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模版(三篇)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城市用水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必须遵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节约优先、保障水量、综合治理的原则,推动节约用水的工作。
第三条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应当贯穿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和日常管理全过程,形成科学合理的用水管理体系。
第四条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协同高效的管理机制。
第五条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六条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应当强化监督检查,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量,严惩违法行为。
第二章管理目标第七条城市节约用水的管理目标是:降低用水强度,提高用水效率,保障城市用水供应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八条城市节约用水的管理任务是:合理规划用水布局,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建设高效节水设施,加强监测监管,推动科学用水管理。
第三章规划布局第九条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应当根据地区特点和需求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供水设施,降低用水输送损失。
第十条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应当优化水资源配置,推广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水利灌溉、水源地保护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十一条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应当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合理控制各类用水项目的规模和水量,防止过度开发和浪费。
第十二条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应当加强对水功能区的划定和保护,合理管控对水源地、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宣传教育第十三条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应当加强对公众的节水意识和水资源利用技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节约用水意识。
第十四条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应当加大对学校、社区、单位等场所的节水宣传力度,开展节水知识竞赛、宣传展览等活动。
第十五条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应当推动建设节水示范单位和示范小区,树立典型,引导示范,营造浓厚的节水氛围。
第十六条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应当鼓励开展节水科普宣传活动,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广泛宣传节水科技和成果。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1988年1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1988年12月20日建设部令第1号发布)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
在城市规划区内使用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城市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第四条国家鼓励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
在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五条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业务上受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行业的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同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制定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同时,制定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并根据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制定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各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业的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和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第七条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于40%(不包括热电厂用水)的城市,新建供水工程时,未经上一级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不得新增工业用水量。
第八条单位自建供水设施取用地下水,必须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依照国家规定申请取水许可。
第九条城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应当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
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加节约用水设施的竣工验收。
第十条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综合用水定额和单项用水定额。
第十一条城市用水计划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水资源统筹规划和水长期供求计划制定,并下达执行。
超计划用水必须缴纳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
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应当从税后留利或者预算包干经费中支出,不得纳入成本或者从当年预算中支出。
成都市城镇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成都市城镇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规定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成都市城镇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城镇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保障城市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国务院批准建设部一九八八年发布的《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成都市城镇规划区内使用自来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取用江河水的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有关规定。
第三条成都市公用事业局是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的主管部门,业务上受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区(市)、县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由区(市)、县城建部门主管,并接受市公用事业局的检查、督促和指导。
各有关部门应配合市公用事业局搞好本行业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成都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负责我市城镇规划区内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统一管理的日常工作,并直接管理成都市自来水公司供水区域内和自建设施的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
区划(市)、县节约用水办公室负责管理本城镇规划区内自来水公司(厂)供水区域和自建设施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日常工作,并接受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的业务指导。
节约用水办公室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部门从收取的水资源费和超计划加价水费中核拨。
第五条各级节约用水办公室(以下简称"节水办")的职责是:(一)宣传、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法规、政策。
(二)监督各企业按国家规定,对自来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用量进行水平衡测试和合理用水评价工作,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城市供水能力,编制各类用水定额,提出、调整各用水单位和个人计划用水指标。
(三)实行计划用水管理,会同财政部门审批各用水单位的节水奖。
(四)组织指导开发和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会同用水单位的主管部门审批节水技术措施项目。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节约用水(以下简称节水)管理,促进水资源合理有效利用,保障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建设部《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第三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全市节约用水工作。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城市节水管理部门)负责市城市规划区内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县人民政府应当在市政府领导下,大力推行节水措施,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
第五条城市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履行节水义务,并有权对违反节水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
第二章计划用水第六条城市节水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城市年度用水计划、相关行业用水定额和用水单位生活、生产需要,核定用水单位的用水计划下达到各用水单位。
第七条新增用水单位或用水单位因进行基本建设及其他临时需要取用水(包括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备水源)的,须向城市节水管理部门提报用水计划,并提交下列材料:(一)所需水量的证明材料;(二)节水措施的设计或节水器具安装使用等相关资料;(三)达到建设中水设施规模要求的,必须提交中水设施建设图纸及资料;(四)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大型工程项目,必须提交符合规定的节水评估报告。
第八条用水单位应于每月20日前向城市节水管理部门提报次月的用水计划,逾期不办理者,所用水按计划外处理。
城市节水管理部门根据城市年度用水计划,参照用水定额,于当月底前审定次月的用水计划并下达到用水单位。
城市节水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供水情况和生活、生产需要调整用水计划,并及时通知用水单位。
第九条在城市用水总量需求超过总供给能力或局部区域用水紧张、需要确保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时,城市节水管理部门可以决定对部分非居民用水户采取限制用水措施,并提前予以公告。
用水户、用水性质改变的,必须及时到城市节水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贵阳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

贵阳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贵州省贵阳市人大常委会贵阳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1997年10月9日贵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二次会议通过1998年5月23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 1998年8月21日公布施行根据2002年7月30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批准〈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阳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的决议》修正 2002年8月5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辖区内城市规划区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
在城市规划区内使用城市公共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市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工作的领导,将节约用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市规划。
城市供水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其他用水。
对新增用水实行总量控制,严格限制耗水量大的建设项目,对各行各业和居民生活用水,逐步实行定额管理。
第四条贵阳市人民政府城市节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城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业务上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
贵阳市城市节水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节约用水办公室负责城市节约用水日常工作,并根据本条例实施监督和行政处罚。
第五条县(市)人民政府城市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县(市)城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工作,业务上受贵阳市城市节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并根据本条例实施监督和行政处罚。
区人民政府城市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区城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工作,并根据本条例实施监督和行政处罚。
第六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用水单位,应当深入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市民的节约用水意识。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制度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制度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制度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
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制度篇1第一条为加强全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贵州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贵州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第三条市、县两级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负责全市城市节约用水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四条市、县两级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各行业主管部门及用水单位应当深入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市民节约用水意识。
鼓励和支持城市节约用水科研工作,提高城市节约用水水平。
鼓励和支持节约用水设施和器具的研制,推广运用节约用水先进技术,降低水资源消耗量,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第五条本市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工作的领导,将节约用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市规划。
城市供水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其他用水。
对新增用水实行总量控制,严格限制耗水量大的建设项目,对各行业和非居民生活用水,逐步实行计划(定额)管理。
第六条市、县两级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订城市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七条县级以上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年度节约用水计划,对城市公共供水用水户下达年度用水计划指标。
月用水量在100立方米以上的非居民生活用水的单位、个人应当在每年12月15日前向所在地县级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下一年度用水计划指标,县级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每年的1月15日前下达各用水单位当年用水计划指标。
太原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2020年)

太原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2020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太原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0.12.01•【字号】•【施行日期】2004.05.01•【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太原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等五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已由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0年11月27日批准,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0年12月1日太原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1996年8月30日太原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1996年12月3日山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2003年10月30日太原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2004年1月10日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根据2010年9月29日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的2010年6月23日太原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1月20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的2015年11月6日太原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的《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集中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0年11月27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的2020年10月29日太原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太原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等五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2023年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2023年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
在城市规划区内使用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城市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第四条国家鼓励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
在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五条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业务上受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行业的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同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制定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同时,制定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并根据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制定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各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业的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和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第七条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于40%(不包括热电厂用水)的城市,新建供水工程时,未经上一线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不得新增工业用水量。
第八条单位自建供水设施取用地下水,必须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依照国家规定申请取水许可。
第九条城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应当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
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加节约用水设施的竣工验收。
第十条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综合用水定额和单项用水定额。
第十一条城市用水计划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水资源统筹规划和水长期供求计划制定,并下达执行。
超计划用水必须缴纳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
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应当从税后留利或者预算包干经费中支出,不得纳入成本或者从当年预算中支出。
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的具体征收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范文(3篇)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培养全民节约用水的意识,提高城市用水效率,保障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市及其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个人和其他组织在城市用水活动中的节水管理。
第三条城市应当制定城市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并按照超低用水市政工程示范项目标准,实施水资源综合利用。
第四条城市应当完善用水监测、报表和评价制度,建立用水量测控体系,并将用水情况公开透明。
第五条城市应当加强节水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提高用水设施和设备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六条城市应当建立健全用水价格和收费制度,实行差别化用水价格政策,引导合理用水。
第七条城市应当加强用水设施管理,优化用水管网,减少管网漏损和非法用水。
第二章用水计划与节约措施第八条城市用水计划应当包括用水总量计划、年度用水计划和季度用水计划。
用水计划应当定期调整,根据市场需求、水资源供需状况等因素进行优化。
第九条城市应当制定用水管制办法,通过限水、阶梯水价、奖励措施等方式,引导用户合理用水。
第十条各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用水管理制度,明确节水责任人,制定节水目标和措施,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总结。
第十一条各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员工节水培训,提高员工节水意识,促进节约用水成为企业和员工的自觉行动。
第十二条个人和其他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节约用水措施,积极参与节水活动,共同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章监督与处罚第十三条城市应当建立用水行业协会和市场监管机构,加强对用水活动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四条违反本规定的,应当依法予以处罚。
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超标排放、私拉乱接水管、无证使用水量计量器具等。
第十五条市场监管机构应当及时公布违法违规行为,并依法对相关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并通报社会公众。
第十六条对于违法违规行为造成的损失,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按照规定进行整改。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范本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挥城市节约用水管理的作用,提高城市用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城市用水安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市内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单位、供水用户及相关单位与个人。
第三条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应遵循“统筹规划、科学利用、全民参与、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应建立健全的组织体系,配备专职人员,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
第二章用水单位的义务第五条供水单位应依法合规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供水服务,采取措施确保供水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第六条供水单位应加强供水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提高供水设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七条供水单位应制定用水计量制度,倡导用户使用个人水表,并加强用水计量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第八条供水单位应建立健全用水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掌握供水状况,为节约用水提供参考。
第三章供水用户的义务第九条供水用户应遵守供水单位的规定,按照合理的用水需求合理使用水资源。
第十条供水用户应主动支持节约用水活动,积极参与节水宣传和教育。
第十一条供水用户应加强供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及时修缮漏水和水损设施。
第十二条供水用户应按照规定及时缴纳水费,并自觉遵守供水单位的用户管理制度。
第四章排污单位的义务第十三条排污单位应依法合规排放废水,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第十四条排污单位应建立健全自主监测和检测机制,定期检测排放水质,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十五条排污单位应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确保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第五章宣传教育和技术支持第十六条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
第十七条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应推广和应用节水技术,鼓励各类单位和个人创新节水技术及产品。
第六章监督和处罚第十八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城市节约用水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泰安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政府令第127号

泰安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7.11.06施行日期2007.12.01文号政府令第127号主题类别水行政执法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 泰安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二OO七年十一月六日政府令第127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有效利用水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保障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建设部《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泰安市城市市区范围内的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使用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市城市计划节约用水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受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
市发展改革、经贸、财政、物价、工商、质监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节约用水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城市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领导,加大节约用水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城市节约用水科学研究,推广应用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器具,建设节水型城市。
第二章用水计划第六条城市用水单位的年度用水计划按下列程序制定并下达:(一)用水单位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报年度用水申请;(二)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相关行业的用水定额和用水单位的实际需要,结合水源供求情况,经综合平衡后,核定用水单位的年度用水计划;(三)年度用水计划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下达各用水单位,并通知城市供水企业。
十堰市城镇供水节水管理办法

十堰市城镇供水节水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十堰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5.13•【字号】十堰市人民政府令第8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水资源正文十堰市人民政府令第8号《十堰市城镇供水节水管理办法》已经2024年2月4日市人民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市长2024年5月13日十堰市城镇供水节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城镇供水事业发展,加强城镇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保障城镇供水用水安全和质量,根据《城市供水条例》《湖北省城镇供水条例》《湖北省节约用水条例》《湖北省城镇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镇供水、用水、二次供水、节约用水及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城镇供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城镇供水政府责任制,统筹安排供节水事业发展所需经费,加强水源保护和供节水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城乡集中供水、区域联网供水。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城镇供水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镇供水、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节约用水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城镇供水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和指导城镇节约用水工作,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镇供水、用水、二次供水和节约用水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本市实行有利于供水节水事业发展的政策,优化获得用水营商环境,鼓励供水和节约用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提升供水水质和节约用水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进高品质饮用水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供水用水节水管理智慧化水平。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饮用水水源和供水设施的义务,有权对污染饮用水水源、损坏供水设施的行为以及其他供水用水节水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投诉。
贵州省节约用水条例(2024年修正)

贵州省节约用水条例(202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9.25•【字号】•【施行日期】2024.10.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贵州省节约用水条例(2020年3月6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2024年9月25日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保健用品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节约用水管理第三章节约用水措施第四章节约用水保障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节约用水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节约用水坚持节水优先、统一规划、总量控制、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的原则,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节约用水机制。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节约用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建立节约用水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协助开展节约用水工作。
鼓励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制定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引导村民、居民节约用水。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节约用水工作,组织编制节约用水规划并监督实施,组织制定节约用水标准,指导和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省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节约用水规划、指标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协调衔接,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的价格机制。
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城镇节约用水工作,制定城市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方面的节水制度、办法和标准,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
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工业节约用水工作,推广使用节水技术、设备和工艺。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是指针对城市居民、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使用水资源的行为进行管理和限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1. 增加用水价格:采取阶梯水价制度,加大高耗水户的水价,鼓励居民和单位节约用水。
2. 推行用水计量:对居民和单位进行用水计量,控制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
3.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宣传、公益广告等方式,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
4. 完善设施管理: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提高供水系统的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5. 强化监管执法:加大对违规用水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水资源的滥用和浪费行为给予处罚。
6. 增加节水设施:通过政府投资建设节水设施,如水表阀门、节水花洒等,提高用水效率。
7. 加强水资源调控:对城市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8. 鼓励科技创新:支持研发和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科技含量。
通过这些管理规定,可以达到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用水效率、保护水资源等目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第 1 页共 1 页。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是指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有助于引导和规范居民、企事业单位、政府等各方对水资源的使用行为,推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以下是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的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和支持水资源的节约用水行为,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力。
同时,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查,建立完善的水资源调度机制,及时做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分配决策。
第二,加强水资源的宣传教育。
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紧缺和节约用水的认识,增强节水意识。
通过媒体、学校等渠道,普及节水知识和技术,培养公众的良好用水习惯和节约用水的观念。
第三,推行水价管控政策。
合理定价,通过提高水价来引导和鼓励居民、企事业单位节约用水。
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用水收费机制,提高用水价格的弹性,鼓励用户节约用水,惩罚浪费用水的行为。
第四,加强相关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通过改善供水设施、提高供水管网的效率,减少供水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再利用率。
同时,鼓励使用节水设备、节水器具,提升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用水效率。
第五,加强水资源的监管和执法。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监测和执法体系,加大对非法取水和滥用水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
对于浪费用水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对于节约用水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政策。
总之,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有助于引导和规范水资源的使用行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保护水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的宣传力度,积极推动其有效实施,从而实现城市节约用水的目标。
同时,广大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应积极响应、配合政府的政策措施,从自身做起,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
阳泉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

阳泉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阳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4.09•【字号】阳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8号•【施行日期】2024.05.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阳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8号《阳泉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已于2023年12月28日阳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并于2024年3月28日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阳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4月9日阳泉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2023年12月28日阳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2024年3月28日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保障城市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用水,促进城市供水事业高质量发展,节约和保护城市水资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水、使用城市供水、城市节约用水及其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工作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安全高效、综合利用、节水优先的原则,优先保障城市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用水和其他各项用水。
第四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财政保障机制,合理组织开发、利用城市供水水源,加强城市公共供水和应急备用水源建设,统筹推进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工作,形成娘子关泉、龙华河等多水源供水格局,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第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节约用水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财政、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水利、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审批服务管理等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相关工作。
滁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滁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滁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滁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正文:---------------------------------------------------------------------------------------------------------------------------------------------------- 滁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根据《安徽省节约用水条例》、《安徽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本级行政区范围内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
市区行政区范围内使用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市城乡规划建设部门主管城市节约用水工作,其所设的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城市节约用水的日常管理工作,业务受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各有关行政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协同做好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第四条鼓励节约用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器具。
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列入淘汰目录和不符合节水强制性标准的设备、产品、技术和工艺。
第五条市政府对在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第六条节约用水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市城乡规划建设部门预算管理,用于节水科研、节水技术推广、节水设施改造和节水宣传等。
第七条城市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第八条市城乡规划建设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城市水资源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并编制城市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和年度节约用水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各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制定本行业的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和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第九条市城乡规划建设部门应组织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技术和规程对用水单位进行水平衡测试,根据水平衡测试结果等因素,制定行业综合用水定额和单项用水定额。
乌鲁木齐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令第74号

乌鲁木齐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文:---------------------------------------------------------------------------------------------------------------------------------------------------- 乌鲁木齐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05年12月13日市人民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2006年3月15日市人民政府令74号公布,自2006年4月20日起施行)第一条为实施《乌鲁木齐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节约用水工作。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积极开展建设节水型社会活动,加强节约用水宣传,增强公民节约用水意识。
学校应将节约用水知识列入教育内容。
宾馆、饭店、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应当设置节约用水宣传标识,宣传节约用水知识。
第四条本市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第五条本市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发研制节水型用水器具,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限制落后的、耗水量高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项目。
第六条市水务局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城市节约用水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七条编制城市节约用水规划,应体现资源节约和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
第八条计划用水实行总量控制与用水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九条城市用水总量需求超过总供给能力或局部地区用水紧张,需要确保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时,市水务局可以对部分用水单位采取限制用水措施,并提前3日予以公告。
第十条市水务局应根据国家行业标准,结合统计测试,会同有关部门核定行业用水定额。
用水定额根据用水需求、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定期修订。
第十一条市水务局应当建立水资源实时监控、资源优化配置和节水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用水信息统计、报告制度。
吉林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

吉林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2.11.07•【字号】•【施行日期】1993.01.01•【效力等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吉林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1992年9月14日吉林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1992年11月7日吉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适应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节约用水的管理。
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生产和使用市政供水、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用水应采用和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提高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
第四条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有关城市节约用水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参与编制并组织实施城市节水规划。
(三)按规定编制各类用水定额草案。
(四)按职责权限审批、下达用水计划指标和节水计划指标,考核用水计划和节水计划的执行情况。
(五)管理城市节水项目发展资金。
(六)监督、检查、指导城市节约用水工作。
(七)开展城市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工作。
(八)推广先进节水技术和经验。
(九)指导各县(市)、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部门的业务工作。
市有关行政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分工,配合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级节水管理部门,应搞好节水宣传教育,普及节水常识,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的义务,并有对浪费水的行为进行制止、揭发、举报的权利。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对在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一、总则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法律和法规,为保障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
本规定适用于城市居民、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水利管理主体在城市用水过程中涉及的各项行为。
二、用水计划和监控1. 各级政府应当制定城市用水计划,确定城市用水的总量和各项年度计划,并及时调整和完善。
2. 各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城市用水计划和年度计划,制定自己的用水计划,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3. 市、区水务部门应当建立用水监测系统,对城市用水量、用水指标等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有关方面,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三、节约用水措施1. 安装水表,实行计量计价,鼓励用户节约用水。
2. 限制和禁止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浪费。
3. 加强水源保护,增加水源保护区范围,严格限制水污染源排放,确保城市水源安全。
4. 实行水资源价格和政策调控,优化水资源配置,鼓励水资源节约型技术和节水设备的应用。
5.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进农业灌溉方式,提高效益和产量,减少农业用水。
6. 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制定合理的浇水时间和频率,避免过度浇水和水分蒸发,实现农业用水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7. 提倡社会公益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用水意识,鼓励广大居民和企事业单位自觉节约用水。
四、情节严重的处罚规定1. 对违反节约用水规定且影响水资源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罚,情节严重者由当地水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如果仍不改正,可进行罚款、停水等惩处措施。
2. 对于违反城市用水计划和年度计划行为的,由有关部门进行查处,对不服从管理的用水单位,可以从重处罚,并公布处理结果。
3. 对于污染水源的行为,要依据有关法律和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同时要对污染的单位进行追责,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支持鼓励规定1. 支持和鼓励使用新型节水器具和节水设备,并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
2. 支持和鼓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1998年1月30日国务院国函[1998]137号批准,1998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号令发)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保护和合理用水源,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合用于城市规划区内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
在城市规划区内使用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和介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城市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第四条国家鼓励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
在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中作出显蓍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五条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业务上受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业的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的城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同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制定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同时,制定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并根据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制定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各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业的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和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第七条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于40%(不包括热电厂用水)的城市,新建供水工程时,未经上一级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不得新增工业用水量。
第八条单位自建供水设施取用地下水,必须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依据国家规定申请取水许可。
第九条城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应当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
城市建设行
政主管部门应当参加节约用水设施的竣工验收。
第十条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综合用水定额和单项用水定额。
第十一条城市用水计划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水资源统筹规划和水长期供求计划制定,并下达执行。
超计划用水必须缴纳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
超计划用水加水费,应当从税后留利或者预算包干经费中支出,不得纳入成本或者从当年预算中支出。
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的具体征收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二条生活用水按户计量收费。
新建住宅应当安装分户计量水表;现有住户未装分户水表的,应当限期安装。
第十三条各用水单位应当在用水设备上安装计量水表,进行用水单耗考核,降低单位产吕用水量;应当采取循环用水、一水多用等措施,在保证用水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第十四条水资源紧缺城市,应当在保证用水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采取措施提高城市污水利用率。
沿海城市应当积极开发利用海水资源。
有咸水资源的城市,应当合理开发利用咸水资源。
第十五条城市供水企业、自建供水设施的单位应当强供水设施的维修管理,减少水的漏损量。
第十六条各级统计部门、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城市节约用水统计工作。
第十七条城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未按规定本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或者节约用水设施经验验收不合格的,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限制其用水量,并责令其限期完善节约用水设施,可以并处罚款。
第十八条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必须按规定的苊期限缴纳。
逾期不缴纳的,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除限期缴纳外,并按日加收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5%0的滞纳金。
第十九条拒不安装生活用水分户计量水表的,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安装;逾期仍不安装的,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限制其用水量,可以并处罚款。
第二十条当事人寻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接到处罚通知次日起十五天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通知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帛执行。
第二十一条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作的人员玩忽职守纪律、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经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第二十三条本规定由国务院同建设行政主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规定自一九八九年一月一日起实施。