时间多;(4)若两种方案通讯费用相差10元,则通话时间是145分或185分.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答】解:依题意得A :(1)当0≤x ≤120,y A =30, (2)当x >120,y A =30+(x ﹣120)×[(50﹣30)÷(170﹣120)]=0.4x ﹣18;B :(1)当0≤x <200,y B =50,当x >200,y B =50+[(70﹣50)÷(250﹣200)](x ﹣200)=0.4x ﹣30,所以当x ≤120时,A 方案比B 方案便宜20元,故(1)正确;当x ≥200时,B 方案比A 方案便宜12元,故(2)正确;z 当y =60时,A :60=0.4x ﹣18,∴x =195,B :60=0.4x ﹣30,∴x =225,故(3)正确;当B 方案为50元,A 方案是40元或者60元时,两种方案通讯费用相差10元,将y A =40或60代入,得x =145分或195分,故(4)错误;故选:C .10.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用弹簧秤将铁块A 悬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匀速向上提起(不考虑水的阻力),直至铁块完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则下图能反映弹簧秤的读数y (单位N )与铁块被提起的高度x (单位cm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 【答案】C 【解答】解:因为小明用弹簧秤将铁块A 悬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匀速向上提起,直至铁块完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则露出水面前读数y 不变,出水面后y 逐渐增大,离开水面后y 不变.故选:C .11.“龟兔首次赛跑”之后,输了比赛的兔子没有气馁,总结反思后,和乌龟约定再赛一场.图中的函数图象刻画了“龟兔再次赛跑”的故事(x 表示乌龟从起点出发所行的时间,y 1表示乌龟所行的路程,y 2表示兔子所行的路程).有下列说法:①“龟兔再次赛跑”的路程为1000米;②兔子和乌龟同时从起点出发;③乌龟在途中休息了10分钟;z ④兔子在途中750米处追上乌龟.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把你认为正确说法的序号都填上)【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龟兔再次赛跑的路程为1000米,故①正确;兔子在乌龟跑了40分钟之后开始跑,故②错误;乌龟在30﹣﹣40分钟时的路程为0,故这10分钟乌龟没有跑在休息,故③正确;y 1=20x ﹣200(40≤x ≤60),y 2=100x ﹣4000(40≤x ≤50),当y 1=y 2时,兔子追上乌龟,此时20x ﹣200=100x ﹣4000,解得:x =47.5,y 1=y 2=750米,即兔子在途中750米处追上乌龟,故④正确.综上可得①③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12.小高从家门口骑车去单位上班,先走平路到达点A ,再走上坡路到达点B ,最后走下坡路到达工作单位,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班后,如果他沿原路返回,且走平路、上坡路、下坡路的速度分别保持和去上班时一致,那么他从单位到家门口需要的时间是 分钟.【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先算出平路、上坡路和下坡路的速度分别为、和(千米/分),z 所以他从单位到家门口需要的时间是(分钟).故答案为:15.八.二次函数的图象(共1小题) 13.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P 、Q 分别是CD 、AD 的中点,动点E 从点A 向点B 运动,到点B 时停止运动;同时,动点F 从点P 出发,沿P →D →Q 运动,点E 、F 的运动速度相同.设点E 的运动路程为x ,△AEF 的面积为y ,能大致刻画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当F 在PD 上运动时,△AEF 的面积为y =AE •AD =2x (0≤x ≤2),当F 在AD 上运动时,△AEF 的面积为y =AE •AF =x (6﹣x )=﹣x 2+3x (2<x ≤4),图象为:故选:A .z 九.平行线的性质(共2小题)14.如图,将长方形ABCD 沿线段EF 折叠到EB 'C 'F 的位置,若∠EFC '=100°,则∠DFC '的度数为( )A .20°B .30°C .40°D .50°【答案】A【解答】解:由翻折知,∠EFC =∠EFC '=100°,∴∠EFC +∠EFC '=200°,∴∠DFC '=∠EFC +∠EFC '﹣180°=200°﹣180°=20°,故选:A .15.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 、C 、D 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如图,若∠ABC =120°,∠BCD =80°,则∠CDE = 度.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过点C 作CF ∥AB ,已知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 、C 、D 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AB ∥DE ,∴CF ∥DE ,∴∠BCF +∠ABC =180°,∴∠BCF =60°,∴∠DCF =20°,∴∠CDE =∠DCF =20°.故答案为:20.z十.三角形的面积(共4小题)16.在如图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A 、B 是方格纸中的两个格点(即正方形的顶点),在这个5×5的方格纸中,找出格点C 使△ABC 的面积为2个平方单位,则满足条件的格点C 的个数是( )A .5B .4C .3D .2【答案】A【解答】解:满足条件的C 点有5个,如图平行于AB 的直线上,与网格的所有交点就是.故选:A . 17.如图,△ABC 三边的中线AD 、BE 、CF 的公共点为G ,若S △ABC =1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方法1解:∵△ABC 的三条中线AD 、BE ,CF 交于点G ,∴S △CGE =S △AGE =S △ACF ,S △BGF =S △BGD =S △BCF ,∵S △ACF =S △BCF =S△ABC=×12=6,z ∴S △CGE =S △ACF =×6=2,S △BGF =S △BCF =×6=2,∴S 阴影=S △CGE +S △BGF =4.故答案为4.方法2设△AFG ,△BFG ,△BDG ,△CDG ,△CEG ,△AEG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S 4,S 5,S 6,根据中线平分三角形面积可得:S 1=S 2,S 3=S 4,S 5=S 6,S 1+S 2+S 3=S 4+S 5+S 6①,S 2+S 3+S 4=S 1+S 5+S 6② 由①﹣②可得S 1=S 4,所以S 1=S 2=S 3=S 4=S 5=S 6=2,故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故答案为:4.18.如图,A 、B 、C 分别是线段A 1B ,B 1C ,C 1A 的中点,若△ABC 的面积是1,那么△A 1B 1C 1的面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如图,连接AB 1,BC 1,CA 1,∵A 、B 分别是线段A 1B ,B 1C 的中点,∴S △ABB 1=S △ABC =1,S △A 1AB 1=S △ABB 1=1,∴S △A 1BB 1=S △A 1AB 1+S △ABB 1=1+1=2,同理:S △B 1CC 1=2,S △A 1AC 1=2,∴△A 1B 1C 1的面积=S △A 1BB 1+S △B 1CC 1+S △A 1AC 1+S △ABC =2+2+2+1=7.故答案为:7.z 19.如图,对面积为s 的△ABC 逐次进行以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 、BC 、CA 至点A 1、B 1、C 1,使得A 1B =2AB ,B 1C =2BC ,C 1A =2CA ,顺次连接A 1、B 1、C 1,得到△A 1B 1C 1,记其面积为S 1;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 1B 1、B 1C 1、C 1A 1至点A 2、B 2、C 2,使得A 2B 1=2A 1B 1,B 2C 1=2B 1C 1,C 2A 1=2C 1A 1顺次连接A 2、B 2、C 2,得到△A 2B 2C 2,记其面积为S 2;…;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A n B n ∁n ,则其面积S n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连接A 1C ;S △AA 1C =3S △ABC =3S ,S △AA 1C 1=2S △AA 1C =6S ,所以S △A 1B 1C 1=6S ×3+1S =19S ;同理得S △A 2B 2C 2=19S ×19=361S ; S △A 3B 3C 3=361S ×19=6859S ,S △A 4B 4C 4=6859S ×19=130321S , S △A 5B 5C 5=130321S ×19=2476099S ,从中可以得出一个规律,延长各边后得到的三角形是原三角形的19倍,所以延长第n 次后,得到△A n B n ∁n , 则其面积Sn =19n •S .十一.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共3小题)20.已知△ABC,(1)如图1,若P点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90°+∠A;(2)如图2,若P点是∠ABC和外角∠ACE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90°﹣∠A;(3)如图3,若P点是外角∠CBF和∠BCE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90°﹣∠A.上述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C【解答】解:(1)若P点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BC=∠ABC,∠PCB=∠ACB则∠PBC+∠PCB=(∠ABC+∠ACB)=(180°﹣∠A)z在△BCP中利用内角和定理得到:∠P=180﹣(∠PBC+∠PCB)=180﹣(180°﹣∠A)=90°+∠A,故成立;(2)当△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时,结论不成立;(3)若P点是外角∠CBF和∠BCE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BC=∠FBC=(180°﹣∠ABC)=90°﹣∠ABC,∠BCP=∠BCE=90°﹣∠ACB∴∠PBC+∠BCP=180°﹣(∠ABC+∠ACB)又∵∠ABC+∠ACB=180°﹣∠Az 在△BCP 中利用内角和定理得到:∠P =180﹣(∠PBC +∠PCB )=180﹣(180°+∠A )=90°﹣∠A ,故成立.∴说法正确的个数是2个.故选:C .21.已知△ABC 中,∠A =α.在图(1)中∠B 、∠C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 1,则可计算得∠BO 1C =90°+;在图(2)中,设∠B 、∠C 的两条三等分角线分别对应交于O 1、O 2,则∠BO 2C = ;请你猜想,当∠B 、∠C 同时n 等分时,(n ﹣1)条等分角线分别对应交于O 1、O 2,…,O n ﹣1,如图(3),则∠BO n ﹣1C = (用含n 和α的代数式表示).【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在△ABC 中,∵∠A =α,∴∠ABC +∠ACB =180°﹣α,∵O 2B 和O 2C 分别是∠B 、∠C 的三等分线,∴∠O 2BC +∠O 2CB =(∠ABC +∠ACB )=(180°﹣α)=120°﹣α;∴∠BO 2C =180°﹣(∠O 2BC +∠O 2CB )=180°﹣(120°﹣α)=60°+α;在△ABC 中,∵∠A =α,∴∠ABC +∠ACB =180°﹣α,∵O n ﹣1B 和O n ﹣1C 分别是∠B 、∠C 的n 等分线,∴∠O n ﹣1BC +∠O n ﹣1CB =(∠ABC +∠ACB )=(180°﹣α)=﹣. ∴∠BO n ﹣1C =180°﹣(∠O n ﹣1BC +∠O n ﹣1CB )=180°﹣(﹣)=+.z 故答案为:60°+α;+.22.如图,在△ABC 中,∠A =m °,∠ABC 和∠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得∠A 1;∠A 1BC 和∠A 1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2,得∠A 2;…∠A 2012BC 和∠A 2012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2013,则∠A 2013= 度.【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A 1B 平分∠ABC ,A 1C 平分∠ACD ,∴∠A 1BC =∠ABC ,∠A 1CA =∠ACD ,∵∠A 1CD =∠A 1+∠A 1BC ,即∠ACD =∠A 1+∠ABC ,∴∠A 1=(∠ACD ﹣∠ABC ),∵∠A +∠ABC =∠ACD ,∴∠A =∠ACD ﹣∠ABC ,∴∠A 1=∠A ,∴∠A 1=m °,∵∠A 1=∠A ,∠A 2=∠A 1=∠A , …以此类推∠A 2013=∠A =°. 故答案为:.十二.全等图形(共1小题)23.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其中∠1+∠2等于( )A.150°B.180°C.210°D.225°【答案】B【解答】解:在△ABC与△EDC中,,∴△ABC≌△EDC(SAS),∴∠BAC=∠1,∠1+∠2=180°.故选:B.z十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共3小题)24.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D、AB于点E、O、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A.1对B.2对C.3对D.4对【答案】D【解答】解:∵AB=AC,D为BC中点,在△ABD和△ACD中,,∴△ABD≌△ACD;(SSS)∵EF垂直平分AC,∴OA=OC,AE=CE,在△AOE和△COE中,,∴△AOE≌△COE(SSS;在△BOD和△COD中,,∴△BOD≌△COD(SAS);在△AOC和△AOB中,,∴△AOC≌△AOB(SSS);故选:D.25.如图EB交AC于M,交FC于D,AB交FC于N,∠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①②③(填序z号).【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B+∠BAE=90°,∠C+∠CAF=90°,∠B=∠C∴∠1=∠2(①正确)∵∠E=∠F=90°,∠B=∠C,AE=AF∴△ABE≌△ACF(ASA)∴AB=AC,BE=CF(②正确)z ∴△ACN ≌△ABM (ASA )(③正确)∴CN =BM (④不正确).所以正确结论有①②③.故填①②③.26.如图所示,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DE ∥BC ,如图①,然后将△ADE 绕A 点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图②,然后将BD 、CE 分别延长至M 、N ,使DM =BD ,EN =CE ,得到图③,请解答下列问题:(1)若AB =AC ,请探究下列数量关系:①在图②中,BD 与CE 的数量关系是 ;②在图③中,猜想AM 与AN 的数量关系、∠MAN 与∠BAC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①BD =CE ;②AM =AN ,∠MAN =∠BAC ,∵∠DAE =∠BAC ,∴∠CAE =∠BAD ,在△BAD 和△CAE 中∵∴△CAE ≌△BAD (SAS ),∴∠ACE =∠ABD ,z ∵DM =BD ,EN =CE ,∴BM =CN ,在△ABM 和△ACN 中,∵∴△ABM ≌△ACN (SAS ),∴AM =AN ,∴∠BAM =∠CAN ,即∠MAN =∠BAC ;十四.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12小题) 27.如图,AE ⊥AB 且AE =AB ,BC ⊥CD 且BC =CD ,请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 是( )A .50B .62C .65D .68 【答案】A【解答】解:∵AE ⊥AB 且AE =AB ,EF ⊥FH ,BG ⊥FH ,∴∠EAB =∠EF A =∠BGA =90°,∵∠EAF +∠BAG =90°,∠ABG+∠BAG=90°,z ∴∠EAF =∠ABG ,在△EF A 和△AGB 中,,∴△EF A ≌△AGB (AAS ),∴AF =BG ,AG =EF .同理证得△BGC ≌△CHD 得GC =DH ,CH =BG .故FH =F A +AG +GC +CH =3+6+4+3=16故S =(6+4)×16﹣3×4﹣6×3=50.故选:A .28.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且EC =2AE ,直角三角形FEG 的两直角边EF 、EG 分别交BC 、DC 于点M 、N .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则重叠部分四边形EMCN 的面积为( )A .a 2B .a 2C .a 2D .a 2【答案】D【解答】解:过E 作EP ⊥BC 于点P ,EQ⊥CD 于点Q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D=90°,又∵∠EPM=∠EQN=90°,∴∠PEQ=90°,∴∠PEM+∠MEQ=90°,∵三角形FEG是直角三角形,∴∠NEF=∠NEQ+∠MEQ=90°,∴∠PEM=∠NEQ,∵AC是∠BCD的角平分线,∠EPC=∠EQC=90°,∴EP=EQ,四边形PCQE是正方形,在△EPM和△EQN中,,∴△EPM≌△EQN(ASA)∴S△EQN=S△EPM,∴四边形EMCN的面积等于正方形PCQE的面积,∵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AC=a,z∵EC=2AE,∴EC=a,∴EP=PC=a,∴正方形PCQE的面积=a×a=a2,∴四边形EMCN的面积=a2,故选:D.29.如图,点A,B,C在一条直线上,△ABD,△BCE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E和CD,AE分别交CD,BD于点M,P,CD交BE于点Q,连接PQ,BM,下面结论:①△ABE≌△DBC;②∠DMA=60°;③△BPQ为等边三角形;④MB 平分∠AMC ,其中结论正确的有( )z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D【解答】解:∵△ABD 、△BCE 为等边三角形,∴AB =DB ,∠ABD =∠CBE =60°,BE =BC ,∴∠ABE =∠DBC ,∠PBQ =60°,在△ABE 和△DBC 中,, ∴△ABE ≌△DBC (SAS ),∴①正确;∵△ABE ≌△DBC ,∴∠BAE =∠BDC ,∵∠BDC +∠BCD =180°﹣60°﹣60°=60°,∴∠DMA =∠BAE +∠BCD =∠BDC +∠BCD =60°,∴②正确;在△ABP 和△DBQ 中,, ∴△ABP ≌△DBQ (ASA ),∴BP =BQ ,∴△BPQ 为等边三角形,∴③正确;∵∠DMA =60°,∴∠AMC =120°,∴∠AMC +∠PBQ =180°,∴P 、B 、Q 、M 四点共圆,z ∵BP =BQ ,∴,∴∠BMP =∠BMQ ,即MB 平分∠AMC ;∴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4个;故选:D .30.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如果AF =BE ,那么∠AOD 的度数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由ABCD 是正方形,得AD =AB ,∠DAB =∠B =90°.在△ABE 和△DAF 中,, ∴△ABE ≌△DAF (SAS ),∴∠BAE =∠ADF .∵∠BAE +∠EAD =90°,∴∠OAD +∠ADO =90°,∴∠AOD =90°,故答案为:90°.31.如图,△ABC 和△EBD 中,∠ABC =∠DBE =90°,AB =CB ,BE =BD ,连接AE ,CD ,AE 与CD 交于点M ,AE 与BC 交于点N .(1)求证:AE =CD ;(2)求证:AE ⊥CD ;(3)连接BM ,有以下两个结论:①BM 平分∠CBE ;②MB 平分∠AMD .其中正确的有 ② (请写序号,少选、错选均不得分).z【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1)证明:∵∠ABC =∠DBE ,∴∠ABC +∠CBE =∠DBE +∠CBE ,即∠ABE =∠CBD ,在△ABE 和△CBD 中,,∴△ABE ≌△CBD ,∴AE =CD .(2)∵△ABE ≌△CBD ,∴∠BAE =∠BCD , ∵∠NMC =180°﹣∠BCD ﹣∠CNM ,∠ABC =180°﹣∠BAE ﹣∠ANB ,又∠CNM =∠ANB ,∵∠ABC =90°,∴∠NMC =90°,∴AE ⊥CD .(3)结论:②理由:作BK ⊥AE 于K ,BJ ⊥CD 于J .z∵△ABE ≌△CBD ,∴AE =CD ,S △ABE =S △CDB ,∴•AE •BK =•CD •BJ ,∴BK =BJ ,∵作BK ⊥AE 于K ,BJ ⊥CD 于J ,∴BM 平分∠AMD .不妨设①成立,则△CBM ≌△EBM ,则AB =BD ,显然不可能,故①错误.故答案为②.32.(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 =∠D =90°,E 、F 分别是边BC 、CD 上的点,且∠EAF =∠BAD .求证:EF =BE +FD ;(2)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 +∠D =180°,E 、F 分别是边BC 、CD 上的点,且∠EAF =∠BAD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 +∠ADC =180°,E 、F 分别是边BC 、CD 延长线上的点,且∠EAF =∠BAD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证明:(1)延长EB 到G ,使BG =DF ,连接AG .z∵∠ABG =∠ABC =∠D =90°,AB =AD ,∴△ABG ≌△ADF .∴AG =AF ,∠1=∠2.∴∠1+∠3=∠2+∠3=∠EAF =∠BAD .∴∠GAE =∠EAF .又∵AE =AE ,∴△AEG ≌△AEF .∴EG =EF .∵EG =BE +BG .∴EF =BE +FD(2)(1)中的结论EF =BE +FD 仍然成立.(3)结论EF =BE +FD 不成立,应当是EF =BE ﹣FD . 证明:在BE 上截取BG ,使BG =DF ,连接AG .∵∠B +∠ADC =180°,∠ADF +∠ADC =180°,∴∠B =∠ADF .∵AB =AD ,∴△ABG≌△ADF.∴∠BAG=∠DAF,AG=AF.∴∠BAG+∠EAD=∠DAF+∠EAD=∠EAF=∠BAD.∴∠GAE=∠EAF.∵AE=AE,∴△AEG≌△AEF.∴EG=EF∵EG=BE﹣BG∴EF=BE﹣FD.33.如图1,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1)如果AB=AC,∠BAC=90°,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2,线段CF、BD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 ,线段CF、BD的数量关系为 ;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2)如果AB≠AC,∠BAC是锐角,点D在线段BC上,当∠ACB满足什么条件时,CF⊥BC(点C、F不重合),并说明理由.【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证明:(1)①正方形ADEF中,AD=AF,∵∠BAC=∠DAF=90°,∴∠BAD=∠CAF,又∵AB=AC ,∴△DAB≌△F AC,∴CF=BD,∠B=∠ACF,∴∠ACB+∠ACF=90°,即CF⊥BD.②当点D在BC的延长线上时①的结论仍成立.由正方形ADEF得AD=AF,∠DAF=90度.∵∠BAC=90°,∴∠DAF=∠BAC,∴∠DAB=∠F AC,又∵AB=AC,∴△DAB≌△F AC,∴CF=BD,∠ACF=∠ABD.∵∠BAC=90°,AB=AC,∴∠ABC=45°,∴∠ACF=45°,∴∠BCF=∠ACB+∠ACF=90度.即CF⊥BD.(2)当∠ACB=45°时,CF⊥BD(如图).理由:过点A作AG⊥AC交CB的延长线于点G,则∠GAC=90°,∵∠ACB=45°,∠AGC=90°﹣∠ACB,∴∠AGC=90°﹣45°=45°,∴∠ACB=∠AGC=45°,∴AC=AG,∵∠DAG=∠F AC(同角的余角相等),AD=AF,∴△GAD≌△CAF,∴∠ACF=∠AGC=45°,∠BCF=∠ACB+∠ACF=45°+45°=90°,即CF⊥BC.z34.(本题有3小题,第(1)小题为必答题,满分5分;第(2)、(3)小题为选答题,其中,第(2)小题满分3分,第(3)小题满分6分,请从中任选1小题作答,如两题都答,以第(2)小题评分.) 在△ABC 中,∠ACB =90°,AC =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MN 于D ,BE ⊥MN 于E .(1)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①△ADC ≌△CEB ;②DE =AD +BE ;(2)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 =AD ﹣BE ;(3)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 、AD 、BE 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证明:(1)①∵∠ADC =∠ACB =∠BEC =90°,∴∠CAD +∠ACD =90°,∠BCE +∠CBE =90°,∠ACD +∠BCE =90°. ∴∠CAD =∠BCE .∵AC =BC ,∴△ADC ≌△CEB (AAS ).②∵△ADC ≌△CEB ,∴CE =AD ,CD =BE .∴DE =CE +CD =AD +BE .解:(2)∵∠ADC =∠CEB =∠ACB =90°,∴∠ACD =∠CBE.又∵AC =BC ,∴△ACD ≌△CBE (AAS ).∴CE =AD ,CD =BE .∴DE =CE ﹣CD =AD ﹣BE .(3)当MN 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AD 、DE 、BE 所满足的等量关系是DE =BE ﹣AD (或AD =BE ﹣DE ,BE =AD +DE 等).∵∠ADC =∠CEB =∠ACB =90°,∴∠ACD =∠CBE ,又∵AC =BC ,∴△ACD ≌△CBE (AAS ),∴AD =CE ,CD =BE ,∴DE =CD ﹣CE =BE ﹣AD .35.(1)如图1,已知:在△ABC 中,∠BAC =90°,AB =AC ,直线m 经过点A ,BD ⊥直线m ,CE ⊥直线m ,垂足分别为点D 、E .证明:DE =BD +CE .(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 中,AB =AC ,D 、A 、E 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 =∠AEC =∠BAC =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 =BD +CE 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D 、E 是D 、A 、E 三点所在直线m 上的两动点(D 、A 、E 三点互不重合),点F 为∠BAC 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 和△ACF 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 、CE ,若∠BDA =∠AEC =∠BAC ,试判断△DEF 的形状.【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证明:(1)∵BD ⊥直线m ,CE ⊥直线m ,∴∠BDA =∠CEA =90°,∵∠BAC =90°,∴∠BAD+∠CAE=90°,∵∠BAD+∠ABD=90°,∴∠CAE=∠ABD,∵在△ADB和△CEA中,,∴△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2)成立.∵∠BDA=∠BAC=α,∴∠DBA+∠BAD=∠BAD+∠CAE=180°﹣α,∴∠CAE=∠ABD,∵在△ADB和△CEA中,,∴△ADB≌△CEA(AAS),∴AE=BD,AD=CE,z∴DE=AE+AD=BD+CE;(3)△DEF是等边三角形.由(2)知,△ADB≌△CEA,BD=AE,∠DBA=∠CAE,∵△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ABF=∠CAF=60°,∴∠DBA+∠ABF=∠CAE+∠CAF,∴∠DBF=∠F AE,∵BF=AF在△DBF和△EAF中,,∴△DBF≌△EAF(SAS),∴DF=EF,∠BFD=∠AFE,∴∠DFE=∠DF A+∠AFE=∠DF A+∠BFD=60°,∴△DEF为等边三角形.36.在课外小组活动时,小慧拿来一道题(原问题)和小东、小明交流.原问题:如图1,已知△ABC,∠ACB=90°,∠ABC=45°,分别以AB、BC为边向外作△ABD与△BCE,且DA=DB,EB=EC,∠ADB=∠BEC=90°,连接DE交AB于点F.探究线段DF与EF的数量关系.小慧同学的思路是:过点D作DG⊥AB于G,构造全等三角形,通过推理使问题得解.小东同学说:我做过一道类似的题目,不同的是∠ABC=30°,∠ADB=∠BEC=60°.小明同学经过合情推理,提出一个猜想,我们可以把问题推广到一般情况.请你参考小慧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这三位同学提出的问题:(1)写出原问题中DF与EF的数量关系;(2)如图2,若∠ABC=30°,∠ADB=∠BEC=60°,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3)如图3,若∠ADB=∠BEC=2∠ABC,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DF=EF.(2)猜想:DF=FE.证明:过点D作DG⊥AB于G,则∠DGB=90°.∵DA=DB,∠ADB=60°.∴AG=BG,△DBA是等边三角形.z ∴DB =BA .∵∠ACB =90°,∠ABC =30°,∴AC =AB =BG .在Rt △DBG 和Rt △BAC 中,∴Rt △DBG ≌Rt △BAC (HL ).∴DG =BC .∵BE =EC ,∠BEC =60°,∴△EBC 是等边三角形.∴BC =BE ,∠CBE =60°.∴DG =BE ,∠ABE =∠ABC +∠CBE =90°.∵∠DFG =∠EFB ,∠DGF =∠EBF ,在△DFG 和△EFB 中,∴△DFG ≌△EFB (AAS ).∴DF =EF .(3)猜想:DF =FE .过点D 作DH ⊥AB 于H ,连接HC ,HE ,HE 交CB 于K ,则∠DHB =90°.∵DA =DB , ∴AH =BH ,∠1=∠HDB .∵∠ACB =90°,∴HC =HB .在△HBE 和△HCE 中,∴△HBE ≌△HCE (SSS ).∴∠2=∠3,∠4=∠BEH .∴HK ⊥BC .∴∠BKE =90°.∵∠ADB =∠BEC =2∠ABC ,z ∴∠HDB =∠BEH =∠ABC .∴∠DBC =∠DBH +∠ABC =∠DBH +∠HDB =90°,∠EBH =∠EBK +∠ABC =∠EBK +∠BEK =90°.∴DB ∥HE ,DH ∥BE .∴四边形DHEB 是平行四边形.∴DF =EF .37.(1)操作发现:如图①,D 是等边△ABC 边BA 上一动点(点D 与点B 不重合),连接DC ,以DC 为边在BC 上方作等边△DCF ,连接AF .你能发现线段AF 与BD 之间的数量关系吗?并证明你发现的结论.(2)类比猜想:如图②,当动点D 运动至等边△ABC 边BA 的延长线上时,其他作法与(1)相同,猜想AF 与BD 在(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深入探究:Ⅰ.如图③,当动点D 在等边△ABC 边BA 上运动时(点D 与点B 不重合)连接DC ,以DC 为边在BC上方、下方分别作等边△DCF 和等边△DCF ′,连接AF 、BF ′,探究AF 、BF ′与AB 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探究的结论.Ⅱ.如图④,当动点D 在等边△ABC 边BA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其他作法与图③相同,Ⅰ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是否有新的结论?并证明你得出的结论.【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z 【解答】解:(1)AF =BD ;证明如下:∵△ABC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C =AC ,∠BCA =60°(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同理知,DC =CF ,∠DCF =60°;∴∠BCA ﹣∠DCA =∠DCF ﹣∠DCA ,即∠BCD =∠ACF ;在△BCD 和△ACF 中,, ∴△BCD ≌△ACF (SAS ),∴BD =A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证明过程同(1),证得△BCD ≌△ACF (SAS ),则AF =B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所以,当动点D 运动至等边△ABC 边BA 的延长线上时,其他作法与(1)相同,AF =BD 仍然成立;(3)Ⅰ.AF +BF ′=AB ;证明如下:由(1)知,△BCD ≌△ACF (SAS ),则BD =AF ;同理△BCF ′≌△ACD (SAS ),则BF ′=AD ,∴AF +BF ′=BD +AD =AB ;Ⅱ.Ⅰ中的结论不成立.新的结论是AF =AB +BF ′;证明如下:在△BCF ′和△ACD 中,,∴△BCF ′≌△ACD (SAS ), ∴BF ′=A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又由(2)知,AF =BD ;∴AF =BD =AB +AD =AB +BF ′,即AF =AB+BF ′.z 38.操作:如图①,△ABC 是正三角形,△BDC 是顶角∠BDC =120°的等腰三角形,以D 为顶点作一个60°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 、AC 边于M 、N 两点,连接MN .探究:线段BM 、MN 、NC 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说明:(1)如果你经历反复探索,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请你把探索过程中的某种思路写出来(要求至少写3步);(2)在你经历说明(1)的过程之后,可以从下列①、②中选取一个补充或更换已知条件,完成你的证明.注意:选取①完成证明得10分;选取②完成证明得5分.AN =NC (如图②);②DM ∥AC (如图③).附加题:若点M 、N 分别是射线AB 、CA 上的点,其它条件不变,再探线段BM 、MN 、NC 之间的关系,在图④中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BM +CN =MN证明:如图,延长AC 至M 1,使CM 1=BM ,连接DM 1由已知条件知:∠ABC =∠ACB =60°,∠DBC =∠DCB =30°,∴∠ABD =∠ACD =90°.∵BD =CD ,∴Rt △BDM ≌Rt △CDM 1,∴∠MDB =∠M 1DC ,DM =DM 1∴∠MDM 1=(120°﹣∠MDB )+∠M 1DC =120°.又∵∠MDN =60°,∴∠M 1DN =∠MDN =60°.∴△MDN ≌△M 1DN .∴MN =NM 1=NC+CM 1=NC +MB .z (2)附加题:CN ﹣BM =MN证明:如图,在CN 上截取CM 1,使CM 1=BM ,连接MN ,DM 1∵∠ABC =∠ACB =60°,∠DBC =∠DCB =30°,∴∠DBM =∠DCM 1=90°.∵BD =CD ,∴Rt △BDM ≌Rt △CDM 1,∴∠MDB =∠M 1DC ,DM =DM 1∵∠BDM +∠BDN =60°,∴∠CDM 1+∠BDN =60°.∴∠NDM 1=∠BDC ﹣(∠M 1DC +∠BDN )=120°﹣60°=60°.∴∠M 1DN =∠MDN . ∵ND =ND ,∴△MDN ≌△M 1DN . ∴MN =NM 1=NC ﹣CM 1=NC ﹣BM,即MN =NC ﹣BM .z 十五.角平分线的性质(共1小题)39.如图,△ABC 的三边AB 、BC 、CA 长分别为40、50、60.其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O ,则S △ABO :S △BCO :S △CAO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过点O 作OD ⊥AB 于点D ,作OE ⊥AC 于点E ,作OF ⊥BC 于点F ,∵OA ,OB ,OC 是△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OD =OE =OF ,∵△ABC 的三边AB 、BC 、CA 长分别为40、50、60,∴S △ABO :S △BCO :S △CAO =(AB •OD ):(BC •OF ):(AC •OE )=AB :BC :AC =40:50:60=4:5:6.故答案为:4:5:6.十六.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共1小题) 40.如图,△ABC 中,AB =AC ,∠BAC =54°,点D 为AB 中点,且OD ⊥AB ,∠BAC 的平分线与AB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 ,将∠C 沿EF (E 在BC 上,F 在AC 上)折叠,点C 与点O 恰好重合,则∠OEC 为度.【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z 【解答】解:法一:如图,连接OB 、OC ,∵∠BAC =54°,AO 为∠BAC 的平分线,∴∠BAO =∠BAC =×54°=27°,又∵AB =AC ,∴∠ABC =(180°﹣∠BAC )=(180°﹣54°)=63°,∵DO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OA =OB ,∴∠ABO =∠BAO =27°,∴∠OBC =∠ABC ﹣∠ABO =63°﹣27°=36°,∵AO 为∠BAC 的平分线,AB =AC ,∴△AOB ≌△AOC (SAS ),∴OB =OC ,∴点O 在BC 的垂直平分线上,又∵DO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点O 是△ABC 的外心,∴∠OCB =∠OBC =36°,∵将∠C 沿EF (E 在BC 上,F 在AC 上)折叠,点C 与点O 恰好重合,∴OE =CE , ∴∠COE =∠OCB =36°, 在△OCE 中,∠OEC =180°﹣∠COE ﹣∠OCB =180°﹣36°﹣36°=108°.法二:证明点O 是△ABC 的外心,推出∠BOC =108°,根据OB =OC ,推出∠OCE =36°可得结论.故答案为:108.z 十七.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共4小题)41.如图,在△ABC 中,AB =20cm ,AC =12cm ,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cm 的速度向点A 运动,点Q 从点A 同时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向点C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APQ 是以PQ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运动的时间是( )A .2.5秒B .3秒C .3.5秒D .4秒 【答案】D【解答】解:设运动的时间为x cm ,在△ABC 中,AB =20cm ,AC =12cm ,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cm 的速度向点A 运动,点Q 从点A 同时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向点C 运动, 当△APQ 是等腰三角形时,AP =AQ ,AP =20﹣3x ,AQ =2x即20﹣3x =2x ,解得x =4(cm ).故选:D .42.如图,∠BOC =9°,点A 在OB 上,且OA =1,按下列要求画图: 以A 为圆心,1为半径向右画弧交OC 于点A 1,得第1条线段AA 1; 再以A 1为圆心,1为半径向右画弧交OB 于点A 2,得第2条线段A 1A 2;再以A 2为圆心,1为半径向右画弧交OC 于点A 3,得第3条线段A 2A 3;…这样画下去,直到得第n 条线段,之后就不能再画出符合要求的线段了,则n = 9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O =A 1A ,A 1A =A 2A 1,…,则∠AOA 1=∠OA 1A ,∠A 1AA 2=∠A 1A 2A,…,∵∠BOC =9°,z ∴∠A 1AB =18°,∠A 2A 1C =27°,∠A 3A 2B =36°,∠A 4A 3C =45°,…,∴9°n <90°,解得n <10.由于n 为整数,故n =9.故答案为:9.43.如图所示,AOB 是一钢架,且∠AOB =10°,为了使钢架更加坚固,需在其内部添加一些钢管EF ,FG ,GH …,添加的钢管长度都与OE 相等,则最多能添加这样的钢管 根.【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添加的钢管长度都与OE 相等,∠AOB =10°,∴∠GEF =∠FGE =20°,…从图中我们会发现有好几个等腰三角形,即第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10°,第二个是20°,第三个是30°,四个是40°,五个是50°,六个是60°,七个是70°,八个是80°,九个是90°就不存在了.所以一共有8个.故答案为:8.44.如图,△ABC 中AB =AC ,BC =6,点P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A 移动,同时,点Q 从点C 出发沿线段AC 的延长线移动,已知点P 、Q 移动的速度相同,PQ 与直线BC 相交于点D .(1)如图①,当点P 为AB 的中点时,求CD 的长;(2)如图②,过点P 作直线BC 的垂线垂足为E ,当点P 、Q 在移动的过程中,线段BE 、DE 、CD 中是否存在长度保持不变的线段?请说明理由.【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如图,过P 点作PF ∥AC 交BC 于F ,∵点P 和点Q 同时出发,且速度相同,∴BP =CQ ,∵PF∥AQ,∴∠PFB=∠ACB,∠DPF=∠CQD,又∵AB=AC,∴∠B=∠ACB,∴∠B=∠PFB,∴BP=PF,∴PF=CQ,又∠PDF=∠QDC,∴证得△PFD≌△QCD,∴DF=CD=CF,又因P是AB的中点,PF∥AQ,∴F是BC的中点,即FC=BC=3,∴CD=CF=;(2)分两种情况讨论,得ED为定值,是不变的线段,如图,如果点P在线段AB上,过点P作PF∥AC交BC于F,z∵△PBF为等腰三角形,∴PB=PF,BE=EF,∴PF=CQ,∴FD=DC,∴ED=EF+FD=BE+DC=BC=3,∴ED为定值,同理,如图,若P 在BA的延长线上,z作PM ∥AC 的延长线于M ,∴∠PMC =∠ACB ,又∵AB =AC ,∴∠B =∠ACB ,∴∠B =∠PMC ,∴PM =PB ,根据三线合一得BE =EM ,同理可得△PMD ≌△QCD ,所以CD =DM ,∵BE =EM ,CD =DM ,∴ED =EM ﹣DM =﹣DM =+﹣DM =3+DM ﹣DM =3, 综上所述,线段ED 的长度保持不变.十八.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共1小题)45.图①是一块边长为1,周长记为P 1的正三角形纸板,沿图①的底边剪去一块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纸板后得到图②,然后沿同一底边依次剪去一块更小的正三角形纸板(即其边长为前一块被剪掉如图正三角形纸板边长的)后,得图③,④,…,记第n (n ≥3)块纸板的周长为P n ,则P n﹣P n ﹣1的值为( )zA .B .C .D . 【答案】C【解答】解:P 1=1+1+1=3,P 2=1+1+=,P 3=1+++×3=,P 4=1+++×2+×3=, …∴P 3﹣P 2=﹣==, P 4﹣P 3=﹣==,则Pn ﹣Pn ﹣1==.故选:C .十九.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共3小题)46.如图,点P 是∠AOB 内任意一点,OP =5cm ,点M 和点N 分别是射线OA 和射线OB 上的动点,△PMN 周长的最小值是5cm ,则∠AOB 的度数是( )。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
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初一下册知识点总结1.同底数幂的乘法:am?an=am+n ,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同底数幂的除法:am÷an=am-n ,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3.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am)n=amn ,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b)n=anbn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
4.零指数与负指数公式:(1)a0=1 (a≠0); a-n= ,(a≠0)。
注意:00,0-2无意义。
(2)有了负指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记录小于1的数,例如:0.0000201=2.01×10-5。
5.(1)平方差公式:(a+b)(a-b)= a2-b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2)完全平方公式:① (a+b)2=a2+2ab+b2, 两个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它们的积的2倍;② (a-b)2=a2-2ab+b2 , 两个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③ (a+b-c)2=a2+b2+c2+2ab-2ac-2bc6.配方:(1)若二次三项式x2+px+q是完全平方式,则有关系式: ;※ (2)二次三项式ax2+bx+c经过配方,总可以变为a(x-h)2+k的形式。
注意:当x=h时,可求出ax2+bx+c的最大(或最小)值k。
※(3)注意: 。
7.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8.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注意:(若a、b、c、p、q是常数)ax2+bx+c和x2+px+q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复习专题05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知识点串讲)(解析版)
专题05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知识框架重难突破一、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一元一次不等式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及解集(1)使一元一次不等式成立的每一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3)解集在数轴上表示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 a <(x a >或)x a x a ≥≤或或的形式,其一般步骤为:(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
备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不同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这是解不等式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例如:131321≤---x x 解不等式: 解:去分母,得 6)13(2)13≤---x x ((不要漏乘!每一项都得乘) 去括号,得 62633≤+--x x (注意符号,不要漏乘!)移 项,得 23663-+≤-x x (移项,每一项要变号;但符号不改变)a a a a < > ≤ ≥合并同类项,得 73≤-x (计算要正确)系数化为1, 得 37-≥x (同除负,不等号方向要改变,分子分母别颠倒了) 例1.(2019·湖南广益实验中学初一期中)下列不等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A .1x >3B .x 2<1C .x +2y >0D .x <2x +1【答案】D【解析】解:A 、1x 是分式,因此1x>3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 、x 2是2次,因此x 2<1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 、x +2y >0含有2个未知数,因此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x <2x +1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练习1.(2018·六安市裕安中学初一期中)下列不等式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有( )①2x 32x +> ②130x -> ③ x 32y -> ④x 15ππ-≥ ⑤ 3y 3>- 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 【答案】B【解析】详解:①不是,因为最高次数是2;②不是,因为是分式;③不是,因为有两个未知数;④是;⑤是.综上,只有2个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选B .例2.(2019·洋县教育局初二期中)若437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 =__________.【答案】3【解析】解:∵437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4-m =1,∴m=3,故答案为:3.练习1.(2019·山东省初二期中)已知12(m+4)x|m|﹣3+6>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的值为()A.4 B.±4 C.3 D.±3【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m|﹣3=1且m+4≠0解得:|m|=4,m≠﹣4所以m=4.故选:A.例3.(2018·浙江省初二期中)一元一次不等式2(x﹣1)≥3x﹣3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A.B.C.D.【答案】B【解析】解: 2(x﹣1)≥3x﹣3去括号, 得2x-2≥3x-3,移项, 合并同类项, 得-x≥-1,得:x≤1故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B.练习1.(2020·万杰朝阳学校初一期中)如图,张小雨把不等式3x>2x-3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则阴影部分盖住的数字是____.【答案】-3【解析】由3x>2x-3,解得:x>-3,∴阴影部分盖住的数字是:-3.故答案是:-3.例4.(2020·监利县新沟新建中学初一期中)解不等式:14232-+->-x x . 【答案】x <−2【解析】解:去分母:2(x −1)−3(x +4)>−12,去括号:2x −2−3x −12>−12,合并同类项:−x >2,系数化1:x <−2. 练习1.(2018·福建省永春第二中学初一期中)解不等式3(21)x +<13(43)x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答案】x <2,数轴见解析【解析】去括号,得 6x +3<13-4+3x ,移项,得 6x -3x <13-4-3,即3x <6,两边同除以3,得x <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如下:例5.(2019·重庆市凤鸣山中学初一期中)关于x 的不等式22x a -+≥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 的值是( )A .0B .2C .2-D .4- 【答案】A【解析】解:解不等式22x a -+≥,得22a x- ,∵由数轴得到解集为x ≤-1, ∴212a -=- ,解得:a =0. 故选:A .练习1.(2019·陕西省初二期中)不等式-4x -k ≤0的负整数解是-1,-2,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A .812k ≤<B .812k <≤C .23k ≤<D .23k <≤ 【答案】A【解析】解:∵-4x -k ≤0,∴x ≥-4k , ∵不等式的负整数解是-1,-2,∴-3<-4k ≤-2, 解得:8≤k <12,故选:A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定义: 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七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期末复习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概括 一、相交线1、如图1若a 、b 相交,∠1与∠2互为 ,∠1与∠3互为 , 与∠3互为补角的有 。
2、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 ∠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 对顶角。
3、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 °;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一定互为 ,∠α与∠β (是、不一定是、不是)邻补角。
二、垂直 ?1、如图2,若AB 与CD 相交于点O ,且∠ = °,则AB 与CD 垂直,记作AB CD ,垂足为 。
2、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3、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如图3,线段PA 、PB 、PC 最短的是 。
(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3点P 到直线a 的距离是 。
5、垂线的画法。
三、三线八角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三线八角也可以成模型中看出。
同位角是 型;内错角是 型;同旁内角是 型。
2、如何判别三线八角判别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键是找到构成这两个角的“三线”,有时需要将有关的部分“抽出”或把无关的线略去不看,有时又需要把图形补全。
—例如:a b】l12 3 45 6 7 \ 8) D 23 4 如图,判断下列各对角的位置关系: ⑴∠1与∠2;( )⑵∠1与∠7;( )A BC D O —PABC图3a % 12 图1a b-四、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1、平行线的概念:在,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3、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经过,有且只有与这条直线平行`4、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几何语言:#5、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判定1: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2: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3:,两直线平行几何符号语言:∵∠3=∠2∴()∵∠1=∠2∴()∵∠4+∠2=180°∴()<判定4: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复习(一) 二元一次方程组 知识梳理
A.①×3+②×2
B.①×3-②×2
C.①×5+②×3
D.①×5-②×3
5.二元一次方程组2xx--2yy==-0,3的解为( C )
A.xy= =21
D.yx==1-2
6.若5a7xby+7和-6a2-4yb2x是同类项,则x,y的值分别是( B )
18.(8分)小明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x2+x-y=y=-31,2.①② 第一步:将方程①变形,得y=2x-3.③ 第二步:把方程③代入方程①,得2x-(2x-3)=3. 第三步:整理,得3=3. 第四步:因为x可取一切有理数,所以原方程组有无数个解.
问题: (1)以上解法,造成错误的一步是 第二步; (2)请你给出用加减消元法解此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正确过程. 解:①+②,得3x=-9. 解得x=-3. 把x=-3代入②,得y=-9.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xy= =- -39.,
数学
期末复习(一) 二元一次方程组
01 知识结构图
02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1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例1】 解方程组:42xx- +3y=y=62.②,① 【解答】 解法一:②×2-①,得5y=10,解得y=2. 把y=2代入②,得x=2.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yx==22.,
解法二:由②,得y=6-2x.③ 将③代入①,得4x-3(6-2x)=2,解得x=2. 将x=2代入③,得y=2.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yx==22.,
19.(8分)已知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同方向从同一地点出发行 驶.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2倍,甲车走了90千米后立即返回与乙车 相遇,相遇时乙车走了1小时.求甲、乙两车的速度.
解:设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x千米/时和y千米/时.根据题 意,得
xx×=12+y,y×1=90×2.解得yx==6102.0, 答: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120千米/时、60千米/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及其判定》期末复习讲义(含知识点和习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期末复习讲义5.2平行线及其判定【知识回顾】一.平行线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__________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要点剖析(1):平行线的特征:在同一平面内;是直线;没有公共点。
(2)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重合的直线视为一条直线。
(3)平行线是指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射线或线段平行,是指的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二.平行线的画法1.“一落”把三角尺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2.“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边3.“三推”把三角尺沿着直尺推到三角尺的一边刚好过已知点的位置4.“四画”沿三角尺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三.平行公理及其推论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_________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_________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四.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_________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_________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___________4.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_______________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题型拓展题型1 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应用例1:1.如图,取一张长方形的硬纸板ABCD,将硬纸板ABCD对折使CD与AB重合,EF 为折痕.把长方形ABEF平放在桌面上,另一个面CDEF无论怎么改变位置,总有CD∥AB存在,你知道为什么吗?例2:2.如图,取一张长方形的硬纸片ABCD对折,MN是折痕,把ABNM平摊在桌面上,另一个面CDMN不论怎样改变位置,总有MN∥∥.因此∥.题型2 综合运用各种判定方法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例1:3.如图,∠1=47°,∠2=133°,∠D=47°,那么BC与DE平行吗?AB与CD呢?为什么?例2:4.阅读下面的推理过程,在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如图:因为∠1+∠2=180°,∠2+∠4=180°(已知)所以∠1=∠4,()所以a∥c.()又因为∠2+∠3=180°(已知)∠3=∠6()所以∠2+∠6=180°,()所以a∥b.()所以b∥c.()题型3 平行线判定的开放探究题例1:5.如图,∠A=60°,∠1=60°,∠2=120°,猜想图中哪些直线平行,并证明.例2:6.如图,直线a,b被c所截,∠1=50°,若要a∥b,则需增加条件(填图中某角的度数);依据是.题型4 平行线的判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1:7.如图所示,给你两块同样的三角板和一根直尺(直尺比桌子长),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检验桌子的相对边缘线是否平行?例2:8.在铺设铁轨时,两条直轨必须是互相平行的,如图,已经知道∠2是直角,那么再度量图中已标出的哪个角,就可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为什么?课后提高训练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对顶角相等D.同位角相等10.如图,下面哪个条件不能判断AC∥EF的是()A.∠1=∠2B.∠4=∠C C.∠1+∠3=180°D.∠3+∠C=180°11.如图,平面内有五条直线l1、l2、l3、l4、l5,根据所标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1∥l2B.l2∥l3C.l1∥l3D.l4∥l512.如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1=∠4B.∠BAD=∠BCDC.∠BAD+∠ADC=180°D.∠2=∠313.如图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1=∠4(已知)∴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2=∠3(已知)∴AE∥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1=∠3(已知)∴AB∥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2=∠2(已知)∴AE∥D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③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④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A.1个B.2个C.3个D.4个15.如图,下列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填序号)①∠B+∠BCD=180°;②∠2=∠3;③∠1=∠4;④∠B=∠5;⑤∠D=∠5.16.如图,要使BE∥DF,需补充一个条件,你认为这个条件应该是(填一个条件即可).17.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其中点C、D重合,若固三角板定ABC,改变三角板AED的位置(其中A点位置始终不变),当∠CAD=时,ED∥AC.18.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的下列四个条件:①∠4=∠7;②∠2=∠5;③∠2+∠3=180°;④∠2=∠7.其中能判定a∥b的条件的序号是.19.已知:∠A=∠C=120°,∠AEF=∠CEF=60°,求证:AB∥CD.20.如图,若∠1=42°,∠2=53°,∠3=85°,则直线l1与l2平行吗?判断并说明理由.21.如图,已知CD⊥AD于点D,DA⊥AB于点A,∠1=∠2,试说明DF∥AE.解:因为CD⊥AD(已知),所以∠CDA=90°().同理∠DAB=90°.所以∠CDA=∠DAB=90°().即∠1+∠3=∠2+∠4=90°.因为∠1=∠2(已知),所以∠3=∠4().所以DF∥AE().22.完成下列证明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依据.如图,点E在AB上,点F在CD上,∠1=∠2,∠B=∠C,求证AB∥CD.证明:∵∠1=∠2(已知),∠1=∠4(),∴∠2=∠4(等量代换),∴().∴∠3=∠C().又∵∠B=∠C(已知),∴∠3=∠B(等量代换),∴AB∥CD().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四边形FECD是矩形,∴CD∥EF;又∵四边形ABEF是矩形,∴AB∥EF,∴CD∥AB.2.解:∵长方形的硬纸片ABCD对折,MN是折痕,∴MN∥AB,MN∥CD,即MN∥AB∥CD,∴AB∥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各空依次填AB、CD、AB、CD.3.解:BC∥DE,AB∥CD.理由如下:∵∠1=47°,∠2=133°,而∠ABC=∠1=47°,∴∠ABC+∠2=180°,∴AB∥CD;∵∠2=133°,∴∠BCD=180°﹣133°=47°,而∠D=47°,∴∠BCD=∠D,∴BC∥DE.4.解:因为∠1+∠2=180°,∠2+∠4=180°(已知),所以∠1=∠4,(同角的补角相等)所以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又因为∠2+∠3=180°(已知)∠3=∠6(对顶角相等)所以∠2+∠6=180°,(等量代换)所以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b∥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同角的补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解:如图,∵∠A=60°,∠1=60°,∴∠A=∠1,∴DE∥AC.又∵∠A=60°,∠2=120°,∴∠A+∠2=180°,∴EF∥AB.6.解:∵∠3=50°,1=50°,∴∠1=∠3,∴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3=50°;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7.解:(1)将直尺放在桌面上,使其与桌面一组对边相交;(2)将三角板一边贴近直尺,斜边贴近桌面边缘;(3)使另一个三角形同样方法放置,如果相符合说明对边平行,原理如图所示,若∠1=∠2则a∥b,再检查另一组对边是否平行.8.解:①通过度量∠3的度数,若满足∠2+∠3=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就可以验证这个结论;②通过度量∠4的度数,若满足∠2=∠4,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就可以验证这个结论;③通过度量∠5的度数,若满足∠2=∠5,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就可以验证这个结论.9. D10.C11.D12.C13.B14.B15.解:选项①中∵∠B+∠BCD=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选项②中,∵∠2=∠3,∴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错误;选项③中,∵∠1=∠4,∴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选项④中,∵∠B=∠5,∴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选项⑤中,∠D=∠5,∴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错误;故答案为:①③④.16.解:添加条件为:∠D=∠COE.理由如下:∵∠D=∠COE,∴BE∥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D=∠COE(答案不唯一).17.解:如图所示:当ED∥AC时,∠CAD=∠D=30°;如图所示,当ED∥AC时,∠E=∠EAC=60°,∴∠CAD=60°+90°=150°;故答案为:30°或150°.18.解:当∠4=∠7时,a∥b,故①正确;当∠2=∠5时,无法证明a∥b,故②错误;当∠2+∠3=180°时,无法证明a∥b,故③错误;当∠2=∠7时,a∥b,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④.19.证明:∵∠A=∠C=120°,∠AEF=∠CEF=60°,∴∠A+∠AEF=180°,∠C+∠CEF=180°,∴AB∥EF,CD∥EF,∴AB∥CD.20.解:直线l1与l2平行,理由:∵∠1=∠4,∠2=∠5,∠1=42°,∠2=53°,∴∠4=42°,∠5=53°,又∵∠3=85°,∴∠3+∠5=85°+53°=138°,∴∠3+∠5+∠4=138°+42°=180°,∴l1∥l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1.解:因为CD⊥AD(已知),所以∠CDA=90°(垂直的定义),同理∠DAB=90°.所以∠CDA=∠DAB=90°(等量代换),即∠1+∠3=∠2+∠4=90°.因为∠1=∠2(已知),所以∠3=∠4(等式的性质1),所以DF∥A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2.证明:∵∠1=∠2(已知),∠1=∠4(对顶角相等),∴∠2=∠4(等量代换),∴C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B=∠C(已知),∴∠3=∠B(等量代换),∴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对顶角相等;C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复习+各章节培优题
七年级下册总复习第一章二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1.含有个未知数,并且项的次数都是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把个含有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或者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联立起来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3.在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使每一个方程两边的值都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再代入另一方程,便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5.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或时,把这两个方程相减或相加,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从而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6.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寻找。
【典型例题】1.已知方程组,甲同学正确解得,而乙同学粗心,把c给看错了,解得,求abc的值.2.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求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3.先阅读,然后解方程组.解方程组时,可由①得x﹣y=1③,然后再将③代入②得4×1﹣y=5,求得y=﹣1,从而进一步求得这种方法被称为“整体代入法”.请用这样的方法解方程组.4.阅读下列解方程组的方法,然后回答问题. 解方程组解:由①﹣②得2x +2y=2即x +y=1③ ③×16得16x +16y=16④ ②﹣④得x=﹣1,从而可得y=2 ∴方程组的解是.(1) 请你仿上面的解法解方程组.(2)猜测关于x 、y 的方程组的解是什么,并利用方程组的解加以验证.5.南山植物园以其优美独特的自然植物景观,现已成为重庆市民春游踏青、赏四季花卉、观山城夜景的重要旅游景区.若该植物园中现有A 、B 两个园区,已知A 园区为矩形,长为(x +y )米,宽为(x ﹣y )米;B 园区为正方形,边长为(x +3y )米.(1)请用代数式表示A 、B 两园区的面积之和并化简;(2)现根据实际需要对A 园区进行整改,长增加(11x ﹣y )米,宽减少(x ﹣2y )米,整改后A 区的长比宽多350米,C D 投入(元/平方米) 13 16 收益(元/平方米)1826且整改后两园区的周长之和为980米.若A园区全部种植C种花,B园区全部种植D种花,且C、D两种花投入的费用与吸引游客的收益如下表:求整改后A、B两园区旅游的净收益之和.(净收益=收益﹣投入)6.江海化工厂计划生产甲、乙两种季节性产品,在春季中,甲种产品售价50千元/件,乙种产品售价30千元/件,生产这两种产品需要A、B两种原料,生产甲产品需要A种原料4吨/件,B种原料2吨/件,生产乙产品需要A种原料3吨/件,B种原料1吨/件,每个季节该厂能获得A种原料120吨,B种原料50吨.(1)如何安排生产,才能恰好使两种原料全部用完?此时总产值是多少万元?(2)在夏季中甲种产品售价上涨10%,而乙种产品下降10%,并且要求甲种产品比乙种产品多生产25件,问如何安排甲、乙两种产品,使总产值是1375千元,A,B两种原料还剩下多少吨?7.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3.3千米,其中有一段上坡路,平路,和下坡路.如果保持上坡路每小时行3千米.平路每小时行4千米,下坡路每小时行5千米.那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一个小时,从学校到家要44分钟,求小明家到学校上坡路、平路、下坡路各是多少千米?第二章整式的乘法【知识点归纳】1.同底数幂相乘,不变,相加。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重点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重点doc一、选择题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ab2)2=a2b4 B.a2+a2=2a4 C.a2•a3=a6 D.a6÷a3=a22.在下列各图的△ABC中,正确画出AC边上的高的图形是()A.B.C.D.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汽车标识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是()A.B.C.D.4.如图,把一块含45°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靠在长尺(两边a∥b)的一边b上,若∠1=30°,则三角板的斜边与长尺的另一边a的夹角∠2的度数为()A.10°B.15°C.30°D.35°5.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后,再展开.如果∠1=56°,那么∠2等于( )A.56°B.62°C.66°D.68°6.下列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2,2,4 B.3,4,5 C.1,2,3 D.2,3,6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4÷a3=a B.a4+a3=a7C.(-a3)2=-a6D.a4⋅a3=a12 8.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1B.2C.4D.79.下列各式中,不能够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y+2x)(2x﹣y) B.(﹣x﹣3y)(x+3y)C.(2x2﹣y2 )(2x2+y2 ) D.(4a+b﹣c)(4a﹣b﹣c)10.比较255、344、433的大小()A .255<344<433B .433<344<255C .255<433<344D .344<433<255二、填空题1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差为7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 12.如图,在△ABC 中,点D 为BC 边上一点,E 、F 分别为AD 、CE 的中点,且ABC S ∆=8cm 2,则BEF S ∆=____.13.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2133411x y mx y m+=+⎧⎨-=-⎩(m 为大于0的常数),且在x ,y 之间(不包含x ,y )有且只有3个整数,则m 取值范围______. 14.计算24a a ⋅的结果等于__. 15.()7(y x -+________ 22)49y x =-.16.甲、乙两种车辆运土,已知5辆甲车和四辆乙车一次可运土140立方米,3辆甲车和2辆乙车一次可运土76立方米,若每辆甲车每次运土x 立方米,每辆乙车每次运土y 立方米,则可列方程组_________. 17.计算:(12)﹣2=_____. 18.如图,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依次是各边中点,O 是形内一点,若四边形AEOH 、四边形BFOE 、四边形CGOF 的面积分别为6、7、8,四边形DHOG 面积为( )A .6B .7C .8D .919.某红外线波长为0.00000094米,数字0.0000009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 20.有两个正方形,A B ,现将B 放在A 的内部得图甲,将,A B 并列放置后构造新的正方形得图乙.若图甲和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1和12,则正方形,A B 的边长之和为________.三、解答题21.计算: (1)(y 3)3÷y 6; (2)2021()(3)2π--+-.22.把几个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再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计算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等式,也可以求出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例如,由图1,可得等式:(a+2b )(a+b )=a 2+3ab+2b 2. (1)由图2,可得等式 ;(2)利用(1)所得等式,解决问题:已知a+b+c =11,ab+bc+ac =38,求a 2+b 2+c 2的值. (3)如图3,将两个边长为a 、b 的正方形拼在一起,B ,C ,G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D 和BF ,若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a 、b 如图标注,且满足a+b =10,ab =20.请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4)图4中给出了边长分别为a 、b 的小正方形纸片和两边长分别为a 、b 的长方形纸片,现有足量的这三种纸片.①请在下面的方框中用所给的纸片拼出一个面积为2a 2+5ab+2b 2的长方形,并仿照图1、图2画出拼法并标注a 、b ;②研究①拼图发现,可以分解因式2a 2+5ab+2b 2= .23.解方程组:41325x y x y +=⎧⎨-=⎩.24.如图,已知点E 、F 在直线AB 上,点G 在线段CD 上,ED 与FG 交于点H ,∠C =∠EFG ,∠CED =∠GHD . (1)求证:CE ∥GF ;(2)试判断∠AED 与∠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EHF =80°,∠D =30°,求∠AEM 的度数.25.如图,直线AC ∥BD ,BC 平分∠ABD ,DE ⊥BC ,垂足为点E ,∠BAC =100°,求∠EDB 的度数.26.某公司有A 、B 两种型号的商品需运出,这两种商品的体积和质量如表所示:体积(m 3/件) 质量(吨/件) A 两种型号 0.8 0.5 B 两种型号21(1)已知一批商品有A 、B 两种型号,体积一共是20m 3,质量一共是10.5吨,求A 、B 两种型号商品各有几件;(2)物流公司现有可供使用的货车每辆额定载重3.5吨,容积为6m 3,其收费方式有以下两种:按车收费:每辆车运输货物到目的地收费900元; 按吨收费:每吨货物运输到目的地收费300元.要将(1)中的商品一次或分批运输到目的地,该公司应如何选择运送方式,使所付运费最少,并求出该方式下的运费是多少元.27.阅读下列各式:(a•b )2=a 2b 2,(a•b )3=a 3b 3,(a•b )4=a 4b 4… 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1)验证:(2×12)100= ,2100×(12)100= ; (2)通过上述验证,归纳得出:(a•b )n = ; (abc )n = . (3)请应用上述性质计算:(﹣0.125)2017×22016×42015. 28.如图,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数1、23x -+.(1)求x 的取值范围.(2)数轴上表示数2x -+的点应落在( )A.点A的左边 B.线段AB上 C.点B的右边【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A、(ab2)2=a2b4,故此选项正确;B、a2+a2=2a2,故此选项错误;C、a2•a3=a5,故此选项错误;D、a6÷a3=a3,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以及合并同类项和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判断.【详解】解:AC边上的高就是过B作垂线垂直AC交AC的延长线于D点,因此只有C符合条件,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熟练掌握三角形高线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高.3.D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作图是一个基本图案按照一定的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连续作图设计出的图案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B、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C、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正确;D、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平移设计图案,解题关键是掌握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4.B解析:B【解析】∠1与它的同位角相等,它的同位角+∠2=45°所以∠2=45°-30°=15°,故选B5.D解析:D【解析】【分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另外折叠前后两个角相等.根据这两条性质即可解答.【详解】根据题意知:折叠所重合的两个角相等.再根据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2∠1+∠2=180°,解得:∠2=180°﹣2∠1=68°.故选D.【点睛】注意此类折叠题,所重合的两个角相等,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和∠2的关系,即可求解.6.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A、2+2=4,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3、4、5,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C、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2+3<6,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7.A解析:A【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 、a 4÷a 3=a ,故本选项正确;B 、a 4和a 3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C 、 (-a 3)2=a 6,故本选项错误;D 、a 4⋅a 3=a 7,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的性质,同底数幂的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性质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C 【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求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 【详解】设第三边为x ,由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得 4-2<x <4+2, ∴2<x <6,∴第三边的长可能是4.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B解析:B 【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进行判断. 【详解】A 、原式22(2)x y =-,不符合题意;B 、原式2(3)x y =-+,符合题意;C 、原式2222(2)()x y =-,不符合题意;D 、原式22(4)a c b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C 【分析】根据幂的乘方的知识,可得255=(25)11=3211,344=(34)11=8111,433=(43)11=6411,再比较底数的大小,即可得结论.【详解】解:∵255=(25)11=3211,344=(34)11=8111,433=(43)11=6411,又∵32<64<81,∴255<433<34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幂的乘方的公式,转化为底数相同的幂.二、填空题11.8【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与外角和定理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360°=720°,解得n=8.故答案为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与外角和定理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360°=720°,解得n=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与边数无关.12.2【分析】根据点F是CE的中点,推出S△BEF=S△BEC,同理得S△EBC=S△ABC,由此可得出答案.【详解】∵点F是CE的中点,∴△BEF的底是EF,△BEC的底是EC,即EF=EC解析:2 【分析】根据点F 是CE 的中点,推出S △BEF =12S △BEC ,同理得S △EBC =12S △ABC ,由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点F 是CE 的中点,∴△BEF 的底是EF ,△BEC 的底是EC ,即EF=12EC ,高相等; ∴S △BEF =12S △BEC , 同理得S △EBC =12S △ABC , ∴S △BEF =14S △ABC ,且S △ABC =8, ∴S △BEF =2,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性质,充分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3.【分析】由中的上式加下式乘以2得到,由中的上式乘以3减下式得到,则可得,再由题意为大于0的常数,在,之间(不包含,)有且只有3个整数得到,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由中的上式加下式乘以2得到 解析:04m <<【分析】由2133411x y m x y m +=+⎧⎨-=-⎩中的上式加下式乘以2得到33x m =-,由2133411x y m x y m +=+⎧⎨-=-⎩中的上式乘以3减下式得到52y m =+,则可得3352x my m=-⎧⎨=+⎩,再由题意m 为大于0的常数,在x ,y 之间(不包含x ,y )有且只有3个整数得到33(52)x y m m -=--+,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由2133411x y m x y m +=+⎧⎨-=-⎩中的上式加下式乘以2得到33x m =-,由2133411x y m x y m +=+⎧⎨-=-⎩中的上式乘以3减下式得到52y m =+,则可得3352x my m=-⎧⎨=+⎩,因为在x ,y 之间(不包含x ,y )有且只有3个整数,而33(52)25x y m m m -=--+=--,又由于m 为大于0的常数,则x ,y 之差可以为-7,-12-17,即m 的值为1、2或者3,所以可得04m <<. 【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4.. 【分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求出答案. 【详解】 原式.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解析:6a . 【分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求出答案. 【详解】 原式246a a +==. 故答案为:6a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5.【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解答. 【详解】解:∵49y2-x2 =(-7y)2-x2, ∴(-7x+y)(-7x-y)=49y2-x2. 故答案为-7x-y.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 解析:7y x --【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解答. 【详解】解:∵49y2-x2 =(-7y)2-x2,∴(-7x+y)(-7x-y)=49y2-x2.故答案为-7x-y.【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16.【分析】设甲种车辆一次运土x立方米,乙车辆一次运土y立方米,根据题意所述的两个等量关系得出方程组.【详解】设甲种车辆一次运土x立方米,乙车辆一次运土y立方米,由题意得,,故答案为:.【解析:54140 3276 x yx y+=⎧⎨+=⎩【分析】设甲种车辆一次运土x立方米,乙车辆一次运土y立方米,根据题意所述的两个等量关系得出方程组.【详解】设甲种车辆一次运土x立方米,乙车辆一次运土y立方米,由题意得,54140 3276x yx y+=⎧⎨+=⎩,故答案为:54140 3276 x yx y+=⎧⎨+=⎩.【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属于基础题,仔细审题,根据题意的等量关系得出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可得答案.【详解】解:()﹣2===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负指数幂的计算,掌握即可.解析:【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可得答案.【详解】解:(12)﹣2=2112⎛⎫⎪⎝⎭=114=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负指数幂的计算,掌握即可.18.B【解析】连接OC,OB,OA,OD,∵E、F、G、H依次是各边中点,∴△AOE和△BOE等底等高,所以S△OAE=S△OBE,同理可证,S△OBF=S△OCF,S△ODG=S△OCG,解析:B【解析】连接OC,OB,OA,OD,∵E、F、G、H依次是各边中点,∴△AOE和△BOE等底等高,所以S△OAE=S△OBE,同理可证,S△OBF=S△OCF,S△ODG=S△OCG,S△ODH=S△OAH,∴S四边形AEOH+S四边形CGOF=S四边形DHOG+S四边形BFOE,∵S四边形AEOH=6,S四边形BFOE=7,S四边形CGOF=8,∴6+8=7+S四边形DHOG,解得S四边形DHOG=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解决本题的关键将各个四边形划分,充分利用给出的中点这个条件,证得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进而证得结论.19.4×10﹣8【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析:4×10﹣8【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 ×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0.00 000 094=9.4×10﹣8,故答案是:9.4×10﹣8.【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 ,其中1≤|a|<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20.5【分析】设正方形A ,B 的边长分别为a ,b ,根据图形构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设正方形A ,B 的边长分别为a ,b .由图甲得:,由图乙得:,化简得,∴,∵a+b>0,∴a+b解析:5【分析】设正方形A ,B 的边长分别为a ,b ,根据图形构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设正方形A ,B 的边长分别为a ,b .由图甲得:2()1a b -=,由图乙得:22()()12+--=a b a b ,化简得6ab =,∴22()()412425+=-+=+=a b a b ab ,∵a +b >0,∴a +b =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正方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组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三、解答题21.(1)y 3;(2)12.【分析】(1)先计算幂的乘方,然后计算同底数幂除法;(2)分别利用负整数指数幂、零次幂、乘方计算,然后合并.【详解】解:(1)原式=y 9÷y 6=y 3;(2)原式=4﹣1+9=12.【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运算与实数的运算,熟练运用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2.(1)22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2)45;(3)20;(4)①见解析,②(2)(2)a b a b ++.【分析】(1)根据面积的不同求解方法,可得到不同的表示方法.一种可以是3个正方形的面积和6个矩形的面积;另一种是直接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2)利用(1)中的等式直接代入即可求得答案;(3)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减去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 (4)①依照前面的拼图方法,画出图形即可;②参照题(1)的方法,根据面积的不同求解方法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由题意得:22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 故答案为:22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2)11,38a b c ab bc ac ++=++= ∴22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2)2(()a b c ab ac bc -+=+++211238=-⨯45=;(3)四边形ABCD 、四边形ECGF 为正方形,且边长分别为a 、b90A G ∴∠=∠=︒,AB AD BC a ===,FG CG b ==,BG BC CG a b =+=+ ∵10,20a b ab +==∴ABCD ECGF ABD BFG S S S S S =+--阴影221122AB CG AB AD FG BG =+-⋅-⋅ 2211()22a b a a b a b =+-⋅-⋅+ 22111222a b ab =+- 213()22a b ab =+-213102022=⨯-⨯ 20=;(4)①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如下:②根据面积的不同求解方法得:22(2522)(2)a ab b a b a b ++=++故答案为:(2)(2)a b a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几何应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应用,掌握因式分解的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23.11717x y ⎧=⎪⎪⎨⎪=-⎪⎩【分析】直接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即可.【详解】41325x y x y +=⎧⎨-=⎩①② 由+2⨯①②得:7x=11,解得117x =, 把117x =代入方程①得:17y =-, 故原方程组的解为:11717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本题的关键.24.(1)证明见解析;(2)∠AED +∠D =180°,理由见解析;(3)110°【分析】(1)依据同位角相等,即可得到两直线平行;(2)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FGD=∠EFG,进而判定AB∥CD,即可得出∠AED+∠D=180°;(3)依据已知条件求得∠CGF的度数,进而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EF的度数,依据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到∠AEM的度数.【详解】(1)∵∠CED=∠GHD,∴CB∥GF;(2)∠AED+∠D=180°;理由:∵CB∥GF,∴∠C=∠FGD,又∵∠C=∠EFG,∴∠FGD=∠EFG,∴AB∥CD,∴∠AED+∠D=180°;(3)∵∠GHD=∠EHF=80°,∠D=30°,∴∠CGF=80°+30°=110°,又∵CE∥GF,∴∠C=180°﹣110°=70°,又∵AB∥CD,∴∠AEC=∠C=70°,∴∠AEM=180°﹣70°=1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25.50°【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CBD=12∠ABD=40°,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AC//BD,∠BAC=100°,∴∠ABD=180°﹣∠BAC=180°-100°=80°,∵BC平分∠ABD,∴∠CBD=12∠ABD=40°,∵DE⊥BC,∴∠BED=90°,∴∠EDB=90°﹣∠CBD=90°-40°=5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得出∠CBD的度数是解题关键.26.(1)A种商品有5件,B种商品有8件;(2)先按车收费用3辆车运送18m3,再按吨收费运送1件B型产品,运费最少为3000元【分析】(1)设A、B两种型号商品各有x件和y件,根据体积一共是20m3,质量一共是10.5吨列出方程组再解即可;(2)分别计算出①按车收费的费用,②按吨收费的费用,③两种方式混合用的花费,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1)设A、B两种型号商品各有x件和y件,由题意得,0.8220 0.510.5x yx y+=⎧⎨+=⎩,解得:58 xy=⎧⎨=⎩,答:A、B两种型号商品各有5件、8件;(2)①按车收费:10.5÷3.5=3(辆),但车辆的容积为:6×3=18<20,所以3辆车不够,需要4辆车,此时运费为:4×900=3600元;②按吨收费:300×10.5=3150元,③先用3辆车运送A商品5件,B商品7件,共18m3,按车付费3×900=2700(元).剩余1件B型产品,再运送,按吨付费300×1=300(元).共需付2700+300=3000(元).∵3000<3150<3600,∴先按车收费用3辆车运送18m3,再按吨收费运送1件B型产品,运费最少为3000元.答:先按车收费用3辆车运送18m3,再按吨收费运送1件B型产品,运费最少为30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27.(1)1, 1, (2)a n b n, a n b n c n,(3)132 -.【解析】【分析】(1)先算括号内的乘法,再算乘方;先乘方,再算乘法;(2)根据有理数乘方的定义求出即可;(3)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计算,再根据积的乘方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2×12)100=1,2100×(12)100=1; (2)(a•b )n =a n b n ,(abc )n =a n b n c n , (3)原式=(﹣0.125)2015×22015×42015×[(﹣0.125)×(﹣0.125)×2]=(﹣0.125×2×4)2015×132 =(﹣1)2015×132 =﹣1×132 =﹣13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和积的乘方,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8.(1)1x <.(2)B.【解析】分析:(1)根据点B 在点A 的右侧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2)利用(1)的结果可判断-x+2的位置.详解:(1)根据题意,得231x -+>.解得1x <.(2)B.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运用.关键是利用数轴,数形结合求出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重点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重点doc一、选择题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汽车标识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2.已知,则a 2-b 2-2b 的值为 A .4 B .3 C .1 D .03.小明带了10元钱到文具店购买签字笔和练习本两种文具,已知签字笔2元支,练习本3元/本,如果10元恰好用完,那么小明共有( )种购买方案.A .0B .1C .2D .3 4.如果多项式x 2+2x+k 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 的值为( )A .1B .-1C .4D .-4 5.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p +q )(p +q )B .(p ﹣q )(p ﹣q )C .(p +q )(p ﹣q )D .(p +q )(﹣p ﹣q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 2·a 3=a 6B .a 5+a 3=a 8C .(a 3)2=a 5D .a 5÷a 5=17.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 .a 2-5=(a+2)(a-2)-1B .(x+2)(x-2)=x 2-4C .x 2+8x+16=(x+4)2D .a 2+4=(a+2)2-4 8.如图,在△ABC 中,BC =6,∠A =90°,∠B =70°.把△ABC 沿BC 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若CF =2,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BE =2B .∠F =20°C .AB ∥DED .DF =6 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6x x x ⋅= B .224(2)4x x -=- C .326()x x =D .55x x x ÷= 10.一天李师傅骑车上班途中因车发生故障,修车耽误了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按时赶到了单位,下图描述了他上班途中的情景,下列四种说法:李师傅上班处距他家2000米;李师傅路上耗时20分钟;修车后李师傅的速度是修车前的4倍;李师傅修车用了5分钟,其中错误的是(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二、填空题11.已知5x m =,4y m =,则2x y m +=______________.12.20192018512125⎛⎫-⨯ ⎪⎝⎭⎭⎛⎫ ⎪⎝ =______.13.实数x ,y 满足方程组2728x y x y +=⎧⎨+=⎩,则x +y =_____. 14.如图,若AB ∥CD ,∠C=60°,则∠A+∠E=_____度.15.若2a +b =﹣3,2a ﹣b =2,则4a 2﹣b 2=_____.16.若2(1)(23)2x x x mx n +-=++,则m n +=________. 17.关于,x y 的方程组3x y m x my n -=⎧⎨-=⎩的解是11x y =⎧⎨=⎩,则n 的值是______. 18.已知12x 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ax+y=4的一个解,则a 的值为_____. 19.已知满足不等式()()325416x x -+<-+的最小整数解是方程23x ax -=的解,则a 的值为________.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则第2020个点的坐标为_________.三、解答题21.因式分解:(1)249x - (2) 22344ab a b b --22.若x ,y 为任意有理数,比较6xy 与229x y +的大小.23.实验中学要为学校科技活动小组提供实验器材,计划购买A 型、B 型两种型号的放大镜.若购买100个A 型放大镜和150个B 型放大镜需用1500元;若购买120个A 型放大镜和160个B 型放大镜需用1720元.(1)求每个A 型放大镜和每个B 型放大镜各多少元;(2)学校决定购买A 型放大镜和B 型放大镜共75个,总费用不超过570元,那么最多可以购买多少个A 型放大镜?24.如图,在△ABC 中,∠ABC =56º,∠ACB =44º,AD 是BC 边上的高,AE 是△ABC 的角平分线,求出∠DAE 的度数.25.对于多项式x 3﹣5x 2+x +10,我们把x =2代入此多项式,发现x =2能使多项式x 3﹣5x 2+x +10的值为0,由此可以断定多项式x 3﹣5x 2+x +10中有因式(x ﹣2),(注:把x =a 代入多项式,能使多项式的值为0,则多项式一定含有因式(x ﹣a )),于是我们可以把多项式写成:x 3﹣5x 2+x +10=(x ﹣2)(x 2+mx +n ),分别求出m 、n 后再代入x 3﹣5x 2+x +10=(x ﹣2)(x 2+mx +n ),就可以把多项式x 3﹣5x 2+x +10因式分解.(1)求式子中m 、n 的值;(2)以上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试根法”,用“试根法”分解多项式x 3+5x 2+8x +4.26.计算:(1)()()1202001113π-⎛⎫--+- ⎪⎝⎭; (2)(x +1)(2x ﹣3).27.计算:(1)0201711(2)(1)()2--+--;(2)()()()3243652a a a +-•- 28.启秀中学初一年级组计划将m 本书奖励给本次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n 名同学,如果每人分4本,那么还剩下78本;如果每人分8本,那么最后一人分得的书不足8本,但不少于4本.最终,年级组讨论后决定,给n 名同学每人发6本书,那么将剩余多少本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作图是一个基本图案按照一定的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连续作图设计出的图案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 、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B 、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C 、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正确;D 、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平移设计图案,解题关键是掌握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2.C解析:C【分析】先将原式化简,然后将a−b =1整体代入求解.【详解】()()2212221a b a b b a b a b ba b ba b-∴--+--+--=,====.故答案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整体代入思想在代数求值中的应用. 3.C解析:C【分析】设小明买了签字笔x 支,练习本y 本,根据已知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用y 表示出x ,由x 、y 均为非负整数,解不等式可得出y 可取的几个值,从而得出结论.【详解】设小明买了签字笔x 支,练习本y 本,根据已知得:2x+3y=10, 解得:1032y x -=. ∵x 、y 均为非负整数, ∵令1030y -≥,解得:103y ≤, ∴y 只能为0、2两个数,∴只有两种购买方案.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x 、y 均为正整数,解不等式得出y 可取的值.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只要利用x 、y 为正整数,结合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4.A解析:A【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二倍项和已知平方项先确定出另一个数是1,平方即可.【详解】解:∵2x=2×1•x ,∴k=12=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由乘积二倍项确定做完全平方运算的两个数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详解】(p +q )(p +q )=(p +q )2=p 2+2pq +q 2;(p ﹣q )(p ﹣q )=(p ﹣q )2=p 2﹣2pq +q 2;(p +q )(p ﹣q )=p 2﹣q 2;(p +q )(﹣p ﹣q )=﹣(p +q )2=﹣p 2﹣2pq ﹣q 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熟练掌握公式的结构及其运用是解答的关键.6.D解析:D【分析】通过幂的运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A .23235a a a a +==,故A 错误;B .538a a a +≠,故B 错误; C .()23326a a a ⨯==,故C 错误; D .5501a a a ÷==,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乘除中的幂的运算性质,准确运用公式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C【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详解】A 、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定义,能熟记因式分解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8.D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BC=EF ,然后求出BE=CF .【详解】∵△ABC 沿BC 方向平移得到△DEF ,∴BC=EF ,∴BC-EC=EF-EC ,即BE=CF ,∵CF=2cm ,∴BE=2cm .∵BC=6,∠A=90°,∠B=70°,∴∠ACB=20°,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AB∥DE,∴∠F=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主要利用了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9.C解析:C【解析】解:A.x2⋅x3=x5,故A错误;B.(-2x2)2 =4 x4,故B错误;C.( x3 )2=x6,正确;D.x5÷x =x4,故D错误.故选C.10.B解析:B【分析】观察图象,明确每一段行驶的路程、时间,即可做出判断.【详解】由图可知,当时间为离家20分钟时,李师傅到达单位,所以说法一和说法二正确;从出发到10分钟时,李师傅的速度为1000÷10=100(米∕分钟),在出发后15分钟到20分钟,李师傅的速度为(2000-1000)÷(20-15)=200(米∕秒),修车后李师傅的速度是修车前的2倍,所以说法三错误;在出发后10分钟到15分钟,李师傅修车用了15-10=5(分钟),所以说法四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会从图象中提取有效信息,理解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二、填空题11.100【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把所求代数式进行化简,再把,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与积解析:100【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把所求代数式进行化简,再把5x m =,4y m =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2x y m +=()()2254100xy m m ⨯=⨯=,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先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把所求代数式进行化简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分析】根据同底数的幂的乘法运算的逆运算,先将分成 ,再根据积的乘方的逆运算,把指数相同的数相乘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将不同底数 解析:5-12【分析】 根据同底数的幂的乘法运算的逆运算,先将2019512⎛⎫- ⎪⎝⎭分成2018551212⎛⎫⎛⎫-⨯- ⎪ ⎪⎝⎭⎝⎭ ,再根据积的乘方的逆运算,把指数相同的数相乘即可.【详解】 解:20192018512125⎛⎫-⨯ ⎪⎝⎭⎭⎛⎫ ⎪⎝ 20182018551212125⎛⎫⎛⎫⎛⎫=-⨯-⨯ ⎪ ⎪ ⎪⎝⎭⎝⎭⎝⎭20182018512512512⎛⎫⎛⎫⎛⎫=-⨯⨯- ⎪ ⎪ ⎪⎝⎭⎝⎭⎝⎭ 2018512512512⎛⎫⎛⎫=-⨯⨯- ⎪ ⎪⎝⎭⎝⎭ ()20185112⎛⎫=-⨯- ⎪⎝⎭ 512=- 故答案为:512-. 【点睛】 本题考查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将不同底数且不同指数的幂转化为底数相同或者指数相同的幂是解题关键.13.5【分析】方程组两方程左右两边相加即可求出所求.【详解】解:,①②得:,则,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解析:5【分析】方程组两方程左右两边相加即可求出所求.【详解】解:2728x y x y +=⎧⎨+=⎩①②, ①+②得:3315x y +=,则5x y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14.60【解析】【分析】先由AB∥CD,求得∠C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可求∠A+∠E的度数.【详解】∵AB∥CD,∴∠C与它的同位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解析:60【解析】【分析】先由AB∥CD,求得∠C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可求∠A+∠E的度数.【详解】∵AB∥CD,∴∠C与它的同位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所以∠A+∠E=∠C=60度.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夹在两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在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时,一定要找准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15.-6【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可以求得题目中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2a+b=﹣3,2a﹣b=2,∴4a2﹣b2=(2a+b)(2a﹣b)=(﹣3)×2=﹣6,故答案为:﹣6.【点睛】解析:-6【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可以求得题目中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2a+b=﹣3,2a﹣b=2,∴4a 2﹣b 2=(2a +b )(2a ﹣b )=(﹣3)×2=﹣6,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根据平方差公式求值,掌握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6.【分析】根据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进行运算,得一次项系数与常数项分别为、,进而求得 .【详解】解:∵,∴ 、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目考查整式的乘法,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多项解析:4-【分析】根据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进行运算,得一次项系数与常数项分别为m 、n ,进而求得m n + .【详解】解:∵22(1)(23)23=2x x x x x mx n +-=--++,∴1m =- 、3n =- ,∴()=13=13=4m n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目考查整式的乘法,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方法即可顺利解题. 17.【分析】将,代入方程组,首先求得,进而可以求得.【详解】解:将代入方程组得: ,解得: ,故的值为-1.【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难度不大,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是顺利解解析:1-【分析】将x,y代入方程组,首先求得m,进而可以求得n.【详解】解:将11xy=⎧⎨=⎩代入方程组得:31=1mm n-⎧⎨-=⎩,解得:21mn=⎧⎨=-⎩,故n的值为-1.【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难度不大,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是顺利解题的关键.18.6【分析】把代入已知方程可得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即得答案.【详解】解:把代入方程ax+y=4,得a-2=4,解得:a=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属于基解析:6【分析】把12xy=⎧⎨=-⎩代入已知方程可得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即得答案.【详解】解:把12xy=⎧⎨=-⎩代入方程ax+y=4,得a-2=4,解得:a=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型,熟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是关键.19.【分析】首先解不等式求的不等式的解集,然后确定解集中的最小整数值,代入方程求得a的值即可;【详解】解不等式,去括号,得,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则最小的整数解为- 解析:72【分析】首先解不等式求的不等式的解集,然后确定解集中的最小整数值,代入方程求得a 的值即可;【详解】解不等式()()325416x x -+<-+,去括号,得365446-+<-+x x ,移项,得344665-<-++-x x ,合并同类项,得3x -<,系数化为1,得3x >-,则最小的整数解为-2.把2x =-代入23x ax -=中,得423a -+=, 解得:72a =. 故答案为7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0.【分析】有图形可知,图中各点分别组成了正方形点阵,内个正方形点阵的整点数量依次为最右下角点横坐标的平方,且当正方形最右下角点的横坐标为奇数时,这个点可以看做按照运动方向到达x 轴,当正方形最右下角解析:()45,5【分析】有图形可知,图中各点分别组成了正方形点阵,内个正方形点阵的整点数量依次为最右下角点横坐标的平方,且当正方形最右下角点的横坐标为奇数时,这个点可以看做按照运动方向到达x 轴,当正方形最右下角点的横坐标为偶数时,这个点可以看做按照运动方向离开x 轴,按照此方法计算即可;【详解】有图形可知,图中各点分别组成了正方形点阵,内个正方形点阵的整点数量依次为最右下角点横坐标的平方,且当正方形最右下角点的横坐标为奇数时,这个点可以看做按照运动方向到达x 轴,当正方形最右下角点的横坐标为偶数时,这个点可以看做按照运动方向离开x 轴,∵245=2025,∴第2025个点在x 轴上的坐标为()45,0,则第2020个点在()45,5.故答案为()45,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规律题型点的坐标,准确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21.(1)()()2323x x +-;(2)()22--b a b . 【分析】(1)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即可;(2)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详解】(1) ()()249=2323x x x -+-; (2)()223224444ab a b b b a ab b--=--+=()22--b a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注意先提公因式,再利用公式法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22.2296x y xy +≥【分析】根据题意直接利用作差法对两个代数式进行大小比较即可.【详解】解:∵x ,y 为任意有理数,22296(3)0x y xy x y +-=-≥,∴2296x y xy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加减,注意掌握利用作差法对两个代数式进行大小比较以及配方法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3.(1)每个A 型放大镜和每个B 型放大镜分别为9元,4元;(2)最多可以购买54个A 型放大镜.【分析】(1)根据题意设每个A 型放大镜和每个B 型放大镜分别为x 元,y 元,列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2)由题意设购买A 型放大镜a 个,列出不等式并进行分析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设每个A 型放大镜和每个B 型放大镜分别为x 元,y 元,可得:10015015001201601720x y x y +⎧⎨+⎩==, 解得:94x y =⎧⎨=⎩. 答:每个A 型放大镜和每个B 型放大镜分别为9元,4元.(2)设购买A 型放大镜a 个,根据题意可得:94(75)570a a +⨯-≤,解得:54a ≤.答:最多可以购买54个A 型放大镜.【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列出方程组和不等式进行分析解答.24.6°【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BAC 的度数,由AE 是△ABC 的角平分线,求出∠DAC 的度数,由AD 是BC 边上的高,求出∠EAC 的度数,再利用角的和差求出∠DAE 的度数.解:∵在△ABC 中,∠ABC =56°,∠ACB =44°∴∠BA C =180°-∠ABC-∠ACB =80°∵AE 是△ABC 的角平分线∴∠EAC=12∠BA C =40° ∵AD 是BC 边上的高,∠ACB =44°∴∠DAC=90°-∠ACB =46°∴∠DAE=∠DAC-∠EAC=6°25.(1)m =﹣3,n =﹣5;(2)x 3+5x 2+8x +4=(x +1)(x +2)2.【解析】【分析】(1)根据x 3﹣5x 2+x+10=(x ﹣2)(x 2+mx+n ),得出有关m ,n 的方程组求出即可; (2)由把x =﹣1代入x 3+5x 2+8x+4,得其值为0,则多项式可分解为(x+1)(x 2+ax+b )的形式,进而将多项式分解得出答案.【详解】(1)在等式x 3﹣5x 2+x+10=(x ﹣2)(x 2+mx+n ),中,分别令x =0,x =1,即可求出:m =﹣3,n =﹣5(2)把x =﹣1代入x 3+5x 2+8x+4,得其值为0,则多项式可分解为(x+1)(x 2+ax+b )的形式,用上述方法可求得:a =4,b =4,所以x 3+5x 2+8x+4=(x+1)(x 2+4x+4),=(x+1)(x+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根据已知获取正确的信息,是近几年中考中热点题型同学们应熟练掌握获取正确信息的方法.26.(1)﹣1;(2)223x x --【分析】(1)分别根据﹣1的偶次幂、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和0指数幂的意义计算每一项,再合并即可;(2)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解答即可.【详解】解:(1)()()1202001113π-⎛⎫--+- ⎪⎝⎭=131-+=﹣1; (2)(x +1)(2x ﹣3)=22232323x x x 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和0指数幂的意义以及多项式的乘法法则等知识,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27.(1)-2(2)12a【分析】(1)根据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即可求解;(2)根据幂的运算法则即可求解.【详解】(1)0201711(2)(1)()2--+-- =1-1-2=-2(2)()()()3243652a a a +-•- =()126654a a a+•-=121254a a -=12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实数与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其运算法则.28.38本【分析】先表示书的总量,利用不等关系列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4788(1)8 4788(1)4n nn n+--⎧⎨+--≥⎩<①②由①得:12 n>19由②得:1202 n≤∴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1 1922≤<n20n为正整数,20,n∴=478158,m n∴=+=15820638.∴-⨯=答:剩下38本书.【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不等式组的应用,掌握利用不等关系列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重点一、选择题1.12-等于( )A .2-B .12C .1D .12- 2.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 )A .2(3)(3)9a a a +-=-B .2323(2)a a a a a--=-- C .245(4)5a a a a --=-- D .22()()a b a b a b -=+- 3.冠状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的一种,可以在人群中扩散传播,某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是0.000000081米,用科学计数法可表示为( )A .-98.110⨯B .-88.110⨯C .-98110⨯D .-78.110⨯4.将一副三角板(含30°、45°的直角三角形)摆放成如图所示,图中∠1的度数是( )A .90°B .120°C .135°D .150° 5.计算a •a 2的结果是( )A .aB .a 2C .a 3D .a 4 6.如图,在△ABC 中,BC =6,∠A =90°,∠B =70°.把△ABC 沿BC 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若CF =2,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BE =2B .∠F =20°C .AB ∥DED .DF =6 7.若多项式224a kab b ++是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为( ) A .4B .2±C .4±D .8± 8.如图,将△ABC 纸片沿DE 折叠,点A 的对应点为A’,若∠B=60°,∠C=80°,则∠1+∠2等于( )A .40°B .60°C .80°D .140° 9.下列各式中,不能够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y +2x )(2x ﹣y )B .(﹣x ﹣3y )(x +3y )C .(2x 2﹣y 2 )(2x 2+y 2 )D .(4a +b ﹣c )(4a ﹣b ﹣c ) 10.已知x a y b =⎧⎨=⎩是方程组24213x y x y -=⎧⎨+=⎩的解,则32a b -的算术平方根为( ) A .4± B .4 C .2 D .2±二、填空题11.计算126x x ÷的结果为______.12.不等式1x 2x 123>+-的非负整数解是______. 13.若把代数式245x x --化为()2x m k -+的形式,其中m 、k 为常数,则m k +=______.14.根据不等式有基本性质,将()23m x -<变形为32x m >-,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5.若(3x+2y )2=(3x ﹣2y )2+A ,则代数式A 为______.16.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2133411x y m x y m+=+⎧⎨-=-⎩(m 为大于0的常数),且在x ,y 之间(不包含x ,y )有且只有3个整数,则m 取值范围______.17.()a b -+(__________) =22a b -.18.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3()50a b x a b -+->的解集是1x <,则关于x 的不等式4ax b >的解集为_______.19.某校七年级社会实践小组去商场调查商品的销售情况,了解到该商场以每件80元的价格购进某品牌衬衫500件,并以每件120元的价格销售400件.该商场准备采取促销措施,将剩下的衬衫降价销售,每件衬衫至多降价______元,销售完这批衬衫才能达到盈利45%的预期目标.20.如图,AD 、AE 分别是△ABC 的角平分线和高,∠B=60°,∠C=70°,则∠EAD=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1322x y x y k +=⎧⎪⎨-=-⎪⎩(k 为常数). (1)求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用含k 的代数式表示);(2)若()2421y x +=,求k 的值;(3)若14k≤,设364m x y=+,且m为正整数,求m的值.22.因式分解:(1)a3﹣a;(2)4ab2﹣4a2b﹣b3;(3)a2(x﹣y)﹣9b2(x﹣y);(4)(y2﹣1)2+6 (1﹣y2)+9.23.(问题背景)(1)如图1的图形我们把它称为“8字形”,请说理证明∠A+∠B=∠C+∠D(简单应用)(2)如图2,AP、CP分别平分∠BAD、∠BCD,若∠ABC=28°,∠ADC=20°,求∠P的度数(可直接使用问题(1)中的结论)(问题探究)(3)如图3,直线BP平分∠ABC的外角∠FBC,DP平分∠ADC的外角∠ADE,若∠A=30°,∠C=18°,则∠P的度数为(拓展延伸)(4)在图4中,若设∠C =x ,∠B =y ,∠CAP =14∠CAB ,∠CDP =14∠CDB ,试问∠P 与∠C 、∠B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用x 、y 表示∠P )(5)在图5中,BP 平分∠ABC ,DP 平分∠ADC 的外角∠ADE ,猜想∠P 与∠A 、∠C 的关系,直接写出结论 .24.如图 1,直线GH 分别交,AB CD 于点 ,E F (点F 在点E 的右侧),若12180︒∠+∠= (1)求证://AB CD ;(2)如图2所示,点M N 、在,AB CD 之间,且位于,E F 的异侧,连MN , 若23M N ∠=∠,则,,AEM NFD N ∠∠∠三个角之间存在何种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 3 所示,点M 在线段EF 上,点N 在直线CD 的下方,点P 是直线AB 上一点(在E 的左侧),连接,,MP PN NF ,若2,2MPN MPB NFH HFD ∠=∠∠=∠,则请直接写出PMH ∠与N ∠之间的数量25.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若a ,b ,c 满足a 2+c 2=2ab +2bc -2b 2,请你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6.如图,在方格纸内将ABC ∆水平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 B C ∆.(1)补全'''A B C ∆,利用网格点和直尺画图;(2)图中AC 与''A C 的位置关系是: ;(3)画出ABC ∆中AB 边上的中线CE ;(4)平移过程中,线段AC 扫过的面积是: .27.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①如图a ,若//AB CD ,点P 在AB 、CD 外部,则BPD ∠、B 、D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解:BPD B D ∠=∠-∠.证明:∵//AB CD ,∴B BOD ∠=∠,又∵POD BOD ∠+∠=______,在POD 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____________180POD ∠+∠+∠=︒, 故______BPD D ∠=∠+∠,从而得BPD B D ∠=∠-∠.②若//AB CD ,将点P 移到AB 、CD 内部,如图b ,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说明理由;若不成立,则BPD ∠、B 、D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③在图b 中,将直线AB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CD 于点Q ,如图c ,则BPD ∠、B 、D ∠、BQD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8.解不等数组:3(2)41213x x x x --≤-⎧⎪+⎨>-⎪⎩,并在数轴上表示出它的解集.【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负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分析计算即可.【详解】解: 12-=12.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负指数幂的运算,熟练掌握负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D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需要将式子变形为几个整式相乘的形式,据此可判断.【详解】A 、C 不是几个式子相乘的形式,错误;B 中,32a a--不是整式,错误; D 是正确的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定义,注意一定要化成多个整式相乘的形式才叫因式分解. 3.B解析:B【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0.000000081=-88.11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 ,其中1≤|a|<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4.B解析:B【详解】解:根据题意得:∠1=180°-60°=12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板中的角度的计算,难度不大.5.C解析:C【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a •a 2=a 1+2=a 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运算性质,准确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是解题的关键.6.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BC=EF ,然后求出BE=CF .【详解】∵△ABC 沿BC 方向平移得到△DEF ,∴BC=EF ,∴BC-EC=EF-EC ,即BE=CF ,∵CF=2cm ,∴BE=2cm .∵BC=6,∠A=90°,∠B=70°,∴∠ACB=20°,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AB ∥DE ,∴∠F=2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主要利用了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7.C解析:C【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式的特征解答即可.【详解】∵224a kab b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224a kab b ++=(a ±2b )2,而(a ±2b )2=a 2±4ab+24b ,∴k=±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根据完全平方式的特点得到k=±4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C解析:C【分析】根据平角定义和折叠的性质,得123602(34)∠+∠=︒-∠+∠,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转换,得34140B C ∠+∠=∠+∠=︒从而解题.【详解】解:根据平角的定义和折叠的性质,得123602(34)∠+∠=︒-∠+∠.又34180A ∠+∠+∠=︒,180A B C ∠+∠+∠=︒,346080140B C ∴∠+∠=∠+∠=︒+︒=︒,∴123602(34)360214080∠+∠=︒-∠+∠=︒-⨯︒=︒,故选:C .【点睛】此题综合运用了平角的定义、折叠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9.B解析:B【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进行判断.【详解】A 、原式22(2)x y =-,不符合题意;B 、原式2(3)x y =-+,符合题意;C 、原式2222(2)()x y =-,不符合题意;D 、原式22(4)a c b =--,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0.B解析:B【分析】把方程组24213x y x y -=⎧⎨+=⎩的解求解出来即可得到a 、b 的值,再计算32a b -的算术平方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24213x y x y -=⎧⎨+=⎩①② 把①式×5得:248x y -= ③,用②式-③式得:55y = ,解得:y=1,把1y = 代入①式得到:24x -= ,即:6x = ,又x a y b =⎧⎨=⎩是方程组24213x y x y -=⎧⎨+=⎩的解, 所以61a b =⎧⎨=⎩, 故3216a b -=,所以32a b -的算术平方根=16的算术平方根,4==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以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用消元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即可求解.【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解析:6x【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即可求解.【详解】126x x ÷=6x故答案为:6x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12.0,1,2,3,4【解析】【分析】首先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不等式,再从不等式的解集中找出适合条件的非负整数即可.【详解】解:去分母得3(1+x )>2(2x-1)去括号得3+3x >4x解析:0,1,2,3,4【解析】【分析】首先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不等式,再从不等式的解集中找出适合条件的非负整数即可.【详解】解:去分母得3(1+x )>2(2x-1)去括号得3+3x >4x-2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5非负整数解是0,1,2,3,4.【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解法及整数解的确定.解不等式要用到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的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3.-7【解析】【分析】利用配方法把变形为(x-2)-9,则可得到m 和k 的值,然后计算m+k 的值.【详解】x −4x −5=x −4x+4−4−5=(x −2) −9,所以m=2,k=−9,所以解析:-7【解析】【分析】利用配方法把245x x --变形为(x-2)2-9,则可得到m 和k 的值,然后计算m+k 的值.【详解】x 2−4x−5=x 2−4x+4−4−5=(x−2) 2−9,所以m=2,k=−9,所以m+k=2−9=−7.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考查配方法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14.m<2【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依题意得m-2<0解得m<2故答案为:m<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不等式的性质.解析:m<2【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依题意得m-2<0解得m<2故答案为:m<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不等式的性质.15.24xy【解析】∵(3x+2y)2=(3x﹣2y)2+A,∴(3x)2+2×3x×2y+(2y)2=(3x)2-2×3x×2y+(2y)2+A,即9x2+12xy+4y2=9x2-12xy+解析:24xy【解析】∵(3x+2y)2=(3x﹣2y)2+A,∴(3x)2+2×3x×2y+(2y)2=(3x)2-2×3x×2y+(2y)2+A,即9x2+12xy+4y2=9x2-12xy+4y2+A∴A=24xy,故答案为24xy.【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记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16.【分析】由中的上式加下式乘以2得到,由中的上式乘以3减下式得到,则可得,再由题意为大于0的常数,在,之间(不包含,)有且只有3个整数得到,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由中的上式加下式乘以2得到解析:04m <<【分析】由2133411x y m x y m +=+⎧⎨-=-⎩中的上式加下式乘以2得到33x m =-,由2133411x y m x y m +=+⎧⎨-=-⎩中的上式乘以3减下式得到52y m =+,则可得3352x m y m=-⎧⎨=+⎩,再由题意m 为大于0的常数,在x ,y 之间(不包含x ,y )有且只有3个整数得到33(52)x y m m -=--+,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由2133411x y m x y m +=+⎧⎨-=-⎩中的上式加下式乘以2得到33x m =-,由2133411x y m x y m+=+⎧⎨-=-⎩中的上式乘以3减下式得到52y m =+,则可得3352x m y m =-⎧⎨=+⎩,因为在x ,y 之间(不包含x ,y )有且只有3个整数,而33(52)25x y m m m -=--+=--,又由于m 为大于0的常数,则x ,y 之差可以为-7,-12-17,即m 的值为1、2或者3,所以可得04m <<.【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7.【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平方差公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解析:a b --【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2222()()a b a b a b a b -+--==---,故答案为:a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平方差公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18.【分析】根据已知不等式的解集,即可确定a,b 之间得关系以及b 的符号,从而解不等式.【详解】解:∵的解集是,∴=1,a -b<0,∴a=2b,b<0.则不等式可以化为2bx>4b.∵b<解析:2x <【分析】根据已知不等式的解集,即可确定a,b 之间得关系以及b 的符号,从而解不等式.【详解】解:∵3()50a b x a b -+->的解集是1x <,∴()53a b a b --=1,a-b<0, ∴a=2b,b<0.则不等式4ax b >可以化为2bx>4b.∵b<0.∴x<2.即关于x 的不等式4ax b >的解集为x<2.【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法,正确确定b 的符号是关键.19.【分析】设每件衬衫降价x 元,正好达到预期目标,根据销售收入-成本=利润,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每件衬衫降价x 元,正好达到预期目标,根据题意得:120解析:20【分析】设每件衬衫降价x 元,正好达到预期目标,根据销售收入-成本=利润,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每件衬衫降价x 元,正好达到预期目标,根据题意得:120×400+(120-x )×(500-400)-80×500=80×500×45%,解得:x=20.答:每件衬衫降价10元,正好达到预期目标.【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0.;【详解】解:由题意可知,∠B=60°,∠C=70°,所以°,所以°,在三角形BAE 中,°,所以∠EAD=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属于对角平分线和角度基本知识的变换求解.解析:5︒;【详解】解:由题意可知,∠B=60°,∠C=70°,所以18013050A ∠=-=°,所以25BAD ∠=°,在三角形BAE 中,906030BAE ∠=-=°,所以∠EAD=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属于对角平分线和角度基本知识的变换求解.三、解答题21.(1)218524k x ky -⎧=⎪⎪⎨-⎪=⎪⎩;(2)52k =或12k =-;(3)1或2. 【分析】(1)根据题意直接利用加减消元法进行计算求解即可;(2)由题意根据01(0)a a =≠和11n =以及2(1)1n -=(n 为整数)得到三个关于k 的方程,求出k 即可;(3)根据题意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出k ,根据14k ≤,确定m 的取值范围,由m 为正整数,求得m 的值即可.【详解】 解:(1)21322x y x y k ⎧+=⎪⎪⎨⎪-=-⎪⎩①②, ①+②得:3412x k =+-,解得:218k x -=,①-②得:3212y k =-+,解得:524k y -=,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218524k x k y -⎧=⎪⎪⎨-⎪=⎪⎩. (2)∵01(0)a a =≠,2(42)1y x +=,∴20y =,即52204k -⨯=,解得:52k =; ∵11n =,2(42)1y x +=, ∴421x +=,即214218k -⨯+=,解得:12k =-; ∵2(1)1n -=(n 为正整数),2(42)1y x +=, ∴4212x y +=-,为偶数,即214218k -⨯+=-,解得:52k =-; 当52k =-时,3532115222y k =-+=++=,为奇数,不合题意,故舍去. 综上52k =或12k =-. (3)∵215213643647842k k m x y k --=+=⨯+⨯=+,即172m k =+, ∴2114m k -=, ∵14k ≤, ∴211144m k -=≤,解得94m ≤, ∵m 为正整数,∴m=1或2.【点睛】本题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2.(1)a (a+1)(a ﹣1);(2)﹣b (2a ﹣b )2;(3)(x ﹣y )(a+3b )(a ﹣3b );(4)(y+2)2(y ﹣2)2【分析】(1)直接提取公因式a ,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2)直接提取公因式﹣b ,进而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3)直接提取公因式(x ﹣y ),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4)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详解】解:(1)a3﹣a=a(a2﹣1)=a(a+1)(a﹣1);(2)4ab2﹣4a2b﹣b3=﹣b(﹣4ab+4a2+b2)=﹣b(2a﹣b)2;(3)a2(x﹣y)﹣9b2(x﹣y)=(x﹣y)(a2﹣9b2)=(x﹣y)(a+3b)(a﹣3b);(4)(y2﹣1)2+6(1﹣y2)+9=(y2﹣1)2﹣6 (y2﹣1)+9=(y2﹣1﹣3)2=(y+2)2(y﹣2)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的几种方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等,能熟练运用是解题关键.23.(1)证明见解析;(2)24°;(3)24°;(4)∠P=34x+14y;(5)∠P=180()2A C︒-∠+∠【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对顶角相等,即可证得∠A+∠B=∠C+∠D(2)由(1)的结论得:∠BCP+∠P=∠BAP+∠ABC①,∠PAD+∠P=∠PCD+∠ADC②,将两个式子相加,已知AP、CP分别平分∠BAD、∠BCD,可得∠BAP=∠PAD,∠BCP=∠PCD,可证得∠P=12(∠ABC+∠ADC),即可求出∠P度数.(3)已知直线BP平分∠ABC的外角∠FBC,DP平分∠ADC的外角∠ADE,可得∠1=∠2,∠3=∠4,由(1)的结论得:∠C+180°-∠3=∠P+180°-∠1,∠A+∠4=∠P+∠2,两式相加即可求出∠P的度数.(4)由(1)的结论得:14∠CAB+∠C=∠P+14∠CDB,34∠CAB+∠P=∠B+34∠CDB,第一个式子乘以3,得到的式子减去第二个式子即可得出用x、y表示∠P(5)延长AB交DP于点F,标注出∠1,∠2,∠3,∠4,由(1)的结论得:∠A+2∠1=∠C+180°-2∠3,其中根据对顶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以及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1=∠PBF=180°-∠BFP-∠P=180°-(∠A+∠3)-∠P,代入∠A+2∠1=∠C+180°-2∠3,即可得出∠P与∠A、∠C的关系.【详解】(1)如图1,∠A+∠B+∠AOB=∠C+∠D+∠COD=180°∵∠AOB=∠COD∴∠A+∠B=∠C+∠D(2)∵AP、CP分别平分∠BAD、∠BCD∴∠BAP=∠PAD,∠BCP=∠PCD,由(1)的结论得:∠BCP+∠P=∠BAP+∠ABC①,∠PAD+∠P=∠PCD+∠ADC②①+②,得2∠P+∠PAD+∠BCP=∠BAP+∠ABC +∠PCD+∠ADC∴∠P=12(∠ABC+∠ADC)∴∠ABC=28°,∠ADC=20°∴∠P=12(28°+20°)∴∠P=24°故答案为:24°(3)∵如图3,直线BP平分∠ABC的外角∠FBC,DP平分∠ADC的外角∠ADE,∴∠1=∠2,∠3=∠4由(1)的结论得:∠C+180°-∠3=∠P+180°-∠1①,∠A+∠4=∠P+∠2②①+②,得∠C+180°-∠3+∠A+∠4=∠P+180°-∠1+∠P+∠2∴30°+18°=2∠P∴∠P=24°故答案为:24°(4)由(1)的结论得:14∠CAB+∠C=∠P+14∠CDB①,34∠CAB+∠P=∠B+34∠CDB②①×3,得34∠CAB+3∠C=3∠P+34∠CDB③②-③,得∠P-3x=y-3∠P∴∠P=34x+14y故答案为:∠P=34x+14y(5)如图5所示,延长AB交DP于点F由(1)的结论得:∠A+2∠1=∠C+180°-2∠3∵∠1=∠PBF=180°-∠BFP-∠P=180°-(∠A+∠3)-∠P ∴∠A+360°-2∠A-2∠3-2∠P=∠C+180°-2∠3解得:∠P=180()2A C︒-∠+∠故答案为:∠P=180()2A C︒-∠+∠【点睛】本题是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顶角相等,三角形任一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等知识点,本题是典型的拓展延伸题,一般第一问得出基本结论,后面的问题将基本结论作为解题基础,进行拓展延伸.24.(1)证明过程见解析;(2)12N AEM NFD∠=∠-∠,理由见解析;(3)13∠N+∠PMH=180°.【分析】(1)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判定AB∥CD;(2)设∠N=2α,∠M=3α,∠AEM=x,∠NFD=y,过M作MP∥AB,过N作NQ∥AB 可得∠PMN=3α-x,∠QNM=2α-y,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到3α-x=2α-y,化简即可得到1 2N AEM NFD ∠=∠-∠;(3)过点M作MI∥AB交PN于O,过点N作NQ∥CD交PN于R,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PM=∠PMI,由已知得到∠MON=∠MPN+∠PMI=3∠PMI及∠RFN=180°-∠NFH-∠HFD=180°-3∠HFD,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PRF=∠FNP+∠RFN=∠FNP+180°-3∠RFM,化简得到∠FNP+2∠PMI-2∠RFM=180°-∠PMH,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3∠PMI+∠FNP+∠FNH=180°及3∠RFM+∠FNH=180°,两个等式相减即可得到∠RFM-∠PMI=13∠FNP,将该等式代入∠FNP+2∠PMI-2∠RFM=180°-∠PMH,即得到1 3∠FNP=180°-∠PMH,即13∠N+∠PMH=180°.【详解】(1)证明:∵∠1=∠BEF,12180︒∠+∠=∴∠BEF+∠2=180°∴AB∥CD.(2)解:12N AEM NFD ∠=∠-∠设∠N=2α,∠M=3α,∠AEM=x,∠NFD=y 过M作MP∥AB,过N作NQ∥AB∵//AB CD,MP∥AB,NQ∥AB ∴MP∥NQ∥AB∥CD∴∠EMP=x,∠FNQ=y∴∠PMN=3α-x,∠QNM=2α-y ∴3α-x=2α-y即α=x-y∴12N AEM NFD ∠=∠-∠故答案为12N AEM NFD ∠=∠-∠(3)解:13∠N+∠PMH=180°过点M作MI∥AB交PN于O,过点N作NQ∥CD交PN于R.∵//AB CD,MI∥AB,NQ∥CD∴AB∥MI∥NQ∥CD∴∠BPM=∠PMI∵∠MPN=2∠MPB∴∠MPN=2∠PMI∴∠MON=∠MPN+∠PMI=3∠PMI∵∠NFH=2∠HFD∴∠RFN=180°-∠NFH-∠HFD=180°-3∠HFD∵∠RFN=∠HFD∴∠PRF=∠FNP+∠RFN=∠FNP+180°-3∠RFM∴∠MON+∠PRF+∠RFM=360°-∠OMF即3∠PMI+∠FNP+180°-3∠RFM+∠RFM=360°-∠OMF ∴∠FNP+2∠PMI-2∠RFM=180°-∠PMH∵3∠PMI+∠PNH=180°∴3∠PMI+∠FNP+∠FNH=180°∵3∠RFM+∠FNH=180°∴3∠PMI-3∠RFM+∠FNP=0°即∠RFM-∠PMI=13∠FNP∴∠FNP+2∠PMI-2∠RFM=∠FNP-2(∠RFM-∠PMI)=180°-∠PMH∠FNP-2×13∠FNP=180°-∠PMH13∠FNP=180°-∠PMH即13∠N+∠PMH=180°故答案为13∠N+∠PMH=18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通过运用平行线性质得到角之间的关系.25.△ABC是等边三角形,理由见解析.【分析】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将等式化简,可求a=b=c,则△ABC是等边三角形.【详解】解:△ABC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a2+c2=2ab+2bc-2b2∴a2-2ab+ b2+ b2-2bc +c2=0∴(a-b)2+(b-c)2=0∴a-b=0,b-c=0,∴a=b,b=c,∴a=b=c∴△ABC是等边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26.(1)图见详解;(2)平行且相等;(3)图见详解;(4)28.【分析】(1)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出△A B C '''即可;(2)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出AC 与A C ''的关系;(3)先取AB 的中点E ,再连接CE 即可;(4)线段AC 扫过的面积为平行四边形AA C C ''的面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底为4,高为7,可得线段AC 扫过的面积.【详解】解:(1)如图所示,△A B C '''即为所求;(2)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C 与A C ''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3)如图所示,线段CE 即为所求;(4)如图所示,连接AA ',CC ',则线段AC 扫过的面积为平行四边形AA C C ''的面积,由图可得,线段AC 扫过的面积4728=⨯=.故答案为:2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平移变换进行作图,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27.①见解析;②BPD B D ∠=∠+∠,证明见解析;③BPD B D BQD ∠=∠+∠+∠,证明见解析.【分析】①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 BOD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可得180POD BOD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180POD BPD D ∠+∠+∠=︒,最后根据等量代换即可得证;②如图(见解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 BQD ∠=∠,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BPD BQD D ∠=∠+∠,然后根据等量代换即可得;③如图(见解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BED B BQD ∠=∠+∠,BPD D BED ∠=∠+∠,再根据等量代换即可得.【详解】①BPD B D ∠=∠-∠.证明:∵//AB CD ,∴B BOD ∠=∠,又∵180POD BOD ∠+∠=︒,在POD 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180POD BPD D ∠+∠+∠=︒,故BOD BPD D ∠=∠+∠,从而得BPD B D ∠=∠-∠;②BPD B D ∠=∠+∠,证明如下:如图,延长BP ,交CD 于点Q ,∵//AB CD ,B BQD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BPD BQD D ∠=∠+∠,BPD B D ∴∠=∠+∠;③BPD B D BQD ∠=∠+∠+∠,证明如下:如图,延长BP ,交CD 于点E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BED B BQD BPD D BED ∠=∠+∠⎧⎨∠=∠+∠⎩, 则BPD B D BQ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题关键.28.解集为1≤x ﹤4,数轴表示见解析【分析】分别解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它们的公共部分即为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详解】3(2)41213x x 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1,解不等式②得:x ﹤4,∴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4,在数轴上表示为:.【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正确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是解答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